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鸟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9601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a.png)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白色鸟》是一本让人既感动又悲伤的小说,也是一本很适合用来作为中学生阅读的小说。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要对于这本小说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便于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指导和铺垫。
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和主题。
2、小说人物分析以及人物心理分析。
3、小说中的事件分析以及事件的教育意义。
4、如何进行独立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5、学生对于本书的感想和理解。
教学方法1、直接讲解和辅助讲解的方法。
2、利用将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和讨论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后写读后感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小说。
4、使用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及主题。
在课堂上,我将介绍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和主题。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书的兴趣和阅读热情,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2、人物分析和心理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直接讲解和辅助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将结合小说中的人物及其心理特点,讲解人物所处的情景与环境以及在这种情景与环境下的反应、行为和想法。
通过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3、事件分析和教育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组内独立阅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将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小说中一段特定的事件,然后组内讨论后进行汇报,讨论该事件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阅读也能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bf5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者用诗化含蓄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十年骚乱的残暴、荒谬,摧残了少年一切美好的生活的社会现实。
《白色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即不以塑造人物、编织故事为重,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白色鸟》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
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应出来的深入的社会主题。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知道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净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随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白净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随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爱好他。
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净的少年也就极爱好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XXX又暖和”、“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知道“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
”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遭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3、仔细浏览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产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净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引导浏览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6cf9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b.png)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掌握课文《白色鸟》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1.3学会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深入分析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培养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生字词。
1.2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色。
1.3课文主题的把握。
2.教学难点:2.1课文细节的理解。
2.2课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鸟类的认识。
2.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导入课文《白色鸟》。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停顿等。
三、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3.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主题。
2.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各段大意。
三、课堂讨论1.针对课文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课外阅读。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鸟类的短文。
五、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提出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白色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267a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9.png)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白色鸟》的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与价值: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课文《白色鸟》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白色鸟》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等价值观,进行情感升华。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向家长分享《白色鸟》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10. 家校沟通:教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白色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3. 学生对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等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独具匠心的《白色鸟》教案设计
![独具匠心的《白色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1ef7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9.png)
独具匠心的《白色鸟》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特点同样需要进行适当的衡量和调整。
本文将结合《白色鸟》教材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主要目标是通过《白色鸟》的阅读,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奇异幻想的世界,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涵盖的内容是:学习汉字和词语的构造及其来源、通过阐释文化背景、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解读、对问题的思考和剖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活动:1.故事情节的阐述:学生们分组阐述《白色鸟》的主线故事情节,通过阅读,让学生们在完成阐述任务时能够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2.词语练习:设计合适的词语默写练习,让学生熟记课本中重要的生词和熟词,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意思。
3.主题讨论:教师提出一个与本文相关的主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想象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语文活动:1.汉字学习:结合教材中涉及的汉字和词语,进行适当的汉字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价值。
2.阅读理解: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小题目和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3.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后让学生辩论故事背景、人物事件等内容,这种辩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美术活动:1.绘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教材中的精美插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还原故事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对本文的情感共鸣和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以上是本文对独具匠心的《白色鸟》教案设计的阐述。
《白色鸟》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4e0d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b.png)
《白色鸟》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白色鸟》,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背后的主题和意义;2.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白色鸟》的基本介绍;2.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3.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4.学生的个人感悟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意见,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朗读法:通过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语音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色鸟》基本介绍1.通过教师简要介绍《白色鸟》的作者、背景和出版年代,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首段。
第二课时:主题和意义分析1.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然后向全班汇报。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如对比分析、细节观察等;2.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练习,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鉴赏方法和技巧。
第四课时:学生个人感悟与评价1.学生独立阅读《白色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个人感悟和评价;2.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内容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个人感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白色鸟》文学作品;2.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3.学生个人感悟和评价的笔记本。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以下延伸活动:1.邀请作家或文学专家进行作品讲座,深入探讨《白色鸟》的主题和意义;2.组织文学作品的研讨会,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交流;3.设计有趣的文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白色鸟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da7e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3.png)
白色鸟教学设计白色鸟教学设计1一、整体感知导入课文、介绍作者。
二、通读概括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大意。
概括少年的生活,可用哪两个词形容?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少年的生活的?提示:宁静、美好。
事件、场景:①在沙堤旁扯霸王草。
②采写齿苋。
③在沙堤旁歇憩(扔石子,白皙少年教黝黑少年地理知识)。
④划水(划到河堤的对岸)。
⑤在河对岸抓蛇。
⑥共同观看两只白色小鸟在水草边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三、分析环境描写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1)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云和风,统不知蜇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2)然而长长沙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
……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3)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速地流。
粼粼闪闪。
……卵石好洁净。
(4)并且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
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
……恰如了少年的梦想。
(5)雪白雪白的两只小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显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6)四野好静。
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
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地亮。
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7)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的影子。
……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8)惊飞了那两只小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然地远逝了。
(9)天好空阔。
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作者笔下为我们描绘了炎热的夏日,空旷苍凉的沙滩,雪白的水鸟和绿生生的水草,绿色的岸和谈青的山,热辣的太阳和清凉的河水……一白一黑的少年恣意任情游乐其间,一切是那么平和安静,与白色鸟“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作者极少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自然环境,用平实没有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来写,为小说展现了白皙少年和黝黑少年的世界: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四、分析明暗线索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打破了孩子美好的一切,文中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这一信息是怎样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其中穿插了“外婆”的一段情节。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42f0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b.png)
《白色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白色鸟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尊重和珍惜的态度。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追求美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白色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色鸟的认识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c898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4.png)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背景及作者生平和创作意图。
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解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及主题思想。
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文学价值。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小说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学生阅读小说,了解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
第二章:小说情节分析2.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2.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探讨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解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学生阅读小说,关注冲突和解决方式。
小组讨论分析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
第三章:小说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塑造方式。
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发展和成长。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塑造方式。
解析小说中的人物发展和成长。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学生阅读小说,关注人物形象和塑造方式。
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发展和成长。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
第四章:小说主题思想探讨4.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解析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学生阅读小说,关注象征和隐喻手法。
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
第五章:小说艺术特色分析5.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1cbb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d.png)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白色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环境,关爱生灵,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及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白色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和鸟类保护的短文。
2. 推荐一本关于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的书籍,简要介绍书籍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悟。
3. 进行一次自然景观观察活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2.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白色鸟 教案
![白色鸟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e8d60783e0912a2162a7e.png)
《白色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重在表达一种情绪和氛围的构思特点。
2.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3.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由诗歌讲究意境入手,点出何立伟用小说来表达意境的特点。
二.课文探究:1.第一板块:赏析片断,体味童心童趣。
(1)小说描写了两个少年在河滩上的哪些活动?(2)你最喜欢哪个活动?说明原因。
赏读提示:(1)活动表达了两少年怎样的心情(2)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3)你最欣赏哪个细节或哪一句话也可以这样赏读:抓住活动中一个细节或一句话,看他表达了两少年怎样心情或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
(3)从这些活动中能体现出少年们怎样的生活?2.第二板块:品读语言,理解环境描写。
(1)你认为哪个语句(段)写得最富诗情,轻轻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意境?并适当做好批注。
赏读方法:(1)修辞手法或词语表现力(动词、叠词)(2)句子表现的本体特点(3)表达出人物的心情或所表现的精神。
(2)课堂练笔:从小说中选取几种景物,运用上面赏析的方法写一段景物,注意修辞、用词等方法,要能体现诗意化。
3.第三板块:理解象征,感受思想感情。
(1)根据全文内容,给这篇小说换个题目,你觉得什么样的题目更好?(2)小说为什么用白色鸟作题目?(3)理解小说象征的写法。
(4)理解小说的思想感情?三.课外练笔伴随着“夏天到来,令我回忆”这美丽而有点忧伤的句子,你回忆到了什么事什么情景?为什么而欢喜为什么而忧伤?请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流畅地进行表达。
《白色鸟》教案
![《白色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a9da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e.png)
《白色鸟》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为针对中学高年级学生的一堂语文课教案,以《白色鸟》为文本, 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和分析《白色鸟》这篇文本的主题,情节和意义;•学习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
3. 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白色鸟》的主题和意义;•学习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等4. 教学准备•课本《白色鸟》;•网络连接;•课堂笔记。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内容,并与本课进行关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对《白色鸟》这个标题之前的理解和猜想。
步骤二:文本导读(10分钟)•将《白色鸟》这篇文章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学生阅读完文本后,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文本分析(20分钟)•分析文本的主题、情节以及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和隐喻,并解释其意义和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步骤四:提问与讨论(15分钟)•提问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推理,发现文本中内在的意义和寓意。
步骤五:写作训练(25分钟)•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以《白色鸟》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情节的组织。
步骤六:作品分享(10分钟)•邀请若干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6.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训练的作文,并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问题。
7. 参考资源•《白色鸟》课文•《白色鸟》写作指导•《白色鸟》讨论问题以上为《白色鸟》教案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白色鸟》教案设计
![《白色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3b2c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0.png)
《白色鸟》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环节,设计的针对小说《白色鸟》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色鸟》的作者、背景,初步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并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意义和内涵,发展学生的主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课前导入:通过展示小说《白色鸟》的封面和简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与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张X,了解他的文学背景和创作动机。
–小说情节和主题分析:带领学生逐章浏览小说内容,引导思考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文学鉴赏与批评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深度分析,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
–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根据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
2.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导入•展示《白色鸟》封面和简介,让学生感受小说的神秘和吸引力。
•发问引导学生猜测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步骤二:作者与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张X的文学背景和作品风格。
•分享作者创作《白色鸟》的初衷和背景故事。
–步骤三:小说情节和主题分析•阅读小说的前言和各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分段式朗读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步骤四:文学鉴赏与批评性思维培养•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小说中的某一段文字或对话进行分析和解读。
•指导学生从角色塑造、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白色鸟》教案
![《白色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bdb0dcc7931b765ce15bb.png)
《白色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2、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以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以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探讨小说题目的含义和小说主题。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白色鸟》曾荣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假如现在是评审现场,同学们是大众读者评审代表,请评审们谈谈这篇小说获奖的原因。
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你阅读这篇文章时最直接的感受。
(美是我们阅读时的共同体验,本文营造了如梦如幻、令人神往的“美的世界,令读者沉醉,这是他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就从本文所写的人、事、景几方面赏析文章之美。
)二、赏析文章活动一:说美事1、两个少年在河滩上做了什么事?模仿老师的例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扯霸王草、采马齿苋、射弹弓、考试、游泳、捉水蛇、看水鸟。
2、小组成员之间自行分角色朗读各个事件场景,选取表演朗读。
同学评价朗读是否合乎要求并概括孩子的生活特点。
通过“捉蛇观鸟”分析孩子的特点。
朗读要求:要读出孩子气、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和快乐的感觉,读出童真童趣。
孩子的生活(自由、快乐),充满童真童趣孩子善良友爱,热爱美好事物。
拥有纯洁的童心。
3、分角色朗读“游泳”加入景物描写部分,体会不同。
“游泳”这件事加入景物描写,给孩子自由快乐的生活布设了美的背景,增添了两个孩子生活的美好。
活动二:赏美境4、孩子活动的空间是人间天堂般的河滩,小说运用大量景物描写,描画了诗意葱茏的美的境界。
找出景物描写部分,模仿老师的开头列举本文所写的景物,并比较句子分析本文景物描写为何能唤起人美的感受?请你再从文中找一找这样的句子分析。
(1)这里有河堤上盛开的或红或黄的野花,河心里绽放的洁白的小水花-----------,(课件)(2)远处一页白帆,正慢慢慢慢吻过来。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dd00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e.png)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重点介绍课程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1.3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自然环境图片或视频。
准备课程导入的讲解材料。
1.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介绍课程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中的鸟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第二章:白色鸟的观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观察鸟类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鸟类特征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鸟类的基本方法。
描述和分析鸟类特征。
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鸟类特征的能力。
2.4 教学准备准备鸟类观察的实地环境或图片。
准备观察鸟类的基本工具(如望远镜、指南针等)。
2.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鸟类观察,提供实地环境或图片。
教授观察鸟类的基本方法,如使用望远镜、指南针等工具。
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鸟类的特征,如体型、羽毛、飞行方式等。
总结观察结果,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技巧。
第三章:白色鸟的分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鸟类分类的兴趣和能力。
3.2 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对鸟类分类感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分类能力。
3.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鸟类分类的兴趣和能力。
3.4 教学准备准备鸟类分类的资料或图片。
准备分类工具(如分类卡片、图鉴等)。
3.5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分类,展示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授分类的方法和技巧,提供分类工具如分类卡片、图鉴等。
引导学生对白色鸟进行分类,观察其特征并归类。
总结分类结果,强调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四章:白色鸟的生态习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色鸟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行为等。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白色鸟》教案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白色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02d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a.png)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白色鸟》教案。
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早期,中国教育普遍注重知识传授,偏向于想象力的开发。
而素质教育则是在90年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形成,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教育目标向全面发展倡导的体现。
2.教材特点《白色鸟》是一篇以情节引导为主的文章,融入了儿童喜爱的动物情感元素,通过一个小鸡的生长经历,展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价值。
作者采用的是叙事文体,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本篇短文,理解和归纳文章思想及概括故事情节;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归纳、比较等方法分析和比较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其共性和特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探究动物保护、美好人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真正理解“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方法,引导学生反思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和体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
2)掌握文章的实质和主题,全面发掘故事背后的哲学感悟。
3.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人物、情境,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迹,达到思想品质的提升。
2)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素质教育的反思和实践,推广素质教育理念。
4.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放映照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鸡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调动学生的关注点,同时让学生回忆一下看过的有关小鸡的儿童故事,引导探讨小鸡在儿童故事中所代表的符号意义。
2)阅读课文教师先用口语化的语言对文章进行简短的概括,并让学生试着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小鸡的生活有何共性和差异。
随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记录文章中涉及到的事实性和反抗性信息,并思考为什么作者采用小鸡作为主人公来引领作文思路。
初中语文_白色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白色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ad2d0f33169a4517623a363.png)
《白色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划出关键语句,体会两个少年童年生活的欢快无忧;通过变换语言形式的精读,品味小说中诗意的语言。
2.通过续接结尾,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体味成长的滋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并品味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小说的意境美。
难点:能够理解小说在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的主题,获得成长的启示。
三、评价任务设计1.在“忆往事”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划出并初步朗读出表现少年欢快的句子和说说自己童年的快乐来评价学生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情况,达到与之产生共鸣的目标。
2.在“品快乐”这一环节,通过小诗创作和朗读评价量表来评价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的情况,达到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抓住表现特征的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在朗读中能够合理地处理重音、语速和情感的目标。
3.在“悟成长”这一环节,通过阅读文革时代背景资料和续接结尾来评价学生领悟小说主题的情况,达到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把握小说主旨中体验两个少年和自己的成长滋味。
四、教学过程附表1: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评价量表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附表2:教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观察量表学情分析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接触与学习,学生早在六年级已经开始零星涉猎,到了八年级逐渐有了系统的学习。
所以学习本课《白色鸟》,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是有一定知识储备和独特体验的。
并且《白色鸟》写的是两个少年的童年生活,这样的内容更贴近八年级十三四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唤醒学生的童年,更能引发学生对于成长的现实思考。
但学生学习本课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小说中两个少年扯霸王草、采马齿苋、打水漂等,这些游戏对于现在都市生活的学生是陌生化的,所以,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它们,以便于课堂上更深切地感受少年欢快的童年生活。
此外,对于小说所反映的文化大革命这一时代背景,学生虽然在历史课上学习过,但情感体验并不是很深刻,所以课堂上适时的恰当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入,对于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荒谬是大有裨益的,这样更能引发学生思考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9a5a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白色鸟》教学设计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色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课文中所描绘的白色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白色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色鸟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白色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类,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鸟类的生活场景。
(2)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最佳表演奖。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色鸟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其他鸟类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步骤(续)6. 作业布置(1)请学生根据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绘制一幅关于白色鸟的简笔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2)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家庭阅读,选择一本关于自然生态的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白色鸟》教学设计威海五中王维娟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白色鸟”的含义;2、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式;3、初步能欣赏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白色鸟”的含义;难点: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几十年的历史河流中,有那么一段是人们总不愿提起的。
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场少有的浩劫。
在十年动乱岁月中,人妖颠倒,黑白混淆;一代人的信仰、热情被欺骗、被利用,大批知识分子受迫害,科学被践踏,民族文化传统被扼杀,现代政治迷信充斥整个精神领域;国家经济濒于崩溃边缘。
我所说的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十年文革”。
很多作家都曾写过那段时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疼痛与伤痕让人们的心一次次颤抖。
但是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文革淡化了十年动乱的残酷,似有似无的轻描淡写,从一种淡雅的,朦胧的,诗般的境界入手,文中善良而天真的少年,这样单纯烂漫的生活,掩藏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其中的韵味让人更加辛酸。
他就是何立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字世界,感受那快流畅的笔调和少年们自由快乐的时光。
(板书《白色鸟》何立伟)(二)基础知识预习检测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迤逦(yǐ lǐ)歇憩(qì)眼瞳(tóng )葳蕤wēi rúi)歪歪趔趔(liè)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迤逦:曲折连绵。
歇憩:休息。
葳蕤:(书面语)形容枝叶繁盛的样子。
歪歪趔趔: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掌握了课文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体味一下这篇优美的文字,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
读完之后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师:少年的单纯与善良,乡下景色的淡雅与轻柔,让整篇文章都充满了一股淡淡的甜蜜滋味,他们嬉戏逐闹的身影还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找出文章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白色鸟”是美好的,那是少年无瑕的梦,那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切美之所在。
文章当中,作者描写的最详细的也是孩子们“看水鸟”这一件事。
平静的湖面因为突入起来的枪响而变得不再平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下面我同学们,到这里,我们差不多已经把《白色鸟》这篇文章讲解完了。
文中的“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几乎游离于那个时代之外,对现实的残酷一点也不知晓,他们的世界就是那个河滩,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们(外婆她们的)世界之间的反差如此强烈地体现出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看到了人类的悲哀。
这样处理“文革”,更加突出了它的悲剧性。
而这篇小说也正是通过这“世俗”的片言只语,走向哲理的深层。
有厚度,有份量。
(六)作业布置a:根据所学的《白色鸟》写一篇400字的读后感。
b:完成伴你学本课的基础知识与阅读探究部分。
篇二:白色鸟教案新篇三: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白色鸟》教案设计白色鸟教材分析:小说以十年动乱为背景,描写两位少年在河边尽情地嬉戏的情形。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野趣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十年动乱带来的危害,热爱新社会,热爱新生活。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词语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写法。
2.难点:小说表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写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教师准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一)导语:《白色鸟》作者何立伟。
小说以十年动乱为背景,描写两位少年在河边尽情地嬉戏的情形。
如果你是乡下农村的孩子,这小说的情节对你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如果你是城镇的孩子,你一定也会对这种野趣的生活感兴趣。
(二)出示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大意。
概括少年的生活,可用哪两个词形容?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少年的生活的?提示:宁静、美好。
事件、场景:①在沙堤旁扯霸王草。
②采写齿苋。
③在沙堤旁歇憩(扔石子,白皙少年教黝黑少年地理知识)。
④划水(划到河堤的对岸)。
⑤在河对岸抓蛇。
⑥共同观看两只白色小鸟在水草边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分析环境描写: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1)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云和风,统不知蜇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2)然而长长沙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
??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3)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速地流。
粼粼闪闪。
??卵石好洁净。
(4)并且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
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
??恰如了少年的梦想。
(5)雪白雪白的两只小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显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6)四野好静。
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
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地亮。
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7)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的影子。
??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8)惊飞了那两只小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然地远逝了。
(9)天好空阔。
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作者笔下为我们描绘了炎热的夏日,空旷苍凉的沙滩,雪白的水鸟和绿生生的水草,绿色的岸和谈青的山,热辣的太阳和清凉的河水??一白一黑的少年恣意任情游乐其间,一切是那么平和安静,与白色鸟“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作者极少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自然环境,用平实没有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来写,为小说展现了白皙少年和黝黑少年的世界: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打破了孩子美好的一切,文中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这一信息是怎样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其中穿插了“外婆”的一段情节。
从外婆打起包袱到乡下和打发两个少年去玩,“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等片言只语,以及“斗争会”的锣声几处传达出来。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们(外婆她们的)世界之间的反差如此强烈地体现出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看到人类的悲哀。
作者将残酷的现实掩藏于两个孩子幸福玩乐之中,这样处理“文革”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更加突出了它的悲剧性。
四、拓展延伸:分析象征手法文章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象征。
那片河滩象征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童年,那片“汪汪的”、“无涯的”的绿芦苇林象征童年,那轮“陡然一片辉煌”夏日的太阳象征童年。
这些象征中,最核心的一处便是以“白色鸟”来象征两个少年,象征人的童年,象征童年的心。
请同学们谈谈以“白色鸟”为题的含义。
“白色鸟”象征了两个少年的美好,自由自在的童年,但是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便是现实与成人世界的象征,它们“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也打破了两个纯洁少年的童年梦幻,他们的童年似乎随那白色鸟一道“悠悠然远逝了”,等待他们的是现实,是成年人的社会,他们在一年年地长大,一年年地远离童年。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六、布置作业:1、想象小说中的两个少年的命运以后会怎样?为文章写一篇结尾。
2、预习《同桌阿伦》七、板书设计:采马齿苋扯霸王草天真烂漫一白:打水漂无忧无虑开斗争会玩耍讲知识自由自在一黑:赛划水捉蛇窥鸟八、课后反思:篇四: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满井游记》(2-9)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9-14)(14-19)(20-27)(28-33)(34-38)(39-42)(42-46)(47-54)《安塞腰鼓》《孙权劝学》《桃花源记》《海滨仲夏夜》《羚羊木雕》《回延安》《白色鸟》《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积累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细致地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的手法,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环境下作者的两种不同心情;做一名有心人、有情人、细心人,深入大自然,采撷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感受它细微的、无穷的变化。
教学建议一、结构思路第一部分先写北国早春:“余寒犹厉”“局促一室之内”,没有春的气息,彩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把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也为描写下文的满井春色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第二部分先总写满井春景(廿二十??若脱笼之鹄)。
“天稍和”与上文“余寒犹厉”呼应,天气变化,心绪也随之解冻。
高柳、膏土与上文“飞沙走砾”呼应:“空调”、“脱笼之鹄”与上文“局促一室”、“不得出”呼应,融融春意已可感悟,心情愉悦可想而知。
接着作者又详细描写了春景,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于时冰皮解??麦田()寸许)。
首写春水:如镜出匣;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罢;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寸许。
山好、水好、万物美好。
一连串的比喻,形神俱似,春景中融入了感情色彩。
继而作者由景及人,绘出一幅早春郊游图(游人虽未盛??汗出使背)。
泉而茗者,清雅悠闲;罍而歌者,豪爽痛快;红装而蹇者,从容舒适。
男男女女,形态各异,有动有静,声色兼备。
再次作者写陆上和水中的动物,表达在春日的心旷神怡(凡曝沙之鸟??皆有喜气)。
曝沙之鸟,安适恬静;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最后作者归结自己的感受,寄托追求(始知郊田??宋之知也)。
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结出“郊田之外未站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感受,也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游洒情怀。
第三部分作者明确表露了自己寄情山水、厌弃官场俗务的感受,并表示今后的出外游玩日程从今日开始,因此写游记来纪念此事。
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和文章写作的时间。
二、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本文写了不同的环境中作者的两种不同情感。
作为“城居者”,整个冬天蜗居斗室之中,欲出不得,自然烦闷不已。
因情生景,第一段分四层浓笔渲染“余寒犹厉”。
“燕地寒”,一个“寒”字,首先就把人带入天寒地冻的北国冬天。
接着写即使花朝节后,寒意仍不减却多少,一个“犹”字,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层是从节令、地域角度来写。
第二层具体写“寒”。
“冻风时作”,“飞沙走砾”,气候之恶劣,不难想见。
第三层用作者“欲出不得”衬托寒气袭人。
第四层用作者的行动(“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证明北方春寒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