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内容,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机械的分类和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斜面等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讲解:讲解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机械在工作中的作用。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简单机械1. 杠杆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特点: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应用:撬棍、剪刀、钳子等2. 滑轮分类:动滑轮、定滑轮特点:改变力的方向、省力应用:吊车、滑轮组等3. 斜面特点:省力、费距离应用:斜坡、盘山公路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略2. 题目:判断下列生活中的机械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复杂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如齿轮、蜗轮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同步教学设计)课题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1课时授课教师XXX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归纳出杠杆的概念,明确杠杆五要素。

2.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讲授,掌握力臂的作图方法。

3.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

4.根据杠杆力臂关系,能对生活中常见杠杆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

难点:力臂的画法、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方法在本节教学中,首先从使用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开始,进而体会分析、认识什么是杠杆,抓住杠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分析现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力臂概念相当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基础,因此在这里安排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以突破这一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羊角锤、带钉子的木板、杠杆、支架、钩码、细线、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播放皮划艇的视频。

提出问题:船桨在皮划艇比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你知道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吗?过渡语:运动员使用的船桨,本质上是一个杠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杠杆实验演示:如图所示,来看一下羊角锤的工作特点。

交流讨论:羊角锤比较硬,且能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点转动。

教师总结:杠杆的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让学生再举一些杠杆的实例(如活塞式抽水机、跷跷板)以巩固对定义的理解。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用字母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归纳总结:力臂的画法如图所示,请画出下图的力臂。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馈点拨。

八年级物理下册12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简单机械章节(课题)名称12.4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学时1总课时32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 知道杠杆、分类应用及杠杆平衡条件2.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作用过程方法1. 通过典型的作图回顾杠杆五要素及分清省力和费力的道理2. 利用典型例题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各种杠杆和滑轮的认识体验物理知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密切关系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区分不同类型的杠杆及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清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1. 杠杆基本知识考点1 杠杆固定点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点拨] (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2)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钓鱼竿、铁锹等.(3)力臂画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①找支点O;②画力的作用线(虚线);学生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追问,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③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④标力臂(大括号或背向箭头).[易错点] 画力臂时,千万不要把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连线误认为是力臂.2. 杠杆的分类[注意] 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要省距离时,应选择费力杠杆.考点2 杠杆平衡条件:静止[点拨]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1) 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当动力作用点确定时,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②当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2) 最小动力的作法:①先找到(作出)最大动力臂;②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动力作用线);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的方向.考点3 滑轮等臂不省方向二倍一半力的方向几分之一类型一杠杆[解析] 首先将问题模型化,将螺丝刀看作杠杆,O点是支点,A点是动力作用点,图钉阻碍螺丝刀撬起的力F2是阻力,画阻力臂的方法是:先画出阻力作用线,再从支点O作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就学生自主完成对本章知识点的总结的认识。

八年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课时备课人闫永生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习题针对训练知识点1 杠杆1.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2.如图甲,请画出撬石块时动力F的力臂L.知识点2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4.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平衡,A处钩码应挂()A.1个B.2个C.3个D.6个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小军将杠杆安置在铁架台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那么他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 (填“左”或“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画有均匀的格子,如图所示,当在A 点挂4个钩码时,则在____ (4或6)处挂____ (3或2)6.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

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原因。

甲同学乙同学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所示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后,杠杆的状态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1.调节杠杆在如图c所在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d所示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实验装置2题图4题图5题图甲同学:错误步骤_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乙同学:错误步骤_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

知识点3 生活中的杠杆7.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B省力杠杆的动力臂一定小于阻力臂C 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8.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9.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整合演练10. 如图所示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一个()A.费力杠杆B.等臂杠杆C.省力杠杆D.斜面11. 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2. 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A.剪刀B.起子 8题图C. 镊子D.钢丝A.核桃夹子 B.食品夹子 9题图 C.餐盘夹子 D.夹饺子10题图 A B 11题图 C D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13. 瓶盖起子有如图甲、乙两种用法,A、B是开盖时起子和瓶盖接触的两点.在瓶盖和瓶口的接触点中,D和E分别是离手最远和最近的两点.开盖时手对起子施加的力F作用在G点,瓶口对瓶盖的阻力可以认为作用于瓶盖的中心C点(图中没有标出).如果瓶盖在打开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折,则()A.甲图支点是A,乙图支点是B,乙种用法更省力B.甲图支点是A,乙图支点是B,甲种用法更省力C.甲、乙两图支点都是B,乙种用法更省力D.甲、乙两图支点都是A,甲种用法更省力14.筷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杠杆,它的动力是 _______对 ___________的作用力,一般来说,筷子是动力臂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臂的___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15.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式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N16.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

《简单机械》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课程标准(2011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内容复习。

本章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叙述理由选择、填空、应用、实验探究五种题型呈现,中考中重点考查力臂的作法、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杠杆分类、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机械效率简单计算等知识点,每年中考以不同的考点及不同的题型进行呈现。

【学情分析】由于前面已经组织学生进行了第一轮复习,学生对本章知识基本内容已经有了掌握,但学生对知识应用到实际实践中解决问题还存在问题,因此本节课充分通过视频及课件资源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复现,帮助学生加深本章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宁夏中考历年的考题帮助学生建立应用知识的思维,掌握知识运用过程中的关键点。

:【重、难点分析】结合前面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1.知道简单机械。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3.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本节课的难点为: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3.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4.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法、学法点分析】由于本节课是九年级临近中考复习过程中的第二轮复习,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边练边归纳、小组合作、实验视频演示开展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的参与、思考、归纳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解决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难点。

【教学媒体及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讲学稿【教学过程】}一.引入:前面我们共同对本章知识进行了疏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宁夏中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点及考查形式,让我们共同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出示:知识与技能:1.知道简单机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第一节杠杆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果有一天,你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

小朋友想跟你一起跷跷板,但他的体重比你的体重小得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他能够和你一起玩跷跷板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76页至第79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杠杆仔细观察如下所示的几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师点拨】(1)如图所示的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__力的作用__下能绕着固定点__转动__,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为了了解杠杆的作用,我们先对照图来熟悉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__O__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F__;有时也用符号F1(或F动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G__;有时也用符号F2(或F阻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1__表示;有时也用符号l动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2__表示。

有时也用符号l阻表示。

(3)通常我们把杠杆的__支点__、__动力__、__阻力__、__动力臂__和__阻力臂__称作为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阅读】课本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课文。

【学生思考讨论】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教师点拨】(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如右图所示)。

(2)对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将实验数据填到表格中,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__动力臂__=阻力×__阻力臂__(或写作F1l1=F2l2)。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

(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4)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5)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教学重点】杠杆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轴转动的硬棒。

1、杠杆力避: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F2L2F1L1轮轴:是连续旋转的杠杆,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即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作用在滑轮组上的动力F=1/n(G物+G动)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n h,其中n表示承受重物的绳子段数,h物体上升高度。

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额外功:机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3、机械效率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机械效率:η= W有/ W总一、基础练习1,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的杠杆。

3、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8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单元复习。

教材内容包括:1. 杠杆的分类及特点2. 滑轮组的省力特点3. 压强和摩擦力的相关知识4. 各种简单机械的实例和应用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掌握简单机械的分类、特点和应用,理解杠杆、滑轮组、压强、摩擦力等基本物理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对简单机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杠杆、滑轮组、压强、摩擦力等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组、压力计、摩擦力演示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如撬棍、吊车、剪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杠杆、滑轮组、压强、摩擦力等基本物理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应用。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汇报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简单机械单元复习1. 杠杆的分类及特点2. 滑轮组的省力特点3. 压强和摩擦力的相关知识4. 各种简单机械的实例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农民使用撬棍撬起一块重100N的石头,撬棍的一端插入地面,另一端撬起石头。

假设撬棍的支点在地面处,石头离地面的高度为2m,求农民使用撬棍所做的功。

答案:W=Fs=100N×2m=200J2. 题目:一辆吊车用绳子吊起质量为1000kg的货物,绳子的长度为10m,求吊车所做的功。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一)教学内容
1.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简单机械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4.现代科技中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建议
1.采用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动画、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理解: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了解各种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2.掌握简单机械的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
3.能够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难点解析:
(1)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学生对杠杆原理、滑轮原理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2)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需要教师细致指导,强调操作规范。
1.分析所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讨简单机械的优点与局限性。
3.讨论如何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判断题:判断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3.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本章概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1)“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2)“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3)“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二、滑轮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3)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4)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三、机械效率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Gh.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W额=Fs=.斜面:W总=fL+Gh=FL.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斜面:η=定滑轮:η===动滑轮:η===滑轮组:η===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1)原理:η==.(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第1节杠杆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一、情境导入拔图钉: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拔图钉. 男生:空手拔图钉,结果没拔出.女生:使用羊角锤拔图钉,结果图钉很容易拔出.二、新课教学讨论:下列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绕着固定点转动、硬棒.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提问:什么是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1)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2)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画力臂的方法是:(1)辨认杠杆,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作出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线;(4)用大括号将力臂括上,并标上符号.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讨论: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猜想与假设:假设一:=.假设二:F1l1=F2l2.(3)测量的物理量:力、力臂.(4)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5)实验操作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③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④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1)省力杠杆:由F1l1=F2l2,因为l1>l2,所以F1<F2这是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特点:省力、费距离.生活中的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由F1l1=F2l2,l1<l2,得F1>F2,这是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费力、省距离.生活中的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的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由F1l1=F2l2,l1=l2,得F1=F2,这是等臂杠杆.(4)三类杠杆的对比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概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特点省了力,但费了距离费了力,但省了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实例撬棒、铡刀、瓶起子、镊子、理发剪刀天平【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1节杠杆一、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二、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生活中的杠杆四、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A )2.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C )3.如图所示,在杠杆的a处悬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C )5.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小于b图中肩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小于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筷子,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的使用,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美国哈佛大学一位人类学家认为,中国最古老的筷子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1 200多年以前,比西方人使用刀叉要早几百年.2.我国古代的简单机械(杠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是比较发达的,因此简单机械的成就也是辉煌的,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杠杆,在《墨经》中科学地叙述了其平衡原理,“相衡,则本短标长”.这里的“本”是指靠近支点一边的杆,“标”是指靠近重锤一边的杆.如果两边平衡,杠杆一定是水平的,被测重物一边杆短,重锤一边杆长.又说:“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就是说杠杆平衡后,两边加相等的重物,平衡会破坏,标这一边必然下降,这叫做“标得权”.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墨家用确切的语言阐述了不等臂杠杆的科学原理.第2节滑轮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教学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一、新课导入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你见到过吗?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以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结构,如图所示.想想议议:(1)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2)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滑轮的分类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播放多媒体视频定滑轮特点:(1)可以改变用力方向.(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1)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2)力的关系:F=.(3)距离关系:s=2h.(4)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思考1:动滑轮中,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G吗?因为动力臂l1减小,所以动力F增大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思考2: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使其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用以下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组成怎样的滑轮组呢?播放滑轮组实验视频展示滑轮组动画(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的力等于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2)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n倍,即s=nh.(忽略绳重与摩擦)滑轮组小结:①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②重物上升h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h距离s=nh;③力的关系:F=G物(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F=(G物+G动)(不计摩擦、绳重).(3)轮轴与斜面几种轮轴①井上的辘轳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②汽车方向盘③水龙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4)其他轮轴轮轴:省力、费距离.(5)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省力、费距离.【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2节滑轮1.定滑轮: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转动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特点: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特点: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1.如图所示的是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的三种方法,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和F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C )1>F2>F31<F2<F31=F2=F32>F1>F32.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 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 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C )A.500 NB.250 NC.300 ND.800 N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C )4.小汉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B ) 实验次数物重G/N 拉力F/N123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1.我国古代的简单机械——辘轳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我国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就发明了辘轳,根据《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 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北方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缺点是工作时须支腿,不能负荷行驶,也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符合公路车辆的技术要求,因而可在各类公路上通行无阻.此种起重机一般备有上、下车两个操纵室,作业时必需伸出支腿保持稳定.起重量的X围很大,可从8吨~1 000吨,底盘的车轴数,可从2~10根.是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起重机类型.在起重臂里面的下面有一个转动卷筒,上面绕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在下一节臂顶端上的滑轮,将上一节起重臂拉出去,依此类推.缩回时,卷筒倒转回收钢丝绳,起重臂在自重作用下回缩.这个转动卷筒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因此能看到两根油管,但不是油缸.第3节机械效率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一、新课导入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二、新课教学实验演示: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2)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甲)图中拉力所做的功:W甲=F甲s甲=2 N×h(乙)图中拉力所做的功:W乙=F乙s乙=1.2 N×2h所以W甲<W乙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第二次拉力做功反而多一些.这说明,使用动滑轮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多做功.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人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W总=W有+W额.思考一: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思考二: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捞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做的功是额外功.(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讨论:W额>0,W总>W有,所以η<1.W额=0,W总=W有所以η=1(理想状态).注: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来表示.×104 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 N/kg.解析:重物的重力×103 kg×10 N/kg=5×103 N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103 N××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η===44%.答案:44%【巩固练习】一台起重机将重3 600 N的货物提高4 m.如果额外功是9 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解析: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总功为W有=Gh=3 600 N××104JW总=W有+W额×104×104 J机械效率η===60%.×104×104 J 60%小资料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40%~5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为50%~7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原理】η==.讨论: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拉力通过的距离s.【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 m的细绳.播放测量滑轮组实验视频,播放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视频.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2)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3)增加物重.【知识拓展】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提出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测量小车的重量,记录数据.(2)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3)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2).注意事项要匀速拉动物体;拉力要与斜面平行;及时记录数据.记录表格斜面倾斜程度小车质量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较缓较陡很陡结论: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斜面越倾斜,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分析:当斜面长度、高度、物重都相同时,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总功越大,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越低.结论: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3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人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四、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某同学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井里,当他把桶从井里捞上来时,桶里带了一些水,下列有关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2.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C )C.两种情况下,小文做的有用功一样多3.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word4.如图所示,X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 N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的物体在5 s时间内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 m.则(g取10 N/kg)( B )A.推力的功率为40 W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 J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0 N5.一斜面长4.8 m、高1.2 m,把重为1 200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的拉力为400 N,则总功为 1 920 J,有用功为 1 440 J,额外功为480 J.力(填“力”“功”或“距离”).用重为2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若改用重为1.5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和摩擦)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的联系和区别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是两个比较类同的概念,使用时稍不留心就要混淆.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机械效率是描写机械做功本领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做功情况时引出;机械效益是描述机械省力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省力情况时引出.(2)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都是一个无单位的纯数,机械效率η总是小于1,而机械效益A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1或大于1.21 / 21。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设计这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我以《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教案》为主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复习简单机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知识,如杠杆、滑轮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简单机械模型,以便操作和实践。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观察与思考:让孩子们观察教具,引导他们发现简单机械的特点和原理。

3. 动手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操作,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操作体会,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2. 活动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简单机械的知识,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并巩固简单机械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复习课-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1. 教材第12章第一节《杠杆》: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2. 教材第12章第二节《滑轮》:滑轮的类型、滑轮的组合、滑轮的应用。

3. 教材第12章第三节《轮轴》:轮轴的实质、轮轴的分类、轮轴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杠杆、滑轮和轮轴的分类、平衡条件和应用。

2. 能够运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滑轮和轮轴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杠杆、滑轮和轮轴的分类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滑轮、轮轴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简单机械,如剪刀、钳子、撬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回顾:复习杠杆、滑轮和轮轴的分类、平衡条件和应用。

3. 课堂讲解:a. 讲解杠杆的分类、平衡条件和应用,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

b. 讲解滑轮的类型、组合和应用,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

c. 讲解轮轴的实质、分类和应用,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2章《简单机械》节次内容第一节杠杆分类平衡条件应用第二节滑轮类型组合应用第三节轮轴实质分类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使用的某种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原理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堂讲解、随堂练习和实验操作,巩固了学生对杠杆、滑轮和轮轴的理解和应用。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仍需加强指导。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与概括的能力。2、把滑轮看作是变形的杠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确定动滑轮的支点,学生不容易想象;根据滑轮组的组装情况,判断绳子的股数,学生容易把握不准。所以滑轮的实质(尤其是「动滑轮)和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节的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在分析时学生易出错,可设法化解,如:推圆轮(圆柱)上台阶,找出圆轮绕着转动的点不在圆心而在轮边缘。3、学生常将功率和效率混为一谈,应在习题教学时让学生加以辨析,使之明白两者为完全不冋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咼,两者无因果关系。
本章第一节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第二节滑轮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第三节机械效率是对前面滑轮知识的综合、扩展和运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6、通过对做功的分析,知道功的原理,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能计算简单的机械效率。
7、通过经历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咼效率的意识,增加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组
六、知

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2)、机械效率
识结

七、其它补充
说明:因临近期末考试,单元检测由期末考试复习时的练习代替。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课-优秀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课-优秀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课课时:2课时【复习目标】:1能认识杠杆,能熟练画出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力臂;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杠杆、特点及应用;3能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4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5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⑴杠杆的构造及力臂的画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⑵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⑶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⑷理解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2【难点】:⑴画出杠杆的力臂;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⑵有用功、额外功的理解、机械效率计算。

【学具准备】:杠杆、钩码(一盒,每个50g)、滑轮、细线、钩码(每个200g)、铁架台、弹簧测力计(5N、0 1N)、刻度尺(1m、)、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展示图片】:《生活帮》-----搞笑版之“当心如刀割朴槿惠遭遇岁月号后”图片2【设疑】: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能否在理论上帮助朴槿惠把“岁月号”打捞上来3【引入课题】:第十二章《简单机械》(设计意图:观看图片《生活帮》——搞笑版之“当心如刀割朴槿惠遭遇岁月号”图片,让学生在穿越剧和无厘头的气氛下,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专题复习·画龙点睛(一)、考点一:力臂作图1【回眸要点·夯实基础】⑴.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杠杆不一定是一根直棒,它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

⑵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_____________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力。

用字母 F表示。

1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力。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学案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学案【知识梳理】 一、杠杆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_____________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力。

用字母 F 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的距离。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用字母l 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作垂线、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 杠杆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4.应用:省力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小动力F 的画法:二、滑轮 1.定滑轮: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可编辑
.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动力×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阻力×阻力臂
序号 F1/N l1/cm 1 0.5 20
N·cm 10
F2/N l2/cm 1.0 10
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例 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二)滑轮组
1.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而成的,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 力的方向的作用效果。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确定方法: 在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受到的重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 分之一。如图所示。 【例 6】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意重物 G 均匀提高 h 高度,最省力的是(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二、滑轮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3.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2)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优缺点 省力,费距离 省距离,费力
应用 撬棍、瓶起子等 镊子、钓鱼竿等
可编辑
等臂杠杆
l1=l2
.
F1=F2
不省力,不省距 天平,定滑轮等

【例 4】一直杆可绕 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且作 用于 OB 中点的力 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

3.我们提升沙子的同时,也做了一些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一些功。这些功


在 1、2、3 种方法中,除了把沙子提升 6m 所做的功外,还做了那些功。
①克服
做功;克服
做功;
②克服
做功;克服
做功;
③克服
做功;克服
做功。
通过以上三种情形,额外功的产生主要是克服
B.乙图中水桶 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水桶 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三)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力臂关系 l1>l2 l1<l2
平衡时力的关系 F1<F2 F1>F2
可编辑
等于的条件: 大于的条件:
.
(理想情况) (现实情况)
(二)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通过同学们对课本三种不同方法提升沙子所做的功进行分析,根据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三种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把
提升到 3 楼。
2.提升到 3 楼,升高了 m。根据功的原理,把沙子提升到三楼必须做的功为 J。这
些必须做的功叫
可编辑
.
5.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图中物体全部匀速运动)
种类
图示
表达式
定滑轮
F=G F=f,f 为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
动滑轮
可编辑
.
【例 5】如图所示,滑轮上挂一重 10N 的物体 A,当滑轮在力 F 的作用下向 上匀速上升时,滑轮的速度为重物 A 上升时速度的 ,力 F 应为 N (滑轮和绳重及摩擦力均不计)。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
五要素
物理含义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 阻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 O 到动力 F1 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 O 到阻力 F2 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3.要点透析
置平衡,在 A 处钩码应挂
A.6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例 3】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
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桶 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ຫໍສະໝຸດ 三、机械效率(一)课前复习
1.功的两个要素:

2.功的计算公式: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
省功)其中不小于可以理解为等于或大于。
。 不用机械所做的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N·cm 10
2 1.5 20
30
1.0 30
30
3 2.0 20
40
4.0 10
40
探究归纳:只有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才平衡。
3.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公式表示为:
,即
.应用公
式时单位要统一。
【例 2】图 2 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图示位
(三)轮轴和斜面
1.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一 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方向盘、水龙头等) 轮轴的公式: 轮轴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但费了距离。 2.斜面: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却费距离。
可编辑
.
理想情况下斜面公式:Fl=Gh 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拉力 F 就是物重 G 的几分之一。 【例 7】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甲、乙 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
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3)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