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学生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专题训练配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专题训练配答案

概括专题训练一: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故事的情节结构。

3.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

二:怎样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内容?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2.句子摘录法。

3.段意合并法。

4.课题扩充法。

具体分析1.“六要素”综合法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答题时视具体情况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 句子摘录法。

结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中心句。

3.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合并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课题扩充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全面。

三:概括内容遵循的原则1.“准确”,不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2.“简洁”,答题的语言精练,切忌罗嗦。

(一)梨一样的苹果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语文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二十三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答案不全)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2020中考语文 第四编 现代文阅读篇 专题二十三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答案不全)

(三)记叙类文章阅读,怀化五年中考命题规律)2020~2020年怀化中考记叙文命题分析2020年怀化中考命题预测年份考查篇目考查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20 《万元先生》理解句义简答题20 4 归纳情节简答题21 3 线索人物简答题22 3 人物作用简答题23 2 人物形象简答题24 42020 《租房三天的女人》人物形象简答题21 2 理解词义简答题22 2 描写手法简答题23 4 段落作用简答题24 2物言志等;材料安排上的详笔和略笔。

4.预测2020年记叙文的阅读难度将比2020年稍大,且会兼顾多种文体并保持三大文体之间的难易平衡,即所选择说明、议论阅读材料的设题难度小的话,则记叙文体阅读材料的设题难度会加大。

专题二十三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清思路,找准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

线索的作用是把文中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并推动情节发展。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

1.记叙文的线索的种类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题目即中心事件,也是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回忆我的母亲》,以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与感激为线索组织材料。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2.把握文章的线索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文章线索的特征。

文章的线索有两个特点:一是贯穿全文;二是线索往往有明显的文字标志,而且反复出现。

其次,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来抓文章的线索:①看本质;②看文题;③看反复;④看抒情议论句;⑤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阅读题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从近几年语文试题中,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现作以小结,现作以小结,以期对学生答好阅读题有所帮助。

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步骤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步骤1、 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1)定区域。

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原则:答案表述的原则:(1)忠实于题干。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

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

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原语句或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考点五:作品感受
(2010· 柳州)请结合全文说说“年年依旧的菜园”这 个 标题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对 质朴乡村的热爱和对童年、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标题内容看上去很简单,想要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 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中心,从阅读感受中进行提炼。
考点五:作品感受
感想类开放题答题技巧: ①表明观点,观点要具体,控制在15字 以内。②联系实际,发出号召 。
作品感受 :实例4
(2010· 昭通)阅读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请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80字以上)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名利、被无聊 之事(如迷恋游戏、迷恋网络等)消磨了许多 的美好时光.因此,我们不能被世俗的生活所困 扰,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生活 中不断地发现美、享受美,让我们诗意的生活 ,充实我们美好的人生。(能联系实际谈出感 受,且言之成理即可)
要点概括:实例2-3
1.概括事件: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010· 安徽)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 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答案: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 战;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2.概括特征(表现):说明文就是说明某个事物的特 征,议论文就是某种观点看法的本质属性,记叙文指 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题步骤:“找”重要短语,圈点勾画筛选有效信息; 然后将属于同一思路的“合并”提炼,留下囊括主要 意思的句子。绝大多数的答案能在原文中找到,有的 需要压缩来简要回答,有的照抄原句即可。 (2010· 南充)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 答案: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这座桥的 特点是:(一) (二)(三)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六:品味赏析
一是品味词语 二是品味句子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答要点概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首先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二是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题型,应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要点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详细分析如下:1,事件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涉及事件的叙述性文字进行概括。

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

如果是人,可采用“谁+干什么”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例如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题《温暖的扑克》第7题:本文叙述了白衣女孩的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解析:通读全文,就可知道它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中出现了四个人物:我和朋友、老伯、白衣女孩。

根据题干的意思,要求从白衣女孩的角度概括事件,这样很自然地可作出解答,即女孩自己贩卖扑克赚钱看演唱会。

2,主旨概括类。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议论文的主旨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主旨是文章介绍的事物特征或说明的事理,记叙文的主旨是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答题技巧与练习题(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

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

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

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

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

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

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

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

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

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

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

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

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考点透视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测试的题型灵活多样,既有主观性试题,也有客观性试题。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

知识讲解筛选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常常有许许多多的信息,但是,在做题时,却不需要运用所有的信息,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回答相关问题。

一、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解答问题有用的重要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信息;反映文章布局结构的信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文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等。

这些信息内容有作者直接、明白地表述出来的“显性信息”,也有含而不露、隐藏在文字里面的“隐性信息” 。

隐性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只是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文本信息、题干信息和其他有关题目的信息,等等。

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如文本的题目、作者的情况、文后的注释;题干的信息如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基本概念的表现形式就是词语,这些词语是信息的语言标志,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根据语言标志来获取相关信息。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公式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公式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专题(公式解题法)参考资料中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中考的瓶颈。

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

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

但事实上,离开原文答题这一“下策”往往才是中考中常用的答题方法。

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

纵观近几年中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表现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等。

经过笔者深入研究,发现除了力争做到(A+B+C)即全面不漏要点外,也还是有其他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就题解题”,现就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各类题型的解法进行实证分析,以资参考。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2、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二、理清文章结构(1)补充故事情节找出划分标准,仿照示例的句式作答。

(2)思想感情的事变化画出表示情感的词语,按照词语出现的顺序整理出答案。

三、把握记叙的线索和顺序(1)线索线索类型:A.以时间的发展变化为线索B.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C.以人物为线索D.以某个具体的事物为线索E.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F.以某个核心事件为线索线索的作用: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推动情节的发展。

(2)记叙顺序及作用A.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B.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C.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答题公式】顺序名称+作用四、记叙的人称及作用人称作用:第一人称:使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便于直接抒发感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五、人物形象(1)次要人物的作用第一人称:“我”,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其作用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及作用A.肖像(外貌、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xx身份、xx地位、xx处境、xx 经历以及xx心理状态、xx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xx心理(心情),并反映人物的XX性格特征或XX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思想,揭示了人物的XX性格或XX 品质。

泉州市永春县第二中学2019年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主要题型答题规范指导(自主辅优)

泉州市永春县第二中学2019年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主要题型答题规范指导(自主辅优)
【答案】一是可以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1分)由有形之壶写 到“无形之壶”;(1分)二是使主题更加深刻,(1分)即不管成 功还是失败都要敢于忘掉过去,放眼未来。(1分)
4.九爷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考点、题型】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模式】一要从主要情节、人物描写、细节、主题等多方面 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特点。二要结合内容(情节、描写)分析 。 模式:从……情节、描写中可以看出……是个……的人(有……性 格特点)。
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考点、题型】语言(修辞)赏析
【方法、模式】写特点时要扣住“薄衫”一词展开合理理解。 模式:修辞手法+效果+内容(特点)+内涵(感情、性格)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 蝴蝶花清婉美丽(娇美)的花容(1分),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 的怜爱之情(1分)。
【答案】九爷是个能静心做事的人,他能费小半年的时间制出一把 茶壶;(2分)九爷是个制壶技艺高超的人,他制作的茶壶声名远 扬;(2分)九爷是个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人,他砸掉好壶是为 了再造更好的壶。(2分)
三、《片片蝶衣生》(镯耳)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4分)
【答案】“还…就”运用副词,(1分)准确传神地写出朋友看壶 的急切心理,(1分)从侧面表现了茶壶极富吸引力。(1分)
3.文章为什么要写李大才的故事?请简要分析。(4分)
【考点、题型】内容理解
【方法、模式】从内容上分析(与其他人物、事物、主要事件、中 心、写法等的关系);从结构上分析(与上下文、首尾等关系)
4.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①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4分)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阅读-2020年暑期八年级升九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阅读-2020年暑期八年级升九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专题16 九上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侧重于小说)阅读【知识概要】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应对策略】(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解题思路现代文阅读一直都是语文中考的难点,是师生都感到棘手的地方。

现就根据近两年广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结合近两年各市地中考语文试题,谈谈考点分析和解题思路。

一、【考点】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一般情况下,现代文阅读中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代义。

②修辞义。

③近义词的差别。

④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

【典型例题】1、(北京市2005年中考试题《老北京的小胡同》萧乾)结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2、(河南省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宝石项圈》)第11段中“期待和自豪的泡沫”应怎样理解?(1)老人期待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期待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子孙;(2)为自己有这么多子孙而自豪;(3)这些子孙并没有把老人放在心上;(4)老人非常孤独、失望;(5)她对子孙的期待如同泡沫一般不可实现。

3、(福建省福州市2004年中考试题《榕树,生命进行曲》刘再复)“(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一句中“碧叶”的意思是榕树的精神品格(点拨:“生命里积淀着”可知“碧叶”不是外形特征,而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某种本质特点)【解题思路】①联系具体的语境;②联系立意和主题;③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④联系词语的色彩;⑤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

二、【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理解不同于字面解释,常表现为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的分析。

重要句子通常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总起句、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②统摄全篇的句子,即“文眼”;③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典型例题】1、(辽宁省沈阳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试题《月光饼》琦君)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2、(黑龙江省2005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如何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画波浪线句: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生活总是立即赐下万道流泉。

中考语文议论文概括事实论据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议论文概括事实论据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议论文概括事实论据专题复习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概括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而引用的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进行证明的材料,一般指那些来自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就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

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

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经典性的或广为人知的事例,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方法指导:1、概括事实论据(1)找出和论点要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概括。

格式:何人做何事(侧重点注意论点)(2)假如题目给定概括的例子,那么要注意仿写。

作用:在文中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分论点)2、概括道理论据:直接写出道理论据内容即可。

作用:增强文章的逻辑力量,加强文章的说服力量。

知识点(二)文章运用了某某的事例(引用了某某名言)有什么作用?方法指导:如果文章运用的事例,那么就得自己先清楚这个例子的大体内容,然后关注事例前后句和语段的中心句(分论点),判断哪一句的意思跟事例是一致的,这种题目一般能引用文章语句作答。

运用道理论据方法是一样的。

知识点(三)补充事实论据方法指导: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要有典型性、权威性3.积极思考课本上学习过的名人。

如:袁隆平;欧阳修等。

知识点(四)论据能否被替换方法指导:能否互换位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能否删除某一论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是否证明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给定论据放回原文: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证明哪个分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关注过渡句。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2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绝学之五:概括内容doc

201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绝学之五:概括内容doc

2013中考语文阅读备考绝学之五:概括内容考点阐释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局部概括,指针对文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

概括内容的考查方向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段落内容的概括。

2.对层次内容的概括。

3.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4.对文中的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进行概括。

5.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拟写文章标题。

考题的呈现形式有:填空题、简答题。

应对策略现代文阅读考查要求对文中所叙述的或所说明的内容进行概括,也就是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表达出来。

这类试题各种文体都有涉及,解答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同学们首先要分清文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句,筛选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句,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要点,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要点。

显性要点指有明显语言标志的要点,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领起的,或者是有醒目中心句的。

隐性要点是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而且散见于文章各处的要点,或虽有概括性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的要点。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二是解题技巧。

1.整体感知文章,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发展顺序、逻辑顺序)及段落间的关系(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顺承式),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答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答题方法

了解同类文体的结构规律,是理清文章思路的 关键,此外,还有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从文章的 题目入手进行分析。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 勒》一课,主人公是“我”的叔叔于勒,作者的思 路与故事情节是:故事开端盼于勒;故事发展赞于 勒;故事高潮见于勒;故事结局躲于勒。 也可以从结果推想原因,由判断揣摩根据,由 联想阐明观点等。理清文章思路是锻炼我们思维的 最好的方式。它好比是谈幽揽胜,在阅读时努力使 自己的心绪与作者合拢,顺着作者的思路走进文章 内容,并在关键的词句处作上标记,看完全篇后做 回潮式整理和概括。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洞察文章 思路的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练习、测试和中考试卷上,总有 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试题。这类题目考查对文 章内容的总体把握,常常会问写了什么,写了几件 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 题思想是什么等等;有时会问文章写了几大部分, 有时要求分段并概括段意,有时要分析材料处理的 详略,有时要求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在题型 上有选择、填空、辨析、判断、简答、联想创新等 题型。整体阅读感知是阅读作品的开始,我们可以 把文章视为一个有待认识、对话的有生命的“人”。
整体把握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对文章理解的初步阶段。 一般来说,不论阅读什么文章,都要在充分感知阅读 材料的基础上,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知 规律,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由初读感知——细读琢磨、 深入体验——整体概括三个阶段。初读时从整体感知 出发,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和生活体验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预测、猜读,在阅读 中根据局部内容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测;细读即是研究 文章是段落或层次,把文章的各部分内容联结成一个 整体加以分析与综合;体验在初步形成了对文章内容 把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上的逻辑联系,通过整体性 的抽象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考点解说】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

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容。

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

局部概括,指针对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

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6.考题的呈现形式:填空题、简答题原题再现】工地上的父亲父亲站起来,一阵眩晕。

他下意识地把手往身旁一划拉,扶住了身后一垛垒高的墙石。

闭了一阵眼,那阵眩晕过去,父亲用手撑住腰,抻了几下,站直了。

天真热,早上四点钟从家里骑车来的时候,还有一阵阵风,凉丝丝的真受用。

六点钟一到工地,趁着凉快,父亲就领了任务。

工头说今天是高温天气,上边任务紧,又有几个青年人怕中暑没来,所以今天计件。

在路边砌一块一米长、半米宽、二十公分厚的条石,可以到手一块钱,傍晚回家就可以拿着现钱走人。

父亲高兴。

高温天气怕啥的,也就是热一点。

昨天一天,自己砌了五十块条石,按说好的价钱是三十元。

其实昨天开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工头让父亲他们帮自己干了点私活。

如果不耽误时间,父亲觉得今天自己满可以砌七十块。

一天七十块钱,这是啥价钱。

那些小青年,小小年纪,碰到天热就不来工地,做缩头乌龟,真让父亲看不起。

父亲往后走去,他要活动一下腿脚,其实是再次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砌了二十一块。

他嘴里不停的数着“一、二⋯⋯”,怕自己眼花,数一块,用手中的瓦刀点一下条石。

正好二十一块,不多一块,也没少一块。

如今才过了半个上午,到中午没准自己可以砌够四十块呢。

父亲往回走的时候,脚步明显变得轻快。

他从旁边的垛子上一气搬下十块条石,一块块排放在早挖好的土沟里备用。

从脖子上拽下湿透的手巾,摸几把脸,喘息一阵,又开始蹲下。

今天这天还真是热,早上红彤彤的太阳早变成了一个金麟,浑身冒着火,向工地上瞪着眼。

老伴给他搭在脖子上的手巾已经不太管用了,拧一把,水流在条石上,“吱”的一声不见了踪影。

汗水早不再是一滴滴,它们在父亲的背上、脸上汇成一道道,似乎要抽干父亲的身体。

早放好的条石还有一块就砌完了,父亲抹一把眼睛,因为汗水把眼睛刺得生疼。

他想起身,想弯腰把条石放得更齐整些,省得监工对质量不满意。

其实父亲这个想法纯属多余,他不知道监工对他最放心,训斥那些偷懒耍滑的年轻人,总是拿他做榜样。

父亲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一阵眩晕,就没有声息地倒下了,好像他只是想躺下来,歇一歇,就像年轻时在地里劳作,累了顺势躺在田野里歇一歇一样。

父亲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工地大楼北面的背阴处。

身边,围了几个年老的工友。

见父亲醒来,在别处休息的几个工友也围过来,高兴地喊:“醒了,醒了!”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嘴唇生疼。

他的下嘴唇磕破了,人中被工友掐得有几道血痕。

“老林,你还是回家歇着吧。

今天这么热,你这身体,看来是受不了。

”一个比父亲小几岁的工友劝父亲。

“就是,你孩子都工作了,还这么受累干啥?”一个小年轻不知深浅,插一句。

“就是工作了老林才受罪呢。

找对象、结婚、买房子,那样不要钱?”邻村的知根知底。

“不用,我没事。

也不知怎么就躺下了,歇一歇就行。

天太热,我凉快凉快就没事了。

”父亲不想让就要到手的钱飞走,为了证明自己身体还行,边说边起身靠着楼墙坐好。

十一点的时候,父亲砌好了三十七块条石。

本来他还想多砌几块,工头说什么也不让干了。

他说这么热的天,要是再躺倒几个,他就没法交差了。

大家都商量下午是不是还来,又有几个年轻人打了退堂鼓,骑着摩托车走了。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舍不得今天的好价钱,打算中午去附近找个小酒馆喝上几盅,等下午四点以后再开始。

父亲没有接受大家的规劝跟着去酒馆。

从家里拿来的油饼还很软和,带的水也满够,父亲想在工地上找个地方睡一觉。

大家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楼上跟人家说一声,允许他中午在一楼过道里休息。

父亲在大楼北面的阴凉里吃过饭,觉得浑身像掉进火窟里一般。

他的身上已经不出汗,心里却火烧火燎地难受。

他没有上楼麻烦人家,觉得自己在那么亮堂的大楼里,会睡不着。

而且人家那些怜惜目光,会让自己很难堪。

他铺开从家里带来的半旧草席,躺下来。

这个地方,父亲觉得很安心。

父亲很快睡着了,鼾声不均匀,也不那么响亮。

不过睡着的父亲梦到了儿子,前几天出去旅游的儿子已经到了泰山顶上,双手托着火球一样的太阳照像呢。

他笑得真好看,跟小时候一样甜。

梦里的父亲笑了,皱纹一条条聚拢起来,凑成一个难受的抽搐,引出一串痛苦的呻吟⋯⋯(郭凯冰/文,有删改。

)14. 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接受任务→ → → 坚持砌石→ 午休美梦答题指导】【新题演练】善良的种子⑴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⑵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 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⑶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 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 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 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 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⑷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⑸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⑹ "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⑺ 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 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 ⑻ 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⑼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⑽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4.请按照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 “女人”的种子被偷→ →父亲的钱失而复得15.请概括说明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最后又回到了他口袋里的原因。

(4 分)16.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概括(4 分)【练习反馈】《眼睛》⑴ 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⑵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

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

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

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

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⑶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

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⑷离开了这个孩子。

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

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

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⑸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

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

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

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

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⑹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

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

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憾了⋯⋯⑺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

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⑻从后面赶上,我问:“ 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⑼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