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活动名称:捉迷藏目标年龄:3-4岁的幼儿活动时间:30-4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材准备:1. 一块大型布或者床单。
2. 遮眼巾(数量根据幼儿人数决定)。
3. 一些小玩具或物品。
活动步骤:1. 介绍活动(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解释活动规则和目标,告诉他们将会进行一场捉迷藏游戏。
2. 准备活动环境(5分钟)将布或床单挂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做成一个小空间。
将一些小玩具或物品放在这个空间里。
3. 分组和选择“迷藏者”(5分钟)将幼儿们分成几组,每组选择一名“迷藏者”。
其他幼儿将参与寻找游戏。
4. 让“迷藏者”选择物品(5分钟)让“迷藏者”闭上眼睛,并给他们遮眼巾。
在这个时候,其他幼儿将会选择一个玩具或物品。
5. 开始寻找游戏(10分钟)其他幼儿躲藏在教室的其他地方,而“迷藏者”穿过挂着布的空间。
一旦“迷藏者”发现其他幼儿,他们可以用手指指出他们的位置。
每找到一个幼儿,幼儿们都会交换身份,让另一名幼儿成为“迷藏者”。
6. 活动总结(5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如何去寻找其他幼儿,如何藏起来并观察其他学生的位置等。
同时也可以讨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在游戏中有时候我们能够找到其他幼儿,有时候我们找不到?教学延伸活动:1. 改变环境:在下一次游戏中,可以改变环境,让幼儿们有新的体验。
2. 规则变化:尝试改变迷藏者和寻找者的规则,如增加幼儿数量或者限制寻找的时间。
3. 增加难度:增加游戏的难度,如让迷藏者只能使用声音或者让他们在找到后不发声等。
注意事项:1. 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确保幼儿们相互合作和尊重彼此,在游戏中不要互相推搡或者伤害。
3. 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成为迷藏者和被寻找者,以保持公正性和平等性。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篇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选自小的主题活动《动物花花衣》中《找朋友》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对动物朋友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和发现不同动物的特征。
在以前的活动中他们已经认识了黑白皮毛和彩色皮毛的动物,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巩固对动物皮毛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能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激发他们对动物们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巩固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2、喜欢小动物,感受和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燕子,斑点狗,奶牛,斑马,熊猫,企鹅)2、捉迷藏场景图3、动物局部图片和完整图片各6份活动过程:一、导入(价值分析: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1、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数到5。
2、小动物们藏好了,你能找到他们吗?二、捉迷藏(价值分析:在捉迷藏游戏中说出动物的特征)1、斑马师:说说你在哪里找到了谁?师:从哪里看出来它是斑马?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斑马?穿着黑白条纹的小斑马出来罗。
小斑马和你做朋友。
2、熊猫师:为什么说它是熊猫?师: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是条纹的么?师:说得真清楚,大熊猫,真可爱。
白肚皮,圆滚滚;黑眼睛,笑嘻嘻。
大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
3、企鹅师:有个小动物身上的黑白皮毛也和大熊猫一样,它在哪里?师:企鹅身上哪里是黑的,哪里是白的?师:你们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出来吧,小朋友找到你了。
企鹅宝宝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学一学,走走走。
4、小松鼠师:我们找到几个好朋友了?你还找到了谁?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小松鼠?师:小松鼠有什么本领?(它会爬树,它的长尾巴可以让它在爬树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师:小松鼠出来罗,长尾巴,大扫把;一蹦一跳去爬树。
《捉迷藏》教案【5篇】
《捉迷藏》教案【5篇】《捉迷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运用剪、画、贴等技能,尝试利用废旧纸杯制作充气小动物。
2、体验手工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萌发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人手1个纸杯(纸杯上戳上洞)、保鲜袋、吸管、人手一把剪刀、记号笔、双面胶。
2、三个范品。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出示三个隐藏的充气玩具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好朋友,他们都很顽皮,和我们玩捉迷藏呢!现在老师就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把它们请出来吧!2、请3个小朋友上来讲充气小动物吹出来。
师:看,我们把小动物请出来了,是谁呀?(小兔子、小猪)二、观看制作视频,了解制作步骤1、请幼儿尝试说一说制作步骤。
师:你们喜欢这3个好朋友吗?你们谁来说一说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2、播放制作视频(1)利用各种彩纸,画出小动物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并用剪刀减下来。
(2)取出一个保鲜袋,平铺在桌上,将剪好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贴在袋子的相应位置。
(3)拿出一次性杯子,在杯口贴上一圈双面胶,将保鲜袋口套在黏在杯口一圈,注意要轻一点,不要把保鲜袋给撕破,贴的要密一点,防止漏气哦。
(4)最后将准备好的吸管插进杯身上的洞洞,就完成了。
3、引导幼儿回忆操作步骤(1)师:刚刚我们看了充气小动物的。
制作过程,谁来说一说制作充气小动物需要哪些材料?(一个纸杯、保鲜袋、彩纸、剪刀)(2)师:刚刚看了操作过程,谁还记得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步骤顺序呢?(请幼儿来给操作步骤排排序,带领幼儿回忆)(3)出示更多的充气小动物的范例。
4、欣赏更多纸杯小人的范作。
三、组织幼儿操作并巡回指导1、师:我们都知道了充气小动物的制作步骤和顺序,你们想制作自己的充气小动物吗?老师就在后面为你们准备了材料哦,你们等会小朋友去找到你们的组,然后开始制作你们的充气玩具吧!2、提出注意要求:制作充气小动物的时候,先画、剪出小动物的眼鼻嘴,在贴保鲜膜的时候要注意贴的要紧密,并且要小心不要弄破。
《捉迷藏》教案(精选
《捉迷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五章《空间与图形》第三节《捉迷藏》。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通过趣味性的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思考、探索,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这些图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区分。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各种平面图形模具。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捉迷藏游戏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隐藏在场景中的各种平面图形。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讲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并通过模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在图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用彩色笔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分别涂色。
4. 小组讨论(10分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2)三角形和圆形有什么特征?5. 知识巩固(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快速说出图形的名称,并指出其特征。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名称和特征。
2. 练习题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生活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2)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并用彩色笔进行装饰。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5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1活动名称:捉迷藏活动目标: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 1 能形成另一个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
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
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躲猫猫》(通用10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躲猫猫》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躲猫猫》(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躲猫猫》,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躲猫猫》篇1课程分析:《指南》中指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为了让幼儿能从生活经验入手,结合游戏更好的习得关于序数和方位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我结合班级幼儿喜欢捉迷藏的游戏,开展了此次综合活动《躲猫猫》,引导幼儿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以及神情,发现画面中不同之处;活动起先观察记忆的是一个动物的位置,逐个动物的位置,然后观察动物的动作变化,最后请孩子关注的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动物脸上细微表情的.变化,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最终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尝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格子中动物的位置。
2、能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之中的不同之处,并清楚地表达。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具:PPT《躲猫猫》2、学具:动物图卡、楼房图片人手一份。
3、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书,激发兴趣1、出示图书,语言导入看,董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书的名字叫《躲猫猫》。
“躲猫猫”这个游戏我们玩过吗?是怎么玩的?2、今天我们就请书中的部分动物来和我们做这个游戏,来了几个动物朋友?(出示PPT一,幼儿数数,教师验证)二、认识动物,表达位置1、这9个小动物都是邻居,住在同一幢楼房里。
提问:这幢房子有几楼,每楼有几间?(出示PPT二)2、说说自己认识的小动物在几楼的第几间房子里?3、最中间住着谁?小兔的楼上是谁?小袋鼠住在几零几?101住着谁?三、运用游戏,发现不同1、游戏“躲猫猫”提问:如果小动物躲起来,你们能找到吗?出示PPT三,提问躲起来了?(引导幼儿用301的小狗躲起来了)2.出示PPT四: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谁躲起来了?3、谁转过身背对我们了?你怎么知道是它?4.转过身去3个动物(狮子、老虎、袋鼠)要求用“202的狮子转过去了”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2.让幼儿能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提高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学会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捉迷藏三、教学准备:1.幼儿教室。
2.道具:小纸条、花、镜子、玩具等。
3.音乐:欢快的儿童歌曲。
四、教学过程:1.游戏前导课(5分钟)介绍游戏内容:今天我们要玩捉迷藏的游戏。
大家都知道,捉迷藏要有藏的地方和寻找的人。
我们可以藏到教室任何地方,而寻找的人则要一个一个地去找。
我们来试试看吧!2.游戏具体过程(25分钟)步骤一:分成两组,一个为捉,一个为藏。
步骤二:在幼儿教室中找个地方藏好小纸条、花、镜子、玩具等4个道具。
步骤三:计时开始,让“藏”的一方去找“捉”的一方,找到后把道具交给对方并返回指定的地点继续躲藏。
寻找道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帮助指导,让幼儿们快速找到。
步骤四:游戏规则可以自定,比如限制寻找者的时间或寻找道具者的次数等,以增加游戏趣味性和难度。
3.游戏结束(5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寻找者成功找到道具的小朋友们可以得到表扬,并掌声送给参与游戏的所有幼儿。
五、教学总结:在整个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有了独特的表现和想法,教师应及时对其表扬和鼓励,并告诉幼儿们正确的做法。
让每个孩子明白游戏的规则和意义,培养孩子们学会与人合作,克服困难、创新思维的能力。
经过游戏后各自总结游戏的心得或感触,增强了孩子们对各自能力的信心和对团队的归属感。
六、拓展游戏中加入数学知识连通性:把教室的座位拉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游戏中利用连通性去寻找道具,体验空间意识。
在花园、停车场或其他地方也可以玩,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捉迷藏》中班教案
《捉迷藏》中班教案《捉迷藏》中班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捉迷藏》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捉迷藏》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找出小鱼形象,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鱼鳍、尾巴及花纹等。
2、引导幼儿大胆、熟练地运用点、线及简单的图案进行黑白画装饰。
3、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纸、大黑、细黑。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支带有纸偶的大黑,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大黑哥哥,我呀最喜欢在纸上跳舞,上次,我给你们表演了扭扭舞。
今天我又会跳什么舞呢?今天,我给你们跳个圈圈舞,你们看仔细啦!二、教师示范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上面转个圈,扭扭扭,扭到旁边转个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转个圈,扭扭扭,扭到中间转个圈,跳跳跳,跳到旁边转个圈。
我的圈圈舞跳完了,你们想不想跟我学一学呢?好,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跳个圈圈舞。
不过,这次,我想换个方向跳舞。
三、幼儿书空练习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中间转个圈,扭扭扭,扭到旁边转个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转个圈,扭扭扭,扭到中间转个圈,跳跳跳,跳到旁边转个圈。
四、小鱼捉迷藏。
1、找小鱼。
(1)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我跳的圈圈舞里藏着很多小鱼呢!你们有没有看出来?(2)请个别幼儿找小鱼,并说出理由。
(3)师:小鱼还缺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我请大黑哥哥帮忙画上)(4)个别幼儿示范画小鱼眼睛、鱼鳍、尾巴2、添画背景。
师:这些小鱼会干什么呢?幼:吐泡泡、捉虫子、和水草做游戏、捉迷藏、在石头上休息、躲在大石头后面……(幼儿回答,老师添画背景)3、装饰小鱼。
师: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呢?画哪些漂亮的花纹呢?我们请谁来帮忙画花纹呢?4、完整了解整个作画过程。
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就是告诉我们小鱼捉迷藏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捉迷藏》教案5篇
《捉迷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捉迷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数字0到100的认识,掌握0到100的数数方法,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数出0到10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2. 教学重点:0到100的数数方法,数字大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PPT。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几名学生玩捉迷藏游戏,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引出数字大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数。
(2)教师提出问题,如: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讲解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系列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2)学生互相出题,练习比较数字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2. 内容:(1)0到100的数字认识(2)数数方法(3)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从0到100,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2. 答案:(1)单数:1、3、5、7、9、……;双数:0、2、4、6、8、10、……(2)35<47;64<92;18<8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操作,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比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部分学生的比较方法上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如车牌号、电话号码等,尝试比较大小,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捉迷藏》教案15篇
《捉迷藏》教案15篇《捉迷藏》教案1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各种物体的基本形态。
3、大胆利用各种线条和色块丰富画面,初步学习色块装饰画。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各种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记号笔、绘画纸、油画棒、范例若干。
2、学具: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3、经验准备:有图形拼搭的游戏。
活动过程:1、“几何图形”来做客。
__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跟它们见见面?那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__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
__看,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各种图形的名称。
2、“几何图形”变魔术。
__现在,这些几何图形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__教师利用几何图形快速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基本形态。
__你们看,变成了什么?是哪些几何图形变的?这只小鸟变得怎么样?__你们想用几何图形来变魔术吗?你想变出什么呢?可以用哪些几何图形来变?__请幼儿自由讨论,然后个别幼儿来示范。
谁愿意到前面来变一变?__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做简单评价。
3、“几何图形”捉迷藏。
__现在几何图形变的小鸟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你们愿意吗?请幼儿闭上眼睛。
__出示小鸟的色块画。
__看看小鸟躲到哪里去了?你们发现小鸟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上丰富的色块。
__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漂亮在哪里?__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色块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幼儿说,师边示范边讲解。
__想一想,除了用横线和竖线来变方格,还可以用什么线条变出方格来?幼儿说出一种线条,教师就出示线条图片。
__教师小结:这些几何图形可以变出许多不同的物体,各种线条也能变出不同的方格来,方格里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变成了漂亮的色块。
你们想来试一试吗?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捉迷藏》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捉迷藏》教学目标:1. 掌握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准备工作:1. 准备一片宽敞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
2. 准备一些障碍物,如桌椅、玩具等。
3. 准备一个指导学生的教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捉迷藏》。
2.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捉迷藏的规则和目标。
二、讲解游戏规则(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捉迷藏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2. 强调游戏的安全性,以及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三、示范游戏(1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对游戏的具体流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规则和操作进行深入理解。
四、分组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迷藏者”,其他学生担任“追捕者”。
2. 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协商,制定出最佳的捉迷藏策略。
3. 每组轮流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和指导。
五、游戏总结(10分钟)1.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心得。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策略和经验,以及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捉迷藏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捉迷藏游戏规则和变种玩法。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捉迷藏游戏的心得体会。
2. 提醒学生下节课带来自己设计的捉迷藏游戏规则和变种玩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分组练习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也得到了一次锻炼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捉迷藏》教案1活动目标:1.乐意尝试用小乐器进行游戏和演奏活动。
2.通过感知对比,尝试听辨四种乐器的声音,并在游戏和演奏活动中正确运用。
3.能看懂图谱,迅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运用所听出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认识铃鼓、沙锤、响板、碰铃四种乐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熟悉乐曲《郊游》。
2.物质材料的准备:铃鼓、沙锤、响板、碰铃四种乐器若干。
音乐播放器、帷幕、四种乐器图样标记。
地面用彩色粘贴布置成田字格状,分别贴上标记。
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乐曲《郊游》演奏图谱。
活动过程:一、活动的引入。
1.以与藏在帘子后面的小乐曲做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听辨的兴趣。
2.教师分别敲击乐器,幼儿进行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称。
二、听辨乐器声音,与小乐器做游戏。
1.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与小乐器交朋友。
2.教师在幕后敲击某种乐器,请幼儿辨别,判断后站在贴有它标记的家中。
3.听辨过程中让幼儿自由交换手中的乐器,感受每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形式。
先后敲击某一种乐器。
同时敲击某两种乐器。
同时敲击某三种乐器(根据幼儿接受情况而定)。
三、在音乐背景下,听辨乐器并随着音乐旋律敲击乐器。
1.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教师先后敲击不同乐器,幼儿听到那种乐器的声音就演奏相同的乐器。
2.不停变换敲击乐器的种类,逐步加大听辨的难度。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同时敲击两种不同的乐器。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同时敲击两种声音相似的乐器。
在音乐背景下,轮换敲击和同时敲击乐器。
四、看图谱,合奏乐器。
1.看图谱,请幼儿根据图谱上的标记为乐曲《郊游》配伴奏。
2.进行打击乐表演。
3.在演奏打击乐《郊游》中,引导幼儿理解和听指挥进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动延伸:1.继续接触有关符号、节奏、音符的游戏活动。
2.投放多种打击乐器,鼓励幼儿利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听辨出铃鼓、碰铃、沙锤、响板四种乐器的声音。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捉迷藏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捉迷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与位置》,详细内容为“捉迷藏”主题活动。
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幼儿感知和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运用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词。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和理解空间方位词。
难点:捉迷藏游戏中,幼儿能灵活运用空间方位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玩具等。
2. 学具:小书包、书本、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到空间方位词。
教师在游戏中适时引导幼儿注意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捉迷藏游戏中涉及的空间方位词,如“躲在桌子下面”、“藏在门后面”等。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指令,让幼儿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如“把书本放在小书包上面”。
幼儿互相检查,确保动作正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捉迷藏游戏中还有哪些空间方位词。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间方位词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继续探索和运用空间方位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2. 内容: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捉迷藏游戏:桌子下面、门后面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庭中运用空间方位词的例子。
2.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家里找到了躲在沙发后面的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幼儿感知和理解空间方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空间方位词,如左右、远近等。
《捉迷藏》中班教案(精选21篇)
•••••••••••••••••《捉迷藏》中班教案(精选21篇)《捉迷藏》中班教案(精选2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捉迷藏》中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捉迷藏》中班教案篇1设计思想: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游戏永远是他们最钟爱的活动。
捉迷藏这一游戏是幼儿经常会经历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对于这一游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恰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太阳与一群活泼可爱的颜色在捉迷藏这一活动,散文语言生动有趣机具儿童化,动感强烈易于表现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散文。
本活动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以游戏为主线贯窜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增长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1、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体验散文所表现出来的愉快情绪。
2、理解词:静悄悄,学习句式:有的……有的。
3、初步懂得黑夜与白昼交替的简单道理。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背景图及立体移动教具2、红、黄、蓝、白、绿挂饰与幼儿人数相等、3、云、树叶、菊花、天空、玫瑰花、小草立体教具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环境:这里有什么?2、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提问:你刚才躲在什么地方?3、欣赏散文第一遍后提问并演示教具:(1)谁和你在捉迷藏?(2)有哪些颜色和太阳在捉迷藏?4、欣赏散文第二遍后提问:(1)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2)黑夜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3)颜色们都躲到哪里去了?是怎么躲的?(理解词:静悄悄)(4)为什么绿色要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学习句式:有的……有的……)(5)后来谁把手帕解开了?(6)为什么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颜色们全都找出来了?教师小结幼儿回答内容5、欣赏散文第三遍提问:颜色们还可以躲到哪里去?幼儿互相交流。
幼儿园数学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数学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数学教案《捉迷藏》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颜色的物品。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学会数数并对数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
1. 捉迷藏游戏
2. 数数小游戏
三、教学过程
1. 捉迷藏游戏
a. 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做好队形,一组成为躲藏者,一组成为寻找者。
b. 躲藏者将隐藏在教室里,寻找者去找躲藏者。
c. 寻找者找到后将他们带回出发点。
d. 如果所有的躲藏者都被找到,寻找者胜利,否则躲藏者胜利。
2. 数数小游戏
a. 老师将棋盘拿出来,放在地上。
b. 老师会让幼儿选出一种颜色的物品,将它们放在棋盘上。
c. 老师会出示一种颜色的物品,让同学找出多少个。
d. 老师会问,有多少个这样的物品?
e. 老师会挑战幼儿能否按照颜色数数。
f. 幼儿会开始数数,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g. 老师会鼓励幼儿继续练习,让他们练习更加熟悉颜色和数字的关系。
四、教学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将会掌握数字和颜色之间的联系。
他们也
将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团队合作,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
察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从句幼儿自由玩乐中引导幼儿们学习。
在捉迷藏游戏中,幼儿们激发了强烈的自豪感,他们相信他们能够找到所有的躲藏者。
在数数小游戏中,幼儿们开始理解数字和颜色之间的联系。
这一
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使其更有趣,这样会让幼儿们更加愉快地学
习数学。
《捉迷藏》 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捉迷藏游戏中的数学原理,如位置、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2)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捉迷藏中问题的方法。
2、难点(1)在复杂的场景中准确判断隐藏者的位置。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捉迷藏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游戏竞赛法:以游戏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捉迷藏场景、问题和答案的课件。
2、道具:准备眼罩、标志物等用于实际游戏。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吗?在捉迷藏中有没有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难题?2、讲授新课(1)介绍捉迷藏的规则:一个人蒙上眼睛,其他人在规定的范围内躲藏,蒙眼者要通过寻找线索和推理找出躲藏者。
(2)结合课件中的场景,讲解位置、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例如:“小明躲在大树的左边,距离大树约 5 米远。
”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位置。
3、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蒙眼者和若干躲藏者。
(2)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捉迷藏游戏,游戏结束后,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讨论在游戏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躲藏和寻找。
4、课堂练习(1)展示一些捉迷藏的问题,如:“小红躲在花坛的后面,花坛在教室的西南角,你能找到小红吗?”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寻找的路线。
(2)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归纳(1)请学生分享在游戏和练习中的收获,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2)强调数学知识在捉迷藏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
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1【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2、听懂老师的指令,有一定自控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音乐游戏【活动重难点】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猫妈妈头饰;捉迷藏游戏的环境布置;已掌握猫走步的动作【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律动进入场地1让幼儿观看小猫视频2和老师一起学做小猫的叫声和走路师:“今天天气可真好,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做游戏,谁是我的小猫呀?我要看看哪只小猫最聪明,做得和妈妈一样”律动《猫走步》进入场地,幼儿围坐半圆师:“瞧,我们今天来到森林里了,你们看森林里有些什么呀?幼:“有草、有树、有房子”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二、学习游戏规则师:“小猫们可真能干,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唱首歌吧!”复习歌曲《找小猫》问:刚才歌里唱的是谁和谁在做什么?小猫和妈妈玩捉迷藏,心里怎样?(高兴)小猫捉迷藏的时候可以躲在哪里呢?小猫躲好以后,怎样才不会被妈妈发现?”三、师幼一起游戏1、交待玩法师:“小猫们可真聪明,现在就和妈妈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待会儿小猫唱完第一段歌曲以后就去找个地方躲起来,别乱动,被妈妈找到的小猫,妈妈会摸摸他的头”当唱完两段歌曲后,猫妈妈会喊“还有的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发现的幼儿就站出来:“在这里”!2、第一遍游戏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唱完第一遍歌曲后再躲藏的幼儿3、第二遍游戏猫妈妈表扬躲好后没有乱动,没有发出声音的小猫,提醒其他幼儿躲好后不乱动根据实际情况特别表扬找到不一样的躲藏方式的小猫,比如趴在草丛里,并请没有被发现的小猫来说说自己是躲在哪里的4、第三遍游戏视幼儿情况决定游戏次数四、游戏结束“小猫们,今天玩的高兴吗?天黑了,小猫的肚子也饿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吃饭吧”游戏自然结束中班游戏教案《捉迷藏》2活动目标:1.在对比欣赏和用身体动作表现的基础上,感受线条的长短、方向、粗细、曲直等不同性质,进一步认识直线、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捉迷藏, 或称躲猫猫, 捉迷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 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又被叫做“藏猫儿”、“藏模糊”、“藏迷”、“蒙老瞎”、“藏没(mu)”等。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 供大家参考。
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1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 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 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
--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 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 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 树上有1只松鼠, 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 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 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 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
--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 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魔术带来的快乐。
2、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图画(由数字组成的图画)、笔、数字1——10卡片、数字表格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都藏着哪些数字, 引入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画(由数字组成的), 每人一张, 让幼儿从图画中能找出哪些数字?
2、在大屏幕中出示一只兔子, 让幼儿观察都有哪些数字?(2, 8, 5, 6, 7, 1, 3, 9)
3、大屏幕中出示表格, 让幼儿观察表格里藏着数字几(让幼儿说出准确的方位, 第几列, 第几行)?
4、用猜出来的表格变魔术
老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 让幼儿从中抽取一张, 给小朋友看他抽的数字几, 老师不能看, 小朋友把数字卡片藏起来, 然后老师根据表格来猜小朋友拿走的是数字几?
5、让幼儿说一说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的?(每次老师都会问第一行有没有这个数字, 第二行有没有这个数字, 第三行有没有这个数字, 第四行有没有这个数字)
6、让幼儿来体验魔术——藏数字的快乐
三:活动延伸
老师把数字表格中的数字变多, 让幼儿体验其中的奥秘。
捉迷藏中班教案数学3
教材简介:
秋天的草地上, 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 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
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 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
“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
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 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 通过快乐的游戏, 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 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 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 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 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 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序列。
活动难点:
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 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 瞧, 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
2、小动物排成几排?(2排), 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3、小动物要和你们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说出一个动物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地方, 让别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4、用例如“头上有花的小动物是谁?”这样的话来说。
二、游戏一
1、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个捉迷藏的游戏。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
2、小动物们躲起来了, 小朋友闭上眼睛。
哎, 谁躲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厉害, 都能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看出来。
三、通过纵横序列认识房间号
1、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真开心, 现在它们还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课件)看, 小动物的家有几层?(三层)最高的是几楼?!来自屈.老师教案.!最低的是几楼?中间呢?(在白板上写出楼层号)看, 一楼有几个房间?哪间是第一间?(老师写上房间号)
3、我们把1楼的第一个房间叫做101, 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楼的第二个房间叫几零几?第三个房间呢?
2楼的第一个房间叫什么?第二个房间是几零几?第三个呢?谁能说出3楼的房间号?
4、现在我们来做个“我说动物你说房间号”的游戏, 反之, 我说房间号, 你说动物。
四、游戏二
1、现在, 动物们要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看, 谁躲起来了?(河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马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河马住在哪个房间?你能用“几零几的谁藏起来了”这样的话来说吗?
2、一个动物藏起来你能找到, 多藏几个你能找出来吗?
3、这次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住在几零几房间?
4、小朋友真厉害, 都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找出来。
5、这次小动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体怎么样了?(小猪转过身来了)哦, 原来是让我们找转过身来的动物。
几零几的小猪转过身来了?
6、
看, 这次有几个动物转过身来了?(3个)它们是谁?谁能用“几零几的谁转过身来了”来说?老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知道是狮子?它是狮子爸爸还是妈妈?
7、小朋友们眼睛真亮, 都能找到躲起来的小动物。
如果动物再多躲几个你还能找到吗?那躲几个你能找到?全都躲起来你能找到吗?
8、(出示课件)几个躲起来了?你还知道它们是谁吗?河马在哪儿?犀牛呢?301会是谁?你还记得哪个动物的位置?
五、幼儿操作
1、这儿也有楼房, 还有9个动物的图片, 请你把动物送回它们的房间好吗?
2、结合课件评价。
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动物都回到自己房间了吗?(检查操作结果)啊, 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谢谢你们。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戏, 老师的书上还有好多动物在玩捉迷藏呢, 走, 和老师一起去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