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24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24版)

一、荷载计算永久荷载(设计值):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 1.45kN/m2×1.35=1.96kN/m2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0.40kN/m2×1.35=0.54kN/m2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1.35=0.54kN/m2保温层0.70kN/m2×1.35=0.95kN/m2一毡二油隔气层0.05kN/m2×1.35=0.07kN/m2水泥砂浆找平层0.30kN/m2×1.35=0.41kN/m2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16)×1.35=0.40kN/m2管道荷载0.10kN/m2×1.35=0.135kN/m2合计 5.005kN/m2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和雪荷载不同时考虑,而是取两者的较大值。

屋面活荷载0.70kN/m2×1.4=0.98kN/m2积灰荷载0.70kN/m2×1.4=0.98kN/m2合计 1.96kN/m2屋面坡度不大,对荷载影响小,未予考虑。

风荷载对屋面为吸力,重屋盖可不考虑。

二、荷载组合本设计按全跨荷载的永久效应组合:5.005+0.7×0.98+0.9×0.98=6.573kN/m2本设计为16m跨度,取5等分,即每单跨3.2m,根据结构布置,存在两种形式的节点荷载,即6m×3.2m和6m×1.6m,分别计算其大小。

F d=6.573×6×3.2=126.20 kNF d=6.573×6×1.6=63.10 kN内力计算kN 利用ansys软件,计算出各节点的杆件内力,得出最大拉力杆件值为596.10;最大压力在杆件值为606.87。

kN 三、杆件截面设计根据腹杆最大内力值,由屋架节点板厚度参考可知:支座节点板厚度取14mm ;其余节点板与垫板厚度取12mm 。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

目录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书1主变压器的选择1.1主变压器的选择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原始资料分析2.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2.1概述2.2.2接线形式2.2.3主接线的确定3短路电流计算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3.2计算结果4电气设备的选择4.1导体和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4.2设备选择5高压配电装置5.1设计原则与要求5.2配电装置6继电保护6.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2母线及各电压等级的保护第二部分计算书1短路电流计算1.1变压器参数的计算1.2各元件参数计算1.3 220kv侧k1点短路计算1.4 110kv侧k2点短路计算1.5 10kv侧k3点短路计算2设备的选择与校验2.1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2.1.1 220kv侧2.1.2 110kv侧2.1.3 10kv侧2.2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2.2.1 220kv侧2.2.2 110kv侧2.2.3 10kv侧2.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3.1 220kv侧2.3.2 110kv侧2.3.3 10kv侧2.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4.1 220kv侧2.4.2 110kv侧2.4.3 10kv侧2.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6母线的选择2.6.1 220kv侧2.6.2 110kv侧2.6.3 10kv侧2.7绝缘子及穿强套管的选择2.7.1绝缘子的选择2.7.2穿墙套管的选择2.8避雷器的选择总结致谢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一、设计目标及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压床机构。

通过对压床机构的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设计任务包括:1.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包括压床的底座、上压板、滑块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2.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包括底座和上压板的运动关系、滑块的运动方式等。

3.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包括对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等。

4.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包括对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计算和验证。

二、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压床的底座是整个机构的支撑结构,其设计应考虑到机械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底座的形状和材料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上压板是压床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到压力传递、工作平稳性和刚度等要求。

上压板可以采用整体结构或分段结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

滑块是实现上压板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工作平稳、拆装方便和耐磨损等要求。

滑块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等。

三、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以及滑块的运动方式。

通过分析运动学特性,可以确定机构的工作行程、机械转换原理和机构的运动速度等参数。

四、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和选型。

驱动机构可以选择液压或气动驱动,根据工作要求确定驱动力和行程。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需根据工作负荷大小和精度要求进行选择。

五、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

通过计算和验证,确定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且能够承受工作负荷。

六、总结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和设计方法,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以及机械的工作平稳性和精度要求。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零件分析 (1)(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2)(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三、夹具的设计 (19)参考文献 (22)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他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直径Φ18mm 的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直径Φ16mm 的孔内安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气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

两空间距56mm ,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直径Φ11mm 孔用M10的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径Φ3mm 的孔用来排油,各部分零件图中详细标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材料采用HT200,原因是灰口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

对该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 1.以Φ11mm 孔为中心.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1mm 的孔,Φ22mm 的气门摇臂支座上端凸台面,22×36mm 的气门摇臂支座下端面。

其中,Φ11mm 孔,Φ22mm 凸台面粗糙度为12.5 22×36mm 的下端面的粗糙度为6.5,Φ28mm 的圆柱两端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其粗糙度为3.2。

2.以Φ027.0018+mm 为中心.这一组加工面包括:Φ027.0018+mm 孔及其倒角,Φ28mm 上下端面,Φ28mm 的圆柱面,Φ027.0018+mm 孔粗糙度为1.6,Φ28mm 上下端的粗糙度为3.2,倒角的粗糙度为12.5,倒角2×45°,Φ 027.0018+mm 的轴线与22×36mm 下端面平行,平行度为0.05mm ,Φ28mm 上下端面相对于Φ027.0018+的圆跳度为0.1mm 。

说明书要求

说明书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或论文)课程设计材料的装订顺序为:设计计算说明书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鉴定表、目录、正文。

(二)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说明书基本格式正文要求1.课程设计及文本结构内所有各项一律使用A4纸打印。

2.页面按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5厘米,每页38行(行间距是否为18磅)。

3.说明书的页眉用五号字设置,并在每页的右上角标清页号及全文的总页数。

4.论文正文字体要求:一级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二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黑;三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加黑;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页38行)。

2.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由学院统一印制,到教务处领取(包括:题目、所在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及时间等项,见附件1。

(2)任务书(3)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4)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①期刊杂志:作者姓名:《所引用的文章的题目》,《杂志名称》,杂志出版年份,期号。

②著作:作者、编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第几版。

(三)课程设计答辩答辩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了不甚理解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他形式来考核。

1.答辩资格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并在其设计图纸、说明书或论文等文件上签字者,方可参加答辩。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1 零件的分析说明零件图1.1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

表面由逆圆弧,退刀槽,外螺纹以及外圆柱面组成,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的材料为45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鉴于上述要求,只需采用粗车和一次精车即可满足要求。

通过上述的分析,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零件图样没有公差带尺寸,故编程取基本尺寸○2将右端面作为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1.2确定装夹方案该零件为为轴类阶梯零件,没有内孔,因此装夹机构可采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2工艺方案制定2.1工艺路线的确定加工顺序的确定按从内到外、从粗到精、从近到远的原则确定,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较多的工件表面。

结合本零件的结构特点,可从右端开始加工。

○1粗加工R20的逆圆弧----加工5*Ф40的圆柱面----倒角--加工外螺纹直径为50的圆柱面。

○2精加工R20的逆圆弧--加工5*Ф40的圆柱面 ---倒角---加工外螺纹直径为50圆柱面。

○3使用3mm的切槽刀切5*Ф30的槽,切5*Ф40的槽。

○4使用外螺纹车刀车M50*1.5的外螺纹。

○5使用3mm切断刀将工件切断。

2.2 刀具的选择产品名称或代号数控车削实训件零件名阶梯轴零件图号01称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半径(mm)备注1 T05 45度硬质合金端面刀 1 车端面0.42 T01 93度右手外圆偏刀 1 粗车外表面0.83 T01 93度右手外圆偏刀 1 精车外表面0.44 T03 3mm切槽刀 1 切槽B=35 T02 60度螺纹车刀 1 车螺纹0.16 T03 3mm切断刀 1 切断B=32.3 切削用量的选择2.3.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数控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时,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的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使刀具效率最高,加工成本最低。

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如下。

○1粗加工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选择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要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的限制条件等,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的耐用度确定最佳的切削速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项目概述本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旨在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模板,教师可以详细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门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3.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各个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包括的主题、目标、内容和学时等。

确保课程设计合理有序,能够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要求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课程周期:确定课程的教学周期,包括总学时和每周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或模块的学时安排和重点内容。

3. 课堂活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布置各类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明确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思维发展、实践操作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周期:确定课程的评价周期,包括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稳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设计者曹新涛班级2012(机A1234班)学号11213030404指导教师郭艳艳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 年12月9 日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内容:1.绘制装配图一张(A1)2.绘制零件图一张(A4)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概述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的箱体、相互啮合的一对或几对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轴及轴承等所组成的独立部件。

在少数场合也可以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此时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按传动原理可分为普通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大类。

普通减速器的类型很多,一般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一蜗轮减速器等。

按照减速器级数的不同,又分为单单级、两级和三级减速器。

此外,还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各种减速器在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减速装置,它的的特点是效率高、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但其体积较大、结构不紧凑。

二、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是最简单的一种减速器,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

图所示减速器的装配图。

本减速器工作时,回转运动通过齿轮轴17传入,再经过齿轮轴17上的小齿轮传递给大齿轮31,经过键30将减速后的回转运动传给工作机械。

因此,齿轮轴17为输入轴,轴27为输出轴。

减速器一般有箱体、齿轮、轴承和附件组成。

本减速器由31种零件装配而成,其零件明细表见装配图。

1.两条主要装配线围绕着输入轴和输出轴有两条主要装配路线。

由于输入轴17上需要安装齿轮直径很小,故将齿轮和轴制成一体,称为齿轮轴。

输入轴17均由滚动轴承22、25支撑。

轴承两端均装有嵌入端盖19、24、16、28,用以固定轴承。

轴从嵌入端盖16、24孔中伸出,该孔和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防止机体内润滑油渗漏及灰尘进入箱体内,嵌入端盖16、24内分别装有填料15、23。

输入轴17上装有挡油环21,利用离心力的作用甩掉油液及杂质,防止机体内轮滑油溅入轴承。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
一、设计课题
二、设计目的
三、操作环境
四、设计场所(机房号、机器号或自己机器)
五、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及及各源代码板块)
六、本次设计中用到的课程知识点(列出主要知识点)
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八、设计心得总结
2.总体设计
本程序是为了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的运行。

利用监听器去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3.科学计算器界面截图:
1)功能描述
1、打开计算器。

首先是标准型的计算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开方等
基本功能。

同时,在标准型的计算器中还可以存储文本框中的内容。

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型计算器界面
2、在标准型的计算器界面中,进行的运算--加法运算。

如计算
2+3=5.0。

如图2
图2加法功能
3、实现减法运算.如计算:4-2=2.0 如图3
图3 减法运算
4、实现取余运算.如计算 12%20=12.0 如图4
图4取余计算
4.程序整体设计说明
【1】程序中所用到的变量
count、line1、line2、leng、input、input1 【2】代码列表: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XX学科的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发展历程:介绍XX学科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3.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湖南T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总规模为。

计划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工程为。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为3162万元。

一期工程拟在2年建成, 第3年投产并达到总设计生产能力的25%, 第5年达到50%。

二期工程第5年开始建设, 建设期为1年, 固定资产投资为1773万元, 第6年达到的设计生产能力。

二、其他资料固定资产形成率为94%, 折旧按年限平均法计算, 近期工程年折旧率为4%, 远期4.8%。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4%检修维护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0.5%计。

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按摊销按10年摊销。

远期满负荷时药剂费按55.3万元/年计算, 污泥外运费按14.2万元/年计算, 电费按291万元/年计算。

职工人均工资福利按2.6万元/(年·人)计算, 人员按31人计。

排污收费标准为1.25元/3m。

按照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 污水处理费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税也相应免除。

污水处理厂投资由建设单位自筹和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解决。

其中自筹3500万元(其中30%的流动资金自筹), 剩下部分向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利率为6.8%, 贷款部分12年还清。

项目计算期取25年。

根据以上资料, 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价。

三、财务评价1.成本估算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组成, 因流动资金所占比例一般很小, 因而在开始估算时可令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投资相等, 即一期工程的建设投资为3126万元, 二期工程为1773万元。

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固定资产形成率可计算得出:一期工程的固定资产原值为:二期工程的固定资产原值为:从而可求出修理费、检修维护费等费用, 根据生产负荷可得各年的电费、药剂费、污泥外运费等费用, 由于暂时忽略了折旧费、摊销费等费用,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取15%的其他各项费用总和计算其他费用。

进而可求得各年的年经营成本, 生产负荷达满额时, 年经营成本为661.9万元。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1、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必须打印。

按照封面+目录+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折叠成A4大小)的顺序装订成本。

2、设计计算说明书格式:
①用A4打印输出,页面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左边装订),不加页眉页脚,固定行距19磅,段前0行,段后0.5行。

封面格式附后。

②第一级标题(1. 、2.、……)用小三号黑体、靠左;
第二级标题(1.1、1.2、1.3……)用四号黑体、靠左;
第三级标题(1.1.1、1.1.2、1.1.3……)用小四号黑体、靠左;
款((1)、(2)、(3)……)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项(①、②、③……)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有时可以无第二、三级标题,直接用款项。

③正文全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
④页码用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页码编号从正文开始。

⑤插图按序编号,大小一般不要超过宽110mm×高80mm,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

图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图幅宽中间位置。

⑥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表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表幅宽中间位置。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题目名称:
班级:20 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轻工大学《水产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时产10吨鸡用配合饲料工艺设计姓名___ 王宝鼎____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学年级___ 2009 级__ __指导教师庄建桥2013年 6 月目录一、课题名称 (1)二、教学目地 (3)三、设计原则 (3)四、设计依据 (3)五、生产工艺的基本特点 (5)六、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七、生产车间设备布置的特点 (30)八、小结 (31)参考文献 (32)一、课题名称时产10吨鸡用配合饲料工艺设计。

二、教学目地1、通过课程设计,了解、运用、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掌握饲料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运用粮食输送机械,通风与气力输送等课程的相关理论及应用方法。

2、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本着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设计原则,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设计。

1、采用成熟的工艺路线,配置合适的生产设备,结合实用的生产技术,使工厂在投产后能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2、设计中应考虑生产工艺的机械化、操作控制的自动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各种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率。

3、设计中应考虑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粉尘和噪音,以方便生产操作及设备的维修。

四、设计依据1、鸡用配合饲料配方原料名称原料配比 % 营养成份营养浓度玉米60.000 干物质 % 88.047次粉 2.800 粗蛋白 % 15.253大豆粕18.000 鸡代谢能 Mcal/kg 2.634菜籽粕 3.000 蛋白/代谢能 g/Mcal 57.903玉米胚芽粕 5.000 粗脂肪 % 2.843石灰石粉( 白) 8.200 亚油酸 % 1.658磷酸氢钙 1.450 粗纤维 % 2.805食盐0.320 无氮浸出物 % 53.774L- 赖氨酸.盐酸盐0.030 粗灰分 % 12.256DL- 蛋氨酸0.140 Ca % 3.652复合维生素0.030 总 P % 0.628氯化胆碱0.100 Ca/ 总 P 5.814矿物质添加剂0.200 非植酸 P % 0.387复合酶制剂0.015 赖氨酸 % 0.730复合益生素0.200 赖氨酸/禽ME g/Mcal 2.771大豆油0.200 蛋氨酸 % 0.367抗氧喹0.015 蛋 + 胱 % 0.622亚硒酸钠- 维生素E 粉0.100 蛋+ 胱/禽ME g/Mcal 2.363 沸石粉0.200 苏氨酸 % 0.572色氨酸 % 0.165精氨酸 % 0.978亮氨酸 % 1.330异亮氨酸 % 0.589苯丙氨酸 % 0.729苯丙 + 酪 % 1.253缬氨酸 % 0.737组氨酸 % 0.395赖 / 蛋 + 胱 1.173精 / 赖 1.340 配方说明:该配方根据海兰父母代蛋鸡产蛋高峰期设计。

该使用配方父母蛋鸡产蛋率高、种蛋孵化率高,雏鸡健康活泼。

该配方用于伊莎及罗曼蛋种鸡效果也理想,但该配方不得用于肉种鸡。

2、生产规模:时产10吨鸡用配合饲料。

3、原料接收与成品发放:原料接收有散装料和袋装料两种,成品以袋装方式发放。

4、生产过程中除原料搬运,成品堆放、发放外,其它工段均为机械化作业。

5、生产线除粉碎机,打包机,制粒机为现场控制外,其余设备均在控制室内控制。

6、粉尘、噪声的控制要求生产车间粉尘控制评价标准为,一般工作区空气中含尘浓度应低于10mg/m3,经通风除尘后排放大气的含尘浓度不大于150mm/m3。

生产车间噪声控制应达到下列要求:工人操作区的时间为8h时,允许的噪声值为85dB(A);工人操作区的时间为4h 时,允许的噪声值为93dB(A),最大噪声不超过115dB(A)。

设计中粉尘、噪声的控制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法规和规定。

(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87-85。

(2)声环境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6-2008。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48-2008。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271-2001。

(5)建筑项目环境保护排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7—85。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297-19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加工设备术语,GB/T 18695-2002。

7、螺旋输送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7679-2008。

8、垂直斗式提升机型式与基本参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3926.1-1999。

9、垂直斗式提升机 Q型料斗参数尺寸,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3926.3-1999。

10、垂直斗式提升机 Zd型料斗参数尺寸,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3926.5-1999。

五、生产工艺的基本特点根据课题要求以及工艺流程的技术要求,各加工工序流程方案确定如下:1、原料接收工序原料接收工序涉及到下料坑、埋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清理筛、永磁筒和分配器等设备。

下料坑共二个,其中一个下料坑投放待清理需粉碎的原料(物料按粉料计),经埋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经过五楼的圆筒初清筛,永磁筒后进入四楼的待粉碎仓。

另一个下料坑投放不需粉碎的原料(物料按粉料计),经埋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经五楼的圆锥粉料清理筛,永磁筒后进入三楼相应的配料仓。

2、粉碎工序粉碎工序由待粉碎仓、粉碎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组成。

粉碎机采用叶轮喂料器给料,螺旋输送机卸料。

物料经粉碎机粉碎后,通过斗式提升机提升至五楼,经过旋转分配器进入相应的配料仓。

3、配料与混合工序配料混合工段采用二秤的配料工艺形式。

12个配料仓通过3台旋转分配器完成进料,每个配料仓通过螺旋出仓机与电子配料秤相连接。

采用高效双轴桨叶式混合机完成混合任务。

混合后的物料经埋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混合机、缓冲斗、刮板输送机,经过四通进入到相应的成品仓。

4、成品打包工序成品打包涉及到成品仓、缓冲斗、包装秤,封包机等。

成品料经过成品筛的筛分后,经打包秤称量,再经缝包组合机的打包后由运输车运入成品库。

六、设备的选择及计算1、原料清理工序101下料坑生产车间配置1011、1012号2个下料坑,1011号投粉料,1012号投粒料,2个下料坑的形状为截头方椎体形,大小一致。

取上端长为2.0米,宽为1.5米,下方与埋刮板输送机尺寸对应,下端长为0.16米,宽为0.16米,高为1.5m。

则根据下料坑的体积计算公式V=h/6(2ab+ab1+a1b+2a1b1)得下料坑体积为1.1m³。

式中:V——截头方锥体体积,m³;a,b——截头方锥体上部矩形的两个边长,m;a1,b1——截头方锥体下部矩形的两个边长,m;h——方椎体的深度,m。

102脉冲除尘器根据机器设备的吸风量可知,下料坑粉料吸风量:2200—2500m³/h,粒料吸风量:2500—3000m³/h。

由此来配备LNGM18型脉冲除尘器,共两台,其处理风量:2160—4320m³/h。

参见:/showproduct.asp?id=54103风机风机的吸风量要大于除尘器的吸风量,因此选用4-72-3.6A式风机,其参数为:转速2900r/min,功率3KW,处理风量为2930-5408 m³/h,可满足要求。

参见:/hangzhou/jiancai_d8a79120074ed54f/104刮板输送机104号埋刮板输送机用于输送需要粉碎的物料,其生产能力按生产车间生产能力(10t/h)的70%计,即7 t/h。

根据埋刮板输送机计算公式Q=3600B×h×v×γ×η(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77)式中:Q——计算输送量,m³/h;B——机槽宽度,m;h——承载机槽高度,m;v——刮板链条运行速度,玉米v取0.3m/sγ——物料容重,玉米γ取0.7t/m³;(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77);η——输送机的输送效率,水平(α=0°)布置时,取η=0.75(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77)。

则有:7=3600B×h×0.3×0.7×0.75得: Bh=7/(3600×0.3×0.7×0.75)=0.012则有:B=h=111mm。

因此选用MS16型埋刮板输送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机槽宽度160mm,机槽高度160mm(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82表9-2-10)。

此时Q=3600×0.16×0.16×0.3×0.7×0.75=14.5t/h (2)刮板链条张力计算根据公式当 0°﹤α≤15°时F=mg(2.1f1Lb -0.1H)+10mvg[f+f1(nh1/B)Lh+H]若α=0°,f1=0.5时,F=L0(1.1G+G v[f+f1(nh1/B)])(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78)式中: F——刮板链条绕入头端的张力,即刮板链条的最大张力(kg);G——刮板链条每米重量,kg/m;取5.6kg/m;(参考文献《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79 表9-2-6)f1——输送物料时刮板链条与壳体的摩擦系数,建议取f1=0.5;Lb——输送机投影长度,m;L0——输送机长度,m;L=20mH——输送机高度,m;Gv——物料每米质量,kg/m,Gv =Qmax/3.6v=7/3.6×0.3=6.5kg/mQ——计算输送量,m³/h,14.5t/h;ρ——物料松散密度,t/m³;v——刮板链条速度,m/s,玉米取v=0.3m/s ;f——物料内磨擦系数,f = tanφ,对于玉米f = tg32°=0.62,;f1——物料与机槽的摩擦系数,f1 =tanφ,f1=tanφ1=tan230=0.42,;φ——物料内摩擦角即堆积角;φ1——物料外摩擦角;n——物料对机槽两侧的侧压系数,n=x/1+sinφ=1.0/1+sin32=0.654x——动力系数,当v≤0.32m/s时,x=1.0,当v≥0.32m/s时,x=1.5; h1——输送物料的料层高度,m,h1=Qmax h/Q=7×0.16/14.5=0.07mQ max ——选用要求的最大输送量,t/h;Qmax=7t/h则有F=20×(1.1×5.6+6.5[0.62+0.42(0.654×0.07/0.16)=219.4kg(3)输送机电机功率计算根据公式:N=KpV/102ηm (参见《运输机械手册》第二册P182)式中:N——电动机计算功率,kw;K——备用系数,取K=1.1-1.3,此处取1.2P——驱动轮圆周力(㎏),对于MS型,P=S,S为刮板链条绕入机头轮端的张力;η2——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ηm =η1·η2式中:η1——JZQ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取η1=0.92-0.94,此取η1=0.93;η2——开式链传动的传动效率,取η2=0.85-0.90,此取η2=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