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智慧-戒定慧

合集下载

灯云法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戒定慧_戒定慧的生活运用

灯云法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戒定慧_戒定慧的生活运用

灯云法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戒定慧_戒定慧的生活运用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戒定慧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运用。

任何学佛的人都知道,;戒定慧;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总纲。

也就是说,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它都离不开;戒定慧;这三个部分。

包括我们修行念佛法门。

虽说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资粮为本,但是它其实也在戒定慧的范畴之内。

为什么呢?因为念佛人也需要持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因为念佛人也需要心专注,一心念佛,这就是定。

印光大师称之为老实念佛。

而念佛人也要看破放下,这就是智慧。

你要是什么都牵挂,放不下,你就不愿意离开娑婆。

为什么?放不下娑婆世界,对娑婆世界有贪恋有执着,你就不愿意求生净土了,这是智慧。

所以在戒定慧方面念佛人也要具足。

但是;戒定慧;这个词语说多了,很多人就变得不知道具体如何用在生活里面。

反而只知道说,只有到庙里去修行的时候才会用戒定慧,但平时生活里面就用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对戒定慧做一个整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学佛的人大家都知道,;戒;就是防非止恶;;定;就是心不散乱;;慧;就是心无挂碍,了了分明了。

这些戒定慧的概念理解大家大体上都会。

但一说到现实生活里面,如何把它用在待人处世之间,用在穿衣吃饭当中,恐怕就傻眼了吧。

戒定慧在吃饭上的运用为什么呢?难道穿衣吃饭也有戒定慧?难道我在斋堂吃一碗饭都有这些吗?有。

吃饭当中的持戒是什么?那就是要细嚼慢咽,也要讲究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

你要是狼吞虎咽,没有规矩,恐怕吃得就会咳嗽了,吃得太快呛着了就会咳嗽了。

而且吃相又多么得难看,行住坐卧不好看。

吃饭吃出来的时候,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不是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

所以吃饭里面的规矩就是持戒。

还有吃饭的时间,一日三餐几点几点吃饭,这些时间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吃饭时间上的规律也是持戒的范围。

为什么?这都是规矩。

所以你会发现到吃一餐饭都有戒律有规矩。

其次,吃饭里面,禅定怎么用呢?也就是吃的时候要专注,一心在吃。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 “佛”是梵文音译。

意为“智慧”“觉悟”。

2. 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

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

第二、道种智。

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

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满的看透明了了。

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3.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

4. 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大乘除指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

“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

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

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

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

是为了度化解救我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

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

而佛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合称三皈依。

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第5章佛法的修学次第(一)信解行证前面是佛法修学的依据,以及行门纲领的介绍,现在再谈谈佛法教学的善巧。

“善巧”:是指方法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如果我们不知道,就很难学到佛法真实的大利。

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能信就是缘成熟了。

我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

”什么叫缘?就是他能信。

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

所以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

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

“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

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的理解之后,才修行。

所以“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

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

“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

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

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

“信”,第一、要相信自己。

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

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如果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就。

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

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帮助他,也不行。

佛菩萨是帮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

2024年净空大师语录

2024年净空大师语录

2024年净空大师语录2024年净空大师语录(精选的)1、我们过去不得罪人,今天别人就不会得罪我;我过去没有陷害人,今天别人怎么会陷害我?我们受人侮辱,受人毁谤,受人陷害,都是自己造的。

2、在一切善恶顺逆境界中不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着,这是清净心,也是定力。

能够时常保持这个境界,就是真心;真心不动。

3、真正用功,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保护自己清修的环境。

4、自己生死有把握,至于什么时候去极乐世界,就要看缘分。

如果与众生有缘就要留下来,多帮助一些人往生。

没有缘分,不妨自己先去,将来倒驾慈航,再来普度众生。

5、万万不可以骗人,骗人是妄语。

当然,更不能够欺骗自己。

6、现代社会环境复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很大,修行的确不容易,如果没有很深的定力,坚强的道心,往往会退转。

所以我们要记取古大德的教训,谨言慎行,小心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7、即使是发心修行、度众生,如果发的心不真、不纯、不专、不精,修行还是不能够得力。

8、在台上讲经不是教训别人,而是要依照佛陀的教训,共同反省、努力改过自新。

实在讲,得真实受用的还是自己,每讲一遍,自己就反省、检点一遍。

9、我们共住在一个道场,有时间、有精力,应该多读经、念佛、研究讨论,即使未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也要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

10、台上讲经的是学生,台下的`听众才是老师。

自己要有认真求教、虚心改过的精神,才能够得真实受用,将经讲好。

11、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

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12、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13、真正修持是要老老实实去做,所以修行的方法愈简单,就愈适合众生的根机,也愈契合实相妙理。

如果光是高谈阔论,实际上做不到,说得再多都是假的,只不过妄想而已。

14、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15、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佛教用“戒、定、慧”三种修学的方法来认知自己和世界,以达到求,功德无量的境界。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一、修“戒”“戒”主要是说遵守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

最常见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戒学按内容又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

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戒”的原意来看,佛教中的“戒”,它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也就是在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杜绝坏的行为习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如果培养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就不会去干坏事。

如果是一个将戒行思想根植于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的。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二、修“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

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

佛学中,通常将培育到高级的定力成为是“禅定”。

禅定是指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持续得维持极度的喜悦、快乐、平静等各种心情状态。

减少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多处于平静的状态。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

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这就是“定”的最高境界。

略论《西游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

略论《西游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

略论《西游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作者:唐卫萍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7期内容摘要:《西游记》被认为是古代神魔小说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文化底蕴。

佛教传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游记》即为显著一例。

它是在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上演化而来,所以这部作品的创作无疑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主要从佛教“戒学”、“定学”及“慧学”这三个佛学理论与《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关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西游记》戒学定学慧学《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的一场修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四人分别代表了修行的不同层次,向我们展示了整个修行的过程。

释迦摩尼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是一个次第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持戒律、习禅定、悟般若,离苦得乐。

唐僧是西天取经路上一心向佛的修行者,也是取经队伍的领路人,带领着取经队伍不断前进,坚定地想要求取真经。

猪八戒代表了“戒学”,沙悟净代表了“定学”,孙悟空代表了“慧学”,他们各自扮演着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最后终于修成正果。

一.“戒学”的代表——猪八戒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书中有不少描写他的笔墨。

作为唐僧的二徒弟,他的地位是仅次于孙悟空的。

小说中,猪八戒这个形象不乏幽默风趣的一面,也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

但是本文并不阐述他的喜剧形象,而是从他的贪吃、好色等缺点着手,阐释八戒与“戒学”的关系。

(一)何为“戒学”“戒学”指戒律,戒律是佛教三藏教典之一,戒是“戒定慧”三学之首。

“戒”是防非止恶,去恶行善。

而“律”的含义就是修行者在生活中必须约束自己,止恶行善的规范和戒律。

尽管“戒”和“律”二者的一般说法有异,但两者的意思可以说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

[1]戒律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行为道德的总归。

正是用功时节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正是用功时节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正是用功时节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净土难信之法学佛必须先有目标,若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就。

每宗各有目标,看似普通,做起来皆做不到。

台中不论讲什么经文都离不开净土,台中同修三十年来,二十年前还很好,这几年来却一年不如一年,退步得几乎不成样。

从前还看得出来有结果,我曾经拿出二十年前各单位发表的讲演或文章来看,内容都是正知正见,现在不行,乱七八糟的多,成就的少了。

佛法是五乘说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前二乘是世间法,后三乘是出世间法。

我们都是世间上普通人,佛先说世间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生天的道理,这两乘就是世间法,这是佛法为度初机不得已所说的法。

(世界各宗教说的也都是世间法,不究竟的道理。

)佛的正法是出世间法,能出生死、跳出六道轮回,这各宗教都不懂得。

我已九十多岁了,平常也难得多说,而说法讲究契机,净土法门大家都没把握,还讲别的做什么呢,净土法门完全是出世间法,但是大家都错用了,只拿来求家庭平安,升官发财。

出世间法又分两乘,有大乘和小乘。

小乘只求出轮回,生死只了一半,没有全了,声闻、缘觉属于这类。

小乘人不在六道里头,但永远不能成佛,学了一半就止住了,不能进步,他自己有好处,对众生无好处。

大乘是成佛,没有成佛不算大乘,成佛才是最彻底。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

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

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

唯有佛懂得净土法门,连十地菩萨也不懂得,等觉菩萨快成佛了,也才懂一点。

所以阿弥陀经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难信在那里,净土法门看似平常,做起来不平常,所以是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有什么秘密可以成就,没有什么秘密,教你怎么念,你就怎么念。

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就可成就,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能念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若学妖魔鬼怪,心就成妖魔鬼怪。

净土难懂之处,不但今日之下我们同学们愚笨不懂,自古以来全球上连印度也如此,所以祖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漫话我国历史上的“茶佛一味”

漫话我国历史上的“茶佛一味”

漫话我国历史上的茶佛一味程柱生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种茶、制茶、饮茶、评茶的国家。

由于茶叶具有清心提神、帮助消化的功效,而佛教的修持方法(参禅、修密、观心、念佛)中的参禅与观心都属于定学范畴,注重五调(调身、调心、调息、调食、调睡眠),同时佛学修持的基础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

戒学是止恶修学,依戒资定;定学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学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中的定学(在于治心)也是以静为基础,只有静坐才是达到空无的必由之路,只有静虑才能参悟高深圆融的佛理,而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和正好能满足佛教徒修持坐禅时的需要,因此茶叶在古代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秋为中国茶文化展示周所书写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这首诗就道出了茶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自释迦牟尼世尊。

东汉时期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即公元一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我国,于是在高山幽谷之中便逐渐出现了寺庙尼庵。

佛界、史学界普遍认为河南洛阳白马寺是我国佛教的摇篮,该寺是东汉皇帝迎来印度佛教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修建的。

大法东来,虽在汉代后半期,而佛教的真正确立,乃在晋代。

那些看破红尘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出价皈依佛教,来到寺院庵堂成为和尚或尼姑。

佛教徒们修持需要坐禅,禅是佛教用语禅那的省略。

禅那是梵语,意思是静虑、修心,在于度散乱,这是佛教的一种重要修道基础和修持方法,也叫禅定,而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就是禅定,禅定是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

佛教的教义上有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的话,是说坐在那里要排除所有杂念,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体会人生的本性。

禅定是僧尼们每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与佛教有关的地方和事很多都要加一个禅字,如和尚居住的房间叫禅房,和尚聚会的地方叫禅堂,和尚坐的椅子叫禅椅,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暗示教义的诀窍叫禅机。

戒定慧、八正道、业报轮回

戒定慧、八正道、业报轮回

随缘是一种生活方式。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5) 慧是洞彻 生活中有太多的雾霭,使我们的心不能 清亮,你要用纯净的心灵去探求和发现雾霭 后面的东西,这雾霭就散了。
洞彻是一种智慧。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6) 慧是解脱 我们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把生活的重担 暂且放下,让灵魂的脚步跟上。不管多忙, 偶尔也该给你的心灵放放假。
解脱是一种追求。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慧还是觉察、是承担、是坚定、是力量、 是真我等等。
戒、定、慧之关系
戒:用以制恶,是人们被动地遵守纪律。 定:由戒而定,是禅定,是主动修习。 慧:由定生慧,是智慧,升华、解脱。
让我们记住
慧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慧是慈悲,慈悲是一种人格。 慧是放下,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 慧是随缘,随缘是一种生活方式。 慧是洞彻,洞彻是一种智慧。 慧是解脱,解脱是一种追求。
火门开启,不论尊卑,人间此处唯公道; 灰冷尘封,消除贫富,地下他帮遇故知。
富贵贫寒,等是灰飞烟灭; 死生寿夭,无非后到先来。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慈悲是一种人格。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3) 慧是放下 不用放下任何财物,不用损失任何东西, 只要放下那颗执着于物质的心,不被得失牵 动你的喜怒,你已经得到了最大的自由。
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4) 慧是随缘 我们只是坐船的人,看不到船下面水的 流向,所以我们不可能控制船的航向,能做 的事情是欣赏沿途的风光。

陆天然:佛教“戒定慧”的本质是为了关系和谐

陆天然:佛教“戒定慧”的本质是为了关系和谐

陆天然:佛教“戒定慧”的本质是为了关系和谐——《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导读之四十三由陆天然、叶舟、胡均亮合著、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第一卷《互联网时代的世界观·关系宇宙》一书阐述了佛教“戒定慧”的本质是为了关系和谐。

佛教虽然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归纳起来都离不开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定、慧都是为了打通关系,其具体表述如下:戒——侧重德做人——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定——侧重静安己——处理好身与心的关系;慧——侧重智成事——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儒教的三大德——仁、智、勇和佛教的“三无漏学”戒定慧是异曲同工,几无差别。

无论怎样说,都可以看出,大智慧在高处都是同一的、相通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爬山,都会到达同一个顶点。

下面分别陈述戒、定、慧三者的特点:戒——处理好人与人关系。

无论是“五乘佛法”还是七众弟子,所持的戒律,都符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通戒,其通戒“是诸佛教”,不是个别人的独特主张,而是诸佛的共同教义。

佛教的戒律的基点是立德,无论是五戒、八戒、十戒,还是比丘戒和菩萨戒,都只有一个目的——立德,即止恶扬善。

戒律的底线是“不侵犯他人”,如不杀人是不侵犯他人生命,不偷盗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体,不妄语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不饮酒是为了防止头脑昏昧、无心造恶而伤害他人。

总之,五戒是做人的底线,是佛教对信徒的最起码要求,而其宗旨是不伤害。

但是,戒律除了对做人的底线有明确规定之外,还有更高的人生要求,最高的是菩萨戒——三聚净戒,如授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等,都是以饶益有情、服务大众为目标,都直接反映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戒律的精神就是实践菩萨道,广度众生,持戒是一种“已不所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体现。

持戒有三大直接好处:一是利己,二是利他,三是利万物。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大般若经》说:「身病有四,谓风、热、痰及诸杂病;心病亦四,谓贪、瞋、痴及慢等病。

」说实在的,身体的病好治疗,心病才麻烦。

不过,身体是我们的,我们要认识他;心也是我们的,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心。

能够认识自己的身心,无论身病也好、心病也好,自然比较容易治疗。

前面讲「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的病要用心理的药治疗。

我们心理的疾病诸如焦虑、恐慌、紧张、忧郁、嫉妒、迷失、妄想、幻觉、思想偏激、颠倒错乱、懈怠、懒惰、孤僻等。

疾病也像魔鬼一样,在我们身体里有很多的魔子魔孙,平时盘据在心里,随时伺机扰乱我们。

依佛教讲,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种的病,而统领这些心理毛病的第一兵团就是「贪欲」,第二兵团是「瞋恚」,第三兵团是「愚痴」,第四兵团是「我慢」,第五兵团是「疑忌」,第六兵团是「邪见」。

贪、瞋、痴、慢、疑、邪见,在唯识百法里属于六大根本烦恼。

其实,我们心里的烦恼魔军很多,但是真正说起来,全部的统帅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叫做「我执」。

我的执着统理了贪、瞋、痴、慢、疑等魔军。

平常当我们心理健全、观念正确、思想正当,心中充满着慈悲智能的时候,当然就能「降伏其心」,如《华严经》说:「驾一智箭,破众魔军;挥一慧刀,斩群疑网。

」不过只要我们一不小心,疏于防范,就像《佛遗教经》说,心如盗贼、恶马、狂象,只要稍一纵容,心中的盗贼、匪徒就会起来造反。

追究这许多魔兵造反的原因,都是由于知见不正确,都是因为无明。

例如:你疑心猜忌,它就有机可趁;你做人傲慢、偏激、执着、自私、相信谣言、喜欢听是非、没有主见、不能自我肯定,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这些魔王、魔军就会起来造反了。

如何治疗我们的心病?佛教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贪瞋痴「三毒」是戕害我们身心最大的敌人,我把它们做了一个比喻:心里的贪病好比是身体的胃病,害胃病是因贪吃饮食太多的缘故。

心理的瞋病好比是身体的肺病,肺病能烂坏人体内部,和瞋心能坏事一样。

星云法师对话刘长乐:聪慧是天赋 正直是选择

星云法师对话刘长乐:聪慧是天赋 正直是选择

星云法师对话刘长乐:-----聪慧是天赋正直是选择星云大师:佛教有人说它是宗教,有人说它是学术,我看,说它是宗教也对,是学术也对;说它不是宗教,不是学术也对,它是种修养,它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本来无一物,都是假名假相,我们现在提倡人间佛教,用例子讲道理,让他听得懂。

一个禅师,看到夫妻吵架,太太骂先生不像男人,先生就讲,再讲我就打你,太太说就是要讲你不像男人,你打。

先生讲,再讲就杀你,太太还是不怕,就讲,你杀你杀。

禅师在路上听到,他就大叫,“精彩!精彩!现在要杀人了,要杀人了哦!”于是,大家就围过来看热闹。

有人说,“喂!和尚,穷嚷嚷什么?人家夫妻吵架,你不劝架也罢了,怎么幸灾乐祸呢?”禅师说,“不是幸灾乐祸,他们死了以后,我好替他们念经。

”那对夫妻也不吵了。

过来听禅师在说什么。

禅师看他们夫妻不吵架了,就对他们开示:“再厚的冰块,太阳出来也会溶化;再生硬的饭菜,熊熊的火光也会煮熟。

夫妻彼此要像太阳温暖对方,要像一把火,热热的溶化对方,让对方成熟,互相敬重才好。

”这就是人间佛教。

长乐先生:佛教讲这个世界,是无常的;讲个体,是无我的,那大家说了:这样说来,岂不是厌世主义吗?佛当然不厌世,厌世何必创教?佛给出的最高理想是涅槃,也就是解脱,或者说,就是现在大家都追求的“自由”。

这个自由,不是物理世界里想干啥就干啥,不是不上班天天自由自在去玩,不是财务自由金钱自由,时间金钱都很自由的人有可能仍觉被束缚。

真正的自由是恢复“心”自主自在的地位。

再详细点说,就是自己解放自己,这就是我和大师今天讨论的话题——通过修养,解放我们的心。

星云大师:桌子坏了,要修补一下,房子漏水要修补一下,人不健全一样也要修补一下,这就叫修养。

你问我什么叫有修养?有修养的人有一种浩然之气,不惧生死;有修养的人不要求别人,总是要求自己;有修养的人总在反思自己,上对天地,下对良心,无愧于心。

长乐先生:孟子说:“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修养可以有几种解读方式,儒家把修养解读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一、宇宙平衡循环规律(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并得了诺贝尔奖.当年毛泽东曾专门找他问过,杨振宁说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

从宇宙运行的某一段来说,看似好象在向前进,是不平衡的,但从整体来说是循环的,是平衡的。

毛泽东理解之后有一个星期没说话,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到了临终时,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很多问题要和马克思去讨论.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这个宇宙运行模式证明了以下两点:1.我们的宇宙存在着自发平衡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宇宙时空的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绝对不平衡的;但从宇宙时空整体来说,宇宙是绝对平衡的。

宇宙不是在某一个局部内平衡,而是在整体范围内平衡。

这个规律,体现了佛学的因果循环规律。

因果循环的含义是:我们今生所受的,其实是前生所做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就是后世要受的.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现在你怎样付出,将来就会怎样获得.为什么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的东西将来要如数付出呢?就是因为宇宙有一把平衡尺,这把尺子是默默存在,自发运行地,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

人总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往自己身上刮,而老天爷会把你搜刮的多余的东西给划回来,再划回到损失的人身上。

2.我们的宇宙从整体上说是环行的运动模式,而并非什么螺旋性上升。

这个规律体现的是循环和轮回。

宇宙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必然产生循环,只要循环,就必然产生轮回。

这是肯定的。

所以这个规律证明了生死轮回规律。

佛教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

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就是要在这六道中生生不息的轮回.不管人也好,鬼神也好,畜生也好,虽然生命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众生的范畴.只要是众生,就都要轮回。

二、生命结构人人都知道我们人有思想和肉体,但每个人其实都还有另一个东西,这就是元神(或说灵魂),人的肉体是有质有形的,既看的到又摸的到;思想也是确实存在的,但看不到也摸不到;而元神不但看不到摸不到,而且人们对它无知无觉,所以我们从思想上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有福气的人,身上会有这两个征兆

有福气的人,身上会有这两个征兆

有福气的人,身上会有这两个征兆曾经,有一位高僧说:有福气的人,身上会有这两个征兆,错不了!这位高僧,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圣严法师。

法师所说的两个征兆,指的就是——征兆一、心清净圣严法师: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云在天空,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像晴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也就达到一种做人的境界了。

这也是一种顺其自然、没有分别矫饰,不加强求的心态,是超越染净对待自然生活、清净自性心的全然显现。

圣严法师说:“我们佛教赞成对亡灵的慰问,用佛法给他开导,教他如何解开心结,使其不平衡的地方获得纾解,这时纵然不到佛国净土,也必转生天上享乐,或生在人中富贵环境。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李翱非常钦佩惟严禅师的禅道,做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惟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但都被拒绝了,所以李翱决定亲身去拜见惟严禅师。

李翱去拜见禅师的那天,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书,但禅师却毫无起迎之意。

随从提醒他说:“太守已等候您多时了。

”惟严禅师只当没听见,只是闭目养神。

李翱是一个急性子的人,看到禅师这种冷漠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

惟严禅师这时候才慢慢睁开眼睛,缓缓地说:“太守为何相信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李翱听了大惊,忙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

但惟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因此惟严禅师回答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换一个话题问道:“大师贵姓?”惟严禅师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弄不明白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寺院的总管悄悄对李翱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

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吗?”惟严禅师听到后哈哈大笑,说道:“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我姓‘热’吗?”气氛顿时轻松多了。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比读任何鸡汤都更能让人感到幸福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比读任何鸡汤都更能让人感到幸福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比读任何鸡汤都更能让人感到幸福高中物理里,有一个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惜属于选修,认真学过的人并不多。

但一个诡异的事情是,毕业工作之后,你会在好多领域(像是经济学、系统学、信息学...)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很多人从哲学的角度,对它无比膜拜。

写这篇文章,纯粹不是为了流量(这种文章不可能有流量的),而只是为了一些人。

如果是学生,认真读这篇文章,你会感到物理书里的东西,不但会帮助我们理解客观世界,更会给生活、乃至人生带来巨大的指导意义。

如果是成人,希望大家能理解宇宙、生命和人生的一条基本规律。

这样,大家一起生活的,会感受到更多的感恩和爱,变得更加幸福。

以下为正文。

分三个层次进行介绍:1 物理学里的意义;2 对生活的启发;3 对人生的指导意义;1 物理学里的意义按照高中物理书上的说法。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三种表述形式,分别为:克劳休斯表述法: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到高温物体;开尔文表述法: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的影响;微观表述法: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后来,人们为“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定义了一个参数,称之为“熵”,因此微观表述法也被称为“熵增定律”(这个词在很多领域都会提到)。

当年高中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这三种表述方法是等价的。

但我一直都搞不明白,这三句话明明说的是三件事情,为什么书上却说是同一件事情?理解这个点,需要很多年的观察和感悟。

如果一个高中生真的能理解它的意义,毫无疑问会对物理学的哲学意义,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篇文章只会粗略带过物理学意义,因此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空调。

凭借生活经验,我们能感受到克劳休斯表述法(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到高温物体)。

确实,热水放在屋里只会慢慢变凉,而不可能慢慢变热。

一般人,可能也就理解到这了,但物理学家总会多想一步,因此有了开尔文表述法(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的影响)。

弘一法师知识点总结

弘一法师知识点总结

弘一法师知识点总结弘一法师,原名杨振宁,生于1915年,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在佛教教义和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为弘扬佛法、弘一社会福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长达50多年的僧伽生活中,弘一法师以他渊博的佛学知识、宽广的慈悲心和务实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追捧。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佛学智慧和人生感悟,对于我们学习佛法和提高自身修养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弘一法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学说。

一、佛学知识1. 佛学思想概述弘一法师对佛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他以无上士为宗旨,弘扬爱与慈悲的佛法。

他以悲悯众生为己任,倡导人们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化解烦恼,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他主张佛法不应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要通过实践和体验去理解,以此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智慧。

他强调佛法是一种生活方式,要以平和、宽容和慈悲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磨难,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和解脱。

2. 佛教修行方法弘一法师在他的著作《佛学导论》中对佛教修行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他指出修行的目的是要解脱自己,使心灵得到安宁和平静。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弘一法师主张要通过三学(戒、定、慧)来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心灵的升华和解脱。

他在书中详细分析了戒定慧三学的内涵和修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修行指导。

他还强调要在尘世间修行,用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佛法修养,以此来慢慢改善自身的修行状态,逐渐达到解脱的境界。

3. 佛教文化价值弘一法师对佛教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佛教文化是一种具有博大精深、包容性强的文化,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启发,弘扬人性的美好品质。

他主张要深入挖掘佛教文化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加以弘扬和传播,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和支持。

在他的领导下,弘一社会在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佛教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师父皈依开示文字稿

师父皈依开示文字稿

师父皈依开示文字稿各位信众,各位义工,下午我们传授三皈依,这是2011年第一场皈依的法会,因缘非常的殊胜。

第一部分,【皈依的内涵。

】【皈依佛,佛福慧圆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

】皈依,皈依三宝,大家都知道,佛宝,法宝,僧宝。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那佛,福德智慧的圆满,福慧圆满,所以我们皈依佛呢,就是能够达到佛的智慧圆满。

那么佛的智慧圆满,就是名为佛,佛的福报、智慧。

我们一个人,既要有福报,又要有智慧,既要有智慧,又要有福报。

如果一个人智慧很大,但是没有福报,那人的生活就会很苦,各种的条件就会非常的缺乏。

那一个人如果非常有钱,非常有福报,拥有很多很多的财富,但是没有智慧,他一样也会痛苦。

那这福报跟智慧都是缺一不可的,都是需要的。

所以佛呢,他是智慧和福报的圆满,他是一种境界,是人生的一个最高的,最圆满的一种境界。

那么这种境界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一种圆满的境界,所以要成佛,他是这个境界的代表。

【皈依法,就是为了对治以贪欲为主的各种烦恼,所有的问题都与烦恼有关。

】皈依法呢,离欲尊,欲望的欲,贪欲的欲。

我们世间上面种种的问题,战争也好,纷争也好,斗争也好,人世间、社会的、自然的,身心的,个人的、家庭的、单位的、学校的,所有一切一切的问题的发生都是同人的烦恼有关系,同人的贪欲有关系,嗔心有关系,痴心有关系。

所以皈依法的目的就是要来对治我们以贪欲为主的各种各样的烦恼。

那么佛法和世间法的不同,佛法和佛学不同的地方,就是皈依法,能够对治我们的烦恼,调伏我们的烦恼,让我们的烦恼熄灭。

那么,也就是如果我们人的烦恼多了,烦恼炽盛,烦恼没办法得到调伏,就说明说我们佛法学得还不够,佛法学得还不好。

所以一个人佛法学得好不好,就看他烦恼心大不大,如果烦恼心很强,烦恼很重,就说明佛法学得不好。

如果一个人烦恼很少,最后烦恼都没有了,就说明说佛法学得好。

那一个人懂得很多很多的佛学的知识,不等于说他佛法学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