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中草药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5fadb1a7a21614791611284d.png)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中医认为,地龙性味咸、寒,主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
《本草纲目》曰:“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
”“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地龙药理活性与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类、核苷酸、微量元素等成分,对人体许多系统都有调节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所含蚓激酶有溶栓作用,另外,地龙还有抗肿瘤、抗菌、杀、利尿、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作用,对离体和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之一:治疗骨折将鲜品地龙用水洗净,捣成糊状,加少量白糖及少许冰片,溶解后外敷伤口周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之二:治疗风头痛及产后头痛将地龙15克,姜半夏15克,赤茯苓15克三味药捣为散,每次服用1克,用生姜、荆芥汤送服。
方中地龙与诸药配伍有清热、息风、定惊的功效。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之三:治疗病症见头痛、头晕、耳鸣、、健忘、乏力、或心悸、面红目赤、善怒等。
可用地龙15克,天麻10克,决明子15克,杭白菊12克,钩藤12克,丹参15克,栀子10克,赤芍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之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以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关节僵硬和畸形为特征。
多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
常用方:广地龙15克,五加皮6克,威灵仙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生甘草10克,防己10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2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草药地龙十大功效之五:治痰热咳喘出现咳嗽、气喘、痰黄稠或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者,可用地龙15克,石苇15克,鱼腥草15克,浙贝母12克,麦冬12克,杏仁12克,射干10克,黄芩9克,麻黄5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中药治支气管炎好的方子
![中药治支气管炎好的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c1f67c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8.png)
中药治支气管炎好的方子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中药在治疗支气管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肺力咳合剂
肺力咳合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前胡、百部、梧桐叶等。
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的作用,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2.十味龙胆花颗粒
十味龙胆花颗粒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龙胆花、川贝母、枇杷叶等。
对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气管炎丸
气管炎丸是一种具有散寒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苦杏仁、甘草、干姜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性咳嗽。
4.桂龙咳喘宁颗粒
桂龙咳喘宁颗粒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桂枝、龙骨、牡蛎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性咳嗽。
5.麻杏止咳糖浆
麻杏止咳糖浆是一种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麻黄、苦杏仁、甘草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6.贝桔止咳糖浆
贝桔止咳糖浆是一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浙贝母、桔梗等。
可用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三七花的作用与功效
![三七花的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23a7fe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7.png)
三七花的作用与功效三七花,又称红色三七、马胆王、广陵绣线菊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三七花具有很多的药用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从古至今,三七花在中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七花的作用与功效,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和认识三七花。
一、三七花的基本概况三七花是丹参科植物三七的花蕾,花蕾呈红色,有一种独特的香气。
三七花生长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三七花含有丰富的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有三七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挥发油等。
二、三七花的主要功效1. 活血化瘀:三七花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凝结。
这对于治疗血栓、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止血消肿:三七花可以有效地止血消肿。
当人体受伤或出现外伤时,外伤部位会有出血和肿胀现象。
使用三七花可以迅速止血,减轻肿胀,有助于伤口愈合。
3. 抗炎镇痛:三七花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三七花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疼痛。
对于关节炎、风湿痛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 降血压、降血脂:三七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5. 抗氧化、抗衰老:三七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对于抗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6. 支气管扩张:临床研究发现,三七花可以扩张支气管,舒缓呼吸道痉挛,有助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7. 促进消化:三七花中的多糖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蠕动能力,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三、三七花的应用场景1.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由于三七花具有活血化瘀、降压降脂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2. 外伤的处理:三七花具有止血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处理各种外伤,如创伤、擦伤、扭伤等。
黄连泡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泡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0100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黄连泡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黄连和泡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
以下将介绍黄连和泡鱼腥草分别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它们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一、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是中药中常见的一味草药,其功效与作用广泛且多样。
下面将为您介绍黄连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 抗菌作用:黄连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因此,黄连常被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等。
2. 消炎作用:黄连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组织的炎症症状。
因此,黄连常被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的疾病,如胃炎、肠炎等。
3. 清热解毒: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如痈疽肿毒、口腔溃疡等。
4. 支气管扩张作用:黄连具有一定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通畅,对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5. 调节肠道功能:黄连可以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对于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较多,但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剂量控制,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二、泡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泡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效和作用。
1. 清热解毒:泡鱼腥草具有很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如中暑、痈疽肿毒等有很好的疗效。
2. 利尿通淋:泡鱼腥草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增加尿量,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3. 抑菌消炎:泡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症状。
4. 抗氧化:泡鱼腥草中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5. 降血脂:泡鱼腥草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于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三、黄连泡鱼腥草的合理应用黄连和泡鱼腥草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功效与作用,因此,它们常常被用于中医药中的药方中。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支气管扩张、肺系感染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支气管扩张、肺系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a0364c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d.png)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支气管扩张、肺系感染弘扬国学,传承命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
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支气管扩张——百合汤(姜春华方)(组成)野百合、蛤粉(包)、百部、麦冬、天冬各9g,白及15g。
(功效主治)滋阴生津,润肺止血。
用于久年咳嗽,经X线支气管造影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者。
(方解)本方主要为养阴药与止血药配伍而成。
滋阴、生津、润肺,是治其本;止血疗嗽,为治其标,本复标亦除。
野百合、天冬、麦冬润肺阴,清肺热,且能治咳止血;百部润肺止咳,对新、久、寒、热咳嗽皆可应用;白及为止血药,根据姜老临床经验,白及还可填补肺脏,促进组织新生,对肺结核空洞患者,极为适宜;蛤粉清肺热,化热痰,止喘咳。
姜老说,百合汤之特点,就是一经支气管镜碘油造影确诊均可服用,发作时有治疗作用,平时可防止支气管病理变化的进一步发展。
早期肺结核兼见上述症状者,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方源)《内科名家姜春华学术经验集》支气管扩张——小蓟汤(姜春华方)(组成)鲜小蓟草60g(干品15∼30g),白及、生蒲黄各15g,参三七、蛤蚧粉(包)、阿胶各9g。
(功效主治)滋阴润肺,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用于痰内带血或咯血大量,经X线支气管造影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者。
本方对于新病出血量多者最为合适。
(方解)方中鲜小蓟草凉血止血;白及为收敛性止血要药;参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兼有活血行瘀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出血;阿胶专长补血,善于止血,又能滋阴润肺,所以出血能止,血虚能补,肺燥能润,确为一味多向性调节的药物。
小蓟汤的效能是虚者能补,实者能泻,出血能止,热者能清,诸药协同,相得益彰。
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痰栓案两则–经方派
![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痰栓案两则–经方派](https://img.taocdn.com/s3/m/f9abb0f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f.png)
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痰栓案两则–经方派作者/梁爱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支气管扩张症并发痰栓,目前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中药治疗,都是难题,笔者最近应用中药治疗两例,虽然痰栓尚未完全消除,但也是之前尚未有的疗效,在欣喜若狂的同时,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分享。
案例一甘草泻心汤合附子薏苡败酱散治疗支扩并痰栓病史:X某,男,42岁。
从事体力劳动工作。
患“支气管扩张”病史30年余,20年前因咯血在广西某医院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有输血史。
有“肠梗阻”病史,未行手术,保守治疗后愈。
有肝吸虫病史,曾于20180221-0302住院打虫治疗。
慢性荨麻疹病史,过敏性鼻炎病史。
2015年11月2日起,因反复咳嗽咳痰咳血在我院门诊中西医治疗。
西药抗生素及止血治疗,或针剂或口服,反复应用。
中药坚持每日服药,未间断。
应用方剂有桑白皮汤,清金化痰汤,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三仁汤,千金苇茎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生脉饮,泻白散等等。
咳嗽咳痰未得到完全控制。
2018年2月13日初诊:诉每日咳痰300~350毫升,痰稠黄,容易咳出。
大便每日1~2次,成形。
不易汗出,口干口苦不明显。
纳可,舌红苔黄厚腻,脉沉。
麻杏甘汤合千金苇茎汤:麻黄10克,杏仁20克,生石膏60克,甘草15克,桃仁15克,薏苡仁30克,瓜蒌子20克,芦根30克,茯苓25克,白术20克,海浮石30克先煎。
每日1付,水煎分2次内服。
2018年2月21日:诉服药后解稀便多,每日5~6次,无腹痛腹胀,痰量无变化。
改六君子汤合千金苇茎汤:党参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甘草15克,陈皮15克,法半夏25克,干姜10克,桃仁15克,瓜蒌子25克,薏苡仁30克,杏仁20克,苏子15克,海浮石30克先煎。
30付,制成膏药,每日服2次,每次服30克。
病情平稳,痰量逐渐减少,至2018年4月17日每日痰量100~150毫升。
2018年4月24日:荨麻疹发作,用桂麻各半汤10付后缓解,但咳痰增多,每日痰量200~250毫升,伴气喘,乏力,以劳累后明显。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https://img.taocdn.com/s3/m/16a2675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a.png)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支气管扩张的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一,辨证分型治疗1,痰热蕴肺: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千金苇茎汤和桔梗汤加减。
方中芦茅根、黄芩、鱼腥草,银花、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泻肺治痈;冬瓜仁、生薏仁,桃仁,祛脓排痰、清热利湿、化瘀活血;沙参、石斛、桔梗、杏仁、百部、枇杷叶、甘草,润肺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如咳吐脓痰量多,伴发热便秘者,可于上方中加鲜竹沥、紫花地丁、大黄,加强清热解毒、化痰排脓的作用;伴咯血者,酌情选加大黄炭、地榆、茜草,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在上方中加用生黄芪,有益气扶正、托毒排脓的功效,故无论是否有正虚存在,均宜重用之。
2,火热伤肺: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黛蛤散加味。
方中青黛、黄芩、丹皮、栀子,清肝泻热凉血;海浮石、海蛤粉、桑白皮、紫菀、桔梗、甘草,敛肺化痰止咳;生地、大黄、生侧柏、大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当归,养血化瘀。
如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白前;热盛痰多者,选加瓜蒌、鱼腥草、竹沥、银花。
3,阴虚火旺: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血,化痰止咳。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方中百合、麦冬、贝母,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生地、元参、知母,滋阴清热润肺;黄芩、白芨、白芍、旱莲草,清热凉血止血;阿胶、花蕊石,滋阴养血。
甘草,调和诸药,也有止咳化痰作用。
如阴伤潮热者,加地骨皮、白薇各10g,加强滋阴清热除烦的药效;如咯血量多,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者,为气随血脱的危重证候,应使患者安卧,急以独参汤益气固脱,并酌情进行中西医结合紧急抢救。
4,肺气不足:治法:补益肺气,润肺止咳。
方药:生脉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方中太子参、沙参,益气养肺;麦冬、玉竹、百合,滋阴润肺止咳;五味子、川贝、陈皮、服苓、甘草,敛肺止咳化痰;当归、阿胶,滋阴养血,兼有止咳作用。
如气虚明显,可酌情选用党参、人参或生黄芪,加强益气养肺的作用;二,饮食疗法在支气管扩张急性期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或趋于消失时,辅以饮食疗法,有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的作用。
支气管炎十大特效药中药
![支气管炎十大特效药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3f7b83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f.png)
支气管炎十大特效药中药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中医药是治疗支气管炎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临床上有许多被认为是特效药的中药可以使用。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炎十大特效药中药,供大家参考。
1. 防风防风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风寒、解毒等功效。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防风可以起到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2. 桔梗桔梗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燥化痰、散结消肿的功效。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桔梗可用于祛痰散结、清肺化热,帮助患者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3. 杏仁杏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降逆平喘的作用。
杏仁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气促等症状,对改善患者的呼吸道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4. 蜂蜜蜂蜜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蜂蜜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在治疗支气管炎中可以用于缓解咳嗽、燥咳等症状,同时有助于保湿呼吸道,改善病情。
5. 麦冬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清热、润肺化痰的作用。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麦冬可用于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支气管的康复。
6. 橘红橘红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橘红可以用于改善气促、咳喘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7. 杏苏薏杏苏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组方,由杏仁、薄荷、薏苡仁等组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宣肺理气的作用。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杏苏薏可用于改善咳嗽、气喘等症状,减轻肺部炎症。
8. 苍耳子苍耳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苍耳子可以用于缓解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道情况。
9. 痰热宁痰热宁是一种中药制剂,由苔草、板蓝根等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在治疗支气管炎中,痰热宁可用于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状,并减轻肺部炎症。
10. 羚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祛痰止咳、散寒解表的作用。
19种中草药天门冬能治的病
![19种中草药天门冬能治的病](https://img.taocdn.com/s3/m/e20165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8.png)
19种中草药天门冬能治的病天门冬,是指白芨、白薇、白蔹、白及和豆薯等植物的根茎。
其性质为甘、淡,微寒。
常用于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等方面。
以下是天门冬可以治疗的10种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中药配方。
1. 咳嗽痰多:配方:天门冬3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羚羊角鲜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2. 咽喉肿痛:配方:天门冬30克,海燕窝适量,冰糖适量。
用法:天门冬加水煮沸,再加入海燕窝和冰糖调味,每日1-2次,每次1剂。
3. 声音嘶哑:配方:天门冬30克,石斛10克,玄参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4. 痰湿阻滞:配方:天门冬30克,杏仁10克,海蛎30克,桑白皮10克,茯苓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5. 咳嗽气喘:配方:天门冬3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珍珠母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6. 风寒感冒:配方:天门冬30克,干姜10克,陈皮10克,西洋参10克,防风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7. 痈疽肿痛:配方:天门冬30克,飞碟30克,黄连10克,皂角刺20克,葱白适量。
用法:飞碟煮沸后加入天门冬等药材继续煮沸,再加入葱白煮汤,每日1-2次,每次1剂。
8. 红肿疼痛:配方:天门冬30克,石膏30克,葫芦巴30克,金银花10克,大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每次1剂。
9. 肚子痛:配方:天门冬30克,黄连10克,苦参10克,怀牛膝10克,炒桂皮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10. 痔疮出血:配方:天门冬30克,三棱10克,芒硝10克,麻仁10克,地榆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剂。
11. 呼吸道感染: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配方:天门冬15克,苏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3次,一次150毫升。
12. 支气管炎: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症状。
枇杷叶桑叶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叶桑叶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ac61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d.png)
枇杷叶桑叶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枇杷叶、桑叶、鱼腥草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
这些药材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药材的功效与作用。
一、枇杷叶枇杷叶是指枇杷树的叶子。
枇杷叶被誉为“喉咙草”,主要用于治疗喉咙炎、咳嗽等症状。
首先,枇杷叶具有清热止咳的功效。
枇杷叶富含黏液蛋白、维生素等成分,能够润滑咽喉,缓解干咳,有助于阻滞咳嗽的痰液咳出,同时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次,枇杷叶还具有平喘散结的作用。
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桉树梅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支气管阻塞。
因此,枇杷叶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二、桑叶桑叶是指桑树的叶子。
桑叶被称为“百草之王”,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食疗领域。
桑叶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桑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作用。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等成分,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预防感染和炎症。
其次,桑叶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桑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桑氨酸、桑弗瑞比酮等,能够降低血糖、血脂,对于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桑叶还具有清肝明目、防止肝癌等作用,在肝病和眼疾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三、鱼腥草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古代医家称之为“排毒神草”。
鱼腥草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鱼腥草具有利尿排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够刺激尿液产生,促进毒素排出,从而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其次,鱼腥草还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的作用。
鱼腥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菌能力,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而且鱼腥草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于癌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起来,枇杷叶、桑叶、鱼腥草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叶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炎、咳嗽等症状,桑叶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脂等,鱼腥草主要用于利尿排毒、抗菌消炎、抗肿瘤等。
蒙多石散说明书
![蒙多石散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fbcea0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c.png)
蒙多石散说明书
蒙多石散是一种中药饮片,主要成分为蒙古贝母、黄芪、白扁豆、石
膏等多种草药。
该药品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喘息、慢性支气
管炎、哮喘等症状。
【适应症】
1.肺热咳嗽:蒙多石散可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效缓解肺部症状。
2.支气管炎:该药品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改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3.哮喘:蒙多石散可以扩张气管,减少气流阻力,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
4.支气管扩张:对于支气管扩张、细菌感染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用量】
口服。
每次3-5g,一日3次。
加水煎服,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用量。
【禁忌】
1.孕妇禁用。
2.已知对该药物过敏者忌用。
3.急性气管炎、败血症、重症肝炎等症状者禁用。
【不良反应】
1.有少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自行消失。
2.长期服用过多会导致肝肾损害、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要忌烟酒、辛辣食物等刺激性的食物。
2.长期服用该药品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用量。
3.药品保存时要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要远离儿童,以免误食。
4.过量服用容易引起中毒,如出现呕吐、头晕、心悸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药品相互作用】
目前未发现明显的药品相互作用,但建议患者在服用期间尽量避免服用化学合成药物。
蒙多石散在中药领域应用广泛、治疗疗效明显,根据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品可以有效缓解呼吸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
![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133862d56c85ec3a87c2c5e7.png)
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1、有清化止血汤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
支气管扩张咯血痰热壅肺型。
咳嗽气急,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或有腥味,咯血,口干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
2、有清肝泻肺止血汤牡丹皮8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紫菀10克、仙鹤草15克、钟乳石3克、小蓟12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肝泻火,止血镇咳。
支气管扩张咯血肝火犯肺型。
咳嗽气逆,咯血鲜红,肋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3、有滋阴降火止血汤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泽泻10克、黄芩炭6克、山茱萸10克。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潜阳止血。
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
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1、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药和积极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每天拍背数次、呼吸锻炼、宣教呼吸保健原则等。
使用增加黏液流动性的湿化、祛痰药,还有减少刺激物的接触。
治疗相关疾病如: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每年注射百日咳、麻疹及流感的疫苗。
2、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法有咯血治疗咯血是支扩的常见症状,且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咯血常无明确的诱因,也不一定与其他症状,如发热、咳脓痰等平行。
少量咯血经休息,镇静药,止血药,一般都能止住。
大量咯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气管镜最好用硬镜检查,局部注冰水,用细长条纱布或Fogarty管堵塞。
3、支气管扩张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病变局限,有明显症状,或肺部反复感染为主要的适应证。
手术可以彻底切除病变肺组织,取得良好效果。
双侧均有病变,症状主要来自病重一侧,可以切除严重一侧,术后如对侧病变仍有症状可药物治疗。
三叶青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例和小儿肺炎8例的结果
![三叶青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例和小儿肺炎8例的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4262280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a.png)
三叶青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例和小儿肺炎8例的结果
何德昌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83(0)7
【摘要】三叶青,别名金线吊葫芦、黑皮三叶青、三叶对。
民间常用治疗小儿高热、黄疸、肝炎、痱、疖及毒蛇咬伤。
笔者试治支气管扩张咯血和小儿肺炎,认为有一
定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病例 1.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年龄最小32岁,
最大56岁,男2例,女4例,共6例。
2.小儿肺炎8例,其中大叶肺炎3例,中毒性肺
炎2例,麻疹后感染支气管肺炎3例;男3例,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气管扩张咯血;三叶青
【作者】何德昌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R272
【相关文献】
1.三叶青石膏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 [J], 徐有水
2.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 [J], 刘为熙;林宝福
3.三联疗法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J], 李亚强;陈如华;鲁珊;
张婷婷
4.三种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J], 李艳丽;尚颖;王增慧;洪倩
5.孟鲁司特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J], 张慧娟;闫永彬;邱建利;马淑霞;孙晓旭;赵倩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皮:
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法与用量】 3~9g。 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 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
使用禁忌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百合: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 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 功效 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适应症 适用于肺结核低热、盗汗、消瘦等症。
桔梗: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 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1、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2、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3、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玉竹
功效主治
滋阴润肺;养昏眩晕;筋脉挛痛。
黄芩
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海石: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1、咳嗽不止。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 2、消渴。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每服一钱,温水送下。又方:浮石、蛤粉、蝉蜕,等分为末,加鲫鱼胆七个。每次调服三钱。 3、血淋砂淋,小便涩痛。用浮石粉二钱,生甘草煎汤调服。 4、疝气(阴茎缩小,阴囊肿大)。用木通、茯苓、麦门冬共煎为汤,每次送服浮石粉二钱。又方:浮石、香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汁送下。 5、耳底有脓。用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三分,共研细,吹入耳底。底前,须揩净耳底的脓汁。 6、下疳。用浮石(火煅、醋淬,反复数次)二两、金银花一两,共研细,每服二钱半,水煎服。病在唇边者,饭后服药;病在阴部者,饭前服药。患病已一年者,服药半年可愈。 7、背疮。用浮石半两、没药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醋、糊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如梧子大。每服六、七丸,临卧时服,冷酒送下。 8、各种恶疮。治法同上。 附方 浮石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现在市面上卖的有两种:一种即浮石,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一种叫石花,乃石珊瑚类的骨骼。两种的药效相同。《本草纲目》所描述者是前一种。
侧柏:
【性能】:性微寒,味枯涩,凉血止血 【验方】:1、吐血、咯血:侧柏叶、韭菜(均鲜)各适量,捣汁半杯,用头发烧灰三至五钱对服。 2、鼻衄:侧柏叶一两,鸡蛋三个,水煮,服汤食蛋。 3、便血:侧柏叶(鲜)三两,猪大肠半斤,炖汤服。 4、尿血:侧柏叶、枸骨根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5、百日咳:侧柏叶(鲜)三钱,红枣五枚,水煎服。 6、漆疮、皮炎:侧柏叶、杉皮(均鲜)各适量,水煎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