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f1f59a6c175f0e7dd13702.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HS01016—2004) 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螺杆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1.2 编写修订依据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2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1,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表1 检修周期月2.2 检修内容与程序2.2.1 小修项目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2.2.1.2 检查轴承.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2.2.2 大修项目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2.2.2.4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2.2.2.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2.2.2.6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o3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3.2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联轴器.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向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3.2.5联轴器对中.3.3 检修与质量标准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3.3.1 螺杆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al.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al.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尺.l.6.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D.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O.48mm.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ram,法向间隙为0.10~o.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3.3.2 泵体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a3.2.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a3.2.3.3.3 轴承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O.o2~O.06mm.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l00.C,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表2轴颈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注:D为轴颈直径,rain.3.3.3.7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R7/h6.3.3.4 密封3.3.4.1 填料密封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0.3mm.b.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mm,周向间隙均匀,相差不大于0.1mm.c.填料尺寸正确,切15平行、整齐、无松动,接IZl与轴心线成45.夹角.d.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El交错9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e.安装填料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5~0.20mm.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l.0~1.5mm.填料均匀压人,不宜压得过紧,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3.3.4.2 机械密封a.压盖与垫片接触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b.安装机械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3.3.5 联轴器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根据轴径不同,采用H7/js6、H7/k6或H7/m6.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如表3所示.表3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rnlTl3.3.6 同步齿轮3.3.6.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齿轮与锥行轮毂的配合为H7/h6,锥形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h6.3.3.6.2 锥形轮毂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Ra0.8,如有裂纹或一组锥形轮毂严重磨损,厂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图l).3.3.6.3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0.10mm.4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检查检修记录,确认符合质量要求. 、4.1.2 轴承箱内润滑油油质及油量符合要求.4.1.3 封油、冷却水管不堵、不漏.4.1.4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4.1.5 盘车无卡涩,无异常响声.4.1.6 必须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4.1.7 出入口阀门打开,至少应有30%开度.4.2 试车4.2.1 螺杆泵不允许空负荷试车.4.2.2 运行良好,应符合下列机械性能及工艺指标要求:a.运转平稳,无杂音.b.振动烈度应符合SHS 01003 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相关规定.C.冷却水和油系统工作正常,无泄漏.d.流量、压力平稳.e.轴承温升符合有关标准.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9.密封泄漏不超过下列要求:机械密封重质油不超过5滴/min;轻质油不超过l0滴/min.填料密封重质油不超过l0滴/min;轻质油不超过20滴/min.4.2.3 安全阀回流不超过3min.4.2.4 试车24h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4.2.5 试车期间维修人员和检修人员加强巡检次数.4.2.6 停车时不得先关闭出口阀. ’4.3 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项目内容的要求和规定,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符合本规程要求.4.3.2 设备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4.3.3 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5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定时检查泵出口压力.5.1.2 定时检查泵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5.1.3 检查密封泄漏及螺栓紧固情况.5.1.4 封油压力应比密封腔压力高0.05~0.1MPa.5.1.5 泵有不正常响声或过热时,应停泵检查.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4)表4常见故障与处理。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f871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7.png)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单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输送各种液体物质。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需要进行检修。
下面将介绍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检修方法:
1. 外观检查:检查泵体、轴承、密封件等部件是否有明显的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2. 拆卸检查:将泵体拆开,逐一检查各个部件的磨损、腐蚀、变形等情况,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
3. 测量检查:使用测量工具对泵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如流量、扬程、转速等,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4. 清洗:在拆卸泵体后,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避免杂质残留导致部件损坏。
5. 组装:按照拆卸的顺序将各个部件重新组装,确保安装正确、紧密。
检修标准:
1. 泵体无明显的磨损和变形,各个连接部位无松动。
2. 轴承磨损不超过规定值的±2mm,温度不超过60℃。
3. 密封件无老化、变形、磨损等现象,密封效果良好。
4. 流量、扬程、转速等性能参数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波动范围在正常范围内。
5. 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在规定范围内,传动链条松紧度适中。
6. 清洗后的各个部件要干净、无杂质、无油污,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总之,单螺杆泵的检修需要按照规定的检修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0f532bdd36a32d737581be.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二○○七目录1 总则 (555)2 完好标准 (556)3 螺杆泵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557)3.1 维护 (557)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58)4 螺杆泵的日常检测 (558)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558)4.2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的修理 (559)5 螺杆泵的修理 (560)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560)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61)6 试车与验收 (564)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65)5545551 总则 1.1适用范围根据天津工业泵总厂提供的《G 型单螺杆泵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的维护检修,从国外引进的NM031BY04S24B 型偏心螺杆泵(四级)的维护检修可参照执行。
螺杆泵所配套的减速装置维护检修按《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1.2结构简述 单螺杆泵是一种内 啮合密闭式螺杆泵,属 于转子式容积泵。
主要 工作部件由具有双头螺 旋空腔的定子孔与其啮 合的单头螺杆──转子 组成。
当输入轴通过万 向节驱动转子绕定子作行星回转时,定子──转子副就连续啮合形成密封腔,这些密封腔容积不变地作轴向运动,输入介质从吸入端流经定子─ 转子副输送至压出端。
由于输入密封腔内的介质流过定子而不被搅动和破坏,因此螺杆泵可以输送含有坚硬磨损性杂质及固体颗粒的介质和粘稠的液体。
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由泵壳、传动轴、轴承、机械密封、联接轴、万向节、螺杆、衬套等零件组成(如图1);由无级变速电动机通过弹性联轴器驱动螺杆泵。
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转子的公称直径为40cm ,二级,机械密封,衬套材质为氟橡胶,过流部件材质为1Gr18Ni9Ti 。
从国外引进的NM031BY04S24B 型偏心螺杆泵(四级)由泵壳、定子、转子、联接杆、轴承、万向节机架等零部件组成(如图2),由电动机驱动。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45f1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d.png)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螺杆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工、石油等领域的泵类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杆的旋转将液体从吸入口输送到排出口。
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螺杆泵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维修。
本文介绍了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螺杆泵的维修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篇1一、螺杆泵的维护保养1.定期更换润滑油:螺杆泵的润滑油要及时更换,以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一般情况下,润滑油的更换周期为每周一次。
2.定期检查密封件:螺杆泵的密封件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密封件的损坏会导致泵的泄漏,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3.定期清洗泵体:螺杆泵的泵体要定期清洗,以保证泵的清洁度。
泵体的清洁度会影响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二、螺杆泵的维修方法1.泵不出液(1) 检查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是否堵塞。
(2) 检查泵的密封件是否损坏,导致泵的泄漏。
(3) 检查泵的螺杆是否损坏,导致泵无法正常工作。
2.泵的流量不足(1) 检查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是否存在堵塞物,影响泵的流量。
(2) 检查泵的螺杆和泵体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导致泵的流量不足。
(3) 检查泵的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如果电机故障,则会影响泵的流量。
3.泵的噪音过大(1) 检查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是否存在异物,导致泵的噪音过大。
(2) 检查泵的螺杆和泵体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导致泵的噪音过大。
(3) 检查泵的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如果电机故障,则会影响泵的噪音。
三、结论螺杆泵是一种复杂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维修,以保证泵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篇2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泵型,用于输送各种流体介质,包括水、油、乳化液等。
在使用过程中,螺杆泵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以下是螺杆泵的维修方法:1. 泵体剧烈振动或产生噪音:可能是由于水泵安装不牢、水泵安装过高,超过泵吸上能力;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水泵主轴弯曲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不平行等;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吸入管路堵塞等原因导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a55040cf7ec4afe04a1dfd7.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1.设备结构图1.1单螺杆泵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1.2二级螺杆泵1.3三级螺杆泵2.设备性能原理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
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1.1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 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2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2.2 检修内容与程序2.2.1 小修项目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2.2.1.2 检查轴承.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2.2.2 大修项目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2.2.2.4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2.2.2.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2.2.2.6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o3.检修准备、检验程序及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3.2检修程序3.2.1 拆卸联轴器.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向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3.2.5联轴器对中.3.3 检修质量标准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3.3.1 螺杆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al.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al.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尺.l.6.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D.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O.48mm.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ram,法向间隙为0.10~o.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3.3.2 泵体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a3.2.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a3.2.3.3.3 轴承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O.o2~O.06mm.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l00.C,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表2轴颈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注:D为轴颈直径,rain.3.3.3.7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R7/h6.3.3.4 密封3.3.4.1 填料密封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0.3mm.b.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mm,周向间隙均匀,相差不大于0.1mm.c.填料尺寸正确,切15平行、整齐、无松动,接IZl与轴心线成45.夹角.d.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El交错9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e.安装填料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5~0.20mm.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l.0~1.5mm.填料均匀压人,不宜压得过紧,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3.3.4.2 机械密封a.压盖与垫片接触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b.安装机械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3.3.5 联轴器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根据轴径不同,采用H7/js6、H7/k6或H7/m6.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如表3所示.表3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rnlTl3.3.6 同步齿轮3.3.6.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齿轮与锥行轮毂的配合为H7/h6,锥形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h6.3.3.6.2 锥形轮毂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Ra0.8,如有裂纹或一组锥形轮毂严重磨损,厂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图l).3.3.6.3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0.10mm.4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检查检修记录,确认符合质量要求. 、4.1.2 轴承箱内润滑油油质及油量符合要求. 4.1.3 封油、冷却水管不堵、不漏.4.1.4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4.1.5 盘车无卡涩,无异常响声.4.1.6 必须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4.1.7 出入口阀门打开,至少应有30%开度. 4.2 试车4.2.1 螺杆泵不允许空负荷试车.4.2.2 运行良好,应符合下列机械性能及工艺指标要求:a.运转平稳,无杂音.b.振动烈度应符合SHS 01003 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相关规定.C.冷却水和油系统工作正常,无泄漏.d.流量、压力平稳.e.轴承温升符合有关标准.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9.密封泄漏不超过下列要求:机械密封重质油不超过5滴/min;轻质油不超过l0滴/min.填料密封重质油不超过l0滴/min;轻质油不超过20滴/min.4.2.3 安全阀回流不超过3min.4.2.4 试车24h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4.2.5 试车期间维修人员和检修人员加强巡检次数.4.2.6 停车时不得先关闭出口阀. ’4.3 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项目内容的要求和规定,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符合本规程要求.4.3.2 设备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4.3.3 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三、维护与故障处理1. 日常维护1.1 定时检查泵出口压力.1.2 定时检查泵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1.3 检查密封泄漏及螺栓紧固情况.1.4 封油压力应比密封腔压力高0.05~0.1MPa.1.5 泵有不正常响声或过热时,应停泵检查.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下表)。
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
![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0de7d9240c844769eaee76.png)
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如下:螺杆泵解体大修的内容如下: 1、检查缸套巴氏合金,如果缸套与螺杆之间的间隙超标,应对缸套重新浇铸巴氏合金。
2、螺杆的检修,保证螺杆表面光滑无毛刺。
3、铜套的检修,铜套与螺杆轴的配合良好,盘车转动应轻松自如,否则应对铜套铜套研磨,或对缸套内壁刮研,使之符合要求。
4封,,应按相应的要求进行检修。
5、对中找正,将百分表卡在找正架上,再把找正架固定在靠背轮上,表针打在另一靠背外径上,误差应在规定范围之内,一般为0.05~0.10mm 。
6、为合格。
螺杆泵的相关常识由两个或三个螺杆啮合在一起形成的泵称为螺杆泵。
对于双螺杆泵来说,其流量为: Q=3Ω/16(D²-d²)tn 式中 D ——螺杆外径; d ——螺杆内径; t ——螺距; n ——转数。
Ω≈3.14 此公式可以理解为: Ω/4(D²-d²)是螺杆内、外径之间的圆环面积。
当螺杆旋转一周时,终止位置没变,但液体却在螺杆里前进了一个螺距。
所以双螺杆转一周时向前输送的液体时向前输送的液体体积为Ω/4(D²-d²),再考虑啮合部分占去体积的1/4,所以输送液体的体积为3/4•Ω/4(D²-d²)t 。
乘上转数n 即为每分钟流量。
对于三螺杆泵,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解去计算,但必须弄清楚螺杆的形式,有的螺杆外径主动从动都一样大,而有的(大多数)是从动杆小于主动杆,因而实际流量就不同。
和齿轮泵一样,螺杆泵的流量是一个定值。
其减压阀)。
螺杆泵在工作时,转子要承受轴向推力,因此有的螺杆泵把吸油室设在螺杆的两端,而压油室设在螺杆的中间;每根螺杆上的两侧螺纹是反向的,所以在转动时,油从螺杆两端进入,而从螺杆中间流出,使轴向推力得到平衡。
为了消除双螺杆泵工作时作用在主动 螺杆泵的特点是自吸性能好、工作无噪音、寿命长、效率比齿轮泵稍高(0.70~0.95)。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2349a3987c24028915fc3b0.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1.设备结构图1.1单螺杆泵1—泵壳2—衬套3—螺杆4—偏心联轴节5—传动轴6—密封装置7—径向止推轴承8—普通联轴节1.2二级螺杆泵1.3三级螺杆泵2.设备性能原理2.1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
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二、检修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1.1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1.2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2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2.2 检修内容与程序2.2.1 小修项目2.2.1.1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2.2.1.2 检查轴承. .2.2.1.3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2.2.1.4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2.2.1.5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2.2.2 大修项目2.2.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2.2.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2.2.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2.2.2.4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2.2.2.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2.2.2.6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o3.检修准备、检验程序及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3.2检修程序3.2.1 拆卸联轴器.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向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3.2.5联轴器对中.3.3 检修质量标准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3.3.1 螺杆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al.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al.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尺.l.6.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D.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O.48mm.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ram,法向间隙为0.10~o.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3.3.2 泵体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a3.2.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a3.2.3.3.3 轴承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O.o2~O.06mm.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l00.C,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表2轴颈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注:D为轴颈直径,rain.3.3.3.7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R7/h6.3.3.4 密封3.3.4.1 填料密封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0.3mm.b.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mm,周向间隙均匀,相差不大于0.1mm.c.填料尺寸正确,切15平行、整齐、无松动,接IZl与轴心线成45.夹角.d.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El交错9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e.安装填料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5~0.20mm.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l.0~1.5mm.填料均匀压人,不宜压得过紧,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3.3.4.2 机械密封a.压盖与垫片接触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b.安装机械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3.3.5 联轴器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根据轴径不同,采用H7/js6、H7/k6或H7/m6.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如表3所示.表3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rnlTl3.3.6 同步齿轮3.3.6.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齿轮与锥行轮毂的配合为H7/h6,锥形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h6.3.3.6.2 锥形轮毂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Ra0.8,如有裂纹或一组锥形轮毂严重磨损,厂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图l).3.3.6.3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0.10mm.4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检查检修记录,确认符合质量要求. 、4.1.2 轴承箱内润滑油油质及油量符合要求.4.1.3 封油、冷却水管不堵、不漏.4.1.4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4.1.5 盘车无卡涩,无异常响声.4.1.6 必须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4.1.7 出入口阀门打开,至少应有30%开度.4.2 试车4.2.1 螺杆泵不允许空负荷试车.4.2.2 运行良好,应符合下列机械性能及工艺指标要求:a.运转平稳,无杂音.b.振动烈度应符合SHS 01003 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相关规定.C.冷却水和油系统工作正常,无泄漏.d.流量、压力平稳.e.轴承温升符合有关标准.f.电流不超过额定值.9.密封泄漏不超过下列要求:机械密封重质油不超过5滴/min;轻质油不超过l0滴/min.填料密封重质油不超过l0滴/min;轻质油不超过20滴/min.4.2.3 安全阀回流不超过3min.4.2.4 试车24h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4.2.5 试车期间维修人员和检修人员加强巡检次数.4.2.6 停车时不得先关闭出口阀. ’4.3 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项目内容的要求和规定,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符合本规程要求.4.3.2 设备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4.3.3 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三、维护与故障处理1. 日常维护1.1 定时检查泵出口压力.1.2 定时检查泵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1.3 检查密封泄漏及螺栓紧固情况.1.4 封油压力应比密封腔压力高0.05~0.1MPa.1.5 泵有不正常响声或过热时,应停泵检查.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下表)。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85b0953968011ca2009159.png)
1.总则1.1结构简述本泵由有泵体、衬套、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吸入室、安全阀组件以及机械密封功填料组成。
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电机及附属装置完整齐全。
2.1.3各部件连接螺栓、螺母齐全,螺纹外露2~3扣,连接坚固。
2.1.4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5压力表、电流表等灵敏,并定期校验。
2.1.6基础、底座及地脚螺栓牢固。
2.2运行性能2.2.1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轴封处泄漏符合规定。
2.2.5能达到名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2.3.1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配件图。
2.3.2有基础图。
2.3.3有使用说明书。
2.3.4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2.3.5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2.3.5.1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2.3.5.2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2.3.5.3设备履历卡片。
2.3.5.4运转有记录。
2.3.5.5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3.5.6检修及验收记录。
2.4设备环境2.4.1泵体、泵座及附属管件防腐完好。
2.4.2泵体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3基础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4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端盖、封轴等均达到无泄漏标准。
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清洁,无积灰,无油垢。
3.1.2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
泵体的温度不能超过60℃。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
3.1.3经常观查压力表、电流表所示值是否正常和稳定。
3.2定期检查3.2.1检查滚动轴承的运转情况。
3.2.2检查泵的振动情况。
3.3常见故障及处理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泵不上量1.吸入管路漏气或堵塞 1.消除漏气或清理堵塞部位。
螺杆泵检修标准规程
![螺杆泵检修标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4d3f1710a6f524ccbf85b3.png)
螺杆泵检修标准规程一、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螺杆泵的检修标准、周期与检修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等内容。
二、检修标准检修周期:小修一般6-12个月。
大修一般12~24个月。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三、检修内容1、小修检查填料、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检修机械密封。
检查轴承。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清扫冷却水、油封和润滑系统。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
2、大修内容包括小修项目。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
修理或更换联轴器、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壳体和填料压盖。
更换填料或机械密封。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
校验压力表及安全阀。
检修与质量标准拆卸前的准备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尽泵内介质,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拆卸与检查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必要时做好定位标记及测量对中数据。
拆卸泵压盖,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轴承,垫片、调整垫片及定位销。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四、检修质量标准1、螺杆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面粗糙度为1.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1.6。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1/4000。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为0.14~0.33mm。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为0.14~0.33mm,法向间隙为0.12~0.25mm。
2、泵体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1.6。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1.6。
3、轴承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0.02~0.06mm。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度。
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
滑动轴承衬套与镗孔的配合为R7/h6。
泵修维修检验标准
![泵修维修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85803490c69ec3d5bb756c.png)
离心泵检修标准1.检修标准(1)检修分为大、中、小修。
(2)检修时间:小修半年;中修一年;大修二年(半年、一年、二年均指运行时间)。
(3)检修内容:小修:更换填料箱内填料中修:包括小修内容;更换爪形弹性联轴器弹性垫;更换轴承及油封;更换轴套及轴套内“O“形圈;电机轴承清洗注油或更换;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发现松动现象重新浇灌水泥;。
大修:包括中修内容;更换轴;检查叶轮腐蚀情况,出现蚀孔更换;检查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如与叶轮间隙大于0.5mm,更换密封环。
2.保证值(1)调整两联轴器同心度,测量联轴器外圆上下、左右差别不得超过0.1mm,两联轴器端面间隙一周最大和最小间隙差别不得超过0.3mm;(2)轴承压盖与轴承间隙通过纸垫调整到0.05-0.1mm。
(3)泵体与管线连接时,不得将管线的作用力强加到泵体上。
(4)检修后,加负荷运转时,填料漏水就是少量均匀的。
(5)轴承的润滑油应洁净。
(6)带负荷运转时,泵出口阀全开时,出口压力表应指示在2-2.5bar且不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7)轴承的运行温度不得超过80℃且不超过环境温度40℃。
(8)试运转时,无润滑油或水的泄漏且运行平稳,无振动或杂音。
3.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⑴水泵不吸水并且压力表剧烈振动。
原因:泵体内水没有注满。
解决办法:将泵体内注满水重新起动。
⑵水泵不吸水原因:泵体内水没有注满;进水阀门没有打开或者进水口淤塞。
解决办法:将泵体内注满水;打开进水阀门或清洗更换进水口阀门。
⑶压力太低原因:泵体旋转方向不对或叶轮磨损、淤塞。
解决办法:调整电机运转方向或更换叶轮、清洗泵体。
⑷流量太低原因:管路、泵体淤塞或者口环磨损严重。
解决办法:清洗管路、泵体或者更换口环。
⑸功率过大原因:填料太紧或者磨损;叶轮、轴承损坏。
解决办法:调整填料松紧度或者更换叶轮、轴承。
⑹轴承过热原因:缺少润滑油水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解决办法:补充润滑油;重新调整泵轴与电机轴同心度。
⑺水泵振动原因:气蚀;地脚螺栓松动;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管路支撑不稳。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1b6d3dc1c708a1294a4462.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安全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常用孔型和3G型螺杆泵,其它相类似的螺杆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本泵由泵体、衬套、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吸入室、安全阀组件以及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组成。
1.3设备性能表1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2.1.2电机及附属装置完整齐全。
2.1.3各部连接螺栓、螺母齐全,螺纹外露2-3扣,连接紧固2.1.4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5压力表、电流表等灵敏,并定期检验。
2.1.6基础、底座及地脚螺栓牢固。
,“三级过2.2运行性能2.2.1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 轴封处泄漏符合规定。
2.2.5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2.3.1 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件图。
2.3.2 基础图。
2.3.3 有使用说明书。
2.3.4 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2.3.5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 、 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b 、 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c 、 设备履历卡。
d 、 运转有记录。
e 、 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f 、 检修及验收记录。
2.4设备及环境2.4.1 泵体、泵底及附属管件防腐完好。
2.4.2 泵体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3 基础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等。
2.4.4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泵盖、封轴等均达到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清洁,无积尘,无油垢。
3.1.2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
泵体的温度不能超过60 C .滚动轴承不超过70 C .3.1.3经常观察压力表、电流表所示值是否正常和稳定。
3.2定期检查表2定期检查内容3.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机处理方法见下表:3.4紧急情况停车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341泵内发出严重的不正常声音。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92302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b.png)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3 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联轴器。
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承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
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
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式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
3.2.5 联轴器对中。
3.3 检修与质量标准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
3.3.1 螺杆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 a1.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 a1.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 a1.6。
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
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0.48mm。
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mm,法向间隙为0.10~0.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
3.3.2 泵体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 a3.2。
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 a3.2。
3.3.3 轴承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
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0.02~0.06mm。
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
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
螺杆泵检修规程
![螺杆泵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120ecfbe23482fb5da4c65.png)
螺杆泵检修技术规程(试行)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目录1.目录 (1)2.总则 (2)3.规程适用范围 (2)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5.螺杆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9)6.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5)7.试车与验收 (12)一.总则螺杆泵是依靠螺杆相互啮合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
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
当螺杆转动时吸入腔一端的密封线连续地向排出腔一端作轴向移动,使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沿吸入管进入吸入腔。
随着螺杆的转动,密封腔内的液体连续而均匀地沿轴向移动到排出腔,由于排出腔一端的容积逐渐缩小,即把液体排出。
螺杆泵的特性是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小,噪声不大,使用寿命长,有自吸能力,结构简单紧凑。
根据工艺需要可设计成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五螺杆。
由于螺杆泵是一种容积泵,它的压力决定于与它连接的管道系统的总阻力。
一般来说,为防止管道阻力增大,必须在泵的出口设置安全阀,在泵的入口设置过滤器,以保证泵的安全。
螺杆泵主要由同步齿轮、滚动轴承、泵体、主动螺杆、从动螺杆机械密封等零部件组成。
空分车间使用的螺杆泵有三种,分别是:1.空压机组润滑油泵型号:SNH/2.空压机组事故油泵型号:SNH/3.膨胀机组润滑油泵型号:3GR36×4W2二.规程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本规程适用于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化工单螺杆泵、双螺杆、三螺杆泵的维护和检修,具体目录如下。
编写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HGJ 1039—79化工厂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GB 10885—89单螺杆泵技术条件GB 110887—89三螺杆泵技术条件GB11035—89船用电动双螺杆泵技术条件GB 3852—83联轴器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IS0 3945泵振动评价标准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工业泵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使用的日本川铁公司企业标准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下表,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9ad1325fbfc77da369b16c.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N系列U型三螺杆泵一、概述用于低压范围(w 4.0MPa)SN系列三螺杆泵,是具有良好吸入能力的容积泵,适用于无固体颗粒的润滑性液体的输送,工作温度w 110C .绝对禁止输送水及其它相似介质。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螺杆泵使用精选材料制造,按照GB••生产制造,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只要选型合理,使用正确,可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和适用寿命。
质量保质期为一年,投入运行后如出现故障,建议将整各系统按故障检查表逐项检查、排除。
二、设备技术性能包括2 台三螺杆泵主油泵型号: SNH1700R46U12.1W23 型流量:m3/h设计压力:Mpa泵转速:r/min轴功率: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质:氮气汽蚀量:辅油泵型号: SN H660R40U12.1流量:529L/min设计压力:0.5Mpa泵转速:1450r/min轴功率: 6.28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汽蚀余量:m三、简述)、结构1.泵内主要运转元件为三根螺杆两根从杆,螺杆在泵体内装衬套内以相当小的间隙啮合旋转。
一端为前盖,另一端为后盖。
2.立式泵的后盖为圆盘底脚。
3.泵密封腔内的滚动轴承起固定主杆的位置的作用,并承受立式三根螺杆的重量。
4.泵可配备随机安全阀,阀装在泵体上5.芯子式泵没有泵体,可直接安装在油箱、油罐上。
二)、原理三根螺杆在啮合旋转时在齿型间形成了沿轴向匀速移动的密封腔,将液体由进口平稳地输送到出口。
作用在齿面上的轴向活塞平衡。
因此轴承仅受剩余轴向力。
从杆是液压驱动的,仅克服由液体摩擦引起的扭距,主要起密封作用,而非传递动力元件。
密封腔通过衬套上的回油管与吸入腔相通,压力受吸入腔的压力支配。
密封腔上装有控制阀,调整阀弹簧可使密封腔获得较低的正压,防止气体进入和密封的干运转,预压弹簧可使轴封处产生一定的压力。
腔内压力应在0.05〜O.IMPa。
四、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物资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b36d800740be1e640e9a30.png)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单螺杆泵检修规程目录一、概况说明。
2二、检修及日常巡检维护内容。
3三、单螺杆泵解体检修。
4四、检修质量标准。
6五、常见故障及排除。
8六、螺杆泵的润滑。
10七、常用备件表。
11八、检修质量工序卡。
121——概况说明1.1 本规程适用于熙越公司所提供的如下位号泵:1H-CB01-3、2H-CB01-3、1H-JB01-3、2H-JB01/02、P-8101、P-8102A/B2——检修及日常巡检维护内容一. 检修周期注:水煤浆对泵磨损比较严重,可适当调整二. 检修内容:小修内容:1. 检查清理泵进、出口管道 2.检查更换轴承箱油封 3.检查定子和转子磨损. 冲蚀情况 4.紧固或更换填料(如果泄漏) 5、检查更换转子(磨损严重时) ;6. 检查联轴器弹性注销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大修内容:1. 包括小修内容 2.检查或更换轴承 3.解体减速箱,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检查齿轮的磨损. 啮合间隙情况,修理或更换齿轮及齿轮轴 5.检查更换万向节的十字头和保护套;6. 检查修理或更换传动轴三. 日常巡检项目3——泵解体检修泵检修用图纸资料请参照外形尺寸图、剖视图。
在泵检修前一定要熟悉泵检修用图纸资料。
1. 排出体2.定子3.转子4.万向节5.中间轴6. 吸入室7.轴密封部件8.轴承座部件3.1 准备工作3.1.1确认工艺已将设备处理完毕,接到设备交出单,相关人员均签字确认,设备已停电,断水断汽。
3.1.2 3.1.3准备好相应的工器具,拆除所有相关的密封、冷却等辅助管道以及仪表。
工器具清单3.2 泵的解体在拆卸前将泵及泵的连接管道清洗干净,然后拆掉与泵吸入室和排出体连接的管道3.2.1排出体. 定子及吸入室的拆卸1. 先拆卸连接机构(J0611)和支脚(3212)的螺栓. 垫片(9019)(9020)2. 松开并拆下六脚螺栓(9019)及垫片(9020),然后依次拆下排出体(2241),排出端支脚(3212/1)及垫片(9020)3. 用木块支垫吸入室(2221),松开六脚螺栓(9019),拆下拉杆(2311)拆下吸入端支脚(3212/2)及垫片(9020)4. 用管钳夹住定子外壳,手转动驱动装置将定子(2019 )推出5. 拆除吸入时与轴承座连接螺栓(9024)及垫片(9020)退出吸入室注意:排出体. 定子及吸入室的装配应在轴承座. 万向节. 转子等部件已装配后进行3.2.2万向节的拆卸1. 将轴承座(2110). 传动轴(2112). 中间轴(3301)及转子(2022)总成水平放置,用木块支好2. 使用螺丝刀将固定密封套(2556)的卡箍(2557)松开3. 将松开的密封套按照箭头的方向移动退出,与万向节脱离4. 使用螺丝刀松开螺钉(9093),按箭头方向敲击锁片(2555),使其从定位槽中退出后取出5. 转动转子,使拆去锁片的十字轴头部位与下方。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46d43b4028915f814dc273.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N系列U型三螺杆泵一、概述用于低压范围(≤4.0MPa)SN系列三螺杆泵,是具有良好吸入能力的容积泵,适用于无固体颗粒的润滑性液体的输送,工作温度≤110℃。
绝对禁止输送水及其它相似介质。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螺杆泵使用精选材料制造,按照GB…生产制造,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只要选型合理,使用正确,可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和适用寿命。
质量保质期为一年,投入运行后如出现故障,建议将整各系统按故障检查表逐项检查、排除。
二、设备技术性能包括2台三螺杆泵主油泵型号: SNH1700R46U12.1W23型流量:m3/h设计压力:Mpa泵转速:r/min轴功率: kw扬程: m允许吸入高度: m电机功率:kw泵效率: %介质:氮气汽蚀余量:m辅油泵型号: SNH660R40U12。
1W23型流量:529L/min设计压力:0.5Mpa泵转速:1450r/min轴功率:6。
28kw扬程: m允许吸入高度: 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汽蚀余量:m三、简述一)、结构1.泵内主要运转元件为三根螺杆两根从杆,螺杆在泵体内装衬套内以相当小的间隙啮合旋转。
一端为前盖,另一端为后盖.2。
立式泵的后盖为圆盘底脚。
3。
泵密封腔内的滚动轴承起固定主杆的位置的作用,并承受立式三根螺杆的重量。
4。
泵可配备随机安全阀,阀装在泵体上.5。
芯子式泵没有泵体,可直接安装在油箱、油罐上。
二)、原理三根螺杆在啮合旋转时在齿型间形成了沿轴向匀速移动的密封腔,将液体由进口平稳地输送到出口。
作用在齿面上的轴向活塞平衡。
因此轴承仅受剩余轴向力。
从杆是液压驱动的,仅克服由液体摩擦引起的扭距,主要起密封作用,而非传递动力元件.密封腔通过衬套上的回油管与吸入腔相通,压力受吸入腔的压力支配。
密封腔上装有控制阀,调整阀弹簧可使密封腔获得较低的正压,防止气体进入和密封的干运转,预压弹簧可使轴封处产生一定的压力。
腔内压力应在0。
05~0.1MPa。
双螺杆泵检修维护规程
![双螺杆泵检修维护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f4c5a20029bd64783e2c23.png)
双螺杆泵检修维护规程1 总则本规程规定了双螺杆泵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及质量标准,旨在规范双螺杆泵检修维护操作。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运销部范围内所有双螺杆泵检修维护操作。
2 参照文件《双螺杆泵使用维护使用维护说明书》3 检修周期及内容3.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月)624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3.2检修内容3.2.1小修项目3.2.1.1检查轴封泄露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
3.2.1.2检查轴承。
3.2.1.3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3.2.1.4消除冷却水、油封、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3.2.1.5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3.2.2 大修项目3.3.2.1 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3.3.2.2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3.3.2.3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3.3.2.4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
3.3.2.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
3.3 检修及质量标准3.3.1 检修前的准备3.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资料。
3.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3.2 拆卸与检查的基本步骤。
3.3.2.1 拆卸联轴器。
3.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3.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3.2.4 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的垫片。
3.3.2.5 联轴器对中。
3.3.3 检修及质量标准3.3.3.1 螺杆a)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a 1.6,齿顶面粗糙度为Ra 1.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 1.6。
b )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
c )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
d )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0.48mm 。
e )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mm ,法向间隙为0.10~0.29mm ,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资料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9ced9fd1f34693daef3ea2.png)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N系列U型三螺杆泵一、概述用于低压范围(≤4.0MPa)SN系列三螺杆泵,是具有良好吸入能力的容积泵,适用于无固体颗粒的润滑性液体的输送,工作温度≤110℃.绝对禁止输送水及其它相似介质。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螺杆泵使用精选材料制造,按照GB…生产制造,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只要选型合理,使用正确,可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和适用寿命。
质量保质期为一年,投入运行后如出现故障,建议将整各系统按故障检查表逐项检查、排除。
二、设备技术性能包括2台三螺杆泵主油泵型号: SNH1700R46U12.1W23型流量:m3/h设计压力:Mpa泵转速:r/min轴功率: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氮气汽蚀余量:m辅油泵型号: SNH660R40U12.1W23型流量:529L/min设计压力:0.5Mpa泵转速:1450r/min轴功率: 6.28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汽蚀余量:m三、简述一)、结构1.泵内主要运转元件为三根螺杆两根从杆,螺杆在泵体内装衬套内以相当小的间隙啮合旋转。
一端为前盖,另一端为后盖。
2.立式泵的后盖为圆盘底脚。
3.泵密封腔内的滚动轴承起固定主杆的位置的作用,并承受立式三根螺杆的重量。
4.泵可配备随机安全阀,阀装在泵体上。
5.芯子式泵没有泵体,可直接安装在油箱、油罐上。
二)、原理三根螺杆在啮合旋转时在齿型间形成了沿轴向匀速移动的密封腔,将液体由进口平稳地输送到出口。
作用在齿面上的轴向活塞平衡。
因此轴承仅受剩余轴向力。
从杆是液压驱动的,仅克服由液体摩擦引起的扭距,主要起密封作用,而非传递动力元件。
密封腔通过衬套上的回油管与吸入腔相通,压力受吸入腔的压力支配。
密封腔上装有控制阀,调整阀弹簧可使密封腔获得较低的正压,防止气体进入和密封的干运转,预压弹簧可使轴封处产生一定的压力。
腔内压力应在0.05~0.1MPa。
四、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物资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杆泵检修与质量标准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
3.2.1 拆卸联轴器。
3.2.2 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3.2.2.1 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承定位塞(单或三螺杆泵)。
3.2.2.2 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双螺杆泵)。
3.2.3 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3.2.4 必要式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
3.2.5 联轴器对中。
3.3 检修与质量标准
本标准为一般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螺杆泵,以设备生产厂家设计指标为准。
3.3.1 螺杆
3.3.1.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型面粗糙度为R a1.6,齿顶表面粗糙度为R a1.6,螺旋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 a1.6。
3.3.1.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直径的0.25‰。
3.3.1.3 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3.3.1.4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0.48mm。
3.3.1.5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mm,法向间隙为0.10~0.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
3.3.2 泵体
3.3.2.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R a3.2。
3.3.2.2 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R a3.2。
3.3.3 轴承
3.3.3.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
3.3.3.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3.3.3.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0.02~0.06mm。
3.3.3.4 滚动轴承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
3.3.3.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保持架无变形、损伤。
3.3.3.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
表2 与滑动轴承配合间隙
注:D为轴颈直径,mm。
3.3.3.7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为R7/h6。
3.3.4 密封
3.3.
4.1 填料密封
a.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0.3mm。
b.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mm,周向间隙均匀,相差不大于0.1mm。
c.填料尺寸正确,切口平行、整齐、无松动,接口与轴心线成45°夹角。
d.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口交错90°,填料不宜压装过紧。
e.安装填料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15~0.20mm。
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1.5mm。
填料均匀压人,不宜压得过紧,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
3.3.
4.2 机械密封
a.压盖与垫片接触面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
b.安装机械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
3.3.5 联轴器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根据轴径不同,采用H7/jS6、H7/k6或H7/m6。
联轴器对中偏差和端面间隙如表3所示。
见SHS 01016—2004《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3.3.6 同步齿轮
3.3.6.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齿轮与锥形轮毂的配合为H7/h6,锥形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h6。
3.3.6.2 锥形轮毂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R a0.8,如有裂纹或一组锥形轮毂严重磨损,f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图1)。
3.3.6.3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0.10mm。
4试车与验收(略)
5维护与故障处理
5.1 日常维护
5.1.1 定时检查泵出口压力。
5.1.2 定时检查泵轴承温度及振动情况。
5.1.3 检查密封泄漏及螺栓紧固情况。
5.1.4 封油压力应比密封腔压力高0.05~0.1MPa。
5.1.5 泵有不正常响声或过热时,应停泵检查。
5.2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4)
表4 常见故障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