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模板

合集下载

汽车转向系统结构与常见故障

汽车转向系统结构与常见故障

汽车转向系统结构与常见故障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起到了控制汽车方向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以及常见的故障,并探讨如何正确地检修和维护转向系统。

一、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汽车转向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转向盘、转向柱、转向机构、转向节和转向器等。

以下将对每个部件进行简单的介绍。

1. 转向盘:位于驾驶员座椅前面,用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操作。

2. 转向柱:连接转向盘和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达给转向机构。

3. 转向机构:负责将转向柱的转动转换为车轮的转向,包括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和齿轮齿圈式转向机构等。

4. 转向节:连接转向机构和车轮,将转向机构的转动传递给车轮。

5. 转向器:在部分车辆上,用于转向辅助,提供方向力,并减少驾驶员的转向力。

二、常见的转向系统故障转向系统可能出现多种故障,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

1. 转向助力失效:导致转向力过大或无法转向的原因可能是助力泵故障、助力转向盘传感器故障或助力转向器故障等。

2. 转向异响:转向系统发出嘎吱声或其他异常声音的原因可能是转向节松动、转向机构润滑不足或转向器故障等。

3. 方向盘不稳:驾驶时方向盘抖动、打滑或者转向异常的原因可能是轮胎平衡不良、悬挂系统异常或转向机构磨损等。

4. 方向偏移:驾驶时车辆朝向不正确的原因可能是轮胎气压不均衡、悬挂系统不平衡或者转向节脱落等。

5. 转向失灵:转向系统完全失灵的原因可能是转向机构断裂、转向柱连接故障或者转向节严重损坏等。

三、检修和维护转向系统的方法为了保证汽车转向系统的正常运行,驾驶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检修和维护。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转向系统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包括转向柱的连接是否松动、转向机构的润滑情况等。

2. 润滑保养:保持转向机构的润滑状态,及时添加润滑油,并定期更换润滑油。

3. 轮胎维护:保持轮胎的正常气压,定期进行轮胎平衡和轮胎更换。

4. 定期保养:根据汽车使用手册的规定,按时进行汽车保养,包括转向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操纵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通过驾驶员的操纵将转向指令转化为车辆的转向动作。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汽车转向系统能够确保车辆在行驶中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由于长期使用和各种原因,转向系统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对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转向机构、转向装置和转向传感器等多个部分的协同工作。

转向机构是实现转向动作的核心部分,通常由转向齿条、转向齿轮、转向轴等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上的转向动作通过转向齿条传递到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转化为转向齿轮的转动,然后通过转向轴将转动传递到车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一般来说,汽车的转向系统有液压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两种。

液压转向系统通过操纵转向泵、转向阀等液压元件来实现转向动作。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转向泵将压缩油液通过转向阀传送到液压缸,从而通过对液压泵和液压缸之间作用力的调整,实现转向齿条的转动。

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是通过电机和电控装置来实现转向动作。

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电控装置会感知到转向指令,并根据这个指令来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当汽车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转向系统故障包括转向力过大、转向不准、转向角偏差等。

这些故障可能是由于转向机构中的零件损坏或磨损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液压转向泵或电动助力系统中的故障引起的。

还可能是由于转向轮胎的空气压力不足、传动轴松动或转向传感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转向系统的故障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检查。

可以通过检查转向机构的松动情况,观察转向装置和转向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判断转向力是否过大或不准确。

接下来,可以检查转向泵或电动助力系统的工作情况,观察液压泵是否正常工作,电机是否能够准确控制车辆的转向。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最容易出问题的项目)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最容易出问题的项目)

客车转向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最容易出问题的项目)客车转向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最容易出问题的项目) (1)1.油管 (2)2.转向直拉杆 (2)3.转向垂臂 (2)4.转向器安装支架 (2)5.车桥转角的限位问题 (3)客车转向系统是客车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关乎行车安全的总成之一,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以下较常出现的零部件设计问题。

1.油管在助力转向油管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少管接头数量,以减少渗油的风险,另外油管接头的内径不可过小,并且尽量避免采用90度直转角通,否则容易造成转向压力过大以及转向油路异响问题,转向油管及接头最好采用一体成型(油管接头转角处圆弧过度),油管的直径尽可能粗一些,这样液压油的流动会更加通畅一些,噪音也会小些。

2.转向直拉杆转向直拉杆是汽车转向最为关键的并且和安全直接相关的零部件,也是设计时经常容易出现问题的零部件之一,转向直拉杆的截面尺寸,材料要求,以及杆体本身的形状,都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若截面尺寸不合适或者材料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直拉杆强度将会不够,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变形乃至断裂的现象,这会给转向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和不确定性;如果转向直拉杆杆体形状及曲线设计的不合适,运转时将有可能与悬挂本体,车架本体,转向轮出现干涉现象,从而使转向失去效果。

3.转向垂臂转向垂臂是转向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零部件,通过转向垂臂的转动,拉动转向直拉杆前进或后退,并将该行程传递给车桥上面的转向节下臂,从而带来车轮的左转或者右转,以此来实现车辆的转向;若转向垂臂长度设计不得当,会带来转向沉重或者转向过轻,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司机的驾驶带来非常不好的感受,同时转向垂臂的长短也和输入轴旋转的角度直接相关,和方向盘的左右转圈数相关,因此,转向垂臂的长度只有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之内,才能使转向最舒适;转向垂臂的初始安装位置(定位),一定要计算准确并且安装准确,否则会使方向盘左转和右转的圈数不对等;转向垂臂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转向垂臂运转时与腹板以及方向机本体的一些突出部位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出现运动干涉问题;4.转向器安装支架转向器的安装支架也是转向器安装总成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零部件,该支架起到固定转向器的作用,且是一个受力件,我设计的强度不够好或者与车架的连接方式不可靠,后续容易引起支架的断裂乃至整个转向系统的失效,甚至出安全事故。

(汽车行业)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汽车行业)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汽车行业)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大部分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

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而且发动机前置,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车内噪声较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交通密度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

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1.1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要求(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壹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同时仍应有路感,且随转向阻力的增加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造成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动力转向器的选择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因此,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

我国大客车壹般采用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

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MPa,甚至更高,所以结构紧凑,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故灵敏度高;油液的阻尼作用能够用来吸收路面冲击;动力装置无需润滑。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

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转向器选择的合适和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壹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要求,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要求的情况下,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涉在允许的范围内。

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方法摘要:简要介绍大客车转向系统零件选型及匹配设计方法关键词: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方法;前言转向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系统之一,直接决定着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

而大客车作为大型生命载体,对转向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设计时来不得半点马虎,下面就以WG6120CHAE 型车辆转向系统设计为例从客车装配厂家的角度简要介绍一下大型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法。

1、转向器的选型1.1根据前轴的轴荷选定方向机类型一般转向轴轴荷超过3.5吨,推荐使用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液压缸的缸径要求大于m 5.42(m 为前轴轴荷),对比厂家转向器的参数选择即可。

转向轴轴荷小于3.5吨的车辆,原则上可以不使用动力转向器,但应特别注意转向垂臂长度,车桥转向节上臂的回转半径,注意力矩计算,使转向盘不至沉重。

1.2国内转向器厂家一般根据转向轴轴来对应相关转向器产品,例如东风转向器厂IPS45的转向器对应的前轴是4.5吨,IPS55的转向器对应的前轴是5.5吨,IPS65的转向器对应的前轴是6.5吨,所以选型时可以直接对应选择就是了。

对于我司生产的WG6120CHAE 型车,因前轴载荷为6.5吨,所以选用了东风的IPS65型转向器,并根据布置形式选定了左旋左输出旋向,传动比为21.48:1,摇臂轴转角为±47.5°,方向盘总圏数为5.67圏。

IPS65型转向器2、转向系统匹配设计2.1确定内外轮转角,转向梯形及最大转弯直径选定转向器之后,我们首先要根据车辆的转弯直径的要求计算实际所需转向轮转角。

老标准以外轮中心画出来的轨迹为车辆的最大转弯直径,不太准确,新标准以通道圆直径不大于25m ,通道宽度不大于6.7米来定义转弯直径则更合WG6120CHAE 型车相关参数首先找出车轮的旋转中心,转向轮的旋转中心是主销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

现求出左右转向轮旋转中心联线的距离:中L =销B +2×r ×tg ɑ=1974.4 ①式考虑了主销后倾角的轴距:轴L =L+ r ×sin β=6312.9 ②式计算车辆的外轮转角外β=ctg 内β+B/L ③式车辆最内点的最小转弯半径 内r =轴L / tg 外β-[B-( B-中L )/2] ④式车辆最外点的最小转弯半径 外r =22)()B r L L +++内前( ⑤式计算出车辆最外点的最小转弯半径后直接乘以2倍,便计算出了车辆的最大转弯直径,而通道宽度见下式:通道B =外r -[B L L r r -+-⨯2)(前外外] ⑥式对于WG6120CHAE 型车,我们设定前内轮转角为47°,那么依据①式和③式,我们可以算出前外轮转角为38.8° ,这可做为给车桥厂签订协议时转向梯形的依据。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部件常见故障及修复【范本模板】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部件常见故障及修复【范本模板】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主要部件(转向叶片助力泵、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常见故障及修复:第一章转向叶片助力泵常见故障及排除转向叶片助力泵具有溢流阀和安全阀的结构,汽车转向到两边的极限位置不得超过5秒;汽车不转向(既动力转向器不需要压力)的时候,油液在泵内循环,泵体会阀热。

转向叶片助力泵是动力转向系统中产生动力的能源,如发生故障,将严重地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中国产大、中货客、车所配置的转向叶片助力泵常见的产地有山西长冶、陕西秦川、辽宁大连、吉林长春(一汽四环)等地,采用的是双作用叶片泵,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时规室或空压机后,通过规齿或空压机后凸缘驱动油泵工作。

(转向叶片助力泵是在发动机出厂时已经配备有的:玉柴配置的有山西长冶、陕西秦川,锡柴和大柴配置辽宁大连、吉林长春)。

叶片泵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压力与流量,不同规格型号的泵其压力与流量也不同,一般在油泵上的铭牌均有标注。

所以在进行叶片泵试验时要注意它的额定参数,另外还要注意它的转向规定.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油泵铭牌掉失或无法辩认。

可按油泵所匹配的动力转向器的动力缸缸径来判断,一般动力缸径为90MM(或以下者)它所匹配的油泵[额定压力约为10Mpa(100KG/CM2),流量为每分钟7。

5L/700R(发云动机怠速流量);如动力缸缸径大于90MM,它所匹配的动力油泵定压力为14Mpa(140KG /CM2),流量每分钟约9。

45L/700R。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的动力缸缸径目前的有80mm、85mm、90mm、100mm、110mm)。

转向叶片助力泵的故障现象可通过动力转向系统试验台架来试验,常见故障现象有如下几点:1、无压力:转向不对——进行试验时发现无压力,首先要检查转向是否与油泵规定的转向相符,一般情况下,通过时规齿轮驱动的油泵为左转(即油泵驱动轴对着自己观察逆时针转向)通过空压机后凸缘驱动的为右转,也可点动一下发动机观察其转向以确定。

驱动轴断--在确定转向正确而且又有油液进入油泵的情况下仍无压力,则应考虑驱动轴是否已断,油泵转子无法转动,需更换新的驱动轴。

客车转向系统分析

客车转向系统分析

客车转向系统分析介绍转向系统,即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是汽车,也是公交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向系统的布置、设计、装配直接影响着公交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操纵灵活性及乘座舒适性。

下面对客车转向系统基础知识、常见几种布置形式、运动干涉校核及转向拉杆强度校核办法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分析。

一、客车转向系统的类型和组成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其中,转向器是转向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转向系统中的减速传动装置。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有齿轮条式、循环球式及蜗杆风柄指销式几种,我厂生产的公交客车一般使用循环球式转向器,它有正确效率很高(可达90%-95%)、使用寿命长、操纵轻便、工作平稳可靠等优点。

但其逆效率也高,容易将路面冲击力传动转向盘。

客车转向系统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和动力转向系统两类。

机械转向系统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

动力转向系统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作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由驾驶员提供,而大部分能量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通过转向加力装置提供。

但在转向加力装置失效时,一般还应当能由驾驶员独立承担汽车转向任务。

因此,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的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在我厂出产的公交车中,10米及以下的车辆机械转向与动力转向均为常见配置,10米以上的公交车则多配置动力转向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二、常见客车转向布置形式和特点1、传统转向系统布置形式及特点分析传统转向系统布置形式如下图所示。

C:弹簧主片中心;O1:C点的摆动中心;A1:转向节臂球销中心;B1:转向摇臂下端球销中心;O2:A1点随悬架的摆动中心;K:A1点随B1点跳动的轨迹;J:A1点随O2点的跳动轨迹;fc:静挠度;fd:动挠度;HG、H′G′:轨迹偏差图1:传统转向系统布置及运动干涉校核简图上图给出了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图中校核方法是美国SAE 杂志推荐的校核方法,目的是检查转向拉杆与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是否协调。

某轻型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校核

某轻型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校核

10.16638/ki.1671-7988.2021.03.019某轻型客车转向系统设计校核张铭贵(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转向系统的作用是接受驾驶员的方向操作,带动连杆动作,使轮胎产生转向角来实现行驶车辆的转向。

对转向系统的要求是:操纵轻便,安全可靠,有自动回正作用,传到转向盘上逆向力冲击要小。

文章详细的阐述了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对某轻型客车转向系统各性能参数进行设计校核,以判定转向系统的零部件参数是否满足法规及使用要求,最终使某轻型客车顺利开发量产。

关键词:转向;校核;齿轮;传动比中图分类号:U4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3-64-05Design and Check of the Steering System of a Light BusZhang Minggui( Xiamen King Long Unite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 Fujian Xiamen 361000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the steering system is to accept the driver's direction operation, drive the connecting rod action, make the tire produce steering angle to realize the steering of the running vehicl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re: easy to operate, safe and reliable, with automatic return function, transfer to the steering wheel reverse force impact to be small.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of a light bus are designed and check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arameters of the parts and component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s and use, finally, a light bus i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mass-produced.Keywords: Steering; Check; Gear; Transmission ratioCLC NO.: U463.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3-64-05前言汽车驾驶员通过转向系统来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转向系设计的优良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1]。

转向系统主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

转向系统主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转向系统主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一: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原因:1.转向器传动副啮合间隙过大;2.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松旷;3.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大;4.转向轮轮毂轴承松旷;5.转向系统和转向轮之间装配、调整不当或机件磨损所致;6.转向节臂及横、直拉杆的接头松动。

解决办法:①更换或检修分配阀;②按规范排除系统内的空气,并加注液压油至规定量;③调整各机械连接处的间隙。

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时有异响原因:1.驱动皮带轮松动或过紧;2.固定转向泵的螺栓松动或者转向泵故障;3•贮油器的液面过低或有气泡引起的;4.转向各机械连接部位过松或过紧。

解决办法:①检查贮油罐油面,如油面过低,应加注液压油使油面达到略高于标尺位置;②排放液压系统内的空气;③调紧或调松泵传动带;④拆检修复或更换分配阀;⑤检修叶轮泵,必要时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⑥通过试验纠正液压软管的布置。

三:转向沉重原因:1•轮胎胎压不足;2.主销后倾角过大或前悬架过低;3.四轮定位出现故障;4•液压泵磨损,内漏严重或外泄漏;5•液压系统缺油,使转向助力不够;6.液压油管道堵塞或者滤清器堵塞;7.驱动液压泵的三角皮带打滑或齿轮传动啮合不良,或者缺润滑油;8.叶轮泵的皮带松弛或叶轮泵压力不足;9.贮油罐油面低,或系统中有空气。

解决办法:①调整叶轮泵传动带;②加注液压油,并排除系统中空气;③检修叶轮泵,必要时更换;④检修转向轴衬套;⑤检修调整前悬架;⑥检修或更换液压分配阀;⑦找出外泄漏、内泄漏处,检修或更换不合格机件;⑧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四:动力转向系左、右转向轻重不一致原因:1. 分配阀滑阀调整不当,滑阀已偏离中问位置;2. 分配阀滑阀台肩两侧的预开缝隙不等;3. 滑阀或阀体台肩处有毛刺或碰伤;4. 滑阀内有污物等,使滑阀或反作用柱塞卡住,造成左右移动阻力不等5. 动力缸一侧有空气。

6. 机械故障(各部件的间隙、磨损、润滑左右不一致)。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4) 轮胎气压和前轮定位不符合正常行驶要求。
2) 故障诊断与排除:
(1) 从车上取下转向器,检查油封、油管及转向器控制阀,必要时更换动力转向器。
(2) 清洁油管、油泵,检查油泵控制阀内的阀芯是否滑动自如,不要试图分解油泵,这可能会破坏油泵的端盖密封,造成泵漏油。
(3) 检查和调整汽车轮胎气压和前轮定位。
2) 故障诊断与排除:
(1) 清洁整个转向系统。
(2) 检查并维修油管、油杯、油泵、转向器,并更换新的动力转向助力油和油杯。
(3) 排除整个转向系统中的空气。
(4) 按规定调整转向器齿轮、齿条间隙。
(5) 检查其它转动件,在特殊情况下需更换转向泵或转向器总成。
5、漏油 1)故障原因Fra bibliotek (1) 检查转向系统中的油管、油杯、转向器及转向助力泵的各个连接部分。
(2) 在泵的进油口处,若进油管存在松动的情况,则往往在此处出现渗油现象,所以我们要求在任何时候不可对泵上的进油管进行撞击(油管是过盈配合压入泵体的)。
(3) 检查油管与转向泵的接口处,若此处漏油,需重新调换密封圈,扭紧油管上的安装螺栓,与泵的本身质量无法,无需更换油泵。
(7) 更换油管、动力转向泵或动力转向器。
2、 打方向时单边转向沉重
1) 故障原因:
(1) 转向器油封密封不良,油管连接螺栓松动,造成转向液泄漏。
(2) 转向器控制阀被堵塞或损坏,造成控制阀工作不良。
(3) 转向油泵控制阀内有异物,造成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堆积大量的泥沙和油垢,这容易造成油泵的输入轴及壳体的滚珠轴承在使用
过程中被外界的水、酸、碱物所腐蚀,若不按期维护整个转向系统,则油泵的滚珠轴承极易发生被烧坏或被卡死的现象,同时也极易在此处产生异响声。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汽车转向系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部件的协同作用,一旦出现故障,将对车辆的操控性产生严重影响。

了解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对于保障行车安全非常重要。

一、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转向机构、转向助力装置、转向传动机构等几个部分。

1.转向机构:汽车转向机构通常包括转向齿条、转向齿轮、蜗杆和蜗轮等部件。

当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施加转向力时,转向机构将力量传递给车轮,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2.转向助力装置:为了减轻驾驶员操控的力道,现代汽车通常搭载了转向助力装置,主要包括液压式转向助力装置和电动式转向助力装置。

液压式转向助力装置通过液压原理对方向盘施加助力,而电动式转向助力装置则通过电机对方向盘进行助力。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驾驶员的操控力度,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3.转向传动机构: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传动轴、万向节等部件,其作用是将转向机构传递过来的力量转化为车轮的转向运动。

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的协同作用,车辆才能顺利实现转向操作,行驶方向才能得以改变。

二、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1.转向助力失效:转向助力失效是汽车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车辆的转向助力装置出现故障时,驾驶员将会感到操控力度加大,转向操作变得异常困难。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液压泄漏、电动助力装置电机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应对措施:一旦汽车转向助力失效,驾驶员需要尽快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地带,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需要对转向助力装置进行检修,排除故障原因。

2.方向盘抖动:当行驶过程中,如果方向盘出现明显的抖动或震动,往往是转向机构出现了故障。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转向齿条松动、转向机构磨损等原因导致的。

应对措施:如果方向盘出现抖动,建议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对转向齿条、转向齿轮进行更换和调整,以确保转向机构的正常运行。

3.转向异响:转向系统出现异响也是常见的故障表现。

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车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客车转向系统作为客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对于客车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客车转向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客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以及辅助系统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客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客车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转向机构和转向杆等组成。

转向盘通过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指令转化为对车辆前轮的转动。

转向杆则起到连接转向盘和转向机构的作用。

转向机构通常由齿轮、连杆和齿轮机构等组成,通过转向盘的转动使得前轮实现左右转动。

三、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1.操控性能要求:客车转向系统设计首先要满足操控性能要求,包括转向灵敏度、转向精度和转向稳定性等要求。

转向灵敏度指的是转向系统对于驾驶员操作的反应速度,该要求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作体验。

转向精度是指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指令实现精确转向的能力,该要求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对车辆的掌控能力。

转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该要求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2.安全性要求: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还要满足安全性要求,主要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指转向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以正常运行且不出现故障的能力。

稳定性则是指转向系统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够确保车辆的稳定行驶,避免由转向系统引起的交通事故。

3.节能环保要求:四、客车转向系统的辅助系统1.转向助力系统:转向助力系统是指为了减小驾驶员的操作力度和增加转向系统的灵敏度而设计的辅助装置。

常见的转向助力系统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通过液压装置提供助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通过电机提供助力。

这些转向助力系统能够在车速较低时提供更大的助力,使得车辆更容易转向,提高了驾驶的操控性能。

2.转向稳定控制系统:转向稳定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感知车辆的转向状态和路况等信息,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对转向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以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

dflcd1029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dflcd1029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dflcd,1029,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篇一:转向系统设计(4)改善驾驶员的“路感”。

由于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无机械连接,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概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

图1-11.转向横拉杆2.防尘套3.球头座4.转向齿条5.转向器壳体6.调整螺塞7.压紧弹簧8.锁紧螺母 9.压块 10.万向节 11.转向齿轮轴 12.向心球轴承 13.滚针轴承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1-1所示,作为传动副主动件的转向齿轮轴11通过轴承12和13安装在转向器壳体5中,其上端通过花键与万向节叉10和转向轴连接。

与转向齿轮啮合的转向齿条4水平布置,两端通过球头座3与转向横拉杆1相连。

弹簧7通过压块9将齿条压靠在齿轮上,保证无间隙啮合。

弹簧的预紧力可用调整螺塞6调整。

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齿轮11转动,使与之啮合的齿条4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左右横拉杆带动转向节左右转动,使转向车轮偏转,从而实现汽车转向。

中间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1-2所示,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转向齿条的中部用螺栓6与左右转向横拉杆7相连。

在单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上,齿条的一端通过内外托架与转向横拉杆相连。

图1-21.万向节叉2.转向齿轮轴3.调整螺母4.向心球轴承5.滚针轴承6.固定螺栓7.转向横拉杆8.转向器壳体9.防尘套 10.转向齿条 11.调整螺塞 12.锁紧螺母 13.压紧弹簧 14.压块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功能特点(1)构造筒单,结构轻巧。

由于齿轮箱小,齿条本身具有传动杆系的作用,因此,它不需耍循环球式转向器上所使用的拉杆(2)因齿轮和齿条直接啮合,操纵灵敏性非常高。

(3)滑动和转动阻力小,转矩传递性能较好,因此,转向力非常轻。

(4)转向机构总成完全封闭,可免于维护。

液压助力转向器概述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它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投资建设研究分析模板重点及难点分析

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投资建设研究分析模板重点及难点分析

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投资建设研究分析模板报告说明本报告所涉及到的项目承办单位近几年来经营业绩指标,是以国家法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为准,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均由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负责;公司财务部门相应人员负责提供近几年来既成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导致的后果,由公司财务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直接法律责任;报告编制人员只是根据报告内容所需,对相关数据承做物理性参照引用,因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投资建设研究分析模板报告大纲第一章概况第二章建设背景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调研第四章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选址分析第六章建设方案设计第七章工艺分析第八章环境保护分析第九章安全经营规范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价第十一章节能评价第十二章实施计划第十三章投资方案计划第十四章经济评价分析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六章评价及建议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投资建设研究分析模板报告主要内容分析第一部分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总论一、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背景(一)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名称(二)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的承办单位公司具备完整的产品自主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体系,依托于强大的技术、人才、设施领先优势,专注于相关行业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不断追求产品的领先适用,采取以直销为主、代理为辅的营销模式,对质量管理倾注了强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聘请具有专项管理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注重研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全方位人才培养;为确保做好售后服务,还在国内主要用户地区成立多个产品服务中心,以此辐射全国所有用户,深受各地用户好评。

(三)项目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的主管部门(五)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五)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建设地点二、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汽车动力转向器项目作全貌了解。

10米高档团体客车转向系统布置分析

10米高档团体客车转向系统布置分析

向器的传动 、 转向器 、 转向器至转 向节之间的传动 、 助 力转 向系统 [ 2 ] 。
《 客 车 技 术 》 K E C H E J I S H U 2 0 1 6 . 5 . 固


、 张
1 . 3 转 向器 至转 向节 之 间的传 动
转向器至转 向节之间的传动基本采用的都是杆 传动 , 小型客车般直接用一根拉杆连接转向垂臂总 成和转 向节。大型客车 由于前悬前端空间大 , 采用一 根拉杆不便于控制 , 在 中间加了中间摆臂 ( 图1 ) 。杆 传动是转向系统效率最低 的, 转向系统的大部分效率 损失在此损失嗍 。 1 . 4 助 力转 向 系统 助力转 向系统是一套辅助装置 , 可减小驾驶员作 用在方 向盘上 的力 , 如果没有助力转向系统 , 转动方 向盘将 会感 到非 常 的沉重 。 助 力转 向系 统现 在基 本应 用到所有车型中。 目前助力转向装置按驱动方式可以



1 0 米莆档团体雾车转伺 绲布置 斩
谢 晏 姚 杰 余 飞 刘 元 启
( 江西 中科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
摘要 : 简要介绍了转 向系统的组成及 布置 , 针对客车转 向中普遍使用 的杆传动 , 结合效率损失较大的加中间摆臂布置情况 , 详细分析了其各种布置 的传动效率 , 为转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提供了参考 。
图 1 转 向 系统 布 置 图
1 . 1 方 向盘 至转 向机 的传 动
方向盘至转向机之间的传动机构采用万向轴 , 因
1 转 向系统 的组成
转 向系统基本 由方向盘 、 传动机构 、 转向器 、 助力 转 向机构、 方向桥构成[ 】 】 , 图l 为一套江西中科博能上 饶客车有限公 司新开发的 1 0 m后置高档 团体客车转 向系统。后置客车转向系统 的布置基本相同, 因为发 动机后置 , 所以助力转 向装置的液力泵、 转 向油罐总 成都布置在车辆的后部 , 管道较长 , 同时 由于桥、 悬架 的布置导致前悬前端空间变化 , 从而影响到转 向拉杆 的布置 ,甚至影响方向盘至转向器之间的传动布置。 整个转 向系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 分别为方向盘至转

单层软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单层软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单层软卧客车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层软卧客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然而,对于单层软卧客车来说,可靠且高效的转向系统设计和优化是确保安全和乘坐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单层软卧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以及未来可能的创新方向。

1. 设计原理转向系统是用于控制车辆转向方向和角度的重要系统。

对于单层软卧客车而言,一个理想的转向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精确控制:转向系统应能够准确地响应驾驶员的操作,确保车辆能够按照预期方向行驶。

2)稳定性:转向系统应该保持稳定、平滑的操纵特性,避免突然的转向抖动或过度响应。

3)灵敏度:转向系统应该对驾驶员的操纵输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感觉和操作反馈。

4)可靠性:转向系统应该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基于以上原则,单层软卧客车转向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组件:1)转向机构:负责将驾驶员的操纵输入转换为实际的车轮转向动作。

常见的转向机构包括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和电动助力传动等。

2)转向泵和助力系统:通过液压或电动方式,为转向机构提供助力,减轻驾驶员操纵的力度。

3)转向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的转向角度和方向,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

4)控制单元:负责接收转向传感器的信息,并根据驾驶员的操纵输入,控制转向机构的动作。

5)转向系统液压油箱和滤清器:用于存储转向系统所需的液压油,并过滤杂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单层软卧客车的转向系统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1)优化转向比:合理选择合适的转向比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员对车辆行驶方向的掌控能力。

通过调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例或电动助力传动的输出力矩,可以实现转向比的优化。

2)改善转向系统的灵敏度:提高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可以使驾驶员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和控制车辆的转向动作。

这可以通过改进转向传感器的精确度和控制单元的响应速度来实现。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问题分析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问题分析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问题分析郝庆军
【期刊名称】《客车技术》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简述客车转向系统的组成、分类、设计要求、设计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问题分析.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郝庆军
【作者单位】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高层建筑强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J], 李文姝
2.运动仿真在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J], 杨英慧
3.运动仿真在客车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J], 杨英慧
4.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J], 唐培云
5.财政政策转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J], 牛宝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轻型客车转向系设计林升华轻型客车转向系设计副本

轻型客车转向系设计林升华轻型客车转向系设计副本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1 绪论 (2)1.1简介 (2)1.2汽车转向系统现状 (3)1.3课题研究内容 (4)1.4本章小结 (5)2 液压助力转向器方案及确定 (5)2.1 转向系的分析及选择 (5)2.2 转向器的选择 (7)2.2.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7)2.2.2循环球式转向器 (8)2.2.3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9)2.2.4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9)3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工作原理 (9)3.1工作原理 (10)3.2工作过程 (10)4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12)4.1 转向系的效率 (12)4.2 转向系传动比 (12)4.3转向系传动副的间隙特性 (13)4.4 转向系的刚度 (14)4.5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14)4.6 本章小结 (14)5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 (14)5.1 转向系计算载荷 (14)5.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 (15)5.3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函数 (15)5.4齿面接触硬度设计 (16)5.5 齿根抗弯强度设计 (18)5.6 几何尺寸计算 (20)6液压动力转向机构计算 (20)6.1 动力缸尺寸计算 (20)6.2 活塞行程计算 (21)6.3 分配阀回位弹簧 (21)6.4 动力转向器评价指标 (22)7 总结 (22)谢辞 (26)参考文献 (27)轻型客车转向系设计摘要:汽车转向系统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作用主要是改变和保持汽车行驶的方向。

如何提高汽车转向性能一直是汽车设计研究的重点。

本次设计选定的是某型家庭轿车的转向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对家庭轿车整体参数的分析,确定出合适的转向器,根据家庭轿车各项技术要求计算出转向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并进行了校核,对转向器各部分进行结构设计,完成整个车辆转向系统的设计,确定转向器的转向传动比、转向系的刚度、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最后完成转向系统总成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完成此次毕业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
问题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内大部分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

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而且发动机前置, 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 车内噪声较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发展, 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交通密度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

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
1.1 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要求
(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 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同时还应有路感, 并随转向阻力的增加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 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造成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 动力转向器的选择
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 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 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 因此, 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

中国大客车一般采用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

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MPa, 甚至更高, 因此结构紧凑, 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 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 故灵敏度高; 油液的阻尼作用能够用来吸收路面冲击; 动力装置无需润滑。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 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

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转向器选择的合适与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
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要求, 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要求的情况下, 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 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涉在允许的范围内。

这需要作运动校核图, 以确保不影响整车行驶稳定性的运动干涉。

另外, 需根据前轮允许
的内外转角, 计算出转向垂臂和转向过渡臂的尺寸。

在这个过程当中, 应尽可能地利用好转向器输出轴允许的摆角。

2、几种常见布置形式和特点
2.1 传统的转向系统布置形式
采用传统布置形式的转向系统主要常见于10m长以下的高地板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 其布置如图2所示。

图2中给出了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 目的是检查转向拉杆与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是否协调。

在此种布置形式中, 转向器一般布置在前钢板前支架附近, 这样使得与转向垂臂相连接的直拉杆球头点Bl与前桥
上转向节臂处直拉杆球头点B2随悬架跳动的中心O2较近, 从而
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转向器布置位置, 使得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GH和G'H'较小。

一般来说, GH和G'H'这一偏差应控制在轮胎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当前国内大部分7-10m客车采用发动机后置, 前开门, 前悬较长, 而长前悬客车转向器一般布置距离02较远, 这样要使GH和G'H'控制在轮胎弹性变形范围内, 转向器的选用很重要; 因前地板高度较高, 同时, 长前悬客车如采用传统的布置形式, 前直拉杆的长度较长, 在相同的前桥载荷条件下, 需增加直拉杆的
直径, 以增加拉杆稳定性。

2.2 转向垂臂采用倒置或横置
转向垂臂倒置多采用于二级踏步城市客车上。

由于转向节臂球销中心A1点随悬架的摆动中心O2一般已接近于地板面, 如转向垂臂布置向下。

为满足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则整个转向器将超出地板面。

为使整个转向器的布置不超出地板面, 而又保证整车的接近角, 转向垂臂倒置是当前国内二级踏步城市客车普遍采用的布置形式。

转向垂臂横置用于大落差前桥和空气悬架在大型超低地板城市客车上, 其简图如图3所示。

由于大型超低地板城市客车的气囊较大, 在前桥工字梁上方已没有布置转向节臂的位置, 转向节臂只有布置在工字梁的下方。

可是采用大落差前桥后, 工字梁和地面的间隙已较小, 因此转向节臂和工字梁的距离很小。

如采用转向垂臂下置, 容易造成转向直拉杆和工字梁干涉。

采用转向垂臂横置后, 转向垂臂和转向节臂基本上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关系, 转向直拉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