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透镜》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合集下载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5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5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5篇教案名称:光的折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教材章节为《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义、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折射现象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玻璃棒、水、三角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现象。

2. 新课讲解:介绍光的折射定义、折射定律,并通过实验演示折射现象。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4.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折射现象,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折射定律:入射角i、折射角r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之间满足关系式n1sin(i)=n2sin(r)。

3. 应用: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入射角为30°,第一种介质折射率为1.5,第二种介质折射率为2的光线折射角。

答案:折射角为26.57°。

2. 题目:分析透镜成像的原理,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图。

答案: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研究光的折射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透镜成像技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光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关系的定律。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2.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射定律。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折射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彩虹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折射定律的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如透镜、眼镜等。

5.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光的折射在各种领域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理解和解释周围世界的习惯。

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彩虹、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照相机、望远镜。

光的折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光的折射应用。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七、折射现象的探究实验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折射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折射定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八、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让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斯涅尔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6篇)【学习目标】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试验探究,熟悉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导学过程】1学问回忆: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2演示试验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如下图。

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试验)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看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觉: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与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活动2:试验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⑴如下图,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⑴如下图,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看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试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⑶依据观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⑷将光具盘的上半局部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局部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3、在试验中你还有其他发觉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转变而: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可编辑)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可编辑)

4.3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章《光的折射》第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目标?(1)知识: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难点和重点(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教材处理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

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特点2.能辨析折射现象3.能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通过猜想、检验、联想、探究得出光折射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迁移类比在学习中的作用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探究光折射的特点【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折射现象实验器材:一次性纸杯10个,光的折射演示仪两套,三角尺一幅,学生活动卡20份【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把自己的笔放入桌面的水杯中,观察笔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杆变弯折了)师:笔杆弯折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板书课题—光的折射)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探究光折射的特点,并用光折射的特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

2. 光的折射演示光的折射,引导学生观察发生折射的条件(演示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板书(ppt出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 相关名词(三线两角一点)类比光的反射中的三线两角一点引导学生指出折射中的三线两角一点。

(演示现象让学生读出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回顾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2)引导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引导学生讲出探究方法)简要板书(学生叙述PPT出示)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理;2.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验证光的折射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介绍;2. 光的折射规律的讲解;3.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4.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光的折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对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欲望。

2. 概念讲解(15分钟)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基本概念,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

3. 光的折射规律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光的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的表达式和解释,解释折射率的概念。

4. 光的折射实验设计(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5.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际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包括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不同介质的折射现象等。

6.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15分钟)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计算折射角和入射角,并比较不同介质的折射率,验证光的折射规律是否成立。

7. 总结(10分钟)回顾光的折射规律,和学生讨论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分析过程,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一些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成果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观察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用具:平面镜、光源、半球状容器、透明介质等;3. 实验工具:直尺、量角器、光线投射仪等。

六、教学延伸:1. 加大实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折射实验设计;2.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异常现象;3. 培养学生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眼镜的配光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实验,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亲自操作,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的折射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光的折射的教案导语:本教案主要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定律和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以及应用。

通过此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改变规律,以及如何计算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等重要概念。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相关概念;2.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并应用光的折射定律;2. 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直尺、平面镜、尺寸适宜的透明物体(例如玻璃块)、直角三棱镜、纸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展示,向学生引入光的折射主题。

例如:什么是光的折射?你能举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吗?Step 2:光的折射定律的讲解(10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由光的折射定律来描述。

”2. 解释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Step 3:实验展示(20分钟)老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并利用直角三棱镜和玻璃块等器材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老师通过几何解析法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定律的推导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精确度。

Step 5: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的解答,包括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和计算题目。

2. 分组讨论并解答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游泳池中看到的人的形状会变形?Step 6:知识拓展与应用(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写出3-5个光的折射应用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透镜》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透镜》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5.1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1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2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透镜焦距的办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一批旅行家乘船在海上漫游,不巧,在海上遇到了狂风,把船吹到了一座孤岛旁,旅行家门只好下船来到岛上。

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旅行家门准备生火取暖,烧火煮饭。

意外的问题来了,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

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叫克劳尼的物理学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办法吗?其实这个办法早在我国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 什么是透镜?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 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3 什么是焦点和焦距?怎么找到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它的焦距?(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讨论。

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透镜:能透光的镜片,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观察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片的形状。

找出它们的不同。

摸: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请先用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发现,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近视眼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

通过放大镜看近处的物体,能成正立的放大的像,看远处的物体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通过近视眼镜片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缩小的。

(二)结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三)效果检测:判断下列各图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四)凸透镜和凹透镜怎么画(至少由一个球面组成)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A B C D E F(五)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光的折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北师大版

《光的折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北师大版

尊敬的用户: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

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

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四、光的折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现象。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2、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具激光笔,玻璃砖,香,火柴,墨水,鱼缸,铅笔,水杯,量角器,笔,纸,直尺,钢笔。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大家看这个鱼缸,我现在用激光笔照亮空鱼缸底下的A点, 然后我往鱼缸里倒水,然后回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呢?学生可能回答:光线反射走了,照不到A点。

学生可能回答:光还是能照亮A点。

学生可能回答:光折射后,还是照到A点。

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到底会出现哪种情况呢?演示试验:激光笔先垂直照亮空鱼缸底部的A点,然后慢慢往鱼缸里倒水(已经滴入几滴墨水的水),激光笔仍能照亮鱼缸底部的A 点。

(且光线没有发生偏折)学生产生疑问:光在水面应该发生发射,为什么光线没有反射走,而是进入到水中了呢?学生讨论可能得出的结论:1、光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只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了。

2、激光是一束光线,不是一条光线,部分发生了发射现象,部分进入了水中。

教师启发:怎么样才能验证大家的讨论的结果呢,大家设计个试验学生设计试验:让光线斜射如水中,让反射光线不和入射光线重合。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等奖设计第五节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2)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对光线作用教学难点: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关系教学形式: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探究活动4.7。

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

(1)发现问题:夏天我们去游泳时,双脚进入水中发现腿好象“短”了一节。

(2)提出问题:为什么脚进到水中和陆地上观察不一样呢?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3)猜想与假设:这可能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设计实验:我现在有一束激光,你能否来证明一下,光由空气射向水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呢(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加以改进,并让其上来演示完成)现象: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结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在水里的东西好象会往上升些,但物体本身并没有上升。

并让学生再举些实例探究活动4.8,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1)提出问题:那么光由空气射向透明固体的现象是否也一样呢?(2)猜想:应该也是一样的。

(3)设计实验:由学生讨论并得出实验方案。

可将激光束通过一玻璃,观察其现象。

(4)进行实验:由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做辅导,并做垂直入射时的现象。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透镜》的教学设计15一、关于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2)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

(2)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索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第九章光学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光的折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斯涅尔定律,学会运用数学表达方式解决折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及折射定律的推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玻璃砖、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激光笔、玻璃砖、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激光笔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差异。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斯涅尔定律,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等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并记录数据。

5. 应用拓展(5分钟)学生运用斯涅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折射角,解释眼镜的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斯涅尔定律3. 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的概念4. 折射现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砖中,求折射角。

(2)已知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在玻璃中的速度为2×10^8m/s,求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率。

2. 答案:(1)折射角为0°。

(2)折射率为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定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等奖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等奖

光的折射说课稿一等奖一、说教材《光的折射》是物理课程中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等现象的深入,也是对后续学习光的色散、干涉等复杂现象的基础。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它将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提炼出科学原理,深化对光的认知。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斯涅尔定律、折射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速度变化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透镜的成像原理等,还能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掌握斯涅尔定律,了解折射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了解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能够设计简单的折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折射率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规律,以及如何处理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变化与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1.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描述。

- 斯涅尔定律的记忆和应用。

- 折射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2. 教学难点:- 实验观察与分析,提炼出折射定律。

- 折射率与光速变化之间的物理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我的教学亮点:1. 启发法:-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曲、水池底变浅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原理。

- 设计问题串,如“光在同种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为什么会改变方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题目:用《透镜》教授光学知识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本质。

2.学习透镜的工作原理,了解透镜的种类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透镜样品、笔记本电脑、实验用具。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要复习光的传播方式,与学生共同回答如下问题:a.光的传播方式有哪些?b.光传播的原理是什么?2.理论讲解(15分钟)使用投影仪播放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光传播的常见现象和原理,如折射、反射等。

解释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并说明透镜是如何利用光的特性进行成像的。

同时,通过图示和文字解释透镜的种类和应用。

教师要重点讲解光的传播路径和透镜的类型。

3.实验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实验用具。

教师向学生提供透镜样品和实验指导书,让学生进行透镜的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透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性,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束后,学生将所得到的数据整理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4.深入讨论(20分钟)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如:a.透镜的焦距对成像特性有什么影响?b.不同形状的透镜对成像有何影响?c.透镜的应用有哪些,为什么?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拓展光学知识,加深对透镜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2.课堂参与度: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发言并结合实验表现,评价学生对于透镜和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1.探究折射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

2.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成像特性上的异同。

3.进一步研究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透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性。

《光的折射》word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光的折射》word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尊敬的用户: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

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

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复习(二)【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及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及其应用。

3、通过教师的引导,经历观察现象、归纳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

4、通过例题选讲、分析,发现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的方法与技巧5、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教学程序】【解法指导】常见的题型和解法本章的习题类型主要有: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①分清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光从空气斜射入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可以看出:角大的一侧是空气。

②学会用光路图分析和解释有关折射现象。

用作图法解决问题比较直观,易理解。

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可画图解释。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1)会画三条特殊光线,即分别平行主光轴、过光心和过焦点的光线。

(2)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不要只看折射光线是否相交,还要看它们使光线是相互“靠近”还是“远离”了。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解这一部分习题时要注意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且放大的。

【典型例题】例1.晴朗的夏日中午,给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 水滴容易透过阳光C. 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D. 水滴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解析:停留在叶子上的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小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会使阳光集中,从而将叶子烧焦。

《透镜》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北师大版

《透镜》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北师大版

尊敬的用户: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

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

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第六章第一节透镜教学目标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用具:圆形玻璃缸,水,一朵玫瑰花,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照相机、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教学过程活动活动备注一、课前展示活动一用一个比较高的圆形鱼缸放入一部分水,里面浸没一支,漂亮的玫瑰花。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支玫瑰花,当我把它取出来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生活的经验你们知道这个圆形的玻璃缸能放大物体,同学们也来亲身感受一下吧!实际上玻璃缸也好、装水的矿泉水瓶也好,它们都是一个两侧平滑的透明的“镜子”,我们称它为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第四章第一节:透镜视频画面:用PPT展示板书:第四章第一节:透镜学生讨论。

学生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近处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透镜分类由透明材料(玻璃、水晶等)磨制成的两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叫做透镜。

同学们其实我们平时见过的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当中都有一些透镜。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进这些透镜是怎样的呢?如果让你自制一个透镜,你会把它作成什么形状呢?你们可以先在纸上设计一下,看哪位同学画出来的形状多,小组一起把他们分分类。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全国一等奖)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对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及探究过程; 2.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总结及对光的可逆原理的认识。
难点教学方法
(1)再次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 (2)逐渐形成设计实验方法、交流讨论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体会演绎、归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姓名
李红君
单位名称
武宣县通挽镇中学
填写时间
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名称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通过对常见有关折射现象的观察认识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不再沿直线传播 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2)通
(难点突破)
(一)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活动:
1.既然是与光有关的特殊现象,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
3.什么是光的折射呢
(二)学生活动:思考并回应教师的问题,关注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会是怎样的现象 教师活动:
1.演示光在空气中(白板上)沿直线传播;
2.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光发生折射;
3.引导学生总结出光的折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

《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精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究光学的核心内容——光的折射。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彩虹和水中物体的视觉变化,引导学生进入光的折射的世界。

我们将深入理解折射定律,探讨光线在介质间传播时的规律,并探索全反射这一奇妙现象。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光的折射现象,并应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强化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光具、水槽和玻璃棒等)。

学具:学生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图片,如雨后天空的彩虹、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等,引起学生对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讲解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示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变化。

深入解析折射定律,并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际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验证折射定律。

4. 例题解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动手动脑,运用折射定律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5. 课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6. 知识拓展引入全反射现象,讲解其条件和应用,拓宽学生视野。

7. 小结8.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 折射定律: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为定值,即 sin i / sin r = n(n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折射角r与入射角i之间的关系为 r = arcsin(sin i / n)。

4. 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

《透镜》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透镜》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4.2 透镜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95%以上的同学能知道两种透镜,并学会3种辨别法;90%以上的同学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80%以上的同学知道两种透镜的3条特殊光线。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两种透镜,学会辨别它们的方法;知道两种透镜的特点。

难点:知道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两种透镜的3条特殊光线。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互帮显示板、视频、实验器材等教辅工具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感情调节(2分钟)欣赏我国航天员王亚萍老师在太空讲授水透镜的一段视频(实际意图: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引入课题)二、自学与互帮(中间穿插释疑过程)(28分钟)1.自学内容一:初识透镜(1)自学要求:2人一组做实验,实验时,注意安全。

(2)自学方法:认真观察桌上的各种透镜,与平面镜比较,结构上有什么不同?(3)自学内容:阅读课本P84第一段,完成填空。

①中间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填“厚”或“薄”)②中间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

(填“厚”或“薄”) (4)知者加速:可以透过两种透镜观看教室内的物体。

(5)释疑:触摸透镜各处的厚度,而不是触摸表面形状。

2.自学内容二:初识凸透镜与凹透镜(1)自学要求:2人一组做实验,注意安全;先熟悉操作步骤,再动手实验。

(2)自学方法:认真学习活动步骤,精心实验,认真观察;完成互帮显示板的内容;每组推选2人(1人讲解、1人演示)。

(3)自学内容:活动: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4)知者加速:通过透镜观察书上的字,透镜距书较近,试着把透镜往右移,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字的像往______移(左/右);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字的像往_______移(左/右)。

(5)释疑:①演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凹透镜。

重点引导学生知道透镜可以透过光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区别3个光斑②归纳3种辨别凸透镜、凹透镜的方法——摸、看、照3.自学内容三:了解透镜的相关名称(1)自学要求:安静自学,独立思考,有困难翻红牌求助老师,学完翻绿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正版”资
料系列,
由本公司
独创。


在将“人
教版”、”
苏教版“、”
北师
大版
“、”华师大
版“等涵
盖几乎所
有版本的
教材教
案、课件、
导学案及
同步练习

检测
题分享给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自主空间需要的朋
友。

本资
源创作于
2020年8
月,是当
前最新版
本的教材
资源。


含本课对


容,是您
备课、上
课、课后
练习以及
寒暑假预
习的最佳
选择。

课题
教学目标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重点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流程
三、巩固练习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镜,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实像。

(正立/倒立)。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____和______。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____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前/后)移。

2.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_像(实/虚)。

2.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上/下)移动.
4。

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若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物体离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应__________10cm.
5.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
一个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的位置;这
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_像.如果你想制作
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
的_________(近视/远视)镜片来代替.
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7.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8.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
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
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
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
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0.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
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1.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中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
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
当于视网膜。

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
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
12.如图所示,光线BF从凸透镜身出后射到位于凸透镜焦点的镜面上,
请画出进入凸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13.如图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光线射入潜水员眼睛的其中两条,
请作图找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的位置'S.
14.如图是点光源S 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其中的两条折射光线,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点光源S 及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14.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示意图,MN为
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
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
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侧
a、b 、c、d 四点中的点处。

就是利用
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