植物激素对韭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因素对红王子锦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红王子锦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为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开张型灌木 。对氯化氢气体 抗性 强 , 极 具 潜 力 的抗 污 染 绿 化 树 种 ¨ J 是 。红 王 子锦带是我国近年来从美 国引进的栽培品种 , 花 其 粉退化 , 栽培不易结籽 , 主要通过扦 插 、 分株方法繁 殖l , 4 常规的繁殖方式严重阻碍 了对其 的推广。关 J 于红王子锦带组培研究 已有少量报道 , 均是以带芽 茎 段 为外植 体进 行 的植 株再 生研 究 J 。本 试 验 以 不带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 , 研究植物激素 、 基本培 养基和光照条件等 因素对愈伤组织诱 导的影响 , 旨 在探索红王子锦带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途径 , 从而 为 提高红王子锦带离体繁殖系数 , 加快推广。
s o t l pu n d h i u tr e .T e i d cn p e d q ai fc l s w r e g t n d b 5 d y d r u t r rt ,a d st h n u i g s e d a u l y o a u e e h ih e e y 2 a s a k c l e f l n n t l u i y s h n d y l tc l e t e a sih u t r . g u
t n a d mu t i ai n c lu e i n l pl t u t r .Te t r fc Hu sc o i g a d brg ti d u a pe d d t o i c o xu o a swa lsn n i h n me i m p n e o NAA . /L nd e 1 0 mg a 6. BA3. ag 0r /L.i ih sn l u o l e i d c d n wh c i ge b d c u d b n u e .Th ae o al si d c o smo e 9 e r t fc lu n u t n wa r 5% b e fb c d i y la a k a n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作者简介 : 周宜君 (94 , ( 16 一)女 满族 )福建 福州人 , ,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 : 植物抗逆 机制 .
维普资讯
中 央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 1 6卷
愈伤 组织 多 为此类 . 由此 可 知 , 养 基 中 2 4 D浓 度 的差 异 对 愈 伤 组 织 的诱 导 和形 成类 型 有 重 要 影 培 ,- 响 . ,- 2 4D为多种 植 物愈伤 组织 的诱 导脱 分 化所 必 需 , 别是 单 子 叶 植 物 , 特 如禾 本 科 作 物及 牧 草 ]2 ., 4D是 禾本 科植 物 组织 培养 中一种 有 效 的生长 素类 植 物 生长 调 节 剂 , . 在诱 导 培养 基 中 , 常添 加 1 r / 通 -a 6g L24 D以诱 导禾 本 科植 物各 种 外植 体 细胞 的脱 分 化 , ,- 形成 愈伤 组 织 [ 1 .hsae 出 , 禾 本科 愈 B akrn指 在 伤 组 织诱 导 中 , ,. 2 4D通 常是 起决 定作 用 的植物 生 长调 节剂 Y m dy等认 为 2 4D可使 花粉 改 变 原 引. a aa ,.
传 操作 n . ] 由于愈 伤组 织所具 有 的 上述 特性 , 其诱 导 与 分 化在 保 护 植 物 资 源特 别 是 濒 危 药 用 植 物 资源 、 植 物 遗传转 化等 方 面发 挥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 . 已证 明 , 一 定外 界 条 件 刺 激下 , 物 细胞 表 现 高 度 的全 业 在 植
11 2 4D对愈 伤组 织诱 导 的作 用 . , .
2 4D对 于愈 伤组 织 的诱 导和 生长 非 常有 效 , 组织 培 养 中常用 的植 物生 长 调节 剂 . ,. 是 根据 A m sog r r tn 标 准将 愈伤组 织 分为 3种类 型 : 型 , 构致 密 、 I 结 复杂 多 样 、 长 缓 慢 , 过 器官 发 生 途 径 分 化芽 和 根 , 生 通 产 生胚 状体 较少 , 不易长 期继 代 ; Ⅱ型 , 构松 散 、 结 易碎 、 呈颗 粒状 、 长较快 , 生 长期继 代 仍有 胚性 , 能通过 胚 状体 途径 再生 , ,. 2 4D浓 度为 5m / gL时 , 成 的愈 伤组 织 多为该 类 型 ;I , 形 I型 结构 粘 软 、 I 水浸 状 、 白色透 明

不同抗生素对韭菜根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影响

不同抗生素对韭菜根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的影响
关键 词 抗 生素 , 韭菜 , 愈伤 组 织, 再 生
Ef f e c t s o f An t i b i o t i c s o n P l a n t Re g e n e r a t i o n o n Ch i n e s e Ch i v e l l i u m t u b e —
素 作 为抑 菌 剂 时 , 愈伤 生 长及 不 定芽 分化 阶 段 , 最 适浓 度 为 4 0 0 mg / L, 而 生根 阶 段适 宜 浓度 为 2 0 0 mg a . ; 以 T i me n t i n作 为抑 菌剂 时 , 最适 浓度在 4 0 0 mg / L以内 , 韭 菜外 植体 的分化 没有 受 到影 响 , 随着浓 度 的增加 抑制 作 用越 来越 明 显 , 以4 0 0 mg / L T i me n t i n为最适 抑菌 抗生 素浓 度 , 这 为农 杆菌 介导 韭菜遗 传转 化奠 定基础 。
Re s e a r c h Re p o r t
不 同抗 生 素对 韭 菜根 愈伤 组织 诱 导及 再 生 的影 响
高 行英 李 梅兰 王 婷婷 银 利辉 侯 雷平 ’
山西 农 业 大 学 园 艺 学 院 , 太 谷, 0 3 0 8 0 1
通讯作者, s x n d h l p @1 2 6 . t o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d v e n t i t i o u s b u d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s t a g e ; h o we v e r a t t h e r o o t i n g s t a g e .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P P T s h o u l d b e 0 . 5 mg / L .

愈伤组织实验报告

愈伤组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2. 熟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再分化过程。

3. 学习植物激素在愈伤组织形成与再分化中的作用。

4. 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使其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生长、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由已经分化的细胞脱分化形成的无定形细胞团。

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根、茎、叶等器官,实现植物繁殖和育种。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水稻叶片、玉米叶片、胡萝卜根段。

2. 试剂:无菌水、无菌滤纸、70%乙醇、5%次氯酸钠、琼脂、蔗糖、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酶、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1)将水稻叶片、玉米叶片、胡萝卜根段分别用70%乙醇消毒30秒,再用5%次氯酸钠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

(2)将消毒后的材料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愈伤组织诱导(1)将预处理后的材料切成约1cm×1cm的小块,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中。

(2)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

3. 愈伤组织再分化(1)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中。

(2)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愈伤组织分化为根、茎、叶等器官的情况。

4. 数据记录与分析(1)观察并记录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愈伤组织颜色、形态等。

(2)观察并记录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根、茎、叶等器官的情况,包括器官形态、生长速度等。

(3)分析不同植物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与再分化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结果表明,水稻叶片、玉米叶片、胡萝卜根段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中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和根芽分化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和根芽分化的影响
摘 要 以烟 草叶 片 、 西红柿 叶 片 、 菊花花 瓣 、 大豆 子叶 和根 茎为外植 体 , 在 培养 基 里添加 N A母 液 、一 A母 液 不 同配 比 的混合 通过 A 6B 液, 进行 离体培 养 , 了解植 物激 素对 不 同外植体 生长 和分化 的影 响 。研 究结果 表 明 : 草 、 花愈 伤 组织 分化 明显 , 豆不 明显 , 中 烟 菊 大 其 大豆 的胚根 几乎 不产生愈 伤组 织 ,在 4种激 素 配方 中 ,A : B N A6 A为 0 : . 、0时植 物的愈 伤组 织主要 分化 为根 ;A :一 A为 1 :8 8 N A6 B .0 和 6.
a d6一 it ul r d u e e to ln omo eo h o ha ddfe e taino fee t x a t nvtoweesu id n BA n oc t eme i m. f c fpa th r n n teg wt n i rn it f u r o di r n plnsi i r t de .Re uts o d e r s l h we
0 . 时植 物愈伤 组织 分化 最为 明显 , :8 0 产生 了大量 的 茎叶 。 关 键词 植 物 激素 ; 伤组 织 ; 养基 ; 芽分化 愈 培 根 中图分 类号 Q 4 . 93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01— 6 120 ) —4 3— 1 57 6 1(07 1 0 12 0 4
维普资讯
安徽 农业 科学 , unlf nu A .c.07 3 (4 :124 7 J r hi Si20 ,5 1 )43 ,19 o aoA
责任 编辑 王 丽莉 责任 校对 王 森
植物激素对愈伤 组织形成和根芽分化 的影响

本科生物医学工程选题

本科生物医学工程选题

1.水稻HD3外源基因花粉逃逸能力2.接种AM真菌对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3.丛枝真菌对食叶草生长发育影响4.红心火龙果全息蛋白质组提取方法优化5.拟南芥ANNAT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6.四环素浓度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7.拟南芥GSNOR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8.应用植物凋落物分解评估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9.AMF复合菌剂对水稻育苗影响10.香蕉果皮发酵富钾液肥方法优化11.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C1-17发酵条件优化12.甜菜M14品系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13.氯氟吡啶酯对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14.城市厨余垃圾生产高品质园艺用土研究进展15.拟南芥IPUT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6.一株类芽孢杆菌菌株对烟草生长表型的影响17.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18.大城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19.转基因抗虫水稻对土壤细菌的影响20.烯禾啶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21.外源苯甲酸对紫苏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22.拟南芥GSNOR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23.干旱胁迫下甜菜M14品系表型分析24.不同海拔梯度小叶章种群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25.拟南芥IPUT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26.Cd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印度梨形孢对土壤酶活的影响27.印度梨形孢产功能酶的初步研究28.不同果肉颜色火龙果全息蛋白质组提取技术优化29.水稻HD2外源基因对土壤微生物的水平转移30.拟南芥ANNAT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31.鸡胚原代细胞培养生长曲线模型研究32.拟南芥SMXL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33.水稻食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34.氮沉降对红松人工林土壤碳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35.北方水稻耐盐碱QTL定位分析36.植物激素对汉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37.BvM14-RIN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互作蛋白预测38.印度梨形孢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研究进展39.稻花香2号与龙粳31香味基因的差异性分析40.不同pH条件下耐酸真菌产功能酶初步研究41.龙粳31香味基因OsBadh2的定点敲除42.拟南芥BIN2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43.拟南芥IPU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44.甜菜M14品系转录因子WOX8转录激活活性分析45.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46.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植株Cd转运和累积的影响47.汉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研究48.一个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49.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建稻花香2号与空育131杂交衍生的双单倍体群体50.产L-肉碱的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51.利用测序定位分析亚麻抗白粉病基因52.不同激素对甜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53.益生菌发酵果蔬汁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54.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的影响55.重组鸡EE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优化设计56.甜菜BvEXP-A10-like基因的克隆及分析57.拟南芥SMXL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58.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研究进展59.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X3-2抑菌功能研究60.模拟氮沉降对土壤氨基糖影响的研究进展61.AMF提高植物抗铅胁迫的研究进展62.精喹禾灵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63.重组人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优化设计64.利用定点改变技术修饰空育131中的NPT1基因65.高产蛋白紫苏品种选育66.拟南芥BIN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67.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X3-2发酵条件优化68.不同海拔小叶章种群土壤酶活性69.红松人工林土壤碳氮转化酶对氮沉降的响应70.镉胁迫下异形根孢囊霉对汉麻抗逆性酶活性的影响71.甜菜原生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72.甜菜根腐病源菌分离鉴定73.不同海拔梯度小叶章种群土壤理化性质74.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75.高寒地区厨余垃圾生产EM肥菌群变化分析76.沙棘真菌分离鉴定77.耐酸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的研究进展78.吡氟酰草胺对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79.不同浓度TiO2对甜菜M14品系幼苗生长的影响80.甜菜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筛选研究81.玉米芯腐熟剂--开创复合菌剂新未来(创新创业成果)82.氮沉降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83.玉米自交系Mo17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84.玉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原核表达载体构建85.定向改良水稻第8染色体香味基因的TALEN载体的构建86.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87.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88.利用测序分析亚麻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89.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90.甜菜M14品系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91.一株耐锰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对重金属耐受能力的初步研究92.水稻HD1外源基因花粉逃逸能力93.AMF复合菌剂对水稻育苗影响94.香蕉果皮发酵富钾液肥方法优化95.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C1-17发酵条件优化96.甜菜M14品系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97.氯氟吡啶酯对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98.城市厨余垃圾生产高品质园艺用土研究进展99.拟南芥IPUT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00.一株类芽孢杆菌菌株对烟草生长表型的影响101.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102.大城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103.转基因抗虫水稻对土壤细菌的影响104.烯禾啶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05.外源苯甲酸对紫苏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106.拟南芥GSNOR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07.干旱胁迫下甜菜M14品系表型分析108.不同海拔梯度小叶章种群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109.拟南芥IPUT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10.Cd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印度梨形孢对土壤酶活的影响111.印度梨形孢产功能酶的初步研究112.不同果肉颜色火龙果全息蛋白质组提取技术优化113.水稻HD2外源基因对土壤微生物的水平转移114.拟南芥ANNAT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115.鸡胚原代细胞培养生长曲线模型研究116.拟南芥SMXL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17.水稻食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118.氮沉降对红松人工林土壤碳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119.北方水稻耐盐碱QTL定位分析120.植物激素对汉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121.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建稻花香2号与空育131杂交衍生的双单倍体群体122.产L-肉碱的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123.利用测序定位分析亚麻抗白粉病基因124.不同激素对甜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125.益生菌发酵果蔬汁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126.不同温度、时间、IPTG和菌种浓度对丁肝抗原蛋白表达量的影响127.重组鸡EE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优化设计128.甜菜BvEXP-A10-like基因的克隆及分析129.拟南芥SMXL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130.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研究进展131.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X3-2抑菌功能研究132.模拟氮沉降对土壤氨基糖影响的研究进展133.AMF提高植物抗铅胁迫的研究进展134.精喹禾灵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35.重组人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基因优化设计136.利用定点改变技术修饰空育131中的NPT1基因137.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138.高寒地区厨余垃圾生产EM肥菌群变化分析139.沙棘真菌分离鉴定140.耐酸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的研究进展141.吡氟酰草胺对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142.不同浓度TiO2对甜菜M14品系幼苗生长的影响143.甜菜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筛选研究144.玉米芯腐熟剂--开创复合菌剂新未来(创新创业成果)145.氮沉降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146.玉米自交系Mo17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147.玉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原核表达载体构建148.定向改良水稻第8染色体香味基因的TALEN载体的构建149.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150.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151.利用测序分析亚麻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152.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153.甜菜M14品系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154.一株耐锰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对重金属耐受能力的初步研究155.水稻HD1外源基因花粉逃逸能力156.水稻HD3外源基因花粉逃逸能力157.拟南芥ANNAT4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58.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59.云南樟叶精油微波法提取及抑制活性研究160.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161.水稻HD4外源基因对土壤微生物的水平转移162.甜菜GRAS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63.利用分离群体定位分析亚麻抗白粉病基因164.异丙甲草胺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65.农业对源头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66.烯草酮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67.世界三大黑土区利用和保护措施的论述168.模拟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169.接种AM真菌对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170.丛枝真菌对食叶草生长发育影响171.红心火龙果全息蛋白质组提取方法优化172.拟南芥ANNAT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73.四环素浓度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174.拟南芥GSNOR1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75.应用植物凋落物分解评估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176.高产蛋白紫苏品种选育177.拟南芥BIN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78.一株马铃薯晚疫病拮抗菌X3-2发酵条件优化179.水稻基因gfr分子检测体系及其应用180.不同海拔小叶章种群土壤酶活性181.红松人工林土壤碳氮转化酶对氮沉降的响应182.镉胁迫下异形根孢囊霉对汉麻抗逆性酶活性的影响183.甜菜原生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184.甜菜根腐病源菌分离鉴定185.不同海拔梯度小叶章种群土壤理化性质186.拟南芥ANNAT4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87.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88.云南樟叶精油微波法提取及抑制活性研究189.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190.水稻HD4外源基因对土壤微生物的水平转移191.甜菜GRAS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92.利用分离群体定位分析亚麻抗白粉病基因193.异丙甲草胺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94.农业对源头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95.烯草酮对肇东苜蓿生长的影响196.世界三大黑土区利用和保护措施的论述197.模拟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198.BvM14-RIN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互作蛋白预测199.印度梨形孢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研究进展200.稻花香2号与龙粳31香味基因的差异性分析201.不同pH条件下耐酸真菌产功能酶初步研究202.龙粳31香味基因OsBadh2的定点敲除203.拟南芥BIN2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204.拟南芥IPU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205.甜菜M14品系转录因子WOX8转录激活活性分析206.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207.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植株Cd转运和累积的影响208.汉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研究209.一个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选修1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限时自测

选修1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限时自测

选修1专题3 限时自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 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B.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C.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D. 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2. 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B. 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 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 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3. 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粒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花粉是在花药中的花粉囊里形成的B. 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不是直接减数分裂的结果C. 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D. 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核先位于细胞一侧,再移到细胞中央4. (07高考·上海)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 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5. (08高考·天津)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 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 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6. 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B. 对所有植物来说,在单核期,即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C. 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D.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部分开放的花朵二、非选择题(共76分)7.(16分)安祖花、蝴蝶兰等洋花卉,过去主要靠进口,因其价格昂贵,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几年我国科技工作者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温室大棚内生产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种“洋花卉”,满足了市场需求。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其芽分化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其芽分化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其芽分化的影响摘要:以烟草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在初代培养中,研究了激素的不同组合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以及对芽分化的影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6-BA对烟草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比较6-BA2.0mg/L+NAA0.5mg/L和6-BA2.0mg/L+NAA0.2mg/L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的形成效果,0.5mg/LNAA的诱导效果较好;在比较6-BA2.0mg/L+NAA0.5mg/L和6-BA2.0mg/L+2,4-D0.5mg/L时,0.5mg/L NAA的诱导效果明显比0.5mg/L 2,4-D的诱导效果好;在初代培养中,6-BA对诱导烟草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是有利的,而在继代培养中却有抑制作用.关键词:烟草、愈伤组织、不定芽、6-BA、NAA、2,4-D烟草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模式植物”之一,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理想材料.再加上愈伤组织自身的特点——细胞全能性、生长速度快、体积小、细胞壁薄和少角质层等,亦使其成为很好的研究材料[1],因而学者们多以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进行研究.但由于不同的植物激素组合和水平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本实验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以及将愈伤组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研究激素的不同组合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以及对芽分化的影响.研究在继代培养过程中6-BA对烟草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烟草叶片(Nicotianatabacum L.)(由老师统一提供)1.2 培养基的配置配置MS培养基母液,再进行MS培养基的配置,附加的植物激素按不同的组合和浓度(单位为mg/L)配比,见表1。

共分为4组,并进行121℃,0.1MPa灭菌表1 培养基的类型激素组合6-BA NAA 2,4-D A组 2.0 0.2 0B组 2.0 0.5 0C组 2.0 0 0.5D组0 0 0.51.3 外植体的消毒将烟草在75%乙醇溶液中浸泡30s,无菌水冲洗1次。

植物组培2-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组培2-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器官分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方法,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可以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

而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作用”。

植物激素在“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超净工作台工作原理:本工作台是一种水平单向流型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室内空气→预过滤器(初滤) →小型离心风机压入静压箱→高效空气过滤器(精滤) →出风面吹出洁净气流(具有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风速)→不断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形成高洁净的工作环境三、【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棉线,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纸试剂:乙醇、2 ,4 – D (生长素类似物)、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MS 培养基、0.1 mol/L NaOH 与0.1 mol/L HCl材料:绿豆、胡萝卜、自选材料四、【实验步骤】(1)用70~75%的酒精棉擦拭双手和操作台面,进行常规的无菌操作准备。

(2)将植物体用自来水冲洗后,用酒精棉擦拭欲取材部位表面, 或于70%酒精中浸沾数秒钟。

(3)将材料放入已灭菌的100ml烧杯(或试剂瓶)中,加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分钟。

(4)弃次氯酸钠浸泡液,再加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

(5)弃次氯酸钠浸泡液,用无菌水浸泡漂洗3~4次,每次1~2分钟,用无菌镊子搅动。

(6)将已灭菌的植物材料置于灼烧后冷却的金属盘中,按无菌操作要求剥去外皮,用解剖刀切成5mm厚的薄片,弃去两头的两片,取中间部分的薄片,用镊子将其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注意圆片的切口朝向培养基,每瓶4~6片,均匀分散,以绿豆为材料时,将绿豆纵切或横切,去皮后分别接种。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不同因子对猬实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不同因子对猬实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维普资讯
0 6 4 J. S a x g i Unv. 01 9 h n iA r c. i
西 茬 孝 大 学 学报
文 章 编 号 :17 —85 20 )0 6 1 1 1(0 2 3—04 0 26— 3
不 同 因子对 虫 实愈伤 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诱 导及愈伤 组 织继 代的影 响 胃
a n b
L Fe q- a e . l n xi ta1
( oet ol e h n A rcl rlU ie i F r r C lg ,S a x gi t a nvrt r “S a x 3 8 1 C ia) sy e uu s y, , n h n i0 0 0 , hn
中 图 分 类 号 :Q 4 、7 1 9 9 8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Th fe to fe e c ot n Ca l s I du to a d Cal s S c lur fK o kwii a. a a ii e e Ef c f Di r ntFa t I o lu n ci n n S l ub u t e o l u tz m b l Gr . s
李 凤 霞 ,杨 鹏
( 西 农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山 西 太 谷 00 0 ) 山 38 1
摘 要 :本 文 以 娟 实 茎段 、 叶 柄 、叶 片 为 外 植 体 ,将 其 培 养 于 附加 B A和 N b 不 同 激 素 配 比 的 M A. S或 基 本 培 养 基 上 。结 果表 明 :在 附 加 B g L和 N A 05m/ A2r / a A . g L的 B 培 养 基 上 外 植 体 出愈 快 ,愈 伤 组 织 诱 导 率 高 。 在 愈 伤 组 织 5 继 代 中 ,不 同种 类 激 素 组 合 、 激 素 浓 度 配 比 及 不 同 琼 脂 浓 度 对 愈 伤 组 织 的 继 代 质 量 有 不 同 影 响 : 1 的 琼 脂 浓 度 、 % B o L A . .5m/ A2m / +N b0 0 g L时 ,愈 伤 组 织 生 长 速 度 适 中 、质 地 较 致 密 颜 色翠 绿 , 适合 作 进 一 步 研 究 的材 料 。 关 键 词 : 实 ;愈 伤 组 织 :植 物 激 素 娟

植物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

植物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一、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愈伤组织是一种脱分化的植物组织,具有较强的再生和分化能力,是植物再生过程的关键环节。

植物激素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过程有着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gibberellins,GA)、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赤霉酸(abscisic acid,ABA)等。

1. 赤霉素(GA)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能力,加快再生植株的生长速度。

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提高愈伤组织中细胞分裂和再生的频率,从而加快愈伤组织形成和再生植株的发育过程。

2. 生长素(auxin)3.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植物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再生过程实现。

植物激素可以影响细胞内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和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调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过程。

1. 调节细胞分裂和增殖植物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提高愈伤组织中细胞再生的频率和速度。

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过程。

2. 调控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可以影响细胞内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和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过程。

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酸可以影响多个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和逆境适应相关基因等。

3. 提高抗逆性赤霉酸等植物激素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逆性,增加愈伤组织的逆境适应能力。

植物激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逆境信号传导通路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愈伤组织的抗逆性和逆境适应能力。

植物激素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调控基因表达和提高抗逆性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在组培中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在组培中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下称:植物激素)是植物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天然化合物,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作用不同,如生长素类物质24-D或NAA常用来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IAA和IBA能促进不定根的发生,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主要作用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等。

同种植物激素使用的浓度不同,起的作用也有变化,如玉米素在低浓度时,能诱导胚状体发生,若浓度较高,则促进芽的发生。

在组织培养中,使什么样的植物激素以及使用浓度要根据培养目的来确定,也要考虑培养的对象。

例如当要诱导愈伤组织生根时,以生长素IBA为好;促进其不定芽的发生,则使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在培养基的各成分中,植物激素是培养基的关键物质,对植物组织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生长素类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主要被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诱导根的分化和促进细胞分裂、伸长生长。

在促进生长方面,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在极低的浓度下,(0.1-10mg/L)就可促进生长,其次是茎和芽。

1.1 吲哚乙酸(IAA)IAA(吲哚乙酸)是天然存在的生长素,亦可人工合成,其活力较低,是生长素中活力最弱的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副作用小高温高压易被破坏,也易被细胞中的IAA分解酶降解,受光也易分解。

1.2 萘乙酸(NAA)NAA(萘乙酸)在组织培养中的启动能力要比IAA高出3-4倍,且由于可大批量人工合成,耐高温高压,不易被分解破坏,所以应用较普遍。

NAA和IBA广泛用于生根,并与细胞分裂素相互作用促进芽的增殖和生长。

1.3 吲哚丁酸(IBA)IBA(吲哚丁酸)是促进发根能力较强的生长调节物质。

1.4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D(24-二氯苯氧乙酸)启动能力比IAA高10倍,特别在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上活力最高,但它强烈抑制芽的形成,影响器官的发育,适宜的用量范围较窄,过量常有毒效应。

组培中常用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初代培养阶段。

生长素类的作用强弱为IAA < IBA < NAA < 24-D。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中华卷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分布于我 国东北 、 华北等 温带地区 , 是我 国特有 的药用 植物。
中华卷柏含有穗花杉双黄酮 、 罗伯斯特杉双黄酮 、 银杏双黄酮
养基上。每个处理接种 2 4个外植体 , 重复 3次 , 3 0 d后统计 愈伤组织诱 导率 。愈伤组织诱导率 = 诱 导出愈伤组织 的外植
体块数/ 接种 的外植体块数 ×1 0 0 %。 1 . 2 . 2 光照条件对愈 伤组织诱 导的影 响 将消毒好 的茎尖
( 邯郸学 院生物科学系/ 邯郸市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 河北邯郸 0 5 6 0 0 5 )
摘要: 以 中华卷柏为试验材料 , 比较不同外植体 、 不 同光 照条件 、 不 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 1 ) 茎尖是诱导 中华 卷 柏愈 伤组 织 的最 佳 外 植 体 ; ( 2) 黑 暗培 养 能 够 明 显促 进 愈 伤 组 织 的 发 生 ; ( 3 ) 茎 尖在
净工作 台内用 7 5 % 乙醇浸 泡 3 0 s , 无菌 水 冲洗 4次 , 然 后用
0 . 1 %的 H g C 1 消毒 5 m i n , 用无 菌水洗涤 6次 , 每次 3 a r i n , 用
6一B A 0 . 5 mg / L+2 , 4一 D 2 mg / L的培养基上。每个 处理接
种3 0个愈伤组织 , 重复 3次 , 7 5 d后观察 愈伤组织生 长及 褐
化情况。
1 . 3 数 据 统 计
供试材料采 自河北省武 安 国家森林 公园 , 栽 植于邯 郸学 院生 物科学系温室 内。选取 中华卷柏 的茎尖 、 带叶茎段 、 幼叶 片作 为外植体材料 。
等多种双黄酮类化 合物 ] 。其全 草为 民间常用 草药 , 有清 热利 尿、 解毒散寒 、 消炎 止血的功效 , 用于肝炎 、 胆囊炎 、 慢性 气管炎、 慢性 肾炎 、 湿疹 、 烧 伤烫 伤等的治疗 。 目前对 中华 卷柏 的研究多集 中在孢子形态学 。 、 化学成分研 究 ] 、 药 用价值 等方面 。迄今在国内未见有关 中华卷 柏愈伤组织

植物生长素信号通路调控愈伤组织形成的机制研究

植物生长素信号通路调控愈伤组织形成的机制研究

植物生长素信号通路调控愈伤组织形成的机制研究植物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生物,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调节机制,适应不同的环境。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就是生长素(Auxin)。

生长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并参与了植物形态发生的调节。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植物生长调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植物实现伤口的愈合和再生。

在许多植物种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属于常见现象。

而愈伤组织的形成机制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有着不断深化的研究。

愈伤组织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植物内部许多复杂的信号通路。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就是生长素信号通路。

生长素信号通路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生长素可以通过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生长素信号通路中,TIR1/AFB蛋白家族是非常重要的一组蛋白,可以整合外界环境刺激并转导整合后 information ,并进一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生长素在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成中,也与TIR1/AFB蛋白家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生长素首先会诱导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细胞的分化方向和速度,最终导致愈伤组织的形成。

此外,植物激素还可以调节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增殖。

例如,生长素能够通过诱导细胞质中钙离子的释放来促进细胞分裂和复制。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壁合成和改变细胞壁成分,来改变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从而进一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除了生长素信号通路,尚有其他信号通路也可以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成。

例如,植物内源性激素细胞素(Cytokinin)和赤霉素(Gibberellin)等,也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密不可分。

这些激素不仅可以调节细胞分裂和扩大,还可以改变细胞分化方向,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看,植物的生长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而生长素信号通路和其他激素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则是人们研究植物生长调节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植物激素对韭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韭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韭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屈二军;张现青;赵桢;李文建;陈兰英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36)018
【摘要】[目的]研究激素配比对韭菜愈伤组织培养和继代的影响.[方法] 韭菜种子胚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结果]MS+NAA 1 mg/L+6-BA 2 mg/L 适宜胚根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结论]适宜的生长激素组合有利于韭菜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页数】2页(P7574-7574,7634)
【作者】屈二军;张现青;赵桢;李文建;陈兰英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44;河南平顶山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44;河南平顶山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平顶
山,467044;河南平顶山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44;河南平顶山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平顶山,467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36
【相关文献】
1.植物激素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 [J], 刘思言;高玮;夏海丰;姚丹;关淑艳;刘洋洋;王丕武
2.植物激素对水蕨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 [J], 庄哲煌;蔡汉权;李粉玲;欧阳情
3.不同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J], 孔素萍;杜红霞;杨妍妍;霍雨猛;高莉敏;刘冰江;缪军;吴雄
4.4种植物激素对紫苏叶愈伤组织诱导及黄酮积累的影响 [J], 郭云贵;程晓敏;王泽琼;于娅;韩晓红
5.不同外植体及植物激素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J], 王瑞;陈永忠;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马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韭菜富含 V 、 c碳水 化合 物及 硫 、 、 磷 铁等 矿物 质 , 尤其 富 含胡 萝 卜素 和纤 维 素 , 含 有辛 香 的挥 发 性 物 质—— 化 丙 还
由表 1 知 , 可 Ms+N A 1,,L+6B w/ A w/ -A 2,,L的 培养基
上愈 伤组织形 成率最高 。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业 科 学 .ora o A hi . c.0 83 (8 :547 3 Junl f nu A Si20 ,6 1 77 ,64 J
责任编辑
孙 红 忠 责 任 校 对
傅 伤 组 织 诱 导 的 影 响
A s at [ b c v] ’ pc o t i r t ocn ao s f ui o e a u i utnw s t i .M t d 3 er i 1 feka ep n bt c O j te 1 ei at fh d e n cn tt n o x l kc I dc o a s d d 【 e o h d e o l s x l t r ei h m e f e e r i a n n e i l sn i u e h J a c e a W s dc i ls n 1 cJ wr s clr ,RssI S A ( I L + 6B ( e L ws ue l f lsnui d s e on 】 tc l } a u dti I s au adt n e e ai e buue { e t M + A 1 ) -A 2./ )a sia e o cl - dc g n l eu t d u - tb r au i n a
23 不 同激 素配 比对 韭菜愈伤 组 织继 代培养 的影 响 由表 .
2可知 , +N A1w/ MS A ,,L+6B w/ -A 2,,L的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
继代 培养形成率 最高 , 这一点 和初始 愈伤组 织 的诱导 培养 基
的要求 相同 。
表 2 不 同 激素 配 比对韭 菜 愈 伤 组 织继 代 培 养 的 影 响
屈二军, 张现青, 桢, 赵 李文建, 英 (南 顶 工 院 物 程 ,南 顶 4() 陈兰 河 平 山 学 生 工 系河 平 山64 74 )
摘要 [ 目的] 究激 素配 比对韭 菜愈伤 组织培养和 继代的影 响。[ 研 方法 ] 菜种子胚根 为 外植 体诱 导愈 伤组 织并继 代 培养 。[ 韭 结果 ] s M +N A 1 mL 6B L 宜胚 根诱 导愈伤组织 并进行继 代培养 。[ A r / + .A2 适 a - n 结论 ] 宜的生长激 素组合 有利 于韭 菜愈伤组 织的诱导 。 适
QU rj e l ( eate t f i n i eig Pndnsa nt t o e m tg Pndnsa , ea 604 E -m t t a D pr n o o gn r ,i i hnIsi e f d ooy,igighn H nn47 4) m Be e n g g t T u
s  ̄ l r .C nl i s 1 ibeaxnw sue loidc e alsq i l. t i f ocu o 11 s t l ui a sf u el kcl uc y un g s nJ e u a u t n e u k
Ke r s L e Au i C l s y wo d e k; x n; a l u
3 b e 2 E e t fdfe e lr ln o i a o 1 t e c l ssl o u e [ l f c so i r nt| n o e c mbn t nsO1 h a l l Ml r h 0 i 1 u b
关键 词 韭 菜 ; 激素 ; 愈伤 组织 中图分类号 ¥ 3 文献标 识码 36
S u yor teE t d t h l

文章编 号
01 — 6 120 )8 054 0 57 6 1(0 8 1 — 7 — 1 7
o fHo m o eorI ̄u ig I e l s r n t r cn e k Cal l u
表 1 不 同激 素 配 比对 韭 菜 愈伤 组 织 的 诱导
3 b e l Cal sid ci n o e k wi d fe e th  ̄ K o i a in [ l l n u t fle h u o t i r n o me c mb n t h o
烯, 有增进食 欲和杀菌 的作 用 。韭 菜 耐寒 、 应性 强 , 国东 适 我 自 滨海 , 至海南 , 南 西及青藏 , 北抵 黑龙 江都 有栽 培¨。我 国 J
质韭菜 品种 的快速选 育提供一 定的理论基 础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
12 方 法 .
 ̄ A S m 进 口分装 )6B ( 海博 奥生物科 技 A (i a g ,-A 上
公 司)平韭 4 韭菜种子购 于平顶 山韭 菜研究 中心 。 ; 号
12 1 韭菜种子 生根 。采用 纱布 水培 法促使 韭 菜种 子快 速 .. 生 根。首先用 4 o℃温水 浸泡至水 温 自然降 至 3 o℃, 浸 泡 再 4~ , 6h 用直径 1 2c m的培养皿铺 5层纱布 , 用水 浸湿后 , 匀 均
是 韭菜 生产 大 国 , 是 出 口大 国 , 了保 证 出 口韭 菜 在海 外 也 为 的市场 份额与竞争 力 , 采取 相应措施 提高 品质很 有必要 l 。 2 笔者 以韭菜胚 根 为外植 体探 讨 诱导 韭 菜愈 伤组 织及 其 继 代培养 的适宜 激素配 比, 以期为韭 菜 的原生质 体分 离及 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