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2课时 认识图形(2)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2课时认识图形(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认识正方形的特点;2.学生能够通过形状和大小来区分不同的图形;3.学生能够简单区分和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二、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简单区分和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三、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会混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2.学生可能会忘记三角形及正方形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课件及PPT;3.数学实物模型或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3分钟)老师出示三个图形模型,由学生口头回答是什么图形,以检验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 认识正方形(7分钟)1.老师出示正方形,让学生说出它的分类特点——四个边长相等、四个角度相等、四条边互相垂直,从视觉上辅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2.老师根据课件教导学生认识正方形,并与学生一起完成数学练习。
3. 认识三角形和长方形(10分钟)1.老师出示三角形和长方形,并要求学生简单说出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有边和角;2.老师根据课件教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和长方形,并与学生一起完成数学练习。
4. 观看教学视频(10分钟)老师播放与本节课程相关的教育视频,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5. 练习(15分钟)老师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程的内容。
6. 归纳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出三种基本的图形,分别是什么,并简述其特点与区别。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三种基本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培养学生对形状和大小的敏感度。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口头回答、展示实物、教学PPT、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理解图形的各种概念,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课后作业1.观看与本节课程相关的教育视频;2.回顾并复习本节课程重点内容,完成本次课程的综合练习;3.搜集家里或周围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图形的实物进行分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认识图形是基础而又重要的一课。
孩子们需要从直观感受中逐渐认识不同的图形,并且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来描述它们。
本次教学将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为教材,聚焦认识图形这一主题,通过课前游戏、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等环节,让孩子们能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概念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掌握以下目标:1.能够准确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之处;3.能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基本图形,并能够描述其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课前,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寓教于乐,引起孩子们对认识图形这个主题的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找图形”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出自己身边的图形,并用简单语言来描述它们。
2. 探究环节在课堂探究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展示具体的实物以及组织小组活动等形式,来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图形,并发散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圆形时,教师可以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尺寸的圆形物品,然后通过比较、观察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感性认识圆形的特征,最后再引导他们说出关于圆形的特征,如:“圆形没有边缘”、“圆形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等。
在教授矩形时,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手上的笔记本或书册,发现矩形的特征。
首先,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张矩形的图片,指导他们观察图片的长和宽,并激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的特征;接着,教师再逐步引导孩子们发现矩形的特征,例如:“有四条边,两对相等的边,四个顶点都是直角”等。
3. 学习环节在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具或PPT等形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故事情境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孩子们,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可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三角形图形和一些实例,如“仙人掌的叶子是三角形,葫芦的两端长条形叶子组成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等来帮助他们理解三角形的内涵。
《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图形》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的起始课。
在教学中,为了使数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我运用了课件演示与实物感知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
而数学知识一般较抽象,生硬。
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活动,如摸一摸、认一认、猜一猜、摆一摆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内容循序渐进,从具体事物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这些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这些图形,总结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3.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教师总结并板书。
4.练习: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图形(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图形(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维图形的形状和名称;2.掌握绘制各种基本图形的方法;3.了解基本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1.观察和分类能力;2.绘图和几何图形组成能力;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1.发现美的感受和表达;2.学生体验和欣赏不同的图形;3.学会尊重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发现绘图规律,知道如何绘制基本图形;2.了解基本图形的名称,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3.培养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难点:1.较为抽象的图形名称;2.学生绘图技能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堂讲授: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种基本图形,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称及形状,并给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协作绘制各种基本图形,通过互相协助和合作,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作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各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用手指指出其中的规律,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课堂讲授:教师讲授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和形状,并给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协作绘制各种基本图形。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图形的纸板模型,再根据模型上线条的位置来画出图形。
让学生在协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建立小组积极向上的氛围。
4.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知识,回答学生提问,巩固知识点,并强调作业布置。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看其是否能在小组中协作和互相帮助;2.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学生对基本图形及其用途的认识;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绘制各种基本图形,以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1.黑板、粉笔;2.学生作业;3.教师准备好的纸板模型。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以课堂讲授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精选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年级数学老师岳银,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图形》,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研读课本说教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是课本70—71页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起始课,教材主要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它们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为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教材所呈现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安排的活动也都是学生可以操作的,旨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为深刻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情说目标在入学前,孩子们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几何体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有的甚至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可以说在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几何体的经验,但是由于个人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虽然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难,但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教学目标的规定,结合以上对教材的研读和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感受分类思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子-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黄陂桥乡中心小学周晓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流程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板书设计五、说学习评价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2.教材地位及作用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把“体”和“面”混淆)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还有彩色笔,白纸等等二、说教学流程(一)整体设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5.拓展延伸发展能力(二)环节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动画中让学生找到自己熟悉的“图形朋友”。
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易学过的知识。
这里的长发体。
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学生认识三角形做准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这些几何图形,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定义和性质。
3.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范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说课稿范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图形》。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体的面。
学生在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
根据这些相同的画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这就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
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
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
但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围出的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
还有用一块长方体积木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等。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
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2.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
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 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与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认识梯形,以及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认识图形(一)》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认识和辨别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但是,对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辨别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辨别这些图形。
2.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的特征。
2.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4.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2 《认识图形》练习四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2 《认识图形》练习四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基本图形概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认识图形的特征;
•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它们是什么图形。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别图形的能力;
•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在认识图形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学生练习册。
2. 环境准备
教室内投影仪的连接和测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1)出示一张陶笛,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发现它是一个圆柱体。
(2)出示多个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要求学生看看这些图形,判断每个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2. 新知展示
(1)出示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回答:
•这个图形是什么?
•这个图形有几条边?
•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2)同样的方法,出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3)通过多个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画出这个图形。
3. 练习
出示练习四的题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判断图形是什么。
4.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你们能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它们是什么吗?这个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回答问题、做练习,学会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通过观察图形判断它们是什么图形。
同时,提高了学生在认识图形方面的能力。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平面图形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认识简单的图形。
但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仍然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感受图形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图形的美丽,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文具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特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一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并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三、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
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一)创境设疑,体验感悟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
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通用2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
2、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来介绍下它们吗?二、搭一搭,画一画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三、摸一摸,认一认1、认识长方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2章《认识图形(二)》-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2章《认识图形(二)》-苏教版引言本次课我们将学习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2章《认识图形(二)》-苏教版。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直线和曲线,并学习如何识别和绘制一些常见的图形。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希望能让学生对图形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和曲线的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常见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3.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1.直线和曲线的区别。
2.各种图形的识别和绘制。
教学难点1.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此次课的教材和教具。
2.带有直线和曲线的图片。
3.白板和笔。
4.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在开始本次课的教学之前,先通过一些图片介绍直线和曲线的概念。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和曲线的特点。
讲解接下来,介绍各种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如何识别和绘制它们。
然后,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比如,一张纸的大小是A4纸,学生要将其分成4份,该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练习在课程的最后,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方向。
比如,让学生在纸上自由绘制一些图形,并用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标注和命名。
总结在整堂课结束之前,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掌握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作业布置对于这次课学习的内容,布置以下作业:1.抄写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在家里或户外发现一些常见的图形,并将它们拍照上传到朋友圈或班级相册中,让同学们进行猜猜看。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和绘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对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因此,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问题的练习来进行提升。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2《认识图形二》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2《认识图形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对称”的方式去观察和描述事物;2.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对称性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出简单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1.告诉学生对称的含义及关于对称的特点;2.理解对称图形的构成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1.怎样通过图形中的对称特点来构造图形;2.怎样对称一些简明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四、教学内容1. 对称的概念和含义通过播放动画、图片和实例讲解对称的含义和概念。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这个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这个物体的哪两部分是对称的?2. 对称图形的构成及性质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图形都有着不同的对称性质。
例如:圆心对称:圆是对称的图形,因为圆心到圆周上每一点的线段双侧是对称的。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是通过将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得到的。
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等都具有对称性质。
接下来,我们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特点来让他们了解一些具体的性质。
3. 对称的应用对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许多领域中找到它的应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描述来构造简单图形。
4. 互动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应用,在本课程中我们将进行以下三个互动活动。
•活动一:学生观察物品周围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并让他们自己找到对称圆的特点。
•活动二:让学生自己构建一些简单的对称图形,通过合作来交换想法和对称图形的构建。
•活动三: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来猜测被隐藏的图形,进而提高对对称性的认识。
五、教学建议通过讲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共性,构建简单的对称图形,进而提高学生对对称性质的感知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除了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细致的观察力和构建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
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
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创境设疑,体验感悟
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
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年级学生对漂亮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城堡上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
与图形交朋友又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主探究,协作指导
1.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
同学们,这些新朋友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互相指一指,赶快行动吧!
课前,我让学生事先准备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实物学具。
学生在物体
上找到图形后,指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
学生可能会说:我在牙膏盒上找到了正方形也可能会说:我在饼干盒上找到了长方形,长方形摸起来很平学生通过在实际物体上找平面图形,初步体会了面在体上,通过摸平面图形,对平面有个初步的感知。
在这一系列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给新朋友照相体上有面。
同学们,想不想给这些新朋友照张相,把他们留在纸上,在学生兴趣高昂地回答了想后,让学生到组长那儿找几个自己最喜欢的朋友,把它描下来,并激励学生比赛看看谁先描完,谁描的朋友最漂亮。
给先朋友照相,这一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给学生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从体来,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学生可能会用描的办法,也可能会用印的。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我到各小组巡视。
对先完成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吗充分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同学,我会请其他的小朋友帮助,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爱,增进同学间的情感。
3.介绍新朋友平面图形的特征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怎么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我先给学生示范:妈妈,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长得长长的,平平的,它不像长方体,因为它不能装东西,它是谁呢?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介绍。
学生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有可能都会说:方方的,平平的。
这时,我问: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再次描述,引导学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的表现欲望很强,可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也怕出错。
而此处介绍新朋友的活动提供他们说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意愿和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使用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更准确,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图形的介绍会慢慢说得更清楚,更有条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找朋友图形的应用。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多了,我们一起去参观吧!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吗?孩子们想不到每天都能见到的交通标志牌里竟然也有数学知识,一下子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到这些朋友?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有的说:课桌的桌面是长方形的。
有的说:太阳是圆形的。
有的说:班级获得的奖状是长方形的。
有的说:窗子上的玻璃是长方形的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
通过说交通标志牌的形状、找生活中的图形、说生活中的图形,为孩子们搭设一座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贯彻了数学生活化理念,使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经历了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全过程。
拓展延伸,体验应用
练习,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更是对学习内容的升华。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为此设计一系列游戏式的练习,既有动手操作的,又有辨认的。
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在快乐中成长。
1猜图形游戏
机灵狗: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个好朋友,老师想
和你们玩个游戏,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一猜,信封里面装是是哪种平面图形(在游戏中操作,在操作中比赛,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一个个劲头十足,只听见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三角形那是圆形当我露出的是正方形的一小部分时,学生有可能会猜是长方形,也可能猜是正方形,请学生说出理由后,我反问学生你确定是长方形吗?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思考,发现,只露出一部分,是不能肯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我慢慢移出正方形,最后到全部露出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正方形。
这个游戏即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也教育了学生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或一部分,认识完之后再下结论。
2、数图形游戏
同学们,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机灵狗请来了图形国的国王。
(课件出示一步一停顿、一步一摇头的机器人国王,它每走一步,都能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机器人国王说:同学们,欢迎你们到快乐岛来作客。
你能数数我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吗?我身上的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本游戏的设计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更进一层。
学生不仅要快速地辨认出图形,也要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画图形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图形国的国王吗?想不想用图形朋友拼出你们最喜爱的图案来。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拼成了一栋房子、有的拼出了花草、小鸡,小狗小汽车等等。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
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
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然后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让学生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此游戏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图案。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从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动手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还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引导学生在物体上找图形;在交通标志上找图形;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一理念。
此外,我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给图形照相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