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修订稿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修订稿

疼痛的机理和学说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疼痛的机理和学说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

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

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δ和C纤维,并认为Aδ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

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δ纤维和C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

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δ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α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

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1)新脊-丘束?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3)脊-颈束?4)后索-内侧丘系?5)脊髓固有束2.头面部的痛觉通路头面部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传导3.内脏痛觉通路大部分腹、盆部器官的内脏痛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导,从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子宫来的痛觉冲动是经过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传到脊髓的,在脊髓后角(有人认为在Rexed V层)换元,其轴突可在同侧或对侧脊髓前外侧索上升,伴行于脊髓丘脑束上行达丘脑VPM(三)疼痛在脊髓水平的整合脊髓是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

伤害性刺激的信号由细纤维传入脊髓后角,在那里加工后,一部分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如屈肌反射等,而另一部分则再继续向上传递。

(四)疼痛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1.脑干脑干网状结构是多种感觉传入冲动汇集处,非伤害性信号和伤害性信号可相互影响,或是加强或是抑制,以进行各种传入信号的综合处理。

药理学大题及答案

药理学大题及答案

药理学作业一、作业要求统一用练习本做,不用练习本的不批改。

作业上交时间为:2015年12月28日。

另请将题目给跟班重修的同学,谢谢。

二、问答题1.不同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其后果是什么?答:药物中毒。

因为结合型的药物被置换出来,使血浆内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增加。

如保泰松将抗凝血药华法林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抗凝作用增强,可造成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2.零级消除动力学与一级消除动力学各有何特点?3.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用途是什么?答:能直接激动M 胆碱受体,产生M 样作用,对眼睛和腺体作用最为明显。

药理作用(1)对眼的作用1)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上的M 胆碱受体,使其收缩,瞳孔缩小。

2)降低眼压:通过缩瞳,使虹膜向瞳孔中心方向拉紧,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回流畅通,眼压降低。

3)调节痉挛:激动眼睫状肌上的M 受体,使睫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回缩变凸,屈光度增加,视近物不清,只能视远物。

(2)对腺体的作用激动腺体的M 胆碱受体,使腺体分泌增加,以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最为明显用途(1)青光眼尤其对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2)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应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M 受体阻断药中毒可用于阿托品等药物中毒的解救,但须全身用药。

4.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是什么?答:作用机制:①抑制AChE,从而兴奋M、N胆碱受体;②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③直接兴奋N2-受体作用特点:口服难吸收且不规则,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抑制AChE而使Ach增多;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m受体,对骨骼肌兴奋作用较强。

5.阿托品可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哪些症状?答:⑴阿托品是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它可以阻断中毒的M样作用,可解救M样中毒症状如缩瞳、视力模糊、流涎、口吐白沫、出汗、皮肤湿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等;⑵阿托品对中枢的烟碱受体无明显作用,故阿托品对中枢症状如头痛、头晕、不安、失眠、谵妄、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等对抗作用较差。

痛觉的调制

痛觉的调制
3) 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
【蓝斑核(LC)、臂旁外侧核即KF核】 上连PAG 下连脊髓背角 刺激该部减弱痛行为
4)脊髓背角(DH)
脑干内源性下行痛觉抑制系统的主要结构模式图
3.参与下行抑制系统调制的主要递质
(1)阿片肽: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末梢在下行抑制系统广 泛分布
(2)5-HT:产生于PAG,与脊丘束神经元既有单突触联系,也有 通过背角脑啡肽能神经元介导的多突触联系,以突触前抑制 的方式直接抑制痛信息的上行传递
•Visceral pain, activ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can reverse the hypersensitivity of visceral pain •切除术能改变痛觉的情绪和情感。 刺激前部能提高痛阈 刺激后部痛阈下降
Lectures 7
痛觉的调制
➢Modulation For Pain
概述
调制与调控(节)的区别 调制与传导密不可分 参与调制的结构与机制更复杂
一、感受器的痛觉调制
1.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1)感受器各具适宜刺激; (2)感受器具有换能作用; (3)感受器对刺激的质和量以及
其它属性多具编码能力; (4)各类感受器都具有适应现象 上述特点说明感受器具有调制功能
contribute to insular
cortex while Np
Insular lobe
4.海马hippocampus与疼痛
【1】Structural bases
【2】参与痛的调制
1】单侧或双侧刺激海马 背部
均可提高痛阈,并引 起海马θ(慢)节律增 多。
在一定范围内,刺激 越强,θ节律活动也显 著。

痛觉的传递和调制

痛觉的传递和调制

痛觉的传递和调制一、概述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

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

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

因此,镇痛(analgesia)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人们在研究疼痛时,通常采用测定痛阈(pain threshold)的方法。

痛阈又可分为痛感觉阈和痛反应阈。

因此在研究痛觉时需要采用多指标进行综合性研究。

另外还可记录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的电变化。

痛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近三十年来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在我国,有关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神经机制的研究也促进了痛觉生理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国际影响。

二、痛觉的传递(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一般认为,痛觉的感受器就是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处。

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各种内源性致痛因子。

有人将皮肤痛感受器分为,高阈机械痛感受器(HTM)和多觉型痛感受器(PMN)。

前者只对伤害性机械刺激发生反应。

多觉型痛感受器可对多种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

在人身上找到的C纤维感受器多为多觉型痛感受器。

持续性伤害性刺激可使上述两种感受器的阈值降低,形成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引起疼痛的内源性致痛因子一般有三个来源:①直接从损伤细胞中溢出,如K+、H+、5-HT、组胺等。

②由损伤细胞释放出有关的酶,然后在局部合成产生,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

③由伤害性感受器本身释放,如P物质。

一般认为,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较细的Aδ和C纤维。

(佳禾网校)癌症阵痛1

(佳禾网校)癌症阵痛1

疼痛解剖与生理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为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它提供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命保护功能。

疼痛包含感觉和情感两个成份。

“感觉成份”具有其他感觉的共性特点:有特殊的感受器、感受器激活所需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定位分布和对刺激强度的鉴别等;疼痛的“情感成份”是与逃避的驱动密切相关,其变异性极大,很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是临床的难题。

伴随疼痛有一系列行为反应,如缩回反射、逃避、保持损伤部位不动以及避免与相似的伤害性刺激接触等,以防止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

但是将疼痛产生只是局限于损伤的范畴,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组织损伤并不总是伴有疼痛的发生。

绝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损伤兴奋伤害性感受器均最终引起痛觉,但在有些状态下,损伤并不导致疼痛。

相反地,疼痛可在无组织损伤时产生,或是在损伤已完全修复后仍有疼痛存在。

第一节痛觉传导通路痛觉传递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外周感觉神经、脊髓到脑干和丘脑的神经元网络,以及丘脑和大脑皮层的相互联系。

(一)痛觉传感皮肤、躯体( 肌肉、肌腱、关节、骨膜和骨骼) 、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和内脏神经末梢是痛觉的外周伤害感受器。

背根节细胞是感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来源于神经嵴的脊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母细胞发出轴突,呈束状分为两支:一支为周围神经轴突,伸向外周组织,接受感觉信息,另一支为中枢轴突,将外周传入送至脊髓背角,完成初级感觉信息的传递。

体表刺激通过皮肤的温度、机械感受器传递疼痛。

内脏伤害感受器感受空腔脏器的收缩、膨胀或局部缺血刺激,运动系统的疼痛通过躯体伤害感受器感知。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将伤害性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的C和Aδ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称为“伤害性感受器”。

它们在形态学上是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在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行使警报器的功能,使机体避开损伤性刺激防止组织受损伤。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偏头痛的作用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偏头痛的作用
[ 1 ] Xi o n g J P , S t e h l e T , G o o d ma n S L , e t a 1 . I n t e g r i n s , c a t i o n s a n d l i g a n d s : ma k i n g t h e c o n n e c t i o n [ J ] . J T h r o mb H a e mo s t , 2 0 0 3 ; ( 7 ) : 1
S o c , 2 0 0 1 , 6 0 ( 2 ) : 2 7 5 - 2 8 t .
Te t i A , Mi gl i a cc i o S, Bar o n R. Th e r ol e o f t he a l p ha V be t a 3 i n t e g r i n i n t h e de v e l o p me nt o f o s t eo l yt i c b o ne me t a s t a s e s :a
mo t i l i t y [ J ] . J C e l l B i o l , 2 0 0 1 , 1 5 2 ( 1 ) : 1 8 1 — 1 9 5 .
Ho l t I, Ma r s ha l l MJ . I n t e g r i n s u bun i t b e t a 3 pl a y s a c r u ci a l r ol e
Hor t on M A . 1 nt egr i n a nt a goni s t s a s i nhi bi t or s of bo ne
r e s o r p t i o n: i m2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r e a t me n t【 J ] . P r o c Nu t r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或破坏的刺激作用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适应方式。

这种致痛刺激在疼痛感受器接收之后,经过不同水平的痛觉传导路,最后达到脑,引起疼痛感觉三大学说:特异学说,型式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基本传导途径(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

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

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δ和C纤维,并认为Aδ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

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δ纤维和C 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

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δ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α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

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1)新脊-丘束外周神经的细纤维由后根的外侧部进入脊髓,然后在后角换元,再发出纤维上行,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的前外侧索内,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外侧部上行,抵达丘脑的腹后外侧核(VPL)。

此神经纤维束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故称新脊-丘束。

该束传递的信息可经丘脑的特异感觉核群(即VPL)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上2/3处,具有精确的分析定位能力,这和刺痛(快痛)的形成有关。

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也是由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交叉后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内侧部上行。

旧脊-丘束的纤维分布弥散,长短不一。

在上行途中多数纤维终止在脑干的内侧网状结构、中脑被盖和中央灰质区等处,再经中间神经元的多级转换传递而达到丘脑的髓板内核群以及下丘脑、边缘系统等结构。

仗核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仗核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 Y l受 体 拮抗 药 Y2 8~3 6阻断 ,表 明伏 核 内可 能有 Y l受 体分 布 ,当然 ,还 需要 进一 步从形 态学 上证实 。神 经肽 Y在 伏 核 内 的镇 痛 作 用可 被 阿 片 受 体拮 抗剂 纳 洛 酮 阻 断 ,说 明 内源 性 阿片 系 统 参
般认 为 ,核心 部 主 要参 与对 自主 运 动 的 调
布较少。O T的生理作用很广泛,除经典的促进子
宫收 缩 和 泌 乳 外 ,还 参 与 学 习 记 忆 、药 物 成 瘾 、
性行为、摄食 、痛觉调节 以及心血管、体 温的调
节等许 多复 杂 的生 理功 能 。许 多实 验证 明 O T有镇 痛 的作 用 ,如 伤 害 性刺 激 、分 娩 或扩 张 阴道 引起
伏 核 内注射 O T可产 生镇痛 作用 ,内源 性阿片 系统
产生明显 的镇痛作用 ¨ ,进一步证实 了此 结论。
的 受体 和 6受 体参 与 了此 镇痛作用 的调 节过
程 。
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催产素在伏核内的镇痛作用
4痛敏 肽在 伏核 水平 的痛 觉调 节 作用
收 稿 日期 :2 1 — 2 0 1 7— 8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一 和凋亡 】 G P 中 ¨ ,C R 对
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C R 及其受体可在痛觉信息传导通路的不同 GP
水平上参与痛觉信息的调节 ,尤其是脊神经 的背 根神经节脊髓灰质后角。有趣的是 ,C R 在脊髓 GP
重要的作用 ,具有痛觉过敏和镇痛双重作用 ,实 验表 明,在 在 脊 髓 以下 水 平 给 药 产 生 镇 痛 作 用 J ,而 在 脊 髓 以上 水 平 给药 则 产 生 痛 敏 作

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的作用

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的作用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 gray 同同浓,继度而的通G过A影BA响B 下受行体抑激制动剂系在统,P产AG生发“镇挥痛的”作与用“致不
收稿日期:2018 - 08 - 12,修回日期:2018 - 09 - 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0000052);江苏省研究
GABAB 受体激动剂巴氯芬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 灰质兴奋性及抑制性突触的作用
邵采凤1,2,张雯玮1,3,胡朝婷1,4,王冉超1,3,接 玉1,4,赵昶昀1,4,陈 茜1,杨 鲲1
(1. 江苏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江苏镇江 212013;2.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镇江 212002; 3. 江苏大学医学院2015 年级本科生,江苏镇江 212013;4. 江苏大学医学院2016 年级本科生,江苏镇江 212013)
体痛激”作动用剂[2可,11能]。在这P些A结G 内果提对示兴不奋同性浓突度触的和G抑A制BA性B 突受
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No KYCX171800);江苏大学大学 触有影响,继而打破动态平衡而影响PAG 的输出,
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No ) 201810299126X
最终造成对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调制的不同作
: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1978. 2018. 11. 008
PAG)在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系统中处于至关重
要的位置。 的腹外侧( , : ( )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A
1001 - 1978 2018 11 - 1511 - 05
)亚区是参与伤害性信息调制的重要区域。 中国图书分类号: ; ; ; ; R332 R322 81 R338 13 R392 11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总之,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有关下行抑制作用的深入研究,是近年来在痛觉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在汇集脑的高级部位的各种传出活动对脊髓痛觉信号的传导起调制影响时,PAG和RVM起着最后驿站或共同通路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PAG和RVM只有下行性的影响作用。大量实验证明这些结构有不少上行的投射支配中脑及前脑结构,它们的上行性作用在痛觉调制过程中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脏痛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即一个脏器的传入纤维可经几个节段的脊髓进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可含几个脏器的传入纤维,因此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而且定位不明确。
(三)疼痛在脊髓水平的整合
脊髓是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伤害性刺激的信号由细纤维传入脊髓后角,在那里加工后,一部分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引起局部的防御性反射如屈肌反射等,而另一部分则再继续向上传递。
4.大脑皮质
这是多种感觉信号进入意识领域形成感觉的重要部位。在临床上观察到,大脑皮质受损伤时有暂时的感觉丧失,以后痛觉很快恢复,但对疼痛精确分辨的能力则恢复得很慢,也很差。直接刺激大脑皮质并不唤起痛觉,而刺激丘外系的纤维和核团才可产生疼痛。因此大脑皮质的机能似在于对痛觉的分辨而不是痛觉的感受。
(五)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在脊髓后角或脊颈束观察到不同传入冲动的相互作用,看到粗纤维传入冲动可抑制痛敏细胞的放电。根据后根电位和微电极纤维内记录的观察,认为刺激粗纤维主要引起负的后根电位和初级传入纤维末梢去极化,因而具有突触前抑制效应,刺激细纤维可引起正的后根电位和初级传入纤维末梢超极化,从而有一定的易化作用,看来,各种传入冲动在脊髓的整合中,除有突触前抑制参与外,还有突触后抑制的参与。
(四)疼痛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
1.脑干
脑干网状结构是多种感觉传入冲动汇集处,非伤害性信号和伤害性信号可相互影响,或是加强或是抑制,以进行各种传入信号的综合处理。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都是脑干的重要痛觉调制结构,它们是旁中央上行系统的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脊髓前外侧索的部分痛觉传入。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

疼痛的机制传导途径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或破坏的刺激作用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适应方式。

这种致痛刺激在疼痛感受器接收之后,经过不同水平的痛觉传导路,最后达到脑,引起疼痛感觉三大学说:特异学说,型式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基本传导途径(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痛觉的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在皮肤各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腹膜脏层和壁层、粘膜下层等处,任何外界的或体内的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K+、H+、组胺、缓激肽、5 —HT、Ach和P物质等内源性致痛因子。

这类游离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化学刺激特别敏感,称之为化学性感受器(chemoceptor)o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属于最细的A 6和C纤维,并认为A 6纤维传导刺痛,而C纤维则传导灼痛。

但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的A6纤维和C 纤维仅传导伤害性刺激,它们也传导触、压、温、冷等感觉信息。

而痛觉也并非仅由细纤维(A 6或C纤维)传导,也可由达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构型的粗纤维(A a纤维)传导。

(二)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痛觉传导通路比较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

一般认为,与痛觉的传导有关的脊髓上行通路有:1.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1)新脊-丘束外周神经的细纤维由后根的外侧部进入脊髓,然后在后角换元,再发出纤维上行,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的前外侧索内,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外侧部上行,抵达丘脑的腹后外侧核(VPL)。

此神经纤维束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晚,故称新脊-丘束。

该束传递的信息可经丘脑的特异感觉核群(即VPL)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上2/3 处,具有精确的分析定位能力,这和刺痛(快痛)的形成有关。

2)旧脊-丘束或脊-网-丘束也是由后角细胞的轴突组成,交叉后沿脊髓丘脑侧束的内侧部上行。

旧脊-丘束的纤维分布弥散,长短不一。

在上行途中多数纤维终止在脑干的内侧网状结构、中脑被盖和中央灰质区等处,再经中间神经元的多级转换传递而达到丘脑的髓板内核群以及下丘脑、边缘系统等结构。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重要 的作 用 。 其作 用不依 赖 于 P G 内的 内源性 强啡 肽 且 A
关键 词 催 产 素 ; 强啡 肽血 清 ; 水 管周 围灰 质 ; 抗 导 电针 镇 痛 有 文献 报 道 ,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内 的 催 产 素 ( y 3 ri 开 始 实 验 。用 w Q一9 型 钾 离 子 透 入 痛 Ox 一 0 n后 a E tcn O o i, T)在 电针 镇 痛 的 复杂 过 程 中发 挥 着 一 定 作 用 L 4。 中脑 导水 管 周 围灰 质 (ei udca ga , l ] - pr qeut| ry a 阈测 量 仪测 痛 , 以引起 甩尾 的最小 电流强 度 (n 为 rA) 痛 反应 值 , 隔 l n的 3次 痛反 应 值 的平均 值 为一 问 mi
表示 , 组 间差 异用 t检验 进行 统 计学 处 理 。 两
2 结 果
动物 : 健康 wia 雄 性 大 鼠 ,体 重 2 0 8 g sr t 1 ~20 ,
给 予充 足 的饮 水 和 饲 料 。用 戊 巴 比妥 钠 ( 5 / g 3 mg k ) 麻 醉后 , 动 物 固定 于 江 湾 I 把 —C 型脑 立 体 定 位 仪 上 , 据 L . e e r o 鼠 脑 定 向 图 谱 , 座 标 根 J P l gi l n 按 A一6 4 R . 、 . , 置 外 径 0 8 . 、 0 5 H5 0 埋 . mm, 径 0 内 . 6 mm 的 不 锈 钢 导 管 , 将 直 径 0 4 m 的钢 丝 活 栓 并 .m 放 入导 管 内 ,以防止 导 管 阻塞 , “ 0 ” 水 和 牙 科 用 52胶 水 泥 固定 。术 后 3 d进 行 实验 。 ~5 试剂 : 催产 素 ( OT)为 美 国 P nn ual e isl a b出 品 ,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内容详细】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内容详细】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从1970年开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高血压和药物及乙醇的戒断症状。

这类药物能产生抗焦虑、镇静、抗交感及镇痛等多种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手术期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目前在西方国家中有3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使用,它们分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和替扎尼定,但在中国右美托咪啶尚未上市。

因此还是有必要就这类药物向中国的疼痛学专家作个简要介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其结合后就能产生临床效应。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3种亚型,分别是α2a, α2b andα2c,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结合每种不同的亚型都能产生独特的效应,例如α2a受体能产生麻醉、镇痛及抗交感作用(低血压和心动过缓),α2b受体有间接升高血压的作用(血管收缩),α2c受体与感觉与运动门控欠缺有关,如精神分裂症, 注意力缺乏及过动症,创伤后功能障碍和停药反应(调节多巴胺的活性)。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α2受体亚型有不均匀的分布,3种受体中α2a受体最普遍且到处存在,α2b 受体仅存在于少数部位。

所有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都是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受体亚型,所有的受体亚型都是通过结合G蛋白而产生细胞效应,尤其是对百日咳-毒素易感的G蛋白:Go和G1。

因为没有选择性亚型受体激动剂可供使用,所以想只产生单一所需要的α2肾上腺素能效应可能是不行的,如只是产生镇痛作用,而不会产生其他不利作用如低血压等。

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导致cAMP生成减少,cAMP是许多细胞作用的重要调节剂,它能通过cAMP 依赖的蛋白激酶而控制调节蛋白的磷酸化状态。

另外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导致了神经递质释放受到抑制,这是通过在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中钙离子的减少而介导的,这个过程需要结合一个Go蛋白。

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还可加速Na+-H+的交换,引起血小板内部碱化,刺激磷脂酶A2活性的增加,最终导致血栓素A2的生成增多。

fMRI在疼痛研究中的运用

fMRI在疼痛研究中的运用
3 人类疼痛模型的 fMR I研究
确定动物及人类疼痛模型的有效性是人们长期 争论的一个问题 [ 11 ] 。在人类研究中 ,对原发及继发 受损皮区进行机械 (热 )或化学 (辣椒素 )敏化及试 验已用于神经病理痛 (对热及机械刺激的痛觉过 敏 /异常疼痛 )模型 。近来已有 fMR I用于辣椒素诱 导痛觉过敏模型的研究报道 。在这些研究中报告有 大量的脑区活性增加 ,部分最新研究开始确定 fMR I 在这些模型中的作用或价值 [ 12 ] 。研究证实了在敏 化与非敏化状态下对相同强度疼痛刺激的应答上脑 活动存有差异 ,这进一步说明疼痛强度本身可能不 是一种有价值的潜在疼痛传导通道状态测量方法 。 另一种可能是在敏化或非敏化状态间存有机械性差 异 。感觉性疼痛强度的改变可能反应的是 CNS感 觉通路上的急性改变 ,但可能与 CNS情感通路的改 变无关 ,而情感传导通路可能与个体对疼痛的整体 反应相关 ,且可能预测将来的疼痛状态 。最后 ,实验 模型的 fMR I研究可直接对比某些 CNS功能区的活 性 ,上述客观对比研究将允许我们确定模型与疾病 有何差异 ,并评价模型用于评价潜在治疗方法的有 效性 。
作者简介 : 杨汉丰 ( 1972 - ) ,男 ,四川南充人 ,博士 ,副教 授 ,主要从事腹部影像学的研究 ,特别是疼痛 影像与肝脏疾病的 MR I、CT诊断及其介入治 疗。
收稿日期 : 2008 - 04 - 03
痛 、抑郁诱导疼痛 、或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 。即 使基于临床疾病 (如癌痛 、糖尿病性疼痛 )的慢性疼 痛分类方法也未证实非常有助于理解慢性疼痛的潜 在机理 。最近一些学者提出机械性方法定义疼痛 , 他们提 议 用 特 殊 疼 痛 表 现 型 比 如 闪 痛 ( shooting pain) 、跳痛 ( bump ing pain ) 、及异常性疼痛 ( allodyn2 ia)可适用于所有的疼痛类型比如神经病理性痛 。 然而 ,这些方法是主要基于对周围神经及脊髓机制 的理解 。功能成像已经重新定义慢性疼痛为一种退 行性疾病 ,并且已经为一些复杂疾病比如纤维肌痛 这些疾病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因为大脑的反应是对 疼痛的行为反应 (有意识或无态的 )最终的共同通 路 ,功能成像的运用将使人们能以一种客观的方法 认识疼痛 ,并更好的理解潜在环路 ,并帮助确定新一 代镇痛药的作用靶点 。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精)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精)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黄埔院区)靳三庆牛丽君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是位于中脑顶盖与被盖之间由一群小而高密度的神经细胞围绕中脑水管构成的一片环形区域,其头侧达后连合水平,与第三脑室的室周灰质相续;尾侧达蓝斑核首侧水平,与第四脑室底灰质相续。

上丘和下丘共同构成其背侧及背外侧边界,三叉神经中脑核及中脑束以及楔形核构成其外侧边界,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内侧纵束形成其腹侧边界。

自从1969年Reynolds[1]发现电刺激PAG可引发持久的镇痛效应后,解剖、生理、药理等学科才开始对PAG的复杂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并进一步发现PAG是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关键结构,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2]。

故将有关PAG 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PAG的细胞构筑与纤维联系大鼠PAG内细胞排列紧密,但是分布并不均匀。

从尼氏染色的冠状切片上可以看出,从中心向外周,大鼠PAG内神经元的面数密度、胞体直径逐渐增加,染色强度也逐渐增强,而且神经元的面数密度由首侧向尾侧递减[3]。

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大小,Beitz与Mantyh将大鼠PAG 的神经元分为大梭形、小梭形(小双极)、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大多极(大星形)、小多极(小星形)六类。

每类神经元各有其形态及分布特点[3-5]。

Array根据细胞构筑的不同,Beitz[3]等将其分为四个亚核,即背侧亚核(导水管背侧紧贴中线两旁的狭小区域)、背外侧亚核(中央导水管背外侧广大区域)、腹外侧亚核(导水管腹侧及腹外侧的全部区域)及中央亚核(紧密围绕中脑导水管的一圈灰质),这种亚核划分为较多学者所引用(见附图)。

并且Banlder和Carrive[6]等人经过对PAG的多年研究后认为,在PAG内的确存在着具有一定长度,按首尾方向纵行排列的细胞柱。

PAG的传入纤维终止于柱内细胞,柱内另一些细胞则发出传出纤维。

疼痛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磁共振研究进展

疼痛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磁共振研究进展

疼痛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磁共振研究进展陈优,何来昌*,谭永明疼痛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实为身体的一种警报,通常都会伴随着实际上的或潜在的组织伤害。

疼痛感觉取决于伤害性刺激输入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之间的动态平衡。

下行疼痛调节系统(descending pain modulatory system ,DPMS)是大脑调节疼痛感觉的机制之一,位于脑干中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是疼痛下行疼痛调节系统的关键节点。

磁共振技术可以无创检查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为研究PAG 与疼痛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1 PAG的解剖基础PAG 位于中脑中心,人的PAG 长约14 mm ,宽4~5 mm [1],有学者将PAG 分成4个区:腹外侧(ventrolateral PAG ,vlPAG)、外侧(lateral PAG ,lPAG)、背外侧(dorsolateral PAG ,dlPAG)和背内侧(dorsomeidal PAG ,dmPAG)[2-4]。

PAG 作为一个实质性下行疼痛调节中枢,对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核的伤害性传入起抑制和促进双重作用[5],并且通过下行延髓头端腹内侧髓质(periaqueductal gray-rostroventral medulla ,PAG-RVM)途径促进中枢敏化、继发性痛觉过敏的发生而发挥调节作用[5-6]。

PAG 包括多种类型的神经递质(如L-谷氨酸、γ-氨基丁酸、阿片类药物、P 物质等),并且PAG 与脊髓和三叉神经核I 层的前脑、脑干和伤害感受神经元有明显的联系[7-9]。

因此,PAG 是疼痛调节处理和接受伤害性刺激输入相关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10-11]。

2 PAG的结构改变相关研究结构磁共振包括常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及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通过这些结构磁共振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发现PAG 的病变、体积、灰质密度、纹理特征等结构性变化。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刘文彦;白波;张艳霞;刘玉红;宋朝佑【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012)018【摘要】目的:讨论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源性阿片肽和神经降压素(NT)在痛觉调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PAG内注入NT、钠洛酮、抗甲-脑啡肽血清、抗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1~13血清,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PAG内注入纳洛酮、抗甲-脑啡肽血清和抗β-内啡肽血清后,可明显减弱NT的镇痛效应,注入抗强啡肽血清后,对NT的镇痛效应无显著影响.结论:PAG内N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至少部分与PAG内的内源性甲-脑啡肽和β-内啡肽血清有密切关系.【总页数】3页(P22-24)【作者】刘文彦;白波;张艳霞;刘玉红;宋朝佑【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72113;山东济宁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72113;山东济宁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72113;山东济宁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272113;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8【相关文献】1.抗阿片肽血清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增强针刺镇痛的影响 [J], 白波;刘文彦2.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J], 刘文彦;白波;刘玉红;王曙光;宋朝佑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抗强啡肽血清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J], 刘文彦;李敬山;张艳霞;冀强;白波4.抗阿片肽血清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J], 刘文彦;宋朝佑5.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抗阿片肽血清对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的影响 [J], 白波;王宏;刘文彦;宋朝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吗啡的作用机制及其副作用

浅谈吗啡的作用机制及其副作用

浅谈吗啡的作用机制及其副作用临床一班刘禹04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鸦片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

它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苦味,遇光易变质,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具有强大的止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镇痛效果。

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外伤性剧痛、晚期癌症剧痛等,也用于心绞痛发作时止痛和镇静作用。

并有抑制呼吸作用,可以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的痛苦。

如果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少至2~4次/分,甚至出现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

分娩止痛禁用吗啡,是为了避免新生儿呼吸被抑制。

吗啡会引起恶心、呕吐,还可以使瞳孔缩小。

中毒时瞳孔极度缩小,被称为针尖样瞳孔,是诊断吗啡中毒的重要体征。

吗啡一般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便秘、排尿困难等。

吗啡中毒主要特征为意识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深度抑制、紫绀及血压下降。

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但它却比阿片更易使人上瘾,因而成为毒品。

通常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上瘾。

有的人仅用药几天就可成瘾。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或静脉注射,寻求快感,或避免断药后的痛苦。

从静脉注射吗啡,初始感觉为一阵快感或激动的心境体验,此种状态持续数秒到几分钟不等。

它有一种强烈的欣快,这种药理学特性,是产生滥用和上瘾的主要根源。

吗啡的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①镇痛作用: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②镇静、致欣快作用;③抑制呼吸;④镇咳;⑤缩瞳: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⑥其他中枢作用:吗啡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等。

2)平滑肌:①胃肠道平滑肌;②胆道平滑肌;③其他平滑肌:吗啡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等。

3)心血管系统: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吗啡类药物能模拟缺血性预适应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减小梗死病灶,减少心肌细胞死亡。

4)免疫系统: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也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吗啡吸食者易感HIV病毒的主要原因。

作用机制: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是同时通过直接抑制源自脊髓背角的痛觉上行传入通路和激活源自中脑的痛觉下行控制环路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是位于中脑顶盖与被盖之间由一群小而高密度的神经细胞围绕中脑水管构成的一片环形区域,其头侧达后连合水平,与第三脑室的室周灰质相续;尾侧达蓝斑核首侧水平,与第四脑室底灰质相续。

上丘和下丘共同构成其背侧及背外侧边界,三叉神经中脑核及中脑束以及楔形核构成其外侧边界,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内侧纵束形成其腹侧边界。

自从1969年Reynolds[1]发现电刺激PAG可引发持久的镇痛效应后,解剖、生理、药理等学科才开始对PAG的复杂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并进一步发现PAG是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关键结构,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2]。

故将有关PAG 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PAG的细胞构筑与纤维联系大鼠PAG内细胞排列紧密,但是分布并不均匀。

从尼氏染色的冠状切片上可以看出,从中心向外周,大鼠PAG内神经元的面数密度、胞体直径逐渐增加,染色强度也逐渐增强,而且神经元的面数密度由首侧向尾侧递减[3]。

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大小,Beitz与Mantyh将大鼠PAG 的神经元分为大梭形、小梭形(小双极)、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大多极(大星形)、小多极(小星形)六类。

每类神经元各有其形态及分布特点[3-5]。

根据细胞构筑的不同,Beitz[3]等将其分为四个亚核,即背侧亚核(导水管背侧紧贴中线两旁的狭小区域)、背外侧亚核(中央导水管背外侧广大区域)、腹外侧亚核(导水管腹侧及腹外侧的全部区域)及中央亚核(紧密围绕中脑导水管的一圈灰质),这种亚核划分为较多学者所引用(见附图)。

并且Banlder和Carrive[6]等人经过对PAG的多年研究后认为,在PAG内的确存在着具有一定长度,按首尾方向纵行排列的细胞柱。

PAG的传入纤维终止于柱内细胞,柱内另一些细胞则发出传出纤维。

这样,传入柱、传出柱、中间神经元构成了PAG内的柱式环路(columnar circuits)PAG所执行的所有功能均由此环路介导。

PAG和端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间脑,脑干,脊髓,小脑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7],是与其复杂的功能相适应的。

2.PAG参与的痛觉调制通路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痛觉调制通路有:1)脑干下行抑制系统:目前研究最多、了解最清楚的是脑干下行抑制系统, PAG-延脑头端腹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

包括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 NRM)、网状巨细胞核(nucleus reticularisgigantocellularis, NRGC)、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 reticularisparagiagantocellularis,NRPGC)和网状巨细胞核α部(nucleusreticularisparagiagantocellularis pars alpha, NRGC α)4个核团。

1969年Reynolds [1]证明电刺PAG 可产生镇痛作用。

继之,Satoh 等[8-9] 证明用电刺激或微量注入谷氨酸、吗啡于脑干的 NRM 和NRGC α时也产生同样的效应。

因而,将由这些核团发出的下行通路命名为“下行抑制系统”[10]。

形态学研究表明, PAG 的传出纤维主要经由NRM 中继后,发出5-羟色胺能纤维投射至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

少量5-羟色胺能传出纤维终止在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

NRGC α以直接投射方式发出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到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11]。

以往对PAG 、中缝背核(DR )、NRM 和NRGC α 的下行投射的研究,主要注意到它们向脊髓背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的投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对躯体伤害性信息的调控[1][8-1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RM 和NRGC α内有较多的神经元投射至孤束核(NTS ),说明它们可能对NTS 内来自颈、胸和腹腔的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具有调控作用。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15]。

2)中脑边缘镇痛回路(mesolimbic neuronal loop in analgesia):韩济生领导的研究组在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脑边缘镇痛回路”的假说,即PAG-伏核(nucleus accumbens)-杏仁核(amygdala)-缰核(habenula)-PAG回路[16]。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可将此环路总结如右图[17]: 附图 中脑边缘镇痛环路示意图AMYG:Amygdala 杏仁核;ARH:Arcuate nucleus of hypothalamus 弓状核;DR:Dorsal raphe nucleus 中缝背核;HEB:Habenula 缰核;NAcc:NucleusAccumbens 伏核;NRM:Nucleus raphe magnus 中缝大核;NTSC:Subnucleuscaudalis of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PAG:Periaqueductal gray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3)脊髓-丘脑中央下核(Sm )-腹外侧眶皮层(VLO)-PAG -脊髓环路:唐敬师[18]等研究发现,损毁Sm 易化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电刺激或化学刺激Sm 或VLO 则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并且这些效应可被损毁或抑制腹外侧眶皮层(VLO)或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活动所取消;伤害性刺激和手针刺激可激活Sm 神经元的活动;损毁Sm 或VLO 可明显减弱由强电针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而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推断Sm-VLO可能通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调制伤害性感受的传入,而针刺激活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作用也可能是通过兴奋该系统实现的。

Sm或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 羟色胺(5-HT)、谷氨酸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这些效应可分别被其各自的受体拮抗剂阻断; Sm或VLO或PAG内注射γ-氨基丁酸(GABA)明显减弱吗啡、5-HT或谷氨酸钠诱发的抑制,而注射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并增强吗啡和5-HT、谷氨酸钠诱发的抑制。

4)下丘脑弓状核(ARH)-中缝背核/蓝斑/PAG通路:由于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几乎全部集中于 ARH[19],而β-内啡肽又是脑内重要的阿片类镇痛物质,因此,围绕ARH的镇痛作用,人们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ARH神经元兴奋可在中缝背核、蓝斑及PAG内释放β-内啡肽,改变上述核团的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镇痛作用[20-21]。

5)边缘系统-外侧缰核-中缝背核/PAG-NRM/蓝斑-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缰核主要由髓纹接受边缘系统的传出冲动,从而影响脑干中缝背核、蓝斑核及PAG这些与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有紧密关系的核团的活动水平,进而影响伤害性传入冲动在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及脑干的传导过程【22-26】。

3.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双向调节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endogenous pain modulating system)是一个以脑干中线结构为中心,主要由PAG、RVM和一部分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蓝斑核群和KF核)的神经元组成的网络神经结构,其轴突主要经脊髓背外侧束(DLF)和腹外侧束(VLF)下行对脊髓背角痛觉信息传递产生调制作用。

目前,为多数学者认可的脑干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为PAG-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经脊髓背外侧束(DLF)下行对脊髓背角痛觉感受性信息的传入产生抑制性调制[27]。

90年代以来,卓敏和Gebhart针对NGC在痛觉下行抑制/易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并首次提出:“下行易化系统是一个不同于下行抑制系统而独立存在的机能系统”[28]。

下行易化系统与下行抑制系统可能源于相同的中枢核团,但经由不同的通路传导。

Dougherty(1970)曾报道,下行性抑制通路位于DLF,而下行性易化通路则可能位于VLF,卓敏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双侧切断DLF可明显减弱或取消由刺激NRGC/ NRGCα而易化作用不受影响或有所增强。

脑干的羟胺能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素(NA)能通路共同构成了控制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控系统。

5-HT受体的激活不仅可以产生痛觉抑制作用,还可以引起痛觉易化,提示5-HT伤害性信息的调制可能是经由多种5-HT亚型的介导实现的[29-30]。

蓝斑/蓝斑下核的NA 能神经元是另一个增强下行抑制的主要来源。

延髓的NA能系统的去抑制可能也影响炎症时下行易化效应的改变。

最后,内源性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也可通过PAG-RVM抗伤害性神经环路来调节疼痛信息传递。

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及纤维主要分布PAG的腹内侧及腹外侧区。

PAG神经元也表达大量的神经降压素受体并接受来自纹状体、杏仁核中部及外侧海马的神经降压素能纤维的支配。

神经降压素能轴突和PAG神经元形成突触并投射到NRM及临近网状结构。

神经降压素可能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易化及抑制效应可能是神经降压素作用于不同的受体,经不同的下行通路而实现的。

因此,神经降压素能通路也可能使炎性痛觉过敏时的下行易化调节作用增强[31]。

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后,疼痛下行调节系统在功能上表现出可塑性。

脑干的下行抑制及易化系统是同时被激活的,当下行抑制及易化调节系统的失衡并引起内源性易化系统的效应增高时,非伤害性刺激也可被感觉为疼痛。

4.PAG在针刺镇痛(AA)中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AA是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一些神经环路已被阐明。

AA激活了体内的痛觉调制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抑制了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其中PAG参与的神经通路有:1)PAG- 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这一下行性通路是AA的重要机理之一。

2)中脑边缘镇痛环路:这一环路在介导AA与吗啡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

3)脊髓-Sm-VLO-PAG-脊髓环路:Sm不仅是一个痛觉感受中枢,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丘脑痛觉调制中枢,通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调制伤害性感受传入,在针刺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三条通路已在前详述,不再赘述。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肽及一些神经递质都参与了AA,有的有利于AA,有的不利于AA,PAG参与的AA可能通过它们中的一些介导。

1)内源性阿片肽:内源性阿片肽至少有三个家族,即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

中枢阿片肽的释放研究发现针刺后患者的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增高。

在不同脑区如PAG、伏隔核、杏仁体、缰核等,微量注射阿片受体阻滞药-纳洛酮,都可阻断针刺镇痛的作用以及吗啡镇痛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