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性能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陈军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摘 要:汽车转向为汽车行业各项性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属于其他类别的新兴技术,动力转向模式区别于传统电力的工作原理,其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的具体操作单元,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主要以采集信号控制功率的电机运行,从而辅助汽车在转向方面的功能实现。

总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目前电子控制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领域,应对其相关软件控制器进行合理设计,使系统基本助力特性得到有效调整,从而使驾驶要求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汽车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0 引言 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发展人类社会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技术提前性,汽车出现后,成为了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

现代社会人们逐渐增强汽车的功能指标要求,同时在细节层面的优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操作汽车时,转向在驾驶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除了司机需要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设备调整,在汽车内部零件和设备系统的优化,科技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从传统转向系统液压制动转变为今天已经开始使用电动助力转向,这是一个技术的飞跃,同时,是汽车应用领域的一个巨大进步。

其改变了过去机械传动在实际运行中故障率高的问题,该技术的具体发展与汽车行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概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位置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转向轴动力结构、齿轮动力结构和齿条动力结构。

虽然位置上有一定差异,但基本工作原理是相似的,其中最典型的是转向轴动力结构。

结构主要取决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力量,通过基本驱动机制来指导整个方向盘转向杆,也可以确保司机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通过输入角位移,速度传感器的对车速进行有效测试,确保传输操作信号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实现有效采集、从而确定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率大小和方向值,可以得出与之相对应的输出转矩功率,可以指导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以促进整体转向轴电压和电流对动力转向功能基本电机输出转矩的实现过程中的整体实时控制。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汽车转向系统是车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逐渐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所取代。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力传动装置提供操控力,相较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节能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靠、高效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在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算法优化、故障诊断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将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背景与发展;第三章将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结构;第四章将重点探讨控制算法的优化与实现;第五章将研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最后,第六章将总结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可以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涵盖了传感器选择、电机控制、系统优化等方面。

传感器选择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

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轮的转向角度、转向速度以及转向力等参数,为后续的电机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转向角度传感器、转向速度传感器和转向力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并确保其能与电机控制系统良好地配合。

电机控制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机控制是实现转向功能的核心部分。

电机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并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

电机控制的关键是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汽车动力转向器转向力特性曲线分析及应用实例

汽车动力转向器转向力特性曲线分析及应用实例

时 ,给驾驶员 的感 觉是 均匀 助力 ,即随 着路 面转 向阻 力的增
大 ,转向器能够相 应地均匀增加助力。
不 感 带 的 大小 ,和 阀 的开 隙 的大 小 有 直 接 的 关 系 。 一 般 要
求 转 向 特 性趋 向 不 出现 拐点 ,平 滑 过 渡 。 可 以通 过 调 整 转 向轴
据转向特性曲线 ,做 出及 时反应 ,提供 一定的输 出力来克服转
向阻力使车轮转动 ,从 而达 到助力的效果 。值得提 出 的是 ,当
滞 后 差 较 大 时 ,转 向器 反应 较 迟 钝 ,给 驾 驶 员造 成 误 判 ,影 响
驾 驶 员 的 路 感 。
一 般 地 ,转向力特 性曲线应该是 平滑的 ,这样 转向器工作
0 前 言
液压动力转向器性 能试验 中的转 向力特 性试验 非 常重要 , 转 向力 特 性 曲线 的设 计 直 接 关 系 到 整 车 的转 向 的 舒 适 性 和 可 靠 性 。这就要 求在转向器设计初期对车型进行 了解 ,根 据不 同车 型 通 过 调 整 各 结 构 参 数 ,进行 不 同 的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 曲线 设 计 。
1 转 向力特性 曲线的分析
如 图 1所 示 ,转 向 力 特 性 曲线 可 以粗 略 地 分 为 3个 区 域 。
压 力
滞 质
图 1 转 向力特 性 曲线 图
(1) 车 低 速 行驶 时 的 转 向 , 当 压 力 升 到 接 近 最 高 区 域 时 , 接 近 于 原 地 转 向 。此 时转 向 的 阻 力 为最 大值 ,需 要 输 出 的载 荷 相应增大 ,实现较大的助力作用。
型 ,比如说皮卡和 SUV,此 区域 的转 向力要求大一点 ,这样在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标准排版的本科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标准排版的本科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摘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节能、质量轻、安全、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其出现并迅速成为世界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纯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到更为节能、操纵性能更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几个阶段。

本文论述了EPS的特点、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对EPS各组成部分和汽车转向系统的分析出了EPS性能评价指标,并对三种助力特性曲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EPS系统作为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这给EPS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发展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Abstract :EPS is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fuel,light,safety and producing less pollution. EPS is taking the place of HPS gradually and becoming the trend of steering system. It is rapidly become the hotspots in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teering system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phases from the simpl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to Electric-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till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er performance.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S,working principle,composition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EPS system and the steering system, then the state fun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system model was deduced and the model for simulation was built in this paper. Given the EPS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three types of assist characteristic,and then design a new type of assist cur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teering force which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a certain type of car. EPS has a great use in future.Keywor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目录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发展状况 (3)1.2.1国外发展状况 (3)1.2.2 国内发展状况 (4)2转向系统的概述 (6)2.1转向系统的发展过程 (6)2.1.1机械式转向系统 (6)2.1.2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HPS) (7)2.1.3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EHPS) (8)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0)2.2.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 (10)2.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1)2.2.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13)2.2.4电动助力转向的关键技术 (14)2.2.5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15)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与性能分析 (17)3.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 (17)3.2 理想转向盘力矩的研究 (18)3.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19)3.3.1 转向回正能力评价 (19)3.3.2 转向轻便性评价 (19)3.3.3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评价 (20)3.3.4 转向盘振动评价 (20)3.3.5 转向路感及路感强度 (21)4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研究 (22)4.1助力特性曲线定义 (22)4.2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设计概述 (22)4.3电动助力特性曲线类型 (23)4.3.1直线型 (24)4.3.2折线型 (25)4.3.3曲线型 (25)4.4不同助力特性曲线参数的影响 (26)5 结论与发展 (29)5.1结论 (29)5.2发展 (29)参考文献 (30)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渐渐走入人们生活中,成为现代步伐的工具,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安全、节能、环保”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主题。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性能研究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性能研究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性能研究作者:李铎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34期李铎(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辽宁沈阳 110159)摘要:本文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回正性能为研究内容,通过ADAMS建立了模型汽车的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在一定的助力特性条件下,分析并设计了 EPS 系统的回正控制策略,在MATLAB 软件中搭建了回正控制系统,通过ADAMS与MATLAB的联合仿真的EPS助力效果与纯机械转向系统的对比验证了设计的回正控制策略可以很好的改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回正性能,获得了较好的助力效果,提高了行车的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主动回正控制策略联合仿真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07-02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PowerSteering,简称EPS)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汽车动力转向技术[1]。

以其易于实现更佳的操纵特性和转向路感、结构紧凑、易于装配等特点成为动力转向技术新的焦点[2]。

系统机械结构动力学特性中,像转向系统惯量,摩擦,阻尼,以及车速等,成为影响回正特性表现低速状态回正不足或者高速状态回正过快,以及减弱稳定性的情况的主要因素。

本文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地使所设计的回正性能达到要求,使车辆在行驶中拥有更好的回正特性,更佳的操作特性和转向路感,提高汽车在行驶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 建立整车虚拟样机模型转向盘和转向轴的数学模型:式中Js为转向轴的转动惯量,Bs为转向轴黏性阻尼系数,Td为作用在转向盘上的转向转矩,Tw为转向轴作用在输出端的反作用转矩;θs为转向轴旋转角。

齿条及小齿轮机构的数学模型:式中mr为齿条及小齿轮的等效质量;br为齿条的阻尼系数;xr为齿条的位移;rp为小齿轮半径;FTR为轮胎转向阻力及其他影响因素。

利用ADAMS/CAR模块建立了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

通过查找资料得到了原型车的一些基本参数,特别是对转向系统有较大影响的前轮定位参数和后轮定位参数,还包括该车的前后轮距及轴距的具体参数。

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油液泄露、能量浪费等。

而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更高效、更可靠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性能分析。

一、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转向系统。

它通过电机控制活塞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转向系统的辅助力矩调节。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机的力矩产生能力,通过齿轮和传动杆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进而作用于转向系统。

二、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1. 动力系统设计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系统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首先需要确定所需要的动力大小和速度范围。

通过计算所需的辅助力矩和转向速度,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

然后根据电机的特性,确定适当的减速比和传动杆长度,以保证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力矩和速度。

2. 控制系统设计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则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通过传感器对转向系统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节电机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辅助力矩的精确调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机械结构设计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紧凑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设计的传动杆和齿轮系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并将辅助力矩传递给转向系统。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噪音和振动问题,通过合理的隔振和减震设计来提高系统的舒适性。

三、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1. 力矩输出性能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矩输出性能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力矩传感器对系统的输出力矩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辅助力矩的增益和响应速度,以提高系统的灵敏性和控制性。

2. 能量效率线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能量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耗和使用寿命。

面向汽车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分析与设计流程

面向汽车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分析与设计流程

面向汽车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分析与设计流程田冠男杨晋谢然徐有忠(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CAE部安徽芜湖241009)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汽车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分析与设计流程,简述了转向系统振动的激励源,针对转向柱总成进行了模态分析与试验对比,并结合提升转向柱与仪表板安装横梁总成NVH 性能的工程实例,进一步针对转向柱安装支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该方法最终在奇瑞某车型开发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关键词: NVH 转向系统分析与设计流程MSC.Nastran 结构优化An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Oriented on VehicleSteering System NVH PerformanceTian Guannan, Yang Jin, Xie Ran, Xu YouzhongCAE Department,Passenger Vehicle Product Development, Chery Automobile Company Ltd. Wuhu, Anhui 241009,ChinaAbstract: Orienting on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NVH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is given. Exciting resource of steering system shake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mode of steering system, both FEM and test method is used. An example aimed to increase NVH performance of steering column and IP is given. In the example, this analysis process is applied, at last strength analysi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mounting bracket is given, the performance of a Chery passenger car has increased a lot.Key words:NVH, Steering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MSC.Nastran, Structure Optimization0 引言汽车上用于改变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

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资料

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资料

附件一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学院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姓名(学号)胡嗣林指导教师张代胜系(教研室)负责人卢剑伟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任务及背景、工具环境、成果形式、着重培养的能力)背景: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大国地位,但还不是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已成为中国汽车人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业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之一。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下简称"FSAE")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其合作会员单位,在学习和总结美、日、德等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精心打造的一项全新赛事。

FSAE活动由各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与汽车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组队参加。

FSAE要求各参赛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自行设计和制造方程式类型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并携该车参加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不仅要阐述设计理念,还要由评审裁判对该车进行若干项性能测试项目。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能充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同时,还学习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物流运输、汽车运动等多方面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活动将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组织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挑选优秀适用人才提供平台;二是通过活动创造学术竞争氛围,为院校间提供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提升;大赛在提高和检验汽车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增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与互动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

任务:调研国内外赛车转向系统结构及原理,遵循FSAE竞赛规则完成赛车转向系统设计,转向梯形优化,系统建模与转向性能分析。

工具环境:CATIA/UG AutoCAD ADAMS Visio MATLAB Office办公软件等成果形式:①翻译相关外文文献不少于5000字②优化设计说明书一份③赛车转向系统三维模型一份能力培养:培养和锻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汽车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独立完成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本专业有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汽车设计过学迅转向系统设计解读

汽车设计过学迅转向系统设计解读

采用先进的转向器技术和机构设计,如电动助力转向系 统、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等
采用摩擦系数更低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减少摩擦阻 力
优化设计的效果评估和改进建议
通过实验测试和道路试驾评估优 化后的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 优化,例如调整转向器的参数、
改进材料等
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标准 化管理,确保优化设计的实现和
转向性能的评估指标
操控稳定性
学迅转向系统应能够提供 稳定的操控感,使驾驶员 能够准确、安全地控制车 辆。
转向灵敏度
系统应能够根据驾驶员的 输入做出快速、准确的响 应,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 境。
回中性
学迅转向系统应具有回中 性,即当驾驶员松开方向 盘时,车辆应能自动回到 直线行驶状态。
学迅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
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性能。
改进建议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针对学迅转向系统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其性 能表现。
05
学迅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提高转向系统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降低转向系统的摩擦和阻力 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优化转向柱和转向盘的设计,提高手感和操作便利性 加强转向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02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转向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01
02
03
机械转向系统
采用机械机构传动,结构 简单,操作稳定性好,但 传动效率低,适用于中低 速车辆。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采用液压助力机构,操作 轻便,但需要消耗发动机 动力,适用于中高速车辆 。
电液助力转向系统
采用电液助力机构,具有 高效率和节能环保特点, 但结构复杂,适用于高速 车辆。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车安全。

了解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故障分析对于驾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分析。

一、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机构、转向机和转向操纵装置组成。

在行驶过程中,当驾驶者操作方向盘时,转向机构和转向机会协同作用,使汽车前轮朝向所需的方向转动,从而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

1.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主要由转向齿轮、传动杆、齿条、滚珠丝杆等组成。

当驾驶者转动方向盘时,通过转向机构产生的一系列动作传递到转向机上,使转向机产生相应的工作力来改变车轮的方向。

转向机主要由电动助力转向机、液压助力转向机和非助力转向机三种类型。

助力转向机通过电动机或液压系统的力来辅助转向机构的工作,减少了驾驶者操纵转向的力量,并提高了操控性能。

3.转向操纵装置转向操纵装置主要由方向盘、转向总成、联杆、转向销等组成。

驾驶者通过操纵方向盘来控制转向操纵装置的工作,从而实现对汽车行驶方向的控制。

二、汽车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分析1.方向盘打滑方向盘打滑是常见的转向系统故障,可能是由于转向机构内部有异物或油脂积聚,或者转向齿条、传动杆出现磨损。

这时需要将转向机构进行检修和清洗,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2.方向盘转动不灵活3.方向盘异响方向盘在转向时发出异响,可能是由于转向机构齿轮出现损伤,转向助力系统液压泵或电动助力系统出现问题等。

需要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部件。

4.转向不准转向不准可能是由于车轮定位不准确,转向总成出现磨损,也可能是由于转向机构和转向助力系统出现故障等。

此时需要对车轮进行定位调整,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5.转向失灵转向失灵是非常严重的转向系统故障,可能是由于转向助力系统泵失灵,液压管路破裂,转向机构内部损坏等。

需要立即停车检查并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对驾驶人员来说十分重要。

四轮转向系统对乘用车底盘稳定性与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

四轮转向系统对乘用车底盘稳定性与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

四轮转向系统对乘用车底盘稳定性与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乘用车底盘稳定性与操控性能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四轮转向系统作为一项关键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对乘用车底盘稳定性和操控性能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乘用车底盘稳定性和操控性能的角度,分析四轮转向系统对其的影响。

乘用车底盘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各种路面情况下保持平稳行驶的能力。

四轮转向系统能够通过对车辆的前、后轮进行控制,改变车辆的转向角度和转弯半径,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四轮转向系统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减小车辆的侧倾角,降低车辆在急转弯时的侧翻风险。

同时,四轮转向系统也能够提高车辆在低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减小车辆转弯时的摇摆和晃动,增加乘坐的舒适感。

操控性能是指车辆在驾驶员的操控下对各种道路状况和驾驶要求的响应能力。

四轮转向系统通过改变前、后轮的转向角度,能够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在高速行驶时,四轮转向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增加车辆对急转弯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在低速行驶时,四轮转向系统能够缩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转向灵活性,使得驾驶员更加容易处理狭小空间下的转弯、倒车等操作。

四轮转向系统对乘用车底盘稳定性和操控性能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以上方面,它还能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四轮转向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前、后轮的转向角度,使得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提高车辆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湿滑路面或急刹车情况下,四轮转向系统能够使得车辆更加稳定,减少侧滑和甩尾的风险,提高乘用车的行驶安全性。

当然,四轮转向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成本和制造复杂度的增加。

由于四轮转向系统需要增加额外的零部件和传动装置,因此会增加乘用车的制造成本。

同时,四轮转向系统的制造和维修相对更加复杂,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增加了维护和维修的难度。

此外,四轮转向系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对乘用车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汽车转向性能表(全)

汽车转向性能表(全)

汽车转向性能表(全)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汽车转向性能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转向性能是指汽车在转弯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驾驶安全和操控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在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将详细列出各种与汽车转向相关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2. 性能指标以下是常见的汽车转向性能指标:2.1 转向半径转向半径是指汽车在最大转角情况下所需要的曲线半径。

这个指标决定了汽车能否在狭窄的空间中完成转弯动作。

2.2 转向力矩转向力矩是指驾驶员在转向时所需要施加的力矩。

合适的转向力矩可以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并提高操控的舒适性。

2.3 转向稳定性转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转弯时是否会出现过分的侧倾或失控的情况。

优秀的转向稳定性可以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2.4 转向响应时间转向响应时间是指从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到汽车实际开始转向所经过的时间。

理想的转向响应时间应该短小,以提高驾驶的反应能力和操控的精准度。

3. 评估方法要评估汽车的转向性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实地测试通过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测试,可以获得更真实和准确的转向性能数据。

例如,可以测试汽车在不同转弯半径下的转向半径和转向力矩。

3.2 模拟仿真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可以更快速地评估不同参数对转向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模拟条件,可以研究转向稳定性和转向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

4. 结论汽车的转向性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档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转向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汽车的转向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汽车的转向性能。

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韩健李文庆宋健李洪亮辽宁省阜蒙县交通局运输管理所(辽宁阜新123100)摘要:所谓汽车转向系统,一般是指通过改变与恢复汽车行驶方向来维持直线行驶的系统,转向轮能否正常运转以及汽车行驶是否安全都跟此结构有直接联系。

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汽车转向系统发生问题引起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汽车转向系统的质量好,这样的话,不仅有利于安全形势,还对延长汽车寿命、提高运输效益、降低驾驶劳动度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字:汽车;常用转向系统;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当今汽车转向系统从过去的普通机械式发展到动力转向,一直到现在汽车电子控制动力转向,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性,提高操作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已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虽然显著提升了成本,同时使得系统结构大为复杂哈,但这并没有掩盖其优势,先进的汽车转向系统依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体式转向器发展较快,而整体式转向器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本文顺着汽车常用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详细研究了多种转向系统的性能。

一、传统转向系统传统汽车转向系统主要包括机械转向系统,及随之衍生而来的液压及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虽然发展起步较早,但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已具备极高的可靠性,但其往往机构庞大,因此并不适用于小型家用车辆,尤其是强调整体重量的高性能私家车。

但在强调稳定性的工程类、农机类等车辆上,依旧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传统转向系统简介机械转向系统是最为原始的转向方式,此类装置将转向系统与方向盘刚性连接,动力传输方式为纯机械式,动力源完全是驾驶员的身体力量,受转向助力的影响,驾驶员往往需要施加很大的外力,负担较大。

其优点在于结构及其简单,工作非常可靠,只要各部件未损坏,那么一定可以完成预期动作。

基于其缺点显著,目前该类系统的使用并不多见。

后期出现的液压辅助转向系统,因利用了液压系统,能大幅削减操作转矩,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员的体力损耗,提升驾驶安全性,所以使用地更为广泛。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检测与评价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检测与评价
• 1)方向盘自由转动量
• 机动车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允许 大于:
• (1)最高设计车速不小于100km/h的机 动车:20°;
• (2)三轮汽车:45°;
• (3)其他机动车:30°。
• 2)方向盘转向力
• 机动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水 泥或沥青道路上行驶,以10km/h的速度在
• 5s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 24m的圆周行驶,施加于方向盘外缘的最 大切向力不应大于245N。
• 2.用转向参数测量仪检测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和转向力
• 国产ZC-2型转向参数测量 仪,是以微机为核心的智能仪 器,可测得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和转向力。
• 该仪器由操纵盘、主机箱、 连接叉和定位杆四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
ZC-2型转向参数 测量仪
l-定位杆;2-固定螺栓;3-电源开关; 4-电压表;5-主机箱;
• 主机箱为一圆形结构,固
定在底板中央,其内装有接
口板、微机板、转角编码器、
打印机、力矩传感器和电池
等。定位杆从底板下伸出,
经磁力座吸附在驾驶室内的 仪表盘上。
• 定位杆的内端连接有光电
装置,光电装置装在主机箱 内的下部。
图5-43 ZC-2型转向参数 测量仪
l-定位杆;2-固定螺栓;3-电 源开关;4-电压表;5-主机箱;
• 测量前应先安装好简易转向盘自由转动 量检测仪,测量时应使汽车的两转向轮处 于直线行驶位置,轻轻向左(或向右)转 动转向盘至空行程一侧的极端位置,调整 检测仪指针指向刻度盘零度。
• 然后,再轻轻转动转向盘至另一侧空行 程极端位置,指针所示刻度即为转向盘的 自由转动量。
(2)转向盘转向角和转向力检测
2.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测量原理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和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和分析
类 的不 同 可 以分 为 机 械 式 转 向 系统 和 动 力 转 向 系
动机 的输 出扭 矩 ,主 要 有两 种 形式 :双 行 星 齿轮
减速 机构 和蜗轮 蜗杆 减速机 构 。
统 两种 类 型 。而 传 统 转 向 系统 则 是依 靠 简 单 的 机
械动 力 来 传递 动 力 ,主要 的组 成 是单 一 的方 向盘 、 转 向 系统 等零 件 构成 。随 着 电 子信 息技 术 的发 展 ,

要 :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要求操纵 灵敏和轻便 ,而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整个助力过程 中按 固定 的比例提供转向助 力 ,不 能根本地解决汽车驾驶员操纵 “ 路感”不足的问题 ,但是电动助力转 向系统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 比它有许多优点 ,并且性能评价远高于液 压助力转向系统 ,其市
场前景什 /广阔。 厶
竞 争 日趋 激 烈 的 国 内 和 国外 市 场 ,企 业全 面 实 施
助 力 ,从 而 实 现 助 力 转 向 的 及 时操 控 。 部 件组 成
及 主 要 功 能 是 ,传 感 器 的扭 矩 部 分 用 于 检 测 转 向
E P计 划 是 我 国汽 车 零部 件 企 业 迅 速提 高 自身核 R 心 竞争 力的 生存 和发展 的必 由之 路 。
电子 控 制 液 压动 力转 向 系统 不 断 完 善 ,该 系统 在

3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31 安全 性 .
它 主 要 包 括 : )制 动 力 检 测 装 置 :汽 车 采 用 1 制 动试 验 台 ,当 电脑 确定 汽 车进 入制 动 试验 台 后 , 根 据 汽 车 是 我 左右 车轮 来 行 使 最 大 制 动 力 ,然 后 通 过 电脑 采 集 到 的数 据 值 进 行 计 算 ,与相 关 的标 准 值 进 行 比较 ,来 判 断制 动 是 达 到 标 准 要 求 。2 )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跑偏分析与解决措施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跑偏分析与解决措施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跑偏分析与解决措施摘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Power-Steering,简称EPS)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是辅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系统,能够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安全、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经出现就受到国内外汽车公司和设计人员的重视。

本文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跑偏分析与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行驶跑偏;转向回正引言车辆行驶跑偏是指汽车在干燥平坦道路上直线行驶,在对方向盘不加任何力的情况下,车辆自动向一侧方向偏离原行驶轨迹的现象。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机动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方向盘(或方向把)不应有摆振等异常现象。

1功能安全的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近年来,随着汽车集成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在同步增加。

为进一步提升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相关国际标准《道路车辆功能安全》(ISO26262:2018)和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功能安全》(GB/T34590—2017)相继出台。

汽车转向系统作为车辆基础性功能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广泛运用,转向系统也较多地采用了电子器件,其中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汽车上,EPS系统功能安全设计因此也成为了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

我国从2022年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17675—2021),该标准明确指出,所有符合标准适用范围内的车辆均应满足功能安全开发要求;此外,该标准附录B中还规定了转向电子控制系统在功能安全方面的文档、安全策略及验证确认的具体要求。

对于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设计及验证方法,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研究。

“汽车在中高速行驶时应防止线控转向系统发生非意向性转向力矩大于转向力矩边界值”和“汽车在中高速行驶时应防止线控转向系统发生无法转向”这2个功能安全目标和功能安全概念,并分别开展了相关设计及测试验证;针对汽车转向系统概念阶段的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测试场景及测试结果评价的安全度量参数;基于汽车EPS系统功能安全设计,提出了一套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并验证了该EPS系统安全机制的设计效果;尚世亮等对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注入方法、整车可控性指标进行了详细表述和系统性总结。

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转向系统是乘用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对车辆的操控和行驶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在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中,主要包括转向柱、转向机构、转向齿轮、转向销、转向阻尼器等部件。

这些部件的协作使得车辆能够实现转向动作,保证驾驶员可以准确、灵活地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乘用车底盘的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反映了车辆操控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向系统的转向比:转向比是描述转向系统输入角度与输出角度之间关系的参数。

转向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

较小的转向比可以提供较大的转向力矩,使车辆操控更为灵活。

而较大的转向比则可以提供较小的转向力矩,提高驾驶舒适性。

因此,在优化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时,需要综合考虑转向比与操控性能之间的平衡。

2. 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转向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系统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若转向系统出现瞬时失稳或非线性特性,将会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对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优化,保证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车辆的转向系统保持稳定。

3. 转向系统的灵敏度:转向系统的灵敏度主要是指驾驶员对于方向盘的转动所产生的转向力矩的感知能力。

灵敏度较高的转向系统可以使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更为精确、准确。

在优化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时,需要适度提升转向系统的灵敏度,以便驾驶员更好地感知车辆的转向情况。

针对上述动力学特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优化转向系统的传动机构:转向系统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向柱、转向齿轮等部件。

通过优化传动机构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小转向系统的传动损失和摩擦,提高转向系统的效率和灵敏度。

2. 优化转向系统的阻尼器:转向系统的阻尼器起到减震和稳定转向系统的作用。

通过优化阻尼器的设计和调整阻尼力的大小,可以提高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某型车辆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某型车辆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某型车辆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一、引言车辆转向系统是汽车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转向系统能够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保持稳定,同时在低速行驶时提供良好的转弯半径和操控性。

二、车辆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原理车辆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转向机构、转向传动系统和转向液压助力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转向过程中,驾驶员通过转向盘发出指令,转向机构通过齿轮、滑块等传动装置将指令传递到车轮,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三、车辆转向系统存在的问题虽然车辆转向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容易产生偏航现象,这是由于转向系统的不够稳定所导致的。

另一方面,在低速行驶时,转向系统的灵敏度较高,驾驶员容易产生疲劳感。

四、优化设计策略为了解决车辆转向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强化转向机构的刚度通过增加转向机构的刚度,可以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偏航现象。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转向机构,并通过增加支撑装置来提高其整体刚度。

2. 优化转向机构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设计对于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传动装置的齿轮比、滑块材料等参数,并进行精确的加工和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转向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3. 引入电子辅助系统在现代汽车中,引入电子辅助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利用传感器、操控器和执行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转向系统的精确控制。

例如,通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感知车辆的偏航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五、车辆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对车辆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设计。

动力学分析主要从转向盘输入力、转向机构传递力和车轮转向角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力学方程,可以分析出转向系统的关键参数和响应特性。

六、结论某型车辆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油路中还应考虑储油罐与转向系统的匹
配,储油罐除了为转向系统提供适量容积的油液、散 热、过滤油中杂质外,在匹配试验中更应考虑在实际

转速/r.rain’1 (a)空载流量特性曲线


r 』。
_、‘
路况中(如上坡、下坡、左转、右转)储油罐的容量设 计是否合理,油液是否产生漩涡、气泡、乳化等不利 现象。 当储油罐中油液位于最小液面处时,将转向系 统调整到直线行驶位置,启动转向油泵至一定转速, 再慢慢地倾斜台架,分别模拟实际路况的上坡坡度、
1 600
3 200
4 800
转速/r.min‘1 (a)空载流量特性
转速/r.rain。 (b)满载流星特性
图1转向系统匹配性能测量原理图 图3转向油泵台架试验时的流量特性
它的主要性能之一是转向手力特性,图2为某转向 系统中的动力转向器在台架试验中的转向手力特性 曲线图。
_IL『■,._
--8--6
图2动力转向器台架试验时的转向手力特性
从图2可知,随着路面转向阻力的增大,转向器 能够提供相应的助力,当转向输入转矩为6.5N・in 左右时,就能产生6.9MPa的工作压力,该转向器在 台架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和很好的助力,也 符合设计要求,即在输入转矩为6—8N・m时产生 6.9MPa的压力。 转向器转阀是实现转向器助力的核心部件,然 而其动力源却由转向油泵提供,它需要转向油泵提 供适当的流量和压力,即转向油泵的流量特性和额 定压力。图3为转向油泵在台架试验时的流量特性。 图3中的这组曲线平滑,并与理论曲线相符,而 且转向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也与设计值(6.9MPa) 相符。该油泵在台架试验中能产生所需的流量和压 力,是符合技术要求的。 动力转向器的转向手力特性、转向油泵的流量 特性及最大工作压力在台架试验中所得的实际曲线 与理论曲线相符,当它们装配到转向系统中时,这些 特性曲线是否发生改变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图4 为动力转向器装配到转向系统中后的转向手力特性 曲线图。
仔细分析上述现象,其原因是:(1)系统压力不 够;(2)系统流量不足。转向系统的压力由转向油 泵最大工作压力(设为6.9MPa)来保证,由于转向油 泵的出油口到动力转向器进油口之间用一高压管连 接,当高压管弯曲半径较大时,液体流过它的压降就
很小;但高压管一旦有折弯,就会产生压差,折弯曲
率半径越小压差越大,而且折弯越多压差也越大。 经过测量,高压管产生了约0.7MPa的压差,这就是
汽车工程 2009年(第31卷)第2期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09(V01.31)No.2
2009037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性能分析
李玉琴,邓
飞,颜
尧,程飞,吴健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400039)
[摘要]
分析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部件匹配试验与台架试验相互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了产生这些差异
转向油泵出
O 5 0 5 O 5
{ 幺.j

’飞
y硼 口压,U 蛳枞舭。
U,

6 5 4 3 _



mⅥ
转向器进

恻 帅 U竹,¨
吸油真一 空度l
jj-¨。U
JI。
芒 魁
捌 钶( 翅 督


・R
多年的系统匹配试验经验及实际工作,可以从如下
3个方面对循环油路的性能进行考核。 2.2.1油液抽吸能力 循环油路中接头较多,油管材质既有橡胶的,也 有铜质的。由于管路的密封质量以及管路中的存量 空气,当油液在管路中循环时可能会引起乳化或产 生气泡,而当油液乳化或产生气泡时,可能会引起气 穴噪声,导致转向系统助力性能下降。为了检测转 向系统油液抽吸能力,可将转向系统调至水平状态, 向储油罐中加注规定的转向用油至最大允许液面, 等待2rain后补充加注油液至最大允许液面;启动转 向油泵至1 000r/min,并保持2min(液压助力转向器
0 9 8 7
转速/r.min“ (b)3MPa流量特性曲线
图5转向系统匹配时转向油泵流量特性
个循环油路的油管内径、油管布置形式及长短有关。 由此可知,尽管台架试验中各部件性能正常,但由于 系统中部件的相互耦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性能有变 化,所以在转向系统中高压油管的布置要尽可能减 少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 2.2循环油路的评价方法和性能分析 整个转向系统中的循环油路包括吸油管、高压 管、回油管、接头等。高压管不仅要承受高压,而且 还得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冲击和转向盘扰 动而产生的压力脉动;回油管中还包括冷却管路。 由于受布置的影响,以及一些功能需求的原因,循环 油路必定对转向系统产生影响。如何评价循环油路 的好坏,对整个转向系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结合
高压管所引起的压力损失,这时动力转向器的输人
口最多只能获得6.2MPa的压力,这样就会引起图4 所示的转向手力特性现象。 另外,如果系统流量不够也会影响动力转向器 的转向手力特性,表现形式也为加不上压力。图5 为转向油泵装配到转向系统中后的空载流量特性曲 线和3MPa时的流量特性曲线图。 从图5可知,系统匹配中转向油泵流量比其台 架试验中的流量低,系统匹配中油泵流量为5—6 L/rain,台架试验中油泵流量为7—8L/rain,而且其 流量相对于转速关系与台架试验曲线相比有较大滞 后性。引起系统流量减少并滞后的原因,主要与整
fire
on
key parts of automo— provide

tiv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alyzed with the
on
causes
of these discrepancies
revealed.These
sound basis
for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assessment
转角l转速i压力l力i转 工控机卜———叫变频渭速器
李玉琴,等: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性能分析
0 9 8
叮 u/-


7 6 5 4 3

.g E
.皇 E

/ f
l |

高压管I油泵输油压力 转向器出油压力l 0转向器进油压力
d 咖

/ /
j 衄


/ /
f 0 l 600 3 200 4 800 0
2●
真空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转向油泵由变频电机经
皮带升速后驱动,用转速传感器测量油泵转速。动 力转向器输入端由伺服电机经减速机构驱动,在动 力转向器输入端同时安装转矩传感器和光轴编码
器,测量转向器输入转矩和旋转角度,在转向器输出
端施加模拟载荷,在转向油泵附近安装噪声计测量 转向系统的噪声以确定主噪声源…。液压助力转向
~蘧…
{罡{
:嚣
。墨 ;U
娃;.
0 2 4
饕.善.
图4转向系统匹配试验时动力转向器手力特性
6 8
.-4..2
从图4可知,当转向输入转矩达到7N・nl时, 才产生5MPa的压力,而且此后的压力也没有随着 输入转矩的增加而增加,这会引起转向沉重的感觉, 动力转向器的助力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输入转矩,qq・m
万方数据
・182・
汽车工程
2009年(第3l卷)第2期
不工作);运行转向器在全行程的90%范围内空载

.署 g


转动5次以上;将储油罐中油液维持到允许的最低 液面,系统再运行2min后检查储油罐中油液是否有 乳化现象,转向油泵是否有气穴噪声。 2,2.2倾斜吸油能力
d 嘟
, } ./
0 l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
the matching of power steering system.
Keywords:power steering system;system matching;match performance;noise analysis
次确定各部件的相对三维坐标,分别在储油罐的出
日IJ舌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由储油罐、动力转向油 泵、动力转向器和高压管等组成,它以较低的功耗改 善了汽车的操纵轻便性。转向系统直接关系到汽车 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性能必须得到保证。虽 油口、转向油泵出油口、动力转向器的进出油口安装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Fei&Wu Jian
400039
Institute,Chongqing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s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match tests and bench tests
然各关键部件的性能特性、可靠性、对环境的适应
性,分别按照行业标准或技术要求,在试验台架上进 行了检验,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当它们集成在汽 车上时,彼此之间会怎样相互影响、能否满足转向系
系统、变频电机、伺服电机、模拟加载器都集成到模
拟平台上,模拟平台可实现向左、右、前、后倾斜的单 一运动和复合运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性能试验的 原理如图1所示。
统的要求、各部件的技术指标是否合理等,只有通过
转向系统的匹配试验才能找到答案。作者通过系统 中各部件的台架试验和系统匹配试验的对比,分析 了相互间的差异和关系,揭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1
2动力转向系统各部件对比分析
动力转向系统性能主要由几大关键部件匹配后 综合性能所决定,如转向油泵及转向器的性能、循环 油路及模拟实车状态运行时系统性能、系统噪声等。 2.1转向油泵和转向器匹配性能分析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动力转向器,
动力转向系统匹配性能测量方案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储油罐、动力转向油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