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转化差生[精选5篇]

浅谈如何转化差生[精选5篇]

浅谈如何转化差生[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如何转化差生浅谈如何转化差生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的天职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而转化差生历来是教育工作中的“老大难”,许多人对此是望洋兴叹,谈“差”色变。

在转化差生方面究竟有没有切实可行的路呢?我们认为,只要倾心投入,认真探索,方法总还是有的。

每个班的优生、差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于是便成为了所谓的后进生。

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个人的原因,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也有学校、家;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

每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

“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往往会给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其落后的或破坏性行为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因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

一、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端正态度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差生总是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差生是眼中钉、肉中刺者有之;一条鱼腥了一锅汤者有之;千方百计动员其转学,欲甩包袱者还有之……而所有这些思想对于“转差”来说,都是很不利的,相当程度上造成转差工作自身的内耗。

教师只有解放思想,端正态度,要充分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装上阵,使转差工作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爱”去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教师不应仅对优秀生关怀备致,更应该对后进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师敞开。

差生转化浅谈

差生转化浅谈

差生转化浅谈初中理科组丁利军差生是当今学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将差生转化,贯彻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切实落实两全方针,是每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

如何提高转差工作效率在此简要谈谈我们的做法:一、查找成差原因学生成为差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及时家访,做好调查,写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研究,然后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分析,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差生的原因,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二、改变教师对待差生的观念在追求升学率的过去,往往注重培养优生,对于差生总是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规,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也只有教师不歧视差生,才有教育转化的信心和良好的态度。

三、采取有效的转差措施1."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

所谓"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就是我们既要把差生当作班集体中共同前进的一员,在生活上学习上使差生享受和优等生同样的待遇;然而差生又是一个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把差生的特殊性放在心上,在言语行为上都要更表现出热情和厚爱。

2.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

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肯定差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

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差生心理及转化研究

差生心理及转化研究

差生心理及转化研究引言:差生,指学习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

差生心理及转化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差生心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困境、心理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学习的转化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差生心理及转化的相关研究。

一、差生心理问题分析差生面临着许多学习困境和心理问题。

首先,他们通常面临压力和挫折感。

由于学习成绩低于同学,他们往往会受到貌似“强者”的启发而产生自卑感和缺乏自信。

其次,差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常较低。

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往往觉得学习无望,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此外,差生还可能存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思维方式相对固化等。

二、差生心理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在差生的学习困境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差生的学习能力可能相对较弱,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另一方面,差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情感也会对其学习表现产生一定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差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家庭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会对差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差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对于差生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学习氛围等,都对差生的学习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也能对差生的心理产生正面影响。

三、差生转化研究差生转化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针对差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帮助差生从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

其中,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具体问题是差生研究的重点。

1.改善学习动机差生往往缺乏自信和学习动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改变其消极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2.调适学习方法差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可能是导致其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差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学习困境。

3.激发学习兴趣差生学习兴趣缺乏是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具体和实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

教育艺术研究I©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张志强学困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问题,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并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矫治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不同的教育对策,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是教育工作者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各项品质还不成熟。

一些学困生是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等因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成绩持无所谓态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就变成学困生。

主要表现为:(1)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缺乏动力;(2)学习准备不足。

常常不带书,不写作业,不带相关的学习用具;(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4)学习效率不高。

在读书、写字、作业等方面速度缓慢,反应迟钝,个别学困生几乎在课堂上没有任何学习行为;(5)学习纪律不好。

文明礼貌差,对教师和同学没有尊重意识,扰乱课堂纪律,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行为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不起挫折的矛盾,等等。

学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有必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效的转化他们。

一、提高对学困生的期望,増强自信心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要对学困生充满信心和期待。

只有这样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几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教师的期望也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因素,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

随机地在各个班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本人。

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浅析挫折心理与差生的转化

浅析挫折心理与差生的转化

浅析挫折心理与差生的转化所谓差生,是指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暂时后进的学生。

如果说,差生是教育教学长期失误积累所形成的,那么在失误的因素中,心理上受到挫折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挫折是个体动机受阴后所产生的情绪扰乱状态,或者说,是由于某种刺激情境使人的目的性行为发生阻碍,从而导致个体产生消极情绪的反应。

分析阻碍中小学生个体行为的刺激情境,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家庭方面,一种情况是正当要求被家长无理拒绝后产生刺激,另一种情况是要求过于超前,脱离实际,而家长不善于说服、疏导,给子女泼了冷水;第三种情况是家庭娇生惯养,平时要什么给什么,要怎样便怎么,一旦有制止越轨行为时要求偏高,便觉得无法承受,就对着干;再一种是本来家庭小康、学习环境优越,不巧天灾人祸突然袭来,情况急转直下,由于缺乏意外打击的承受能力,结果一反常态。

当然还可以列出多种情况,如达不到家长过高的期望值而心理受挫,与邻居同龄人相比略逊一筹而感到无地自容等等,都会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社会方面,主要是暂时的不合理、不正常现象以及其它消极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党内外的种种不正之风,”读书无用”等,使少数学生“看破红尘”,觉得“知识”无用,从而失去心理平衡,丧失理想抱负,变得心灰意冷。

来自学校方面的刺激主要是由于某种荣誉、成功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其它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差距较大造成的。

“人之逆境,十有八九。

”中小学生的心理受挫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稍一忽略,就可能成为某生走向消极的起点。

学生心理受挫后,为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平衡,往往自发产生某种适应性行为与心理活动,即形成某种自我防御机制。

外显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攻击、回避与冷漠等。

攻击有两种:一种是矛头直指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一种则把愤怒发泄到其它人或物上,或嘲笑谩骂、讽刺、指责埋怨,或在大打出手、砸物伤人;回避表现为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而是从构成挫折的情况中退却,幻想有一个心安理得的环境;由于个性心理差异,有的人便将不满足失望自我消化、深埋心底,对一切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这是一种比攻击、回避更为复杂的行为:一般是长期受挫感到绝望后的选择。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后进生的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在教育上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这些努力仅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要真正解决后进生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心理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后进生存在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秀学生。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自卑感,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

同时,后进生还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感到自己无法适应学校和班级的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关注。

这些心理特点成为后进生无法从困境中走出去的障碍。

为了解决后进生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心理入手。

我们可以通过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我们可以给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孤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小组、心理辅导小组等形式,让后进生们在班级中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从心理上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相对较低,他们往往不太喜欢学习,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后进生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不同的针对性教学,根据后进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使他们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们需要从学校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为解决后进生问题创造更好的环境。

现在的学校管理制度大都偏重于学术成就和比赛成绩,对后进生存在一定的剥夺和忽略。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后进生问题的严重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在教学管理中制定特殊考试安排,为后进生提供补考机会,帮助他们追赶学习进度。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近年来,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转化后进生需要经过良好的心理调适才能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那么,我们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态管理后进生常常由于学习上的困难,对自己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进行心态管理,告诉他们“比起原来的你,现在的你其实已经进步了很多”,“成功需要一步步来,不要一蹴而就,耐心积累经验和能力”等激励其自信的言论,以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投身学习。

二、时间管理很多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因为他们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和管理技巧。

他们不会正确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导致不能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效率低。

所以,我们要帮助后进生学会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时间管理技巧,如合理规划学习计划、定期休息、安排合理的家庭作业时间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间,后进成才。

三、目标设立后进生需要建立自己的学业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行的动力。

我们要帮助他们设立目标,鼓励他们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目标,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当他们达成目标后,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让他们懂得自我欣赏,帮助其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要注重情感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平等对待子女,不施加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愉快地投入学习。

同时,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是解决后进生问题的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方法、阅读方法、笔记方法等,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和学习成果。

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转化“差生”

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转化“差生”

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转化“差生”南光中学叶彬福一、动之以情,发挥学习主动性。

差生由于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他们,还常常批评他们,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是打或骂。

同学们也疏远他们,许多活动他们都不能如愿地参加,时间一长,他们产生了自卑、孤独、遗弃、憎恨的心理,加上他们本身的意志脆弱、任性,就使他们产生了怕老师、怕学习,甚至逃学的现象。

根据差生这些心理特点,只要我们采取适宜的方法,定能把“差生”转变过来。

1、施之爱心,沟通感情。

平时,与他们多接触,多拉家长,多聊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真心想帮助自己的人。

差生小冯刚入四年级时,通过家长提出能否让他留一级,和邻居家的小妹妹编到一个班里,因为他对学习语文怕得要死。

后来,我经常和他一起打乒乓球、下棋等,消除了他对我的恐惧心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有关语文。

课堂上经常鼓励他发言,辅导他做作业。

他因感冒发烧而缺课,我就摸黑到他家里去家访。

这些感动了他本人和他的家长,慢慢地我们的感情沟通了。

他开始有些喜欢我的语文课了,成绩也有了进步。

2、诚恳鼓励,增强信心。

差生的自卑感很强,他们怕上黑板,怕老师提问,怕出洋相。

他们的失败经历太多了,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们就可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小林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总是列在全班的倒数几位。

为此,他自己常对同学说:“学习,我是不行,将来我去当个个体户,做做小生意,说不定也可以发财。

”可我发现他劳动能力较强,一次班上的几张课桌坏了。

我暗地里请他帮忙修一修。

第二天,我在全班表扬了他。

当时,他的脸红通通的,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看,你一点也不笨,心灵手巧,只要肯下功夫,改进学习方法,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一定能学好。

”他的学习信心开始萌发了。

有不懂的问题常来问我,我逐步教会了他预习、复习、整理已学知识等方法。

他的语文成绩由原来不及格上升到六十多分。

他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他开始用功读书了。

二、晓之以理,明确学习目的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第一篇: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的影响下,学生在班级中自然而然地出现层极分化,优生群脱颖而出,差生群也潜滋暗长。

在一个班级里虽然差生人数不多,但危害却相当大,他们常常欺侮同学,破坏团结,扰乱课堂,与教师顶撞、对立、甚至违法乱纪,难教难管的自发聚合,形成了一股教育逆流,消耗着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效。

无论是为了教育本人,还是维护班级,学校的声誉,都应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差生一般都有他们各自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特点,这往往是造成他们落后的重要根源。

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弄清其形成原因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方可取得较好的成效。

下面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1.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知识观念淡漠,学习需要降低。

知识贬值的谬传、读书无用的论调、实用实惠的曲解、金钱万能的幌子,严重地冲击着学生幼稚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视听,加之耳闻目睹黑社会性质事件又不断强化着学生的错误认识,思想涣散,学生内部动力也随之消失。

2.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重的阻碍着人际关系的沟通,形成可怕的“心理壁垒”。

如果教师不善于做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妄下断语,势必导致师长对立,学生由厌师而厌学。

3.教师的偏心,家长的贬斥,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加强了其自卑感,使学生不愿讲,也不敢讲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虑。

问题的积累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导致新的贬斥和不公平待遇。

学生只好掩饰缺点,紧锁心扉。

4.教育效果测评的不合理,将部分学生引人差生的行列。

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终极指标。

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均被划入差生之列,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严重地损伤了那些潜能尚未发掘出来和在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上进心。

他们背着差生的误名,在罗森塔尔效应下,逐渐滑人差生行列。

其他(心得)之浅谈“差生”转化

其他(心得)之浅谈“差生”转化

其他论文之浅谈“差生”转化所谓“差生”主要是指在班级中要么学习差,要么纪律差,或者是属于双差的学生,总的说来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意识,多数是被动学习,导致成绩不佳。

其实“差生”不差,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是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的。

在此仅谈谈自己转化“差生”的方法:一、关爱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

有许多差生,学习态度也差,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不就是好抄袭别人的作业,等到教师去帮助他,他还不愿意接近教师。

时间长了,老师对这些学生就难免产生一些急躁情绪和厌恶情绪。

而这些学生也很敏感,教师稍有这种情绪,他们就会很快有所察觉,立即出现一些对立情绪,以致学习态度更不好,学习成绩更下降。

教师要努力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他们自身的优点,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恒心。

一旦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教师对待差生,要充分了解他们,研究找出他们学习上不来的具体原因,要像关心自己的问题那样关怀帮助他们,决不能嫌弃他们。

二、帮助他们,使他们爱学。

情趣是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部分差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很大的困难。

对这部分学生,着重应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多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爱学。

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回答得对的部分并给以表扬,以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对他们的作业及时检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听讲;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多读书多背书等等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指导他们,使他们会学。

有些差生,通过树立信心和具体补课,学习成绩就逐渐赶上来了;但是也有些差生,学习态度一直比较好,可是学习成绩却一直不够好,这往往和他们学习方法不对头,智力水平低有密切联系。

对这些学生,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智力,也就是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

略谈转化差生的心理学方法

略谈转化差生的心理学方法

作者: 李忠敏
出版物刊名: 菏泽学院学报
页码: 65-61页
主题词: 转化差生 心理学方法 学习成绩 学习兴趣 智力水平低下 学习动机 学习方法 激发兴趣 小学教育 学习任务
摘要: 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转化差生是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对于差生,人们习惯地把那些学习成绩差得跟不上班的学生统称为差生,这是不太科学的认识。

确切地说,差生是指那些不能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低于自己智力水平的学生。

这就是说,差生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差,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而是由于其他因素诸如心理性格上的缺陷、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

运用心理学知识转化后进学生

运用心理学知识转化后进学生

运用心理学知识转化后进学生“后进生”是指在品德和学业上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教育转化后进生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研究,转化后进生必须运用心理学。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

”要教育转变后进生,就要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

根据此次研究的需要,我们进行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高二年级的普通班进行,从150份问卷中抽取了100份有效性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对比,我们总结了后进生的一些心理特点。

第一,后进生形成的心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 1.不断增加的生长需要与其能否得到合理满足的矛盾。

高中生常常有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表现为:思维敏锐,但片面、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2.适应的需要能否得到合理满足的矛盾。

高中生迫切地想使自己尽快地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

如果各种关系处理不好,感到自己得不到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承认和接纳,必然没法自信、乐观地生活。

3.发展的需要与能否得到合理满足的矛盾。

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

这种独立自尊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势必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欲,使他们走向极端。

生长、适应、发展是人的三大基本的心理机能。

这三方面的内部矛盾的调适情况既可能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又可能成为造成学生后进的心理原因,也是后进生逆反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二,根据以上对后进生逆反心理的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帮教措施:1.教育后进生首先要热爱后进生,从心理上接受后进生,并关心和爱护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说过:“人需要感到自己被他人接受,孩子需要感到自己被家长和教师接受。

”从心理上接受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

一般来说,被老师“接受”的学生,心情愉悦,容易产生动力,发挥潜能。

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学习困难生的转化

从心理学角度浅谈学习困难生的转化

文/祁林【摘要】学习困难是普遍存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问题之一,除了智力因素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习困难;心理学;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的学生。

具体地说,在某门或某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而这种特殊能力或技能上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所造成的,这些学生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或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地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及措施来加以矫治和消除。

一、以饱含情感的健康心理去感染学生和帮助学生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接受教育的效果,而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往往受学校学习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

其次,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亲切的话语、轻松的动作、友好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赞许的手势等等能使学生消除畏怯感。

教师在课堂上用诸如“你太棒了!”“对极了!”“你的想法得很独特,真有科学家的脑袋!”等称赞、鼓励,能呵护学生的良好心态,使学生以饱满精神投入课堂学习。

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争取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_差生_形成及其转化

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_差生_形成及其转化

2008年第11期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是指学习成绩与其认知水平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作为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正确认识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的形成过程,以便制定措施,促其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习得无助感的产生过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形成的过程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作习得无助感(Learnedhe lessness)简称无助感。

无助感理论经常被用于解释人类的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等行为的形成和抑郁感的产生。

研究发现,学生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1.学习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

3.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漠、悲观、颓丧、陷入抑郁状态。

作为学生,如果学习屡遭失败,他们就会产生习得无助感,从而演变为接受失败者。

一般来说,这种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努力———失败。

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肯定会作出努力的,因为人就有好奇和试探的天性。

如果努力的结果是失败,塞利格曼则称这种状况为“不可控状况”。

第二阶段:再努力———再失败。

大多数学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就此放弃努力,他们会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据此再做努力。

如果教师指导错误,或者教法学法不对,或者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恰当的批评等都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反复的努力,反复的失败而成为所谓的“差生”。

第三阶段:放弃努力。

反复的努力———反复失败的遭遇,挫折感越来越强,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

“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与期待会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功。

这种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助感,如果没有适时地提供出路,没有出现新局面将会演变成接受失败者。

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转化问题学生

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转化问题学生

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转化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和谐发展状态。

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个教师是否合格,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其教育教学的物态化形式显现的,即要通过对其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的考察。

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那么他就可能是一个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制造者。

在一个班集体里,最让教师伤脑筋、费精力的不是多数普通学生,而是少数特殊学生。

这些特殊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往往与众不同,容易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误解与冷淡,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形成一种特殊性格和特殊心理。

我们不妨称之为问题学生。

如果任期下去,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使其健康成长。

一、自私心理。

主要是指只顾个人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的利益,自我中心主义占据优势的一种心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遇事斤斤计较,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助人为乐品德缺乏等。

这一类问题学生可通过个别谈话使其明确“自私有损于个性发展,有碍于社会进步,最终会失去集体和同学的帮助,成为孤家寡人”的道理。

其次可用小故事在班里讨论自私的的弊端。

最后,通过榜样引路,使其逐步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逐渐克服那自私狭隘的心理,养成集体主义的道德品质。

学生张鹏有着明显这样的心理,他在发书、订正作业时处处考虑自己的方便,又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就餐时,他应排在后面可他却站到了较前面。

而与同学发生争执受到老师的批评。

我找他谈话,指出这种是自私心理,对自己危害挺大,要求他在以后的事情中努力克制自己,做到事事先人后已。

在学校的运动会中我特意安排他为运动员发水,从中让他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

二、嫉妒心理。

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已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为处事刁难、搞不团结,学生之间有隔阂,思想、信息、方法阻塞不通等。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

从心理入手转化后进生的新探索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往往在学习上存在着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与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有必要从心理入手,来探究如何转化后进生,让他们重新走上学习的正轨。

后进生通常指的是在学习上表现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其他同学,也可能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这些现象往往给后进生本人和家长带来很大的困扰,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上,教育工作者可能会采取一些行为上的惩罚或者奖励来影响后进生的学习状态,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试图从心理入手来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心理学认为,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往往与他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不足,自尊心低下,缺乏自信心,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够强烈,对学习缺乏兴趣。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就必须从心理方面进行干预和调整。

针对后进生的自我认知不足和自尊心低下的问题,心理学提出了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或者训练,帮助后进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增强自己的自尊心。

还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后进生更加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激励和调动学习兴趣的方法。

他们认为,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只是将学习看作是一种枯燥的任务。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后进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差生转化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的影响下,学生在班级中自然而然地出现层极分化,优生群脱颖而出,差生群也潜滋暗长。

在一个班级里虽然差生人数不多,但危害却相当大,他们常常欺侮同学,破坏团结,扰乱课堂,与教师顶撞、对立、甚至违法乱纪,难教难管的自发聚合,形成了一股教育逆流,消耗着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效。

无论是为了教育本人,还是维护班级,学校的声誉,都应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差生一般都有他们各自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特点,这往往是造成他们落后的重要根源。

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弄清其形成原因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方可取得较好的成效。

下面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知识观念淡漠,学习需要降低。

知识贬值的谬传、读书无用的论调、实用实惠的曲解、金钱万能的幌子,严重地冲击着学生幼稚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视听,加之耳闻目睹黑社会性质事件又不断强化着学生的错误认识,思想涣散,学生内部动力也随之消失。

2.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重的阻碍着人际关系的沟通,形成可
怕的“心理壁垒”。

如果教师不善于做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妄下断语,势必导致师长对立,学生由厌师而厌学。

3.教师的偏心,家长的贬斥,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加强了其自卑感,使学生不愿讲,也不敢讲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虑。

问题的积累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导致新的贬斥和不公平待遇。

学生只好掩饰缺点,紧锁心扉。

4.教育效果测评的不合理,将部分学生引人差生的行列。

目前,很多学校和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终极指标。

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均被划入差生之列,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严重地损伤了那些潜能尚未发掘出来和在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上进心。

他们背着差生的误名,在罗森塔尔效应下,逐渐滑人差生行列。

二、差生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水平低。

差生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自轻自贱,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破罐破摔;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敏感多疑,存有戒心,甚至敌意。

他们善于察言观色,经常揣摸老师们的言谈举止,唯恐殃及自己,因此,常画地为牢,洁身自好。

3.自尊心抗挫力差,易受心理伤害。

差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突如其来的事情,俏为一点刺激就会受到伤害。

为保持其脆弱的自尊心往往
变得自我封闭、沉默冷摸,既不愿意参加竞争,也不愿意参与合作。

4.表面潇洒,实则内心苦闷。

差生往往表面孤傲,不求进取,实则由于长期处于失败的困境中,心理的内疚与恐慌,使其优心忡忡,苦不堪言,而渴求理解、渴求信任、渴求上进。

三、差生转化的方略
转化差生靠补课、批评、惩罚是不能奏效的,只会强化其错误。

要转化差生关键在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它取决于教师用什么态度,以什么方法去启开差生紧闭的心扉,使其正视自身的缺点,并逐步克服,从而转化为优生。

1.关心爱护差生,是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差生最缺少的就是关心与爱护,最需要的是关心和爱护。

因此,转化差生就应该从关心和爱护出发、克服嫌弃、厌烦和过份严厉的态度和做法,对待他们的困难应尽量帮助,教师应主动接近他们,用爱心和热心去化解他们的优思,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友情,这样他们必然会倍感亲切。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了,他们才能逐步消除对教师的戒备和仇视心理,同时他们也才会向教的老师敞开心扉,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要求。

2.尊敬差生的自尊心,培养荣誉感,是促使差生思想转化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差生也一样,这是积极上进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可见尊敬差生的自尊心在转化工作中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差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尊敬差生的自尊心,要从肯定其长处着手,帮助差生一分为二的认识自己,引导他们发挥特长,培养展示自己的才能证实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消除其自卑心理。

当然差生有基础知识差的一面,要求过高反而令其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近期小目标,编制有效的实施方案,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进步,哪怕是极小的一点进步,也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唤起他们自尊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的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并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的进步能得以巩固和提高。

3.培植差生的自信心,是维护差生积极性的必要条件。

对于差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感到最困难、最缺乏信心的一个难题,也是关系到他们自信心的维护和能否成才的重要问题。

因此,必须首先通过具体的帮助,如个别辅导,耐心细致的为他们查漏补缺、排优解难,使他们享受到通过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的快乐,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搞好学习的信心。

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注意因势利导的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如课堂提问,让他们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等,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起自信心,有效地防止他们自轻自贱、自甘落后,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认为自己无一是处,不可救药的不良心理产生。

4.提高差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巩固差生进步,做好:“思想反复”工作的重要手段。

差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最容易“旧病复发”做好“思想反复”工作,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差生进步的关键。

在对待这问题上,我注意从提高差生自我教育能力人手,发现苗头及时向其指出,让他们自己分析正误、辨明是非,找出根源所在,找出改进的具体办法,这种教育方式,避免了采用强制性措施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使差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明辨是非中得到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变“要我进步”为“我要进步”积极主动向优生转化。

差生进步的成功经验,对差生群最具有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也最容易瓦解差生群的“心理壁垒”,从而使差生群普遍提高。

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全体,让差生在集体环境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之,差生的形成原因是一个心理不断受到创伤的过程,差生的转化工作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抓住差生的形成原因及心理特点,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的原则,方可使差生转化工作富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