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罗克中名师
甘肃省张掖市第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忆读书》教案 (新版)语文版

冰心一、教学设想:这篇文章我是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课文内容分析《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
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
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教学目标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方式: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可由与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俗语或谜语导入。
例如: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名言: 1 .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遇到生字生词可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约 7 分钟)引导学生先分组分任务讨论学习课后的字词积累,然后每组自由进行交流学习。
1、给下列的字注音:宴、凯、笸箩、丢、催促、凑、罡、煞、堆砌、寇2、词语解析:津津有味若有所失人情世故索然无味风花雪月无病而呻(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问题抢答。
(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难文精教,组织一堂有效语文课探究

难文精教,组织一堂有效语文课探究发布时间:2022-10-16T17:57:23.263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9月作者:袁昕[导读] 难课文多以文字精炼、内容深、理解难而著称。
想要组织好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就要明白编者的意图,通过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的,精准定位课文教学内容,突出统编教材“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组合这一特色。
立足学情,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课文预习品读,紧扣单元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组织教学,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教学阅读方法和技巧,自主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以期全面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素质。
袁昕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洛亥镇中心小学校摘要:难课文多以文字精炼、内容深、理解难而著称。
想要组织好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就要明白编者的意图,通过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的,精准定位课文教学内容,突出统编教材“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组合这一特色。
立足学情,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课文预习品读,紧扣单元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组织教学,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教学阅读方法和技巧,自主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以期全面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素质。
关键字:难课文有效预习教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9-272-02自2019年推行统编教材以来,课本增加一些的长、难课文,课文理解起来更加深奥,领悟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更难。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教法,多方面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领悟课文。
围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二合一的教学模式,紧扣单元教学主题,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更有效的课前预习在统编教材的安排中,小学中高年级编进了部分长、难课文,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英雄雨来》、《“诺曼底号”遇难记》,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楼春趣》等。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托尔斯泰》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托尔斯泰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托尔斯泰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强化审美鉴赏: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方面品味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高雅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托尔斯泰》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对托尔斯泰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描述。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如对比、夸张、象征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体会托尔斯泰的名言警句,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4.学习和运用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深入理解托尔斯泰的名言警句,体会其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6.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托尔斯泰》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拓展文学视野,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解释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引导学生思考其现实意义。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对比手法来描绘人物,如用对比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讨论托尔斯泰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托尔斯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被误解或是想要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托尔斯泰笔下人物内心的奥秘。
紧扣课后习题 落实语文要素(六年级语文培训心得)

紧扣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2020秋期纳溪区六年级语文“后国培”心得东升学校李林峰首先回忆一下三位老师在课例中是如何紧扣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的。
第一位老师讲的是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与之相关的课后习题是第3题,其题干内容是“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授课老师通过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和阅读介绍作者童年生活的文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落实了用习题解决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
第二位老师的《月光曲》和第三位老师的《伯牙鼓琴》都是第七单元精读课文,其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第二位借助《月光曲》的课后习题2(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给画命名、想象画面、画画面、说话面、听音乐感受画面、背文段再现画面等措施落实了语文要素,把听众带到了大海边,美美地享受了一幅月下海涛胜景图,让观众赞不绝口。
第三位老师的借助课后习题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将《伯牙鼓琴》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落实在课例中,也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后生的可畏。
的确,三位老师的课例精彩之至,让人感觉如同看了三场精彩的好莱坞大片。
但是,我个人认为,结合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还有必要让学生动笔写写。
《伯牙鼓琴》的第二题的最后一问是“‘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交流感受,如果让学生口头说,三言两语,可能都会说。
至于说得怎样,是不是结合了资料袋,是不是说得通顺连贯,是否符合伯牙不复鼓琴意思,那就不好说了。
因此,我的看法是:在课堂上既要让学生说,说后师生共评,又要让学生写,写了后再抽学生代表读,读后再评。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样做,不仅让老师当堂检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写话能力,还解决了试题中相同、相似问题。
抓住关键词,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亲的菜园》 和《 信念 , 从 站立到奔跑》 , 让学生进 行学法迁 移。张老师 出示 学案 , 引导学生用 刚才学得 的方法 , 抓关
键词概括 主要 内容 ,扣 关键 词语感 受人物 的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质 等, 学以致用。
学 生很 快 就 抓 住 了 “ 很不礼貌” “ 冲着 ” “ 就 是 …… 也 ” 等词 , 体会到徐悲鸿受 到 的侮辱 , 找到了他励 志学
一
“
例子, 让学生学会 学习 。下面就 以张老师 的课 例来谈谈
“ 关键 词” 在教学 中的运用 。
一
、
抓 关 键 词 概 括 课 文
四、 抓关 键 词 运 用 学 法
在预 习交流 、 整体 感知 环节 , 张 老师在 出示课 文里 的词语 ( 嫉妒 、 礼貌 、 激怒 、 励志、 疲倦 、 陈列 、 临摹 、 优异 、 承认 、 震惊, ) 后, 让学生选择上 述词语 , 从“ 励 志学画 的原 因, 励志学 画的经过 , 励志学 画的结果 ” 三个 方面来概括 下文章 的主要 内容 。 这一环节 旨在让学生懂得抓住课
一
文 中的关键词语是概括 主要 内容 的方法 之一 。 只要读懂 课文, 抓住关 键词 , 概括课文 大意就不是难事 。同时 , 这
也训练 了学生从文本 中快速提取信 息的能力 。
二、 抓关键词理解句子 徐悲鸿为何要励 志学 画?这是本课 教学的重点 。在 出示这 段句 子后 , 张老师 并没有 条分缕 析 地讲解 , 而 是 告诉学 生 :透 过关键词来 品读 句子是一种很 好 的方 法 。
… …
在本课 教学 中 , 体现 了 “ 扎实” 两个字 , 不搞 繁琐 的
课文分 析 , 立 足于学 生的“ 学” , 让学 生不 断学 习巩 固运
第09课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原卷版)

09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基础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和蔼./雾霭.洋溢./谥.号兵痞./癖.好B.够呛./呛.声抖擞./唆.使肺腑./拊.掌C.渗.出/掺.和过磅./滂.沱咽.气/呜咽.D.询.问/徇.情亲昵./泥.古凌.辱/棱.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张秉贵祥细地介绍了各种糕点的味道,最后帮她挑了些略带咸味的鸡油芝麻饼和牛舌饼。
B.顾客被张秉贵那火一般的热情感动了,她报谦地说:“刚才我冲您发火,您没见怪吧。
”C.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份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
D.我们要像您一样,做革命的螺丝钉,党把我们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皇宫外面的街道上车辆熙熙攘攘,公交车、私家车还有五颜六色的突突车到处都是,非常热闹。
B.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相同,真可说是不约而同。
C.中央城社区举办道德讲座,现场座位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D.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缓解压力,尽快消除心理阴影。
”——复读生小明在高考前一个月到心理学家张教授那里咨询。
B.“‘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李艳梅的同桌张海潮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李艳梅意味深长地劝告他。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D.银行大厅营业员对她说:“你想干什么?”——李蕾周末去银行营业厅取学费,正在选择到哪个窗口办理。
5.下面对《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了解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罗建忠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罗建忠发表时间:2018-10-24T10:50:23.51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作者:罗建忠[导读] 【摘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摘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28-01 要想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找准契机,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明确训练目的。
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
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
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
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
找准核心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找准核心目标,把握教学重点作者:张桂萍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25期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也是如此。
然而现在很多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十分的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找准核心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
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如何制定出教学核心目标做了一个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目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10-01一、引言在我们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和基础。
只有我们具有了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教学的作用来。
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小学课堂上,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对教学目标并不是十分重视,因此本文就如何制定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核心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核心目标是教学基础一门学科如何想要教好,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个核心目标,只有教学的核心目标明确了,才能教好学生。
而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核心目标又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础,只有将这个基础核心目标设计完整,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理想目的。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更需要一个合理的核心目标,语文需要听读写,有了合理的核心目标后这样也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顺手,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核心目标具有导教作用核心目标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基础,同时它还具有着导教的作用,也就是说接下来开设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教学核心目标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学的核心目标上下功夫,完成好教学核心目标的设计。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都出现了教学的核心目标不清楚这样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兴趣的一个显著的原因,其实我们应该教什么往往要比如何去教重要的多。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具有导教作用的教学核心目标放在提高自身教学的第一位。
三、我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目前而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不上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处于一个不够明确的状态,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出现了抄袭教案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完全不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
教材整合,初中语文教学“心”的呼唤

课程篇一、什么是教材整合所谓的教材整合是指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材整合1.缘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的理论最精深也最纷繁,语文教学方法最灵活也最多变,语文知识范围最广博也最混乱,语文教材最厚重也最零散。
”2.缘于语文教学的现状时间紧、任务重。
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为例,在每学期短短十几二十周的时间内,要完成大约三十篇课文的教学,大约六次的写作训练,大约三次的综合性学习,大约三百多个生词的教学,除此还要完成两到三部名著导读的引导,要完成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完成新课的教学和期末的复习。
3.缘于各校各班教学实际情况的不同同一本教材,对城区的教学班,可能难度太低,容量太少,老师需要不停地补充和拓展;在乡镇中学,优生少,大多学生基础薄弱,这也决定了教师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教法。
以上几个特点,都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整合语文教材的意识和对语文教材的整合做出努力。
三、如何进行教材整合1.突破课标局限,按教学实际进行整合课标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却忽略了不同区域教学实际的差异。
那种完全“依纲靠本”的教学只能是生拉硬拽,教师的“因材施教”就是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精读和略读、教读和自读进行重新安排;对课文的教学侧重点和教材学习的顺序进行调整;以教材为跳板,把更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材料引入教学……2.突破篇目局限,按教学主题进行整合方法是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或本册教材乃至初中三年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取教学主题,形成自己适用的教材重建。
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由五首词组成: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玉溪市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蜜蜂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蜜

蜜蜂第五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ɡkuànɡ().她把右臂shōusuō()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tǒnɡ()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lěi(),美丽极了!(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①fènɡ②fénɡ1。
我从门缝.()里望进去,看见妈妈在缝.( )补衣服。
①màn②wàn2.那些瓜蔓.( )长得很快,四处蔓.()延,爬满了整个墙壁.(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你看那些软绵绵...( )的云朵正在天空中飘浮呢。
2.那冰条儿掉落下来,落在人的脖子里,凉冰冰...( )的.(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理直气()一丝不( )( )头转向一尘不()(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9分)1。
我的心跳得很厉害.(8分)(1)改比喻句:(2)改夸张句:2。
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5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
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6分)(多选)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六)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分)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2。
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3。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4。
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五课贺龙钓鱼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五课《贺龙钓鱼》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
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
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
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
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
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
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
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
”“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
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
”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
“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
”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
警卫员撅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
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
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
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
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
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
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渔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这简陋的渔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它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船的深情厚谊。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
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
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
2021年名师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件-《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经典议论语句
“在售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 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孩子一个样。”“张秉贵用自 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材料来源
场面描写(可能来自观察),心理描写(依据事实合理推断、访谈 )、过往事实追述、他人评价(事实追述以及有关文献资料)
从“怎么写的”角度出发,请同学们思考:这三篇新闻通讯,在行文
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篇,从袁隆平院士平常的一天开始写起,追述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光荣历程,文章
以几件典型事例为重点,呈现袁隆平在研究中的不凡见识与坚定意志。文章积极评价了他 为全社会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二篇,从一个场面描写开始,先写人民群众的评价,再直接呈现张秉贵的人物形象, 然后追述他的人生经历。文章最后以张秉贵对社会上不同职业人群的影响收尾。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其一 “你瞧他拿糖,一抓就准”,很朴实,很生动;
事实追述、文献资料、实物(小纸条)、访谈接触过被报道者的 人(卢老师的话等)
03 究 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层 先写什么 袁隆平赴北京领取国家最高科技奖前到试验田翻看土壤
次 逻
再写什么
袁隆平从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到培育推广“超级杂交稻”的研究过程 和研究成果
辑 最后写什么 袁隆平研究成果的意义,美国学者及作者本人对袁隆平的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_1

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发布时间:2021-07-14T14:22:38.4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作者:罗忠芬[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罗忠芬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第二完小657405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中阅读能力就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难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优化阅读教学的模式,采取恰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见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1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学习的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学习语文丧失了兴趣,那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再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语文时就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喜欢阅读、更好地进行阅读。
无中生有——小学语文课文补白艺术

无中生有——小学语文课文补白艺术
罗正忠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教材补白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通过锁住标点、关注词语、合理延伸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驰骋,既充实了文本,又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
情感体验。
【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罗正忠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大草乡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无中生有,言意相融——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补白研究 [J], 王洁
2.“补白”补出来的精彩--小学语文教学中补白艺术的探究 [J], 束彦
3.无中生有--小学语文课文补白艺术 [J], 罗正忠
4.巧用补白艺术促进深度学习——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补白教学策略的运用探究[J], 肖惠美
5.有一种语文学习叫“补白”——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艺术代补白 [J], 祁华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路_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路发布时间:2022-05-29T15:21:39.56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6月1期作者:王玉娥[导读]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初中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除了要掌握好课本,还要把课后的知识扩展到语言的学习中去。
教师很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常要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整体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路更清楚,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而把阅读的知识转化成写作的知识。
王玉娥新疆博乐市第一中学 833400摘要: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初中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除了要掌握好课本,还要把课后的知识扩展到语言的学习中去。
教师很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常要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整体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路更清楚,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而把阅读的知识转化成写作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融合思路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6-131-01引言在生活中找到阅读篇章的影子,并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也是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标志。
在初中阶段,为了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更高,需要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相结合,将二者融合起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使其有更快的进步速度。
1.初中语文写作阅读教学的现状语文本身就是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气息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对学生的生活指引和文学引领价值突出,对学生将来的生活或工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到语文教学内容的甄选,也没有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尤其是不注意将语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导致本来就基础薄弱的学生,再次失去学习阅读写作的动力,语文课堂气氛不浓厚。
要想发挥语文的育人价值,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选择相关的内容,并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传递给学生,让语文从多元化方向对学生产生影响。
以疑促读 重点突破

以疑促读重点突破
刘国辉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上旬》
【年(卷),期】1996(000)007
【摘要】小语教材第九册《赤壁之战》,故事性强,篇幅长。
为了落实本单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我采用了设疑导读,重点突破的方法。
教学开始,首先采用磁带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对全文产生整体感知,然后设问:周瑜是用什么方法打败曹操的?火攻(红笔板书)。
那么,为什么要火攻?怎样火攻?设置这样两大悬念,可以帮助学生以文章主要内容作突破口,推动全篇。
教学时,边让学生读课文,边看教师的图象演示,让图象和课文两种信号在学生的头脑中协同活动,发挥学生眼、口、手、脑
【总页数】1页(P21-21)
【作者】刘国辉
【作者单位】长沙市南区桂花树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以疑促读读中感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重点突破 [J], 宋厚岚;宋倩
2.以问促读,以读促思——关于高考现代文阅读难点突破的思考和探索 [J], 葛惠霞
3.以疑促读以读致思 [J], 钟德功
4.以疑促读读以养心——授《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J], 曹秀杰
5.以疑促读,激发读趣 [J], 陈绍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剖析个案,感悟类比思维之魅力

剖析个案,感悟类比思维之魅力
易大中;宋红霞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下旬刊)》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学生个案"老师,我通过了二中创新班的考试!"QQ上出现了一条报喜的信息,也就意味着一场面对市初三学生进行的50名精英选拔考试,学生陈通过了!学生陈在我五年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总能给我的课堂带来精彩的学生。
停下手中的活,师生之间开始了一番对话。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易大中;宋红霞
【作者单位】株洲市荷塘区星光小学;株洲市荷塘区星光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类比思维的魅力——关于平立几何中的距离与夹角问题
2.管窥精湛教学艺术感悟律动的崇高师魂——国家教学名师L教授个案剖析
3.魅力盛开花香迷怀——读《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的感悟与实践
4.感悟生活感悟生命——语文课程的魅力
5.感悟合唱魅力追求和谐之美——一次校园合唱比赛的思考与感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讲析课文要找准突破口

讲析课文要找准突破口
丛燕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讲析课文只有找准课文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冲破程式化的教学旧框框,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说的“突破口”,不一定是文章的重点,但必须是带动全篇的关键点,仿佛战场上的咽喉要冲。
“突破口”要小,可以小到一词一句,一个细节。
小到有利于分析人物形象,有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丛燕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86中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找准课文的突破口 [J], 黄和平
2.例谈几种讲析课文的方法 [J], 葛德均
3.辅以课外读物讲析课文 [J], 王浩敏
4.在课文讲析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J], 程影
5.凭借课文,找准教学突破口 [J], 王丽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阅读教学(上)

快速阅读教学(上)
乐连珠
【期刊名称】《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全国小语会会刊》
【年(卷),期】2002(000)010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乐连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3
【相关文献】
1.拾级而上,展示阅读教学的过程美——特级教师孙双金阅读教学片断赏析 [J], 张燕青;徐华军
2.不同类型问题在阅读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运用——以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 8 Unit 2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阅读教学为例 [J], 干心谷;
3.不同类型问题在阅读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运用--以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 8 Unit 2 H e was inv ite d to c omp e titions around the world阅读教学为例[J], 干心谷
4.多功能快速组织处理仪在快速病理诊断上的应用 [J], 肖学文;张文忠;谢学斌
5.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上)——快速作品和作品中快速段落的处理方法 [J], 贾姝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青花瓷
你眼带笑意(倒装、譬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排比、类迭)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有画面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地从临安牛家 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 似火烧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 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瑟。两株大松 树下围着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小孩,正自聚 精会神地听着一个瘦削的老者说话。那说话人五十来 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只听他 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 敲起得得连声,喝道:“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 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射雕英雄传》
吹尽黄沙始得金
——大话语文高考备考
大冶一中 罗克松
《考试说明》(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 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 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句中出现了长宾语,可能会出现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
句中出现了多个谓语动词,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偷换主语等语病。
文言文翻译
审 审清踩分点(关键词语、语法现 象) 切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 来, 然后逐字翻译。 连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 出来的词义连缀。
文学文本三个层面: (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 基本的存在方式; (2)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 的感性生活画面; (3)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 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 空间。
基于以上考点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法类考题的答题 方向:先判断技巧,再分析其作用、内容、效果。作 用、内容、效果是可以在多方面体现的,也即“言、 象、意”三个层面,分析其作用效果就应该从这三个 层 面去思考。根据具体题目,用“法”板块和其它几个 板
块组合。最典型的板块组合方式:
法+象+意
万能模板
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程式
高考作文
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
冰糖葫芦
基于以上考点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法类考题的答题 方向:先判断技巧,再分析其作用、内容、效果。作 用、内容、效果是可以在多方面体现的,也即“言、 象、意”三个层面,分析其作用效果就应该从这三个 层 面去思考。根据具体题目,用“法”板块和其它3;意
法类考题
回 顾 考 点 总 结 方 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 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 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 效果等。
给家长们的建议
收集 整理 督促 氛围 给力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有情感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起留在大冶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起留在大冶 陪着我们的爸妈,守着我们的家乡 无聊了一起去青龙山公园散散步 抑或是和一群狗友去青铜广场遛遛狗 周末可以去趟雷山大泉沟、游游仙岛湖 过年过节几个朋友窜窜门吃顿饭 哪个要是不来,打个车几分钟就到他屋 直接拖出来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起留在大冶 心情不好的时候,叫上一些个朋友去广场吃大排档喝 点酒, 嘴馋了去湖滨路搞盘虾球,去机关幼儿园搞些炸土 豆片, 去一小吃烧烤,或者围着一环路绕一圈,都有难以 忘怀的记忆 油菜花开的时候去乡下,那个时候的乡下时候特别 有意思,金黄金黄的一片, 无聊的时候去青铜广场放风筝, 盛夏还有几个地方非去不可,阳光沙滩,黄坪山森 林公园, 抑或是干脆在刘建和的桥头直接往下跳, 那是怎样的一种风景……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 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 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 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 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 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 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 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 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 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 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
有文采
菊花台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你 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雨 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梦 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 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 微微亮 你轻声的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诗歌鉴赏
言 象 意 法
高考考点: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象
言
意 三、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法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言类考题
回 顾 考 点 总 结 方 法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 的特点,以及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运用的艺术效果,可以体现在“言象 意 法”四个方面,所以回答鉴赏语言类的题目, 绝 不能单从言的角度去考虑,而应该从这四个角 度全盘考虑其艺术效果。具体来说,答题时常 见的板块组合方式是:
俯身,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夏日 的微风掠过香樟翠绿的树梢,屏息的游丝中是菊 花茶淡淡的香。 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旁垂下,嘴角微抿, 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纤细却并不白皙的手指在 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回复。夏日的阳光像一层薄纱, 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一层光影泯灭的圆圈。 父亲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柔和的目 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仿佛隔了千年,恒久不变 地穿过空气中那些氤氲的阳光与浮生,望着母亲。 四目交错的瞬间,相视一笑,没有声音,没有语 言,只有灿若夏花的笑容。
法
(分析为何是此手法)
象
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结构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情境)的(某某)特点,表现( 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探究题答题方法
亮观点(总) 把探究题看作是 扣文本(分) 一则小议论文! 巧引申(分) 下结论(总)
注意:1、我认为/我觉得…… 2、分点说出自己的几点感 受和理由。
象类考题
回 顾 考 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 的内容,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 中的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容,就是要分 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 义。 单独地、纯粹地考查“象”的题目不多,一般 都 会和“意”在一起考查(具体见后),因为鉴 赏 形象,本来就是分析判断其思想感情和社会意 义(如上考点所述)。因此,除了题目只要求 你述“象” ,一般的题目都要加上述“意”。 常
总 结 方 法
意类考题
回 顾 考 点 总 结 方 法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分 析评价诗歌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分析评价作者的 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 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意”和“象”是紧密相连的,“立象”是为 了“尽意”,所以题目中常常将“意”和 “象”同时设问(如前例题)。即使“意” 类考题没有明确问“象”,在答题时一般也 要答“象”,有时最好也简单提到“法”。 常见板块组合方式:
车
祸
某晚报
昨日下午5时许,广州路上发生一起车 祸,一辆摩托车与一辆正在转向的公交车 相撞,摩托车驾驶员与车上一名女乘客受 伤。据附近工厂的保安介绍,车祸发生后, 一名男子坐在地上,另一名女子躺在路中 央,两人被随后赶到的120救护车送往医院 救治。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当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