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进行讲解。
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列举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能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化学与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2 教学内容化学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讲解。
举例说明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能提出一些环保的建议,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三章:化学与科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3.2 教学内容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讲解。
举例说明化学在推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感受到化学在科技中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学生能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并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四章:化学与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知识讲解。
举例说明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九年级化学下册德育渗透教案(一)
九年级化学下册德育渗透教案(一)九年级化学下册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道德观,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校纪律。
二、教学内容1. 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探讨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社会责任。
•分析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念。
2. 引导文化传承•认识化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古代冶金、炼丹等。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追求。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分组合作完成化学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信任和尊重。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介绍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分组讨论科学家在实践中的道德选择和社会责任。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家应承担的伦理责任。
2. 引导文化传承•分组研究古代科技与古代文化的关联,如冶金、炼丹等。
•分享研究成果,了解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追求。
•通过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化学实验。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和交流,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于科学与道德关系的理解。
•评价学生的文化传承研究报告,考察学生对于古代科学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教学资源•课本《化学下册》•课件/投影仪•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六、教学环节安排1.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科学家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道德的关系。
2.渗透思想道德教育(1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并讨论。
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案例(3篇)
第1篇标题:化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以“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为例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学污染成为其中一大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某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德育教育,以“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案例过程1. 引入话题,激发兴趣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化学污染的危害,激发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化学污染,保护我们的家园?”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实验探究,深化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化学实验,如“水质检测”、“土壤污染检测”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实验,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课堂讨论,拓展视野教师组织学生就“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学生从自身做起,提出以下观点:(1)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化学物质的浪费。
(2)使用环保型化学产品,减少化学污染。
(3)提高化学废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化学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化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 案例分析,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如“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等,让学生了解化学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提高道德素养。
5. 实践活动,践行环保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环保工作,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效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显著提高。
通过化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了环保意识。
2. 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学生在实验探究、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学会了尊重科学、关爱环境、勇于担当,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3. 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工作,践行环保理念,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3. 化学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4. 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5. 德育教育与化学课程的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3.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4. 德育教育与化学课程的融合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实验技能等内容。
2. 实践法: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报告、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学生德育教育成果: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
5. 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德育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出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其与德育教育的关联。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第一篇: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一、问题的提示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
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
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解题技能。
应对考试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通过强化训练来完成,但心理的成熟是不能催热的,学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能否利用知识传授的平台来体验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指导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呢?学生对说教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已不屑一顾,而对于从自然学科知识中感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有兴趣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是相通的,做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也是一致的,我们亦可用于讲解自然学科中规律的同时浸透人生道路,启迪学生智慧,开培人生。
二、理论依据1.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如何做人。
如何做一位对社会有用之才。
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水平。
更要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思想境界,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要磨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创造潜能。
2.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提倡人们在竞争发展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
社会使人如人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要知道没有别人给与你的帮助,没有大的发挥环境,是不可能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只有共同向前发展。
才能使整个社会向前迈进。
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情商的培养。
三、可行性分析1.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辩论法,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2.随着“工业化” “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知识。
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可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学设计引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初中化学为例,探讨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遵循实验守则,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环境保护: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倡绿色环保的行为。
3. 科学伦理:化学是一门涉及到伦理道德的科学,通过教学,传授学生科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培养其科学精神和诚信意识。
4. 社会责任: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1. 预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化学事件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
2. 合作学习:设计合适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伦理和道德因素,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
4. 实践活动:设计化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讨论式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实验教学: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五、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完整版)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化学)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化学)青山中学梁冰《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作为高一化学教师,应该多思考如何对高一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学校以德育为首,这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所决定的,也是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此话明确表达和肯定了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德育为首,并不是德育唯一,更不是孤立,架空德育。
必须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为首,并不排斥其他教育,也不能代替其他各育,德育只有渗透到其他各育中,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对各育的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才能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
二、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上好绪言课:在绪言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挂图向学生大力宣传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我国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对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我们的祖先在50万年以前就掌握了火的利用;西汉前期出现了书写和绘图的纸,几个世纪后传人外国,纸的发明是用化学方法制成较纯的纤维素高分子的一项重要成就,我国劳动人民在1000多年前就制造出火药,火药的发现,是人们从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先声,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
通过这些生动史实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现代化学科学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奋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巨大成就。
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超导体的研究;碳60分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对新能源氢化钛的研究等都走在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水泥,原盐、稀上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钢铁产量进入世界钢铁大国行列;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现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3.强调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
4.引导学生尊重实验器材,爱护环境,注重合作。
二、教学内容:1.化学是什么?2.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和实验守则。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介绍化学是什么,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和实验守则。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动手操作,感受化学的乐趣。
4.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5.总结:总结化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守则的遵守情况。
2.听取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3.在课后作业或小测验中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要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六、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深入了解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
2.开展化学实验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组织化学科普讲座,引导学生关注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爱惜环境、尊重实验器材、注重合作的良好习惯,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精选五篇]
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德育是教育教学的灵魂。
正确开展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开发智力,也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九年级学生面对毕业升学的压力,决定了九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且学习时间较短的困难局面。
而且初中化学教学时间为一年,内容多,学时少,不可能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德育,因此初中化学中德育重在“渗透”,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适时地加入德育,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德育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化学学习中,从而达到促进化学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我国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
……”在阅读这一段文字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学生一起探讨科学发展对社会、国家的影响,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经过短短的几分钟,得到了了共识,主要有:“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科教兴国”——势在必行,继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继续谈谈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师生交流后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发奋学习,以适应时代并努力去创造时代,做个时代的弄潮儿。
二、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也应积极融入德育因素。
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教师常采用以下方法:先请学生介绍各自实验内容的注意事项和分工情况(其他学生补充),实行知识的共享和完善,再开展实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样做不但要求学生熟悉内容,勤动手,勇实践,还要求每组学生要团结协作,采用最佳合作方式,追求质量和速度双丰收,如此一来,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以往的学生实验中的“看、慢、乱”的现象,效果相当好,如学生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大多数的组在15分钟内完成操作。
(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言高中化学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意识的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注入德育元素,可以在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实现德育渗透的策略1.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德育相关的化学知识,并将其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道德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他们思考化学知识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3. 培养科学道德观念:通过课堂实验和案例分析,教育学生科学研究中的诚实和谨慎,培养他们的科学道德观念,如严谨、客观、可靠等。
4. 创设德育环境:在校园和课堂上创设积极的德育氛围,通过班会、纪律教育等活动,加强学生德育的教育力度。
5. 融入日常生活: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并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6. 示例和激励: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德育榜样,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和道德选择,激励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追求高尚的德行。
结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意识。
通过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科学道德观念、创设德育环境、融入日常生活以及提供示例和激励,我们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篇一:高中化学教学与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与德育渗透探讨摘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而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已成为一大问题。
因此,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探讨,分析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希望能为优化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之德育渗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德育渗透一、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体现了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化学实验贯穿于整个化学课程,体现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化学家们为科学发展矢志不渝钻研到底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着学生们执着追求真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另外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精神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因此,本人认为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可行的。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篇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廉江市第一中学周琴新的课程标准中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下面我就如何利用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一点本人的认识。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是教育教学的灵魂”。
正确开展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开发智力,也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探索,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化学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
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了。
……”,在阅读这一段文字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学生一起探讨科学发展对社会、国家的影响,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经过短短几分钟,得到了共识,主要有:“落后就会挨打”――这是血的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科教兴国”势在必行,继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继续谈谈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师生交流后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发奋学习,以适应时代并努力去创造时代,做个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初三学习也跟祖国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把初中最后一年拼搏好,才能有美好的明天;我们每个人都尽力学习,因为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不能“靠天、靠地、靠父母”的,有的只是“逼我成功”;我们已经加入了WTO,现在办事都要与国际接轨,没有文化是行不通的,故学好基础文化知识,刻不容缓,等。
虽然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上课的进度,但“洗脑”后的学生会有使命感和紧迫感,会努力学习,使得以后的课上起来比较轻松。
《原子能不能再分》,讲授完原子的内部结构后,为了让学生更加体会原子能分,运用了事实举例,讲到日本长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无条件投降,震惊了世界,也惊醒了我国;1965年我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当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就意味着我国有了可以挡住帝国主义的“核威摄”这把“伞”,之后的氢弹的成功爆炸进一步垫定了我国核大国的地位;在“台独”嚣张的时候,我国政府公布我国在1989年就已研制成功了“中子弹”,这是我国政府在当时形势下拿出又一张王牌,以表明我国政府收回宝岛台湾的决心。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2. 在探究活动中强调团队协作和 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总结词:化学探究活动中的德育 教育,通过开展化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3.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 值观。
05
德育渗透效果评价与反思
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观察法
调整。
改进教学方法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等,以更好地融入德
育教育。
加强师生互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提 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拓展课外活动
组织课外活动,如化学实验、社会 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 教育的重要性。
THANKS
3. 通过化学史实中的德育教育,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2. 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如火药、 造纸术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 国情怀。
详细描述
1. 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门 捷列夫、居里夫人等,讲述他们的科学 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案例二: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教育
详细描述
2.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
介绍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成 分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
人的健康。
03
社会责任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如义务讲解、社区服务等,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
神。
04
德育渗透实践案例
案例一:化学史实中的德育教育
总结词:化学史实中的德育教育,通过 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科学精神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案例一: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并提醒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和使用这些物质。
同时,可以组织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或者邀请专家来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讲座,以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案例二:科学道德的培养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
例如,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向学生强调实验的目的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求他们签署实验守则。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同时注意他们的实验操作是否准确和规范。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重申科学研究应该是诚实、公正
和负责任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道德,我们能够使他们在学习
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希望这
些案例能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摘要】教育德为先,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化学教学大纲》提出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
安全环境保护教育、人生观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篇文章以氯气的性质教学为载体,介绍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渗透德育氯气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氯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与水、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化学性质。
3.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分析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通过氯气与水反应,以及其中化合价变化的情况分析氯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和理解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了解使用科学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1.通过对氯水成分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理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2.协助学生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科学思想,并逐步对学生实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教育。
3.对学生实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与水反应,氯气的强氧化性【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探究。
【教学方法】老师引导,实验探究【教学用具】试管、集气瓶、针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等仪器;氯气、铁丝、铜丝、红纸、硝酸银、稀硝酸、蒸馏水、新制氯水、石蕊等药品;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播放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件录像,引发学生思考氯气的物理性质。
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相关细节,回答学案上的第一部分问题。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生活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化学在饮食、健康、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析。
1.3 教学活动搜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分享和讨论。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
1.4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章:化学与科技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化学科技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2 教学内容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化学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3 教学活动观看化学科技相关的视频资料。
讨论化学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章:化学与环境3.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2 教学内容化学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环境保护的化学方法和措施。
3.3 教学活动调查周围环境污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进行环保实验,了解环保化学方法。
3.4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第四章:化学与健康4.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在健康事业中的作用,认识化学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科学生活方式。
4.2 教学内容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
4.3 教学活动学习人体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讨论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4.4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对生命健康的敬畏之心,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第五章:化学实验安全教育5.1 教学目标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增强安全意识。
5.2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案例(化学)
【案例三】以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有关酸雨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汇报。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案例(化学)
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近年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一直在世界前列。实践表明,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二、进行积极的、成功事例教育渗透德育
化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化学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很多科学家在小时候的处境比现在的许多学生要差得多,但是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树立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识。
【案例二】以人物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
在介绍氯气的性质中,当介绍到氯气的发现者,英国化学家戴维时,让学生阅读有关戴维的资料:(节选)
从学徒到科学家
1778年12月17日,亨弗利·戴维出生在英格兰彭赞斯城附近的乡村。父亲是个木器雕刻匠。他5岁入学,是个淘气、贪玩的学生。他衣服的两个口袋,常常是一个装着钓鱼的器械,另一个装满了各种矿石,这是在离家不远的矿区拣的。 1794年他父亲去世,家境更加困难了。为了谋生糊口,作为长子的戴维被送到当地一位名叫柏拉兹的医生那里当学徒。这项工作很符合戴维的志趣。他一方面充当医生的助手,护理病人,学习行医的本领,另一方面他必须天天调配各种药物,用溶解、蒸馏的方法配制丸药和药水,真正地操作化学实验仪器。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的知识大浅薄了,于是开始勤奋地学习,抓紧空隙认真阅读拉瓦锡的《化学概论》等化学著作。通过学习,他做实验的内容和目的明确了,凡是著作中讲过的实验,他尽可能地一一试试。凡是好书他都设法借到,如饥似渴地阅读。遇到学识渊博者,他就主动求教……。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课题: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知道化石燃料是严峻的自然资源;②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少的燃料;③生疏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及开发能源的意义;④生疏化学对社会进展的严峻意义。
①通过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培育学生从多渠道猎取信息的力量及对信息的加工力量;②通过与其它学科或已有学问联系,小组合作并参与沟通和争辩,培育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③通过猜测和研讨,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化石燃料为载体来辨证地生疏物质;②通过化石燃料的学习,培育学生对社会的关留意识,对学生进展社会责任感教育;③使学生树立疼惜能源,疼惜环境的意识,坚强学好化学为保护环境和解决能源问题做出奉献的信念。
【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学习难点:探讨削减化石燃料对环境污染的方法,树立环保意识【课前预备】学生:①查阅地理教材有关我国煤石油自然气分布及主要矿区;②查阅化石燃料的用途,以及能源及调查当地的燃料构造和燃料价格。
教师:①预备预习提纲发放给学生;②课件制作;③煤和石油的局部产品的实物标本。
【课前预习】1.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分解为、、等,其中适用于冶金的严峻原料。
2.当今世界上最严峻的三大化石燃料是、、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教学过程】导入: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燃料的燃烧给我们带来的能量,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化石燃料?【德育评析】本章的课题是《燃烧燃料》,在前面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燃烧,所以这样导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从已有学问进入的学习主题——化石燃料。
通过学生对已有学问的回忆,概括化石燃料的形成简洁、明白。
〔一〕化石燃料的形成引导学生回忆自然课已学学问:煤和石油的形成大屏幕呈现:化石燃料形成的文字说明和煤、石油、自然气的图片师生活动:回忆和沟通〔二〕化石燃料的组成元素创设问题情境:依据化学理论和已有学问猜测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学生争辩:提出猜测及猜测依据。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化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和防锈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和防锈方法。
教学难点:金属冶炼的原理和防锈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实验药品、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物理性质,如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等。
2. 提问: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
2. 进行实验演示,如铁与氧气的反应,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三、金属的冶炼(10分钟)1. 讲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如湿法炼铜、火法炼铜等。
2. 进行实验演示,如湿法炼铜的模拟实验。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的冶炼需要高温条件?四、金属的防锈(10分钟)1. 讲解金属生锈的条件,如氧气、水分、电解质等。
2. 引导学生探讨防锈的方法,如涂油、刷漆等。
3. 进行实验演示,如铁制品的防锈实验。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冶炼和防锈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 讲解环保知识,如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方法和防锈方法。
2. 强调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环保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2. 课后习题: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方法和防锈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方法和防锈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一、问题的提示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
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
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解题技能。
应对考试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通过强化训练来完成,但心理的成熟是不能催热的,学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能否利用知识传授的平台来体验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指导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呢?学生对说教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已不屑一顾,而对于从自然学科知识中感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有兴趣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是相通的,做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也是一致的,我们亦可用于讲解自然学科中规律的同时浸透人生道路,启迪学生智慧,开培人生。
二、理论依据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如何做人。
如何做一位对社会有用之才。
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水平。
更要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思想境界,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要磨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创造潜能。
2.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提倡人们在竞争发展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
社会使人如人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要知道没有别人给与你的帮助,没有大的发挥环境,是不可能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只有共同向前发展。
才能使整个社会向前迈进。
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情商的培养。
三、可行性分析1.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辩论法,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2.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知识。
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可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
3. 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四、具体实施时间(1?4 周)元素周期与物质结构化学知识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周期性与性质变化元素周期律同族元素性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化学键相关德育渗透内容量变到质变规律内因是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周期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用是相互的,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会建立新的平衡5?8 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守恒电能与化学能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限度11?16 周有机化合物守恒的法则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目标就是温度,别定目标使自己成为“活化分子”早点达成目标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打破原有的平衡体学。
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石油与煤乙酸,乙醇,乙炔的用途营养物质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就能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决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于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浪费资源,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标志。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会有价值,只有将知识转化为人们服务生产力,才会创造财富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设计的物质的范围很大,提高生活得质量需要化学常识作基础17?18 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五、效果预测1.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注重的学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产生价值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六、成果展示1.学生论文《化学与人类》等2.教案?教案中的德育渗透内容3.结题课4.德育论文《关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课题研究人:王小平2009 年2 月19 日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感于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入学习的研究、问题的探讨全过程,教师如何根据新大纲策划课堂教学,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学习平台呢?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真正起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真正起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的指导作用杜郎口中学不大,可新的观念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办公楼的标语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两栋教学楼的标语是《自主?自信》《探索?创新》、,校门口的宣专栏目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十大转轨》、《课堂教学十大关系》《成功课堂十大要素》《自主教学十大能力》《备堂十大要素》《十大素质》等等、、、、这些抬头便是指导性标语,醒目的新理念的内容边沟见了乡村中学校园文化,最终内化为老师的教学思想内涵,休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方针,让教师通过这些耳熟能译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这些教育方针积蓄力量,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师、教学一体化,每位教师都按“体验式”模式课型上课,各门学科虽教学内容不同,但方式大致相同,因而老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每位老师都随时将教学的感悟提供给大家分享,因而通过教学实践对理论的认识更深,更透彻,最终形成立体网络,构建了体现新理念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完整体系。
为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二,只有课前下苦工,第二,只有课前下苦工,课堂合作才能见成效。
合作才能见成效。
如果仅利用课堂40 分钟来完善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形成个性化风格,来应对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那是难以办到的。
必须指导学生课外如何下功夫。
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是课堂内外有机相结合新教学模式,它借用了课谈教学平台,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将目标问题化,将问题分别交给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前研究、探讨。
最终带着思考后的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各组呈现组员们感悟理解的知识,并提出本组成员在运用中遇到新的问题。
通过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更系统化。
运用更灵活,变通后内化能力从而得到提升。
当然,让学生能演好角色,当好演员,老师的策划更富有挑战性,每组课前探讨什么内容?如何呈现?将知识在哪些方便拓展、延伸?怎样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怎样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怎样让学生的经验成果化?怎样让学生以少的题量迅速达到“质”的飞跃?。
教师思考的范围,备课的内容更广、更深。
不备学生,不去利用,挖掘。
学生资源,是不可能实现兵带兵,兵强兵;让教学焕发青春的活力与魅力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走廊,楼梯间到处可见师生展示的各种形式的成果,有图示,表格,画,论文等等。
及时总结提升,体现自我的价值。
学会抬头看到的不是昂扬斗志,振奋精神的警示语,就是想要解答的凝难问题方法、和重要的经验规律规律,这种学习气氛无法让学生松懈下来,去忙一些无聊的事,而是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成长,为他人的进步去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停止就是退步,一个小规模的乡城中学充满的生机与活力。
杜朗口中学的以全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课堂?课堂不仅是老师传道,解惑之地,更应是学生展示自我,走向自我的舞台,并为学生的课后活动指明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探讨新的解决方案,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树立自信。
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只有坚持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才能转换成内在的素养。
第三,只有坚持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才能转换成内在的素养。
素质教育也可说是养成教育。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并且多年来始终如一,终见成效。
老师要让学生当好演员,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要组合成一支优秀的团队,让学生在这支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团队中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使团队充满了活力,这样才能持久就不会乏味,当教育教学成为了一门创新的艺术,年轻人的心活跃起来,就像春天充满蓬勃的生机。
因受教育的平台,使孩子们养成了渴望发展自我,乐于团队合作,懂得为人办事的方法,分辨是非善恶。
懂得知识、能力是自我发展的基石,这样的孩子习惯会坏吗?久而久之内化为自我素养,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服务于社会时,他们会知道自己的路该怎样走,精彩的人生该怎样实现,当这样一批批年轻人充满活力的队伍,注入社会建设中来,时代才能进步、发展。
杜郎口中学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让杜郎口中学起死回生,也成为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些乡村城镇教师也在教育战线上更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始终如一便是结果,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学会做学习生活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
关于高一化学作业批阅方式改进的研究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化学作业因化学知识点多,因而选择题、填空题多,大题少,化学老师任教班级多,因而老师批阅作业需花大量时间。
老师批阅作业主要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二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发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还存在的问题,为备好后面的课提供了新的素材,老师能否从批阅作业花费大量的时间中解脱出来,多一些时间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要尝试一种好的批改方式,让老师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达到批阅作业的目的提出假设:二.提出假设:我们想采取这种方式??学生完成作业后由老师(或课代表)公布答案,学生对照答案用红笔更改错误答案,学生对完答案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更正即可,若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在题号上画上问号,老师批阅作业时,着重看有问号的错题,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采取个别解答,或班级整体讲义的方式,以达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最佳效果。
理论依据:三.理论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通过对照答案,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地心态来解决。
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学生做完作业寻找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高三的教学。
具体安排:四.具体安排:第一步:跟学生讲清完成了作业的目的,意义及老师批改方式,对未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在平时成绩考察中扣分,课代表要统计每天作业完成情况。
第二步:实施时间1-4 周4-9 周11-16 周17-19 周作业内容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有关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复习题,月考试卷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有关的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的复习题,期中复习题试卷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有关的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复习测试题,月考试卷题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测试题,期末复习题试卷答案负责人黄铁明吴政霞王小平王小平说明1.负责人:提前做好答案,并将答案复印好给各班的课代表。
3. 作业完成与批阅流程学生做完作业→学生对答案更正→老师查阅完成情况及打问号的错题→分析问题解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