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第7课《散文诗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7课《散文诗二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金色花【教学目标】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初识文体,了解作者1.了解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2.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
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散文诗一:月下漫步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散文诗,理解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 掌握抒情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散文诗《月下漫步》的全文复印件3. 笔、纸和书法/绘画工具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散文诗的定义,并解释其与散文和诗歌的异同。
2. 分享一两首经典散文诗的名篇,引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散文诗《月下漫步》。
2. 学生个人默读,然后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第一印象。
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以群体的形式讨论《月下漫步》这首散文诗。
2.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语言和节奏等方面,思考诗歌带给他们的感受和情感。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写作实践(2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月下漫步》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散文诗。
2.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充满节奏感的句子,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3. 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于自己喜欢的书法/绘画工具,用艺术的方式展现诗的意境。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散文诗,并分享创作的初衷和感受。
2. 学生可以小组内互相欣赏和评价,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总结(5分钟):1. 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散文诗的独特之处。
2.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散文诗,培养他们的诗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散文诗二:春梦教学目标:1. 理解和感悟散文诗《春梦》中表达的主题与情感。
2. 学习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手法。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散文诗《春梦》的全文复印件3. 笔、纸和书法/绘画工具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并邀请学生分享对散文诗的理解与感悟。
2.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想象,引导他们思考春天的美好和梦幻。
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个人朗读散文诗《春梦》。
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教案
-《春》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这里的比喻需要学生理解春天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还有生命力和希望的寓意。
-《济南的冬天》中“冬天,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对冬天的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何与家乡情结相结合。
-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和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隐喻和象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春》和《济南的冬天》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理解并运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等。
-鉴赏文本的文学美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两篇散文诗中对自然景色和家乡情感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家国情怀。
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教案:
1.《春》朱自清
-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分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2.《济南的冬天》老舍
-描述济南冬天的景色和氛围。
-探讨作者通过对比、写实等手法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家乡的眷恋。
本章节内容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通过阅读、分析和解读,使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家乡情的感知。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符合教学实际。
在讲解两篇散文诗的时候,我尽量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但可能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讲解得还不够深入。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仍然难以把握散文诗的特点,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散文诗写作技巧的指导。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共6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教学设计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以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PPT演示文稿。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
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芒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着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例句:(1)“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淘气、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下面是整理的《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2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人教版,欢迎参阅。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第7课《散文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散文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三、核心素养《散文诗二首》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包含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间亲情,所选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都以母爱为主题,篇幅短小,却语言凝练优美,内涵丰富,诗意深刻隽永,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学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加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接触过现代诗歌,初步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
通过《秋天的怀念》《散步》的学习,学生对于母爱、亲情也有了进步的感受与体会,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要想品读散文诗中所蕴含的深意,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朗读,品读语句,进一步的感受人间亲情。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七、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金色花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带来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人间挚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重点)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挚爱亲情,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整体把握课文,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理解诗歌中体现的亲情,激发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的情感。
◆活动一:情景导入1.出示孟郊《游子吟》,学生诵读。
引导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溪,她温柔、清澈、远而流长。
孟郊在《游子吟》中就曾高度赞美过母爱,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一遍。
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能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但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
◆活动二:资料助读1.文学常识——散文诗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2.作者介绍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
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
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tán)迦(jiā)利》3.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
印度将其视为圣树。
又译作“瞻波伽”。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篇一:《散文诗两首》的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
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07 《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漫画,并提问:你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你对她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分享交流,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两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并简单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散文诗”的知识。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匿笑()花瓣()沐浴()嗅到()衍()荫蔽()并蒂()菡萏()攲斜()心绪()徘徊()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这两首散文诗,读通顺。
把读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小组讨论互助;或在全班提出,由同学或老师解答。
听教师范读后,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语气。
可以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进行个性化朗读、品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母亲是个为孩子无私奉献的角色,今日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七班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纸船)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班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 学问与技能:指导同学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育同学鉴赏诗歌的力量。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育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两课时○课前预备同学: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预备在班里沟通。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老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帮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奇妙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玩耍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妙与圣洁。
在教学时,老师要留意引导同学在体会诗歌感情基调上,掌握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力量。
还要留意引导同学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妙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同学略思索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热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到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净的爱。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在上完《散文诗二首》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授课过程中,尽管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散文诗的特点和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难以领悟。
其次,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分组讨论和朗诵体验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散文诗的兴趣尚未被充分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语言节奏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夜》这篇散文诗。通过分析其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了解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1.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品味两篇散文诗的语言、形象、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品位。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文化意识:让学生感悟到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2)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需要教师引导,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领悟。
(3)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如如何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等。教师需提供具体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并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亲情。
本课选择了中外两篇散文诗,表现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是很好的自读课文本。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同类型文本的学习方法,可以利用前几篇文章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我们小学时就已学过一首表现母爱的诗歌——《游子吟》,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在诗中,一位平凡但又慈爱的母亲正在为即将出行的儿子缝补衣裳,那么我们又为我们的母亲做过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金色花》,一起来看一下诗中的“我”为母亲做了些什么。
二、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我们所学的这首《金色花》就选自他的《新月集》,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均受他的影响。
三、认识生字词匿笑(nì):偷偷地笑。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罗摩衍那(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膝上(xī):膝盖上面。
四、初读课文(一)音频范读课文(注意语气:天真、活泼、淘气、欢快、温馨、深情)(二)同学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下面句子的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注: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注: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注:要读出母亲的责备、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散文诗的朗读语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学会感恩母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
2.教学难点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人和父母一起玩过?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这时妈妈估计会生气得要打你了,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诗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泰戈尔是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他的诗歌多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格调清新,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他的作品在 20 世纪,曾经对中国文坛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文体知识——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文学体裁。
对于散文诗,我们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因此,在本质(内容)上,散文诗属于诗。
它虽然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它又不缺少诗歌内在的音韵美。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是保留了诗意的散文,能够给读者带来诗的情绪和美的想象。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重描写客观生活中思想情感的波动。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常常看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班级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1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班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化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语文散文诗教学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散文诗教学教案优秀5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篇一目标:1、引导幼儿与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学习朗诵。
2、欣赏优美的语言,丰富词:拌、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生活情趣。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过程:一、提问引出活动内容。
小朋友,你们见过会变颜色的房子吗?你们想看变色房子是怎么变颜色的吗?二、老师有表情的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1、散文诗叫什么名字?2、散文诗里有些什么?三、出示图片,老师再次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学习朗诵和丰富词。
(一)分节理解朗诵。
图一,小兔做了一件什么事?怎么装扮新房子的?理解词:拌;跟老师朗诵第一节。
图二,春天,小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理解词:绿油油;跟老师朗诵第二节。
图三,夏天,小苗有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理解词:红艳艳;跟老师朗诵第三节。
图四,秋天小树又有了什么变化?房子变成了什么房子?小兔住在变色房子里,日子过得怎么样?理解词:金灿灿;跟老师朗诵第四节。
(二)小朋友跟老师完整朗诵散文诗的内容。
四、讨论:如果你有一间新房子,你会怎么装扮你的新房子?1、为什么小兔住在变色的房子里过得很快乐?2、如果你有间新房子,你会怎么装扮它?体育游戏:搭房子目标:1、能根据纸箱的特点,探索不同的玩法。
2、能与小朋友合作完成搭建高楼。
3、体验玩纸箱的乐趣。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准备:大小不同的纸箱若干。
过程:一、幼儿自由探索纸箱的玩法。
1、幼儿自由玩耍。
2、合作拼图玩迷宫游戏。
二、竞赛游戏:搭房子。
1、讲解玩法、规则。
2、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箱合作搭房子。
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选编了一组表现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文章,包括两篇散文、两首散文诗和两篇文言文,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秋天的怀念》既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与愧疚,还蕴含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散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散步这样一件小事蕴含了丰富多元的主题。
《散文诗二首》中的两首散文诗都采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母爱,其中《金色花》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虚拟之境,以儿童的奇思妙想和纯真的口吻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爱;《荷叶·母亲》则以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表现少女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文言文,两篇文言文篇幅短小,讲述了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引领学生体会魏晋世族家庭的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初步领略“魏晋风度”。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够在朗读过程中基本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文意,并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此阶段的学生在朗读技巧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准确把握重音和停连,且在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充沛,在分析文本时无法深刻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另外,学生首次开始学习文言文,教师要及时点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翻译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 只是为了好玩, 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 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 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 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梁晓声《慈母情深》
同样写母爱,这两首散文诗和《秋天 的怀念》、《慈母情深》相比,有什 么不同?
用想象和联想抒写对母爱的赞颂:《金色花》 以孩子的视角,把自己想象成圣洁的金色花, 和母亲嬉戏玩耍,表现母子之间纯真的爱;《 荷叶·母亲》由荷叶庇护大雨中的荷花,联想 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疼爱。
用象征的手法赞颂母爱:《金色花》以圣洁的花儿象征纯 洁的孩子,《荷叶·母亲》以荷花象征自己,以荷叶象征母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 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 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买书……” “多少钱?”“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 ,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 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 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小时候,母爱是依恋, 是亲昵,是心心相印 的甜蜜。
(男齐,调皮地)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那棵树 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女齐,柔美地)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领读1,亲切地)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 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你会嗅到这花香。 (领读2,亲昵地)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 那》,我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 读的地方。 (领读3,急切地)当你黄昏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 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假如我……我要…… 母亲啊,你是……我是……
母爱如诗
我是风 随风远远的飘
而母亲 依旧是苍老的大树 深深地扎根在那方大地 有云无云的日子
总是遥望天空 无论我飞得多远,也永远像 一只风筝一样离不开妈妈的视线。 母亲,是系在心头的线, 拉得越久越远,心就越痛
这是两首_____________的散文诗。
写母爱的散文诗; 写孩子对妈妈的爱; 写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写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 这是两首精美的散文诗; 这是两篇语言清新雅致的散文诗
爱是________,你听……
示例:爱是依恋,你听: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 着你工作;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和膝上时,我便要投我 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用概括的画面和场景来抒写母子之情:这两首散文诗中没 有具体细腻的人物描写,也没有动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而是用 概括的场景和诗化的画面来抒写母子之情。
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两文都是借花抒情,以花的美好喻 指亲情的美好。
用诗意的语言赞颂母爱:两文都有精粹凝练的语言。《金 色花》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童真童趣;《荷叶·母亲》语言典 雅优美,抒情色彩浓郁。
长大后, _________________
(男齐,急迫地)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 大。 (女齐,凄楚地)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 攲(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无法可想。 (领读1)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 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 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男齐,明朗地)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 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 无力的水珠。 (女齐,深情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 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