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一生仕途困顿

合集下载

清代作家简介

清代作家简介

清代作家简介(徐昭辰整理)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改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兼诗人。

提倡“经世致用”有关民生之实际学问,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诗学杜甫。

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著作。

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关心天下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

“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

其诗感情真实,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其代表作《山居杂咏》。

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举人,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后归隐于衡阳石船山的著述终,人称船山先生。

其论诗“以意为主”。

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

代表作《落花诗》一卷、《正落花诗》10首、《续落花诗》30首、《广落花诗》30首、《寄咏落花》10首、《落花诗体》10首、《补落花诗》9首,共99首,仿效屈原《九章》以抒写自己亡国之痛。

一生著作甚丰,有《船山遗书》、《薑斋诗文集》、《薑斋诗话》等。

吴嘉纪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

明灭时27岁,亲眼看到清兵南下沿海居民遭屠杀的情景,于是绝意仕进,隐居东淘,布衣终身。

诗歌极写兵燹灾荒和民生疾苦,《临场歌》描写淮南产盐地区的阶级压迫,对封建官吏鱼肉盐民的情况加以揭露,对广大盐民的悲惨生活表示同情。

《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屈大均屈大均(1630——1696)字华夫,号翁山;广东番禺人。

清兵入粤时,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周游各地。

力图恢复,曾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交。

明亡,削发为僧,中年还俗,更名大均。

他的诗有鲜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因遭清廷严禁。

其诗兼学李杜,风格高浑雄肆、慷慨有奇气。

唐诗赏析-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

唐诗赏析-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

黄景仁《杂感》原文|译文|出处|赏析'《杂感》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

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杂感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清代: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①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②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③薄幸:对女子负心。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

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言也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

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黄景仁诗词集10篇

黄景仁诗词集10篇

黄景仁诗词集10篇黄景仁(1749年-1783年),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黄景仁诗词集,来欣赏一下吧。

池阳杜牧祠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登徒好色马卿消,黄绢清歌响未遥。

我读先生《燕将录》,鬓丝禅榻太无聊。

孙薇隐自句曲归以诗示辄题于端即和其春日枉赠之作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句金之坛闲有陵,云可度世而上升。

东南一窍辟地肺,绵延休气时云腾。

华阳玉碣闭千载,登空有蹻谁其乘。

我生梦见且未得,君有仙骨君先登。

神君抗手不复顾,曲城阊阖呼可膺。

江山文藻待洗刷,乘风欲去何由能。

谴诃元放叱抱朴,笑彼过客如风镫。

丛花匹练俯下界,幻作组绣罗君膺。

归来脱袖出奇句,是何光气谁依凭。

试听掷地响金石,不然扪字生圭棱。

竹坟篆鼎披诘屈,冰车铁马驱凌兢。

星枝落笔芒四射,虹血漉剑斑初凝。

不愁呕心鉥肝肾,云梦x胸浮蒸。

始知名山助才力,技至此矣胡能称。

灵蛇荆璧家所握,嘈囋众响喧蛙蝇。

君其一出空所见,始以赫日消春冰。

由来文章贵瑰傀,肯袭蹊径循畦塍。

《云君》《山鬼》义斯正,墨兵蒙寇言差恒。

云奇岂复古人过,况以常语相因仍。

长庚星死玉楼召,此事让君三折肱。

参之韩杜得沈奡,大厥门户归高曾。

游山读书更十载,恐绝来者难攀承。

我方兀兀弄铅椠,方幅偪仄无尺缯。

惠连得句自吟赏,束晰漫语丛讥惩。

谬逢作者癖痂嗜,积气得吐相夸矜。

忆从去春枉君作,迟久不报理讵应。

苦缘望气已辟易,疲军再鼓嗟难兴。

倾心倒意讵能默,聊用撮壤崇山层。

自知俗骨不能换,烦君汲引抛长绳。

朗吟偕访旧游去,挈我骑二茆龙升。

历城道中朝代:清朝|作者:黄景仁北游忽不乐,东来揽齐岱。

陆尽燕赵交,水送汶泗会。

只有清济源,伏流隐支派。

亦如古达人,心迹有时晦。

群山尽朝岳,敢向不敢背。

峨峨灵威丈,揖我青霞外。

试论黄景仁的性情对其诗歌的影响

试论黄景仁的性情对其诗歌的影响

试论黄景仁的性情对其诗歌的影响武凤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500)摘要:黄景仁一生短暂,却留下了三千多首酸苦清新、缠绵悱恻的诗歌,多为愁苦之音,与当时的盛世显得格格不入。

究其原因,这与他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有着重要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性情。

岁贫孤苦、命途多舛、科举失利、爱情不幸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他敏感自卑、多愁善感、孤傲自负等复杂纠结的性情,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的经历和性情影响。

探讨性情对诗风的影响,并结合时代来考察其诗歌的独特性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黄景仁;诗歌风貌;影响中图分类号:I22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153(2019)01-0066-0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明清诗歌。

一、乾嘉诗坛乾嘉诗坛,人才辈出,各领文坛风骚,然而这看似河清海宴,时和岁丰的盛世背后却隐藏着社会身份地位悬殊、百姓生活富穷等各方面的差距和矛盾。

针对当时的文坛以及对知识分子的引导,乾隆皇帝还亲自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对全国书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只为了进一步控制拉拢民心。

其中最为严酷的牢狱之灾是文字狱,知识分子只要说句话、写首诗、发个牢骚,语中只要带有“明、清”两个字,都会被曲解为诋毁清王朝,被蒙上不拥护大清王朝的罪名。

在这种严酷的政治高压下,知识分子们都胆战心惊,不敢轻胆地看书、更不敢说朝堂到很大的束缚,知识分子中来逃避残酷的现实。

文,将经学入诗入词,道学风,出现了一些歌功颂德、沈徳潜为代表的正统诗派厚”的诗教观,强调“诗言当时亦有不少人坚持与正念,如袁枚等人提出的“性表现个人情感。

黄景仁亦是坚持这一诗学观念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他的大量诗歌中就真切地体现出他独特的个性。

清代统治者一边大兴文字狱,一边又大力推行八股取士制度,这对那时的士人既恐惧又憧憬,对于大多数出身寒门的士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光耀门楣的唯一出路,但并非人人都能挤进这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从《都门秋思》看黄景仁诗的“哀情”与“豪气”

从《都门秋思》看黄景仁诗的“哀情”与“豪气”
维普资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删 l fre n ̄ iA窖 mt U 商 t s dl ec d o ltrM: , 啦 u o a y 0a , neE i (  ̄ t
20 年第 2 第 8 06 期( 卷 总第 2 期 ) 8
仕途 困顿 。而 乾隆 四十 一 年 (76 , 2 岁 那 年 , 以看 作 他 17) 即 8 可
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是年他赴天津参加乾隆东巡召试钦 取二等、 赏缎二匹、 并赐武英殿书签官职位 。第二年听说好友洪 亮吉丁母忧便写信给他, 说道 : “ 人言长安居不易者误也, 若急为 我营画老母及家累来 , 俾就近奉养 , 累若矣。 不致 ”而入京却无 资费, 只有将家中仅有 的“ 田半顷、 屋三椽” 典卖“ 得金三镒” 才得 以北行( 黄逸之《 黄仲则年谱》移家到京师, ) 并没有如原先所想 的得官加俸 , 反而更捉襟见肘 。常言说“ 穷而后工”《 门秋思 ,都 ( 四首)这样 的名篇, 》 就是仲则在这种窘境之下写出的。
* 收稿 日期 :0 5 O O 20 —1 一2 作者简介 : 韩 莉( 9 2 , , 1 8 一)女 甘肃陇南人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 向: 古代文学 ( 明清 ) 元 。
充 溢全 诗 。
黄景仁, 字仲则 , 又字汉镛, 自号鹿菲子 . 江苏武进人 , 生于 清乾隆十四年(79, 14)卒于乾隆四十八年(73 , 18 )年仅三十五岁。
遗 著 编成《 当轩 全集 }2 。他 自称 是 北 宋 黄 庭 坚 后 裔 。翁 两 2卷
方纲也说:仲则为文节后裔 , “ 每来吾斋 , 拜文节像, 辄凝 目沉思 久之 。(悔存诗钞序 ”《 ) 从众多的史料记载来看 , 无例外写 伸则一 生贫病 交迫 , 毫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呈袁简斋太史》,诗名极盛、命运也出奇坎坷的黄景仁,这是一首抒发他怀才不遇的作品。

黄景仁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由袁枚推荐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何必求官?匆匆十年,留名一方,又怎比得上著书文章,文史留名?我因文章流传千年,胜似为官显赫一时。

”这是他的代表诗句,典型的怀才不遇的愤懑,却也有文坛发展,留名千载的远大抱负,不妨认为是作者寻求人生意义第二条路的心声。

黄景仁自然有说这话的本钱。

少年时期的黄景仁即以早慧著称,后来连试“江宁乡试”,却一再落榜,连个举人也未考中,只得以给大官做幕僚来谋生,病逝的时候,还是靠友人的资助才能办完后事。

可以说,他是在困苦潦倒、贫病交迫中走完他三十五岁的生命历程的。

然而另一方面,黄景仁在生前身后都堪称声名藉盛,“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推崇者中,也有很多达官贵人和文坛耆宿。

这两种境遇交织于黄景仁一生,养成了他愤世嫉俗、恃才傲物的性格,尤其是对在官场中如鱼得水的人,更难免以白眼视之了。

不过细心体味,黄景仁这两句诗里又有几分矫情的味道。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不看重“仕宦”。

旧时文人出路很窄,要想建功立业,就不得不将“仕宦”作为首要选择,其次,为了个人和家庭乃至家族的利益,也必须去谋取一官半职,否则,黄景仁何必为了一个举人的资格一考再考,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去看一个又一个雇请他入幕的高官的脸色呢?黄景仁轻视做官的人,说“仕宦匆匆只十年”,实在是个人凄凉境遇下的愤极之言。

就因为是愤极之言,所以,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是否文人随便划拉几句,就能“千古”流传?是否投身官场的人,其工作的价值就很低?恐怕还不能这么说。

黄景仁诗选(增订本)

黄景仁诗选(增订本)

谢谢观看
0
5

2
3
5


伯扶、少云
昆仲、施大
雪帆消寒夜
集分赋
第237章次韦进士书 城见赠移居四首原韵
奉酬(选三)
第238章张鹤柴招集 赋得寒夜四声(四首
选二)
第239章元夜独登天 桥酒楼醉歌
第240章正月见桃花 盛开且落矣
第241章送陈 1
理堂学博归江 南(四首选二)
第242章送嵇
2
立亭归梁溪
3
第243章苦雨
3 第228章夜坐
示施雪帆
4 第229章挽李
南磵(三首选 一)
5 第230章挽毛
明经佩芳(二 首选一)
0 1
第231章三 叠夜坐韵 (二首选一)
0 2
第232章题 施锡蕃雪帆 图四叠前韵
0 3
第233章笥 河先生见次 原韵复叠二 首
0 4
第234章痴 儿
0 6
第236章偕 少云、雪帆 小饮薄醉口 占
读书笔记
很难给黄景仁的作品风格、流派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其中充斥的孤独感与一种不满的反抗精神令人尤为**。 没想到清朝也有好诗。 一集《两当轩》,半是凄凉语。黄仲则虽也是才华横溢,然而家境贫寒,所以性格固然磊落奇崛,而倨傲寡 合,一生穷愁潦倒,怀刺十年字磨灭,过着杜甫、姜夔一样的落魄生活。仲则的七言古诗亦多有佳句。
0 5
第265章徐 沟蔡明府予 嘉斋头闻燕 歌有感
第267章和毕 1
中丞悼亡诗 (二首选一)
第268章咏怀
2
(十首选三)
3 第269章赠徐
二(二首选一)
4
第270章秦淮
5 第271章典衣

点点情思——品评黄仲则的《秋夕》

点点情思——品评黄仲则的《秋夕》

史学文艺·171·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

这首诗是黄仲则早期的作品,据传此诗作于诗人19岁时,年少的黄仲则与姑母的侍女情投意合,他们相互约定厮守终身,但无可奈何,这份情最终成了悲剧。

命运没有垂怜这两位两情相悦的年轻人,黄仲则一生都是在孤苦无依颠沛流离中度过,在黄仲则35岁时,正值年盛时期,在困顿中客死他乡。

而黄仲则思念一生的初恋,在最好的年华里,草草地被卖进了官员府邸做了歌姬,后来又卖给了盐商,从此有情人天涯各别离。

初读此诗,诗中诗人表露的点点相思之情扑面而来,再读此诗,诗中辗转反侧的相思更显得黯然惨淡,引起共鸣,不经与作者一同悲上心头,黯然神伤。

一、静寂无声的相思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首联中,诗人坐在木桂树搭建的堂屋中,夜色已晚,堂屋静寂无声,只听见报更的更漏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在漫漫长夜中,变成了哀怨而又绵长的呜咽声。

诗人内心定是烦闷的,被这滴滴答答的更漏声音搅乱了心绪,他想到了遥远异乡的恋人,诗人虽然与恋人相隔两地,但是同心合意。

萧瑟的秋天夜晚,也难以抑制两颗心互相思念的情愫。

诗人与恋人互相思念之情,通过诗人想象的方式,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枷锁,将两颗互相依偎契合的心意浓缩在“一种秋怀两地知”诗句中。

二、难以道说的感慨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颔联中,诗人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许是秋夜难耐,诗人从堂屋走到园中,抬头仰望星空,秋天夜晚繁星点点,又令诗人想起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每年牛郎织女尚能在七夕佳节相聚一次,而如今在风露中伫立多时的诗人,到底是为了谁呢?“羡”一词不仅说明诗人内心羡慕牛郎织女在七夕的相会,而且也反映出诗人难以道说的内心情感。

接着一句反问,表现出诗人的无可奈何与沉甸甸的相思之情。

此时,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人在月夜下的剪影:凝眉紧促,抬头望天,默默无言,衣服沾上了露水,一个多愁善感并且痴情的形象栩栩如生。

黄景仁的经典诗词《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的经典诗词《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的经典诗词《癸巳除夕偶成》《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赏析】首句“千家笑语漏迟迟”,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描写了千家万户喜气洋洋、欢歌笑语的欢乐情景。

次句“忧患潜从物外知”,情绪骤然转为低沉,写诗人因忧患而思绪绵绵。

“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忧国忧民之心。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两句,写诗人因“忧患”情绪而产生的独特行为,刻画出一个忧心忡忡而又孤独寂寞的人物形象。

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默不作声,仅仅凝望着天空,盯着一颗星星看了多时。

“悄立”二字,看似平静,实际上却仅仅外表的平静,暗示的是心中的不平;“人不识”点出欢歌笑语之人不能理解诗人的忧患,突出诗人的孤独心境。

末句,极写诗人的忧愁郁闷心情,显示出一种旷世的孤独。

“一星如月”体现出作者的专注精神,诗人专注于一颗孤星,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正表现出其寂寞无依的心境。

而“看多时”则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

诗人在除夕之夜不欢享天伦之乐,却要看星多时,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到底是什么令诗人彻夜仰望星辰呢?除了怀才不遇,穷途潦倒,贫病交加的身世之感,似乎还酝酿着某种危机正向社会袭来的一种忧思。

作者身处“康乾盛世”,但这个繁华盛世的外表下,却隐藏了各种社会矛盾,作者居安思危,忧虑深沉。

扩展阅读:黄景仁的人物简介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

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

父黄之掞,为县学生。

黄景仁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的哥哥罹病身亡。

黄景仁依靠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

17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

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各为诗歌,人们评价说,黄诗似李白,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

杂感 清代黄景仁诗作

杂感 清代黄景仁诗作

杂感清代黄景仁诗作《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衍生注释:- “仙佛茫茫两未成”:意思是求仙求佛都没能成功。

这里“仙佛”代表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归宿。

- “不平鸣”:因心中的不平而发出呼声。

- “风蓬”: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形容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 “泥絮沾来薄幸名”:“泥絮”比喻被尘世烦恼所束缚。

“薄幸名”表示不好的、负心的名声。

- “堪白眼”:值得被人用轻蔑的眼光看待。

“白眼”是一种表示瞧不起的眼神。

赏析:主题上,这首《杂感》充满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书生地位的喟叹。

情感上相当复杂,既有着对壮志未酬的愤懑,又有对现实中自身声名被污的无奈。

开篇“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直接宣泄出自己求仙佛不成,只能在暗夜独自抒发内心的不平。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以风蓬、泥絮自比,写尽漂泊之感以及无端的名声受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诗人的激愤之语,也是本诗最为人所知的句子,表达了在当时社会中书生不被重视、受尽冷眼的状况。

最后“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又可见诗人在无奈之下还是坚持自我发声的倔强。

表现手法上,善用比喻,如用“风蓬”“泥絮”等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同时直抒胸臆,将心中的愤懑、无奈等情感直接倾吐出来。

作者介绍:黄景仁,清代诗人。

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

他的诗作多表达自己的穷困、在仕途上的不顺以及内心的悲苦情绪。

他像很多古代不得志的文人一样,空有满怀抱负却难以施展,只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歌来抒发,其诗感情真挚浓郁,艺术感染力很强。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文学社团的讨论会上,大家在讨论当今文科出身的人在职场的遭遇。

小王说:“我感觉我们文科生出去找工作经常被歧视呢。

”这时小李接话道:“就像清代黄景仁说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以前书生不受重视,现在感觉文科生也有类似的烦恼呢。

客中闻雁黄仲则阅读答案

客中闻雁黄仲则阅读答案

•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衣” 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 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捣衣的声音,更是一 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 他们的饥 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 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 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 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 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 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鸳绮裁易 成,龙乡信难见。(乔知之《从军行》)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 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 关西。(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 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 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 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李 白的《子夜吴歌· 秋 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 客中闻雁 • 黄仲则 • 山明落日水明沙, 寂寞秋城感物华。 • 独上高楼惨无语, 忽闻孤雁竟思家。 • 年星鬓为伊加。

浅析黄景仁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黄景仁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抒情诗 中 , 是营造氛 围、表达人 生体 验 的重要 因素 。黄景 如不 散 ,那用泪滂沱 。” (《 月 十四夜 》 ) “ 角声风断处 ,月 仁才华 横溢 ,生性孤傲 ,曾经五应 江南 ,三应顺 天乡试 ,都 黑 四林秋 。危 坐忽消烛 ,高吟欲震楼 。” (《 十八夜 》 ) 等 没有结 果。因而一生仕途 困顿 ,生 活窘迫 ,以致穷愁潦倒 。 等。在这些诗 中 ,夜和 月组 成 了一 幅萧瑟清冷葡 即桅子花 ,全诗弥漫着一股清 冷空寂 的气 息。桅子 花的香气 、深夜的凉 气、开敞的房门 、 落月投下 的阴影构成 了一幅虽然 幽美 ,却 隐含 寂寞的画面 。 在 《 醉醒 》里 ,月还 只是诗人 赏玩的对象 ,是 诗人孤寂落寞 心情的慰藉 ,而在 “ 明月几 时有 ?人间何事无 。” (《 月下
摘 要 :黄景仁 是清朝 乾嘉 时期生 不逢 时的一位 诗人 ,一生都是 在四处 奔波 中艰 难谋 生 ,虽然 贫病 交迫、仕 途 困顿 ,却
在诗歌 中找到 了 自己的理 想。这种理 想通过他常用的 “ 月”意象得到 了深化 。月在 黄景仁诗歌 中或是衬托孤 寂 ,或是寄托愤 激 。或是表 达 离愁 。本文从黄 景仁诗 歌 中的 月亮 意象入手 ,并结合诗 人的 生平经历 ,在诗歌 中挖 掘诗人 背后难 以言说的情
多首 ,在这些诗歌 中诗人携月 同行 ,揽月寄 兴。在他笔下 , “ 月”被予了特别 的意义 ,给人 不再是抽象 的知觉 ,而是 一 杂感 》 ) ,月就不再 仅仅是一个 客观存在 ,而是某物的象 里 种审美 意象 ,借 此传达 出幅 幅生动 的 画面 和种 种真 挚的 情 征 。诗人 心中的郁结之 气 、愤愤 之情 ,在黑 暗的世上无处可 感 。本文主要选取 了黄景 仁诗歌 中较为普遍 的 “ ”意象来 诉 ,只有在深夜 无眠时 ,月亮成 了诗人人生孤独 痛苦 之极、 月 进行分析 ,试图挖掘这一 意象背后 所隐藏 的深厚情感 ,具有 无 力摆脱 时的倾诉 对象 。

黄仲则的悲秋说

黄仲则的悲秋说

黄仲则的悲秋说作者:田玲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5期摘要:清代乾隆年间的杰出诗人黄仲则以才情焕发的“诗人之诗”,奠定了其清诗名家地位,被推为“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

”郁达夫曾说:“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心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

”作为一位真正的悲剧诗人,不管诗人还是其诗歌都常常充满“悲秋”色彩。

关键词:黄仲则;悲秋;诗歌;人生作者简介:田玲玲(1990.6-),女,甘肃省礼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自号鹿菲子。

清代江苏武进人。

清高宗十四年己巳正月四日出生在其祖父黄大乐的高淳学署,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四月二十五日客死于山西运城的河东盐运使沈业富署,计年三十四岁。

遗著编成《两当轩全集》二十三卷,近一千四百首,包括诗1172首,词216首,文7篇。

黄仲则其人及诗歌给人的印象是伤怀悲秋的,诗人二十七岁时检存诗稿,作《自叙》一篇,谈及自己的诗歌创作,提到:“间一为之,人且笑姗,且以其好作幽苦语,益唾弃之,而好益甚也。

”可看出,黄仲则的诗篇多幽苦之语。

其诗正如诗人挚友洪亮吉所语“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

纵观《两当轩集》现存的一千多首诗歌,“秋”作为重要意象,出现了210次,带“秋”字的诗就有72首。

可见悲秋是黄仲则诗歌的重要主题。

黄景仁一生困顿早亡,满腹才华却郁郁不得志,孤独凄凉的心境以及充满了悲秋之情的性格,致使他将诗歌与秋天的萧瑟、凄凉相结合创作出大量极具悲秋气息的诗歌,格调凄美,文情呜咽。

悲秋诗在黄仲则的诗歌中,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态和诗格,而且体现出了不同阶段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悲痛。

下面笔者以其行踪为线索,将诗人短暂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概述。

并择出诗人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悲秋诗歌,同时结合诗人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分析其悲秋诗,解读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黄景仁——精选推荐

黄景仁——精选推荐

黄景仁黄景仁黄景仁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

字汉镛,⼀字仲则,号⿅菲⼦,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四岁⽽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计,曾四⽅奔波。

⼀⽣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之⼀。

诗学李⽩,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诗极有特⾊。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介绍黄景仁为北宋诗⼈黄庭坚的后裔。

祖黄⼤乐,为⾼淳校官。

⽗黄之掞,为县学⽣。

黄景仁4岁丧⽗,⼗⼆岁祖⽗去世,⼗六岁时唯⼀的哥哥罹病⾝亡。

黄景仁依赖母亲屠⽒养成,⼋岁能制举⽂,16岁应童⼦试,三千⼈中名列第⼀,“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

17岁补博⼠弟⼦员,于宜兴氿⾥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

乾隆三⼗⼀年,于江阴遇同⾢洪亮吉,各为诗歌,⼈们评价说,黄诗似李⽩,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

次年,黄景仁娶赵夫⼈。

乾隆三⼗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

在朱筠幕,于采⽯矶的太⽩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偕宴太⽩楼醉中作歌》诗传诵⼀时。

他在⼆⼗四岁⽣⽇时写的⾃寿词《沁园春》⾮常伤感:苍苍者天,⽣我何为?令⼈慨慷。

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寒⾄此,⾟味都尝。

似⽔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

临风叹,只六旬⽼母,苦节难偿。

男⼉堕地堪伤,怪⼆⼗、何来镜⾥霜。

况笑⼈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

寿岂⼈争,才⾮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

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藏。

乾隆四⼗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等,授武英殿书签官。

乾隆四⼗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

家境⽇贫,在北京从伶⼈乞⾷,粉墨登场,⼊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

乾隆四⼗⼋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太⾏,抱病赴西安,⾄⼭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

02?从拒绝到接受:既因为观念的变化,也因为广告形式的转变

02?从拒绝到接受:既因为观念的变化,也因为广告形式的转变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纷至沓来,各类知识付费的概念与商业模式屡屡不绝。

不过对内容创业产生质疑的也不在少数,而笔者认为当前正是内容创业者的绝好机会。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有一位名叫黄景仁的年轻诗人数次科举不中,他对月长叹,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写下了一首诗。

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并不高,也没有入选教科书,但其中有一句流传甚广,几乎写尽了古代读书人的心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生不得志的黄景仁自幼穷困,十五岁起就开始为生计奔波,惊世的才华并没有给他带去任何经济上的帮助,也没能让他获得自由创作的机会,最终只活了34岁就郁郁而终。

与黄景仁相似的书生还有很多,比如总被吐槽‘很忙’的杜甫,他也和黄景仁一样一生穷困,官场不得志,晚年时受困于财,生活难以为继,漂泊数年后,一代诗圣因无钱治病,病故于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试想当时的环境,有才华的读书人几乎只有学而优则仕这一条,寒窗苦读数十年后名落孙山,不难明白为何会有‘百无一用’的慨叹。

十年前,移动互联网横空出世,前一波显著流量红利在短短的几年内被瓜分殆尽,营销效率随着媒介的纷杂而逐渐下降,很多人感叹“流量见顶”“红利没了”。

事实上,市场从不缺流量。

2012年,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截止到现在,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1.51亿,公众号数量超过2000万,小程序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

这些人把观点、洞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理成内容,通过公众号或者小程序等形式分享给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陌生人。

这7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文章作者,漫画家,游戏制作人等内容创作者,他们以前可能只是迷茫的普通上班族,微信的诞生,让他们找到了向上生长的驱动力,为整个内容市场贡献了大量精彩的内容,也为广告主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

广告的存在,让创作者们得以拥有了另一重身份,与负责投放的广告主概念相对应,这些掌握着大量精准广告受众的创作者们也开始被称为流量主。

郁达夫与黄景仁

郁达夫与黄景仁

郁达夫与黄景仁作者:***来源:《同舟共进》2021年第07期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写旧体诗的作家,其中写得最好的,除了鲁迅外,恐怕得数郁达夫了。

夏衍曾称,新文学作家中在旧体诗方面成就卓著的,以鲁迅、郁达夫、田汉为“三绝”。

刘海粟在给郁云《我的父亲郁达夫》所作的序中,认为郁达夫“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

郭沫若在《郁达夫诗词抄》的序中也说:“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他的小说笔调是条畅通达的,而每每一泻无余,他的旧诗词却颇耐人寻味。

”那么,这位旧诗写得好的诗人,最看好的古代诗人又是谁呢?那就是清代诗人黄景仁。

郁达夫曾这样评价黄景仁的诗:“要想在乾、嘉两代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景仁莫属了。

”他还说:“觉得感动得我最深的,于许多啼饥号寒的诗句之外,还是他的那种落落寡合的态度……”【少年失怙,早慧早熟】黄景仁与郁达夫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是他们都少年失怙而早慧早熟。

清乾隆时期,一位9岁的小朋友去江阴应学使考试,住在客栈中,临考了还蒙被而睡,同考者喊他起来,他说:“我刚想到‘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两句诗,正要作下去,不要来打扰我。

”16岁时,他应郡童子试,在3000人中夺魁,被誉为“乾隆六十年第一人”——他就是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籍江西清江荷湖,明永乐年间移居常州。

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常被人挂在嘴边以自嘲,便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景仁的家世相当凄苦。

黄家至清代已没落,家人多短寿。

黄景仁4岁丧父,12岁丧祖父,13岁丧祖母,15岁时,唯一的哥哥黄庚龄又去世了。

黄景仁的妻子、子女亦早逝。

黄景仁19岁时便已满头白发,呼吸局促,常自称“短寿”。

黄景仁之父黄大乐在世时,尚能勉强维持生计。

父亲去世后,黄家只剩“田半顷、屋三椽”,以致“家徒壁立”。

寡母屠氏将儿子拉扯成人,母子感情很深。

黄景仁上私塾学艺时,年少无知,不知道喜好什么,偶然听闻有几本诗集束于高阁之上,便偷偷取来看,虽然一知半解,他却自认为看得透彻,爱不释手,并称:“这才是好东西啊!”抓笔就写起来。

谈黄景仁《竹眠词》所展现的精神世界

谈黄景仁《竹眠词》所展现的精神世界

学发展史》 中说 : “ 文学作品留下的 , 则是历史过程中 种种人物的心理活动 、 他们的喜怒哀乐 。 可以说 , 我们 的文 学遗产 , 是我们 民族 的一 部心灵史 。 ” 通 过解读 仲 则 的词 , 我们 能够 更 为真切 地感 悟 他 的精 神 所在 。 在他的词里 , 存 留着作者的情怀和希望、 人格操守和 志趣追求 。 我们从 中不仅可 以看到他落 魄失意精神 的面貌 , 而且依稀可以看到他的风度神态。 因此 , 解 读仲则的词 , 对于理解他的精神世界 , 至关重要 。
试, 均未获售。 一生仕途 困顿 , 生活窘迫 , 穷困潦倒 。 因而 嗟贫 叹苦 、啼饥 号寒 成 为仲则 词 的一个 重要 内 容。 如《 大有・ 秋夜有怀 , 次洪稚存韵》 写道 : 破 帽尖风 , 逗 窗斜 月, 耐十分、 秋枕 寒悄。 数征 期、 重阳节候将到。 夜长自 拥芦花被 , 共四壁、 冷蛩都 觉。 几处 水上楼 台, 一天雁 声 笼罩 。狂踪 迹 , 空 自笑。 洚水任漂流, 土人 争诮。 来往江潭 , 回首惊魂堪吊。 闻 说故 园霜菊, 疏 篱畔、 数枝斜靠。 还忆煞、 岁岁花前 , 个人清妙。 词人直抒生活的困顿与贫寒 。 首起两句, 言天寒 衣薄 , 是 深秋 冷 落景 象 , 令人生悲。 接下 来 叙 写 家徒 四壁 , 难 以抵 御秋 寒 , 生活 可谓凄 苦之 极 。 下片“ 任漂 流” 、 “ 来往江潭” 词人为了生计 , 四处漂泊。 尾句“ 岁 岁 花前 , 个人 清妙 ” 兴起 孤 独之感 , 笔 意凝重 而沉 痛 , 足见作者的贫穷孤独之状 , 充满着无尽 的苦涩酸辛。
①黄景仁著 , 李 国章校点. 两当轩集[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 9 8 3 .
②黄景仁著 , 李 国章校点. 两 当轩集[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 9 8 3 .

别意 清代黄景仁诗作

别意 清代黄景仁诗作

别意清代黄景仁诗作清代诗人黄景仁,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卖花声·立春 - 清代·黄景仁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杂感 - 清代·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别老母 - 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 - 清代·黄景仁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

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

总一样,文人宿草。

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

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

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

有亦是,寒郊瘦岛。

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

残梦醒,鸡鸣了。

绮怀 - 清代·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秋夜 - 清代·黄景仁弯弯曲曲的纬鸦和稀疏的烟,露华一片白凉茫茫。

云搅月沉海,风摇满天。

谁在午夜歌唱,寻找声音转向一个空的亭子。

长音短鸡继续呜叫,黎明的寒光激射。

癸巳除夕偶成 - 清代·黄景仁时间慢慢流逝,四面八方隐隐传来阵阵笑声。

高高站在石桥上的人,仿佛在人间,凝望天空,却见一星如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景仁一生仕途困顿,[1]生活极端窘迫,以致穷愁潦倒,赍志而殁。

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黄景仁撰困生活时曾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友人一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

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

黄景仁是封建社会中穷苦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悲惨遭际,反映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一个显著的特点,嗟贫叹苦,啼饥号寒成为他的作品中十分突出的内容。

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想在乾、嘉两代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

”的确,在他的笔下,凄怆悱恻之情,低回掩抑之感,表现得十分深刻感人。

如“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等名言警句,诉说穷愁潦倒的困境,凄苦之情,扣人心弦。

但他也有部分篇章反映诗人积极奋发的抱负,以及表现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和关怀。

如“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老亲病妇甕牖底,忧饥苦暑谁相伶?明知一雨难骤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编辑本段代表诗作山房夜雨山鬼带雨啼,饥鼯背灯立。

推窗见孤竹,如人向我揖。

静听千岩松,风声苦于泣。

稚存归索家书只有平安字,因君一语传。

马头无历日,好记雁来天。

春感亦有春消息,其如雨更风。

替愁双泪蜡,对语独归鸿。

宫阙自天上,家山只梦中。

东君最无赖,不放小桃红。

春兴夜来风雨梦难成,是处溪头听卖饧。

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别老母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岁暮怀袁简斋太史兴来词赋谐兼则,老去风情宦即家。

建业临安通一水,年年来往为梅花。

岁暮怀朱笥河先生小谪陈芳现在身,人间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安庆客舍月斜东壁影虚龛,枕簟清秋梦正酣。

一样梦醒听络纬,今宵江北昨江南。

和仇丽亭(五首选一)多君怜我坐诗穷,襆被萧条囊槖空。

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写怀望古心长入世疏,鲁戈难返岁云徂。

好名尚有无穷世,力学真愁不尽书。

华思半经消月露,绮怀微懒注虫鱼。

如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

夜梦故人半是离乡半梦乡,西风卷叶雨鸣廊。

云将只影穿关塞,月与平生到屋梁。

珍重赠言多未解,斯须携手亦何妨。

觉来枕上无干处,仿佛空帘去路长。

夜起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尺锦才情还割裁,死灰心事尚消磨。

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

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偶题斋壁天留隙地位方床,竹作比邻草护墙。

四壁更无贫可逐,一身久与病相忘。

生疏字愧村翁问,富有书怜市侩藏。

渐喜跏趺添定性,大千起灭满空光。

二十夜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

墨到乡书偏黯淡,灯于客思最分明。

薄醪似水愁无敌,短梦生云絮有情。

怪煞邻娃恋长夜,坐调弦柱到三更。

秋夜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谢,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微病简诸故人连晨泥饮已千场,触忤文园旧渴肠。

灯下故衫交酒泪,风前羸骨战冰霜。

苦吟未必因吟瘦,留病真成养病方。

自我体中原小恶,不妨过从话绳床。

岁暮怀郑诚斋先生(二首)打窗冻雨剪灯风,拥鼻吟残地火红。

寥落故人谁得似?晓天星影暮天鸿。

当时置驿起声名,老去传经倍有情。

慙愧西游邴根矩,东家孤负郑康成。

山馆夜作(二首)步虚声寂散群真,夜色平铺不动尘。

云影自来还自去,最高山阁未眠人。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

当窗试与燃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

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呈袁简斋太史一代才豪仰大贤,天公位置却天然。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暂借玉堂留姓氏,便依勾漏作神仙。

由来名士如名将,谁似汾阳福命全?金陵杂感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院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桓温墓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

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紵定伤神。

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垅千年草不春。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夜雨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秋夕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牛女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

春日客感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

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

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都门秋思(四首)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

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

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

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感旧(四首)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感旧杂诗(四首)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

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

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

最忆濒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

而今潘鬓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

挟弹何心惊共命,抚柯底苦破交枝。

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

莫把鵾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

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

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

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

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

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

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

言怀(二首)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消。

静里风怀元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

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

岂意瞢腾便到今,一声钟动思愔愔。

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

千载后谁传好句,十年来总淡名心。

何时世网真抛得,只要人间有邓林。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先生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江从慈姥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一徒尔。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与稚存话旧(二首)如猿噭夜雁嗥晨,剪烛听君话苦辛。

纵使身荣谁共乐?已无亲养不言贫。

少年场总删吾辈,独行名终付此人。

待觅他时养砂地,不辞暂踏软红尘。

身世无烦计屡更,鸥波浩荡省前盟。

君更多故伤怀抱,我近中年惜友生。

向底处求千日酒,让他人饱五侯鲭。

颠狂落拓休相笑,各任天机遣世情。

直沽舟次寄怀都下诸友人(二首)几年橐笔走神京,胜有扁舟载月明。

掉首已拌游万里,怀人犹是坐三更。

座中许郭劳声价,市上荆高识姓名。

消得向来尘土梦,被他柔橹一声声。

读书击剑两无成,辞赋中年误马卿。

欲入山愁无石髓,便归舟已后篿羹。

生成野性文焉用?淡到名心气始平。

长谢一沽丁字水,送人犹有故人情。

短歌别华峰前年送我吴陵道,三山潮落吴枫老。

今年送我黄山游,春江花月征人愁。

啼鹃声声唤春去,离心催挂天边树。

垂杨密密拂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

嗟予作客无已时,波声拍枕长相思。

鸡鸣喔喔风雨晦,此恨别久君自知。

献县汪丞坐中观技主人怜客因行李,开觞命奏婆猴技。

一人锐头颇有髯,唤到宴前屹山峙。

顉颐解奏仰师歌,敛气忽喷尸罗水。

吞刀吐火无不为,运石转丸为所使。

上客都忘叶作冠,寒天倏有莲生指。

坐令棐几湘帘旁,若有万怪来回皇。

人心狡诡何不有,尔为此技真堂堂。

此时四座群错愕,主人劝醉客将作。

忽然阶下趋奚奴,瞥见庭中飞彩索。

少焉有女颜如花,款闼循墙来绰约。

结束腰躯瘦可怜,翻身便作缘竿乐。

初凝微睇搴高绠,欲上不上如未能。

失势一落似千丈,翩然复向空中腾。

下有一髯挝画鼓,枨枨节应竿头舞。

蓦若惊鸢堕水来,轻疑飞燕从风举。

腹悬跟挂态出奇,踏摇安息歌愈苦。

吁嗟世路愁险艰,尔更履索何宽然?鼓声一歇倏堕地,疾于投石轻于烟。

依然娟好一女子,不闻兰气吁风前。

我闻西京盛百戏,此虽杂乐犹古意。

石虎休夸马伎书,杜陵雅爱公孙器。

螭鹄鱼龙亦偶成,戏耳何必荡心气!狂来迳欲作拍张,我无一技争其长。

十年挟瑟侯门下,竟日驱车官道旁。

笑语主人更觞客,明朝此际孤灯驿。

太白墓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

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

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

陶镕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当时有君无著处,即今遗躇犹相思。

醒时兀兀醉千首,应是鸿蒙借君手。

乾坤无事入怀抱,只有求仙与饮酒。

一生低首唯宣城,墓门正对青山青。

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

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

锦袍画舫寂无人,隐隐歌声绕江水。

残膏剩粉洒六合,犹作人间万余子。

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我昔南行曾访之,衡云惨淡通九疑。

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终嫌此老太愤激,我所师者非公谁?人生百年要行乐,一日千杯苦不足。

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

捕虎行疏星夜落号空山,青枫飒飒阴云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