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篇: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整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例1及相关练习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5、渗透法制内容:(1)《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是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2)《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二)计算:268÷ 4 224÷ 4 256÷ 6 345÷ 151、分组指定一题,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2、重点说一说224÷ 4怎样算。

3、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20表示什么? 24表示什么?二、教学新课(一)创设情境,渗透法制教育1、出示题目,创设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暑假期间,老师也参加了清晨健身行列。

在广场老师四天跑了22.4千米的路程。

你能算一算老师每天跑多少远吗?2、根据题意,渗透法制教育(1)启发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与我国的哪部法律中的规定有关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讨论。

(3)出示:《全民健身条例》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课题:数列与计时相结合的德育渗透教案一、学习目标1.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学习如何将数学内容与认识自我自觉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用理性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遇到诸多德育问题能快速准确作出及时有效的正确反应、行为与决策;2. 培养学生学习新概念,学习新知识,拓展人文视野的能力;3. 学习分析数列的规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调整计时的技能,加深对建立“让时间利用起来”理念的理解,进而形成自觉把握好自己生活双方面时间,做到“事事有定时”的习惯;二、教学过程1. 活动1:让学生晨会上参与算术竞赛,了解数列规律,掌握数列建立技能;2. 活动2:让学生认真完成所给放课前五分钟小测,体验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3. 活动3:建立“让时间利用起来”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形成自觉把握好自己生活双方面时间的习惯;4. 活动4:引导学生参加“时间之间”活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孩子的计时能力,加深对时间的理解;三、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让学生收获了实践操作、理论分析以及认识自我方面的新知识,理解了“时间只有一次机会,生命就在其中”的重要性。

2. 本次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数列的规律及其应用,学会让时间发挥真正的价值,能够做到“事事有定时”;3.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做练习环节中发现的知识,并及时回答学生的疑惑,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免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4.教师需要提高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让时间利用起来”的理想;四、总结本次课堂学习,培养学生时间管理的技能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让时间利用起来”的理解,让学生形成养成“事事有定时”的良好习惯,能够以理性的思维,有效的行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应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自觉合作和对团队成员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粘纸、纸箱、小球等。

2.材料准备:学生教材、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彩色的分数海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简单明了地讲解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方法。

3.练习与巩固(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一张纸板上画一个数字和一个小矩形区域。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分数问题,要求学生用彩色粘纸表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将它们贴到对应的矩形区域中。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和讨论。

(2)教师设计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将一些小球放在纸箱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计算小球的总数。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通过观察、议论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4.反思与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然后,教师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扩展练习:教师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问题中的条件,以及如何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德育渗透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德育渗透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德育渗透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德育渗透计划篇1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方面的内容。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方面的内容。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4个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3、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6、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口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标题: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包括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如公平与正义、合作与分享、责任与尊重等。

2. 设计并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数学学科知识,以及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案例和教学资料。

2. 确定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水平的数学活动和任务。

3. 准备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教具、练习题和评价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结合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数学学科有关的德育主题,如公平、正义、合作等。

2.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数学学科中体现德育素养。

二、知识探究:1. 选择适合的数学学科知识点,与德育主题进行关联,例如以解方程为例,引出公平正义的概念。

2. 设计实践性任务,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他们的德育素养。

三、合作交流:1. 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任务,鼓励他们共同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应用:1. 规划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数学实践,如组织数学棋盘游戏,解决数学迷题等。

2. 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体验公平与正义,并培养他们在活动中展现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责任感。

五、总结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数学学科水平和德育素养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肯定。

教学延伸:1. 将数学学科与更多的德育主题进行渗透,如诚信、自律等,设计更多的实践任务和活动。

2. 扩大德育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力度,促进跨学科的德育教育。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篇一:五年级数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练习。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

例如,制作没有盖的鱼缸、木箱或铁桶,粉刷房间的墙壁等,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基础知识,所以,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②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的长度。

③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结合练习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有序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③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学习等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并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的长度。

2、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纸盒等。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1.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行为准备、心理准备等铺垫工作。

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通过变式练习,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案例教案资料

五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案例教案资料

一、案例背景描述学校五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案例。

该校伊川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家庭多为务农或在县城务工的家庭。

学校注重德育渗透,通过在各个学科中灌输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2.理解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3.具备设计和实施数学德育渗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学生分享对德育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德育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

2.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的公民;(2)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有:通过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等。

3.案例分析(40分钟)选择一道数学问题作为案例,通过讲述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渗透德育内容。

案例讨论结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4.问题解决(3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解决数学问题,并整理思路和步骤。

解题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人等。

5.反思总结(20分钟)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表现:(1)这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觉得做得好的有哪些地方?(3)你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四、教学资料准备1.教案和活动设计;2.案例材料,可以选择一道数学试题;3.小组讨论表格,方便学生记录讨论结果;4.评价表,用于学生自我评价。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解题和自评等环节,来评估学生对德育渗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反思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心得体会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并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培养并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数学教案渗透德育

数学教案渗透德育

数学教案渗透德育教案标题:数学教案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与道德素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2. 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坚持、积极和勇于尝试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将道德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中领悟道德价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与德育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案例。

2. 准备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分享一个数学问题或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购物时遇到了缺斤少两的情况,你会如何解决?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逐渐引导他们意识到问题的道德层面。

探究与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每个小组讨论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鼓励他们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与反思(10分钟):1. 指导学生回顾讨论过程中的道德价值,例如:诚实、公平、尊重他人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道德价值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积极尝试的经验和感受。

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更多与德育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案例,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索解决。

2.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归纳整理出适用于解决其他问题的道德原则。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中。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完整版)五年级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doc

(完整版)五年级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doc

五年级渗透德育的教学设计郝美玲课题: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 P.4 ~5 页的例 3 和例 4、“做一做”,练习一第 5—8 题教学要求: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 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渗透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

教学用具 :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 3 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更换橱窗玻璃是校园生活中平常事,借此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品德教育。

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1.2 ×0.8 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 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 示范:1. 2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0. 8扩大到它的10倍×80.9 6缩小到它的1/1009 63、1.2 ×0.8 ,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 1.2 扩大 10 倍变成 12,积就扩大 10 倍; 再把乘数 0.8 扩大 10 倍变成 8, 积就又扩大 10 倍, 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 倍。

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 再缩小 100 倍。

4、观察一下,例 3 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 想一想 :6.05×0.82 的积中有几位小数 ?6.052 ×0.82 呢?5 、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与德育的关系,明确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2.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其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数学与德育的关系;2.数学中的道德规范及其培养;3.运用数学解决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道德观念;2.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中的道德规范。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的定义和作用,探讨数学与道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德育渗透数学教学的思考。

2.教学内容:2.1数学与道德规范通过讨论数学中的公平原则、合作原则、诚实原则等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中的道德要求,并探讨这些道德规范是如何贯穿于数学教育中的。

2.2数学中的道德培养通过数学解题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道德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问题处理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等。

2.3运用数学解决社会问题通过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明确数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3.教学方法:3.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

3.3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教学资源教学PPT、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和表达能力;2.设计数学情景解决社会问题的作业任务,评估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合作意识;3.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论文,阐述数学与德育的关系,评估学生对数学德育渗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拓展延伸:1.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2.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3.组织学生到社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五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五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五数学德育渗透计划第一篇:五数学德育渗透计划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

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具体做法1.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用数学知识和一些数目材料等蕴含着的丰富思想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比如,在本册教材中“奥运奖牌”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2.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又如,在数学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

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渗透德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德育的关系,认识到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到德育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数学与德育的关系,举例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数学与德育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德育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到德育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数学与德育的关系,举例说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第四章:合作意识的培养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数学与德育关系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数学与德育关系的理解。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德育理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数学教材和教具。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德育教材和案例。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团队合作活动和创新思维训练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趣味数学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提出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步骤二:德育渗透(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数学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诚实、公平、合作等,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步骤三:团队合作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或完成一个数学任务。

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步骤四:创新思维训练(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数学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开展数学社团或数学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我参考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设计。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德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数学德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数学德育的定义和意义。

数学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向学生介绍数学德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德育的重要性。

1.3.2 讲解:详细讲解数学德育的定义和意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3.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数学德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1.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德育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德育的兴趣。

第二章: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德育原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数学德育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2.3.2 讲解:详细讲解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2.3.3 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数学德育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2.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德育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德育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数学德育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3.3.2 讲解:详细讲解数学德育的实施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3.3.3 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数学德育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德育实施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数学德育的评价方法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德育的评价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德育评价方法对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德育目标: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其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律能力;2. 培养学生爱劳动、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品质;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实践活动:比如数学拼图、数学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数学的魅力;2. 数学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3. 数学故事:利用数学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2. 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神奇;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更广阔世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4.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四、教学评价:1. 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的不同,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3.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五、任务安排:1.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2.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3. 家长: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品德素养。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植入德育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才华的未来人才而努力!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第一章:数学与生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概率与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开展数学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4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

第二章:数学与科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

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意识。

2.2 教学内容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3 教学活动观看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

开展数学模型建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科技创新。

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4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三章:数学与艺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数学在音乐艺术中的应用。

数学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

数学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3.3 教学活动欣赏数学在艺术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开展数学艺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进行小组展示,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4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数学与大自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探索自然规律的能力。

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篇一:数学课德育渗透教案】数学课德育渗透教案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数学课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

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

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已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

课内外要学生争做“小老师”,真诚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

二、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数学课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数学课语言教学之中。

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数学课教学的规律。

新编小学先锋数学课教科书是一套故事内容精练、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渗及的题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一﹚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渗透1、组织学生合作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德育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德育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德育教学设计模板能力是什么?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需具备相应的能力。

每一种活动都对人的心理过程、分析的能力、反应的速度、个性的特征提出某些要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德育教学设计1课题三角形中位线共 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拼图、画图,亲身体验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以及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渗透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猜想、推理论证的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进而用推理论证的方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发现---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强化自主探索发现的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感受、欣赏变化万千的几何世界之中的数学美重点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过程,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2、难点: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何添加辅助线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激励探索式教学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创设情景电脑出示图片,请生找出图片中的几何图形。

(三角形)请生先动手拼图,师再电脑演示(1)、任意两个全等三角形采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可以拼成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吗?(2)、任意三个全等三角形按上述呢?拼成的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呢?(3)、任意四个全等三角形按上述呢?拼成的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呢?二、归纳结论实际问题(课件)在某广场中央有一块三角形的绿化带,现在要把它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四块,分别种上四种不同的花卉,你能帮助设计一下吗?根据方案导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并请生尝试下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 请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有几条?(2) 请生回答:如下图线段AF(F为中点)是中位线吗?为什么?(3) 请生回答: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三、探索验证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猜一猜:中位线DE与BC在位置和数量上各有什么关系?猜想结论:学生尝试用文字语言归纳结论,并互相补充完整命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推理、论证结论你能证明这个命题吗?生独立书面完成,一生板演。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探讨例题,学习新知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了不起。

老师家这几天装修房子,要刷新墙体。

刷新墙体的工人工资是平方米来计算的,请你们帮我算一算。

(课件出示例4)例4: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先让学生思考,再动手计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大家为我解决了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组合图形,我们计算面积时,根据“图形位移,面积不变”的道理,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这些方法中有的简单,有的繁琐,如果没有要求多种方法的,我们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对于例题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新课开始的拼组基础,每个学生对求它的面积会有一定的思考,把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四人小组一起来分一分、算一算,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的能力。

能充分利用刚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个助人为乐的学生,好吗?现在你能帮工人叔叔算算这个指示路牌的面积吗?【设计意图:1、开放式练习,把枯燥无味的面积计算,溶入到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前边的练习后进生可能出现错误,有失败感。

自己选择习题,可能选到自己会做的,从而能体会一些成功。

对于优生,可能不满足前边练习的深度,自主选择较深的题目,能拓展新知。

】五、课堂评价: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结束语: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非常出色!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或补,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练习。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

例如,制作没有盖的鱼缸、木箱或铁桶,粉刷房间的墙壁等,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基础知识,所以,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②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的长度。

③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①结合练习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有序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③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学习等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并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的长度。

2、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纸盒等。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通过基本练习,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激活原有的知识基础,形成探索
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行为准备、心理准备等铺垫工作。

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通过变式练习,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帮亮亮解决“美化家庭”的三大工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将课本知识转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悟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教学策略】
本节课旨在结合实际生活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然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在教学中以大量无序的题目训练,学生必然感到枯燥。

因此,我设计了“三步走”:
第一步是学习准备。

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为后两步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步是生活中的应用。

以“帮亮亮解决生活问题”为主线,串联起几道有梯度的题目。

这一步从情境引入,灵活运用教材,不但激发了兴趣,更主要的是要学生感悟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时不需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步是选择。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做或不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稍有难度的问题,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
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知识,为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
1、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陈老师带来了一些物体,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
2、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
(师: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
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3、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先判断是求物体的哪些面,然后再
列出算式计算。


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

①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
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
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③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抓审题,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计算更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
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
学请列出算式。

④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
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


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的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题目的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善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亮亮为了美化他的家,决定对他家实施三大改造工程,但他遇到了困难,我
们来看看他要实施哪三大工程?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1、第一大工程:给衣柜换布罩。

衣柜长0.75米,宽0.5米、高1.6米,他不知道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布。

你能帮帮他吗?(没有底面)
2、第二大工程:制鱼缸工程。

亮亮家要制一个形状是正方体的鱼缸,棱长是3分米,请帮他算一算制作这
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3、第三大工程:客厅粉刷工程。

亮亮家的客厅长5米、宽4米、高3米,除去门窗面积5平方米,要粉刷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千克,共需准备涂料多少千克?(天花板不粉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以帮亮亮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出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将课本知识转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悟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
的总面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四、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课件出示题目)
学校的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两个面涂有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有红色油漆。

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名是多少?(课本第37页练习六的第9题)
(独立完成→小组中进行互评、说理→选取代表说说小组中出现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有哪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准确地运用方法列式计算以外,还要考虑生活地实际情况,才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学校,对学校的问题是比较关心的。

这道题以为学校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这道题目还以几个长方体组合而成,是求组合图形的表面积,题目的难度大、综合性强,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认真观察分析、灵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课本练习六的第6、7、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