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导学案修订版
《诗两首》导学案-word
《诗两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导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导学难点】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匿笑(nì) 沐浴(mù) 祷告(dǎo) 并蒂( 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 菡萏( hàn )( dàn ) 攲斜( jī ) 荫蔽( yìn )2.解释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洗澡。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4.把你阅读课文时不理解之处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一、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母亲爱孩子,但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爱自己的母亲呢?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看看在他的笔下,孩子是怎样爱自己的母亲的?二、泰戈尔简介。
(多媒体投影)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三、检查预习。
诗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2、培养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词语注音注释。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幽寂..()..()延.绵()荒草萋萋2、解释下列词语。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幽寂】【延绵】【荒草萋萋】3、填空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别)______著名诗人。
他的创作对本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_________是一位独具风格的______(国)现代诗人。
他吟唱着20世纪的音调,又接近于传统诗的诗体;他的诗富于______和______,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3、(1)普希金俄文学语言《叶甫盖尼·奥涅金》(2)弗罗斯特美象征哲理【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听一听。
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听录音,在听的时候做好圈点批注,思考下面的问题。
2、读一读。
学生比读、评读诗歌,注意语气和情感。
3、想一想。
①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答案】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答案】它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这首诗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 4 诗两首导学案编号: 4预习情况检查人:预习情况( 优秀一般差)学习目标①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3、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重。
4、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学习过程:1、读一读,写一写伫( )立涉( )足延绵( ) 萋萋( )瞬( )息忧郁( ) 幽( )寂尴( )尬( )幽寂:尴尬:延绵:萋萋:二、理解探究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你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三、合作释疑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
诗两首导学案完整版
诗两首导学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诗两首》导学案雨巷【学习目标】1.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2.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4.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预习指要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1.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2.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3.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huángwǎnchóuliáo彷()凄()()怅寂()huángwǎntìliáo惊()()惜()傥()廓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彳亍..:()颓圮.:()【课堂诵读】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
【课堂探究】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仔细读诗句,说说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两首》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19 诗两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第一课时一、预习1.背诵《假设生话欺骗了你》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1.背诵诗歌,了解诗人。
怀恋.〔liàn〕疲倦.〔juàn〕醇.厚〔chún〕诅咒..〔zǔzhòu〕(一)小组探究1.问:诗人在诗中说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参考意见:原诗句更好。
其一,“可爱〞的回味意味不如“怀恋〞醒豁,而正如上述第1点所言,本诗的内在关系落脚在回味。
其二,“可爱〞的意蕴、情趣不如“亲切的怀恋〞丰富、多味。
从本诗看,那过去了的,原是伤感伤心的东西,从一般意义看,正因为有伤感才需要劝慰、自慰,而“亲切的怀恋〞显然更能包容伤感之味,同时又能兼容“可爱〞之意。
从诗歌语言的特点看,意蕴的丰富、情趣的多味正是其特点,而在本诗里,“亲切的怀恋〞更具有这一语言的韵味。
所以“亲切的怀恋〞比“可爱〞更好。
〔三〕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
三、当堂检测以《假设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写一首小诗。
第二课时一、预习1.背诵《未选择的路》“路“有何含义?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在检测学生背诵时注意学生感情地把握。
〔二〕小组探究1. 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全诗5小节,每小节的大意是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惆——多年后的回忆叹息,其实未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诗两首》导学案
问题探究 诗歌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意义?
总结词: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灯笼》中,诗人表达了 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在《萤火虫》中,诗人则赞美了萤火虫微小却坚韧 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光。这些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总结词
语言和节奏是诗歌韵律和美感的关键
详细描述
诗歌的语言通常优美、精炼、富有表现力,而节奏则是诗歌 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节奏,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04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诗歌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意义?
总结词:意象丰富
详细描述: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灯笼”、“萤火虫”、“春天”等,每个意象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灯笼象 征着温暖和希望,萤火虫代表了微小而坚韧的力量,春天则暗示着新生和活力。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 和富有感染力。
05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的诗歌
02
01
03
推荐阅读《诗经》中的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 风格。 推荐阅读唐诗宋词,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推荐阅读现代诗,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观察生活,寻找灵感,尝试自 己创作一首诗歌。
运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 学习和交流。
朗读诗歌,熟悉内容
总结词
通过朗读,熟悉诗歌内容和形式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朗读《诗两首》,通过反复朗读,熟悉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感受诗歌的 韵律和节奏。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 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诗两首》导学案 (附答案)2022年部编版语文
诗两首学案课题:?郭沫假设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人:朱继坤审核人:宋新蕊时间:学习要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给加点字注音:飘渺〔piāo miǎo〕甚〔shèn〕笼罩〔lǒng zhào〕鲛人〔jiāo〕2.解释词语:⑴飘渺:形容隐隐约约,假设有假设无。
⑵陈列:安放,摆放。
⑶定然:一定的样子。
⑷珍奇:珍贵稀有⑸不甚:不很。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检查导入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假设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检查预习。
3.介绍作者和背景(学生介绍,老师适当补充)郭沫假设(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四川乐山人。
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
〕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
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 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2. 听读视频朗读,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要求。
3. 朗读指导〔1〕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诗两首》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导学案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授课班级课题:4、诗两首课型设置【(自研·互动+展示+练习)X2=40X2分钟】学习目标:1.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2、3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一、自研自探自主预习(预习自学)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一条未走的路》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3、教师启发解读诗歌二、合作探究环节((相信自己,我能行!)(学生小组探究以下重点问题,并根据自主探究的情况给自己提出一到两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1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2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4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5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6这两首诗可能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三、展示提升(坚信自己,我真行!)【展示单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一条未选择的路》中悟出的生活道理。
四、总结归纳拔高环节【练习卷】阅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回答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至此为止,有一天,它会教你想它认错,大地的心是诚实的,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1、诗人认为我们能够欺骗生活吗?为什么?。
2、说一说对“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的理解。
3、这首诗歌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告诉我们怎样去面对生活,但是面对的方式不同,你能够分别指出来吗?(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给我们(2)《假如你欺骗了生活》教给我们。
4《诗两首》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4、《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人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人生之路的思考。
教学方法:讲解、合作探究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魁力。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是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条,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1、注音。
忧.郁() 瞬.息()涉.足()伫.立()萋.萋()2、查一查,理解词义。
瞬息:涉足:伫立:萋萋:幽寂: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
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
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和《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
4 《 诗两首》导学案
4 诗两首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 )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合作探究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过,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5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
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诗两首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游山西村.......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
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
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
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陆游(........................)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1125....-.1210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诗歌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两首导学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诗两首》导学案
雨巷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
2.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4.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
预习指要
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
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
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
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
1.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2.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3.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huáng wǎn chóu liáo
彷( ) 凄( ) ( )怅寂( )
huáng wǎn tì liáo
惊( ) ( )惜 ( )傥 ( )廓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彳亍
..:( ) 颓圮.:( )
【课堂诵读】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
【课堂探究】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仔细读诗句,说说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除了这两节,其它五节诗也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把它们找出来。
【课堂练习】(括号里的关键字将在课堂上公布)
1.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寥廓良辰美景
B.寂廖寒暄忧柔寡断
C.惆傥凄惋仗义执言
D.彷惶篱笆载歌载舞
2.对《雨巷》分析()的一项是
A.以“丁香”自喻,表现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自傲精神。
B.所写的“我”是一个敢于同旧世界决裂的革命者形象。
C. 诗人的理想像丁香一样稍纵即逝,诗人陷入人生的绝境,被迫放弃理想。
D.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反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3.背诵诗歌
【当堂小结】
再别康桥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胸中涌动的激情;
3.鉴赏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4.背诵诗歌。
【课前自学】
预习指要
1.初读课文,借助注解或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体会情感,力争背诵;
3.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记住重点文学常识,通过写作背景理解诗人情感。
4.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课堂探究题。
知识链接
1.关于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新月
派”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
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
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词:爱、自由、美。
”(胡适语)。
2.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
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康桥,即剑桥,英国着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1年到1922年,志摩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
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进他的内心(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其中在1920年,徐志摩在剑桥大学邂逅了美丽少女林徽音。
两人在此相恋相处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过他们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学习期间,徐志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
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
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
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
他曾希望中国也能生一个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宁馨儿,渴望祖国也能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但事与愿违,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不可能实现他的希望。
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青荇.( ) 长篙.( ) 浮藻.
( ) 漫溯.( ) 斑斓.( ) 笙.
箫( ) 【课堂探究】
1. 朗诵诗歌,说说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哪里?
2. 朗诵诗歌,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
3. 朗诵诗歌,找出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
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课堂练习】(括号里的关键字将在课堂上公布)
1. 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 )误的一项是
A .撑.(zh ǎng )着?彷.(p áng )徨 凄.(q ī)清?漫溯.(su ò)
B .彳亍..
(chì chù) 凄婉.(w ǎn ) 颓圮.
(p ǐ) 迷茫.
(méng)
C .河畔.
(p àn ) 荡漾.(y àng ) 青荇.
(x ìng ) 长篙.
(g āo )
D.斑斓.(lán)
沉淀.(dìàn)似.(sì)的笙.箫(shēng)
2.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3.背诵诗歌
【当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