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

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一、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的目的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的目的是在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来说,支护方案比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支护工程技术可行性及稳定性分析:综合分析不同的支护方案在地质条件、土力特性、施工期限、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方面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2. 支护工程施工难度和风险评估:评估不同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 支护工程施工成本评估:对不同支护方案的施工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找出最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
4. 支护工程施工进度评估:对不同支护方案的施工周期进行评估,确保支护工程不影响整个基坑工程的进度。
5. 支护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估:分析不同支护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的内容1. 桩基支护方案桩基支护是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方法,通过打入钢筋混凝土桩或灌注桩来支撑周围土体,保证基坑的稳定。
在进行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时,需考虑桩基支护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施工难度和风险、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2. 土钉墙支护方案土钉墙支护是一种通过在边坡或基坑周边钉入钢筋混凝土土钉,并与混凝土喷射一体化构成的支护结构,以保持周围土体的稳定。
在进行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时,需考虑土钉墙支护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施工难度和风险、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 桩土墙支护方案桩土墙支护是将预制桩与土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墙体支护结构,在进行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时,同样需要考虑桩土墙支护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施工难度和风险、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4. 土压平衡盾构法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较深的基坑工程,可以考虑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进行支护。
在进行基坑工程支护方案比选时,需考虑土压平衡盾构法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施工难度和风险、施工成本、施工周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基坑支护方案研究

基坑支护方案研究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挖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基坑支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
1. 研究背景基坑支护方案研究是为了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地质条件、土壤力学、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挑战。
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土壤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基坑支护方案。
2. 研究目的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和材料,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评估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方法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一般采用实地勘察、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实地勘察可以获取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数据。
室内试验是为了分析土壤力学性质和材料性能,以评估不同材料的适用性。
数值模拟则可以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
4. 研究内容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内容包括:(1)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层构造和地下水状况。
(2)基坑土壤力学性质研究,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材料参数。
(3)支护结构研究,选择适用的支护形式和材料。
(4)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提高工程效益和安全性。
5. 研究成果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支护结构设计图纸,明确施工方案和工艺。
(2)支护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配套。
(3)基坑支护效果的评估报告,包括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
6. 应用前景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避免地质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支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总结: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实地勘察、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
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勘察和分析、基坑土壤力学性质研究、支护结构研究以及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一、背景介绍深基坑支护工程是城市土地利用再开发中常见的工程类型,针对地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水文等情况,支护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与可靠性。
二、问题分析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质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沉降变形、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周边环境影响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以确保施工的可靠性。
三、支护方案选型1. 支护结构选型在支护结构的选型上,应根据基坑的深度、土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可以采用钢支撑加混凝土梁、围护桩加梁柱等多种结构形式,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2. 支护材料选择支护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确保支撑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以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监测系统建设在支护施工过程中,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基坑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变形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四、专家论证针对所提出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专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与展望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类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专家论证,可以进一步完善支护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便是关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希望能为相关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防止基坑倒塌和地面塌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措施,确保基坑安全施工。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是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围环境等因素而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以确保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安全。
二、地质勘察首先,对待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地层、土质、地下水情况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三、设计原则1. 安全性: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安全性。
2. 经济性:合理利用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3. 可操作性: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施工的可操作性和施工工艺的运用,方便施工操作。
四、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 基坑支护结构: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梁、预应力锚杆等。
根据基坑深度和地质情况,确定基坑支护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基坑排水设计:根据地下水情况,设计合理的基坑排水系统,确保基坑内的地下水及时排泄,降低基坑水压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3. 基坑施工工艺:根据基坑支护的结构和材料,设计合理的基坑开挖工艺和施工工艺,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技术要点1.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根据设计方案,采用专业的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等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 基坑排水施工:根据设计方案,采用合适的排水设备和排水工艺,确保基坑排水的顺利进行。
3. 施工监测及控制: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六、施工管理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人员配置、施工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3. 质量管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施工后期1. 施工后期监测:基坑支护工程竣工后,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 背景本项目为某个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资源可行性等因素,确保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 设计目标该方案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基坑的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和坍塌风险;- 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节约资源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考虑施工进度和成本的要求,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3.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和地质调查,结合设计目标,本方案提出以下支护设计措施:- 土方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的尺寸,采用适当的开挖方式,如挖土台阶或垂直挖掘坑道,以减少土方的开挖量和施工难度。
- 地下水控制:根据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特征,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井和排水管道,确保基坑内的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基坑支护: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墙或土工布等,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土质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基坑的稳定。
- 施工安全:设置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等,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 施工工序:根据施工进度和成本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工程实施在方案设计确定后,需进行工程实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地质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调查,以获取准确的地质资料。
2. 设计优化:根据勘察结果,对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并进行采购准备。
4. 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人员安排、设备调配和施工进度等。
5.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6. 监理验收:进行监理和验收工作,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5. 安全评估针对该支护设计方案,应进行安全评估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基坑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可靠性、施工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6. 结论本文档提出了一个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目标是确保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基坑支护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施工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份基坑支护设计规范的参考:一、基坑支护的分类基坑支护可分为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两种类型。
1. 主动支护:包括混凝土槽壁、贴片支护、预应力锚杆、爆破锚杆、钢筋混凝土墙等。
2. 被动支护:包括钢板桩、挡土墙、地锚等。
二、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1. 充分考虑基坑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2. 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进行支护设计计算。
3.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的限制,并与施工单位充分沟通。
4. 对于较大的基坑,应进行模拟分析和动力分析,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5. 对于深基坑,应进行脚手架、爬升器、模板等的施工支架设计,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6. 对于水下基坑,应考虑防水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控制,确保基坑的排水和防水效果。
7. 对于含有可燃气体的基坑,应进行气体抽排和防爆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三、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1. 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设计参数的准确性。
2. 施工中应保持支护结构的整洁、平直和美观。
3.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 施工中应定期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规范。
四、基坑支护的管理要求1.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应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全面贯彻。
2. 建立日常维护和修复制度,定期检查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损坏和老化的支护材料。
3.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是基于安全、稳定、经济和可行性等原则制定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确保基坑支护的质量和安全。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评审稿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评审稿一、引言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评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进行评审,包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工程实施的技术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基坑支护方案评审1.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考虑地质条件、承载力要求、周边建筑物影响等因素,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稳固可靠,能够承受设计要求下的荷载。
建议评审人员注意设计方案中是否考虑了地层情况、承载力分析等问题。
2. 安全性评估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期间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评审人员需要关注基坑支护方案中是否包含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坠落网、安全通道等。
3. 工程实施的技术性基坑支护方案应考虑到实际施工情况,节点设计合理,施工工艺合适。
评审人员需要关注基坑支护方案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和标准,是否满足实际操作的要求。
三、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评审1.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需考虑地质条件、土方开挖深度、坡度等因素,要保证土方开挖施工的平稳进行。
评审人员需关注土方开挖是否考虑了地质情况、开挖深度是否合理等问题。
2. 安全性评估土方开挖过程中需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评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完备。
3. 工程实施的技术性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要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评审人员需关注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的设备、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四、结论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施工的技术性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通过本文对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评审,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以上为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评审稿。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sig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LI Gui-bo
(Hunan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y Investigation Bureau Rows247, Changsha 410129,China)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案例分析
李贵博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七队,湖南 长沙 410129)
摘 要 :以某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条件通过分析计算选择合理的支护 形式,有效的解决了深基坑的开挖施工及确保周边环境、建筑物等的安全,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得到有效的 控制。分析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设计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473.2 ;TU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21)06-015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市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之周边环境整治新市民广场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
1、工程概况
江门市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之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地下车库总用地面积10426平方米,基坑面积约为10876平方米,周长约为460米,开挖深度约为9.60m。
工程处地江门市中心区,规划区内北部有市建设银行办公楼,南部有新潮大厦等商业、居住区,西部为新建居住区及大型购物广场,东部为金汇广场,是集大型购物、五星酒店及餐饮为一体的繁华商业中心。
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1年。
2、周边环境概况
⑴基坑北侧:该侧地下室边线距已建建设银行大楼(25层)约为12.7~
16.5m,该建筑采用桩基础;
⑵基坑西侧:该侧地下室边线距离建设路约6.5m;建设路拟建下沉隧道穿过迎宾路;
⑶基坑南侧:该侧地下室边线距离迎宾路约7.5m;
⑷基坑东侧:该侧地下室边线距离天沙河约17m,河床深约4~5m。
3、地质概况
3.1 地质条件
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属河口三角洲堆积地貌,场地原为绿化带,地面较平整,地面标高与邻近砼道路路面相差不大;北侧为
建设银行25层楼房,东侧为天沙河,西侧为建设路,南侧为迎宾路,交通条件较好。
在勘探孔深度控制范围内,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成因分为第四系填土、冲积土和白垩系基岩,现分述如下:
⑴素填土(层号1)
黄褐色,松散,稍湿,粘性土为主,局部夹碎砖石。
⑵冲积土
据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及物理力学性质分为3层:
①淤泥质土(层号2-1):深灰色,流塑,具腐臭味,含较多粉砂及少量腐殖质,局部为淤泥或粉质粘土。
②粉质粘土(层号2-2):灰色、浅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土质不均匀,含较多砂,局部为粉土或夹淤泥质土薄层。
③中砂(层号2-3):灰色、浅黄色,饱和,稍密,局部松散或中密,石英质,含少量粘性土,粒度不均匀,局部夹粗砾砂。
⑶基岩部分
为砂岩,灰黄色、灰色,按风化程度分层描述如下:
①全风化砂岩(层号3-1):全风化状态,裂隙极发育,散体状结构,岩芯呈土柱状,手捏可碎。
②强风化砂岩(层号3-2):强风化状态,裂隙发育,散体状结构,岩芯呈硬土状,手捏可碎,局部夹碎岩块。
③中风化砂岩(层号3-3):中风化状态,裂隙稍发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块状、短柱状为主,局部长柱状,敲击声脆。
3.2 地下水概况
由于钻孔开孔需用水钻进,及有部分钻孔位于河涌上,故未测得初见水位,勘探结束测得孔内静止水位埋深2.40~4.20米。
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下水类型属潜水,主要赋存于冲积砂土层孔隙中,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及水平向渗流的方式排泄,地下水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裂隙中,从钻孔资料分析,裂隙水较贫乏,但不排除钻孔间存在富水裂隙带的可能性。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依据
⑴《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0-97);
⑵《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⑷《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⑸广州市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1);
5、原设计基坑支护方案
设计方案采用"钢板桩+钢管内支撑"的支护方案,此支护结构兼做止水帷幕。
本隧道支护设计共划分为7个剖面,各剖面钢板桩设计参数如下:
6、基坑支护方案计算
6.1 计算参数选择
⑴该基坑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的重要性系数取γ0=1.1;
⑵地面超载:地面超载取20 kPa;
⑶地下水位:基坑外侧按自然地面以下2.0~2.5m考虑,基坑内侧基坑开挖面以下1.0m;
⑷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6.5计算软件;
⑸土层参数选取:
⑹内撑预加力
预加力指向坑外侧为正,支撑预加压力值不宜大于支撑力设计值的0.4~0.6倍。
按设预应力值计算:材料抗力检算,钢管抗力为1186KN(详见(8)计算),所以第一道预应力按100-200KN,第二、三道预应力按200-300KN进行检算。
⑺关于支锚刚度的计算
K T——式中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a——与支撑松驰有关的系数,取0.8~1.0,计算取1.0;
E——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Q235a为普通低碳钢弹性模量为2.06×105MPa);
A——支撑构件断面面积(φ600×14mm A=0.02577m2);
L——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普通节段每根长度74.6m,考虑钢管中间加设约束铰,暂按30m计算;
S——支撑的水平间距,设计间距为3米、9米、13米,计算采用不利情况9米与13米计算;
Sa——根据《建筑技术支护技术规程》第4.2.1条确定的计算宽度
注意:对于内撑,软件不能自动计算,可以参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55页公式C.2.2,但要注意,由于软件会用这个交互的刚度先除以前面交互的水平间距,所以输入刚度时,只要用公式C.2.2的前半部分计算所得即可,即2αEA/L。
内支撑的支撑长度为74.6m,考虑中间设置格构柱连接,暂按1/2长度37.3m假定计算,其支锚刚度计算如下:
Φ600,t=14,弹性模量为2.06×105mpa(查钢结构设规范表3.4.3),截面面积为A=0.02577m2。
钢支撑支锚刚度KT=2αEA/L=2×1×2.06×105×0.02577/37.3=284.64MN/m
⑻材料抗力
材料抗力=材料的抗压强度×支撑面积,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
计算:Φ600,t=14 材料抗力=215N/mm2×25773mm2=5541.1KN。
考虑长细比折减计算:
面积:A=π×Δr2=3.14×3002-3.14×2862=25773㎜2
回转半径:r=(√6002+5862)/4=209.67㎜
长细比:λ=L/r,L-受压杆件长度37.3m
则λ=L/r =37300/209.67=177.9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C-1,按λ=180,√fy/235 =√215/235=0.957时,取系数1查得, ψ=0.214
刚管许用抗力:N=σψA=215×0.214×25773=1185816N,计算取1186KN。
6.2 计算结果
根据场地地质状况、基坑周边建(构)物情况及基坑挖深,将基坑开挖边线划分为7个剖面,具体剖面划分见基坑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计算模型选用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中的连续墙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见下面汇总表2,详细计算过程见附件。
根据表2计算结果,采用钢板桩支护,存在水平位移超限>40mm、基坑周边地表下沉>35mm、抗倾覆安全系数<1.2、抗隆起安全系数<1.2情况,为此采用此种设计方案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7、采用“钢板桩+钢管横撑”方案施工可行性分析
(1)钢板设计桩长为17m、21m、22m三种,根据市场调查,常用钢板桩长度为6m、9m、12m、18m,如采用17m、21m、22m长度,需在厂家专门订制,钢板桩成本费用则大幅提高。
(2)钢板桩桩尖落入全~强风化砂岩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全风化砂岩平均击数为37击,强风化砂岩平均击数为71击,桩尖土层较硬,根据我部附近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钢板桩无法打入全~强风化砂岩中。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高,基坑边缘与天沙河最小距离仅为17.3m,钢板桩主要作用为挡土,其连接虽然相互咬合,但不能起到很好的止水作用。
(4)设计图应急预案为:在钢板桩体补设预应力锚锁,预应力锚索在此种环境下无法实施,原因为:基坑周边地面以下17.84米以淤泥质土为主,如在支护体施作锚锁,锚锁锚固段将落入淤泥层中,无法保证固结效果,同时,基坑北侧边缘距离建设银行最小距离仅为12.74m,锚索设置长度受限,也将达不到锚固力要求。
8、建议方案
由于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北侧有建行大厦,东侧有天沙河,加之基坑范围淤泥质土层较厚,地质条件不良,为保证基坑施工安全,保证周边建筑不发生位移与沉降,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双层深层水泥搅拌桩支护形
式,同时在钻孔灌注桩顶部设置冠梁,将支护桩体连接成整体,水泥搅拌桩在下部遇砂岩或中粗砂时,采用在水泥搅拌桩下部接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建议支护形式如下图所示:
附件:各剖面检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