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6c217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0.png)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食品和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不仅对环境友好,还能生产出无污染、无添加剂的健康食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有机农业。
首先,欧洲国家是世界上有机农业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
在欧洲,有机农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有机食品运动。
如今,欧洲的有机农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欧洲有机农业产值最高的三个国家,其中德国的有机农业产值更是高达24亿欧元,占全球产值的3%。
欧洲国家对有机农业不仅有鼓励政策和标志,还有专门的认证机构,确保有机产品的质量和来源。
其次,北美洲也是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
美国是全球有机农业产值最高的国家,该国有机农业产值超过50亿美元,大部分销往国内,而加拿大也是有机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
在北美洲,有机农业发展得益于当地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和投资。
此外,北美洲的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也积极引进和销售有机食品,对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再次,亚洲的有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但也在逐步兴起。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展有机农业的国家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有机农业,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定了有机农业认证制度。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升级,有机农业在亚洲地区也得到了逐渐发展。
中国的有机农业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目前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体系逐渐完善,大部分有机产品销往国内市场。
综上所述,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表明,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不同地区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欧洲和北美洲发展较为成熟,亚洲和其他地区发展尚属起步阶段。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健康的持续关注,有机农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有机农业进一步发展。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93d4f0e0740be1e650e9a4d.png)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
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
1961~2 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2%。
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
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 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
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
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 7%和77.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
世界各国的农业地理和农业发展
![世界各国的农业地理和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2b6b7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7.png)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目标 世界各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世界各国农业问题和挑战
章节副标题
农业资源和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许多国家面临水资源匮乏,影响农业灌溉和生产。
土地退化:过度耕作、放牧和城市化导致土地退化,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 力。
农民收入:各国农民人均收入 水平及其增长趋势
农业产业结构:各国农业产业 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农业产值和 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政策:各国政府对农业的 支持政策及其对农业产值和农 民收入的促进作用
农产品市场和贸易
世界各国农产品市场的特点与规模 农产品贸易的全球格局与地区差异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原因 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的政策法规与国际合作
农业特点:各国的农业地理、气候、资源等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 独特的农业特点。
农业发展模式:世界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形成了多种农业 发展模式,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农业政策:各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包 括农业补贴、价格支持、土地制度等。
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农业产值:各国农业产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对世界各国农 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农业教育和科研
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科研:研究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农业教育和科研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世界各国农业经济
章节副标题
农业经济结构和特点
农业结构:世界各国农业经济结构不同,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等产业比重。
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为保护 本国农业,设置贸易壁垒,限制 农产品进口
世界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动态
![世界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575f9b19227916888486d782.png)
设的“农业发展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其理论核心 为:人类作为宇宙平衡的一部分,为了生存必须与环 境协调一致;企业作为个体和有机体:要求饲养反刍 动物;使用生物动力制剂;重视宇宙周期。20世纪30 年代,瑞士的汉斯•米勒(Hans Mueller)积极推进有机 生物农业(organic-biological agriculture)。他的目标是: 保证小农户不依赖外部投入而在经济上能独立进行生 产,施用厩肥以保持土壤肥力。玛丽亚•米勒(Maria• Mueller)是将汉斯•米勒的理论应用到果园生产系统的 先锋。汉斯•拉什(Hans Peter Rush)强调厩肥对培肥地 力的作用,丰富了通过土壤生物保持土壤肥力、促进 有机物质循环的理论。汉斯•米勒和汉斯•拉什为有机 生物农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有机生物农业在德语国 家和地区得到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25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1.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
目前世界上约有120个国家在进行有机农业生产,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份额约占1%左右。
目前全球有机农业的统计工作主要是由一些研究 机构进行的,由于缺乏各国官方有机农业统计数据, 因 此 资 料 和 信 息 的 收 集 工 作 具 有 相 当 的 复 杂 性 。自 1999年开始,德国的生态和农业基金会SOEL和瑞士的 有机农业研究会FiBL开始进行全球有机农业数据的统 计,并每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召开的全球性的BioFach展 会上公布年度最新统计数据。自2003年开始,IFOAM 开始与这两个机构合作进行数据统计方面的工作,并 每年公布最新的统计结果。
第三阶段:增长阶段(1990~2000)
农业的起源发展与分布
![农业的起源发展与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352b4004f78a6529647d53da.png)
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缓慢发展,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分成小群,在大部分时间和地区过着迁徒不定的生活。
而史前人类屈从于大自然的状况,要到他们自己能够通过种植、养殖而收获食物,才逐渐得到改善,并因此而导致了旧石器时代的终结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它标志着人类从依靠自然转变为开发、改造自然。
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是文明出现的重要保证,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而且奠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起源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最早发端于欧洲。
1866 年,在瑞士苏黎士湖边的湖居遗址中发现农作物遗存之后,人们就逐渐开始关注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
1928 年,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的概念,他认为由农耕、畜牧而达到食物生产,是人类自掌握用火以来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这种革命唯有近代的工业革命可相比拟(1)。
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使农业起源问题成为考古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百多年以来,关于导致农业(主要指种植业)起源的原因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
流行的有两个观点:1 .环境决定说这一观点主要是从外部的自然环境变化来解释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化为食物生产者的原因。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英国学者柴尔德为代表的“绿洲”说。
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由于更新世、全新世交替之际,近东(即西亚)气候恶化而日益变得干旱所致。
当食物生产经济确立之时,正是亚热带各地干旱地带遭受气候危机恶劣影响之日,这是最早的农民出现的地方,是农作物和家畜的野生祖先实际生活的地方……。
为了获得食物和水,这些吃草者不得不积聚到日益缩减的水泉和绿洲周围。
(2)由于这一有限的区域内野生动物很少,人们被迫去采集绿洲周围的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最后他们不得不耕种这些植物以提供足够的食物。
2:20世纪60年代,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以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为代表。
世界的农业发展
![世界的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df88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d.png)
世界的农业发展导语: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围绕世界的农业发展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农业的历史和重要性1.1 农业的起源和历史农业起源于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人类发现了耕种土地和种植作物的技术,并开始驯养动物。
农业的发展标志着人类从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进入了农业时代。
1.2 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农业生产提供食物和原材料,支撑着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还带动着农村经济的繁荣,保持和改善农村社会稳定。
第二部分:世界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1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提供粮食和农产品,还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
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面临着种植技术陈旧、灌溉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2.2 发达国家的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对先进。
他们通过机械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并拥有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体系。
发达国家的农业也面临着均衡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关注可持续农业发展。
2.3 农业的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也在不断创新。
基因编辑、农药植保无人机、智能温室等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科技创新还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如垂直农场、养殖水产、无极农业等。
第三部分:世界农业发展的挑战和应对措施3.1 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农业需要提高产量,改善耕地利用效率,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
3.2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愈发显著。
极端天气事件、干旱、洪涝等都对农作物生长和养殖业造成了影响。
农业需要适应气候变化,发展耐旱、耐寒和耐盐碱的品种,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行可持续农业。
3.3 就业和农村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面临挑战。
世界农业发展史
![世界农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cdff25bec3a87c24128c4b4.png)
世界农业发展史定义:农业(Agriculture)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原始农业: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
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时期。
每个时期农业的特点不同,生产力水平互异,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
纵览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求其形成演变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农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农业的起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不超过一万年。
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
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
旧石器时代,火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
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
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
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
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香港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了种植谷物和驯养动物的新时期,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
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区的地理特点与农业现代化
![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区的地理特点与农业现代化](https://img.taocdn.com/s3/m/6e3d44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b.png)
定义:利用卫星或飞机等平台上的 传感器,对地面农作物进行远距离 监测和信息获取的技术。
优势:快速、准确、大面积获取农 业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 依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范围: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估 算作物产量、监测农田干旱和水淹 等。
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 展,农业遥感技术将更加精准和智 能化。
农业技术的国际合作:各国共享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政策的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链的国际协同:优化全球农业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国际农业组织的作用:推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农业现代化
政策支持:政府 加大对农业现代 化的投入,制定 优惠政策鼓励科 技创新和农业现 代化发展。
Part Three
农业技术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和畜 力
农业产量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缺乏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和技术进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 广泛应用
日本模式:以小 型家庭农场为主, 注重土地资源的 保护和农业技术 的创新,农业生 产高度组织化和 专业化。
韩国模式:以政 府主导的农业现 代化为主要特点, 注重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和技术推 广,农业生产规 模化和集约化程 度较高。
农业现代化模式: 以家庭农场为基 础,实现规模化、 专业化和集约化 经营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发展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9efd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发展亚洲大陆亚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亚洲大陆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茶叶、咖啡、水果等经济作物。
水稻是亚洲大陆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广泛种植。
中国、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家都有大量的水稻种植区,亚洲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水稻的支撑。
此外,亚洲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和玉米生产地,这两种作物在亚洲各国也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主要的粮食作物,亚洲还是许多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中国的棉花生产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印度则是世界最大的茶叶产地。
亚洲的热带地区也适宜种植咖啡、水果等作物,如印度尼西亚的咖啡和菲律宾的香蕉等。
欧洲大陆欧洲大陆由于其多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农业发展呈现出丰富的特点。
欧洲大陆的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葡萄、大豆等。
小麦是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中欧地区的种植面积较大。
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是欧洲小麦的主要生产国。
此外,玉米也在欧洲大陆广泛种植,尤其在南欧地区。
欧洲大陆还以葡萄酒的生产而闻名,葡萄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有着广泛的种植。
大豆则是欧洲大陆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尤其在东欧地区种植面积较大。
美洲大陆美洲大陆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经济在美洲各国占据重要地位。
美洲大陆的农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咖啡、可可等。
玉米是美洲大陆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尤其在北美地区广泛种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密布的玉米田构成了美洲大陆的一道独特景观。
此外,大豆也是美洲大陆的重要作物,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全球大豆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咖啡和可可是美洲大陆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如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咖啡和可可的生长,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咖啡和巧克力品牌都以此地区的产地为卖点。
非洲大陆非洲大陆是世界上农业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虽然目前农作物种植覆盖面积较小,但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b20db44f7ec4afe04a1dfe8.png)
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部分领域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现在的43%。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我国的农业科技还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但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是不可否认的。
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3%;建立了生物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为代表的新品种培育体系,杂交水稻和抗虫棉等6000多个动植物新品种投放农业生产中,为粮食生产,特别是肉、蛋等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技术以及种养、机械化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和土地的使用效率,2007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每亩350公斤,总产达到5亿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建立了畜牧水产等良种繁育、集约化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畜牧总产跃居世界首位,科技贡献率达50%,肉、蛋等产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比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
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率编低。
如:我国农业有很多地方仍采取漫灌措施,灌溉利用效率不到40%,比先进国家低1倍;肥料利用效率不到35%,低于世界一般水平1 5%~20%;农药利用效率也不到30%;高产稳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
此外,农业生态受到很大威胁。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35%的减产,畜禽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率达10%~15%;农药、化肥和抗生索等的施用过量和残留问题等加剧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并影响到农产品质量。
由于品种类型单一、产品质量偏低,粮食单产仅是发达国家的50%~70%。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世界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的农业科研人员为140人,我国还不到80人。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到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
世界农业发展史
![世界农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de6920302020740be1e9bc2.png)
世界农业发展史定义:农业(Agriculture)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原始农业: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
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时期。
每个时期农业的特点不同,生产力水平互异,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
纵览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求其形成演变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农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农业的起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不超过一万年。
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
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
旧石器时代,火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
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
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
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
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香港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了种植谷物和驯养动物的新时期,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
世界农业与农业工程发展现状与政策趋势
![世界农业与农业工程发展现状与政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1489662a98271fe910ef948.png)
业环境 之 间相互作 用的关 系和规律 的一 门边缘性 应
用 科学 ” 。其 任 务 是 : 紧密 结 合 生 物 技术 、经 济 分析 ,
可 持 续 农 业 是 在 农 业 类 型 发展 过 程 中继 石 油 农 业 、 替 代 农 业 、 自然 农 业 、有 机 农 业 、 生 态 农 业 之
们 在 对 一 系 列 农 业 的 理 论 及 实 践 的 反 思 中提 出 的 新
4 擘代 2 ∞
维普资讯
业 生 产 过 程 的 温 度 、 湿 度 等 环 境 因 素 , 建 立 一 个 合 理 的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 “ 一 门直 接 为 农业 服 务 的应 用 是 技 术 学 科 ” 农 业 工 程 是 实 现 农 业 现 代 化 生 产 与 经 营 。 的工 程措 施 与 技术 手 段 ,它 将 现代 工 业 技 术成 果 、 工 业 生 产 方 式 、工 程 建 设 手 段 和 工 程 管 理 方 法 应 用 、 服务 和装 备 于 农业 , 并且 与 生 物 技 术 、农 艺 措 施 、农
未 来 趋 势 是 向着 可 持 续 发展 农 业 的方 向前 进 。
农 业 工 程 是 有 关 农 业 生 产 各 种 工 程 措 施 和 设 施
的总称 ,是 按照数学 、物理 学 、化学等 自然科学 原
理 , 应 用 现 代 工 程 技 术 和 生 物 技 术 的 研 究 成 果 , 结 合 农 业 生 产 实 践 和 具 体 条 件 形 成 的 一 门 现 代 农 业 科 学 技 术 。 中 国农 业 百 科 全 书 农业 工 程 卷 ( 9 1 4年 9
全球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全球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b35b2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d.png)
全球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第一章:全球农业发展现状农业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是极具挑战性的。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似乎仍在增加,但食品链上游严重的人力资源不足和水资源的短缺阻碍了大量温饱人民的需求。
本章将重点介绍全球农业生产的现状。
1.1 农业面积和劳力全球现有的农业面积约为4.5亿公顷,其中亚洲拥有最多的耕地,达到2.4亿公顷,而非洲的耕地则仅有占全球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面对创建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我们需要建立先进的生产模式来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农业劳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全球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已经达到23亿人。
在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劳动力来自中国和印度,占全球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
这使得中国和印度同样也成为了全球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1.2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涉及到宏观和微观方面的问题。
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粮食产量达到2.7亿吨,其中玉米和大豆的生产量最高,分别为10亿吨和3.6亿吨。
亚洲是全球谷物生产的主要地区,而非洲的谷物生产却相对较低。
畜牧业的生产是农业领域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体重超过1,000公斤的家畜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而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则主要是肉类和乳制品生产的领域。
尽管畜牧业发展潜力仍然存在,但其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二章: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农业发展,但所有这些都是追求可持续性发展。
本章将重点关注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以解释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未来。
2.1 贸易保护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贸易保护和政策化,这是一种政府对农业生产控制的方式。
许多政策旨在支持本国农业并增加对进口农产品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措施。
国际贸易机构指出,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导致高额的粮价和食品短缺,还会损害农民和消费者利益。
2.2 技术变革农业技术变革是全球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有效地提高了种植和畜牧的生产力。
农业PPT教学课件
![农业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c68d5f242336c1fb95e6f.png)
二、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1、发达国家的农业—— 高度机械化、集约化。
畜 牧
种 植
业
业
发展中(达)国家的农业:
1、特点:A、种植业占绝对优势(?), B、农业原料、热带农产品出
口比重大(?) , C、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多(?) , D、农用拖拉机数量少(?) , E、乳肉的产量、消费量低(?) ,
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
珠穆朗玛峰 北坡
南坡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垂直方向更替,水平方向延伸 形成原因: 水热状况从山麓向山顶的变化 分布地区: 高山地区 (中低纬度地区较典型)
非地带性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如
荒漠带中的斑块状绿洲 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 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由赤道向两极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由沿海向内陆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
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图
4 3
示
2 1
南北(纬度)方向
规 更替,东西(纬线) 律 方向延伸.
4321
东西(经度)方向 更替,南北(经线) 方向延伸.
的是哪个大陆?为什么? 非洲大陆
54
3 21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分布规律: 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形成原因: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分布地区: 中纬地区较典型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55e6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4.png)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1. 引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就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农业资源和发展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世界农业资源现状、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世界农业资源现状2.1 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总量约为1.4亿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约为1.2亿平方公里。
耕地分布不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耕地面积较大,而欧洲和北美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小。
2.2 水资源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亿立方千米,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为0.3亿立方千米。
水资源分布同样不均,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欧洲和北美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2.3 气候资源全球气候资源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然而,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
2.4 生物资源全球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农作物、家畜和野生生物。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不断上升。
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3.2 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和气候等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3.3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亟待转变。
3.4 农产品市场竞争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对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3.5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4. 应对挑战的策略4.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农业管理改革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粮食安全。
4.2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
4.3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4.4 加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世界农业发展现状
![世界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21685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f.png)
世界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全球人类生活的基础,对于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世界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农业产出提出了巨大需求。
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不断增加,以满足人们对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
然而,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使农业产出增长受到限制。
其次,农业技术和创新的不平衡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加重,包括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等。
因此,农业需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的同时,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并实施相关政策。
例如,加强农业科技和创新研究,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等。
此外,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对促进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加强农业合作和技术转让。
总之,世界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机遇和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和创新、促进可持续发
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全球人口的需求。
第一章世界农业发展简史..
![第一章世界农业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87cd71c6ad51f01dc281f1ce.png)
第二节 古代农业(铁制工具的使用)
古代农业是指从铁制农具的使用到农业机械的 出现,世界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其起止时间有 所不同。
一、古代农业的产生
在希腊的荷马时代和中 国的春秋时代,农业出 现了铁制农具的应用, 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罗 马已有大麦和小麦的集 穗装置。中国在公元前 350 年开始使用牛耕, 而欧洲直至公元 1000 年 才开始广泛使用畜力。
1874 年德国人齐德勒用化学方法合成了 DDT ; 1882年法国植物学家米亚尔在散步时的一个偶 然发现导致波尔多液的诞生。 1934年法国人 杜皮尔合成六六六;1938年德国人希拉台尔合 成八甲磷, 1944 年由合成对硫磷。由此在 20 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化学杀虫剂在农业中得 到广泛应用。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
在新石器阶段,人类学会了打制石器作为工具,并发 明了弓箭和陶器。在狩猎中发明了驯养动物,在采集 中发现了适合种植的作物,开创了最原始的生产,从 而导致了人类灿烂农业文明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出现在南纬 10 °到北纬 40 ° 之间的地理气候条件大体相似的几个地方。这几个地 区是各自独立地、自发地发展了原始农业,但时间先 后相差达数千年之久。由于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特 别是青铜器和铁器冶炼技术上的差异,使这些地区发 展的道路也各不一致。
二、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
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以轮作、农牧结合的二圃、 三圃、四圃制,灌溉农业,传统的耕作方法等为主。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二圃制在古希腊形成,到公 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绝大部分地区实行了三圃制, 但欧洲多数国家直到18世纪仍然是二圃制和三圃制并 存。在此阶段,即使欧洲实行三圃制的地方,农业生 产仍然比较落后,生产管理粗放,播种采用撒播式, 几乎没有田间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耕火种、 捕 鱼狩猎、生 产方式十分 落后、 生产率十分 低下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差异
② ① ⑦
⑤
⑥
④
③
地多人 少型
地少人 多型 地少人 少型
①美国、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
④日本
⑤法国、⑥德国、⑦丹麦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不平衡
类型
作业方向发展
高度机械化,农机向大 美国、加拿大、 型、宽幅、高速、联合 澳大利亚
侧重生物技术和 地少人 日本 水利的发展 多型 地少人 法国、德国、对机械化和生 少型 丹麦 物技术都重视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农业现代化的方式
三、国外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能源消耗太多 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环境污染严重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农业发展三大阶段:
1、原始农业阶段:
2、传统农业阶段: 3、现代农业阶段:
二、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1、发达国家的农业—— 高度机械化、集约化。
畜 牧 业
种 植 业
发展中(达)国家的农业:
1、特点:A、种植业占绝对优势(?),
B、农业原料、热带农产品出 口比重大(?) ,
发展 中国 家
少 多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传统农 种植 业向现 业占 代农业 优势 过渡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类型
d e
7
6
a
3
b
8
稻米
B 4 2
A 1
c
5 C D
新垦区
热带种植园
热带和寒带 原始农业
A、东亚 B、东南亚 C、巴 西 D、 阿根廷
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巴 西、加纳、古巴、中美洲
热带雨林、北极地区
C、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多(?) ,
D、农用拖拉机数量少(?) ,
E、乳肉的产量、消费量低(?) ,
F、农业技术落后(?)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不平衡
农业 发展 阶段 农业 产值 构成
畜牧业 一般高 于种植 业
农业 人口 比重
机械 化程 度
劳动 生产 率
单位 面积 产值
现代 发达 农业 国家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差异
稻 米 产 区 主 要 分 东 亚、 布地区 (国家) 东南亚 新 垦 区 巴 西、 阿根廷 热带企业 原始农业 化种植园 和狩猎区
印尼、马来西 热带雨林、 亚、印度、斯 里兰卡、巴西、 加纳、古巴、 北极地区 中美洲
主 要
特 点
精耕细作、人 农业发展较高、商品率较高、 多地少、现代 机械化较高、 生产和销售受 生产技术低、 农畜产品出口 国际市场和资 劳动生产率低 本控制 ,处 较多 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