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李商隐诗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引言:唐代诗人李商隐是我国历史上大家名人之一,他是唐代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位同时出现在《全唐诗》和《文选》两部重大著作中的人物。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长于写意,他的诗歌多风味独特,意境深远,多富有象征意味。

这篇文章将会探究《李商隐诗两首》的导学案,以及其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材中的重要性。

一、导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作品;2. 理解李商隐作品中的意境及文化背景;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导学步骤1. 课堂导入学生可能对李商隐这个名字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导入,让学生对李商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及成就,简单介绍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等。

也可以播放一段李商隐诗歌的朗诵或者配上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2. 研读《李商隐诗两首》本次导学案聚焦于《李商隐诗两首》,可以选用《无题》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进行研读。

在研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展开:(1) 教师给出诗歌的简要介绍和注释,并进行语段分析。

学生可以根据注释和语段分析对诗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的字词和行文方式,尝试重组文本的意义。

可以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意义的分析和理解。

(3) 分享收获。

让学生进行分享,分析其对文本的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互相启发。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少数派文化背景,尝试揣摩李商隐通过这些文化背景进行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3. 表现和评价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李商隐的诗歌和他心灵世界的感受。

同时,应让学生进行个人写作,以其所读的诗歌为主题完成一篇有关李商隐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在文学鉴赏、文化理解、诗歌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二首诗。

2. 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1. 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

2. 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3、《未选择的路》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4、诗歌的象征手法。

知识链接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

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

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预习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上汉字。

忧郁.()伫.立()萋.萋()涉.足()瞬.息()延.绵()幽jì()yùn()含kuài zhì()()人口污rǎn ( )2.用诗中句子回答。

(1)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你将怎样?(2)在苦恼之时,要学会怎样?合作探究1. 整体感知(1)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2)诗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3)《未选择的路》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2、句段品读(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2)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3. 探究质疑: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两首》导学案-word

《诗两首》导学案-word

《诗两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导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导学难点】体会这两首诗的写作特色。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匿笑(nì) 沐浴(mù) 祷告(dǎo) 并蒂( dì ) 姊妹( zǐ )莲蓬( péng ) 菡萏( hàn )( dàn ) 攲斜( jī ) 荫蔽( yìn )2.解释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洗澡。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4.把你阅读课文时不理解之处写在下面。

【导学过程】一、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母亲爱孩子,但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爱自己的母亲呢?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金色花》,看看在他的笔下,孩子是怎样爱自己的母亲的?二、泰戈尔简介。

(多媒体投影)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三、检查预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4 《诗两首》预习学案
一、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小组内互相检查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息( ) 伫.立( ) 萋萋.
( ) 诱.人( ) 忧郁.( ) 涉.
足( ) 三、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上汉字
________(sh ùn )息 延(mi ǎn) ________ 幽(j ì)________
________(y ùn )含 污(r ǎn )_______ (ku ài zh ì)_______ 人口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忧郁( ) 镇定( ) 怀恋( ) 伫立( ) 幽寂( ) 延绵( )
五、解释下列词语
(1)忧郁: (2)怀恋:
(3)镇静: (4)瞬息:
六、学海拾贝
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

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
扬顿挫。

诗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诗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2、培养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词语注音注释。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幽寂..()..()延.绵()荒草萋萋2、解释下列词语。

【忧郁】【瞬息】【涉足】【伫立】【幽寂】【延绵】【荒草萋萋】3、填空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别)______著名诗人。

他的创作对本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_________是一位独具风格的______(国)现代诗人。

他吟唱着20世纪的音调,又接近于传统诗的诗体;他的诗富于______和______,同时又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3、(1)普希金俄文学语言《叶甫盖尼·奥涅金》(2)弗罗斯特美象征哲理【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听一听。

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听录音,在听的时候做好圈点批注,思考下面的问题。

2、读一读。

学生比读、评读诗歌,注意语气和情感。

3、想一想。

①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答案】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答案】它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这首诗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课题 4 诗两首导学案编号: 4预习情况检查人:预习情况( 优秀一般差)学习目标①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3、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重。

4、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学习过程:1、读一读,写一写伫( )立涉( )足延绵( ) 萋萋( )瞬( )息忧郁( ) 幽( )寂尴( )尬( )幽寂:尴尬:延绵:萋萋:二、理解探究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你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三、合作释疑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

诗两首导学案完整版

诗两首导学案完整版

诗两首导学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诗两首》导学案雨巷【学习目标】1.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2.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4.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预习指要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1.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2.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3.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预习检测1.看拼音写汉字huángwǎnchóuliáo彷()凄()()怅寂()huángwǎntìliáo惊()()惜()傥()廓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彳亍..:()颓圮.:()【课堂诵读】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

【课堂探究】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仔细读诗句,说说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第4课《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诗文。

2、能力目标:
①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②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学习重点、难点:
①熟读背诵全诗。

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③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读、说、悟、品法。

学习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谈谈普希金及创作背景:(师生共同学习《绩优学案》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诗歌听读:(把握感情基调,读准字音,字词)
三、小组朗读:(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
四、小组赛读:(增强小组荣誉感及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ppt展示问题)
六、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

(略)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一、说说弗罗斯特(共同学习《绩优学案》)
二、诗歌听读:(把握感情基调,读准字音,字词)
三、小组朗读:(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
四、小组赛读:(增强小组荣誉感及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问题(ppt展示问题)
六、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七、结合自身谈谈如何面对选择?
八、象征的手法和比喻的区别。

《诗两首》学案共3篇

《诗两首》学案共3篇

《诗两首》学案共3篇《诗两首》学案1《诗两首》学案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的重要分支。

在文学史上,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诗人和诗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首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宋朝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宋两个时代的风貌,也能深入体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琵琶行》1.1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曾任宰相,但因不合皇帝意见而被贬谪。

白居易诗歌清新而意境深远,被誉为唐代史诗、政治诗的代表。

1.2 诗歌赏析《琵琶行》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叫做王昭君的美女,她不幸被迫嫁给异族领袖,受尽刑责和折磨。

她通过自己的琵琶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对故国的思念,感动了异族领袖,最终成功逃回了自己的国家。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的形象塑造,展现了白居易对爱情、忠诚和民族感情的思考。

诗中的琵琶既代表了王昭君的良心和情感,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通过琵琶的音乐和王昭君的故事,白居易向世人表达了对自己母亲和对中华文化的无尽眷恋。

1.3 教学建议教学重点: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和理解诗歌的方法,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诗歌鉴赏和作品对比。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诗歌的创作特点。

第二步: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概括《琵琶行》的主题和内容。

第三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如字词精妙、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等。

第四步:通过诗歌鉴赏,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其他作品对比,比较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二、《青玉案·元夕》2.1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和诗人。

他的诗歌表达深刻而富于激情,描写了战争、爱情、家国等各种人生情感。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高一语文组雨巷戴望舒学习目标1.熟读这首现代诗,并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

3.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体味意象与意境对于诗歌的表达效果。

4.尝试从多种角度对《雨巷》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课前预习案】一、文学知识1.中国现代诗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主要指新体诗(新诗)。

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胡适的《尝试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出一种崭新的面貌。

而为新诗地位的确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现代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2. 现代诗派简介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

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

3.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两首》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诗两首》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19 诗两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第一课时一、预习1.背诵《假设生话欺骗了你》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1.背诵诗歌,了解诗人。

怀恋.〔liàn〕疲倦.〔juàn〕醇.厚〔chún〕诅咒..〔zǔzhòu〕(一)小组探究1.问:诗人在诗中说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参考意见:原诗句更好。

其一,“可爱〞的回味意味不如“怀恋〞醒豁,而正如上述第1点所言,本诗的内在关系落脚在回味。

其二,“可爱〞的意蕴、情趣不如“亲切的怀恋〞丰富、多味。

从本诗看,那过去了的,原是伤感伤心的东西,从一般意义看,正因为有伤感才需要劝慰、自慰,而“亲切的怀恋〞显然更能包容伤感之味,同时又能兼容“可爱〞之意。

从诗歌语言的特点看,意蕴的丰富、情趣的多味正是其特点,而在本诗里,“亲切的怀恋〞更具有这一语言的韵味。

所以“亲切的怀恋〞比“可爱〞更好。

〔三〕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

三、当堂检测以《假设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写一首小诗。

第二课时一、预习1.背诵《未选择的路》“路“有何含义?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在检测学生背诵时注意学生感情地把握。

〔二〕小组探究1. 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全诗5小节,每小节的大意是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惆——多年后的回忆叹息,其实未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2 诗两首 2 一中周伟杰《诗两首》导学案《雨巷》导学案编写人:一中周伟杰学习目标: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1. 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 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习目标】1、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预习自测】1、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基础知识注音忧郁()镇静()路径()瞬息()涉足()诱人()幽寂()伫立()足迹().萋萋()污染()【合作探究】阅读文本: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解难答疑】1、解释下列诗句加点词的意义。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反馈拓展】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欺骗(piàn)忧郁(yù)来临(lín)镇静(zhèn)B.瞬息(shùn)怀恋(liàn)涉足(shè)丛林(cón。

九下第二单元-《诗两首》导学案

九下第二单元-《诗两首》导学案

词两首[教学目标]1.诵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2.体会两首词在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上的妙处。

3.把握两首词中的主题,感受伟人风范。

4.培养学生乐观、豪迈、胸怀天下的品格。

[教学重点]1.诵读诗词,在诵读中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2.分析两首词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品味两首词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一、毛泽东(1893-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二、写作背景1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

中央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

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

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2背景介绍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第一课时学习《忆秦娥娄山关》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古典诗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白话新诗,然而,一代伟人毛泽东,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赋予古典诗词以新的魅力。

可以这样说,在当下,没有哪一个文人能像毛泽东那样创作出如此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古典诗词。

今天,就让我们从《词两首》中体会一代伟人气贯长虹、冲天的豪情才情吧!二、预习导航解释下列词语(1)长空:(2)碎:(3)咽:(4)漫道:(5)迈步:(6)从头越:三、赏读诗词品味妙处(1)挑选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正字音。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问题探究 诗歌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意义?
总结词:情感表达
详细描述: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灯笼》中,诗人表达了 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在《萤火虫》中,诗人则赞美了萤火虫微小却坚韧 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光。这些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总结词
语言和节奏是诗歌韵律和美感的关键
详细描述
诗歌的语言通常优美、精炼、富有表现力,而节奏则是诗歌 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节奏,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04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诗歌中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意义?
总结词:意象丰富
详细描述: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灯笼”、“萤火虫”、“春天”等,每个意象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灯笼象 征着温暖和希望,萤火虫代表了微小而坚韧的力量,春天则暗示着新生和活力。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 和富有感染力。
05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的诗歌
02
01
03
推荐阅读《诗经》中的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 风格。 推荐阅读唐诗宋词,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推荐阅读现代诗,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
观察生活,寻找灵感,尝试自 己创作一首诗歌。
运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 学习和交流。
朗读诗歌,熟悉内容
总结词
通过朗读,熟悉诗歌内容和形式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朗读《诗两首》,通过反复朗读,熟悉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感受诗歌的 韵律和节奏。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 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诗两首》导学案

《诗两首》导学案

1.诗两首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两人互检)1.给下列的加点的字注音。

喉咙..()嘶哑..()颤.抖()怅惘..()姹.紫嫣.红()()2.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____》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他在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而歌唱,格调高昂。

(2)《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它是我国________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一)整体感知1.结合《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理解并写出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2.诗歌《乡愁》中的诗人笔下的乡愁指那些感情?这些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二)问题研究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2.如何理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三、自学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阅读《我爱这土地》,完成下列问题。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1.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增强诗歌表达的艺术效果的?2.第一行中与第二行中“嘶哑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析诗歌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四、巩固练习(课外链接,直击中考)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诗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分别象征了“乡愁”的那些特征?(请摘引原文的语句回答)2.诗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突出了乡愁之深。

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导学案答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利用联想和发散思维领悟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受意象,体悟情感,把握主旨。

【学习难点】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把握诗歌主题。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嘶哑( ) 汹涌( ) 腐烂( ) 黎明( ) 窄窄( )2.解释下列词语。

嘶哑: _________ __ 汹涌:______ ____3.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_________,原名 _________。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 (姓名),他是我国 _________(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_________。

4.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5.《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实现这一转化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土地,万物生长的根基,所有生灵的母亲。

曾有人掠夺它并百般蹂躏它,也曾有人捍卫它并为它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听一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诗两首》导学案I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读一读,写一写忧郁( ) 瞬息( ) 涉足( ) 伫立( ) 萋萋( ) 诱人( )
2、查一查,理解词义。

忧郁:
向往:
瞬息:
涉足:
伫立:
极目:
萋萋:
幽寂:
二、课堂导学
1、朗读诗歌,划分朗读节拍。

2、整体感知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2、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3)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练习案
一、填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别)诗人。

二、选择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中,体现了作者向往未来,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信心。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诗人普希金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B、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信心:忧郁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幸福就要来临!
C、读完此诗,宛如聆听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

D、这首诗是用劝说的口吻,直接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

三、按要求默写:
⑴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

⑵写出《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人充满忠实与信任的诗句。

四、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不要,不要!

,。

3、《诗两首》导学案II
【学习目标】
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他的诗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

作品以新英格兰的人物和景色为描写对象,富有地方色彩,擅长用简朴口语,因而被誉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被称为“交替性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波士顿以北》(成名作),《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的空地》。

(二)熟读课文,完成题目
弗.()涉.()足萋萋
..()幽寂.()绵.()
二、课堂导学
1、朗读诗歌,划分朗读节拍。

2、整体感知
(1)请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3)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你概括出来。

(4)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4)(5)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3、合作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练习案
一、按要求默写。

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

2.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

二、阅读现代诗《希望井》,回答问题。

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

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1.这首诗中“黯然低头”属于人物描写的描写和,形象逼真地体现了我的心理状态。

2.“掉落深井”、“闪烁的星光”除了在诗中看作是真实的情况外,还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3.诗的结尾两句饱含怎样的人生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