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1.10.27青蛙告诉鱼牛长什么样
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4a68dfc1c708a1284a4431.png)
⑴Temperance: Eat not too dullness; drink not too elevation. 二、缄默: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对人有益。 ⑵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 三、秩序:放东西的地方,做事情的时间要心中有数。 ⑶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
拉丁文。 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 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 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 制定了新闻传播法。 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
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 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
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
十三种品德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目的是养成 所有美德的习惯”。“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 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当我掌握了一种美德后,接 着就开始注意另外一种,这样下去,直到我掌握了十 三种为止。因为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 的培养”。
一、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 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
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
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
燃料。
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即能看清
关于“鱼牛”
![关于“鱼牛”](https://img.taocdn.com/s3/m/b93a2a81bceb19e8b8f6baf6.png)
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一、鱼牛现象:基于自身经验的个性化构想。
1.什么是“鱼牛现象”?有一则欧洲童话:一口不深的井中,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欧洲的青蛙不是我国成语“井底之蛙”中的青蛙。
它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
比如科幻电影塑造的外星球生命的形象,无论怎样怪异,总还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和动物的影子。
比如一件事被十个人依次传达,每人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去掉一点自己的“不理解”,结果竟变得面目全非。
比如课堂教学中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
典型的、明显的“鱼牛现象”已经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2.为什么会有“鱼牛现象”?原因有两个。
一是信息和媒体的原因。
在上述童话中,如果说鱼是学生,青蛙是老师,那么,这一口井就是教室,而且是连黑板都没有的最简陋的教室。
因此,除了动作与表情,青蛙老师只能把口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体。
青蛙把自己所见的牛的视觉表象转化为口语,转化过程将丢失丰富的细节,留下许多空白。
于是,当鱼把获得的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表象时,信息量就严重不足了,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认知心理的原因。
学习不是知识原封不动的灌输和堆砌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类似于生命机体的成长——机体之外物质被有选择地吸收,被能动地加工,被自主地整合到机体原有的结构之中,与原有的物质相互作用,长成可以类似但绝不重复的生命个体。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1168cfaba0d4a7303763a02.png)
鱼牛的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1、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我对幼儿逐渐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首先,幼儿是一个完整的、各种能力都在发展的人。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其次,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
再者,幼儿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
最后,幼儿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明白对于幼儿来说,他虽然是一个学习的接受者,但他对外来知识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当我们明确这点时,我们就不会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
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克罗雷夫寓言故事范文青蛙和牯牛
![克罗雷夫寓言故事范文青蛙和牯牛](https://img.taocdn.com/s3/m/81025ee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c.png)
克罗雷夫寓言故事范文青蛙和牯牛篇1从前呀,在一个大大的池塘边,住着一只小青蛙。
这只小青蛙呀,每天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边玩耍,突然看到了一头巨大的牯牛!哇!那牯牛可真是威风凛凛啊!它那粗壮的四肢,宽阔的后背,还有那高高昂起的头,都让小青蛙羡慕不已!小青蛙心里想:“哎呀!这牯牛可太厉害了!我要是能像它一样就好了!”从那以后,小青蛙整天就想着能变得像牯牛一样威风。
于是,小青蛙开始盲目地模仿起牯牛来。
它努力地鼓起自己的肚子,想要变得像牯牛那样庞大!“哼!我一定能像牯牛一样!”小青蛙一边鼓着肚子,一边给自己打气。
可是,小青蛙的肚子越鼓越大,它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哎呀呀!怎么这么难受啊?”小青蛙难受得直叫唤。
就在这时,一只飞过的小鸟看到了小青蛙这副模样,惊讶地问道:“小青蛙,你这是在干什么呀?”小青蛙喘着粗气说:“我……我要像牯牛一样威风!”小鸟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小青蛙,你可真是太傻啦!你怎么能和牯牛比呢?”小青蛙不听小鸟的劝告,还是拼命地鼓着肚子。
结果,只听“砰”的一声,小青蛙的肚子竟然被撑破啦!“哎呀!好痛啊!”小青蛙痛苦地叫着。
这时,小青蛙才终于明白,盲目地攀比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它后悔极了,流着眼泪说:“呜呜……我再也不盲目模仿别人啦!”小朋友们,你们说,小青蛙是不是很傻呀?我们可不能像小青蛙一样,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哟!你们记住了吗?篇2从前呀,在一个美丽的小池塘边,生活着一只小小的青蛙。
这只青蛙呀,有一天看到了一头高大威猛的牯牛!哇塞,那牯牛可真是强壮又威风!青蛙瞪大了它的眼睛,心里充满了羡慕和好奇。
“哎呀!这牯牛怎么能这么厉害呀?”青蛙心里想着。
于是,青蛙决定模仿牯牛。
它鼓起自己的肚子,拼命地鼓呀鼓,想要变得像牯牛那样庞大。
牯牛看到青蛙的行为,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小青蛙呀,你这是在做什么呢?”牯牛温和地问。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读后感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7d3fa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8.png)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青蛙看到一头牛,觉得这牛的个头好大呀。
这青蛙呢,特别不服气,就想跟牛比大小。
它就使劲儿鼓气,把自己的肚皮鼓得大大的,还问它的小伙伴:“我和牛比,是不是差不多大啦?”小伙伴很实在,就说:“差远了,你再怎么鼓也比不上牛。
”结果青蛙不服气,继续鼓气,最后把自己的肚皮都给鼓破了。
你说这青蛙傻不傻呀?它就像那些看不清自己能力,盲目和别人攀比的人。
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小伙伴,看到别人有啥好东西,自己没有,就非要和人家比。
比如说,看见别人有个很贵的新玩具,自己也想有,可是家里没这个条件,就跟爸妈又哭又闹的,也不想想自己的家庭情况。
这青蛙就没想过自己是个小小的青蛙,牛是那么庞大的动物,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这个故事里,我学到了人得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自己的斤两,不能老是看着别人的好,就想跟人家比。
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去做事情,不然就像那只青蛙一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咱就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儿,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这样才不会出洋相,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这伊索寓言真的是很有趣又很有用,从这么个小故事里能悟出这么个大道理呢。
青蛙和枯牛的故事范文编写
![青蛙和枯牛的故事范文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bc8e807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青蛙和枯牛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青蛙和枯牛的。
在一个大大的池塘边,住着一只小小的青蛙。
这只青蛙呀,总是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觉得自己是池塘里最厉害的家伙。
有一天,青蛙正在池塘边唱歌,突然看到了一头老牛走过来。
这头牛可真大呀,大大的身体,粗壮的腿,青蛙一下子看呆了。
青蛙心里想:“哼,这头牛看起来大,说不定没什么本事呢!”于是,青蛙跳到老牛面前,大声说:“老牛,老牛,你敢和我比大小吗?”老牛看了看青蛙,笑了笑,没有说话。
青蛙更得意了,它鼓起肚子,使劲地吹呀吹,肚子变得越来越大。
它说:“老牛,你看我现在比你大了吧!”老牛还是摇摇头,笑着说:“青蛙呀,你别费劲了,你再怎么吹,也比不过我的。
”青蛙不相信,继续用力吹着肚子。
可是,“砰”的一声,青蛙的肚子炸破了。
青蛙疼得“呱呱”叫,它后悔极了。
老牛看着可怜的青蛙,叹了口气说:“青蛙呀,不要总觉得自己最大,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大,要谦虚哦。
《青蛙和枯牛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青蛙和枯牛的故事哟!从前呀,有一只调皮的青蛙,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
有一天,阳光特别好,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头枯牛。
青蛙一看到枯牛,眼睛都瞪大了。
它心想:“这头牛怎么这么大呀,我得和它比比谁更厉害。
”于是,青蛙跳到枯牛的脚边,大声说:“枯牛,枯牛,咱们来比比谁更大!”枯牛低头看了看青蛙,温和地说:“小不点,你可比不过我。
”青蛙不服气,它深吸一口气,把肚子鼓得圆圆的。
它得意地说:“你看,我现在比你大多啦!”枯牛笑着摇摇头。
青蛙越鼓越大,突然,“啪”的一声,青蛙的肚子破了。
青蛙疼得哭了起来。
枯牛赶紧安慰它说:“别难过啦,以后可别这么爱逞强。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像青蛙那样骄傲自满哟。
《青蛙和枯牛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青蛙和枯牛的故事哦。
在一个安静的小乡村,有一个小小的池塘,里面住着一只活泼的青蛙。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f86df87c1cfad6195fa71a.png)
《鱼牛的故事》的启示
《鱼牛的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但因为鱼不能离开水,所以只能由青蛙独自去完成这项任务。
有一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好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青蛙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但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什么样呢?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牛——鱼牛!——也就是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鱼所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就不是它所表述的牛,或者也可以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所以,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种事。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身心就感受不到痛苦和不幸对自己的感官刺激。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自己走出困境,学会疼爱自己,我们要懂得,我们的经历只属于自己,无论苦乐、无论是否想与人分享或分担,它都只是你一个人的,只有自己咀嚼品尝,不要指望他人能感同身受,也不要责备他人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你也如此,你也做不到,即使有时候你希望能与某个人感同身受。
鱼牛图的故事
![鱼牛图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f0661bdfd0a79563c1e72c9.png)
鱼牛图的故事
鱼和青蛙都是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
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青蛙回到池塘,鱼儿问青蛙:“青蛙大哥,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说:“外面的世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比如说牛吧,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爱吃草、头上长着一对角、身上长着花斑和四条腿、有奶囊……”于是,鱼依照青蛙的描述立刻在脑海里形成了它所理解牛的
样子(如图)。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曾用一幅形象的“鱼牛图”来说明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得出概念结论的过程:鱼和青蛙是一对同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一日,回到故地,向昔日的朋友描述它所见的世界:“外面有很大的吃
草的牛,有四条腿,身上还长着花斑点……”于是,在鱼的脑子里,依照青蛙的描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如我们在图中所见。
鱼的错误是利用了自己惯常所见的形象,特别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概念进行综合、推理、判断。
试验研究发现,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十岁儿童会有“非常逼真”的形象记忆体验。
当回忆所学课本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像打开了书本,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向照相机的原本复制一样。
然而,这样直观的视觉思维仅在我们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存在,过了这个年龄段,这种视觉思维特点也就消失了。
由此我得到启发: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建构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扩展自己的视野……自己内涵丰富了,学的就更多,更好了;另外,小鱼把自己脑子里牛的形象画出来,青蛙一看,错了!一定会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概念的,所以学习还需要与同学、家长、老师……不断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避免错误。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0f8aa1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b.png)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
牛和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1
一头牛到水潭边去喝水,踩着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
小蛙妈妈回来后,见到少了一个儿子,便问他的兄弟们,他到哪里去了。
一只小蛙说:“亲爱的`妈妈,他死了。
刚才有一头巨大的四足兽来到潭边,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们的兄弟。
”
蛙妈妈一边尽力鼓气,一边问道:“那野兽是不是这个样子,这般大小呢?”
小蛙说:“妈妈,您别再鼓气了。
我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样大小,再鼓气就会把肚子胀破。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渺小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伟大相比。
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2
两只小青蛙在沼泽地里玩儿。
一只公牛走过来饮水,不小心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
另一只小青蛙赶紧跑回去告诉爸爸这件事。
他说:“一个长着四条腿的庞然大物把我兄弟踩死了。
”“庞然大物?像我这样大吗?”青蛙爸爸一边问一边深吸一口气,把身体鼓得大大的。
“不,比您大多了。
”小青蛙回答说。
青蛙爸爸又一次深深吸了口气,把身体鼓得更大,说:“有这么大吗?”小青蛙着急地说:“爸爸,他还要大得多。
就算您把肚皮鼓破了,也没有他一半大。
”青蛙爸爸不服气,又使了使劲,把身体鼓得像个球似的。
只听砰的一声,他的肚皮胀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妄自菲薄。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02ea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6.png)
《鱼牛的故事》《鱼牛的故事》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的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一个大大的鱼身子, 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还有大大的乳房,嘴里吃着青草……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
由此,可以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
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
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
借用乔纳森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2454cb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5.png)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从前,有一只牛常年在一片大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一天,一只青蛙跳到了牛的身边,它看着牛说:“你看,我们都是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的动物,可是我只能在这小小的池塘里生活,你却可以任意在大草原上吃草,真是太好了!”牛笑了笑,对青蛙说:“是啊,我确实很幸运,能够拥有这么美好的生活。
”牛看着青蛙的眼神里透露着羡慕和希望,便问:“你希望能够像我一样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行走吗?”青蛙点了点头,说:“是啊,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牛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那你为什么不跳到我背上来呢?”青蛙疑惑地问:“跳到你背上有什么用呢?”牛回答说:“如果你能够跳到我的背上,我可以带你在草原上自由行走,还可以帮你寻找更好的食物。
”青蛙听了,非常开心,立刻跳到了牛的背上。
从那以后,青蛙就每天都和牛一起行走在草原上,享受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一天,他们路过一个小溪,青蛙看到不远处有一只小羊正努力地挣扎着,似乎掉进了水里。
青蛙急忙对牛说:“快,快去救那只小羊!”牛听了,赶紧跑到小溪边,用力把小羊救了上来。
小羊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要不然我就要被水淹没了。
”青蛙笑着说:“不用客气,我们会帮助别人是应该的。
”牛点头表示赞同。
小羊感激地看着他们说:“你们真是善良的动物,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帮助,我就要失去生命了。
”青蛙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希望你现在能够安全回到家。
”小羊感激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
牛和青蛙继续前行,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满足和幸福的感觉。
因为他们知道,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也是生活中意义重大的一部分。
从那以后,牛和青蛙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每天都会一起行走在草原上,寻找需要帮助的动物,用他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善良去帮助他人,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克雷洛夫寓故事:青蛙和牯牛
![克雷洛夫寓故事:青蛙和牯牛](https://img.taocdn.com/s3/m/d3e7be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a.png)
克雷洛夫寓故事:青蛙和牯牛
克雷洛夫寓言:青蛙和牛
青蛙看见牛走近来吃草,它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牛的庞大,我想它是一只嫉妒的青蛙。
你瞧,它是怎样地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
“喂,亲爱的青蛙,告诉我,我跟牛一般儿大吗?”它问它的.同伴道。
“不,亲爱的,差得远哩。
”
“你再瞧瞧,现在我可胀大了。
瞧得仔细点儿,说得明白点儿。
,你瞧,怎么样?我正鼓出来吧?”
“我看差不了多少。
”
“那么——现在呢?”
“跟先前一模一样啊。
”
它始终赶不上牛的庞大,它的狂妄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它用力大猛,啪的胀破了肚子。
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小市民想踉大富翁比豪华,农夫的儿子花钱像一个王侯:不足为奇。
克雷洛夫寓言:猴子和眼镜
猴子小姐觉得,随着年华老大,目力逐渐衰退了。
然而她的人类朋友曾经告诉过她:那是立刻就可以解决的困难,只要配一副眼镜就成了。
她到城里去买了好几副眼镜。
猴子小姐把眼镜这样那样地摆弄:她一忽儿把眼镜顶在头上,一忽儿把眼镜套在尾巴上;一忽儿把眼镜舔舔,一忽儿又把眼镜闻闻。
可是全不中用。
无论怎样摆弄,——眼镜总是不管用。
“该死!”它嚷道,“我可上了当了!下一回人还有什么可胡扯的呢?关于眼镜的事,全盘是撒谎;我觉得眼镜根本没有用处。
”
猴子小姐又急又气,抓起眼镜向墙上摔去,碎璃片儿四处飞溅。
你哪一天也能看见,人类就跟猴子一样:无知的人拥有顶好的宝贝,不知道它的价值,却百般地挑剔非议;假使无知的人有钱有势,他就把宝贝扔掉了。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6e39d2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2.png)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从前有一只牛,它是牧场里最强壮的,也是最自大的。
他觉得除了自己外,其他动物都是弱小的。
于是他常常欺负其他动物,让它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青蛙。
青蛙本来是很安静的,但是牛却嘲笑它的绿色皮肤和小小的身体。
牛认为青蛙是最弱的动物,根本不值得他的尊重。
青蛙听到牛这番话,感到非常生气。
它想要与牛战斗,证明自己的勇气与力量。
但是当它蹦跳到牛的前面时,牛只是轻轻地一脚把青蛙踢了出去。
青蛙感到疼痛和失落,但它没有放弃。
它决定学习一些技巧和策略,来战胜牛。
青蛙开始学习如何利用自己的机会。
有时,当牛吃草时,青蛙会跳到牛的嘴巴里,然后开口说话。
因为他的声音如此微小,牛无法理解这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这时,青蛙会说一些嘲讽的话或让牛感到愚蠢的问题。
这使牛非常生气,他不停地寻找这个声音的来源,但总是失败了。
青蛙善于巧妙地利用牛的弱点。
有一天,当牛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青蛙从背后冲了上去,并用它强劲的后腿跳了起来。
它的腿撞在牛的腹部,使牛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上。
青蛙抓住了机会,跳上牛的头上,让牛成为了它的奴隶。
牛非常惊讶这只小小的青蛙竟能战胜自己。
它深深反省,认识到自己过于自大,不尊重其他的动物。
他决定要更加谦虚,并与其他动物和睦相处。
从那天起,牛不再欺负其他动物,而青蛙也成为了大家中的一员,大家都感到无比欣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像那只牛一样自大傲慢的人永远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反,那些谦虚和尊重他人的人往往是最受人欢迎的。
此外,我们应该学习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且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谦虚、尊重和智慧是成功的关键。
牛和青蛙的故事
![牛和青蛙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dc92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c.png)
牛和青蛙的故事从前,有一头牛和一只青蛙,它们住在同一个农场里。
牛叫做杰克,青蛙则名叫弗雷迪。
尽管它们是不同的物种,但它们成了好朋友。
杰克是一头非常强壮的牛,它在农场里帮助农夫们耕种土地和拉货物。
每天,农夫们都对它敬重有加,因为杰克总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而且还很友好。
杰克享受着农场的生活,但有时它也感到孤单。
相比之下,弗雷迪是一只活泼好动的青蛙。
它住在池塘里,嘻嘻哈哈地跳来跳去。
弗雷迪喜欢追逐昆虫,享受青蛙生活的自由。
然而,尽管弗雷迪很开心,但有时也感到寂寞。
一天,杰克在农场散步时碰见了弗雷迪。
他们相互问候后,开始聊起彼此的生活。
弗雷迪惊讶地发现杰克对青蛙非常友善,没有像别的动物一样害怕它。
杰克则对弗雷迪的勇气和灵活性感到钦佩。
从那天起,杰克和弗雷迪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杰克介绍弗雷迪认识了农场上的其他动物,而弗雷迪则向杰克展示了跳跃的技巧。
两个朋友互相帮助。
当杰克需要帮忙时,弗雷迪会跳到它的背上,来回穿梭于田地之间。
而当弗雷迪需要保护时,杰克会用自己的体型挡住风雨。
他们的友情受到了其他动物的赞美和羡慕。
牛和青蛙的结合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杰克和弗雷迪却克服了这些障碍,成为了真正的兄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受种族、物种或外貌的限制。
无论我们那么与众不同,只要我们彼此理解、支持和欣赏,就能建立深厚的友情。
杰克和弗雷迪的故事充满了友爱和勇气的力量,提醒着我们在彼此之间找到共同点,并尊重和接纳不同的个体。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5efa8b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3.png)
【寓言故事】牛和青蛙从前有一只温顺的牛,它住在一个宽阔的牧场里,快乐地吃着青草。
牛的朋友有很多,每天都有许多小动物来找它玩耍。
牛最喜欢和一只聪明的青蛙一起玩。
牛和青蛙在牧场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它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牛经常告诉青蛙各种各样的事情,在一起分享欢乐和忧伤。
一天,青蛙听说了外面的世界,它渴望能够亲眼见识一下。
青蛙对牛说:“牛哥哥,我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也想去探险,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吗?”牛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青蛙,外面的世界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这个牧场里,我们有美丽的风景和安全的环境。
而外面有很多危险和未知的事物。
”青蛙愣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牛哥哥,我明白外面可能会有危险,但是我想亲身经历一下,看看世界的广阔。
请你陪我一起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一起,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牛被青蛙的坚定态度所打动,它点了点头,并说:“好吧,青蛙,既然你决定要去探险,我会陪你一起走出牧场,但是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于是,牛和青蛙一起离开了牧场,踏上了探险的征途。
一开始,它们遇到了一条泥泞的河流,牛走在前面,用它强壮的身体帮助青蛙跨过河流。
然后,它们来到了一个森林里。
森林中充满了危险,但牛和青蛙互帮互助,找到了安全的路线。
他们终于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花园,整个花园都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牛和青蛙欣喜若狂,它们享受着美丽的花朵和清新的空气。
当它们准备返回牧场时,突然一只凶狠的狼出现在它们面前。
牛立刻挺身而出,用它强大的身躯保护着青蛙。
它朝狼冲了过去,发出咆哮声。
狼被牛的迅猛力量吓得退了回去。
牛护送青蛙回到了牧场,它们都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
青蛙对牛说:“牛哥哥,谢谢你一直陪伴着我,保护着我。
有你在我身边,我才能够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
”牛微笑着说:“青蛙,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我们团结一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从那以后,牛和青蛙更加珍惜彼此的友谊,它们一起继续在牧场上快乐地生活着。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青蛙和牯牛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青蛙和牯牛](https://img.taocdn.com/s3/m/3c055f3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8.png)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青蛙和牯牛相信大家都希望看寓言故事,并从中学到一下知识,现在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寓言故事吧,希望大家喜欢。
克雷洛夫寓言:青蛙和牯牛青蛙看见牯牛走近来吃草,它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牯牛的庞大,我想它是一只嫉妒的青蛙。
你瞧,它是怎样地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
“喂,亲爱的青蛙,告诉我,我跟牯牛一般儿大吗?”它问它的同伴道。
“不,亲爱的,差得远哩。
”“你再瞧瞧,现在我可胀大了。
瞧得仔细点儿,说得明白点儿。
呶,你瞧,怎么样?我正鼓出来吧?”“我看差不了多少。
”“那么——现在呢?”“跟先前一模一样啊。
”它始终赶不上牯牛的庞大,它的狂妄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它用力大猛,啪的胀破了肚子。
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小市民想踉大富翁比豪华,农夫的儿子花钱像一个王侯:不足为奇。
克雷洛夫寓言:猴子和眼镜猴子小姐觉得,随着年华老大,目力逐渐衰退了。
然而她的人类朋友曾经告诉过她:那是立刻就可以解决的困难,只要配一副眼镜就成了。
她到城里去买了好几副眼镜。
猴子小姐把眼镜这样那样地摆弄:她一忽儿把眼镜顶在头上,一忽儿把眼镜套在尾巴上;一忽儿把眼镜舔舔,一忽儿又把眼镜闻闻。
可是全不中用。
无论怎样摆弄,——眼镜总是不管用。
“该死!”它嚷道,“我可上了当了!下一回人还有什么可胡扯的呢?关于眼镜的事,全盘是撒谎;我觉得眼镜根本没有用处。
”猴子小姐又急又气,抓起眼镜向墙上摔去,碎玻璃片儿四处飞溅。
你哪一天也能看见,人类就跟猴子一样:无知的人拥有顶好的宝贝,不知道它的价值,却百般地挑剔非议;假使无知的人有钱有势,他就把宝贝扔掉了。
克雷洛夫寓言:蛇与绵羊蛇暗暗地伏在木槽下,他对整个世界十分仇恨。
他没有其他别的感情,仇恨,仇恨,此乃他的天性。
羊羔在近处跳跃欢叫,他根本没有把蛇想到。
他窜出来用毒牙把他咬,即刻天旋地转羊羔倒。
蛇的毒液在羊血管里燃烧,羊喃喃地问:何事我曾惹你恼?蛇丝丝地说:这事谁能担保?也许你来此处正是为了害我,我得小心,为防意外得把你咬。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a794c3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e.png)
鱼牛的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教育的对象学生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学习强国-《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思考一:任何学习,学习者都具有经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再创造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自己的现有知识背景,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思考二:任何教学,教育者都具有经验,不是全部灌输,而是再创造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和提升经验。
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懂得哪些笔画,甚至是技巧;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调集和展示学生的经验,不断激活孩子的“内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见过奶牛,可是鱼没见过,于是青蛙告诉鱼,奶牛是一个体积很庞大的东西,它有四条腿,头上长着两个角,白色的皮肤,上面有黑色的圆斑点,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于是,鱼想象了奶牛的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 说话者与听者之间常引发误会,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出现以为对方听懂了,可是对方却还是一头雾水的现象。
不要自以为是,认为对方就应该知道你在讲什么,就应该知道按照你说的去做,当别人做的和你布置的任务不同的时候,首先要反省的该是自己是否把意图传达清楚了,而不是劈头盖脸地质问对方。
2 用固有的思维思考问题会让一切事物都陷入在框框中,无法跳脱,无法创新。
3 没见识真可怕。
人活在世,真该多走走,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