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讲解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解读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解读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概述、调查、整理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研究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件新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巴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G.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月统计产品产量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1%2%5.1++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 是时点指标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B. 固定资产折旧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C. D.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B. (2%+4%)÷2=3%C. (2%+4%)÷3=2%453025%1%2%5.1++++3%1%2%5.1⨯⨯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A. 众数不存在B. 众数等于均值C. 众数等于中位数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B. 乡村大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质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D.相对指标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A.14.5%B.95%C.5%D.114.5%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B.平均增长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13C.7.1D.7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统计学例题讲解

统计学例题讲解

第四章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解:5.291002950133438151345343538251515==+++⨯+⨯+⨯+⨯=∑∑fxf x =乙()986.810080752==-∑∑ff x x =乙σ267.0366.9==x V σ=甲3046.05.29986.8==x V σ=乙甲组更有代表性。

乙甲∴<V V第十一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例题:(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 平均变动多少?(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n=6 ∑x =21 ∑y =426∑x 2=79∑y2=30268 ∑xy =1481(1) 相关系数:2222)(1)(11∑∑∑∑∑∑∑-⋅-⋅-=y n y x nx y x nxyr =-0.9090说明产量x 和单位成本y 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关系。

(2)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n=6 ∑x =21 ∑y =426∑x 2=79∑y2=30268 ∑xy =148122)(11∑∑∑∑∑-⋅-=x n x y x n xy b = (1481-1/6*21*426)/(79-1/6*21*21)=-1.82x b y a -==426/6-(-1.82)*21/6=77.37 则y c =77.37-1.82x在这里说明回归系数b 的含义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2元 .(3)假定产量为6000件,即x=6时,单位成本为:则y c =77.37-1.82x =77.37-1.82*6=66.45(元) . 即单位成本为: 66.45元.2.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1890 ∑y=31.1 ∑x2=535500 ∑y2=174.15 ∑xy=9318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参考答案:(1)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Y=-5.5+0.037x(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率平均增加0.037%.第十四章: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学习统计学的学生,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些统计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描述性统计习题:给定以下一组数据:10, 15, 12, 18, 20, 22, 16, 10, 14, 19。

请计算该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答案:均值: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均值为(10+15+12+18+20+22+16+10+14+19)/10 = 16.6。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中间的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中位数为16。

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

对于给定的数据,众数为10。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

均值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是数据的中间值,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在这个例子中,均值告诉我们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16.6,中位数告诉我们大约一半的数据小于16,一半的数据大于16,众数告诉我们10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 概率习题:一个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

如果投掷一次骰子,求得到奇数的概率。

答案:奇数的个数为3个,即1、3、5。

骰子的总个数为6个。

所以得到奇数的概率为3/6 = 1/2。

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这个例子中,奇数的个数是3个,总个数是6个,所以得到奇数的概率是3/6,即1/2。

3. 抽样与估计习题:某市有1000名居民,你希望了解他们对某项政策的态度。

你打算进行一次调查,抽取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结果能否代表整个市民的态度?为什么?答案:这个调查结果不能代表整个市民的态度。

原因是抽样的方式可能引入抽样误差。

如果抽取的100名居民在某些特征上不具有代表性,比如年龄、性别、职业等,那么调查结果可能会偏离整个市民的态度。

统计学 教材习题解答(09-12-16)

统计学 教材习题解答(09-12-16)

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一般有几种理解?2.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4.统计工作包括几个步骤,它们各是什么?5.什么是统计指标,它具有哪些特点?6.举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变量。

第二章统计调查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普查?什么是统计报表?两者有何区别?3.什么是重点调查?如何选择重点单位?第三章统计整理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应按怎样的步骤进行?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以一实例说明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原则。

3、什么是分布数列?它有哪几种?怎样编制分布数列?它有哪些表示方法?4、什么是统计汇总?它有哪几种组织形式和具体技术方法?5、统计表是怎样构成的?编制统计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习题(51页)6、某班组20名工人的资料如下:要求:(1)按性别、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分别编制分布数列;(2)按组距20—30,30—40,40—50,50岁以上分组编制组距数列解:(1)某班组工人性别情况表某班组工人文化程度情况表某班组工人技术等级情况表(2)某班组工人年龄分布表7、某车间50名工人工资如下:(单位:元)380 390 400 410 420 460 470 910 600 960 560 560 570 570 580 430 480 690 590 590 560 550 550 530 520 520 490 600 620 620 860 790 780 680 700 720 650 630 640 630 830 810 750 680 680 750 650 660 660 880 要求:(1)按组距50元编制变量数列(2)按组距100元编制变量数列(3)比较上述两种分组哪种更合适解:(1)按组距50元编制变量数列某车间工人工资分布表(2)按组距100元编制变量数列某车间工人工资分布表(3)按100元分组更合适8、设有甲、乙两个企业某年末有关资料如下:要求:设计一张主词按甲、乙企业分组,宾词作复合设计的统计表,表明甲、乙企业的职工总数和不同工龄中的男、女人数。

统计基础题库及答案详解

统计基础题库及答案详解

统计基础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性分析答案:D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答案:A3. 下列哪个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A. 0B. 1C. 2D. 3答案:B二、填空题1. 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

答案:样本2.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为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_。

答案:0,1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答案:-1,1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2. 什么是抽样误差?为什么会产生抽样误差?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它不能完美代表总体。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2+4+6+8+10)/5 = 6标准差:sqrt(((2-6)^2 + (4-6)^2 + (6-6)^2 + (8-6)^2 + (10-6)^2) / 5) = sqrt(20/5) = 22. 如果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均值为μ=100,标准差为σ=15,求P(85 < X < 115)。

答案: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查找z值分别为(85-100)/15和(115-100)/15,然后计算两个z值对应的正态分布累积概率,最后相减即可得到所求概率。

五、论述题1. 论述统计推断与描述性统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总结和描述,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方差等统计量。

而统计推断则是在已知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假设检验。

《统计学》(练习1)答案解析

《统计学》(练习1)答案解析

统计学课程单项选择练习题1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

这一叙述是( D )的结果。

A、定性变量B、试验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C )。

A、企业的收入B、员工的工资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D、汽车产量4.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 )。

A、生活费支出B、产品的等级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5.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500人是(B)。

A、总体B、样本C、变量D、统计量6.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等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8.为了解某学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C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9.一个样本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C )。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10.样本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D )。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11.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 B )。

A、频率B、百分数C、比例D、比率12.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的是( B )。

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13.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 )。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基础课后全部详细答案与讲解

统计学第一至四章答案第一章一、思考题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统计数据的分类:按计量尺度: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获取数据的方式: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分类数据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的分类是有序的;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定量数据;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截面数据也称静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也称动态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对武昌分校的全体教师进行工资调查,那么全体教师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五十名教师进行调查,这五十名教师的集合就是样本,全体教师工资的总体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五十名教师工资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教师的工资。

4.有限总体:指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

例如:武昌分校10 级金融专业学生无限总体:指总体所包含的元素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例如:整个宇宙的星球5.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同时数值型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6.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例如“产品数量” 、“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的取值指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

例如“温度” 、“年龄”。

二、练习题1.(1)数值型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型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2.(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IT 从业者,样本是从IT 从业者中抽取的1000 人,样本量是1000(2)“月收入”是数值型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3.(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第二章一、思考题1:答:1: 普查的特点:①: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②: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③: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4:普查的使用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的现象。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本科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1)统计学(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4)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1)每一个工业企业(2)每一台设备(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1)指标(2)标志 (3)变量(4)标志值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 (3)练台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9.(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4)监督功能10.()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4)连续性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2)综合性(3)社会性(4)同质性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1)威廉·配第 (2)阿亭瓦尔(3)凯特勒 (4)恩格尔13.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量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1)平均数 (2)相对数(3)绝对数(1)众数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答案:一、1(2) 2(4)3(4)4(4)5(2)6(4)7(2)8(2)9(3)10(1)11(4)12(3)13(2)14(3)15(1)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判析题l.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应用统计学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2.对10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D)。

A.100名职工 B.1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每一名职工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2分、81分和87分,这4个数字是(D)。

A.指标 B.标志C.变量 D.标志值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5.某工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C)。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6.下面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

A.全国人口数 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生产率 D.工人工资7.以下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

A.播种面积 B.销售量C.单位成本 D.产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B)。

A.劳动生产率 B.产量C.人口密度 D.资金利税率二、简答题1.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定类变量、定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分类变量。

(3)研究者所关心的参数是什么?所有的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是参数还是统计量?统计量。

(5)研究者所使用的主要是描述统计方法还是推断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

2.要调查某商场销售的全部冰箱情况,试指出总体、个体是什么?试举若干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总体:该商店销售的所有冰箱。

总体单位:该商店销售的每一台冰箱。

品质标志:型号、产地、颜色。

数量标志:容量、外形尺寸;数量指标:销售量、销售额。

质量指标:不合格率、平均每天销售量、每小时电消耗量。

《统计》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练习(含答案)

《统计》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练习(含答案)

统计考纲要求1.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2.会指出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3.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三种抽样方法.4.会根据特征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5.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6.理解用样本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知识点一:总体与样本1.定义:在统计中,所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对象叫做个体.2.定义:被抽取出来的个体的集合叫做总体的样本,样本所含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知识点二: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定义:我们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总体按照某种顺序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小团,放到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充分搅拌后,再从中逐个抽出10个小纸团.最后根据编号找到个体.这种抽样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注意:简单随机抽样必须保证总体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简单随机抽样是等概率抽样.2.系统抽样定义:当总体所含的个体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中抽取一定数目的个体.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主要步骤: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用系统抽样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编号:将总体的N个个体编号;(2)确定间隔:可以考虑用Nn(取整数)作间隔分段,将总体分成n段;(3)抽样: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如抽每段的第k个顺序号的个体(k为小于Nn的整数),得到容量为n的样本.3.分层抽样当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可将总体按差异情况分成互不重叠的几个部分——层,然后按各层个体总数所占的比例来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 对分层抽样的每一层进行抽样时,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知识点三:用样本估计总体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频率频率的定义:各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该组的频数.每组的频数与全体数据的个数之比叫做该组的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率,得到频率分布表,由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步骤为: (1)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得到样本数据;(2)计算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组距和组数,确定分点并列出频率分布表; (3)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4) 观察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2.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 (1)平均数或均值定义:如果有n 个数1x ,2x ,…,n x ,那么121()n x x x x n=+++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或均值,x 读作“x 拔”. 均值反映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样本方差定义:如果样本由n 个数1x ,2x ,…,n x 组成,那么样本的方差为 2222121()()()1n s x x x x x x n ⎡⎤=-+-++-⎣⎦-. (3)样本标准差由于样本方差的单位是数据的单位的平方,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人们常使用它的算术平方根来表示个体与样本均值之间偏离程度,叫做样本标准差.即(+-n s x .题型一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例1 某地区为了掌握7岁儿童身高状况,随机抽取200名儿童测试身高,请指出其中的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解答:该地区所有7岁儿童的身高是总体,每一个7岁儿童的身高是个体,被抽取的200名7岁儿童的身高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题型二抽样例2某中职学校为了解2009级新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从1000名新生中,利用系统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请你来完成这个抽样.解答:将这1000名学生编号(也可以利用新生录取号),由于100020 50,所以取每段间隔为20,将编号分成50段,规定各段抽取第16个顺序号的学生,得到容量为50的样本.其学生号码依次为16,36,56,76, (996)题型三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例3 科研人员在研究地里的麦苗长势时,随机抽取20株,测得各株高为(单位:mm): 61675867656459625866645960635860 62606363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分析:应用公式解答:样本均值61.95,样本方差约为8.68,样本标准差约为2.95.一、选择题1.要能清楚的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A 扇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 D 表框统计2.某社区有400个家庭,其中高等收入家庭120户,中等收入家庭180户,低收入家庭100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作①;某校高一年级有12名女排球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人调查学习情况记作②.那么,完成上述2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 ①用随机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B.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随机抽样法C.①用系统抽样法,②用分层抽样法D.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3. 以下物征数中能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是().A极差B平均数C方差D以上都不是4.某同学参加跳远比赛前,若教练想对他10次的训练成绩进行了分析以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该同学这10次成绩的( ).A平均数 B.方差 C.频数 D.频率5.数据5,7,7,8,10,11的平均值是( ).A.2B. 4C.8D. 16.一组数据:5,7,7,a,10,11,它们的平均值是8,则a的值是( ).A2 B.4 C.8 D.17.扇形统计图中,占圆面积40%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B )A 162°B 144°C 150°D 120°8.用随机数表法从100名学生(男生25人)中抽选20人进行问卷调查,某男生被抽到的概率是( C ).A.1100B.125C.15D.149. 为了了解1200名学生对课改试验的意见,计划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分段间隔为( ).A.40B.30C.20D.1210. 数据-1,-2,0,1,2的标准差是()A 1B 2 C、0 D二、判断题1.数据1,2,3,2 的众数是2, ( )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早餐就餐情况,四位同学做了不同的调查:小华向初一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做了调查;小明向初二年级的三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做了调查;小华向初三年级的全体同学做了调查;小珍分别向初一(1)班、初二(1)、初三(1)班的全体同学做了调查,则小华同学的抽样调查较科学.()3.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60只灯泡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抽取的60只灯泡.()4.为了考查某地区初中毕业生的数学毕业会考情况,从中抽查了2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被抽查的200名考生.()5.某校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有50名学生,每班的学号都是1~50,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兴趣爱好,要求对每班学号为20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那么这里采用的抽样方法是抽签法.()6.某职业学校高一年级有机电、财经、医护这三个专业,其学生人数之比是5∶3∶2,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应从医护专业中抽取20个个体.()7. 为了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妈妈从锅里舀了一勺汤尝尝,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8.若数据1,2,5,3,4的平均数为3.()9.青年歌手大奖赛共有10名选手参赛,并请了7名评委,下表是7名评委给参加最后决赛的两位选手甲评定的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选手剩余数据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4.()10. 有四位同学从编号为1-50的总体中抽取8个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他们选取的样本中个体编别为:①05,10,15,20,25,30,35,40;②43,44,45,46,47,48,49,50;③1,3,5,7,9,11,13,15,17;④43,25,2,17,35,9,24,19.认为样本④较具有随机性.()三、填空题1.从某工厂生产的某一批零件中,随机抽取10件,测得长度为(单位:cm):79、81、80、78、79、81、79、82、79、78,则总体是_______,个体是_______,样本是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2.0,-1,1,-2,1 的中位数是为________.3.数据2,4,6,8 的平均数是是________.4.小新家今年6月份头6天用米量如下表:请你运用统计知识,估计小新家6月份(30天)用米量为________千克。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剖析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剖析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灯泡的使用寿命频数分布表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2)茎叶图第三章、练习题及解答1. 已知下表资料: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解: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34.35200xf x f===∑∑(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x xf==∑∑(件)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统计学计算练习题及解答1

统计学计算练习题及解答1

统计学计算练习题及解答试计算该集团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

解: ==750×0.2+850×0.25+950×0.3+1050×0.15+1150×0.1=920(元)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为920元。

二、试计算三个车间生产该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解:x =xf fåå=3%702%204%90702090???++= 3.4%三、 2006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解: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åå7001059001201100137123.04(元/件)2700xf x f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åå317900317900117.74(元/件)126009600959002700105120137m x m x 四、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两车间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一个车间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解:??创创==创创创==åååå甲乙4545581.(件/人)件/人)655+7527+857+953x 64=7031405+6010+8024+10015+1202+1401x 57=80.7(xf fxf fs s ======甲乙11.7220.85s n s n n n =创=创á甲甲甲乙乙乙甲乙11.7210010016.6770.3120.8510010025.8480.7%=%=%x %=%=%x所以甲车间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比乙车间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五、从某学校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以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在75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的范围。

(z =2) 解:352055%100p +==0497.010045.055.0)1(=⨯=-=np p p μ20.04970.0994p p z m D ==?0.550.0994pp 盌=?75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的范围为(45.06%,64.94%)六、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40名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3.45分,样本标准差为9.25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医学统计学练习试题讲解

医学统计学练习试题讲解

厂,应用(
)。
样品编号 杂质含量(g) 样品编号
杂质含量(g)
1
2.7
6
2.6
2
3.1
7
2.8
3
2.5
8
2.4
4
3.5
9
3.4
5
3.3
10
3.1
A.配对 t 检验
B.成组 t 检验
C.F 检验方差齐性
D.单组均数 t 检验
D
单选题 (共40分,每题2分)
19.20名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测定如表,适合分析该资料的 方法是( )。
实验组 10 12 15 15 16 17 18 20 23 90天以上 12 13 对照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2. 3.
填空题 (共60分,每题3分)
4. 对两组小白鼠分别用青蒿素及溶媒进行耐缺氧试验研究,测得生存时 间(min)如表所示。判断两组的耐缺氧生存时间有无不同。(设资料的对 数服从正态分布)
A.数值资料 C.多分类无序资料
B.两分类资料 D.多分类有序资料
)。
D
单选题 (共40分,每题2分)
12.( )分布的资料,其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分布 B.正偏态
C.负偏态
D.正态
D
单选题 (共40分,每题2分)
13.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大鼠编号
1
2
3
4
5
6
丙谷转氨酶含量 38.5
36.0
41.1
39.1
43.2
64.8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1、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 60 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 40 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B解析: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每个层中独立地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本题中按性别分层,分别从男生和女生中抽样,属于分层抽样。

2、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众数B 中位数C 平均数D 四分位数答案:A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3、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B 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C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一定大于其方差D 标准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答案:D解析:标准差受极端值的影响,方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4、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则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应接近于()A 0B 05C 1D 2答案:C解析: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 到 1 之间,绝对值越接近 1,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5、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A 都有可能成立B 都有可能不成立C 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答案:C解析: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互斥的,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

二、填空题1、统计数据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______。

答案:数值型数据2、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_________、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平均数3、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9,则其标准差为_________。

答案:34、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无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近似服从_________分布。

答案:正态5、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为假时_________原假设。

答案:接受三、简答题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与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统计学。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___________ 。

3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4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 。

5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 6个,即指标名称而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 ________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7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 — 离散 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 连续变量。

8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 ,总体单位是 每一个乳品企业 。

9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 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 数量 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数量指标 和 质量指标、判断题I.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2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这是统计指标。

(F ) 3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T )5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9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 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II.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D.推断总体指标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A.样本单位数B.总体方差C.抽样比例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A.一年级较大B.二年级较大C.误差相同D.无法判断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高估误差B.低估误差C.恰好相等D.高估或低估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到原来的2倍B.扩大到原来的4倍C.缩小到原来的1/4D.缩小到原来的1/2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A.整群抽样B.纯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A.层间方差B.层内方差C.总方差D.允许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E.抽样组织方式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性D.随机性 E.有效性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C.抽样组织方式 D.允许误差范围大小E.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6.参数估计的三项基本要素有()A.估计值 B.极限误差C.估计的优良标准 D.概率保证程度E.显著性水平7.分层抽样中分层的原则是()A.尽量缩小层内方差 B.尽量扩大层内方差C.层量扩大层间方差 D.尽量缩小层间方差E.便于样本单位的抽取三、填空题1.抽样推断和全面调查结合运用,既实现了调查资料的_______性,又保证于调查资料的_______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产量总指数 总产值指数 = 价格总指数
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所示:
平均职工 全员劳动 人数 生产率 (人) (元/人) 车间 一季 二季 一季 二季 度 度 度 度 甲 乙 900 600 1588 2000 1100 1400 2909 3429
可变构成指数
∑x f −∑x f = ∑f = 固定构成影响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 ∑ f ×
1 1 1 1
0 1
= 3000.3 - 2512.7
= 119.4054% 108.5611% × = 129.6278% 劳动生产率总变动额 = 487.6+ 198.15 = 685.75
= 487.6( 元/人 )
3.
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 鲜蛋 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 水产 居民增加的支出金额。 品
6.8 1.15

0.4 5.2 蔬菜价格指数 = 蔬菜销售量指数 = 5 0.3 5.52 2.44 猪肉销售量指数 = 猪肉价格指数 = p 4.46 2.2 .k = q1 ⇒ 1.k p = 1 ⇒ q 1.15 1.92 p0 q0 鲜蛋价格指数 = 鲜蛋销售量指数 = 1.2 1.8 7.6 1.3 水产品价格指数 = 水产品价格指数 = 6.8 1.15
实际产值 2003年 比 1993 年产 量增 长 (%) 74 10 40
1)产量个体指数 2)产量总指数 Kq
产品 1993 2003 年 年
∑k p q = ∑pq
q 0 0 0
0
甲 乙 丙
400 848 700
4260 1135 1432
400 * 1 .74 + 848 * 1 .1 + 700 * 1 .4 = 400 + 848 + 700 2608.8 = = 133.922% 1948 3) 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 =
报告期出 总产值 商品 产价格 (万元) 名 比基期 称 基 报告 增长 期 期 (%) 甲 乙 丙 145 220 350 168 276 378 12 15 5

1)出厂价格指数 K
p
=
∑ ∑
p1 q1 168 + 276 + 378 822 = = = 109.6% 168 276 378 p1 q1 750 + + kp 1 . 12 1 . 15 1 . 05
=
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 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 p q −∑ p q
1 1
0 1
= 27.6368 − 24.614 = 3.0228
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和产量动态资料, 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和产量动态资料,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使企 业所增加的产值。 业所增加的产值。
由于价格变化增加的总 产值 p q = ∑ p 1 q 1 − ∑ 1 1 = 822 - 750 = 72 (万元) kp
2 )总产值指数 =
∑pq ∑pq
1 0
1 0
168 + 276 + 378 = = 114.965% 145 + 220 + 350 114 . 965 = = 104.895104 9% 109.6
某地区市场销售额,报告期为40万元,比上一年增 某地区市场销售额,报告期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加5万元,销售量与上一年比上升 万元 销售量与上一年比上升3%,是计算: ,是计算:
• (1)市场销售量总指数(2)市场销售价格指数(3)3; 3% 40 销售额总值指数 = = 114.2857% 40 − 5 销售额总值指数 114.2857% 价格总指数 = = = 110.957% 1 + 3% 销售量总指数 销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绝对额 = (销售量总指数 − 1 × 基期销售额 ) = 3% × 40 - 5) 1.05 ( = (万元)
•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 两方面简要分析该企 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二 季度比一季度变动所 受的因素影响。
∑x f 固定构成指数 = ∑f
1
1 1
∑x f ∑f
1
0 1
2000 * 600 + 3429 *1400 1588 * 600 + 2909 *1400 600 + 1400 600 + 1400 6000600 5025400 3000.3 = = = 119.4054% 2000 2000 2512.7 =
∑k
q
p0 q0 − ∑ p0 q0
= 2608.8 - 1948 = 660.8 (万元)
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 • 要求:(1)计算出厂 价格指数和由于价格 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 • (2)计算总产值指数 和产品产量指数 • (3)试从相对数和绝 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 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 素影响。
由于两车间人员变动而 导致的全员老区噢能够 生产率提高的绝对额
∑x f −∑x f = ∑f ∑f
0 1 1 0 0
0
= 2512.7 - 2314.55
= 198.15 (元 / 人)
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为9.89亿元,比基期 亿元, 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为 亿元 增加1.29亿元,零售物价指数上涨 亿元, 增加 亿元 零售物价指数上涨3%,是分析报告 , 期比基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期比基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2.K p =
∑pq = ∑p q
1 1 0 1
⇒ 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0.4 * 5.2 + 2.44 * 5.52 + 1.92 *1.15 + 7.6 *1.3 27.6368 = = 1.122808 0.3 * 5.2 + 2.2 * 5.52 + 1.8 *1.15 + 6.8 *1.3 24.614 ∑ p0 q1 ⇒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Kp = ∑ p0 q0 0.3 * 5.2 + 2.2 * 5.52 + 1.8 *1.15 + 6.8 *1.3 24.614 = = 1.156021 0.3 * 5 + 2.2 * 4.46 + 1.8 *1.2 + 6.8 *1.15 21.292
结构影响指数= ∑ =
x0 f1 ∑ f1
∑x f ∑f
0
0 0
1588* 600 + 2909*1400 1588* 900 + 2909*1100 600 + 1400 900 + 1100 2512.7 = = 108.5611% 2314.55 两个车间劳动生产率提 高而
导致的企业全员劳动生 产率提高绝对额
9.89 零售额总值指数 = = 115% 9.89−1.29 零售额总值指数 115% 销售量总指数 = = = 111.6505% 价格总指数 1+ 3% 由于销售量变动导致的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 (销售量总指数1) ×基期销售额 − = (111.6505%1)× 9.89-1.29 = 1.001942 - ( ) (亿元)
统计学练习题讲解
第五章统计指数
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调整价 格前后资料如下:计算: 1. 各商品零售物价和销 售量的个体指数 四种商品物价和销售 量的总指数 调整前 调整后
零售价 销量 零售价 销量 蔬菜 猪肉 0.3 5 0.4 5.2
2.
2.2 4.46 1.8 1.2
2.44 5.52 1.92 1.15 7.6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