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分析之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统计图表、文字资料等,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比较、推理等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与增长相关的题型主要包括增长量、增长率的计算以及基期量的求解。

增长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得出。

例如,已知今年的产量为 100 吨,去年的产量为 80 吨,那么增长量就是 100 80 = 20 吨。

增长率则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比如,上述例子中增长率为(100 80)÷ 80 × 100% = 25% 。

基期量的求解,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时,可以通过现期量÷(1 +增长率)来计算;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时,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比重题型有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以及比重的变化量。

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比如,某地区总人口为 100 万人,其中男性 55 万人,那么男性人口的现期比重就是 55÷100×100% = 55% 。

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 100% 。

计算时需要先求出部分量和整体量的基期量。

比重的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在计算时要注意判断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三、平均数相关题型平均数题型包括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现期平均数=总数÷个数。

比如,某班级 50 名学生的总成绩为4000 分,那么平均成绩就是 4000÷50 = 80 分。

基期平均数=(总数的基期量÷个数的基期量)。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的资料分析题型是众多考生需要重点攻克的部分。

这一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通过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计算,考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从而检验其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表格等形式。

这些数据涵盖了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多个领域。

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运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增长率相关的题型。

增长率是衡量事物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要求计算某一指标的同比增长率或环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是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环比增长率则是与相邻上一个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例如,给定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100 万元,去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80 万元,那么同比增长率就为(100 80)÷ 80 × 100% = 25%。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特别注意数据的时间范围和对比基准。

有时候,题目会故意设置一些陷阱,比如将同比和环比的数据混淆,或者给出的时间区间不完整,这就需要考生仔细审题,确保理解清楚题目要求。

其次,比重类题型也是常见的考点。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如,某地区总人口为 100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 55 万人,那么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是 55 ÷ 100 × 100% = 55%。

比重的变化情况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当部分的增长率高于整体的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反之,当部分的增长率低于整体的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例如,某企业去年的总销售额为 1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的销售额为 200 万元。

今年企业总销售额增长了 10%,达到 1100 万元,A 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 15%,达到 230 万元。

由于 A 产品销售额的增长率(15%)大于企业总销售额的增长率(10%),所以 A 产品销售额在企业总销售额中的比重上升了。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一.特点分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题型之一。

主要有以下特点:i.题量较多国考中占20题,联考中占15题或20题,四川省考中占15题。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题占总题量的15%。

ii.分值较高据非权威考证,国考中资料分析题分值约1分/题,合计20题,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

四川省考虽然只有15题,但是从分值来看,应该是超过15%,约占到总分值的17%~20%。

iii.阅读量大资料分析题中文字题含有大量文字与数据,表格题中含大量项目和数据,阅读量都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看完整篇资料。

iv.计算量大计算能力是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四川省考资料分析题中,约有80%的题涉与到计算(精算,估算,巧算),15%的问题涉与到简单的数值比较,仅有5%的题能通过直接观察解答。

v.综合难度较大庞大的阅读量,庞大的计算量,极其短缺的时间,决定了资料分析题的综合难度很大。

vi.大众放弃指数高理科生放弃资料分析的都不在少数,文科生绝大多数望洋兴叹。

非不想做,实则是时间有限,被逼无奈放弃。

以上都是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难处、坏处,但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

资料分析题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有好的地方,譬如不容易出错,要求算一个增长率,基本上不会算错。

只要你不是猜题,正确率往往有80%以上,比其他任何题型的正确率都要高。

二.对待政策上面分析了资料分析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做出什么对策呢?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前篇《行测攻略》中,我提到60题常规题的正确率考生是差不多的,你要想考高分,要想打败和你竞争的数百数千人,就要在40道加分题上下功夫,不可能放弃资料分析题。

须知多拿一分可以压死多少人,况且资料题一题还不止一分。

也许有人说,不见得吧,不也有人放弃了资料也考六七十分的。

这种情况有,但是极少。

最可能是常规题他几乎全对,而且猜题也猜中了很多,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题占20分左右,你要是放弃了,总分变成80分。

公务员如何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

公务员如何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

公务员如何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公务员考试是众多求职者梦寐以求的机会,而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资料分析题更是备受关注。

资料分析题是考察考生对于大量文字、图表、数据等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下面将围绕公务员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需要掌握好一些基础知识。

这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统计学和概率论知识,熟悉各种常用的图表类型,如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计算方法和常用的数据表示方式,例如百分比、增长率等。

只有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资料。

二、培养逻辑思维资料分析题往往要求考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来提高解题能力,例如阅读逻辑思维题目、解析逻辑谜题等。

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以便在遇到复杂的资料分析题时能够灵活应对。

三、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在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中,阅读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包括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同时,在阅读资料时,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住主题和核心观点,避免陷入细枝末节的详细信息。

平时可以多进行模拟练习,加强对各种类型资料的阅读和理解。

四、注重实战演练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战演练。

要注重解题技巧的积累和运用。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理清思路,尽量使用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合理分配时间。

可以通过做真题、模拟题等方式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题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五、合理复习总结备考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卡片、总结归纳资料等方式进行复习总结,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资料分析的题型通常包括文字型、图表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表格型等。

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文字型资料通常是对某个主题的详细阐述,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在阅读这类资料时,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关键信息进行标注和提炼,比如时间、数据主体、关键词等。

例如,“2022 年,_____地区的GDP 达到了 5000 亿元,同比增长 8%。

”这里的“2022 年”是时间,“_____地区”是数据主体,“GDP”和“5000 亿元”以及“8%”是关键数据和增长比例。

图表型资料则以直观的图形展示数据。

柱状图能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折线图侧重于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饼状图主要用于展示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

对于图表型资料,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要素。

比如,在一个折线图中,如果纵坐标表示产量,横坐标表示年份,那么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出产量随年份的变化情况。

表格型资料以行列的形式呈现数据,结构相对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数据可能会比较密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条理地进行梳理。

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还是其他指标。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定位到相关资料中找到所需数据。

在查找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看错行或列。

计算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增长率时,如果数据比较接近,可以使用“增长量÷基期量”的近似算法;在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数字特点进行凑整或者约分。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题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重,而且对于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的攻略。

一、了解题型特点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推理等。

资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公报、经济数据、社会调查等。

而题目所要求的计算和分析难度也各有不同,既有简单的直接查找数据,也有需要进行复杂计算和综合分析的。

二、掌握必备知识(一)统计术语要想顺利解答资料分析题,必须熟练掌握一系列统计术语,比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等等。

理解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二)速算技巧在国考行测的紧张时间限制下,掌握高效的速算技巧至关重要。

例如,估算法、直除法、截位法等。

三、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首先,快速浏览资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和坐标轴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仔细阅读资料中的具体数据和注释,明确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题目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是计算某个具体数值、比较大小还是分析趋势等。

同时,确定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在资料中的位置。

(三)选择方法根据题目要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或分析方法。

如果数据简单,可以直接计算;如果数据复杂,则运用速算技巧。

(四)计算求解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和速度的平衡。

四、常见陷阱(一)时间陷阱注意题目中所给定的时间与资料中数据的时间是否一致,避免因时间混淆而出错。

(二)单位陷阱数据的单位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万吨和吨、亿元和万元等,要特别留意。

(三)概念陷阱一些相似的概念容易被混淆,比如“增长率”和“增长量”、“比重”和“平均量”等。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通过对给定资料的研究,考生需要迅速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以回答相关问题。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掌握数据解读的技巧,同时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数据解读1、读懂数据资料分析中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数据,如表格、图形(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和文字描述。

对于表格数据,要注意表头的内容,明确每一列和每一行所代表的含义。

图形数据则需要看清坐标轴的标注、图例以及图形的趋势和比例关系。

文字描述的数据需要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的表述方式。

2、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在面对大量复杂的数据时,进行分类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不同的类别或者数据的大小等方式进行分类,这样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3、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仅要关注单个数据的大小,还要善于对多个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比如计算同比、环比的增长率,找出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数据之间的差距等。

4、数据的估算和近似处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并不总是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数据,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估算和近似处理来快速得到答案。

例如,对于除法运算,可以将除数或被除数近似为整十、整百的数,以简化计算。

二、题型分类1、简单计算类这类题型通常直接要求计算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如求和、求差、求平均值等。

解题时要注意数据的对应关系,避免看错行或列导致计算错误。

例: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年份|销售额(万元)|利润(万元)||||||2018|500|100||2019|600|120||2020|700|140|问题:2018 年至 2020 年的总销售额是多少?解答:500 + 600 + 700 = 1800(万元)2、增长率相关类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通过对给定资料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运用数学运算等技巧得出准确的结论。

而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就需要深入理解数据解读的方法和掌握不同的题型分类。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数据解读。

数据解读的第一步是读懂题目,明确所求。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我们计算什么,是增长率、比重、平均数还是其他的指标。

只有清晰地了解题目意图,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寻找和分析数据。

在获取数据时,要善于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通常,资料分析中的数据会以表格、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或者文字的形式呈现。

对于表格,我们要注意表头和行列的标题,明确各项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对于图形,要读懂坐标轴的含义、图形的趋势和比例关系;而对于文字资料,则需要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的描述。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要学会运用估算和简化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较大数字的除法时,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近似计算,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计算速度。

同时,要注意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有些问题可能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通过简单的比较和推理就能得出答案。

接下来,我们看看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分类。

一是增长率相关题型。

增长率是衡量数据变化快慢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本期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在计算增长率时,我们通常使用公式:增长率=(本期数值上期数值)÷上期数值 × 100% 。

二是比重相关题型。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有已知部分和整体求比重,已知比重和整体求部分,以及已知部分和比重求整体等。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 100% 。

三是平均数相关题型。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行测资料分析2篇

行测资料分析2篇

行测资料分析2篇第一篇:行测资料分析作为一名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行测资料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发现行测资料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资料图表分析、常识判断和推理判断。

首先,资料图表分析是行测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它主要是通过对图表、数据等有关内容的分析来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在试题中快速准确地分析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

常识判断题一般考察考生的常识知识、文化素养和真实生活经验,题目涉及面广,难度适中,但需要考生注意,有些常识判断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深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需要考生对这方面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最后,推理判断是行测中相对较难的一种题型。

推理判断题一般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需要考生在考场上根据所给的前提条件,从中推理出结论,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在备考行测阶段,考生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行测题型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复习。

同时,要注重积累常识知识和经验,增强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为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备考行测资料分析为了能够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部分,考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和复习。

这里提供几点备考建议,帮助考生高效备考行测资料分析。

首先,建议考生多做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通过做历年真题,考生可以熟悉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题型,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考察重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行测资料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其次,对于常识知识和数据分析技巧的掌握,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来提高。

如政治类书籍、管理类书籍、财经类书籍、数据分析类书籍等。

同时,考生也可以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研究,了解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行测资料分析中的资料图表分析和推理判断题目。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先略读材料:在开始答题之前,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题,了解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关键信息,便于在答题时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数据处理技巧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快速判断选项。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简化计算。

例如,将 25%视为1/4,50%视为 1/2 等。

3、估算技巧截位法: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减少计算量。

可以根据选项差距和数据特点选择截位的位数。

放缩法:在计算过程中,适当放大或缩小数据,以快速判断结果的范围。

4、分析选项技巧排除法: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逻辑关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答题效率。

特殊值法: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快速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二、练习题目及解析【例题 1】2019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为 12345 万吨,比上年增长56%。

上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A 11691B 11782C 11856D 11928【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期量的计算。

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列式为:12345÷(1 +56%)≈12345÷1056。

可以使用首数法,12345÷1056 的首位数字约为 11,排除 C、D 选项。

然后计算12345÷1056 ≈ 11691,故选 A 选项。

【例题 2】2020 年,某企业销售额为 5678 万元,同比增长 18%,利润为 890 万元,同比增长 25%。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是一个能够通过掌握正确技巧和方法来大幅提高分数的模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和考点在开始备考资料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有清晰的了解。

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通常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倍数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再除以基期量得到;比重则是部分量除以整体量。

只有熟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才能在做题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方向。

二、快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篇幅较长,数据众多。

因此,快速阅读并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浏览题目,明确需要查找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对于文字型材料,可以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占比”等;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关键要素。

同时,要学会用铅笔标记出关键数据和信息,以便在后续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三、熟练掌握计算技巧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

例如,将百分数近似转化为整数,或者将复杂的数字四舍五入简化计算。

2、直除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来快速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3、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 05,1/3 ≈ 033,1/4 = 025 等,在计算时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

4、分数比较法对于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通分、交叉相乘等方法快速得出答案。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解读与题型分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数据,并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数据解读资料分析中的数据通常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包括柱状图、折线图、表格、文字描述等。

对于这些数据,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技巧。

1、快速浏览在拿到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整体内容,了解数据的主题、来源和大致结构。

这有助于我们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迅速定位所需数据。

2、关注关键信息注意数据中的标题、单位、时间范围等关键信息。

例如,单位不一致可能导致计算错误,时间范围不同则可能影响数据的选取和分析。

3、数据比较学会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包括同比、环比、占比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4、数据估算在实际解题中,往往不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数据,而是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

例如,将数值近似为整数或易于计算的数字,以提高解题速度。

二、题型分类1、增长类题型这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包括增长量、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

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增长率则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

例如:某地区 2020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求2020 年 GDP 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增长量= 1000 800 = 200 亿元增长率=(1000 800)÷ 800 × 100% = 25%2、比重类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问题有求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以及比重的变化量等。

比如:某企业 2021 年销售额为 500 万元,其中 A 产品销售额为150 万元。

求 A 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比重= 150 ÷ 500 × 100% = 30%3、平均数类题型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础知识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公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础知识:1.统计学基础:行测资料分析经常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因此,对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和统计指标等基础知识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2.数据收集方法: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如何设计问卷、选择样本等技巧。

3.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学会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

掌握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可以对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和分析。

4.数据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基本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掌握各种基本的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还要能够根据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6.概率与统计:了解基本的概率理论,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如加法法则、乘法法则、贝叶斯定理等。

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方法,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

7.关于数据的估计和抽样:了解抽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掌握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和抽样误差的控制方法。

8.数据的解读和推理:学会从数据中抽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

能够分析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以上是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的基础知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资料的分析和解读,提高应试效果。

同时,也是进行政策分析、决策推理等工作的基础。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一、熟悉题型与考点首先,了解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题型包括文字型资料、图表型资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综合型资料。

考点主要涵盖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对于增长率,要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如: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增长量的计算则要明确其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公式。

比重问题中,要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比重或者根据比重求出部分或整体的值。

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特定的公式和方法,需要准确把握。

二、快速准确阅读资料在考场上,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拿到资料后,不要急于看问题,而是先快速浏览资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但是”等,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要做好标记,比如年份、数据的名称等。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先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题提供便利。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往往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估算法。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胆的估算,以减少计算量。

直除法也是常用的技巧,通过直接相除得到首位数字来判断答案。

此外,还有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05,1/3 ≈ 033,1/4 = 025 等,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

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术语及表述汇总一、资料分析基础重要记录术语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记录术语,熟悉这些记录术语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本文中列出了资料分析中的基础重要记录术语。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假如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达,需要除以参考值;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达,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如:当期为2023年4月,则同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4月的增长,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3月的增长。

需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如2023年1月,其环比增长指相对2023年12月的增长。

◇翻番翻番:即变为本来的2倍。

翻n番:即变为本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

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当带着符号进行比较。

譬如,-15%的增长率就应当比-10%的增长率更小。

计算一定期期的平均增长率时,一般不涉及第一年的增长率。

譬如,计算2023—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以2023年的数值为基期,2023年的数值为末期得到的数值,这其中涉及“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这四年的增长,但不涉及2023—2023年的增长。

二、名词解释汇集◆百分数完毕数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完毕数÷总量×100%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增长量÷去年量×100%◆百分点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成数相称于十分之几◆倍数例:某地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人均收入为最低生活保障的4.6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38 8.1% 4.4% 25278 1 8.1%
19
2011 年 某 省 接 待 过 夜 游 客 总 量 再 次 实 现 突 破 , 达 到 3001.3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0% ,实现旅游收入 324.04 亿元,同比增长25.8%。 2010年该省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总收入约为( )。 A.25亿元 B.258亿元 C.298亿元 D.408亿元
10Βιβλιοθήκη 瑰花2012年 1002013年 110
增 长 2014年 121
例3.2013年玫瑰花为110朵,增长率为10%,问2012 年玫瑰花是多少? 110/(1+10%)=100 初值=末值/(1+增长率) 例4.2013年玫瑰花为110朵,2014年的增长率为 10%,问2014年玫瑰花是多少? 110×(1+10%)=121 末值=初值(1+增长率)
82271.0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39.1% ;大豆产量 23095.3 万吨, 比2000年增长43.2%。 下列四种谷物中, 2008 年与 2000 年相比全世界增产量最多
的是:
21
A. 稻谷
B. 小麦
C. 玉米
D. 大豆
例2.问2013年玫瑰花比2012年增加百分之几?2014 年比2013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1. 2. 10/100=10% 11/110=10%
9
公式总结
(1)增长量=末值-初值 (2)增长率=增长量/初值 增长量=初值×增长率 末 (3)增长率=(末-初)/初= − 1 初 末=初(1+率) 初=末/(1+率) 末 (4)增长量=初值×增长率= ×率 ������+率
3.计算的能力。
胆 大 心 细
2
2
工具解题法
【例1】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十五期间该省接待境外 旅游人数共约多少万人? A.554 B.564 C.574 D.584
3
3
工具解题法
例2.根据下图,该校理学学生与文学学生之和所占比例约为 多少? A.26%
B.37%
C.45% D.53%
4
4
如何提取有效数据 资料分析三大关键词: 时间、术语、题设
324.04 32404 ≈ 250+ ≈ 1 + 25.8% 13
20
增长量
1.具体求值:特征数字法
谢谢大家
2.比较大小:“大大则大” 值大、率大可以得出量大
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
小麦总产量 68994.6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17.8% ;玉米总产量
a>b,即部分率大于整体率时,比重上升; a=b,即部分率等于整体率时,比重不变; a<b,即部分率小于整体率时,比重下降。
17
例1.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 比增加30.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 比增长30.7%。 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机电出口的比 重与上年相比约: A.增加了10个百分点 B. 减少了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0.1个百分点 D. 减少了0.1个百分点
15
第二节 比 重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注意:部分与整体具有同一属性。
部分 比重= 整体
部分 整体 = 比重
部分=整体×比重
16
比重
比重变化判定
若部分为A,部分增长率为a;整体为B,整体 增长率为b;则比重变化为:
A A B / B 1a 1b
A a b ) 化简后可得: ( B 1 a
4924.1 30.7% 30.9% 9334.3 1 30.7%
18
例2.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 增加 1055万人,增长4.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 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 2011 年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人数 的比重,较上一年约增加:( ) A.0.6个百分点 B.3.7个百分点 C.6.2个百分点 D. 12.5百分点
14
据行业统计, 2010 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 10963 万 吨,同比增长12.5%。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 少万吨? A. 1009 B. 1218 C. 1370 D. 1787
10963 10963 + ≈ 1200 × 12.5% ≈ 8+1 1 + 12.5%
直除法: 尾数法 直除法 结尾 开头 细节 大小
(1)被除数不动; (2)除数取前两位(四舍五入); (3)可忽略小数点、单位。
5
重要术语
第一节
增长相关
第二节
比重相关
6
6
第一节 增长
玫瑰花 2012年 100 2013年 110 2014年 121
初值与末值
“比”字后面是初值。
通常情况下,较早时间对应的数值是初值,较晚时间 对应的数值是末值。
资料分析
1
资料分析考查内容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 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 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 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 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找数据的能力。 2.列式的能力。
13
特征数字法
1.其本质就是特征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 2.熟记1/2—1/13之间的常用分数小数转化表
1/3≈33.33%;1/4=25%;1/5=20%;1/10=10% 1/6≈16.67%; 1/7≈14.29%; 1/8=12.5%; 3/8=37.5%; 5/8=62.5%; 1/9 ≈11.11%; 1/11≈9.09%; 1/12≈8.33%; 1/13≈7.69%。
增长量与增长率
7
7
增 长 玫瑰花 2012年 100 2013年 110 2014年 121
例1.问2013年玫瑰花比2012年增加了多少朵?2014 年比2013年增加了多少朵? 1. 2. 110-100=10 121-110=11
8
增 长 玫瑰花 2012年 100 2013年 110 2014年 121
11
增 长 玫瑰花 2012年 100 2013年 110 2014年 121
例5.2013年玫瑰花为110朵,增长率为10%,问
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多少朵?
110/(1+10%)×10%=10
增长量=末值/(1+增长率)×增长率
12
增 长
补充
1 当增长率为特征分数������时
末值 增长量=末值/(1+增长率)×增长率=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