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分离法测地表水中总氮的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而总氮是水体中重要的污染指标,对于评估水质和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水体中的总氮主要由无机氮和有机氮组成。

无机氮包括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有机氮则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

对于无机氮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氨化法、硫酸还原-蒸发测定法和蒸馏-滴定法等。

其中,氨化法是将氨态氮转化为氨气,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其测定。

硫酸还原-蒸发测定法则是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然后再通过氨化法测定。

蒸馏-滴定法则是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蒸馏出来,然后使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而对于有机氮的测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氧化-蒸发测定法、氨化法和超声波辅助水解测定法等。

氧化-蒸发测定法是将样品中的有机氮氧化为无机氮,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其进行测定。

氨化法则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然后再通过氨化法进行测定。

超声波辅助水解测定法则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将有机氮进行水解,然后再使用氨化法测定。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氮含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除了以上所述的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研究中。

例如,利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等光学方法,可以对水体中的总氮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生物技术的方法,如酶法、生物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对总氮的快速测定。

这些新方法有着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于监测水体中总氮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水体中总氮的测定对于评估水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不同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测定方法不断涌现,为水体总氮的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中总氮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水中总氮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用针式滤膜过滤法排除浊度干扰,用冷冻样品后加消 扣空白做校准曲线。
收稿 日 期 :20 20- 03 - 25
基金项目:永康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29) 。
∗第一作者、通信作者:陈婧( 1977-) ,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化学、水质和食品检测。 1054150061@ qq. com
水中存在悬浮物很多,其无机颗粒( 如泥沙) 无 法被消解。 在总氮检测用的 220 nm 和 275 nm 的波 长下,这些颗粒会产生米氏散射[4] 等散射现象,干扰 总氮比色。 为研究浊度散射影响,首先测试滤膜对总 氮的 吸 附 性。 分 别 用 0. 45 μm 孔 径 的 PTFE、 聚 醚
枫、尼龙和玻璃滤膜过滤总氮定容液( 表 3),发现回
0. 033
0. 022
-0. 011
0. 070
0. 051
-0. 032
0. 104
0. 075
-0. 046
0. 133
0. 098
-0. 063
0. 197
0. 149
-0. 101
A220 nm = 0. 0069 浊度+0. 0039( 0. 999) ; A275 nm = 0. 0053 浊度-0. 0011( 0. 999)
-0. 044
注:表中数据为 2 次平行测定结果,水样 1 浊度是 24. 1,水样 2 浊 度是 28. 9。
由表 1 看出,用消解后悬浮物稀释的水溶液的 A 值均为负值,说 明 浊 度 液 会 导 致 总 氮 检 测 结 果 偏 低。 浊度越 大, A 值 负 偏 差 越 大, 浊 度 与 A220 nm 和 A275 nm 呈线性关系。 根 据 浊 度 与 A220 nm 、A275 nm 的 回 归 方 程, 可估算已知浊度的定容液中因浊度散射而产生的吸 光度,结果见表 2。 比较估算的浊度散射吸光值和实 际的未 过 滤 与 过 滤 水 样 之 间 的 吸 光 差 值, 两 者 在 A220 nm 和 A275 nm 的相对偏差均在 3% 之内,表明浊度散 射造成了过滤前后总氮比色的差值。 用常见的、浊度 为 4. 9 的江水水样来比较过滤和未过滤的总氮分析 结果( 表 5) ,发现未过滤的分析结果均低于过滤后的 分析 结 果; 未 过 滤 的 加 标 回 收 率 不 稳 定 ( 54% ~ 113%) ,无法满足检测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悬 浮物尺寸和性质不同,散射效果也不同[5] 。 2. 1. 2 氨气逃逸

地表水总氮测定中去除浊度干扰研究

地表水总氮测定中去除浊度干扰研究

- 137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0 引言总氮是《“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中9个基本监测指标之一,其准确度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可视浊度比较高,混合均匀取样后经碱性过硫酸钾120 ℃消解30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混合均匀后浊度依然存在。

浊度会导致吸光度偏高。

总氮浓度计算过程中使用220 nm 处吸光度减去2倍的275 nm 处吸光度,这种吸光度的计算方法在浊度的影响下,导致总氮浓度偏低。

因此,将定量滤纸过滤、0.45μm 滤膜过滤和离心3种去除浊度的方法进行比较,减少浊度对总氮测定的影响。

1 试验部分1.1 样品外观地表水是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主要有河流、湖泊等。

湖泊流动性小,水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主要受到风力、水力、温差等扰动,更新缓慢,因此,湖泊水样更加澄清。

河流流动性大,水体大多处于流动状态,如果河流中泥沙含量比较高,河流水样的浊度就会比较高,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采集水样现场沉降0.5 h 后,浊度依然较高。

该文中地表水主要指河流水。

地表水总氮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过硫酸钾纯度、放置时间、氢氧化钠、盐度、消解时间、消解温度、消解容器以及冷却时间[1-4],尤其是浊度干扰[5]。

该试验所用实际水样为盛装于1000 mL 透明广口玻璃瓶中的新采集地表水样品,采集时间为上午9:00,测定时间为当天下午13:00。

该实际地表水样品的底部沉淀明显,手工震动摇匀后浑浊,摇匀前后样品的外观如图1所示。

图1(a)为手工震动摇匀之前的地表水样品,由图示可以看到该地表水水样上层清澈透明,底层沉淀为土黄色,上层清澈水样与底层土黄色沉淀清晰分层。

图1(b)为手工震动摇匀后的地表水样品,由图示可以看到该地表水样品为土黄色浑浊液体。

1.2 仪器与试剂该试验所用仪器:北京普析通用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10 mm 石英比色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压力1.1 kg/cm 2~1.4 kg/cm 2,工作温度120℃~124℃),25 mL 天玻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定量滤纸(直径为12.5 cm),天津津腾0.45μm滤膜(直径为50 mm),离心机(4000 r/min)。

《2024年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范文

《2024年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范文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重要环节,对环境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氮含量的准确测定有助于了解水体的营养状况,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并作为水处理和污染控制的依据。

本文旨在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1. 测定方法概述目前,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法、蒸馏法、分光光度法等。

本文将重点研究分光光度法中的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2. 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氮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水样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3. 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水样、硝酸盐氮标准溶液、硫酸、氢氧化钠等。

(2)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加热器、酸度计等。

(3)实验步骤:a. 水样预处理:根据水样的性质,进行适当的稀释或浓缩处理。

b. 氮的测定:将水样与硫酸混合,加热至沸腾,使有机氮转化为硝酸盐氮。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使硝酸盐氮以气态形式逸出。

最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逸出气体的吸光度。

c.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氮含量。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各组水样的总氮含量数据。

(2)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如均值、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评估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水体中总氮的测定。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重现性,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水体的营养状况和富营养化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测定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水体中总氮的测定方法,如开展现场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水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表水总氮是地表水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其浓度高低直接关系着水质的优劣。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表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其中包括总氮的污染问题。

因此,研究地表水总氮的测定方法对于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两种。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的反应来测定总氮的含量,该方法测定精度高但操作复杂费时。

而光谱分析方法则是通过测定地表水总氮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总氮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精度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两种主流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选取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文还将对影响地表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地表水污染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和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测定地表水总氮方面的结果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分析和结果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准确和可靠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为水质监测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揭示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为科研工作者和环保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地表水质监测技术的改进和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研究地表水总氮的方法,可以为监测和评估水体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不同的测定方法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对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可以为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提供参考,提高总氮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对不同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和结果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地表水总氮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改善水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地表水中总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地表水中总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简 介 : 师培( 1 9 7 4 一 ) , 女, 江苏徐州 人 , 工程师 , 环境工程硕 士学
位, 现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的精密度 。
5 2
环境 研 究与监 测
第2 7 卷
用T 检验验证两组ຫໍສະໝຸດ 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经计 算, 求得t = 1 . O 0 , 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a = O . 0 5 时, 查t
氮 的总 和 , 包 括亚 硝 酸盐 氮 、 硝酸盐氮 、 无 机 铵盐 、 溶解态 氨及 大部 分有 机含 氮化合 物 总的 氮 。测 定地 表水 中 总氮 通 常 选 用 的 是 碱性 过硫 酸钾 消解 紫 外
l 实验 部分
1 . 1 主要 仪 器和 试 剂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 碱性过硫 酸钠溶液 ; 其余 仪器试剂同H J 6 3 6 — 2 0 1 2 水质总氮的测定一 碱性过硫 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 ,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 纯, 实验用水为无氨水。
进 行消解测定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 过硫酸钠 过硫 酸钾 消解 总氮
中图分类号 : X 8 3 0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G) 0 1 — 0 0 7 9 ( 2 0 1 4 ) 0 2 -5 1 -5 3 -0 3
总氮是 指测定 的样品 中溶解态氮及悬浮物 中
A , 按公式A = A  ̄ o 一 2 A 扔计算校正吸光度A , 总氮含 量与校正吸光度A 成正 比【 】 I 。 但是在监测分析过程中 发现 ,由于过硫酸钾的溶解度较低, 0 ℃时溶解度为 1 . 7 5 g / 1 0 0 m I . 3 ] ( , 2 0 q C 时溶勰度5 . 3 g / 1 0 0 m L 水, 而实验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是指地表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量,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地表水总氮的含量,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本文将探讨两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分别是氨水示踪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氨水示踪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

在进行氨水示踪法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一定量的地表水样品,并添加一定量的含有已知浓度的氨水溶液。

然后,将水样和氨水混合均匀,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等温反应。

在反应完成后,通过钼蓝法或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溶液中氨氮的含量。

根据已知的氨水的浓度和水样中氨氮的含量,可以间接计算出水样中总氮的含量。

氨水示踪法具有简单、快速和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对地表水总氮进行初步快速评估。

该方法需要添加氨水溶液,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其他氮源时。

氨水示踪法只能测定水样中的氨态氮,对其他态氮(如硝态氮和有机氮)的测定结果不准确,因此对于综合评估水质和富营养化情况有一定局限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水样中氮化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之前,需要将水样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得到清澈的溶液。

然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根据样品吸光度的变化,利用标准曲线进行计算出水样中总氮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它可以测定水样中的各种态氮化合物,包括氨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水样的总氮含量。

该方法的操作繁琐,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费用较高。

氨水示踪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两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

氨水示踪法操作简单且经济,适用于初步快速评估总氮含量,但对其他态氮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紫外分光光度法精确度高,可以全面测定水样中的各种态氮化合物,但操作繁琐且费用较高。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总氮含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水体质量和富营养化程度。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们提出了许多测定水体中总氮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和生物法等。

化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水体总氮含量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水样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可测定的形式,并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测定。

其中,常见的化学测定方法有硝酸盐还原法、碱性过硫酸钠氧化法和硝酸钾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样品处理要求较高、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等。

除了化学法,光谱法也是测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光谱法是利用不同氮化合物对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的差异进行测定的。

其中,常见的光谱测定方法有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准确度有限、受干扰较大等。

生物法是测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另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反应将水样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可测定的形式,并通过测定生物反应的结果来推断总氮含量。

常见的生物法有硝化作用测定法、还原作用测定法和氨氮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对样品处理要求较高、灵敏度较低等。

综上所述,研究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继续改进现有方法,并开发新的测定方法,以提高测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样品的研究,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求。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总体而言,测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和生物法。

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化学法操作相对繁琐,光谱法准确度有限且容易受干扰,生物法对样品处理要求较高且灵敏度较低。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改进现有方法,开发新的测定方法,并加强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污染程度水体样品的研究。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水体中总氮测定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保 活动, 让 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联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作 用 ;四是积极倡 导农 民群众 自觉摒弃不注意 爱护环境 卫生习俗、 风 气, 逐渐养成 良好、 文 明的 日常生活卫生习惯 。 四、 结 语 在 永嘉县农村经 济建设 的过程 中还存在其 他一些环 境污染 问题 , 针对这些 问题, 我们可 以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 扩宽资 金筹集 渠道 、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 环 境治理, 从现在做起 , 从 自身做起 , 把环 境治理当成是建设社会 3 、 建 立 长 效 管 理 机 制 一 主 义新农村 的一个重要 目标 , 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 , 一个崭 新 的浙 镇街基层应要 明确其在农村环境 治理 中应承担 的责任 , 结合 江 永 嘉将 出 现在 我们 面前 。 实际 , 研究制 定 出相应 的环境治理 措施 , 加大对农 村环境污 染治 参 考 文 献 理的力度 。首先应加强农村环保执法 队伍 素质 建设 , 提高农村环 【 1 】 王彦秋. 浅谈 农 村 环 境 治n t l J ] . 赤峰 学 院 学报 , 2 0 0 6 , 2 2 ( 3 ) : 保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 充分运用行政 、 经济和法律 的手 段, 43-4 4. 对超 标排放污染物 、 严 重污 染河 流和 水源 的企业依法进行 严肃处 『 2 ] 石子 伟. 农村 环境 治理现状 、 主要 f " l 题及对 策分析Ⅱ 1 . 法 理; 第二 , 提高农村居 民 自身环境管理 能力 , 从镇街 、 社区 、 行政村 制 与 社 会 , 2 0 1 2 , 1 1 ( 中) : 2 0 4 — 2 0 5 . 到 自然 村 , 设立专兼职 的环境监 督人员 , 对 农 村 环 境 进 行 全 方 位 【 3 ] 秦俊波. 要 重 视 农 村 环 境 治 理 卟 乡村 工 作 , 2 0 0 9 ( 5 ) : 2 9 . 日常监 督 ; 最后 , 建立 实施清 洁生产 促进 制度 、 农 业环 保责任 制 [ 4 ] 叶红. 论农村环境治理及对策卟 北京农业 , 2 0 1 2 ( 7 ) : 2 4 9 — 25 0. 度, 进一步完 善农村环 保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 4 、 加 强环 保宣传教育 网 严旭. 江 苏 省农 村 环 境 治 理 问 题 的 思考 D 】 . 安徽农业科学 , 由于村 民的环保意 识不够 ,就 要加强对 村 民的环 保宣传 教 2 0 0 9 , 3 7 ( 2 0 ) : 9 7 2 7 - 9 7 2 8 . 育, 通过 多种形式 的教育活 动来提 高村 民的环保意识 。第 一是经 【 6 】 李玮玮 , 朱 晓 东. 新 农 村 建设 背景 下农 村 环 境 f " - I 题 浅析 Ⅱ ] . 常开展环保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 的宣传教育活 动, 调 动村 民的积 农 村 经 济 . 2 0 0 8 ( 4 ) : 5 9 — 6 1 . 极性, 使人人参 与到环保 中来 ; 第二是农 村干部和 企业法人要 起 【 7 】张 雪 绸 . 我 国 农 村 环 境 污 染 问 题研 究 Ⅱ ] . 安徽 农业科 学 , 到模 范带头作用, 引导村 民理解 、 支持和参与环保 事业 , 增 强他们 2 0 0 7 ( 2 ) : 5 1 9 - 5 2 0 . 对环 保和生态建设重要性 的认识 ; 三是重视和支持 民间组织的环

离心法应用于高浊度地表水中氨氮测定预处理过程中的方法

离心法应用于高浊度地表水中氨氮测定预处理过程中的方法
Ab s t r ac t : By c o mp a r i ng t h e e f f i c i e nc i e s o f v a r i o us p r e t r e a t me n t me t ho d s i n r e mo v i ng t h e t u r b i d i t y e f f e c t o n t h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离 心 法 应 用 于 高 浊 度 地 表 水 中氨 氮 测 定 预 处 理 过 程 中 的 方 法
陈俊 , 魏蔚 , 尹小 红 , 徐 榕
( 阜 宁县环 境监 测站 , 江苏

阜宁
2 2 4 4 0 0 )
要: 比 较 多 种 预 处 理 方 法 去 除 浊 度 对 地 表 水 氨 氮 测 定 的影 响 , 结 果 表 明在 测 定 高 浊 度 地 表 水 氨 氮 的 过 程 中 , 采 用 离 心
a mmo n i a n i t r o g e n i n h i g h t u r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c e n t r i f u g a t i o n c o u l d f a i r l y r e d u c e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s o f t h e s u s p e n d e d
CHEN J u n, W EI We i , YI N Xi a o — h o n g, XU Ro n g
( F u n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i o n , F u n i n g , J i a n g s u 2 2 4 4 0 0 , C h i n a )

水质测定总氮的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浅析

水质测定总氮的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浅析

Environmental Science230《华东科技》水质测定总氮的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浅析楼敏敏,龚向红(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义乌 322000)摘要:水质总氮测定的标准方法是《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为了保证实验室总氮分析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对碱性过硫酸钾存放时间、实验室用水和比色管密闭性几个实验数据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这几个影响总氮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分析过程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总氮;空白值;碱性过硫酸钾;密闭性;浊度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总量,是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氮含量,以四种形式存在:有机氮、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

水体中含有超标的氮、磷类物质时,会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污水中的总氮的来源:(1)氨氮:以游离氨(NH 3)或铵盐(NH 4+)形式存在,是通过有机氮受微生物作用分解而来的。

(2)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尿素等含氨基和不含氨基的等含氮有机物。

(3)硝态氮:NO 2-和NO 3-是较常见的化学污染,许多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态氮。

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途径: 氨化 亚硝化 硝化 有机氮 --→ 氨氮 --→ 亚硝态氮 --→ 硝态氮在日常的环境监测中,总氮是废水和地表水水质监测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1 实验室测定废水中总氮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而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下,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 和275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按A=A 220 -2A 275计算校正吸光度A,从而计算总氮的含量。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结果,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分别阐述了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并对它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接着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研究的结论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在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研究方面的展望。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地表水总氮,以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比较分析、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表水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和,包括有机氮、无机氮等。

地表水总氮的浓度对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浓度的地表水总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准确测定地表水总氮的含量对于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Kjeldahl法和最近流行的UV-Vis分光光度法。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Kjeldahl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UV-Vis分光光度法则操作简便、快速,但对水样质量要求较高。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探讨,选择适合具体情况的方法进行地表水总氮的测定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结果,为水环境监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差异及可能原因,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水质监测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在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和影响因素;探讨可能导致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评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指导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地表水总氮监测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促进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是指地表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和,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地表水总氮的浓度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地表水总氮浓度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化学方法,另一种是高新技术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操作简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地表水总氮的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一、传统的化学方法传统的化学方法是测定地表水总氮浓度的传统方法之一,其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仪器设备相对较为常见。

该方法首先是将地表水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并将其中的氮萃取出来,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氮转化成易于测定的化合物,最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测定,从而得到地表水总氮的浓度。

这种方法的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和操作,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条件下的地表水样品测定。

传统的化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该方法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需要进行多道处理和多道化学反应,因此耗时较长。

该方法在测定地表水总氮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这样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化学反应,其测定结果受到干扰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其准确性和重复性较低。

二、高新技术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方法已经逐渐被引入地表水总氮的测定中。

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地表水总氮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吸收或发射特性这一原理进行测定的方法。

光谱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强、对试剂的需求量小、环境友好等优点。

通过仪器的高灵敏度检测和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浓度,并且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中受外界因素干扰而造成的误差。

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总氮的测定。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含量是水体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地表水总氮含量对于水体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两种常见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效果,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Kjeldahl法Kjeldahl法是一种测定地表水总氮含量的传统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将样品加入稀硫酸中,用氢氧化钾加热蒸发,使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然后将铵态氮暴露在硫酸中,使其转化为氨,从而用滴定法测定氨的浓度,经计算得到样品总氮含量。

Kjeldahl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该方法需要大量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对实验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其次,该方法对于样品中存在的硝态氮无法有效测定,仅能测定目标物为有机氮的地表水总氮含量,因此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十分普遍。

此外,Kjeldahl法对于不同来源的样品,其实验条件及操作流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需要针对不同样品进行优化调整。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地表水总氮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氨基酸等分子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样品中氨基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比色值计算出样品中的总氮含量。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对于不同样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地表水总氮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方法因为基于氨基酸等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而进行分析,因此对于含有其它潜在影响因素的样品可能会产生误差,如含有颜料、碱性物质等。

其次,该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过硫酸盐氧化、钼酸盐显色等,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且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支持。

三、方法比较与应用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Kjeldahl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能够测定地表水总氮含量的同时也能够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氮和铵态氮含量,但Kjeldahl法受到化学污染的影响较大,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危害,并且需要极其精准的样品制备和滴定操作,操作时间较长。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地表水总氮的测定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热点问题。

目前常用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法和生化法两种。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在地表水总氮测定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理化方法理化法是通过化学试剂将水样中的氨氮转化成氨气,再用蒸馏的方法将氨气收集起来,并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氨气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氨氮的含量。

理化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单。

理化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不受水样中其他成分的干扰。

理化法在地表水总氮测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理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理化法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和设备,分析过程需要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较高。

理化法在测定过程中对实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受操作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影响,不易标准化,容易引起误差。

部分有机物可能干扰氨氮的测定结果,需要进行预处理或净化处理,增加了分析复杂度。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通常是细菌或藻类)的氮素代谢特点来测定水样中的氨氮或有机氮化合物。

通常采用氨氮氧化细菌嫉夜杆菌、硝化细菌和还原硝化细菌来进行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

生化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成本较低,且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和设备。

测定结果准确,且几乎不受水样中其他成分的干扰。

生化法还能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不同形态的氮,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生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生化法的测定结果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温度、pH值等,需要精确控制这些环境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生化法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微生物培养基和生物培养设备,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和条件。

生化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不适用于测定低浓度的氨氮,且有一定的测定时间长。

理化法和生化法都是常用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具体应用中,需根据水样的特点、测定要求以及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是指水中所有形式的氮化合物之和,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总氮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等级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讨论两种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

一、传统的化学分析法传统的化学分析法包括氨氮扩散板法、硝酸盐还原法和芳香胺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使用基础化学品,流程复杂,操作繁琐,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且有些方法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尤其是氨氮扩散板法测量速度慢,且通常只能测量总氮的5-10%。

在现代化水质监测中,这种方法已经逐渐被替代。

二、光谱分析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光谱分析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基础化学品,操作简便,测量速度快。

光谱分析法包括可见光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光谱法。

紫外光谱法是利用分子能级的跃迁来测定氮的浓度。

通常,样品先被过滤掉杂质,然后在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波段内进行测量。

在这个波长范围内,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吸收峰就会出现。

这些大分子都含有氮,从而可以通过吸收峰的大小和位置来测定总氮的浓度。

优点:本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的许多缺点,测量速度快,且准确性高,误差只有3-5%;缺点:需要比传统方法更高级的仪器,测量成本更高;紫外光谱法只适用于测量有机氮和无机氮,而不适用于氨氮和硝酸盐等其他类型的氮化合物。

综合来看,虽然光谱分析法需要更高级的仪器,但它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未来将是地表水总氮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类型、测量精度等的需求进行选择。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地表水总氮含量的测定,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的仪器分析方法。

本文将探讨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传统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样中的总氮化合物转化为氨氮,再经过硼酸和碱液反应生成氨硼缩合物,最后用酚酞指示剂滴定的方法测定氨氮含量,从而得出总氮含量。

优点:1. 熟练的操作人员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2. 基本仪器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1. 操作复杂,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

2. 人为误差大,精度较低。

仪器分析方法是现代化的地表水总氮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色谱仪或光度计等仪器对水样中的总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气浓度来计算总氮含量。

优点:1. 高度自动化,操作简单,减少了人为误差。

2. 分析速度快,可以实现快速检测和监测。

缺点:1. 仪器设备较为昂贵,维护成本高。

2. 对于一些有机物干扰较大,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方法比较及应用1. 准确度比较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在准确度上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适当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在总氮含量测定上可以达到较高的一致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分析方法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而仪器分析方法则相对较为准确,减少了人为误差。

2. 应用情况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化学分析方法仍然在许多实验室和监测站点中被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操作成本相对较低,人员技能要求较低。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仪器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大量样品分析和快速监测方面有其明显优势。

四、总结无论是化学分析方法还是仪器分析方法,在地表水总氮测定中都各有其优缺点。

对于实验室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水质监测站点而言,相对而言更倾向于使用仪器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中的总氮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两种。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比较其适用范围和准确性,旨在为水质监测和研究提供参考。

一、化学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1. 原理化学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是通过将水样中的总氮转化为硝酸盐或氨盐后,再用化学方法测定其含量。

具体方法主要有硝酸盐法、氨盐法和氧化消解法等。

2. 优缺点化学方法操作简单、仪器简便,适用范围广,可对含氨、硝酸盐等不同形式的总氮进行测定。

但是化学方法测定总氮需要一系列的试剂和仪器,操作过程繁琐,且存在环境污染和化学品残留的问题,对于样品的预处理和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3. 准确性化学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结果受到基体干扰,样品预处理、试剂和仪器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1. 原理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水样中总氮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或原子发射光谱等来测定总氮的含量。

2. 优缺点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精度高,灵敏度好,操作简便、结果迅速,且能同时进行多种形态的总氮测定。

但是仪器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对于一般的水质监测机构和实验室来说,投资相对较大。

3. 准确性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结果准确度较高,不受样品预处理和试剂质量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但是对仪器设备操作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比较从上述对两种方法的分析来看,化学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但需要繁琐的试剂和仪器,在环保和化学品残留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精度高,结果准确,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

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的探讨地表水总氮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的测定对于水体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另一种是光谱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上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期为地表水总氮的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一、化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结果化学法是目前测定地表水总氮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水样中的总氮转化为氨,并最终以重铬酸铵滴定的方式测定水样中氨的质量浓度,从而得出总氮的浓度。

化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对水样中总氮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这种方法的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可以在实验室中比较方便地进行。

化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

化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该方法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一般需要将水样预处理后,再利用一系列的试剂进行反应,整个过程相对繁琐,所以测定周期相对较长。

化学法对于水样中总氮的转化率要求较高,当水样中存在其他一些化合物时,会影响到总氮的转化率,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化学法测定地表水总氮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化学试剂,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光谱法是近年来在地表水总氮测定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样中总氮分子与特定波长的紫外-可见光谱线上吸光度的相关性,通过比较水样和标准样品的吸光度来计算出总氮的含量。

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总氮的优点之一在于其快速、高效。

相比于化学法,光谱法可以快速进行测定,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地表水总氮的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光谱法对于水样中其他成分的影响较小,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地表水总氮的含量。

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总氮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因此更环保。

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总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光谱法的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一般实验室中可能并不具备相关仪器,需要专门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分离法测地表水中总氮方法探讨
周俊
摘要:本文对含悬浮物地表水中总氮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离心分离法”解决悬浮物所带来的分析误差。

通过实验室大量样品分析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地表水;总氮;悬浮物;离心分离
一、前言
总氮系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氨盐、溶解态氨以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

因此,测定水样中的总氮是不能过滤的。

当水体悬浮物含量较大时,将会影响总氮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测总氮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1989)。

此法排除水样中悬浮物的干扰采取的方法是:消解结束待水样澄清后移取上清液至比色皿进行测量。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上述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如:静置时间过短,悬浮物干扰去除效果不明显;静置时间过长,导致分析过程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应急类监测任务的需要;而且由于悬浮物的不均匀性,难以保证样品与平行一致,由此带来一定的分析误差。

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采用离心分离去除悬浮物后比色测定,此法较简单,测定结果准确。

二、实验
1、试剂
无氨水、碱性过硫酸钾溶液、10mg/L硝酸钾标准溶液、1+9盐酸溶液。

2、仪器设备
Helios Gamma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比色皿、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离心机及10ml刻度离心管、25ml具玻璃塞比色管。

3、分析步骤
取10ml试样置于比色管中,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用布及绳等方法扎紧瓶塞,以防弹出。

将比色管置于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中,保持120~124℃加热半小时并冷却后,向比色管中加入1ml(1+9)盐酸溶液,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

移取部分溶液至10mm石英比色皿,在Helios Gamma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作参比分别测定波长为220nm和275nm处吸光度。

用工作曲线计算水样中总氮的含量。

三、结果讨论
1、静置法与离心分离法结果比较
同时取一批水样,分别采用离心机(转速为3000转/分)离心运转15分钟;静置一小时;静置十二小时三种方式去除悬浮物干扰,所得结果与吸光度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见:三种方式中,离心分离方式所测得水样浓度最大,原因是由于离心后,悬浮物去除效果最好,导致波长275nm下吸光度最小,而悬浮物对波长220nm 下吸光度影响相对较小,在计算过程中220nm吸光度减去两倍的275nm吸光度后,离心分离后的水样响应值最大,所以相同水样所测浓度也最大。

2、平行样品测定
将同一样品充分摇匀,同时取5份样品作平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3。

3、加标回收率测定
用离心分离法进行地表水样测定时,做加标回收实验,所得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室内样品加标回收测定结果
由表4可知,此法回收实验效果较好,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

四、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离心分离法去除总氮测定过程中悬浮物干扰效果好,节省分析过程时间,且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验均能满足质控要求,说明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①GB11894-1989,水质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北京化学业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