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变化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计算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计算

3.梳理已知条件
F
2、P=
S
m=0.4kg S=2X10-3㎡
4.带入相应数据求解
解:在水平桌面上压力F=G=mg=0.4kg×10N/kg=4N
接触面积S= 2X10-3㎡
F
4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P= =
=2X103Pa
S 2X10−3㎡
一、例题分析
2、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里面盛有水,已知B端
4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75m=0.75×103Pa
(2)木块底面积S=(0.1m)2= 0.01m2
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0.75×103Pa×0.01m2=7.5N
五、分层训练
(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对桌面压强。
1.辨别压强类型:
知识梳理
F
1.压强P=
S
F 压力
牛(N)
S 受力面积 平方米(m2)
p 压强
牛每平方米(N/m2)(即帕斯卡Pa)
变形公式: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

知识梳理
2.液体压强P=ρ液gh
深度h:从自由液面到被
p
测点的竖直距离。
ρ液
h
液体压强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帕斯卡(Pa)
千克每立方米(kg/m3)
(2)水杯水平静止,
桌面受到的压力F杯=G总=G杯+G水=1N+3N=4N
杯子的底面积S=20cm2 =2×10-3m2
杯对桌面压强
五、分层训练变式1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 20 N,桶的底面积为100 cm2,往桶里倒人 8 kg

压强复习提纲

压强复习提纲

压强复习提纲一、压力(N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

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3、重为G 的物体在支持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4、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课本P137图8-4 a 、b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a 、c 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压强(Pa 或N/m 2)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 F :牛顿(N ) S :米2(m 2)。

⑴该公式适合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⑵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⑶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不变时,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

减小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不变时,可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5、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SF )。

中考物理总复习 压强专题训练(含解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 压强专题训练(含解析)

压强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省力杠杆B.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C.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D. 相距较近的两艘船平行向前快速行驶时容易相撞,是因为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2.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 汽车装有消声器,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D. 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惯性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现将体积相同,质量、密度为m A、m B、ρA、ρB的A、B两实心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无液体溢出),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A. ρA>ρ乙B. ρ甲=ρC. m A=m B乙D. ρB<ρA4.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 用吸管吸饮料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 水往低处流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5.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A. 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B. 吸盘上挂物体,吸盘在竖直墙壁上静止C. 向两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D. 放松笔胆,墨水被吸到钢笔中6.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刀刃做得很薄B. 书包带做得较宽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质量、高度均相同的薄底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现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和B,将密度为ρ的实心物分别放入液体A和B,已知ρB>ρ>ρA,实心物静止后,液体A和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 A=F B F甲>F乙B. F A>F B F甲>F乙C. F A<F B F=F乙 D. F A>F B F甲<F乙甲8.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表示ρ甲>ρ乙B. 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C.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9.对下列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 甲:压力相同时,压强随受力面积的增大而增大B. 乙: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C. 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D. 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10.如图所示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自动吸尘器B. 注射器注射药液C. 锅炉水位计D. 船闸11.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正沿着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关于此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拉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G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因为斜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 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12.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填空题13.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都是________的应用.14.如图,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可知吹气过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________下表面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________.15.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由于具有________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带做得宽大,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________.16.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原来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一些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后插入吸管甲,用另一吸管乙向吸管甲上方吹气,吸管甲中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矿泉水瓶上扎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和B,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________ .(3)让矿泉水瓶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矿泉水瓶下落时运动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______ (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18.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与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19.如图所示,将下口盖有轻质薄塑料片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距离水面0.1米,则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移开手指,慢慢向玻璃管内注入酒精,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管内液面与管外水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选填“不相平”或“相平”).如果注入的是水,则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水的质量________注入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①图(a)是测量________ 的仪器,测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仪器的________ 盘。

压强复习知识点总结

压强复习知识点总结

压强复习知识点总结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P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P=F/A,其中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²。

2. 压强的性质(1)压强与力的关系压强与力成正比,即力越大,压强越大;力越小,压强越小。

(2)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压强与面积成反比,即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压强的计算(1)对于均匀分布的力当力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时,计算该平面上的压强可以使用公式P=F/A来计算,其中F 表示受力的大小,A表示受力面积的大小。

(2)对于非均匀分布的力当力不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时,需要将受力面积划分成小区域,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小区域上的压强,最后将所有小区域上的压强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平面上的压强。

4. 压强的应用(1)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以使用公式P=ρgh来计算,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2)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温度有关。

气体的压强可以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ρRT来计算,其中ρ表示气体的密度,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3)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强当液体或气体对一个物体施加压力时,可以使用P=F/A来计算受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可以是物体的表面积,也可以是物体所受力的特定部位的面积。

5. 压强的影响因素(1)压力大小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受力的大小,即受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越小,压强越小。

(2)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即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力的方向力的方向也会影响压强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积时,压强最大;力的方向平行于受力面积时,压强最小。

总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P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P=F/A,其中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变化专题固体-九年级

压强变化专题固体-九年级

压强变化专题复习一——固体柱体压强变化此类题目涉及的物理量有柱形固体的高度、面积、密度、压力、压强及其变化量等。

解题的主要思路是公式结合推理,常用的公式有:p=F/s 、p=ρgh (此式虽然是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但对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也成立)及Δp=ΔF/s 、Δp=ρgΔh , 一、竖切【例1】甲乙丙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若将两个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A .P 甲<P 乙<P 丙B .P 甲=P 乙=P 丙C .P 甲>P 乙>P 丙D .无法判断练习1: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边长大于B 的边长,此时A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B 对地面的压强,若沿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A’、B’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 A .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B’对地面的压强 B .A’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大于B’对地面的压强 C .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D .A’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大于B’对地面的压力 总结:正方体竖切时,用公式 判断,切割后的压强关系与切割前的压强关系 。

二、横切【例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A .P 甲<P 乙<P 丙B .P 甲=P 乙=P 丙C .P 甲>P 乙>P 丙D .无法判断练习2:如图1所示,甲乙两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练习3: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 < p 乙B. p 甲 = p 乙C. p 甲 > p 乙D. 无法判断总结:正方体横切时1、切去部分的重力或质量关系,此类常用 。

物理:压强复习试题及答案

物理:压强复习试题及答案

压强和浮力一、压强5分钟训练1.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力。

压力是在物体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时产生的。

所以,压力是__________力的一种。

思路解析: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压力是由于相互挤压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因此压力是弹力的一种。

答案: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弹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___;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思路解析: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越大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单位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二是在压力不变时减小接触面积。

答案:显著越小3.一种无缝钢管能承受的压强是78 400 kPa,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78 400 kPa= 7.84×107 Pa= 7.84×107 N/m2,根据压强的定义,理解单位的含义。

答案:1 m2面积上能承受的压力为7.84×107 N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压力就是重力B.压力不是重力,但其大小与重力相等C.压力的方向垂直指向受力面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思路解析:压力与重力是两种性质的力,压力属于弹力,而重力属于引力,压力与重力并无直接关系。

答案:C10分钟训练1.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压强就是压力B.压强只和压力有关C.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D.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思路解析:对于压强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

压强是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并不是压力,与压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压强既和压力大小有关,又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答案:D2.在图14-11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图14-11思路解析:压力的作用点应在被压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专题六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及转化率的影响教师带复习资料

专题六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及转化率的影响教师带复习资料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及转化率的影响对于任一气体可逆反应来说,不同情况引起的压强变化,对其化学平衡状态及转化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1. 缩小体积而增大压强对可逆反应 (g)(g) (g)(g)若=, 平衡不移动, A、B的转化率均不变。

若>,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均增大。

若<,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均减小。

2. 恒温恒容条件下,增加反应物而增大压强(1)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可逆反应,如(g) (g) (g)或(g) (g),增加反应物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与气体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增加反应物,相当于缩小体积而增大压强,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按增大压强变化处理。

)即:若m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的转化率不变。

若m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的转化率增大。

若m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的转化率减小。

例1.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 5,加热到时200℃时发生如下反应:5(g) 3(g)2(g),反应达到平衡时,5的体积分数为,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 2 5,反应达到平衡时,5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正确关系是( )A..M >N B.N >M C.M =N D.无法比较解析:比较两种投入所得的平衡状态,我们构造如下变化过程:由上图示直接比较第二、三两个平衡,知:压缩使平衡5(g) 3(g)2(g)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5的体积分数增大,即N >M 。

正确答案:B练习1.一定温度下将a 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5(g) 3(g)2(g),测得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再向反应器中通入a 5,1 52 5 2 5 2 5等效 压缩 等效 1V 旧平衡 第二个平衡 第三个平衡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P2,则P1和P2的关系是( )A .2P1>P2B .2P1=P2C .2P1<P2D .无法比较例2.在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1 2,建立如下平衡:22N2O4.测得2转化率为。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完整版)压强专题复习

压强专题复习一、固体压强(一)易错点解析:1、压力不是重力。

重力压力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碰到的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产生原因地球的吸引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施力物体地球对物体产生挤压的物体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当物体在水平面上时:F=G (压力和重力大小上相等)2、 P=F/S①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即F=G=mg②公式中的“S”是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不用然是物体的面积。

③在利用公式计算时,注意单位的一致。

(1cm2=10-4m21dm2=10-2m2)④压强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同时决定的。

所以在判断压富强小时,不能够只考虑压力一个因素,两个影响因素必定都要考虑到。

⑤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p=ρ gh(二)题型归类:一、作图。

做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物体重力表示图。

二、定性判断压强1. 以下列图,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碰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碰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F1<F2 B. Fl> F2 C. P1< P2 D. P1> P22.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2 所示,若沿竖直虚线aa′切开拿走左边的一半,则右边的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化是( )A.密度减小,压强减小B.密度不变,压强减小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3.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D.密度减小,压强不变4 所示 .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4.形状如图 5 所示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若是将其倒放,则物体对水平面的(A.压力、压强都改变B.压力、压强都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减小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压强专题复习

压强专题复习
底部、侧壁、内部
研究水内部 压强的特点
主要内容
1.概念:压力 压强 2.公式:P=F/S S=F/P P=ρgh 3.压力的方向 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5.压强的单位 6.压力不变时,减小或增大压强的办法 7. 液体压强的特点 8.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把垂__直_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垂__直__于__受__力___面_ ,
已知:G1:G2=1:2 S1:S2=2:1 求: F1:F2 P1:P2 解:F1:F2=G1:G2=1:2
P1:P2= F1 S1
= 1
=4
F2 S2
= F1 S2 S1 F2
=11 22
二.选择题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重
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为1100pa。
2.轮船底在水面下3.5米,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0.2米²的洞,要想 堵住这个洞,要对挡板施多大的力?(取g=10N/kg)
已知: ρ水= 1.010³kg/m³, g=10N/kg,h=3.5m,S=0.2m² 求:F 解: P=ρ水gh = 1.010³kg/m³ 10N/kg 3.5m =35000pa F=PS=35000pa 0.2m²=7000N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D 压力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都与物重无关
2.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
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B )
A
A F变大,P变小 B F不变,P变小
C F不变,P变大 D F变大,P变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

一、情境导入雪地行走的图片(在学生观察,思考,作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先描述现象,再分析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二、专题复习(一)压力 1、压力的概念2、压力的三要素问:同学们通过观察这张图片,涉及哪些物理知识?讲:刚才同学们表现得很好,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就是其中之一,压力的作用效果问:通过观察三种不同情况的压力,请归纳出压力的概念。

层追问)问:分析一个力,要从哪些要素分析?问:压力的作用点在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压力的大小与重力无直接关系,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F=G 4、压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一: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二)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的定义 哪?方向如何?问: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作出压力和重力示意图问:通过对比力的示意图,从力的三要素找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问:压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讲:请同学们,按照图片的方式,压在铅笔,试着增加压力,感效果。

问:请问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吗?与哪些因素有关?问:多因素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应选用哪种科学方法?问:哪些实验能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问:在物理学中,用哪一个物理量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问压接触面上,方向是垂直并指向受压物体表面学生作图,总结答: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活动:手压铅笔(改变压力大小)答: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答:控制变量法答:①②可以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②③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答:压强答:物体单位面积所素引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设疑,激发学生思考,建立学生比较物理量的方法,统一单位,并进一步熟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引出速度的定义。

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和时间的主单位,利用公式推导出速度的主单位熟悉速度的描述,以及表示的物理意义激发思考,让2、压强的定义式3、压强的单位4、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5、压强定义式的运用 (选取成都市近三年中考题)6、改变压强的方法(三)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强?问:结合速度的定义式来推导压强的定义式。

2024年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练 专题03 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含详解

2024年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练 专题03 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含详解

专题03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全部或切去一部分体积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1)。

2.将乙容器放在甲的上方(见图1)。

3.将另一物体A分别放在柱体甲表面的上方或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2)。

4.将一实心物体A分别浸没于甲、乙液体中(见图3)。

图3二、常用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1.压强:p=ρgh,p=F/S2.变化(增大或减小)的压强:△p=△F/S△p=ρg△h3.把物体放入柱形液体中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pS=ρghS+ρg△h S=G液+G排(F浮)即等于原来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F浮=ρ液gV排增大的压力△F=G排=就是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浮力)。

4.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ρ液gh液=F液/S容器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F地/S容器=G物体+G容器/S容器5.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液=ρ液gΔh液=ρ液gV物体/S容器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ΔF地/S甲==G物体/S甲=ρ物体gV物体/S容器6.理解“轻质薄壁”容器即容器的重力为0,内部液体的受力面积与水平面的受力面积相等。

三、例题分析【例题1】(2023闵行二模)将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9所示,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为0.1米的酒精和质量为1千克的水。

已知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甲乙图9。

①求水的体积V水②现将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小球放入某个容器内,小球浸没于液体中,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

相等,求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例题2】(2023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关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关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氧化碳气体,胶头滴管中是浓氢氧化钠溶
液,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看
到的现象是A气球 ,B气球 。
(2)A气球膨胀,B气球无明显变化,则
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和胶头滴管中吸取的
液体分别是:写出三组:①


;③

反馈矫正
2.如右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将使
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
反应。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请分
理。
师生互动
8.如右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
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烧杯将其扣在水
槽内。请写出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至少写出两条)。

。②

师生互动
9.收集一瓶CO2,按右图组装仪器,打开 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 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反馈矫正
1.如图所示装置,(1)若锥形瓶中充满二
师生互动 (一)温度变化引起压强变化
1.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间隔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下同),容器内的压强
。温度降低,
气体分子间间隔 ,容器内的压强

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把玻璃导管放入水中,
手握住试管,可看到导管口有 产生,证明装置不漏
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手松开一段时间,
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合下列要求
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

全课小结
温度变化
容器内压 强变化
气体多少 变化
板书
温度变化
容器内பைடு நூலகம் 强变化

压强专题复习

压强专题复习

1第二讲压强专题复习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D .沿竖直方向将木块外侧的这一半切掉,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比原来大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 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B. F 甲 F 乙第1題图5.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 、b 、c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1.知道压力的概念 [知识回顾] 厂压力: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3.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作用点方向压力与 压强J 压强的概念定义:公式: 单位:P=1.知道液体内部压强;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应用。

液体的压强 厂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向各方向都有 _____压强随深度的 ____________ O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Y 特点1计算公式:连通器一一应用: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压力的是(2. 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 包带宽10cm 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 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3A .减小压强;2 X 10 Pa C .增大压强;0.245 Pa3. 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面积为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 GB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G/S35cm , 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

书 总质量为7kg ,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 B.增大压强;2X 102Pa D.减小压力;2.45PaO 为木块的中心,如图所示,木块重力为 )G ,底C . F 甲 F 乙D.无法判断)DC12序都正确的是-JI ■ ■ ■G — ■B .C . M — — —H-一一二1■b■ ■■:z==^±.;=rij=-riXj-ariTfcPir .■ ■ V HD.P甲6•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 大小关系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底部正中央放了一块冰,设冰对 容器底的压强为 P 1 , ) 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压强总复习

压强总复习

压强(5)进率:1m 2= dm 2= cm 2 1P a = N/ m 2(6) 50 P a 意义: 。

(7)增大压强方法(6(7(8)影响大气压的因素:规律:; (9)应用: ; 。

(10例题讲解:例1、.当压力为F 、受力面积为S 时,压强为p ,那么 A.当压力变为2F 、受力面积变为2S 时,压强变为2p B.当压力变为F/2、受力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2 C.当压力变为2F 、受力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4 D.当压力变为F/2、受力面积变为2S 时,压强变为p/4例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其中三个正方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若在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的正中央,分别叠放A 、B 、C 三个物体,使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下列关于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A .m A >mB >mC B .m A <m B <m C C .m A =m B =m CD .以上关系都不正确例3、如图1—4—1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B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C .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D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例4.如图6所示,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 和b ,b 的横截面积是a 的3倍,将a 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 竖直放在a 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 对地面的压强与b 对a 的压强之比为3∶2;若a 、b 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6乙所示,则a 对b的压强与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 .1∶1B .1∶2C .1∶3D .1∶4变式1、如图1—4—25(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A 、B 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 =2∶1,底面积之比S A ∶S B =1∶4,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2∶3,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B .若把B 叠放在A 的上面,如图(乙)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 B ′.甲图中,A 放在B 的中央。

初三物理压强定性分析知识要点复习梳理

初三物理压强定性分析知识要点复习梳理

1. 思维导图2. 必备公式 (1)Fp S=(普遍适用) (2)F=G=mg (放在水平面上,不施加外力) (3)m=V ρ(均匀、实心) (4)V=Sh (柱体)(5)柱体压强推导公式:F G mg gV p =gh S S S Sρρ==== 3. 常涉及的物理量(F 、p 、ρ、m 、V 、S 、h)的相关公式及其之间的转化4. 几种常用解题思路(1)基础方法三态法——弄清题目的三个状态:①初始状态:如:两个正方体,压强相等或者压力相等。

根据初始状态判断出固体密度、压强(或压力)的1压强定性分析大小,可根据以上公式判断。

②变化过程:切相等的质量、体积、厚度或剩余部分的质量、体积、厚度相等。

可根据Δp=ρg Δh 或 ΔF=ρg ΔV 等公式判断变化的压强与压力。

③末状态:分析比较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等。

根据初状态与变化过程判断最终物理量的大小关系。

(2)拆分法:乘积拆分或比值拆分①乘积拆分——个别题型中出现计算推导得出的ΔF=ρgS Δh 这样的式子且无法解出答案的题目,可以尝试对上式中的S 再进行拆分,一般拆成ΔF=ρghh Δh 的形式,这样就可以继续化简成ΔF=ph Δh 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正方体切割等厚度判断压力或切割等质量判断厚度的问题。

②比值拆分——个别题型中出现计算推导得出的Δp=ΔF/S 这样的式子且无法解出答案的题目,要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得到F/S 整体的一个关系式,带入求解,这种题会出现在液体中放物体的情形。

(3)切割+叠加问题切割再叠加和对叠加体的综合分析是对前面两个专题的提升,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

①受力面积不变,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或水平切去相同的质量、体积、厚度。

F mg g Vp g h S S Sρρ∆∆∆∆====∆()()()'m m g g V V F F p p p g h h S S Sρρ-∆-∆-∆=-∆====-∆ ②压力不变,竖直切下相同的厚度、体积、质量后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

九年级物理 压力压强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 压力压强复习附答案

总复习:压力压强【考点梳理】考点一、压强1.压力:(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压强(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2) 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考点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考点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要点诠释:(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2023年初三压强综合复习知识点及其题型

2023年初三压强综合复习知识点及其题型

1、压力的概念(1)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3)压力的作用效果重要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的概念(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物理意义:用于表达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的公式:p=F/S。

(4)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Pa);1帕斯卡相称于一张报纸平铺时对桌面的压强。

3、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压强的推导公式:p=ρgh (满足条件:柱形固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1)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是重力和压力不是同一个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如图1所示)(2)其他方式放置时,压力与重力无直接关系。

(如图2、3、4所示)6、固体压强的切割、叠放问题(1)常见的切割问题涉及横向切割、竖向切割、不规则切割等等。

(2)固体压强的叠放问题解决办法:一方面,求物体的面积或者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求物体的重力再找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根据压力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求压强并进行计算。

7、固体压强的多状态计算(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2)列平衡方程求解压力;(3)根据公式求解出压强的关系。

8、固体的压强的变化量问题:(1)当接触面积S不变时,压力前后发生变化,压强也随着发生变化,压力的变化量为ΔF,压强的变化量为Δp,故ΔF与Δp之间的关系为Δp=ΔF/S。

(2)当压力F前后不变,接触面积发生变化时,没有简朴的表达式。

时间:备注:有一边长为a 的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若切去边长0.5a 的正方体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 ,压强为 。

例2、(叠放问题)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已知p 1:p 2=3:2,金属块A 、B 的边长之比L A :L B =2:3,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ρA :ρB =______。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压强(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压强(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压强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帕斯卡B.千克C.牛顿D.秒2.小昕坐飞机去旅游,当飞机在高空平稳飞行时,她从背包中取出一袋密封的薯片,发现薯片袋子比起飞前膨胀一些。

若如图的点M表示起飞前薯片袋内气体的“m-V”关系,则能正确表示起飞后袋内气体的“m﹣V”关系的是()A.点N B.点O C.点P D.点Q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滑雪板底面积较大B.图钉帽面积做得较大C.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D.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4.如图甲所示,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沿水平方向从该模型上方切去一定高度并将切去部分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模型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随切去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A、B的底面积分别为400cm2和100cm2,B的质量为3.2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A的密度为2×103kg/m3B.当该模型切去部分的高度和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时,则切去部分对地面的压强1500PaC.当该模型切去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则切去部分的体积可能为700cm3D.若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四分之一或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四分之一,两种情况下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比26:23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由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6.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7.根据连通器的原理,下列情形中,当水面静止时,液面的位置符合事实的是()A.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B.茶壶倾斜时,壶身和壶嘴中的液面位置C.下水道存水弯中的液面位置D.锅炉液位计液面的位置8.轻质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横截面积S A<S B),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中液体的液面高度h相同,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变化专题复习
分析:变化前:m甲=m乙=m丙,F甲=F乙=F丙,P甲<P乙<P丙→S甲>S乙>S丙,变化后:若使P’甲=P’乙=P’丙, F甲>F乙>F丙
分析:变化前: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a甲< a乙<a丙,S甲<S乙<S丙,F甲<F乙<F丙变化后:F’甲=F’乙=F’丙→ F甲<F乙<F丙
分析:变化前:P甲=P乙,a甲> a乙,由P=ρgh得ρ甲<ρ乙
变化后:由P’=P-△P,△P=ρg△h,得△P甲<△ρ乙→ P甲>乙
分析:变化前:P甲=P乙,S甲>S乙
变化后:由P’=P-△P,△P=△F/S,△F甲=△F乙,△P甲<△ρ乙,P甲>乙
分析:变化前:P甲=P乙,S甲>S乙
变化后:由P’=P-△P,△P=ρg△h,△h甲<F h,△P甲<△ρ乙,P甲>乙
分析:变化前: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a甲>a乙>a丙,S甲>S乙>S丙
变化后:由P’=P+△P,△P=△F/S,△F甲=△F乙=△F丙,△P甲<△P乙<△P丙,P甲<P乙<P丙总结:
分析:变化前:ρ水>ρ酒精,m水=m酒精,P=F/S, P水=P酒精,
变化后:P’水=P’酒精,由P’ =ρgh,得h水<h酒精,所以V水<V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