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人物汇总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人物汇总

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人物汇总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的观念与思想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本期老师帮助大家梳理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的重要思想与观点。

一、蔡元培(一)人物介绍及评价: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

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观点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完全人格”。

1912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与美感教育。

2.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是他治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3)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具体内容包括:一、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二、沟通文理,费科设系;三、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一、教育经费独立;二、教育行政独立;三、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四、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4.练一练【多选题】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与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包括( )。

A.教学做合一B.五育并举C.大职业教育主义D.教育独立【答案】BD。

解析:A项属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C项属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二、梁启超(一)人物介绍及评价: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观点家及思想家。

(二)观点1.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他竭力提倡师范教育,把师范教育当作“群学之基”,强调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证。

2.练一练【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著名教育家

著名教育家

启示
魏书生老师才是真正的把“育人” 放在了第一位!育人,首先就是要 培养人的能力,魏书生老师做到了。 并且做到了教师教,学生学。教师 适当指点,学生主动学习。
魏书生教育思想
自学
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象一部静 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象打 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 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 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 越不敢写。
魏书生教育思想
开发脑力 人的潜力无穷无尽,作为挖掘潜力的第一步, 首先要树立起人的潜力无穷无尽的观念。 每个人的头脑都是一个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 区,谁没发现这一点,就说明谁的勘探能力落后; 谁还没有开采,就说明谁的工作中心还没有转移 到发展“生产”上来;谁开采的少,就说明谁的 开采技术落后。
本人编著
11. 《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魏书生 刘继才 孟 庆欣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7年 12. 《中学生实用学习法》—————魏书生编著 沈阳出 版社 1998年 13. 《中学整体优化改革优秀成果汇编》——魏书生主编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8年 14. 《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 白山出 版社 1999年 15. 《初中生应试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 白山出 版社 1999年 16. 《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大全》———魏书生主编 白山出 版社 1999年 17. 《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 白山出 版社 1999年 18. 《学生学习600法》—魏书生主编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19. 《好学生 好学法》——魏书生主编 漓江出版社 2005 年
本人编著
1.《当代中学生用功术》———魏书生 王学奇等编著 辽 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 2.《智力引发与训练》—魏书生 张一村主编 辽宁人民出 版 社 1990年 3.《语文教学探索》—魏书生著 河南大学出 版社 1990年 4.《思维能力测验与引发》———魏书生主编 辽宁民族出 版社 1991年 5. 《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1993年 6.《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魏书生编著 辽沈书社 1993 年 7.《语文自学导引》(共6册) ———魏书生主编 沈阳出 版社 1994年 8.《魏书生文选》(一、二卷)———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 社 1995年 9.《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魏书生编著 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0. 《家教漫谈》—————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1、 晚清思想家王韬【题像】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初名王利宾,字兰瀛;十八岁县考第一,改名为王瀚,字懒今,字紫诠、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外号“长毛状元”。

江苏苏州府甫里村(今甪直镇)人。

1845年考取秀才。

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

1862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

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

1867冬-1868春年漫游法、英、苏格兰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

1868-1870年旅居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协助理雅各。

1870年返香港。

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

1879年,王韬应日本文人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

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记游》。

王韬在1884年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

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

1894年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并修书介绍于李鸿章的幕友罗丰禄、徐秋畦等。

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著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2、夏曾佑夏曾佑(1863~1924) 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

字遂卿﹐一作穗卿﹐号别士﹑碎佛。

浙江杭州人。

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

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吏地知识和自然知识。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

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

入民国﹐一度退居﹐後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

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镇康县第一中学罗自良整理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二、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

中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加以发展的。

1.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

2.关于教育的作用。

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他注意道德教育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

4.在教学方法上。

他主张包括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

重要著作《孟子》。

三、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

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功能。

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

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

他认为学无止境、后来居上。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重要著作《荀子》。

四、董仲舒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着名教育家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着名教育改革家。

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

着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着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

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主要着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

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

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中,涌现除了一大批教育家,那你知道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是谁吗?下面是为你搜集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希望对你有帮助!(1868一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编修。

戊戌维新变法失败,深感清政府腐败无能,弃官南返,开始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后病卒于香港。

其主要教育思想为:(1)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2)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3)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

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

陈独秀【近代】(1879;1942)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

1918年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积极参加并领导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20年12月,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曾试图改革当时的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4年著文主张收回教育权,支持教会学校学生的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因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年被撤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

1929年被开除出党。

著作辑为《独秀文存》胡适【近代】(1891;1962)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在上海梅溪学堂、澄忠学堂和中国公学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

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国当代十六位着名教育家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着名教育改革家。

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

着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着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

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主要着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

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

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

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著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

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

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

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

国内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3(4)

国内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3(4)

• ③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 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 据。
青 衣
1、对旧课程的深刻批判 (1)教科书仅仅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识字书”、“论文书”。 (2)教科书是“死的书籍”,不是“活的书籍”。 (3)教科书是“吃的书”、“读的书”,不是“用的书”、 “生活的书”。

• 1946年4月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 主的斗争。 • • 1946年7月25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
脑溢血不幸逝世。
8月11日,延安各界2000余人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青 衣
•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 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 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 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 得以保障。
– 所谓“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 之能胜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干社会人类。
• •
• • •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 重,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 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 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0年代起,黄炎培把职业教育 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即 既强调个人谋生,也重视服务社会;既强调职业技能 训练,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既强调一技之长,也重 视全面发展。更多地探讨了职业教育内部的规律问题。

我国的教育技术大师级人物

我国的教育技术大师级人物

我国的教育技术大师级人物一、南国农教授简介南国农,男,1920年生,江西清江人,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同年任重庆教育部部长秘书,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获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硕士学位回国。

南国农教授作为我国电教开拓者与奠基人,从理论和实践上树立起了“电化教育”这面旗帜,激励着一代代的电教人为之不断奋斗。

解放后,他与萧树滋教授一起到兰州参加支援大西北的教育事业行列,在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电化教育方法的实践,之后又开设电教课程,编写电教课程大纲,将取得的经验向校外推广,并与萧树滋教授一同创办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南国农教授除扎根于西北师范大学、培养研究生之外,还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樟木头国家教委电教办培训中心等院校亲自讲课,一心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指导教学,培养研究生。

南国农教授老骥伏枥,桃李满天下,像他这样被所高等学校聘为研究生的兼职教授,在我国高教战线上还是仅有的一位。

南国农教授为新中国电教的开拓、创新、进取、发展走遍了全国各地,作过无数次学术报告培养了不少研究生。

至2002年止,出版专著10余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大的影响。

二、何克抗教授简介何克抗,男,1937年生,广东大埔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

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委员;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会亚太分会执行委员;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的智慧——张化万篇_0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的智慧——张化万篇_0

中国当代十六位教育家的智慧人生有两种滋味:燃烧的痛苦与平庸的安逸。

张化万老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

如今,当这位挂着“杭州市政协常委、浙江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获得者”等一长串头街的特级教师回首自己30多年的教师历程时,他还是那么执着地说:“倘若老天给我第二次青春,我还将这样燃烧……”一曾在杭州著名的实验小学——天长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8年的张化万老师有这么一个坚强的信念:“只要学生不是先天智力缺陷,我相信他们都能学好。

”这,是他30多年来孜孜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支柱和动力。

“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张老师相信自己的判断,认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与学校应是儿童的乐园。

”但认识必须有实践的证明才能成为真理。

于是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张老师开始了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实验并付诸一系列大胆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他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读读、写写、想想、划划、议议;他将游戏、实验、表演、谈天等形式注入“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谈天说地”中了解世界之奇妙;他提出了开放的作文教学观,鼓励学生上街找错别字,自己制卡十多年的探索,十多年的艰辛,事实终于证明了张化万在当时所表现出来的非凡远见。

著名教育家朱作仁教授看到了张化万的“谈天说地”课和小学语文优化研究成果后,不禁对这位探索道路上的“勇士”刮目相看,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内最优化研究的权威——博士生导师张定璋教授对他的研究成果也大为赞赏,说“动脑动口动手,谈谈想想议议写写,就是优化的好方法”;更有人认为张化万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那一本本大红荣誉证书、一套套教材、一部部专著,无不浸润着张老师的心血,也记载着他10多年冷板凳煎熬出来的辉煌:《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尝试》、《寻找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等五个专题先后九次获省市教育科学成果奖;《小学生作文系列训练教例》丛书获全国写作协会青少年专著一等奖;《抓住题眼,叙述具体》作文教学设计获全国小学“我的作文教改探索”论文大赛一等奖;《阅读课学生参与的策略》获全国小语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全方位、多层次、三结合抓好继续教育》获省继续教育论文一等奖;他参与了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他还主编了《写好作文金钥匙》丛书、《猪八戒学作文》等教育读物,参与和主持撰写了《小学作文心理学》、全国小学新教师培训教材《小学教育研究入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简介•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

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

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魏书生曾是一名工人,却写了150次报告要求做老师。

◎魏书生是语文老师,用20个课时就教完200个课时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

◎魏书生同时出任几个班的班主任,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到了他的手上,个个品学兼优。

◎魏书生是一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家庭和谐,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魏书生曾是中国唯一一位同时担任中学班主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市级在任教育局长。

◎魏书生巡游讲学海内外,至今演讲1400多场次、公开课800多节,所到之处,场场爆满。

◎魏书生不是作家,却出版了几十本专著,本本畅销。

◎魏书生从未上过大学,却做过大学校长,且同时被聘请为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魏书生不是学者,但他的教育思想却作为教育成果在海内外推广了几十年。

名言(共勉)•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

•要为前进寻找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

•1.格式是否正确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

•2.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

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

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

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

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孔子,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华夏教师第一人,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乃教师的“师祖”,他的教育思想结集在《论语》一书中。

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在教育史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教师的论述——《师说》,阐明了“从师”、“为师”的重要性,提出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观点。

章太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服务,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他手定的切音方法被确定为全国通用的注音符号,沿用了三十多年,对统一汉字读音做了不少贡献,著有《太炎教育谈》等书。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杂文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教育,反对奴化教育。

蔡元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对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改革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最突出的功绩一是把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教育改变为国民教育(即资产阶级教育),二是把北京大学改革为现化大学的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专著。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是我转入驶上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教育本质的第一人,指出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也是在旧中国的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并依据辩证唯物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其教育思想和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黄炎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在1917年5月6日联合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并在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贡献,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中国教育史要》等著作。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家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家

中国当代语⽂教育家1、于漪,⼥,1929年出⽣于江苏镇江,语⽂特级教师、我国著名的语⽂教育家。

著作有《语⽂教学耕耘录》、《学海探珠》、《于漪语⽂教育论集》、《语⽂教学谈艺录》、《于漪⽂集(6卷)》。

2、魏书⽣,男,1950年出⽣在河北交河县。

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主要成果有《语⽂教学探索》、《班主任⼯作漫谈》、《家教漫谈》、《魏书⽣教育教学艺术》(1-5卷)等》。

3、李吉林,⼥,1938年5⽉⽣,语⽂特级教师,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改⾰,创⽴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学语⽂情境教学》、《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训练语⾔与发展智⼒》等⼤量著作。

4、钱梦龙,男,1931年⽣,上海市⼈。

语⽂特级教师, 1982年⾸创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基础、以“⾃读”“教读”“复读”为基本模式的“语⽂导读法”,其核⼼理念“‘主体─主导’论”,20年来对语⽂教学乃⾄各科教学都产⽣了较⼤的影响。

主要著有《语⽂导读法探索》、《和青年教师谈语⽂教学》、《语⽂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基本课式》、《导读的艺术》等。

钱梦龙名⾔:“在‘创新’的⼝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配⼀切的时候,我致⼒于创新。

”5、李镇西,男,1958年⽣,语⽂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

他认为“从‘⼼灵’到‘民主’,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因为‘民主’本⾝就是对‘⼼灵’――实质上是对‘⼈性’的关怀”。

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100封信》、《爱⼼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记》、《从批判⾛向建设――语⽂教育⼿记》、《⾛进⼼灵――民主教育⼿记》、《教育是⼼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等。

5、程红兵,男,1961年⽣于厦门,语⽂特级教师,现为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作为特约编辑主持《语⽂学习》“青春书架”栏⽬;2000年1⽉——2000年12⽉,作为特约编辑主持《语⽂世界》“创新篇章”栏⽬;2002年1⽉——今,作为特约编辑主持《语⽂教学通讯?⾼中版》“红兵茶馆”栏⽬;2003年1⽉起,作为特约编辑主持《中学语⽂教学参考》“语⽂研究性学习”栏⽬。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朝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二十篇,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dí),春秋朝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五十三篇。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县(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城(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是楚王的后代,他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

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国(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但在体系上吸收诸子之长,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文学常识)文学常识1、现代著名作家★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黎明的通知》《艾青诗选》。

★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

创作了《爱情》三步曲、《激流》三步曲等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大师。

学过课文《春蚕》、《海上日出》、《鸟的天堂》。

《海上日出》充分体现了青年时代巴金的进步思想和政治信念: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少年闰土》《狂人日记》《阿Q正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写照。

学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笔名,因母姓鲁,周鲁同姓之国。

鲁迅,愚鲁而迅速;表达对母亲、祖国的挚爱之情,也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不懈地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叶圣陶(1894—1988)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名绍钧。

学过课文《荷花》《瀑布》《记金华的双龙洞》、《三棵银杏树》、《爬山虎的脚》、《牛郎织女》。

★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

学过课文《趵突泉》、《猫》、《草原》、《养花》、《林海》。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女神》《屈原》《》蔡文姬》★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自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外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拉》、《复活》★但丁,意大利伟大诗人,作品《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塞万提斯,西班牙伟大作家,世界名著《堂吉诃德》.★莎士比亚,英国伟大戏剧家,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不一般的教育家——魏书生

不一般的教育家——魏书生
弹指一挥间,廿载流逝。时至今日, 魏 书 生 总 结 创 造 的“ 六 步 课 堂 教 学 法、 语文知识树、班级管理自动化”等教学 教改经验,业已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典 范,其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 而深远的影响。为表彰他在教育改革中 作出的突出贡献,全国劳动模范、模范 班主任、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十 佳师德标兵,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于是,当天晚上魏书生更为详尽细 致 地 给 全 体 与 会 代 表 又 讲 了 两 个 小 时。 他的发言引起了整个大会的轰动,并被 语文教学的行家们称为“爆炸性的经验 介绍”。
从此,魏书生的授课示范、教改报 告、育人经验介绍、人生哲学漫谈,一 发而不可收地向全国的每一个省市区辐 射开了。
把教书当享乐
4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北师大毛志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 多节课就讲完了。但这届学生的语文成
到教师应具有五个层次 :一是大教师, 绩在县里遥遥领先,参加县里中学语文
二是教书匠,三是以教谋生者,四是因 能力测验,获得第一名 ;参加全县 30 所
教误人者,五是恶教师。大教师是教师 中学听说读写竞赛,获第一名 ;升学考
当魏书生走下讲台时,那热烈持久 的掌声和情不自禁的赞叹,便是最真实 的评价。
会议发言仍在继续,可魏书生已经 被数家报刊的记者、编辑和一些省市的 代 表 围 了 起 来, 约 他 写 稿, 请 他 讲 学, 与他探讨他在台上未能展开的诸多问题。
上午的大会刚刚结束,大会主席团
便召开了临时会议,经过研究,中午将 一纸顺应代表之意的临时通知贴了出去 : 当晚原定的活动取消,改由魏书生同志 详细介绍教育改革的经验。
但 当 有 人 问 他, 在 所 有 的 角 色 中, 现在更喜欢哪个?魏书生仍然这般袒露 心声 :“还是班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男,生于1950年5月4日,河北省交河县人。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

著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

他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

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

教育思想:民主教育。

顾泠沅:男,生于1944年,江苏吴江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

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与提炼。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张思明:男,汉族。

出生于1957年10月。

籍贯:上海。

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

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他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的结合和无形教育环境的创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的进取精神。

教育思想:成长教育。

张化万:男,1945年9月出生,江苏扬州人。

中共党员。

196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校。

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

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

所负责的课题9次获省市教学科研奖。

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教育思想:个性教育。

刘彭芝:女,中共党员,生于1945年1月,北京市人,。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

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

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先进女职工、海淀区奥运火炬手等称号。

曾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银牌,400余人在全国、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奖。

曾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际、国家、市、地区级课题研究工作。

发表课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教材67本。

并且对学校管理深有研究,著有《人生为一大事来》、《我的教育思想》等。

教育思想:潜能教育。

廖文胜:男,1966年12月出生。

重庆人。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艺术教师”称号,是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专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他个人发明的塑版画技法为版画进入中国小学美术教材奠定基础,构建了“小学美术文化”、“审美• 创新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

他指导的儿童绘画作品有186件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1件;135件参加过日本、美国、英国等24个国家的国际儿童画展览。

教育思想:审美教育。

杨瑞清:男,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南京市浦口人,现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

23年来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献身乡村教育,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部重点课程“赏识教育十五规划课题”负责人,他研究和推广赏识教育的最大梦想是:通过赏识教育的普及,让农民的孩子也享受最好的教育!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

全国十杰校长、全国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当代著名教育家。

教育思想:赏识教育。

康岫岩:女,1941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现任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理事长,市政协常委兼市政协科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特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参与写作和主编数学及其他学科类丛书60余册,出版《优质中学的教与学>等教育专著,曾主持或参与9项国家级、市级研究课题,被国务院学位办聘请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

先后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最具创新精神校长”、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教育思想:素养教育。

李烈:女,汉族,1954年3月生。

辽宁黑山人。

中共党员。

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人民教师奖章、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著有《我教小学数学》等多本教育专著。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及创新研究。

2011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教育思想:主体教育。

李吉林:女,1938年5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

中共党员。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

长期致力于小学儿童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创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究成果令专家和教师瞩目,蜚声海内外,多次应邀出国讲学。

先后出版《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等专著七部,并编写出版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总计约300余万字。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思想:情境教育唐盛昌:男, 1942年1月5日出生,浙江镇海人。

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

现任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评委数学学科组组长,国际文凭组织和学术组织亚太地区校长代表,国际文凭组织校长委员会的15个委员之一。

1993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学奖。

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校长称号。

1981年以来先后编著和编译出版了各类理论和学术专著30余本,各类论文近百篇。

1985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3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教育思想:精英教育。

刘京海:男,1950年5月5日生,山西灵石人,1968年参加工作。

成功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发起人、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之一。

现任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上海市田家炳中学董事长、华东师大兼职教授、上海师大兼职教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多次赴国内外访问、讲学。

主编《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探索》、《成功教育100例》等专著。

成功教育扩大研究的课题是全国重点推广的三个研究课题之一。

教育思想:成功教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汉代造纸工艺示意图印刷术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

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1世纪初,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早四个多世纪。

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印刷术的发明,它有力地支持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革新运动,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

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局部)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三国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是军事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指南针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

前身是司南。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古代中国人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

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汉朝的司南(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