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I界面设计方向)
一、学制及招生对象
学制:学分制,基本学制二年,最长四年。
招生对象:中职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方向培养熟练掌握视觉形象设计与制作、交互设计与实现等知识与技能,具有
较强的审美能力、用户体验设计能力和界面创意设计能力,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面向珠
三角区域范围,适应软件及其相关IT行业的软件界面设计岗位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
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1.能力目标
(1)熟悉视觉形象的设计的构图与色彩基础知识,能图形创意设计与应用能力;
(2)熟悉WEB标准、规范,设计制作WEB应用及网站模版与应用;
(3)熟悉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结构、用户操作流程等的设计,能设计移动终端UI界面;
(4)熟悉用户体验设计,了解客户端界面编程,能熟练设计软件程序UI界面。
2.知识目标
(1)熟练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软件,会运用色彩、构图知识设计制作图形界面;
(2)熟悉软件界面设计流程,会使用原型工具进行界面原型设计;具有较强的审美
能力和用户体验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
(3)熟练使用HTML、CSS、DIV技术实现标准的WEB客户端界面;使用JavaScript、Flash AS3、JQuery技术实现网页交互动态效果;
(4)熟练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模版及移动终端UI界面,并能结合真实项目实施应用;
(5)能阅读和编写软件工程文档。
3.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法律道德素质;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与良好的爱岗敬业品质;
(2)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强壮体质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守时、踏实、耐心的工作习惯;
(3)有较强职业素养,有规范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工作所需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
三、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指向
四、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六、毕业要求
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学分要求
总学分88。其中必修课程74学分,专业拓展能力选修课程10学分,综合素质选修课程4学分。
2.证书要求
(1)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全国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图像处理(photoshop、illustrator)、网页设计(Dreamweaver、
flash)中、高级证书。
●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ACCD)证书(平面设计、网页设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OSTA职业等级四级资格证书。
七、专业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1.本专业专任教师
(1)计算机、艺术设计或数字媒体类专业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从事相关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企业人员;
(2)具备UI界面设计或多媒体技术项目开发应用能力;
(3)善于沟通表达,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2.本专业企业或兼职教师
(1)计算机、艺术设计或数字媒体类专业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从事相关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的企业人员;
(2)具备软件界面设计或多媒体制作项目经历,熟悉软件界面开发流程,有UI界面设计经验。
(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调控课堂或实训场所教学气氛。
八、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能够达到软件技术专业UI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下表列出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
设备配置和实践教学环境能够完成的实践教学课程。
2.教学企业
3.校外实训基地
九、教学安排
1.各学期周数分配表单位:周
2.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
符号说明:★表示入学教育与军训,→表示课程教学,※表示集中实训,〓表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论文),K表示考试,*表示机动,空格表示放假。
3.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注:①综合素质课程总学时为72,理论与实践学时分别按50%计算。
②企业学时是指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
4.教学进程一览表
十、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本专业方向采取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通过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的投入共建“教学企业”,完成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等主要教学任务;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并贯穿教学全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岗位能力培养要求、项目开发任务需要,组成不同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企业”实际情况,优化配置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兼职教师等资源,采用多形式、多地点、多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
执笔人:康玉忠审核人:曾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