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60分 2016.09.29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
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却常常碰得头破血流。
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是。
A.蹉跎执拗外圆内方B.徘徊执著外柔内刚C.蹉跎执著外圆内方D.徘徊执拗外柔内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3分)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晨,登上山顶眺望骆马湖,,,。
,。
,那样充满灵气,那样富于魅力。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而题目中表述的对象是“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则只是原因之一。
)2.D (A“也肯定了孔子……的精神”错。
B项“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强加因果关系。
C项“哀公同意出兵”错,从文意看,哀公其实也不许。
)3.A (B“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错,应为“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C“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错,应为“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
”)4. B由是:因此.....5. B6. D(孙登不是讥笑他,而是以啸声相交流)7.(1) 阮籍于是以有病为由推辞,躲在乡下。
一年多曹爽就被杀了。
人们佩服阮籍有远见。
(屏:躲。
诛:被杀。
句意1分)(2) 不过问世事。
虽然不再担任从给事中郎。
却经常在晋文帝府中作客。
宴会一定参加(去:离职,不再担任。
恒:常。
与:参加。
句意1分)(3) 阮籍的大嫂有一次回娘家探亲,阮籍和她见面送别。
有人讥笑他。
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的吗?”(归宁:出嫁女儿回娘家探亲。
相:偏指一方,她。
句意1分)译文:阮籍相貌出众,志气远大,卓尔不群,率性而为,不受羁绊。
但是喜怒不形于色。
有时关起门来读书,几个月不出来。
有时登临山水,整日不记得回来。
博览群书,尤其钟爱《庄子》、《老子》。
嗜好喝酒。
会放声长啸。
擅长弹琴。
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忽然之间超然物外、旁若无人。
人们大多认为他痴。
只有族兄阮文业经常叹服他,认为胜过自己。
因此,大家都说阮籍与众不同。
到曹爽辅助皇帝统治,召阮籍做参军。
阮籍以有病为由推辞,躲在乡下。
一年多曹爽就被杀了。
人们佩服阮籍有远见。
宣帝做太傅的时候,任命阮籍做从事中郎。
到皇帝去世。
又做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寒伧chen船舱cāng创可贴chuàng怆然而泣chuàngB.炮烙luò贿赂luò络绎luò大大落落luòC.酗酒xù瘟疫yì弄堂lòng解甲归田jiěD.趑趄jū踮脚diàn缉边jī弄巧成拙zh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毁株连各自为政皓首穷经B.辉煌发祥抱残守缺精神矍烁C.诀别戕害骨瘦如柴逢场做戏D.瑕疵搏弈改弦易辙乐不可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纾困解难,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削减非核心及投资支出、动用财政储备、出售地方政府拥有的资产来筹集资金、化解地方财政压力。
B、据《山西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显示,9月29日下午,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当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C、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D、虽然大家都认为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4.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③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④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⑤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⑥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2016湖北省优质高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湖北省优质高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C(“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述有误。
)2.A(“走向了文明的对立面”理解不当,巫术被置于文明的对立面。
)3.D(“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当代社会”,于文无据,且从时代发展看,也不现实。
)二、4.A5.B(除:任命、授职,辟:征召)6.C(误解原文意思,应为“曾替多次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7.(1)太祖正要对人施用刑罚,刘基问为什么,太祖把自己梦中的情景告诉他。
(“刑”、“请”、“太祖语之以梦”句式各1分,整体通顺2分)(2)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
(“权衡”、“与”、“然”各1分,整体通顺2分)8.答:这两句词语言凝练,全由名词组成,六个名词形成六个典型意象,写尽求仕路途的艰难;(3分)塑造了一个为功名而(骑着瘦马,衣帽满尘,于斜阳残照中,在漫长而艰险的路途上)艰辛奔波的落魄者的形象。
(3分)9.答:在词人看来,求仕艰难,即便寻得功名,也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2分)与其为仕途而在外奔波劳碌,不如放弃那虚浮的功名,早日归隐家园。
(3分)10.(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无分)三、11.(1)C E(答E的3分,C得2分,D得1分,答A B不得分。
A “深谙为官之道”错,他推辞会议是要学习新东西,摸情况,B “主要是为了说明……烂摊子”错)(2)答:①谨慎务实,没准备好就不开会,而是先熟悉与工作有关的内容,下去调研了解情况。
②自尊好学,他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不行,抓紧时间学习,尽快熟悉新工作。
③工作能力强,他在原职工作出色,调任新岗位能尽快适应,开会做了有分量的讲话。
(每点2分,答其他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3)答:①暗示前任镇长们开会都是这样拿着主任写的稿子念。
②暗示主任写稿子的内容可能不切实际。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湖北版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总分值:150分一、语文根底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炽.热 / 敕.造说明.. / 孱.弱毗.邻/考妣.脸颊. / 汗流浃.背B.押解. / 解.数压轴. / 妯.娌棕榈./闾.阎恪.守 /一丘之貉.C.埋.怨 / 阴霾癖..好/譬.如夹.道 / 夹.袄伺.候 / 肆.无忌惮D.佣.金 / 佣.工谄.媚 / 颤.抖琴弦./ 玄.虚脊.梁 / 掎.角之势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气概吊脚楼安分守己文过饰非B.陷阱绿茵场不落言荃绵里藏针C.噩梦影碟机披沙拣金震聋发聩D.临摩爆冷门首屈一指金碧辉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现代汉语字形题,考生要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积累那些字形接近容易弄混的字,同时要根据字义识记字形。
C项震聋发聩——振聋发聩属于字形易弄混的字。
字义区分法能区分出字形的字: B项不落言荃——不落言筌;D项临摩——临摹。
考生平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从以上两个角度积累字形,只要多积累就能沉着的应对这道试题,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空灵与和谐,是诗的生命。
诗不是人的某一感官的享乐,而是全感官超感官的体验。
美的画和好的诗,都是心灵的智慧晶体。
②品赏林凡画作,只觉画面无一赘疣,无一蛇足,虚灵飘逸,无尽。
他之所以能“于无佛处称尊〞,因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蹈故常,。
A.以及陶醉趣味处心积虑B.甚至沉醉风韵独具只眼C.而且滋养风采挥洒自如D.乃至迷醉韵味别具匠心【答案】D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叶嘉莹这位学者对于青少年可能还比拟陌生,但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却十分熟悉,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3分)( )十年前的冬天,一列南去的火车将我带到徽州。
火车刚进入皖南山区,我便感觉雪下得比平原地区要大,车窗外已是一片莹白。
远山脚下, ,一直浮在那里,久久不散。
山谷中的溪流并未结冻,似有隐约的水流声传来。
A .风雪好像把缕缕炊烟冻僵了B .炊烟缕缕,好像被风雪冻僵了C .炊烟缕缕,风雪好像把它冻僵了D .缕缕炊烟好像被风雷冻僵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儿,也就是内心的力量强大,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算是真正有力量。
B .在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曾有过中国大航海时代口在那个时代,中国是东西方之间海上贸易的发起者、主导者,打造了绵延数千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
C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其控烟力度被认为是目前国试卷第2页,共13页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
D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十分丰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一个给力的厨师是怎样炼成的呢?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起步,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用心揣摩,功夫到了,自然 ,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
②他舍弃过去 的办法,在新时代里按薪方式来制作《旋风九日》,同时坚持要让这部主旋律影片接受市场的检验。
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精品】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绯.红/菲.薄裨.益/俾.有所悟强.人所难/强.词夺理B.晕.车/红晕.激湍./逸兴遄.飞自怨自艾./方兴未艾.C.骠.勇/剽.悍蹩.脚/惊鸿一瞥.量.入为出/量.体裁衣D.绸缪./纰缪.愤懑./扪.心自问螳臂当.车/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装潢偃旗息鼓繁文缛节唉声叹气B.通谍殒身不恤提纲挈领功亏一篑C.掂量真知卓见胸无城府殚精竭虑D.荫庇推心置腹穷兵渎武川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天一事件______是普通的刑事案件,它更像一个警钟,一个长鸣在中国家长心头上的警钟:该怎样关爱和教育自己的下一代?②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中国航空母舰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使中国军队__________。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连任成功,但是他的感召力已经今不如昔,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也许人们还要___________。
A.不只如鱼得水刮目相看B.不止为虎添翼另眼相看C.不只如虎添翼拭目以待D.不止为虎作伥静观其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史证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一部《乔家大院》,让陈建斌和蒋勤勤走到了一起。
他们迅速闪婚、生子,一切是那么顺利。
现在,他们生活幸福甜蜜,也称得上是演艺圈的模范夫妻了。
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艺术报名的截止时间快到了,他背着爸爸和妈妈偷偷地跑去报了名。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附详细答案) (2)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搭载.(zài)倔.强(juè)狗血.喷头(xuè)飞来横.祸(hèng)B、渐.染(jiān)羞赧.(nǎn)解.甲归田(jiě)噤.若寒蝉(jìn)C、脂.肪(zhī)弄.堂(lòng)怙恶不悛.(quān)差.之毫厘(chà)D、龋.齿(qǔ)笨拙.(zhuō)韦.编三绝(wěi)不落窠臼.(ji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上光荣仗义执言波澜壮阔气势磅礴B、故步自封鸠占鹊巢委屈求全融汇贯通C、人才汇萃针贬时弊一愁莫展老羞成怒D、无庸置疑脱颍而出不径而走纷至踏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赵柯的定妆照有恰到好处的美,有些青涩..,又带些害羞,更有些期望,与小乔的年龄、心理相符。
B、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的门扇,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贵客莅临才开启。
C、雨中逛南山,游人热情倍增,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谈笑自若....中感受生态文化、福寿文化和佛教文化,体验着别样的乐趣。
D、明代官员要在朝中求得一个好的职位,盛行行贿请托,一旦出现肥缺,请托之人如同过江之鲫....。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钱?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D、课文《药》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鲁讯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拉开帷幕,参展的各个省区市纷纷亮出民间艺术绝活,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湖北省黄冈市2016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6年3月14日上午9:00~11:30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刘娟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
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
”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
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
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华师一附中、荆州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荆州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湖北省部分高中2016届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湖北省部分高中2016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2日9:00-11:30)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
因此,通过对“父子一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认,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
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
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
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
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
“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
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侍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逝者的宗教议题。
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
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机制的群体关系的确立。
在个体意义上,孝敬父母本身必然包含着对晚辈生活“方便性”的牺牲。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
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
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
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
2016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3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全国25个省(区、市)已公布了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中,上海以14153元排名榜首,甘肃增幅全国最高。
B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C .昨天,中国驻尼泊尔使馆介绍,目前约有 2000多名中国游客已经平安回国,仍有400名中国游客在加德满都机场等待离开,更多人员正在从各地前往机场。
D .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甚至手语等多语种,以方便为高铁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山盟乐队主唱呼斯楞单飞的消息被炒得 ,面对各种议论及误解,甚至是兄弟间的试卷第2页,共13页误解,呼斯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②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③ 在十字街头,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感渺茫,胜利、掌声、鲜花早已离我远去,我完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未来的路。
④爱过,笑过,恨过,终于一切随风飘去,零落成泥,然而,生前身后的空间, 着细腻的温情,淡淡飘香。
A .纷纷扬扬总算徜徉充溢 B .沸沸扬扬总算徘徊充溢 C .沸沸扬扬终于徘徊充斥 D .纷纷扬扬终于徜徉充斥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试题扫描版答案word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9分)A卷:1.(3分)B2.(3分)C 3.(3分)B二、(36分)(一)(19分)A卷:4.(3分)C5.(3分)C6.(3分)B7.(10分)(1)(5分)学习松懈的,就怒斥他;嬉闹玩耍的,就责罚他;有不敬重谦让的,就严厉地惩戒他:没有被宽纵的。
译出句子大意给 2分;“有间”“悌逊”“无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2)(5分)有个年老而恭谨的女乞丐常常来,(太孺人)有时停下不吃给她吃,撤下自己的褥垫给她睡。
译出句子大意给 2分;“丐妇有老而谨者”“辍”“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8.(5分)此词上片重点描写对象为听笛、吹笛之人。
(2分)上片四句,除第一句“横玉叫清宵”直接写笛声外,其余三句都与写人相关。
“帘外月侵残烛”,表面是写景,实从侧面描写清夜未眠的听笛之人;“人在画楼高处”两句,乃直接描写画楼高处的吹笛之人。
(3分)意思答对即可。
此题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
“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
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
(2分)②善于炼字、炼句。
“惊”“落”“点”三字,前后呼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
(2分)③意境浑成雅洁。
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
(2分)意思答对即可。
此题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10.(6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每答出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11.(1)(5分)A卷:答 C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A、D不给分。
2016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纸。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
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
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
究其原因如下: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
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
诗与思是宿敌。
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
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
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
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
”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
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
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
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
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
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
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
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
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
2016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

湖北省七市(州)2016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统考语语文试卷制作: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之力朱自清我们读《红楼梦》、《茵梦湖》……觉得新辟了许多世界。
在这些境界里,只有浑然的沉思、物我一如的情感。
这便是所谓“忘我”:不是为“我自己”而喜怒哀乐,这种喜怒哀乐是人类所共同的。
阅读文艺,能得到许多鲜活的意象,并将相联的情绪带起在心中。
人在这种境界里,能够免去种种不调和与冲突,以大智慧普照一切。
我曾说这是“忘我”的境界;但从别一面说,也是“自我无限的扩大”。
我们天天关闭在自己的身份里,如关闭在牢狱里。
文艺如一个少女,偷偷开了鸟笼,将我们放出来,任我们向海阔天空中翱翔。
我们的“我”,融化于沉思的世界中,如醉如痴的浑不觉了。
在这不觉中,却开辟着、创造着新的自由的世界。
这种解放与自由只是暂时的,或者竟是顷刻的,但给我们以安息,给我们以滋养,使我们“焕然一新”。
文艺的效用与价值惟其是暂而不常的,所以才有意义呀。
故解放与自由实是文艺的特殊的力量。
文艺不仅有解放的力量,它毁灭了“我”界,还能继续以“别人”调换我们“自己”,使我们联合起来。
现在世界上固然有爱,而疑忌、轻蔑、嫉妒等等或者更多于爱。
其原因在于人为一己之私所蔽,有了种种成见与偏见,便不能了解他人、照顾他人了。
各人有各人的世界。
大世界分割成散沙似的碎片,便不成个气候,灾祸便纷纷而起了。
灾祸总要避除。
有心人于是着手打倒种种障壁,使人们得以推诚相见,携手同行。
他们的能力表现在各种形式里,而文艺亦其一种。
文艺在隐隐中实在负着联合人类的使命。
在文艺里,我们感染着全人类的悲乐,乃至人类以外的悲乐。
这种联合力,是文艺的力量的又一方面。
有人说文艺并不能使人忘我,而是使人实现自我。
文艺给人一种新的刺激,足以引起人格的变化。
照他们说,文艺能教导人,能鼓舞人;有时更能激动人的感情,引起人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寒伧.chen 船舱.cāng 创.可贴chuàng 怆.然而泣chuàngB.炮烙.luò贿赂.luò络.绎luò大大落落..luòC.酗.酒xù瘟疫.yì弄.堂lòng 解.甲归田jiěD.趑趄.jū 踮.脚diàn 缉.边jī 弄巧成拙.zh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毁株连各自为政皓首穷经B.辉煌发祥抱残守缺精神矍烁C.诀别戕害骨瘦如柴逢场做戏D.瑕疵搏弈改弦易辙乐不可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纾困解难,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削减非核心及投资支出、动用财政储备、出售地方政府拥有的资产来筹集资金、化解地方财政压力。
B、据《山西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显示,9月29日下午,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当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C、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D、虽然大家都认为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4.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③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④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⑤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⑥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A、④⑤③⑥②①B、⑥②④⑤①③C、④⑥②⑤③①D、⑥②⑤③④①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藏书室记苏辙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
今老矣,犹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
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此孔氏之遗法也。
”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
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
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
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
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古训,()有获。
”而况余人()?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
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
②绞:言语伤人。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申之以弦歌申:陈述说明B.其蔽也贼贼:偷窃C.手缉而校之缉:收集整理D.有兼人之才兼:超过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古训,()有获。
”而况余人()?A.以乃乎B.于则欤C.于以欤D.于乃乎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B.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C.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D.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8.以下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9.翻译题: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
(3分)(2)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3分)(3)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4分)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柏舟《诗经》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流。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悔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微:非,不是。
鉴:镜子。
茹:度,或含。
据:依靠。
愬:告诉。
愠:怨恨。
觏:遭逢。
闵:疼痛,引申为谗言。
摽:捶,打。
10.(1)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主义作品,()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2)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且富于变化,试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明喻和暗喻来完成对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的。
(要求:明喻与暗喻至少各一个)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文学的功能鲁枢元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孔子认为“诗”有四种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
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
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
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
《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
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
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
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
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
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
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
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
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
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
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
文学用感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
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12. 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