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3)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3)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课堂观察是课例研究的中心环节,该环节提供反映教学效果的证据,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的基础。

课堂观察的重点是基于课例研究的主题而确立的,观察重点一旦确立,就需要选取或开发适当的观察工具。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工具仅限于一本听课笔记和一支笔,甚至连这些也没有,只是为听而听,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只是三言两语地就课论课,潦草结束。

这一方面表明传统教研活动太过随意,缺乏规范;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教研活动中有效的课堂观察工具不可或缺。

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的一种专业发展行为,为提升其研究品质,必须借助有效的观察工具来收集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证据,以使随后进行的教学反思和重新规划有据可依。

一、教案观察表。

最直接的课堂观察工具也许是教案。

因为只要对照教师的教案,我们就可以了解在课堂的预设之外生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成以及可以怎样改进原有的设计。

在日本,教师通常都会带着一份经合作设计达成共识的教案去观课,以便在观课过程中参考查对。

如表所示,教案观察表是在复线型教案的基础上开发的,“教学活动设计”与“预期行为”两栏是复线型教案的设计内容,“非预期行为”包括学生的非预期行为及教师的非预期应对,是课堂观察时观察者重点记录的内容,“提升空间”则是基于对非预期行为的分析提出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

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案片段为例,任课教师执教这一片段时,观课教师发现一位学生的发言超出了教师的预期,他问道:“小蝌蚪为什么先长出后腿?”教师一愣,显然没有意识到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于是他来不及思索,回答道:“这是它的生长规律决定的。

”在课后研讨时,教师们开始反思,任课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是否恰当。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他们引向现代科学的自然秩序,那么很有可能会阻断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和动力.___________对学生所提问题的恰当回应才能使他们保持对问题持续的、鲜活的兴趣,一个机智的教育者可以做到这一点。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篇一:课例研究体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

我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

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

课例研修关注的不是教育学或各学科所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

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

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

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

“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定课堂观察表。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1)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1)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

课例研究主题的确立传统的教研活动多是“就课论课”,研讨的主题往往并不明确,甚至极为泛化。

与之不同,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通常要经过疑问—规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

“疑问”表现的是大家在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的困惑或难题。

所以,明确研究的主题就成为课例研究的起点。

实践说明,围绕某个主题所展开的课例研究不但有利于提升研究的效果和品质,而且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愿更有利于课例研究小组结成研究共同体。

一、研究主题的特征。

1. 源于现实。

课例研究是教师对真实的教学问题所展开的合作性研究,它专注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其研究的主题不是来自某种现成的理论,而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也就是说,课例研究致力于以科学的研究手段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由此,诸如“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关系如何”、“脑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等从理论出发的问题是不适合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的。

而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切身体会、教师与同伴对教学疑难问题的真诚讨论等就成为课例研究中问题的主要来源。

如师生、生生的互动问题、教师的提问艺术、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等等。

实际上,面对现实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思考,进而通过研究来提升自身的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

2. 始于反思。

教师虽身处现实的教学情境,但能否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主题还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深刻的反思水平,是否擅长捕捉和提炼真实的课堂教学问题。

课例研究的问题能够是编者按:当前,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挑战,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一味靠原有的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于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

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所擅长的、基于实践情境的反思性研究。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将方法与实践联盟,对教学活动实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的改进和精神的成长。

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
量的巩固练习。
新的教学决定 产生过程
第一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
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
来?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
5
如何写出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选第择二一阶个段或:几研个究典实型施的课例,对其内容、 结事构 件第进 的三行 发阶分 生段析发::展初重过稿点程撰领?写会如课何例突作出者主如要何问陈题述? 如何第处四理阶各段组:成斟部酌分修之改间的关系?提炼的问 题如第何五与阶课段例:内赋容以相意关义联?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2.1 2.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 有矛盾的焦点
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
◈ 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 引人入胜的情节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3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
4、应用对平均量概念的理解做出解释 5、让学生经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并做出决策的过程 6、用本原性问题驱动概念教学的思想
主题明确
什么是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 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课例研究实施方案

课例研究实施方案

课例研究实施方案课例研究是一种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课堂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

下面是一个对于课例研究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选取合适的课例选择合适的课例是课例研究的关键,一个好的课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代表性:课例应当能够代表一定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推广性。

2. 具有可分析性:课例中应当存在一些明显的教学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的教学策略等,这些问题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3. 具有可获得性:课例应当能够获取到相应的教材、教案、学生作业等相关材料,以确保研究的充分性和深入性。

二、收集相关材料收集相关材料是课例研究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设计:收集课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便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学生作业:收集课例中学生的作业,包括作业内容、学生答案等,以便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

3. 教学反思:收集教师对于课例的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等,以便对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分析和研究在收集到相关材料后,可以进行课例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具体的步骤如下:1. 教学过程分析:对于课例中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利用等,以便了解教学的效果和问题。

2. 学生学习分析: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困难和学习策略等,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问题。

3. 教学问题分析:对于课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问题的改进措施等,以便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四、总结和改进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课例进行总结和改进,具体的步骤如下:1. 教学总结:根据研究结果,对于课例中的教学效果和问题进行总结,明确教学的成功因素和改进方向。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课例研究应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不了解学习者及其特点,便不会有好的教学。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课例研究完全具有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目标指向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课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两种研讨形式:1.一人同课多轮2.同课异构我们在“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该校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商定出相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程设计、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师适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第一轮的听课、评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一轮课下来,在教学同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教学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分析、肯定、否定,不断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而扬长避短,各取所需。

_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_安桂清

_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_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_安桂清

REN MIN JIAO YU人民教育2011.3-4■“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安桂清赵萌萌JIAOXUE教学JIAO XUE YAN JIU教学研究随着课例研究的开展和推进,教师会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对课例研究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化。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困惑。

因此,我们对课例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与实践误区进行阐发,以便引起教师的关注和思考,提高课例研究的专业品质。

与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反思相对应,听评课虽然也是课例研究中重要的环节,但传统教研中的听评课与课例研究的专业追求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从课堂观察环节来看,传统听评课关注的重点是教师,往往从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等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有针对学生的不同观察点和观察工具,力求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和困惑,并以此来改进和指导教师的教学。

从课后研讨环节来看,传统的听评课大多以评价为目的,仅从教师的一堂课来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甚至有时仅凭一张简单的评价表对教师的课打打分或画画钩,省去了课后研讨的环节。

对课例研究而言,课后研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师共同体把研究真实的课堂作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基于课堂观察来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共同研讨如何改进当前的教学。

因此,以研究为灵魂,以改进为目的是课例研究的本质追求,这也应当成为听评课活动的发展方向。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会根据研究小组对前一次教学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形成下一次教学方案的蓝本。

很多教师从这一表象出发,认为课例研究就是通过对教学计划的不断打磨,形成一个完美的范本,然后按照此范本开展教学。

这样的推论显然过于表面化和简单化了。

如果课例研究循着“找到一个完美的教学计划”这条道路发展下去,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因为在现实中教师必然会面临这样的诘问:“什么时候一堂课才好到可以被广泛运用的程度呢?”“假如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在一节课上,那么他们如何影响到所有的课呢?”归根结底,这种一劳永逸的想法难以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教学情境。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其 它 领 域 所借 鉴 。 中小 学教 育教 学
( 一)研究教学实践 中的问题 ,
即 以课 例 为 载 体 的 主 题 研 修 活 动 。
综上所述 ,课例研究具有很强
的 目的性 ,往 往 要 精 心 准 备 ,采 用

比如发 现小组合作交流在课 堂教 学 中华而不实的问题 ,就可进行 以解
的过 程 : ( ) 制 定课 例 研 究计 划 一
教育 ( 教学)实际情景 的描述。一
堂课 当然 是 一 个 具 体 的案 例 ,所 以
究者认为教学就是将理论 与实践相
结合的产物 ,从理论观点 出发 ,按
照一定 的教 育理论设 计和 改进课 堂 教 学。在这 种研 究 中,课例宛 如各 种教 育理论 的标 本 ,研究者通 过研 究标本来从 某个 角度诠释或 丰富该
决 该 问题 为 目标 的课 例 研 究 ,设 法
借鉴案例 分析 的模 式,进 而形成今
天 的 “ 例 研 究 ” “ 例 研 究 ” 课 。 课
定 的方 法 ,根 据 一 定 的 程 序 , 有
步 骤 地 进 行 研 究。
以教师为导 向的教 学循环 ,是提 升
教 师教 学 专 业水 平 的重 要 方 式 。 我

( )总 结 、分 享教 学经验 。 二
感觉 良好” ,很 多问题根本 发现 不
了 ,反 思 也 较 为肤 浅 。所 以 ,进 行 课 例 研 究 首 先 应建 立研 究小 组 ,这

什 么是 课例 研 究
比如青年教师与专家教师的教 学 比
较研究。这种课例研 究往往通过分
析 具 体 案 例 或 利 用 叙 述 体 故 事 来 获 得 知 识 和 沟 通 ,形 成 文 献 资 料 。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五篇模版)第一篇: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如何进行课例研究课例研究1、课例研究概述(1)课例研究的概念课例是一个实际的、典型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

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

课例研究,简单理解,就是以典型的课堂教学作为例证所进行的研究。

它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分析和提炼等过程,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

课例研究从本质上说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种方式。

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课例研究追求的是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

(2)课例研究的特点①课例研究的性质状态:课例研究是一种改善教学行为的实践性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研究。

②研究内容:课例研究以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③研究过程:课例研究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提高的研究过程。

④研究的主体: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

(3)课例研究的意义①课例研究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②课例研究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③课例研究是提升常规教研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措施课例研究有研究的主题教学研究(公开课)主题不明确;或泛化严格意义上的选课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研究的探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强调行为跟进选课随意,或从评课出发选课写教案着眼于评课的讨论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往往是低水平重复④课例研究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4)课例研究兴起的背景①国外课例研究的兴起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准。

②我国课例研究的来胧去脉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编过《优秀师课堂教学实录》, 优秀教师教学实录开始流行。

后来出现了一系列其它课堂教学实录集。

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

80年代前期教案集,由有经验的教师将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

课例教研活动方案(3篇)

课例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活动旨在通过课例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课例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2. 通过观摩、研讨、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共同体,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主题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为主题,围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五、活动地点XX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校教师七、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教研组确定研讨课例,明确研讨主题。

2. 指定主讲教师,进行备课、试讲。

3. 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备课,提出修改意见。

4. 主讲教师根据教研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二)实施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主讲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2. 全体教师观摩公开课,并做好记录。

3. 分组讨论,针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4.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研讨成果。

(三)总结阶段(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1. 教研组对研讨成果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

2. 主讲教师对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4. 全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提出意见。

八、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研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研讨:观摩公开课,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教学评价研讨:分析教学评价方式,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学习心得
优化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及时反馈与改进
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学习到其他优秀教 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增强反思能力
践发展。
主题应具有可行性
03
主题应考虑到研究的时间、资源、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确保研
究的可行性。
设计研究方案
01
明确研究目的和意 义
在研究方案中明确阐述研究的目 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的研究 提供理论支持。
02
设计研究方法
03
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选择 合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 查法、实验法等。
入发展。
多元化与包容性
未来的课例研究将更加注重 多元化和包容性,以适应不 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教育需求,促进教育的公平 与质量提升。
05
个人感悟与反思
对课例研究的认识变化
01
开始时,我认为课例研究只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记录和反思,但在实际操 作中,我逐渐认识到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课堂案例的分析 和改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它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强调问题 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的重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 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深入理解 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反思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导语: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而课例研究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和探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下面是关于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广大教师朋友有所帮助。

一、选择课例在进行课例研究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课例。

选择课例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后续研究的深度和质量。

因此,在选择课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符。

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所选择的课例应与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符,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改进。

2.有代表性。

好的课例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代表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风格,同时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3.有挑战性。

课例研究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势,更是为了发现问题和提升自身。

因此选择的课例必须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从而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课例研究的具体步骤1.收集材料。

在开始课例研究之前,要先收集和准备相关的材料,包括课堂录像、学生作业、教学反思等。

这些材料将对后面的研究和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标明确。

在进行课例研究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也可以是解决特定问题。

明确目标可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和依据。

3.开展观察和记录。

在进行课例研究时,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文字记录、录像和录音等。

4.分析和反思。

在收集足够的材料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

分析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资源的利用程度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反思则是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总结和分享。

完成课例研究后,教师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总结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分享则是为了与他人交流和学习,促进共同的成长。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杨玉东课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杨玉东课件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4.2 线索者的清诠楚释 4.3 具有资关料键描性述必事须件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和启示
4.1 主题明学确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4.2 线索清教楚学的效果 4.3 具有关由键此性引事出件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4 过程性资料翔实 4.5 有结论和反思
是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他人可以借鉴施 教。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尊崇理论的价值,教学实例展示了应用某 种教育理论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改进过
程,课例为印证理论的实例。
知识产生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通过课例展示的教学实例,得出的教育观
4.4 过程性资料◈ 翔教学实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 4.5 有结论和反◈ 思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挂钩点
◈ 新颖的理论视角
4.1 主题明确
4.2 线索清楚
4.3 具有关பைடு நூலகம்性事件
4.4◈ 交过代程背性景资、料问翔题实 4.5◈ 有有困结惑论、和有反冲思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6. 课例研究有何特点?
真实的(实际发生的实例) 聚焦的(明确的研究主题) 不完全的(结果不必完美) 倾向于归纳(观点基于事实概括)
7. 课例研究的价值在哪里?
就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来看:
可以聚焦课堂、聚焦学科,促进PCK(学科教学内容知 识)发展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和误解的知识
考虑即第将四开阶展的段课:例撰研究写:提炼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3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课例研究应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不了解学习者及其特点,便不会有好的教学。

下面是带来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课例研究完全具有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目标指向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校在认真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课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两种研讨形式:1.一人同课多轮2.同课异构我们在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该校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商定出相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程设计、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师适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第一轮的听课、评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一轮课下来,在教学同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教学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分析、肯定、否定,不断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而扬长避短,各取所需。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作为教师,进行课例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例研究,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课例研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进行课例研究之前,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明确你想研究的问题,例如一个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

有了明确的研究目标,才能深入分析课例,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其次,课例研究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进行课例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记录、教学观察等等。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客观的事实基础,帮助你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收集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确保课例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再次,课例研究需要多方位的参考和借鉴。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是应该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发现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提供给自己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多方位的参考和借鉴,可以使课例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最后,课例研究需要注重实践和反思。

课例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探索,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

在进行课例研究之后,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下一次教学中加以应用和改进。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课例研究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做好课例研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多方位的参考和借鉴,以及实践和反思。

相信通过不断的课例研究和实践,我们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例研究已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第五个方面,通过分享具体的策略和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课例研究。

本文将首先概述课例研究的重要性,接着介绍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然后详细阐述如何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研究结论等关键环节,最后总结课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二、课例研究的核心理念课例研究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教师的集体合作与反思,以具体的教学课例为载体,深入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课例研究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课例研究的核心在于“研究”,即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

这种研究过程不仅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课例研究强调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们需要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合作与分享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团队文化。

课例研究还强调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这种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它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课例研究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集体合作与反思,深入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这种研究过程不仅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课例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实践导向的教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课堂做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职教数学课程研修班学习交流 2009.3.5
主要内容
• 为什么要开展课例研究? • 什么是课例及课例研究? • 怎样开展课例研究? • 三个实例?
为什么要开展课例研究?
• 一线教师做课例研究是开展教科研活动的 切入点。 • 一线教师做课例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最 有效方法之一。 • 课例研究使教研组活动内容更丰富、更实 在,促进校本研修,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 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 : 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 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 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起来? 起来?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 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 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 : 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 , 只是在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 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研员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 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 “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的新要求 。 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请没有参与课例研究的人阅读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反思、斟酌, 反思、斟酌,甚至重写 听取意见,反思、斟酌, 听取意见,反思、斟酌,重写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三阶段:
第一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 传统的计算教学 ,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 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 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 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 有的老师要要求学生对100 100以 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 , 有的老师要要求学生对 100 以 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 内的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 自动化的程 度。 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 对培育和发展 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 , 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 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 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 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 , 得到了一个共同认 交流” 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识 : 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 “ 交流 ” 不意味 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 着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更应更尊重学生计算过程 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有教学决定的过程再现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三阶段:
考虑所写课例的类型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四阶段:、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修改标题、 修改标题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交代背景、 ◈ 交代背景、问题
有困惑、有冲突, ◈ 有困惑、有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有结论和反思 ◈ 有研究思路的概括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 划分不同阶段,使用用小标题
2.1 2.2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 有矛盾的焦点
为平均量赋予意义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1、以往平均量概念教学的缺憾 2、在实际问题中还原各种平均量的意义 3、在数据观察中构建平均量的概念 4、应用对平均量概念的理解做出解释 5、让学生经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并做出决策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数据整理、描述、 6、用本原性问题驱动概念教学的思想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4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研究结论和启示
主题明确 学生感受和教师反思 线索清楚 教学的效果
由此引出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5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制订课例研究计划(研究主题、授课内容) 制订课例研究计划(研究主题、授课内容)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开课或听公开课(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开课或听公开课(课堂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斟酌修改 开教研会,头脑风暴(授课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开教研会, 头脑风暴( 授课教师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赋以意义 遇到的问题,自己如何处理;参与者“移情”,从任 遇到的问题, 自己如何处理; 参与者“ 移情” 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再改进授课
主题明确
什么是有效的交流? 什么是有效的交流?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 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学数学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 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 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 , 更重要的是为了学 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先进理念的挂靠点
交代背景:是教研组进行一个教学研究活动、 交代背景:是教研组进行一个教学研究活动、课题材 料、有教研员的参与等信息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 沈老师课的内容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 位和退位) 位和退位)”(是上海“一期教材”三年级第一册)。 是上海“一期教材”三年级第一册)。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 老师的课。 老师的课。
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 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炼 ◈ 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 ◈ 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挂钩点 ◈ 新颖的理论视角
1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什么是课例及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及课例研究?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 课例 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 讲教学研究的故事 讲教学研究的故事” 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 有目标 课堂改进。 课堂改进。
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 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
背景与主题 情境描述 问题讨论 诠释与研究
常见问题、困扰难点、 常见问题、困扰难点、核心理念 环绕主题、裁减情节、 环绕主题、裁减情节、引人入胜 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放飞思维 理性解读、提炼观点、 理性解读、提炼观点、超越经验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主题明确 线索清楚 具有关键性事件 过程性资料翔实 有结论和反思
◈ 突出问题的细节描述 ◈ 引人入胜的情节
3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 有教学决定、教学决定以后的教学现象、由此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 现象引发的新的教学决定、产生的新现象等资料 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有大量细致的观察研究为基础的叙述形式资料, 主题明确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 分析与资料混合使用,资料用来解说、证明研究 者的诠释 线索清楚 资料描述必须充分,以让读者进行自我判断 资料描述必须充分,
结论
课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不必完美, 课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不必完美,甚至可以 有不少问题,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亲身 有不少问题,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课例的过程中, “做”课例的过程中,形成了针对课例的行动及 行动中的思考、研讨、深刻反省, 行动中的思考、研讨、深刻反省,正是这一过程 使教师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使教师获得了快速的成长。
第一次授课: 谁再来说一遍” 第一次授课:“谁再来说一遍”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学过程的资料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呈现春游情境图。)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 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 42、36、49、28)。 86、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 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47,37) (学生回答:47,37) 。 到底是47还是37 谁来说说理由? 47还是37? 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37。因为86 40等于46、46减 等于37 所以86 49等于37。 86减 等于46 37, 86减 等于37 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 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 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