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春之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5
《春之声》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运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引入新课二、作者简介王蒙:当代作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一个作家、文化活动家。
河北南皮人,1934年10月生于北平。
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此外,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的《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
三、《春之声》写作手法王蒙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
而小说《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种意识流小说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冲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为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关于“意识流”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
是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的观念。
它把人类心理活动中象流水一样活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比喻为一个生动的形象。
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2、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
)四、课文解读1、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自由联想”的运用: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旱烟的辣味2、把握《春之声》的结构和主题(1)结构:《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
任教课标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曲《春之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春节序曲音乐欣赏:春天奏鸣曲口风琴及演唱:春游教案实例:一、导入:复习<渴望春天>提示学生有感情演唱.二、欣赏中国音乐作品<春节序曲>1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年春节是怎样度过的.2让学生讨论如果用音乐表现春节热闹的情景应该是怎样. 学生讨论,并发言.3 音乐欣赏<春节序曲>提问学生乐曲分为几段.4教师介绍:<春节序曲> 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乐曲分为三段乐曲的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5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欣赏 <春节序曲>.请同学们想一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在音乐中有一些民间音乐素材,你能听出来吗?6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学生思考7学生回答问题 .三、欣赏外国音乐作品<春天奏鸣曲>1 介绍<春天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十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学生发言介绍贝多芬,教师出示贝多芬的图片总结介绍贝多芬.音乐欣赏 <春天奏鸣曲> 在音乐欣赏中为学生介绍乐曲的结构出示乐曲结构图为学生介绍什么是奏鸣曲式学生回答课本问题(请选出合适的词语课本8页)学生再次欣赏<.春天奏鸣曲>四、学习<.春游>1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感受音乐,2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节拍3学生练习用口风琴演奏提示学生注意6/8拍的节拍特点.4学生加入课本中所给的词,体会歌曲意境5学生分组创编:为<春游>的旋律加入歌词, 歌词的内容是春天的校园 ,并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 要求学生要有分工,展示时要全组同学共同完成.学生自己用口风琴伴奏自己演唱并加入打击乐器.6学生分组展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春之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春天的美好。
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春天,使他们能运用各种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圆舞曲资料、录音机等。
教学方法:聆听法、讨论法、启发法、评价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
2.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感受。
3.播放描述春天美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家用音符来赞美春天。
二、启发导入,初步感悟。
1.播放《春之声》片段A,让学生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和节奏。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这段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情绪怎样?这是三拍子的吗?3.介绍圆舞曲和XXX,播放他的《春之声》。
三、分段欣赏,感受音乐元素的变化。
1.听第一段主旋律。
在这堂音乐课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XXX的管弦乐曲《春之声》。
首先,老师详细讲解了这首曲子的结构,将其分为八个乐段,并为每个乐段命名。
然后,老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这首曲子所带来的情感和感觉。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西方管弦乐器,并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
最后,老师让学生们进行配乐朗诵,体验音乐与朗诵的和谐。
这节课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XXX和他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让学生们在情感上得到了一定的体验和交流。
音乐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在音乐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受。
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美妙之处。
因此,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感受,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之声》音乐作品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掌握该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曲式,并能够唱唱该曲;3.理解该乐曲运用的和声手法和音乐结构特点;4.学会钢琴演奏该乐曲的右手旋律,或鼓点伴奏。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2.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欢愉。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首先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的背景信息和音乐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该乐曲的创作背景、曲调气氛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到该曲应该采用怎样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手法。
2.旋律教学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旋律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且重要的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该曲的旋律、调性等指导学生完成。
3.节奏教学和旋律一样,节奏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演示该乐曲的节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4.和声教学该乐曲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介绍或演示的方式,了解该乐曲的和声走向和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章音乐的技巧与特点。
5.乐器演奏该乐曲的演奏需要使用扬琴、口琴等乐器进行演奏,音乐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进行演奏,尤其是钢琴演奏、吉他演奏等技术要点,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水,分别进行讲解。
三、教学过程1. 整体感知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和曲调气氛等等。
在了解曲调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该歌曲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如哪些情感?如何让歌曲更加动听?2. 唱歌练习通过口型语音、移调等方式,让学生跟唱《春之声》这首乐曲。
在针对歌曲的音乐表现进行特定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和要点。
3. 节奏掌握该乐曲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教师可以通过扫弦、拍打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乐曲节奏的感知和掌握,同时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
4.和声指导学生在掌握旋律和节奏后,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该乐曲的和声变化和要点,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和声格局。
七年级音乐教案春之声
七年级音乐教案春之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春之声》这首歌,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春之声》,理解歌曲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钢琴3.录音机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分句教唱,让学生跟唱,纠正发音和音准。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模仿。
(三)理解歌曲内涵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主题。
2.学生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理解歌曲内涵。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合唱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2.教师指导合唱,调整声部平衡。
(三)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创编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春之声》,让学生欣赏。
2.学生讨论欣赏感受,分析不同版本的特点。
(三)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表演,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1.教师播放《春之声》歌曲,让学生跟唱。
2.教师检查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二)音乐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音乐符号、节奏、音高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音乐知识。
(三)歌曲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改编,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学生展示改编成果,教师点评。
音乐初一下人音版第六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初一下人音版第六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春晓》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应月教学关键的观念,建立音乐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和追求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学生和活动中要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试着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活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
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生看成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事。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情感、想象和个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认识,使自己融入艺术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个性化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和自信心,善于欣赏学生的点滴创造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对学生瞬间的创造火花也应大加赞赏,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宽松、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
真正把音乐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
《春之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学习《渴望春天》二是欣赏以春为主线展开,情境——陶冶模式打好本课框架,创设春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春的气息,引入到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中来,介绍莫扎特这位伟大的“音乐神童”,并逐步进入到让学生对春的体会理解及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学习和欣赏《渴望春天》,感受作品明朗、愉快的情绪,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春的气息。
2、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创作表现春的意境。
3、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细心揣摩、体验感受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创设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柳叶等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学设计表单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渴望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中的一首歌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
6/8拍节拍的运用使歌曲活泼、生动,表现出少年儿童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幸福、光明未来的向往。
本节课通过走进春天(创设情景)——感受春天(歌曲演唱)——表现春天(音乐拓展)三个环节,结合音乐要素,以6/8拍节奏为主线展开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歌曲表现等,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学会用明朗、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明朗、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歌曲《渴望春天》,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教学重点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6/8拍、弱起小节、变化音、装饰音的演唱。
体会它们在歌曲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老师刚才播放的这首乐曲叫《春之声圆舞曲》。
它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歌颂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许多的音乐家都喜欢用音乐来诠释对春天的喜爱。
奥地利的另一位音乐大师。
也创作了一首表现春天的歌曲——《渴望春天》。
请同学们欣赏由梦之声合唱团演唱的《渴望春天》,让我们在《渴望春天》的美妙歌声中,走近春天、感受春天吧。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具体目标师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播放《春之声圆舞曲》二、导入‘感受春天三、学唱歌曲:老师刚才播放的这首乐曲叫《春之声圆舞曲》。
初中音乐七下一单元《春之声》教案一
初中音乐七下一单元《春之声》教案一第一篇:初中音乐七下一单元《春之声》教案一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春之声》教案一授课:南宁市邕宁区城关初级中学黄伟华老师所需课时:一课时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渴望春天》;2.欣赏《春节序曲》。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是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
教学目标:1.在学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2.听赏《春节序曲》,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熟唱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难点:认识连音记号和变音记号以及掌握弱起小节歌曲的演唱。
课前准备:《渴望春天》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一、找春天,听春天的声音1、导语:师:大家还记得《春晓》这首诗吗?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诗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师:在这首诗里你听到了春天里的哪些声音?(同时观看些春天的图片)生:鸟叫… …师:对!同学们都听到春天的各种美妙的声音,那你们说春天美不美啊?生:美… …师:既然春天这么美,大家想不想春天快点来到我们身边?生:想… …二、新课讲解(一)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聆听录音。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生:《渴望春天》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的一首音乐作品。
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莫扎特这个人。
师:好了,我们已初步对莫扎特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吧。
3.再一次聆听《渴望春天》录音。
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A、男声合唱B、童声合唱C、女声合唱2、歌曲的情绪:A、热烈激动B、明朗愉快C、低沉忧郁3、歌曲的拍号: A、3/4B、6/8C、3/8 4.学唱歌曲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初中音乐《春之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5
《春之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初一第一单元《春之声》级所需时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在初一单元中属于比较有难度的单元,我采用“感受教学”代替“文字说教”,本单元由一首好听的歌曲《渴望春天》及欣赏曲《春节序曲》《新疆之春》组成。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培养在专注听赏音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难点是:抓住音乐元素去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力,更好的去感受音乐。
因此我以音乐要素把握音乐情感,有机的把单元整合,让重难点细化到每一个专题当中去解决。
专题一:歌曲《渴望春天》,把我歌曲的情绪,通过歌声来表现。
专题二:《春节序曲》《新疆之春》把我音乐元素,通过想象表现作品。
两个专题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由难到易,本着一个理论:聆听音乐--演唱作品--分析要素---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我所选择的单元的学习方法是:1、选择恰当的情感演唱歌曲2、聆听识图,听音乐。
3、分段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元素的变化。
4、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预期的学习成果:1、能够用恰当的感情演唱《渴望春天》2、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分析,让音乐课活跃起来,学生快乐学习。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贡献。
2、尝试探究、听辨音乐中代表性的音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感受作曲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了解作品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
2、理解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用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的渴望之情。
音乐七年级下人教版第1单元听乐赏画《春之声》教案3
《春之声》教案教材分析:《春之声》从体裁上讲,带有明显的回旋曲的特点,从音乐情调来讲,旋律清新活泼、流畅动听,充满了朝气和青春的活力。
教学目标:1、课外听到歌曲或器乐曲《春之声》时,知道它是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作品并能说出作品的标题。
2、在聆听《春之声》的过程中,能够以摆色块的方式感受了解回旋曲式。
3、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欣赏活动,感受并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式欣赏《春之声》,感受乐曲清新活泼、流畅动听的旋律,了解回旋曲式。
教学难点:听辨回旋曲式:引子+A+B+A+C+D+E+F+A+尾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使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引出本课教学。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美好的心情。
2、表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
3、感受回旋式曲式。
二、方法(1)教师弹奏包括引子和尾奏在内的八个音乐主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八种色块,选择分别代表的主题,并标注顺序。
然后,重点视唱A和B两个音乐主题。
进行对比。
(2)再次聆听全曲,看着课件摆色块。
如有重复,用备用的色块。
(要求学生准备三份色块)(3)简介回旋曲式和《春之声》。
三、赞美春天师:春天是美丽的、动人的、充满生机的,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段醉人的舞,现在就让我们来创编我们心中的春天。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管弦乐曲《春之声》,一同感受了春的气息。
中国有句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让我们在快乐的春天为自己制订一个奋斗目标,共同努力吧!。
初中新课标音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音乐《春之声》年级:七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春之声》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春之声》,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会歌曲《春之声》,并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饱满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4. 培养学生从歌曲中学习到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春之声》。
2. 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1. 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2. 能够掌握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春之声》教材。
2. 教学设备: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语言描绘春天的风光,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
2. 教师播放美丽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3. 学生朗读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二、学习歌曲《春之声》(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春之声》,让学生细致倾听。
2. 学生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心情。
3. 教师引导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4. 教师用钢琴伴唱,学生跟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让学生渐渐熟悉歌曲。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春之声》配打击乐伴奏。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调整打击乐伴奏的节奏和音量。
3. 各组表演,其他学生欣赏。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春之声》(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春之声》。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二、学习圆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10分钟)1. 教师介绍圆舞曲的特点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初中音乐《春之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一、 活动 1:欣赏《春之声圆舞曲》 1、 聆听《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圆舞曲的主题部分,请学生说出乐 曲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你能判断出这首歌曲的节拍吗? 2、 教师肯定学生的感受,继续提问:这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更接近 于哪个季节给予我们的感受?每位同学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曲家为这首作品冠以什么样的标题? 3、 教师出示作品名称----《春之声圆舞曲》。 4、 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两幅画作,请学生选择与刚才所听乐曲片段 更为接近的绘画风格?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并回答可能的判断理由:因为这首作品是由西洋乐器演奏的等等。 5、 简述这首乐曲的作者: 《春之声圆舞曲》是由大家所熟悉的《蓝色多瑙河》的曲作者(小)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代表作。由于他把其父(老)约翰·施特 劳斯和另一位奥地利作曲家----兰纳共同创立的“维也纳圆舞曲”这 一体裁形式发扬光大,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6、 教师出示第一主题谱例,带领学生边聆听、边跟着录音哼唱这 段旋律。同时划出旋律线,尝试分析这段旋律为何给我们以生机勃勃 之感。 二、 活动 2:学唱《渴望春天》 (一)准确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音乐要素: (1)第一次聆听 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人美好愿望?歌曲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你能 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吗? (2)第二次聆听
1、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课的思考和活动。
2、能用正确的八六拍合拍图示学唱《渴望春天》,能用准 评价要
确的情绪和声音背唱歌曲。 点
3、能够辨听《春之声圆舞曲》的第一主题及维也纳舞曲
的节拍特点。
专 题 二 : 欣赏 《 春 节序 曲》, 选 择欣 赏 《 新疆 之 春》 分
( 1 课时)
其中,专题 二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演唱《渴望春天》、欣赏《春之声圆舞曲》
第一单元 春之声——春之声 教案 2023—2024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下音乐1.4.1春之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1・4.1春之声》。
本节课以感受和体验春之声为主题,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春之声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中春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春天的美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理解与实践能力。
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春之声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音乐中的春天元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活动,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音乐文化理解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元素,以及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受和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的春天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分析和讨论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特点,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等。
(3)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4)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元素,以及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不够深入,难以从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特点。
(2)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有限,难以从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学生对音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难以从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意义。
(4)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讨论能力有限,难以从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特点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元素。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中春天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音乐春之声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和体验《春之声》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2. 学习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3.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春之声》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掌握。
2. 对歌曲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教材或乐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春之声》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期待和想象。
二、学习歌曲旋律(10分钟)1. 播放歌曲《春之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
2. 教师哼唱歌曲旋律,学生跟随哼唱。
3.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音调,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三、学习歌曲歌词(5分钟)1. 教师展示歌曲《春之声》的歌词,让学生朗读。
2.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词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准确发音和节奏。
四、歌曲分析(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形式。
2. 学生讨论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处理。
3. 教师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五、歌曲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互相交流和指导。
2.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3. 全体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歌曲创作或编排,展示自己的才华。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春之声》,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歌曲分析和演练,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巧。
在教学延伸环节,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七年级音乐《春之声》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音乐《春之声》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新疆之春》、《春节序曲》管弦乐曲2.学唱歌曲:《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春游》主旋律。
3.通过学生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欣赏1.聆听《新疆之春》(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学生随音乐做新疆舞的动作。
2.《春节序曲》(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教师简介作曲并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
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二)学唱歌曲《春游》1.教师简介作曲。
2.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学生练习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第二部分主题。
《春之声》教案设计
《春之声》教案设计引言:春天是四季之首,也是大自然重生的季节。
在春天里,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之声》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启发学生对春天的感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和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春天: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如清新的气息、花草的生长等,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彼此对春天的感受,激发对春天的向往。
2.音乐鉴赏:引导学生聆听与春天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春之歌》、《春之协奏曲》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创作与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美好向往。
可以采用合唱、乐器演奏或舞蹈形式进行表演。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和向往。
2.认识春天: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春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
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春天的气温如何?春天的植物是什么样的?等等。
3.音乐鉴赏:播放《春之歌》这首音乐,让学生聆听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学生创作:分组让学生自行选择音乐形式(合唱、乐器演奏或舞蹈),并以小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也可以加入自己编写的歌词或舞蹈动作。
5.小组表演:每个小组准备完毕后,进行小组间的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在班级或校内进行表演,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学生观看。
6.总结回顾: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个教案中取得的收获和成长。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积极性、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2.评价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通过他们的表演作品、创作思路和分享中体现。
初中音乐春之声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1 音乐的基础知识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音符、休止符、附点、连音线等符号的认识与运用1.2 音阶与和弦大小调音阶的构成与演唱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与识别1.3 音乐的速度、力度与表情速度:快、慢、中速等力度:强、弱、渐强、渐弱等表情:欢快、悲伤、庄严等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2.1 汉族民歌江苏《茉莉花》山西《刨洋芋》广东《赛龙船》2.2 少数民族音乐藏族的《啦哩啦》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苗族的《苗岭的早晨》2.3 民族器乐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笛子独奏《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三章:古典音乐鉴赏3.1 西方古典音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3.2 东方古典音乐德的《黄河大合唱》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莫言的《红色娘子军》3.3 古典音乐家介绍贝多芬:生平、作品及风格特点莫扎特:生平、作品及风格特点巴赫:生平、作品及风格特点第四章:流行音乐欣赏4.1 华语流行音乐周杰伦的《青花瓷》邓紫棋的《泡沫》蔡依林的《舞娘》4.2 外国流行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的《Billie Jean》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贾斯汀·比伯的《Sorry》4.3 流行音乐风格介绍摇滚: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爵士: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R&B: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五章:音乐创作与实践5.1 创作音乐的基本步骤确定主题编排旋律填写和弦完善节奏与力度5.2 音乐实践与表演合唱:分组、指挥、演唱技巧乐器演奏:演奏姿势、指法、节奏掌握音乐欣赏:分析、评价、感受5.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创作作品展示教师点评与指导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第六章:音乐与舞蹈6.1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音乐为舞蹈提供节奏、旋律和情感氛围舞蹈通过动作展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6.2 舞蹈类型与音乐风格芭蕾舞:优雅、轻盈的音乐风格现代舞:自由、创新的音乐风格街舞:动感、节奏感强烈的音乐风格6.3 舞蹈表演与音乐配合舞蹈者如何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表演音乐如何为舞蹈表演增色添彩第七章:音乐与戏剧7.1 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揭示戏剧主题和情感烘托气氛表现角色性格和心情7.2 戏剧音乐类型及特点歌剧:音乐与戏剧的紧密结合音乐剧:音乐、舞蹈与戏剧的融合话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的戏剧,音乐为辅助7.3 著名戏剧音乐作品欣赏普契尼的《蝴蝶夫人》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贝多芬的《费德里奥》第八章:音乐与电影8.1 电影音乐的作用揭示电影主题和情感烘托气氛表现角色性格和心情8.2 电影音乐类型及特点背景音乐:贯穿整部电影,增强氛围感主题曲:表达电影主题,印象深刻插曲:衬托电影情节,增强情感表达8.3 著名电影音乐作品欣赏约翰·威廉姆斯的《星球大战》系列詹姆斯·霍纳的《泰坦尼克号》汉斯·季默的《盗梦空间》第九章:音乐与生活9.1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增进人际关系、促进交流9.2 音乐与健康音乐疗法:通过音乐调节情绪、改善身心健康音乐运动:结合音乐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9.3 音乐与社交活动音乐会:欣赏音乐、交流心得卡拉OK:歌唱表演、增进友谊音乐节:感受音乐氛围、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第十章:音乐鉴赏与批评10.1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聆听: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研究音乐的结构、风格、历史背景等比较:将不同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挖掘各自特点10.2 音乐批评的意义与作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进步引导音乐市场健康发展10.3 优秀音乐作品的评价标准艺术价值:音乐作品的创新性、独特性及表现力观赏性:音乐作品的感染力、易懂性及受众接受度影响力:音乐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音乐的基本概念:理解音阶、和弦、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元素,掌握音符、休止符等符号的运用。
人音版初中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创设情景,帮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时安排
人音版初中音乐《第一单元《春之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音乐
教材版本
人音版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春之声》》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第一课时欣赏春节序曲
第二课时唱歌渴望春天
第三课时唱歌春游
第四课时听乐赏画春之声春天来了
说明
单元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之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
初一第一单元《春之声》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在初一单元中属于比较有难度的单元,我采用“感受教学”代替“文字说教”,本单元由一首好听的歌曲《渴望春天》及欣赏曲《春节序曲》《新疆之春》组成。
本单元的重点是: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表现歌曲《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培养在专注听赏音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难点是:抓住音乐元素去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力,更好的去感受音乐。
因此我以音乐要素把握音乐情感,有机的把单元整合,让重难点细化到每一个专题当中去解决。
专题一:歌曲《渴望春天》,把我歌曲的情绪,通过歌声来表现。
专题二:《春节序曲》《新疆之春》把我音乐元素,通过想象表现作品。
两个专题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由难到易,本着一个理论:聆听音乐--演唱作品--分析要素---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我所选择的单元的学习方法是:1、选择恰当的情感演唱歌曲2、聆听识图,听音乐。
3、分段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元素的变化。
4、让音
乐课堂活起来。
预期的学习成果:1、能够用恰当的感情演唱《渴望春天》2、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分析,让音乐课活跃起来,学生快乐学习。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用流畅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贡献。
2、尝试探究、听辨音乐中代表性的音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感受作曲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了解作品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用优美的歌声加以表现。
2、理解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时,仍用美妙的旋律表现对生命、春天的渴望之情。
3、能积极感受、探究作品中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不同作品的体验,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有听觉视觉,双重的音乐感受。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感悟。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春之声指的是什么?
2、通过音乐想象画面,需要分析哪些音乐元素?
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中的哪一个活动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
专题一:歌曲《渴望春天》(1 课时)1
专题二:欣赏《春节序曲》《新疆之春》(课时)
.......
其中,专题一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歌曲《渴望春天》
所需课
时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技能:1、用流畅的跃动的声音表现《渴望春天》的风格与意蕴。
2、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贡献。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2、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更深理解座屏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感:
1、用优美的歌声表现作品
2、理解莫扎特在人生低谷时期对表现对生命、春天的渴望之情。
专题问题设计1、歌曲描述了什么?情绪是怎么样的?
2、歌曲分为几部分,为什么?
3、三段的情绪略有不同,应该怎样用情感、声音表现?
4、为歌曲伴奏,你能做到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光碟、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教材、钢琴、打击乐器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
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导入。
看视频,解疑惑。
看视频,回答问题:歌曲讲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学生情绪活跃。
活动二:新课。
学习歌曲,分几部分,说明理由。
通过学习歌曲,可以分几部分?引导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划分几部分。
多次练习歌曲的演唱,达到熟练。
活动三:音乐实践活动。
老师弹钢琴伴奏,学生分小组比赛。
每一组演唱完毕,进行师生、生生互评,选出优胜小组,加分奖励。
评价要点1、分析歌曲,对音乐要素把握准确,声音洪亮。
2、能够运用恰当的感情演唱歌曲。
3、活动实践做到人人参与,自信演唱。
专题二欣赏《春节序曲》《新疆之春》
所需课
时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技能:尝试探究、听辨音乐中代表性的音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曲家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了解作品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感受、探究作品中所运用的民族音乐语汇。
专题问题设计1、乐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乐曲分几部分?
3、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伴奏乐器是什么?
4、通过各部分的对比欣赏,在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联想到什么?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光盘、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教材、钢琴、小打击乐器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图片导入,将新授的作品做了一个有效的渗透。
引导学生说出你眼中观察到的春天及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二:新授。
完整欣赏,思考问题。
1、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乐曲分几部分?
3、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伴奏乐器是什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活动三:深层感受----分段欣赏。
1、感受小提琴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
2、对比欣赏,在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联想到什么?演奏上有什么变化?
活动四:打击乐器陪节奏,分组练习,合奏。
学生情绪热烈,主动参与。
活动五:再次聆听全曲。
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体会新疆人民在节日里,豪爽、乐观、奔放的乐思。
评价要点1、对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比较给与肯定。
2、乐曲的主奏乐器跟伴奏乐器给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