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向(植物篇)
古诗词中植物意象
古诗词中植物意象
以下是三条关于古诗词中植物意象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哎呀,你想想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悠然地采摘着菊花,不经意间抬头就望见了那远处的南山,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呀!这“菊”在这里可不单单只是菊花哦,它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呢。
就好比当你结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泡上一杯茶,静静地享受着那份宁静,这不就是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嘛!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是唐代贺知章的《咏柳》里的诗句呀。
哇塞,你瞧那如同碧玉装扮起来的高高的柳树,千万条柳枝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绦一样,多美呀!这里的“柳”可不仅仅是一棵普通的柳树哦,它常常被用来表达送别、留恋的情感呢。
就好像毕业的时候,大家在校门口那排柳树下合影留念,那柳树不就承载着大家对校园时光的不舍和留恋吗?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这是王安石的《梅花》里的名句哟。
想想看,在那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多坚韧呀!这“梅”在这里代表着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呢。
好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有的人就像那梅花一样,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依然坚强地绽放,努力克服困难。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勇敢面对挫折的朋友,不正是有着梅花一样的品质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古诗词中的植物意象真是太有意思啦,它们让诗
句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描写植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描写植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植物萌芽茁壮成长,是自然界的奇迹。
古人对植物也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喜爱,留下了许多描写植物的精美诗句。
下面是五首描写植物的古诗五言绝句:
1.《梅花》——王安石
墨雨轻寒独自愁,寄语东篱采梅傲。
香绵瘦玉寒生瘦,何必堂前万树梢。
诗人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梅花的高傲和纯洁,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伤。
2.《石竹》——柳宗元
黄金台上生石竹,翠叶红花映日晖。
蕙心玉貌寻常见,不独西风自落时。
诗人以石竹为描写对象,表现了它的美丽和高傲,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3.《杨柳枝》——白居易
绿鬓山前杨柳垂,玉簪轻拢捻烟细。
风摆素带疑是水,落花流水春去也。
诗人以杨柳为题材,描绘了杨柳的柔美和飘逸,表现了春天的浪漫和温柔。
4.《山茶》——杜甫
绿树阴里白沙堤,春来遍是野花啼。
日长风紧花渐落,更把山茶折来饮。
诗人以山茶为题材,描绘了山茶花的美丽和清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
5.《竹枝词》——朱敦儒
梦里黄粱一梦长,芦花深处野渡船。
千重现罗衫,随风摇曳出门前。
诗人以竹为主题,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和纯净,表达了对快乐和自由的向往。
这些描写植物的古诗五言绝句,不仅表现了植物的美丽和神奇,更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古诗词中的植物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的植物象征意义1.诗歌中各种花的象征意义1梅花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梨花风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运处境,《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宋代: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
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释义: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
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
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
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3、桃花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
象征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
《春日》宋代: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释义: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草屋边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4、荷花古人多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
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赠荷花》唐代: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苗苔,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常相映一作:长相映)释义: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古诗中的植物意象
古诗中的植物意象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高考语文古诗词《植物类》常见意象解读
高考语文古诗词《植物类》常见意象解读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联系。
如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菊花蕴含着高雅脱俗、隐逸退让的道德文化,外柔内刚、凌风傲霜的君子品节,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尚健精神。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枝干合生在一处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
古典诗歌里多比喻恩爱夫妻。
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莲“莲”与“怜”音同,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柳树由于“柳”与“留”二字谐音,故经常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又由于“杨柳”多种于檐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柳絮飘忽不定,又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如“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受到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又表示孤然傲立、品性高洁,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
植物古诗20首
植物古诗20首
描写植物的古诗很多,现在介绍其中20首: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_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植物意象4
一、红叶(枫叶)意象1红叶意象的意蕴之一就是传情之物。
这种意蕴来源于唐代红叶题诗的故事。
孟棨《本事诗》: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明日于上流亦题云:“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余日,有客来苑中,又于叶上得诗以与况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又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衰悴,不顾备掖庭,尝书落叶随御沟水流出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
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顾况闻而和之,既达圣听,遣出禁内人不少,或有五使之号。
况所和即前四句也。
唐范摅《云溪友议》载:“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
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
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
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
’验其书迹,无不讶焉。
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北宋刘斧《青琐高议》所录张实《御沟流红叶记》: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间。
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
视御沟浮叶,续续而下。
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面面。
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佑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
因念御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
佑但宝之,以为念耳矣。
时时对好事者说之。
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
一日,友人见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为我言之。
”佑曰:“我数月来,眠食俱废。
”因以红叶句言之。
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书者无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
子虽思爱之勤,帝禁深宫,子虽有羽翼,莫敢往。
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天必从人愿耳。
古诗词意向(植物篇)
【提分必看】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植物篇)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柳青青着地垂,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古诗词植物类意象
古诗词植物类意象(一)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柳: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梅花: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芳草:以芳草喻离恨,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
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杨花: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其特点是随风飘荡。
杨花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或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或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悠闲,或寄托思妇怀人的幽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选取飘荡无定的杨花,在萧瑟悲凉的自认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梨花:多表达寂寞、惆怅的心情。
苏轼《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清,柳絮飞时花满城。
描写植物的15首古诗
描写植物的15首古诗 1. 春风拂面花香浓,绿叶婆娑舞清风。
蓓蕾绽放春光里,花开花落又一重。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绿叶如茵绕枝头,花开花谢一季秋。
青山绿水醉人眼,植物世界多奇妙。
4. 枯叶飘零秋已深,寒风吹过植物林。
草木凋零人悲叹,生命轮回自然真。
5. 碧草如茵润晨光,花开花落映夕阳。
风吹细雨滋润土,万物生长展生机。
6. 碧叶婆娑舞秋风,红花点缀满山峰。
植物世界多姿态,美丽浸润人心中。
7. 翠竹摇曳迎微风,花朵绽放芬芳浓。
山间溪水潺潺流,植物世界无限情。
8. 绿草如茵披绿装,花开花谢映阳光。
春夏秋冬四季景,植物之美无人忘。
9. 高山上,松柏翠,绿叶间,鸟儿飞。
花开放,香气溢,植物世界美无边。
10. 梅花傲雪冬日寒,独自开放倚墙栏。
阵阵幽香飘四溢,植物之美胜千般。
11. 荷叶泛绿池水清,莲花盛开映夕阳。
花叶相映成美景,植物世界无限情。
12. 桃花红,柳叶绿,春风吹拂万物舒。
花开花落轮回转,植物之美永流传。
13. 花开花落又一年,植物世界充满魅力。
枝繁叶茂满山间,生命力量无法估量。
14. 花开花谢植物情,四季轮回展生机。
绿叶如茵披枝头,美丽景象令人陶醉。
15. 花开花落映春风,绿叶婆娑舞秋容。
植物世界多姿态,自然之美无人能够忘。
古诗关于植物
古诗关于植物
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跟植物有关的优美古诗词
跟植物有关的优美古诗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跟植物有关的优美古诗词山上简直是树的海洋,山顶上那参天的杉树,像是紧张的战士屹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山坡上四季常青的油茶树,一到秋天,挂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实;万古长青的松树伸展着苍劲的枝干,山脚下大樟树撑起绿阴大伞,上面有千百只鸟雀飞跃、歌唱。
2023届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之意象主题:植物类
9.芙蓉,即莲花。
古人在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时,不用“莲花”,而用“芙蓉”,因为“芙蓉”暗指“夫容”,如:,。
10.榆树,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树种,在乡间田野里是少不了的,因此,榆树也常成为田园的象征,如:,。
11.柳,因其生命力旺盛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古人喜欢在庭院里、房前屋后种柳树。
陶渊明就曾在他归隐的地方栽柳树,如:,。
12.桃李,本指桃树和李树,或指桃花和李花。
人们常以“桃李”来暗喻高尚的品质或是拥有高尚品质的人,陶渊明笔下就有这样的诗句,如:,。
13.桑树,是农村常见的植物之一。
在陶渊明笔下,他借助桑树来表现自己归隐的意志,如:,。
14.落花,指凋谢而落下的花朵,因其落下的时候,总是处于最美的时刻,给人一种在灿烂时凋亡的悲伤之感,后多被诗人借来表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和怜悯之情。
如《春江花月夜》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15.竹,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常用来喻指品行的高洁,但也有借竹来表现环境的清幽。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16.莲,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常用来喻指品行的高洁,但也有借莲来表现环境的清幽。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17.松,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常用来喻指品行的高洁,但也有借松来表现环境的清幽。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18.古木,指树龄超过百年的的大树,一般借以表达美好的事物。
但李白却将“古木”与鸟的悲啼联系在一起,营造一种凄清苍凉的意境,如:,。
19.松,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常用来喻指品行的高洁。
而李白则是通过“枯松”来描写山的高峻陡峭如:,。
20.草,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有借草表欣欣向荣之感,但更多是借草来营造凄凉的氛围,表达悲伤之情。
如高适的《燕歌行》就有这样的诗句:,。
21.柏树,常常象征着坚强不屈,在古代诗人常常用松柏来象征一种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杜甫就曾用柏树的茂密来营造一种庄严的气氛,以烘托人物的伟岸形象,如:,。
古诗意向评析小报
先介绍一些古诗基本意向(植物篇)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
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
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句子中的意向(找意向篇)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诗人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分析诗歌常用方法(介绍篇)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分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为这首诗。
古诗中的意向
古诗中的意向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怨的春草,去比喻初恋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慕名。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婉”音同,所以古诗中存有不少写下莲的诗句,借此抒发爱情。
例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搬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寓意孤直不屈不挠、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言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寓意。
”一上高楼万里恨,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写了许浑对故乡的无穷挂念。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距:《诗经·黍距》存有”彼黍春草”的句子,就是说道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见故都布满黍,由此叹息宫室宗庙的烧毁。
后来常用”黍距”则表示对国家昔丰今衰的痛心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等。
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高中必背古诗词意向解读及情景默写例句
高中必背古诗词(文)常见意象解读及名句默写例句高中古诗文植物类意象解读及例句一、草:①表达顽强的生命力。
②表达喜春,惜春之情。
③比喻离愁别绪。
(都有绵延不绝、无处不在的特点)④表达荒凉,凄凉,冷清,衰败景象。
⑤.表达卑微,渺小之意。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二、芙蓉,正名:荷花、莲花,别名:菡萏、芙蕖。
①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
②象征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③由于荷花的“莲”与廉政的“廉”同音,再加上莲花高洁的特点,所以历来荷莲也当作了光明正大、清正廉洁的化身,为人们所赞扬。
④“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4)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三、落木:落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四、落花(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五、松:象征孤直、傲雪斗霜、卓然不群的品质,与(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六、梧桐:象征高洁品格,象征忠贞爱情,渲染孤独忧愁。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高中古诗文自然景观类意象解读及例句一、风东风(南风):春风①春天的使者:东风是春天的先驱,预示着寒冬的消退和春天的到来。
在诗词中,东风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②情感的传递者:东风也常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
在古代诗词中,情人们常借助东风来传递相思之情,寄托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分必看】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植物篇)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例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 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
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附:“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凌寒不屈的顽强例1 :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例2 :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 :李商隐《^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 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例4 :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仅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C 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
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例1 :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
通过对耐寒梅花与软弱动摇杂树的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贤士的赞扬。
例2:元代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咏梅(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 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他笔下的梅花不招蜂惹蝶,孤高纯洁.例3 :隋朝宫女侯夫人《春日看梅花(其二)》:“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这“天真”二字既是诗人对梅花的高度评价,亦是诗人的自评。
作者是孤芳自赏的佳人,同是天真,诗人与玉梅便是化而为一成高洁形象了.例4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满庭芳》的结句:“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岁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例5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例6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历代文人墨客对于梅花的高洁、孤芳自赏是肯定的,也是有其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所在的。
(4)隐者高士的象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例1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一一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例2: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作者笔下的古梅树花极少,但还是怕被冬日黄昏的蜜蜂知道,淡泊宁静的生活被破坏,借梅自咏,以明终隐着志.例3 :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 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
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例4 :周密《疏影梅影》中词句:“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 宋人制造梅花纸帐,隐士好用,灯已烧残,正照纸帐上的几枝梅花瘦影上。
这样的清幽生活也只堪隐者所享。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例1 :张雨《中吕.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瓦瓯蓬底送年华。
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诗中“的的”二字形容梅花在暮色中仍显得鲜明耀眼,把灰黄的茅舍也辉映得富有了神气.“的”在古代亦指女子脸上装饰的红点,《释名•释首饰》云:“以丹注面曰的.”傅成《镜赋》亦云:“点双的以发姿。
”可见,梅花如美人颊上的艳艳红点,益发增添了梅花的美艳。
例2:张可久《黄钟。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中云:“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诗中“真真"指美女的容貌,见于《太平广记•画工》所载一张神画上的美女,名叫真真.例3 :武元衡《赠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诗中“麻衣如雪”化用了《诗经•曹风。
蜉蝣》中的句子,这里借用来描画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衣裳.在形容了女子的衣着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拟女子的体态、风韵,可谓传神.例4 :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这是词的上片,开始便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
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例5 :姜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王昭君的月夜归魂,给梅花形象增添了血肉。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化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位佳人,正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
(其实,本词共五个典故,五位女性,此处仅以二者为例)(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例1 :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同时也含有对友人的慰藉之情,预示不久的将来春天也将到北方。
自己对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虽遭严寒而不凋谢。
颇有一种友情坚贞,与友为善的意味在其中。
折梅代书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
例2 :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者梅寄江北。
”从此,“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例3:王安石《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
"继承了这一意象,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例4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忍,忍寒留待使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