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人力资源案例研究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案例分析(宝洁案例微软案例)
(五)员工工资水平的市场化决定
•美国企业通常以市场机制决定员工的工资水平 ,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岗位工资是 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 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 ,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 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方式。岗位 工资是与岗位的重要性,工作的难易程度相称 ,体现岗位价值的工资。
宝洁的人才公式: 人才=观念+方法+投入 其中,方法为培训体系,投入为资金、人才的投入。观念就是该不该培训、会不会白花钱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宝洁是一间学无止境的公司。在美国总部,宝洁建立了培训学院。在中国,也有了专门的P&G培训学院。其特点有三: 一、全员性、公司所有雇员都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 二、全程性、内部提升制客观上要求,当一个人到了更高的阶段,需要相应的培训来帮助成功和发展。 三、针对性。公司根据雇员的能力强弱和工作需要来提供不同的培训。
这种工作环境体现着微软崇尚高度独立的企业文化,且能做到对员工的挑战 和考验。公司的每一座办公地点都有X 型的双翼和各种各样的棱角,使每个办 公室的窗户增多,员工可以很好地欣赏附近的风景,但也只有聪明的人可以在 这复杂的过道中找准自己通过的路线
17
宝洁的人力资源战略
“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
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
业绩衡量和报酬制度
Master
16
大学化的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
到过微软总部的人都会感到,这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一座大学。这里没 有高楼大厦,30多座建筑都建得比较低。公司的年轻职工们骑着单车上班,一 直可以骑到走廊里。总部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一间自己相对封闭的办公室,在那 里,无论是开发人员、市场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
微软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案例
微软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案例背景微软公司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招聘制度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该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通过内部招聘制度,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整体团队的效能,同时也减少了外部招聘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以下将介绍微软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的一些关键特点和案例。
特点微软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透明公正:微软公司开放透明地公布内部招聘岗位,向所有合格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避免了不公平和偏袒的情况。
透明公正:微软公司开放透明地公布内部招聘岗位,向所有合格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避免了不公平和偏袒的情况。
2. 员工发展:内部招聘制度鼓励员工自我发展和职业晋升,通过竞争获得更高级别或更有挑战性的岗位,从而提升自身能力和价值。
员工发展:内部招聘制度鼓励员工自我发展和职业晋升,通过竞争获得更高级别或更有挑战性的岗位,从而提升自身能力和价值。
3. 知识共享:通过内部招聘制度,员工有机会在不同项目和部门之间流动,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整体团队的协同和创新能力。
知识共享:通过内部招聘制度,员工有机会在不同项目和部门之间流动,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整体团队的协同和创新能力。
4. 人员流动:内部招聘制度促进了不同团队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了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冗余。
人员流动:内部招聘制度促进了不同团队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了员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冗余。
5. 企业文化:内部招聘制度使得员工更加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贡献于公司的发展目标。
企业文化:内部招聘制度使得员工更加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贡献于公司的发展目标。
案例以下是微软公司内部招聘制度的一个案例:案例描述在微软公司的云计算部门,存在一位资深工程师Tim,他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一直有着追求卓越的态度。
然而,Tim渴望在云计算领域发展,并希望能拥有更多的挑战和责任。
薪酬管理案例分析
薪酬管理案例分析1.微软薪酬管理微软一直沿用的薪酬体制证实是非常成功的。
微软的薪酬构成中,薪金部分只处在同行业的中等水平,很多中、高级人员加入微软时的工资都低于原来所在公司的水平。
但是,“持有微软股权”的分量足够吸引大部分所需要的人才。
它的设计是这样的:相当级别以上的员工被雇用即得到一部分认股权,按当时市场最低价为授权价,所授认股份分期在几年内实现股权归属,员工可以按授权价认购已归属自己的股权,实际支付的认购价与认购当时市场价的差价就是股权收益。
被雇用后每年都可能得到新的持股权奖励--取决于个人的绩效和对于公司的长期价值。
这实际上是公司在为员工投资而公司又不冒任何风险。
对于员工也没有风险:股权归属时如果市价不高不必着急,尽可能等到升值再认购。
惟一可能的风险是股票一路下跌再不升值,员工在较低工资方面的“损失”就补不回来了,可是,这在微软的历史上还没有过。
这种方法在已经或快要上市的处于上升的公司效果会很好,但很快就可能遇到新的问题:人员过于稳定,不称职的员工宁可降职也要留在公司里,这个问题十几年前就在微软遇到了。
因此,要激励鞭策富翁们自觉地努力工作,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绩效管理体制。
微软的绩效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形成内部竞争,保持员工对绩效评定的焦虑,驱使员工自觉地寻求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
其主要成分有三个:个人任务目标计划、绩效评分曲线和与绩效评分直接挂钩的加薪、授股和奖金。
个人任务目标计划由员工起草,由经理审议,再修改制定。
制定计划有几个原则:具体,可衡量,明确时限(不能用“努力提高”,”大幅度改进”之类的模棱词语),现实而必须具有较高难度。
绩效评分曲线的形状和角度是硬性的,不许改变(各级分数的百分比是规定的,最佳和最差的比例都很小)。
评分等级有:最佳、较好、及格、不及格。
做到任务目标计划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分,你必须争取做英雄中的英雄,才有可能不落到最后。
微软的绩效体制能不断地驱使本来优秀的人群更努力地进取竞争,置优秀的一群于危机感的压力之下,使其自觉保持颠峰竞技状态。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分享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分享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
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几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Google的人力资源管理众所周知,Google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
Google之所以能够招揽到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其中关键就在于其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
Google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优势:1.增加员工福利:Google以员工为中心,注重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
在薪资待遇上,Google的薪资不仅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且还提供丰厚的福利和奖金。
Google还为员工提供免费的三餐,免费健身房,免费员工医疗保健等。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Google致力于打造积极向上,鼓励创造的工作环境。
Google的办公室装修别具一格,充满创意。
在办公室内,Google还为员工提供休息室,游戏区和放松区,让员工放松心情调整工作状态。
3.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Google的管理层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允许员工花一定的时间研究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些项目也被称为20%时间。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项目。
成功案例二:微软的培训计划微软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很成功的案例是他们的培训计划。
微软在员工入职前,就会让员工接受为期四周的培训计划,而且这个培训计划还会由微软高层亲自授课。
通过这种方式,微软可以有效地将公司文化,策略和目标给员工传达过去,同时也能让新员工更好地融入到公司,更好地发挥其才华。
同时,微软在职培训也十分重视,在员工进入公司后,就会提供丰富的培训导师,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成功案例三:伊利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其人力资源管理也很值得学习。
伊利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和人才发挥等环节。
微软的人力资源战略
微软的人力资源战略微软:应对变革的人力资源战略微软,这个软件巨头,自1975年成立以来,已在计算机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软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微软必须有效应对行业变革,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战略将起到关键作用。
微软的人力资源战略在业界一直备受。
目前,微软采用了一种多元化、包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员工的发展和福利。
然而,尽管微软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微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技术人才的竞争。
为了吸引和留住顶尖的技术人才,微软需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此外,微软也需要更加员工的职业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软需要创新其人力资源战略。
首先,微软可以尝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此外,微软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计划和培训机构,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微软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首先,微软可以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有潜力的人才。
其次,微软可以通过设立竞赛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和贡献自己的想法。
最后,微软可以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微软的人力资源战略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为了应对变革和竞争,微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其人力资源战略,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只有这样,微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引言微软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微软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公司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并建立了稳定的员工队伍。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目标、微软的特点与策略等方面,对微软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浅析。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对员工进行选拔、培训、激励和评价,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公司管理案例——微软(汇报)4.doc
企业管理案例——微软(报告)4 企业管理案例第一次小组讨论报告组长:张晨科组员:李波涛郝妞李肖陈丽洁杜聪微软成功的原因技术用创新的精神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以合理的研发体系保证企业的效率,以执著的态度专注于软件业的发展(李开复评价微软)。
行业领先微软依靠着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舒适的用户体验成为了行业领先者,并且成为行业垄断者。
产品更新产品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飞快紧跟潮流当Internet浪潮到来时,微软不失时机地跻身网络研发领域,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而今,微软又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无缝计算”的核心方向,在发展移动软件、数字电视、高可信度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近几年特别火的虚拟现实等方面不断创新。
技术大会微软技术大会,是微软集合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和IT 专业人士,提供技术分享,社区互动和产品的评估资源的最大规模的技术盛会,有数千位微软专业技术人员、合作伙伴、行业权威、专业人士出席,几百个技术讲座、研讨、动手实验室和活动,帮助您了解现有最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和趋势,帮助您评估正在考虑采用的技术,以及分享最新的应用和成功案例。
科技投入微软在2005财政年在研发领域投入大约85亿美元,超过其营业额的五分之一,这个比例在“世界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居首位。
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李嘉诚:我90%的时间在考虑失败柳传志: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马云:我们要么是在危机中,要么在走向危机之中】。
应对危机微软打击盗版,并且降低正版售价。
领导者个人品质领导艺术最高决策者拥有卓越的才识、明确的分工和完美的合作:2000年,盖茨任命他的好友史蒂夫·鲍尔默为微软首席执行官,而自己则为“首席构架师”。
善于发掘并重用人才,精心培养管理骨干勤俭持家比尔盖茨自身勤俭,并且向自己的员工传递这种的思想。
善于激励“低工资高股份”,因此,微软人员流动数目比同行低得多。
善于学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注重员工参与管理。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2024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引言概述:本文将围绕人力资源领域的十大著名案例展开分析。
这些案例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招聘、培训发展、绩效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借鉴和经验,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组织绩效。
正文:一、招聘:1. 案例一:谷歌的招聘创新- 基于文化匹配的招聘策略- 引入多样化面试者的方法- 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来提高招聘效果2. 案例二:亚马逊的虚拟面试-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候选人进行面试- 提高面试效率和准确性- 大大减少面试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浪费3. 案例三:微软的招聘漏斗优化- 通过改进招聘流程减少招聘漏斗中的流失率- 引入测评工具和行为面试来提高招聘质量- 实施创新的招聘渠道和活动来吸引优秀人才二、员工培训发展:1. 案例四:苹果的内部培训学院- 建立内部培训学院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 通过内部导师制度提供个性化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发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2. 案例五:星巴克的沿袭传统- 建立专业化的咖啡师培训计划- 强调员工与品牌的传承连接- 通过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以吸引和保留员工3. 案例六:思科的在线学习平台- 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 集中资源提供全球性的培训覆盖- 提供认证机会来增强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竞争力三、绩效管理:1. 案例七:GE的“排名与评级”制度- 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 通过强制分布曲线提高绩效激励效果- 关注员工发展和反馈,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参与度2. 案例八:互联网企业的OKR管理- 引入目标和关键结果管理方法- 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来推动绩效提升- 强调员工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促进创新和执行力3. 案例九:三星的360度评估- 引入多源反馈,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评估- 提供全方位的绩效评估和发展指导- 增强员工的自觉性和发展动力总结:通过对这十大著名人力资源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微软的绩效管理案例
易迈管理学习网 企业会员专区资料
员工排序的操作
Stack Ranking Practices
“The ongoing process we use to define, evaluate and reward the work and how it gets done at Microsoft.”
易迈管理学习网 企业会员专区资料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Review Process
设定目标
Set Goals
7月8月
反馈 Feedback 年度绩效考评 8月 August
July/August
反馈 Feedback
持续的 Ongoing
根据目标管理绩效
managing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goals
职业发展/绩效检查 职业发展 绩效检查 1月至12月 Jan-Dec No rating or formal review 反馈 Feedback
微软人力资源战略 MS People Strategy: 角色分配 Who Owns What?
决策层—设定方向和价值观 设定方向和价值观
Execs…own direction and values
经理—方向与价值观的执行 协同员工的个人发展 方向与价值观的执行; 方向与价值观的执行
Managers…ow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rection and the values; partner with employee on development
M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优化策略研究
M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优化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MS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也积极借助数字化技术来优化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本文旨在对微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提升员工激励、招聘选拔、培训开发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微软公司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深入剖析数字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总结出一系列可行的策略和经验,以期为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数字化;优化策略引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公司之一,微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探讨微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优化方面的策略和实践,包括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优化员工体验、增强组织创新能力等。
通过研究微软公司的数字化优化策略,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一、MS公司数字化人事管理的发展状况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被逐步地运用到了数字化的企业中,这就要求数字化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尤其是数字化、数字化设施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等。
具体的管理和运营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部门为数字化业务的发展做出有效的人力管理。
鉴于数字化的当前的组成,当前的数字化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机制的基础上的。
这种状况在社会主义经济体中愈演愈烈:人们试图通过行动来阻碍数字变革。
培养和选拔专业的领导者,主要是依靠数字化系统,内部检查内部文化,内部人才发展,以及在业绩评价上的客观和可信。
这就造成了一些人才被埋没在了因为家庭的宏观环境,劳动力市场和党卫军会提供的制度的缺陷,自身的数字化业务的局限性,以及不协调的保障措施。
微软的用人之道——人力资源管理
微软的用人之道——人力资源管理择人任事人尽其才——微软公司的用人韬略微软公司从1975年成立至今,在短短20多年中,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型软件开发公司一跃成为统治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以及提供全方位应用软件开发的软件巨无霸。
微软公司年销售额也由最初的几百万美元,变为今天的几百亿美元。
Win98、Win2000、WinME、WinXP 等几乎成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代名词,Office2000等应用软件已成为个人办公和在互联网联络、通讯的首要选择。
谈到微软公司令人惊愕的迅猛发展,不禁发人深思。
有人认为,规模迅速膨胀的全球个人电脑软件市场为微软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也有人认为,工安、苹果、等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的错误决策成就了微软的霸业;还有人认为,群英汇聚的员工队伍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
当然,这些内部因素都在微软的发展历程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决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作为微软的开创者,企业领导人比尔·盖茨在微软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正是他独到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创造天赋、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用人韬略使微软能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始终领先一步,屹立潮头。
他择人任事的。
人尽其才的领导艺术,奠定了微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调,也为众多人才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一、择人任事(一)占据市场“制高点”的捷径1981年底,“微软”已经控制3PC机的操作系统,并决定进军应用软件领域。
盖茨决定把微软公司改变成不仅开发软件,而且具有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
他打算一边从事产品开发生产,一边从事产品销售,全方位投人市场竞争。
但是,与软件程序设计相比,市场营销让盖茨感到寸步难行,因为在软件设计方面,微软人才济济,不乏高手,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找不出一个很在行的人来。
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微软进人市场,谈何容易。
没有营销人才,微软的“创收火山”软件设计大师西蒙也只能是一座死火山。
盖茨深知问题的症结,于是四处打听,八方网罗。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案例集完整篇.doc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案例集1课程案例集系别:管理系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一、微软研究院的人才管理方式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研究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摘录几点如下:1、引导,但不控制研究院研究的项目、细节、方法、成败,都由研究员自己来决定。
对于细节,领导层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决定权在研究员手中。
研究员在研发过程中得到领导层的全力支持,即使领导层并不认同他们的决定。
2、自由、真诚、平等微软研究院不允许官僚作风、傲慢作风和明争暗斗的存在,鼓励不同资历、级别的员工互信、互助、互重,每一员工都能够对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
就算是批评、争论,也是在互信、互助、建设性的前提下做出的。
3、员工的满足很多人可能认为待遇是员工最大的需求。
当然,良好的待遇是重要的,但对于一个研究员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来专门从事研究,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能有机会将技术为成功的产品。
微软是这样做的:丰富的研究资源。
用公司的雄厚资本,让每一个研究员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地做研究。
这种资源是多元性的。
如不但包括计算机、软件、仪器、实验,还包括足够的经费去出国开会、考察或回校学习。
微软深知研究员更希望全神贯注地做他热爱的研究,而不必做他不热衷也不专长的工作,所以,微软研究院雇用了多名技术支持人员、行政助理、图书管理员、数据搜索员等来支持研究员的工作。
研究队伍:一个研究队伍,除了数名研究员之外,还有多名副研究(类似博士后)、实习生、开发人员和访问学者。
这样一个多元的队伍能够很快地做出成果。
学术界的认可。
有了开放的环境,员工不必担心因公司把他们的重大发明变为公司机密,而丧夫了与国外学者交流,或被认可(获得论文奖)的机会。
4、发掘人才人才在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工业社会中。
原因很简单,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作,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典型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典型案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使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以经典案例加以分析。
1.竞争策略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竞争策略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将人力资源策略与组织的竞争优势相结合,通过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开发来支持组织的竞争策略。
典型案例是沃尔玛(Wal-Mart)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将大量商品的采购和配送外包给供应商,使得公司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商品给消费者。
沃尔玛公司采用了大规模雇佣、低薪酬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以支持其低价竞争战略。
2.人力资源能力与组织绩效理论根据人力资源能力与组织绩效理论,人力资源的核心职责是通过建立并发展能力高效的员工队伍来提高组织绩效。
其中,关键因素是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典型案例是谷歌(Google)公司,谷歌以员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和发展体系,并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组织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其知识资产的管理和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理论中起到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将组织的知识资产进行整合和共享,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典型案例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在建立了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后,实现了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涉及许多方面,如竞争策略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能力与组织绩效、知识管理等。
每种理论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案例,但共同点在于都强调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根据不同组织的特点和需求,可选择适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实践。
人力资源案例之微软的用人文化
⼀、微软价值观念 微软过去乃⾄将来的成功主要有两个⽅⾯的因素: 在技术发展趋势⽅⾯的深谋远虑以及公司存在的价值观念。
以下观念作为⼀系列的原则⾃公司成⽴之⽇起便不断得以发扬光⼤,时刻激励公司上下员⼯努⼒奋⽃和⼯作。
这些观念并不陌⽣,但它们有效地保证了公司在强调与客户、合作伙伴及员⼯关系⽅⾯所长期克守的原则⽽得以更有效地执⾏。
客户:微软长期以来取得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标。
我们必须认真倾听客户的⼼声,并迅速作出反应推出相应的更新、更好的产品,把与客户的关系建⽴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彼此尊重,彼此了解。
伴随我们的产品,我们将⼀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以伦⽐的技术⽀持和服务。
创新:⾯对产业如此飞速发展,创新是我们与对⼿竞争⾄关紧要的筹码。
微软公司长期的研发计划,再加上我们在预见客户需求、提⾼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不懈地努⼒,终将使我们能够开发出产品和技术。
合作伙伴:以协助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得以发展为⼰任。
诚实:我们所有的员⼯,上⾄经理下⾄雇员,都必须绝对诚实,处处为客户利益着想。
公平竞争,凭实⼒竞争。
员⼯:我们的⽬标是使在微软⼯作的每⼀个⼈都拥有⼀份颇具挑战性的⼯作,拥有发展的机会,优厚的报酬以及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种平衡关系。
在快节奏,充满竞争的⼯作环境当中,实现这⼀⽬标是微软和员⼯共同的责任。
企业家精神:我们要员⼯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天的⼯作,坚信⾃⼰的⼀丝⼀毫的努⼒都将是对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都将对千万⼈的⽣活产⽣积极的影响。
我们将⼀如既往地坚持弘扬这样的企业⽂化,以此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我们⿎励员⼯各抒⼰见,勇于开拓创新。
多样化:我们致⼒于实现⼯作环境的多样化,不仅在微软公司内部,同时也在整个产业中。
我们将努⼒实现在聘⽤及升职⽅⾯的机会均等,并帮助员⼯拥有更为宽⼴的接触科学技术的渠道以及在整个产业范围内的职业机会。
服务社会:微软及其员⼯深深地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份⼦,我们有责任有机会对社会做出贡献,⽽微软产品对⼈们⽣活所产⽣的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将使该责任得以实现。
微软人力资源分析
微软的人力资源管理微软被称为“致力于PC软件开发的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公司拥有约25000名员工,市场价值已达200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
微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具体如下:一.只用聪明人●比尔·盖茨认为“聪明”是指能迅速地有创见地理解并深入研究复杂的问题。
“聪明人”在比尔·盖茨看来就是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能迅速地进入一个新领域,对之作出头头是道的解释;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正中要害;能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博闻强记;能把原来认为是互不相关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并使问题得到解决;富有创新和合作精神。
●这种人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和专门业务的知识存量,又了解和把握经营规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存量和规则在市场激励竞争中操作自如、得心应手。
微软正是有了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大批“聪明人”,使微软公司在技术开发一路领先,在经营上手段高超,推动微软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二.严格的招聘制度●为招聘人才,微软公司每年大约走访美国50所大学,招聘人员既去名牌大学,也留心地方院校以及国外学校。
1991年公司人事部雇佣2000人,走访了137所大学,查阅了12万份履历。
●高级员工经常亲自面试候选人。
开始盖茨、艾伦和其他高级技术人员亲自面试,现在在招聘如程序经理、软件开发员、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客户支持工程师和用户培训人员,高级员工还会对他们进行逐一面试。
●年轻人进入公司之前,在校园内就要经过反复考核,大约要化费一天时间,接受至少四位来自不同部门职员的面试,在下一轮子面试前,前一位主试人会将应试者详细情况和建议通过电子通讯传给下一位主试人。
有希望的候选人还要再回公司总部进行复试。
正是用这些手段,微软收进了全国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许多优秀的年轻人。
●总部的面试工作全部由产品组职能部门的人承担,如开发员承担招收开发员的面试,总部招聘是“让各部门专家自行定义其技术专长并负责人员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
24例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上)告诉你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目录案例一、微软研究院的人才管理方式案例二、麦当劳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三、你到底想要什么?案例四、如何消除工作分析中员工恐惧心理案例五、“人才楼”为何人去楼空?案例六、江城联合公司的人才选拔案例七、NLC公司的人员招募案例八、当HR遭遇“准逃兵”案例九、你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吗?案例十、迪斯尼的员工培训案例十一、搞员工培训,值得吗?案例十二、名企高层培训计划案例一、微软研究院的人才管理方式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研究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摘录几点如下:1、引导,但不控制研究院研究的项目、细节、方法、成败,都由研究员自己来决定。
对于细节,领导层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决定权在研究员手中。
研究员在研发过程中得到领导层的全力支持,即使领导层并不认同他们的决定。
2、自由、真诚、平等微软研究院不允许官僚作风、傲慢作风和明争暗斗的存在,鼓励不同资历、级别的员工互信、互助、互重,每一员工都能够对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
就算是批评、争论,也是在互信、互助、建设性的前提下做出的。
3、员工的满足很多人可能认为待遇是员工最大的需求。
当然,良好的待遇是重要的,但对于一个研究员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来专门从事研究,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能有机会将技术为成功的产品。
微软是这样做的:丰富的研究资源。
用公司的雄厚资本,让每一个研究员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地做研究。
这种资源是多元性的。
如不但包括计算机、软件、仪器、实验,还包括足够的经费去出国开会、考察或回校学习。
微软深知研究员更希望全神贯注地做他热爱的研究,而不必做他不热衷也不专长的工作,所以,微软研究院雇用了多名技术支持人员、行政助理、图书管理员、数据搜索员等来支持研究员的工作。
研究队伍:一个研究队伍,除了数名研究员之外,还有多名副研究(类似博士后)、实习生、开发人员和访问学者。
这样一个多元的队伍能够很快地做出成果。
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结合的案例
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结合的案例那我给你讲讲谷歌公司的例子吧。
你知道谷歌那可是科技界的大拿,他们公司里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就结合得超有趣。
在招聘的时候啊,以前看简历那可费劲了,得一堆人埋头苦看,还可能漏掉一些真正有潜力的人才。
现在呢,他们就用人工智能来帮忙。
比如说,人工智能可以先快速地筛选简历。
它就像一个超级聪明但是又有点“死脑筋”的小助手。
它能按照设定好的条件,像有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啊、学历是否达标之类的,一下子把海量的简历分成“可能行”和“不太可能行”两堆。
这就好比从一堆沙子里先挑出那些可能有金子的部分,给人力资源部门的小伙伴们省了好多事儿。
而且啊,在员工培训方面也有妙招。
谷歌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程度都不太一样。
这时候人工智能就登场了。
它可以根据每个员工的岗位、之前的工作表现、技能测试结果等等,给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就像是给每个员工都配了一个专属的学习小管家。
要是有员工在某个技术领域比较薄弱,人工智能就会说:“这位小伙伴,你该补补这个知识啦,我给你安排了这个超适合你的小课程。
”再说说绩效评估吧。
以前绩效评估可能会比较主观,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服气。
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就不一样啦。
它可以收集员工在各个项目中的工作数据,比如代码的提交量、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团队成员的协作频率等等。
然后通过算法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绩效评估结果。
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拿着这个结果,再结合一些人性化的考量,给员工一个比较公正合理的评价。
这就像是给绩效评估这事儿加了一个精准的秤砣,让结果更靠谱了。
还有微软,微软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方面把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结合得也很妙。
微软的员工可以随时找他们内部的一个类似职业发展助手的人工智能工具聊天。
这个工具就像一个职场老大哥,员工可以跟它说自己的想法,比如想换个岗位试试,或者想在某个专业领域深入发展。
这个人工智能就能根据微软内部的岗位需求、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员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给员工提出合理的建议。
微软的人力资源管理
服务客户。
1)充满激情、迎接挑战 比尔· 盖茨:“每天清晨当你醒来时,都会为技术进步及其为人
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
当DOS刚取得成功时,微软就果断地决定要取代自己的成功产
品,开始发展 Windows。当Windows还远远没有成型时,微
软又决定花大量的资源做Windows版本的Word和Excel。 在Windows 之后,微软在Office、Windows NT、Internet、 NET等机会来临时,一次又一次地“把公司当作赌注”,并一 次又一次地在重重挑战之下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绩效考核 年底时,经理还会和员工共同进行衡量,最后
得出这个员工的工作表现等级,依此来决定员工
的年度奖金和配股数量。这种办法的好处在于能
使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业务目标结合在一起,
也使员工有了努力的方向。
绩效考核 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提出,要实现目 标希望公司给予什么样的发展和培训机
会。这样,这种形式就不是一个简单的
很少有离开的。
绩效考核 软公司对员工的业绩考核采取经理和员工
双方沟通的形式。在每财政年度工作伊始,
经理会和员工总结上年度的工作得失,指出
改进的地方,然后订出新一年的目标。目标
以报表形式列出员工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的,
经双方共同讨论后确定下来,大概过半年时
间,经理会拿出这张表来和员工的实际工作 对照,作一次年中评价。
2)自由平等、以德服人 公司支持人人平等,资深人员基本上没有“特权”, 依然要自己回电子邮件,自己倒咖啡,自己找停车位, 每个人的办公室基本上都一样大。 有一个新的员工开车上班时撞了比尔· 盖茨停着的新 车。她吓得问老板怎么办,老板说:“你发一封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公司人力资源案例研究一、公司简介微软公司创建于1975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市。
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
公司最初以“Micro-soft”的名称(意思是“微型软件”)发展和销售BASIC解释器。
最初的总部是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
微软公司现有雇员6.4万人,2005年营业额368亿美元,其主要产品为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 Explorer网页浏览器及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套件。
1999年推出了MSN Messenger网络即时信息客户程序;2001年推出Xbox游戏机,参与游戏终端机市场竞争。
2012年8月23日,微软25年以来首次更换公司Logo。
二、发展历史论及微软的发展不得不提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从一代代windows系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领略这个现代IT业巨头的诞生与成长。
1979年微软公司正式改名为“Microsoft”。
1981年8月IBM推出内含Microsoft的16位元操作系统MS-DOS 1.0的个人电脑之后也陆续推出了数个MS-DOS操作系统版本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85年11月20日Microsoft Windows 1.0正式发布其基于MS-DOS2.0。
Windows 1.0是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也宣告结束了MS-DOS时代。
不过发布后并没有一炮而红。
盖茨的微软并没有因为Windows 1.0失败而放弃反而于1987年发布了Windows 2.0,但依然没有受到用户认可。
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公司开始着手为Windows 平台开发应用程序。
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正式发布该版本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同时也是微软走向辉煌的起点。
之后微软乘胜追击于1991年10月发布了Windows 3.0的多语版本为Windows在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Windows 3.0带着微软走向辉煌的起点 1992年4月Windows 3.1发布,在最初发布的2个月内销售量就超过了一百万份。
至此,微软公司的资本积累和研究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微软帝国也就这样走上了世界舞台。
1995年8月发布Windows 95版本代号4.0获得空前成功。
Windows 95不仅性能出众,微软对它宣传也是十分到位一首“Start Me Up”的广告歌曲将广大用户的购买热情推到了高潮。
其中也整合了IE浏览器。
Windows 95成为了微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98年6月微软推出了全新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98版本号更新为4.1。
IE与各项硬件的更新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辉煌还在延续。
千禧年,微软带来了以年份命名版本号的Windows 2000。
另外,2000年9月微软还推出被正式命名为Windows ME(Millennium Edition千禧版)98更新版。
2001年Windows XP诞生,之前微软在家用和商用操作系统取得的成功经验很多都运用到了XP系统中来。
微软对Windows XP外观进行了一次彻底改变,同时编写了大量的硬件驱动程序使得其兼容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微软也将之前所有用户的需求都集成到XP系统中了。
于此,微软确立了在pc系统中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
2006年11月Windows Vista发布版本号6.0。
Vista纵使带来了许多的新特性和新技术但也开始显示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颓势了。
2009年10月Windows7操作系统全球发布。
Win7以其美观、简单、快速、稳定和高效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与此同时Win7正迅速在企业市场普及取代占据Win XP系统成为新一代主流操作系统。
微软的形象由此重塑。
2012年10月17日微软平板电脑surface正式接受预定,这是微软第一次踏入平板电脑领域。
10月23日,WIN8发布会举行,这标志着WIN8这一跨平台,同时支持手机,PC,平板电脑的系统已经正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微软公司1975年创办之初,只有人员数名,收入1.6亿美元。
如今,微软公司拥有31396名员工,2003年4月6日,微软公司的市值达200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
总裁比尔·盖茨在自己四度荣登世界首富宝座之时,也造就了微软数以千计的百万富翁。
微软被称为“迄今为止致力于PC软件开发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并被视为知识经济的代表。
一个企业长期、高效的运作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
微软的人力资源体系在吸引、培养和留住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方面独具一格。
微软始终强调以业绩为导向的公司文化,并不遗余力地吸纳、培养和奖励业绩优异和高潜质的员工。
首先,微软非常重视人才的招聘。
微软对于人才的招聘有自己独到的策略。
他们不重视工作经验,而是直接锁定那些刚刚毕业且及其聪明的学生,因为年轻人更具有改变世界的心态。
聪明才智代表了有创造力的思考,年轻的心充满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对微软这样的企业来说,这种因素比知识和经验更重要。
但是微软选拔人才并不是把聪明放在第一位,最重要的是适合公司的人才,在最适合的基础上,挑选最聪明的人。
这对于我们选用人才很有借鉴意义。
站在战略的高度决定我们选择人才的标准,才能够保证所组成的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目前很多国内的公司在用人的时候非常偏重相关工作经验,却忽视了年轻人的特质和资本,这样可能会为公司节省一些培训费用,但是无法在公司文化中增添新鲜的血液,缺乏创新和变革,如此以来,也就很难为公司增添新的利润空间。
因此,招聘的时候要重视个人特质,而不是经验。
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同时要兼顾成本考虑和风险考虑。
其次,任何条条框框的标准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应时而变。
微软有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但是并不恪守教条。
比如,80年代后期,由于微软的快速成长,只招聘刚刚毕业的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公司扩张的需要。
微软7000个空缺职位中,75%的人员是从业界招募的有经验的人才。
当听说网景在硅谷的营运中心正在缩减时,立即组成猎人才小组,列出主要目标人才,主动上门联系。
微软甚至为了得到某个业界有经验的人才,不惜买下他所在的公司。
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的做法为微软的人力资本增添了不小的实力,也为微软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打下了坚实的才智基础。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招聘人才年龄的大小,经验的缺乏和丰富,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选人机制有人说,微软是由聪明人组成的公司,是一个“精英俱乐部”。
微软的选人模式是非良才不用。
微软每年只从大约12万的应聘者中录用极少数人。
如1988-1994年,微软每年只招聘150-175名新员工。
真可谓百里挑一,优中选优。
宁缺勿滥是微软招聘人才的原则。
既使职位长期空缺,给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也不要找一个勉强合适的员工,要将位置留给最合适的人才。
微软在招聘人才方面有如下的特点:1.智力比经验更重要。
即遵循“知识支配一切,智力高于一切,天赋中心论”的选人模式。
把许多并非搞电脑的人招收进来,只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群。
如1986年加盟微软的纳森·梅尔沃德,原本并非学计算机,但他天资聪慧,博闻广识,19岁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和地球物理及宇宙物理学的硕士学位。
23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理论物理博士学位。
如今他已成为微软的首席技术官,并为微软引入了上百位优秀员工。
2.十分重视球星。
即使你不是球星,微软也会让你感觉到你可以当球星。
在招聘下属时,主管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能够接替我?他告诉前来应聘的员工,你必须勇挑重担,挑战极限。
如果你很能干,你肯定有机会升迁;如果你不能干,那这个位置你也做不了多久。
你会很快被解雇或被贬为普遍员工。
微软的能人总是在不断寻找并努力培养能接替自己的人,使得那些身处一线、有专业、懂技术的行家里手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来。
这与许多公司启用非技术专家——通用型工商管理专家来管理公司的做法背道而驰。
3.奉行技术和经营不可分割的原则。
微软吸引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的人才,这种人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既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和专门业务的知识存量,又了解和把握经营管理规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存量和规则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操作自如、得心应手。
微软的信条是:经营和技术不可分割。
在高技术产业中,经理们无论是高级的还是基层的,都应该对本公司业务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功底。
聘用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顶尖人才,然后把权力和责任连同资源一并委托给他们,以便使他们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是微软的用人策略。
4.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情有独钟。
微软新雇员的80%是从大学招募来的。
在微软看来,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更愿意学习,更乐于提出新见解,贯彻微软开发软件的态度和方法也更彻底。
5.专门成立“招聘人才快速反应小组”,以“挖墙角”的方式把其他公司的优秀人才挖过来。
该小组的成员负责给全世界各地的潜在人才打电话,努力寻找想与其交谈的人。
如果人才招聘人员发现一个城市中有5个以上的人愿意就某一件事情进行交谈,微软公司就会马上派一名工作人员火速飞往该城市,与他们进行一系列面谈。
公司仅用1名人才招聘员就能寻找到大量的有前途的候选人。
1993年,微软“招聘人才快速反应小组”从苹果公司挖过来两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还从普林斯顿挖来两名数学教授和一名制图专家。
尽管如此,微软仍认为还有许多优秀人才没有注意到微软,尚有大量杰出的技术人才未能加入微软,微软应行动起来,寻找那些并没有意识到微软正热切希望吸纳他们的人才。
激励机制微软真正关注的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雇员们的聪明才智,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微软的绝招在于着力营造一种差别的氛围,让员工时刻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让优秀的员工更优秀,让平庸的员工不平庸。
微软的软件开发人员比非软件开发人员享有更多的特权:一是前者分红更多;二是在办公室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前者的单人办公室神圣不可侵犯;三是当员工持续增多致使公司不得不另外择地时,前者可以继续留在环境优美舒适、设施齐备的微软科技园区,而后者却不能。
微软为了掌握未来的方向,同时保持今天的产品开发竞争力,将大量的经费投资在研究和开发上,给软件开发人员提供足够的资金。
微软一年的研究开发经费超过20亿美元。
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研发中心,如斥资8000万美元在中国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等。
微软“视窗2000”的研究耗时3年,斥资10亿美元,动用员工6000名,其中包括2000名软件实验者和1000名程序员,并与50家公司合作,请70万个实验者使用该软件,来难该软件的可靠性。
这种高标准、高质量、充分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无疑使微软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