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方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有机地寓于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之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意即天才出自勤奋。

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

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追求真理,顽强不屈。

被称为“镭的母亲”的法国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使她患上了白血病。

但是她仍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

在进行相关知识教学的同时,自然地把这些故事渗透其中,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顽强勤奋的优良品质。

二、通过环境教学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海河污染、地球升温等,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在化学课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由于辩证唯物思想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基础,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化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但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在如化学一样的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似乎是一件与教学无关的事。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化学教学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通过化学教学渗透哪些教育1.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早在商代,我国人民就会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还有制火药、造纸术、烧瓷器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

向学生讲述这些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但在近代,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而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远离先进的科技,所以导致了科学水平的落后。

正是由于科技落后,才使旧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某些方面和国外仍有差距。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才能激励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而服务。

2.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的方法青少年学习热情高,但不成熟,看问题片面,容易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因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十分有必要的。

他们学习化学容易被假象迷惑,不容易深入到微观世界中,因此他们感觉化学不好学,特别是初学化合价、物质间变化关系时。

当他们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时,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当他们掌握唯物辩证法以后,会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能真正掌握它们的规律,甚至能帮助他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通过实践,他们还可以发展规律,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参加实践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掌握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大家知道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不生成新元素,在学习中,有学生就提出:有些广告中说把水变成油等,这些都是违反科学事实的。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意识,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渗透方式和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强化学科内涵,注重学科素养化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严谨和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操作后,还应该及时总结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实践探究的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

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情感熏陶和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不断充实自己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可以结合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开发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加强文化内涵,提升学科人文性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科普讲座和名人科普故事的分享,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只有通过加强化学学科的文化内涵,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化学学科的人文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动性。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多样,通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引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方式、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师生互动、教育氛围、实践能力、学生素质、热爱科学、探究精神。

1. 引言1.1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科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等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现象,帮助学生积累科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至关重要,初中化学教学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热爱,为未来的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科学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正体现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2 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中,德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

浅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心理、远大理想和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应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智育和德育一起抓,既教书又育人。

下面从六个方面简单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化学课上教师要富有激情地介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化学的研究更是令世人瞩目的。

许多化学成果在世界化学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我国造纸、火药、冶炼和陶瓷等。

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和使用湿法冶金技术的国家。

我国化学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5年我国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还有两弹一星、纳米碳管、高分子材料、飞天梦想的实现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科学知识,做一个有用的人。

通过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先生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侯德榜从小学习勤奋,以十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赴美留学,学成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

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拒绝日本鬼子的合作,率众入川,筹建川厂。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欧洲垄断造碱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用洋碱的历史。

他改进的造碱工艺,被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闻名世界,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通过讲述该事迹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国争光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使用芥子气等化学武器,拿中国人进行化学实验等,教育学生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探究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探究
, , 0
我们还讲解家里煤气 泄漏 时应 如何处 理 , 出现 时, 又该如何应对等 安全教 育。我们 在学 校模 灾现场 , 让学 生参加 灭火演 习。通过 学习 使学 临危机时 , 掌握一定 的应对方法 , 来保 护 自身的
。 五 、 透 辩证 唯 Nhomakorabea主 义 思想 渗
嚣 、 麓 慧 州臻÷ 篓 撼蠡五 瓣瓣 瓣麟
教 研视 点
渗透乏螺
目 再 。 。
嚣 释 嚣
苗 壤
棼 一
总结 的方法 应用 到生 活 中, 并监督 我们 身边 的 我还系统地讲解 了环境保护 的基本知识 , : 如 环 人类 的关 系 、 么是 环境 污染 、 什 它包 括哪 些 内 口 何防治环境污染等等 。 化学是一 门以实 验为基 础 的学 科 , 实验 中有 时 及一些有毒或有 害物质 , 直接危害师生的健 康。 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 , 一氧化碳就是 的。因此 , 在实验设计中 , 我特别强调学生应考 气处理装置 , 以减少对人及环境污染 , 增强学生 保 意识 。 同 时 , 要 指 导 学 生 正 确 处 理 废 液 、 还 废 剩余药 品。比如 实验后 过量 的酸 , 不能直 接倒 水道 , 用碱中和后再倒。 要 四 、 透 劳 动 安 全 教 育 渗 在初 中化学里 , 教材安排 了许 多演示 实验 、 学生 和课外实验 。在 这些实验 中, 有些 实验 的试剂 物是易燃 、 易爆 的, 的还有毒 性和腐 蚀性 , 有 在 时带有一定 的危险性 。例如 : 在给药品加热 时 , 是液体药品 , 管 口不能对着 自己或他人 , 试 防止 飞溅烫伤人 。加热 后 的试 管不 要用手 去拿 , 等 冷却后 , 才能拆 卸装 置 , 否则会烫伤皮肤 。闻药 味时 , 不能将鼻 孔凑 到容 器孔 闻气 味 , 而应该用 将气味扇进鼻孔中。在做燃烧 条件探究时 , 注 磷着火点低 , 容易 自燃 , 更不能将其拿出实验室

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初三化学教学是启蒙性教学,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具有启蒙性。

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相应能力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通过日常化学教学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

下面联系教学实践分享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体会:一、深挖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可结合历史的发展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中。

如在讲金属通性时,介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制造出了青铜器。

在讲陶瓷时,介绍我国陶器的制造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而瓷器的制造则不晚于三千年前的商代。

中国瓷器的制造技术于十五世纪传入西欧,欧洲人称之为“CHINA”(中国),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民发明瓷器永不忘怀的纪念。

在进行NaOH用途教学时,可介绍造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而欧洲人会造纸要比中国人整整迟了一千年。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战争年代却常被爱国志士当做传递情报的工具。

如在讲淀粉性质“碘遇淀粉变蓝”时,结合方志敏烈士在江西就义前夕,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出机要文字,包上一份重要文件,让一位女青年把这份文件带给鲁迅,鲁迅用碘在白纸上一擦得知其内容后,安全地把这份重要文件转到中央机关的故事,让学生既了解了淀粉的性质,又了解了先烈的足智多谋。

在学习酸时,引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岗哨发现一农妇挎篮中的鸡蛋被剥皮后,鸡蛋清上布满了字迹,是德军的绝密情报。

原来是德国一名化学家先用醋酸将情报写在鸡蛋壳上,晾干后,把鸡蛋煮熟,这样用醋酸写的字迹便透过蛋壳印到了蛋清上,而蛋壳外面一点痕迹也没有。

学生无不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学好化学的决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生根了。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意识的渗透则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中化学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益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意识,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要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高中化学教学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注重教学内容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让学生从课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伟大以及科学家的创造精神。

在教授环境污染和保护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要注重示范和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从师生互动中感知到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以实际行动示范出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行为,才能有效渗透德育理念,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要结合实践教学,深化德育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教育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实验精神。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考化学实验的意义,通过实践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化学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环保义工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关心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化学教育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往往容易忽视德育教育的渗透。

然而,德育教育与化学教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首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这些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维护实验室的整洁和环境的安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示范正确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安全意识。

其次,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中的道德行为。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常常需要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合作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作实验、讨论实验结果、评价合作过程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并明确阐述合作中的道德要求,如互助、尊重、公正等。

再次,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实验结果的科学和道德评价。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假设或理论,而结果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在评价实验结果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如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操作的诚信性等。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和道德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诚信和道德意识。

此外,化学教育还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关的化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例如,讨论化学产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和处理化学制品。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最后,化学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比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环保设施,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实中的应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已成为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化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意识呢?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品德的引领者。

教师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品行的培养,坚守科学精神和实验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引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地渗透德育意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案例、实验和应用范例都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和实验守则的实验精神和实验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科技创新比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和企业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创新。

要注重家校合作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关心和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庭作业、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使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是指通过化学教学的过程和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等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教育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不仅是一种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

下面将从知识培养、方法引导、实践训练和思想引领四个方面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在知识培养方面,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应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参加科技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方法引导方面,高中化学教学应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品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掘、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在实践训练方面,高中化学教学应通过实践活动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的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和实地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畏忧、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思想引领方面,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和科学研究的道德要求,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精神,尊重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分析化学的应用和环境保护等话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化学实验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角度展开讨论,分析化学实验如何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

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的实践运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

在做化学溶液配制的实验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物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最终获得一定浓度的溶液。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和耐心。

而这种积极探究的精神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化学品的使用,有时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实验前,老师需要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的安全说明,学生也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实验中,学生还需要与同伴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在学生中培养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实验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不仅需要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操作,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讨和解决。

在酸碱中和实验中,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找出酸碱中和的规律。

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策略探究一、引言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渗透德育策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渗透德育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化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使化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精神。

1.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遵守实验守则,保护实验器材,珍惜化学试剂,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 关注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化学知识是服务于生活的,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提倡探究学习法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探究学习法,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强调团队合作化学教学中强调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1. 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2. 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和情感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 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环境,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言在初中教育中,德育教育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不仅要教授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的角度1.塑造师生良好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2.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学生的角度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预习课本、做好课堂笔记等。

通过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学生应该坚持不懈、积极思考和努力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抗挫力,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德育渗透于化学教学浅论

德育渗透于化学教学浅论

德育渗透于化学教学浅论《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在这三个目标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实际就是要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辨证的观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树立爱护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是课程的标准的精髓之一。

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1 在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中充满着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教案,研究教材中与之有关的信息,与学生一起体会对立统一、辨证看待事物的观点。

例如,在讲述《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学说”。

英国化学家雷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的密度之差仅有几毫克。

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以此事例可以增强学生在做科学中要有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世界,要不唯书,要有严谨治学态度。

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的推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最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爱国热情可用知识的风采去激发,而化学发展史是很好的素材。

如在讲述《开启化学之门》中,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制火药、烧陶瓷和酿酒造术、商代青铜器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煤和石油的开发及利用等等,都是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的,通过学习可增强学生民族自尊性和自豪感。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品德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品德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品德教育每当走进校园,教学楼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十六个大字敲击着我的心扉。

我常常的思索,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和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班主任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和班主任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行为举措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

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为师者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

比如,为了上好每一堂化学课,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课上课下不放松对学困生的帮助,课堂上撒满快乐的阳光。

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

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理上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喜爱之情。

我自己班级的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您比我的妈妈对我好,因为你关心我、尊敬我、爱护我”。

这就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会成为学生成长旅程中的榜样。

二、德育素材从教材中挖掘和激励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教学保护空气的时候,列举近年来国内外因大气污染引起对人和动物造成的危害事件和当今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气空洞。

让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形成关心环境、热爱自然、保护家园的观念等相关环保知识。

课上,我经常给学生讲些化学家的故事,如居里夫人、戴维在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候德榜、张青莲等我国化学家,立志成才、忘我工作的故事。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品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思维方法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的也能够获得德育的熏陶。

德育意识的渗透可以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来实现。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德行和良好的品格,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意识的渗透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选取和教材的编写来实现。

教师在选择化学知识点和教材时,要注重体现德育意识。

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体现科学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的化学实例,引导学生从中领悟科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

德育意识的渗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实现。

教师要注重化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德育意识的渗透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化学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体验到德育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浅谈

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浅谈

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浅谈《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实际,通过“五结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既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又能增加趣味性,既教书又育人,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一、结合化学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教育德育并不仅局限于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等品质教育也应是德育的一部分。

结合化学史,德育教育便不再空洞乏味、苍白无力。

在化学课上我给学生指出,我国人民很早就有了探索化学的活动。

古代中国人的炼金、炼丹,虽有些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但他们的研究传入西方后,大大地推动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近现代,在化学上我国也做出了突出成绩,有自己的杰出学术代表。

我还强调,目前我国在化学的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比国外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化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好化学、振兴祖国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结合实验过程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我在指导化学实验时引导学生注意,化学实验不是盲目地乱撞,而是有一定的研究程序,即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处理数据、结论、评价,用得到的结论指导进一步的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在研究,增强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潜移默化,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化学作为实验科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很重要。

在学习酸、碱、盐的时候,我讲到酸碱指示剂,给学生讲了波义耳因为紫罗兰花瓣溅上酸变红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的故事。

然后提示学生,看起来波义耳是无意中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但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一贯认真观察实验的好习惯所带来的结果。

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必须细致观察,尊重事实,认真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 (4)

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 (4)

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学校化学教学中,除了传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外,还应该贯穿德育教育。

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都能够坚守良好的品德,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本文就化学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进行探究,并且举例说明。

一、课程内容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构建应该保证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相结合,其中德育内容应该成为核心内容之一。

化学教学应该突出探究性和实验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让学生发现周围的事物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激励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范,懂得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获取知识,还要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本领域所联系的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接受并理解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实践教学化学教学德育的渗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还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让学生通过制作科学小发明或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科技知识,来锻炼学生的勇气、创造力和意志品质。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养成责任感和关爱环境的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师生互动德育教育是需要学生始终关注和重视的,教师需要通过微课、网络直播、微信交流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这种形式的交流,除了能创造出自由互动的环境外,还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和道德情操,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系。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法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是充满矛盾的运动,这是辩证法的核心。

如:化学的利于弊。

又如:溶解与结晶,水解与中和,加成与消去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实例。

量变到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

元素周期律是量变到质变最即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典型的例子。

又如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深厚的民族感情。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灿烂的的古代文明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

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如四大发明中的化学工艺。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

例如:我国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结合“蛋白质教学”可讲1965年我国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一结晶牛胰岛素。

于1981年又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03年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上天。

这些,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环保意识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最直接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案例
高二化学李晓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很多数理化教师所忽视。

他们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或文科老师所要做的事,而理科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与思维的训练。

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在学校里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无论哪个科目。

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关系德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不仅是可行,也是必要的。

下面谈谈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进行积极的、成功事例教育渗透德育
化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化学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但是很多科学家在小时候的处境比现在的许多学生要差得多,但是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树立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识。

进行环境问题的讨论进行德育教育
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海河污染、地球升温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设计一些环保知识。

以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有关酸雨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

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汇报。

学生一:从生活中有关SO2的来源进行调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含硫原料所产生的。

原油、煤以及铁、铜、铅、锌、铝矿石等许多原料中都含有硫。

煤和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原油的炼制、金属矿石的冶炼等过程中,燃料和工业原料中的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

学生二:从SO2的危害进行说明: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眼结膜炎症等。

同时还会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弱。

SO2在氧化剂、光的作用下,能生成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能使人致病,增加病人死亡率。

研究表明,在低浓度SO2的影响下,植物的生长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SO2对金属,特别是对钢结构的腐蚀。

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

据估计,工业发达国家每年因为金属腐蚀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

问题1:为了减少SO2的排放,你觉得你能做些什么?
问题2:为了减少为了减少SO2的排放,你有什么建议?
比如,盲目的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化肥,是我国农村出现的普遍现象,农村化肥的平均使用量为378kg/km2,已成为化学施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这一现象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未被利用的养份通过流失、淋漓、反硝化、吸附和浸蚀等方式进入空气,使环境受到污染。

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

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塑料杯、塑料袋等减少白色污染。

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化学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化学
学科的优势,挖掘化学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结合教材,结合教学,以达到育完美的人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