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信息窗3 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学习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1.3 教学重点1.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

2.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1.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制作饼图的方法。

1.5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3.组合法:将讲授和演示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

1.6 教学资源1.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材。

2.相关教学视频和PPT。

1.7 教学评价1.学生的学习笔记,包括制作的图表和分析的结果。

2.学生的表现和问答情况。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

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2.1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当我准备教学资源和案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时间分配。

比如,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意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调整对应练习的难度,以及时掌握课堂时间。

2.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速度。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分配相应的时间和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对于一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的部分,我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辅助资源和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青岛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四制)信息窗3 求图上距离 教案

青岛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四制)信息窗3 求图上距离 教案

信息窗3 求图上距离教案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足球场平面图,并标出了该图的比例尺。

平面图下面介绍了雏鹰少年足球队上半场进攻的方向和进球的位置。

拟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如何标出进球位置的问题,引入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教学难点: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出示足球场地图)这是一个足球比赛场地,谁能对它作以介绍?学生交流师总结: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两条较长的边界线是边线,另两条较短的线是底线,比赛场地被中线划分为两个半场。

左、右半场是经观众来定位的,左、右边线是以场上进攻队员来定位的。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雏鹰队在足球场上的精彩回放。

(出示情境图中的文字介绍)[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习、研究数学方法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吸引学生进入到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提出问题:你能在上图中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吗?(二)解决问题1、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师:大家先想一想,10号队员起脚的大体位置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10号队员起脚的准确位置?学生小组讨论,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想在图上标出10号队员的起脚位置,就要先算出10号队员距底线10米,右边线25米在图上的距离,然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10号队员在图上起脚的具体位置2、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1)学生尝试做(2)班内交流,交流时,具体向学生讲明:A、求10米、25米的图上距离,要用两个方程,由于这两个方程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未知数应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可以分别用x、y表示两个图上距离。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

通过引入信息窗三的概念来教授这个主题。

信息窗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主题吧。

一、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窗三的概念以及应用。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成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

二、预习任务1.复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2.预习课本P31-P33。

3.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

案例:小明有20只苹果和15只梨子,他将它们分成尽量相等的两组,每组有苹果和梨子各多少个?三、教学过程1.导入先让同学们复习一下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并简单介绍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讲解信息窗三信息窗三分别包括已知条件、未知量以及问题。

告诉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阅读和理解题目,并将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注明在信息窗三中。

划分好信息窗三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问题所给的已知条件,来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案例讲解首先,我们将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填入信息窗三中:案例1案例1通过信息窗三,我们可以知道,每组的苹果数和梨子数都是未知的。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将已知数量加起来得出总数:20+15=35。

明确了总数后,我们可以将它平均分为两组,即(20+15)/2=17.5。

于是,我们知道了每组的数量都应该是17.5。

我们还需要将苹果和梨子分别分为两组,并满足苹果和梨子的数目都各自相等。

考虑到苹果和梨子是分别存在的,我们可以用各自的数量除以2来得到每组的苹果和梨子数:每组苹果数 = 20 ÷ 2 = 10每组梨子数 = 15 ÷ 2 = 7.5但是,问题中要求每组的苹果和梨子的数量都应该是整数。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先将20个苹果分成2组,得到每组10个苹果。

由于3个梨子无法均匀分配,我们将其中的1个梨子放到第一组中,将另外2个放到第二组中。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掌握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3.能够正确区分质数和合数。

教学重点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2.掌握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质数和合数。

教学方法1.示范法;2.讲解法;3.情境法;4.练习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介绍“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同时搭配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分糖果、分蛋糕等。

第二步:讲解1.质数的定义: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例如:2、3、5、7、11、13等是质数。

2.合数的定义:不是质数的数字叫做合数。

例如:4、6、8、9、10、12等是合数。

第三步:情境案例列出一组数字比如:13、25、53、36、41,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并解释自己判断的结果。

第四步:示范演练教师教学示范,翻到教材上,找到题目:“如何判断1-30之间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进行演练。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和方法。

第五步:巩固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让学生重新拿出 1-100 的数字问道33的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自己首先活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排除法确定个位数字。

其次看10位数字,看整个数字是否满足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渐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评价通过针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和判断方法的教学,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多练习,多演练,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和方法。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教学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教学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课题

课型 新授 板书设计
3x=2.4 解:3x÷3=2.4÷3 X=0.8 序号
信息窗 3:解形如 ax=c 的方程 审核人 第 4 课时 共 9 课时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 学会用等式的性质 解 ax=b 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 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 ax=b 这类方程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 好学习习惯
作 业 设 计
自主练习 1、2、3
教 后 反 思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重点 与 难点 教具准备
利用等式的性质会解 ax=b 这类形式的方程
媒体资源: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你们会列方程吗 教师用天平演 示,得出等式的两边 同时乘或除以同一 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引导学生列 方程并解方程。 鹦鹉体重多少千克? 3x=2.4 解:3x÷3=2.4÷3 X=0.8
学生尝试列方程: 3x=2.4 学生交流等式的性质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3x=2.4 解:3x÷3=2.4÷3 X=0.8
学生齐读: 猴子的体重示鹦 鹉的 3 倍,猴子重 2.4 千克 1、出示情景图片 2、教师根据学生提 出的有用问题,粘贴 在黑板上.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达 标 检 测 解方程:2.5x=6 自主练习 4 题 2x=4.6 x÷10=12.5

五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3—小数乘法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3—小数乘法公开课优秀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3——小数乘法【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二、出示目标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1页——第12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

思考: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12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

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条件、目标等,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介绍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如画图、列式、猜想与尝试等。

4. 解决问题的步骤: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结果等。

5.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策略和步骤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性质、条件、目标等。

2.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实例、板书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问题的提出1.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阶段:问题的分析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条件、目标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自提出的问题,并给出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师介绍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如画图、列式、猜想与尝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的步骤1.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结果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选策略,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几何体的体积的概念和求法。

2.能够辨别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运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几何体的体积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常见的体积单位。

2.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复习内容:表的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的制作。

•新内容:碗、杯子、罐子等几何体的体积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常见的体积单位,例如升、毫升、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2.教学方法:•由教师简单介绍立方的基本概念。

•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不同几何体的体积。

•通过实物操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概念及求法。

•通过板书及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推理出对几何体体积公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复习表的制作•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的制作。

•引导学生分析表的信息,强化图表的重要性。

2.体积的概念和求法•教师介绍立方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几何体体积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展示不同几何体的图片,介绍其体积的概念和求法。

•通过实物操演和讨论,引导学生推理出对几何体体积公式的理解。

3.常见的体积单位•引导学生回忆常见的体积单位,并介绍升、毫升、立方米、立方厘米等单位。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一些例题的演练。

4.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习题或实践任务,以巩固学生对体积以及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通过实物操演,学生对几何体体积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

•通过讨论,学生对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行了初步掌握。

2.教学反思:•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体积的概念,避免出现内容重复和不必要的细节。

•对于换算关系的学生理解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时,我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解决问题)》这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检验答案等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例题:以一个典型的例题为例,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 分析问题3. 列出算式4. 计算结果5. 检验答案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答案:假设家里有3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小明有20元钱,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多少元钱?(2)小红有15个气球,小蓝有10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

2.能够根据信息窗三的题目解决问题。

3.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重点1.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

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没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向学生征询他们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

2. 信息窗三的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信息窗三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因为信息窗三中设置了多道数学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信息窗三中解决问题老师给学生放出信息窗三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解决方案的同时,老师适当地给予引导和提示。

在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之后,让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学生分享的思路,让学生归纳总结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列举所有可能、模拟、推理、逆向思考等方法,通过审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窗三的思路尝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例如,如何解决家庭中的矛盾问题,如何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

教学评估1.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解决信息窗三的问题。

2.学生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3.学生是否能够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整堂课的氛围。

思考题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窗三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结语通过本堂课,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更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非常有益处。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五数第六单元信窗3教学案1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五数第六单元信窗3教学案1

),合数有
作 业 设 计
课本 100 页自主练习 3
教 后 反 思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课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板书设计 质数:2、3、5、…… 合数:4、6、8、…….
质数
合数
第六单元信息窗 3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第 1 课时 共 2 课时 序号
1
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 合数的数学猜想 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 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过 程

三、 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 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集体交流,总结 方法: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达 标 检 测
1、
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 80、7、35、23、40、56、 47、94、28、43、31、9、
2、在自然数 11—20 中质数有( ( )。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 能力。
重点 与 难点
教具准备
重点: 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 的认识发展过程。
教师准备:课件
与 与 学 学 过 程 设 设 计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图片:信息窗 3 的 图片 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揭示课题:质数、合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 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 小组中交流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区一等奖】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区一等奖】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第28页的“做一做”,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体积的意义和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具运用:多媒体课件,水杯、2个相同的烧杯、士豆、红薯、水、木条、橡皮泥和植物种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演示)教学资源: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大家熟知的小故事引入,通过直观演示了解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得出石子占有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并且上升的这部分水是放入石子大小的总和,为后面的实验作铺垫。

师板书:占空间二、新授(一)体积的认识(提问、讲授)1.教学资源:植物种子、橡皮泥活动一(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橡皮泥和植物种子进行操作,并说说你的发现。

(1)将植物种子放进橡皮泥里(刚好放进去为易),你发现了什么?(2)将植物种子从橡皮泥里取出来(保留痕迹),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以老师是否有空间,这样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空间大小加深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

3.出示两个物体大小的比较,并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发现简单的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看,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看)(二)比较体积大小的其他方法1.出示课本练习让学生明确另一种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数,块数多的体积就大。

(板书:数)2.活动二:(试验演示)教学资源:2个相同的烧杯、士豆、红薯、水出示一个红薯土豆,让学生说说谁的体积大,学生有的说红薯的体积大,有的说土豆的体积大,正在大家争论中,一个学生说,应该想办法比一比。

在教学中学生受到“乌鸦喝水”的启发,学生很快想到利用水来研究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信息窗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第48-49页。

【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信息窗的内容是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着重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请看大屏幕。

谈话: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谈话: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入手,学生自己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谈话: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得出答案,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1)讨论操作。

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求图上距离(信息窗3)》教案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求图上距离(信息窗3)》教案

《求图上距离(信息窗3)》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能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学习难点: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学习过程:。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质数与合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会正确定义质数与合数。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质数与合数的知识进行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准确区分两者的定义。

2.掌握判断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以下内容: - 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 判断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 实际问题中质数与合数的应用。

2. 教学方法•演示法:用鲜明的例子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讲解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

•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判断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练习法: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巩固质数与合数的知识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用以下问题向学生导入新课: - 你们认为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 如果一个数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它是什么数?2. 讲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教师用自己准备的鲜明例子解释质数与合数的定义、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数的不同之处。

3. 学生参与判断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数的因数并使用质因数分解法,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字让学生做选择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4. 练习巩固教师分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战练习加深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

5. 实践运用教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质数和合数的知识,例如寻找班级里某个范围内的质数或合数等等。

6. 总结课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认知。

同时,教师提出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在课堂练习中,老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纠正已有的、甚至可能意识不到的错误。

2.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安排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全面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在课堂后,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和调整。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甲鱼池1优质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甲鱼池1优质教案

信息窗3 甲鱼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92页。

第一课时梯形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梯形的特征。

2.认识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教学难点:作高。

教学准备:学具盒及各种图形的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参观了虾池和蟹池,今天我们一起到甲鱼池看看。

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选择“1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板书。

并把它画在黑板上。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你认为它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是梯形,但说不出完整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课题:梯形。

【设计意图】“你认为1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梯形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

但对为什么?还说不出来,这就促使他急于想知道,想探究,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二、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1.谈话: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完成课题的板书: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梯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梯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学生进行交流。

谈话:真棒!下面我们就象研究平行四边形那样研究一下梯形吧。

2.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梯形的特征。

谈话:哪个组先来交一下你们的发现?4.小组交流完后,教师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并板书。

有一组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板书:直角梯形5.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有各部分的名称,其实梯形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学生自学并在自己的梯形上,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行军路上优质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3—行军路上优质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信息窗3—行军路上教学目标: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3、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挂图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行军路线图,图上为我们展示解放军活动的路线,你能利用方向与距离来描述路线吗?(板书课题:行军路上)(意图:军事路线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你能说出从指挥部到5号高地怎样走?学生交流。

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标出方向和距离的军事路线图,找准信息,准确、完整地说出来。

(二)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从5号高地到宿营地怎样走?生2:从龙山到水库怎样走?......师: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师生点评。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一说你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

2、自主练习:P101第3题多找几名学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方向与位置"在航海方面的运用。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从指挥部向东北方向走到龙山,再向东走就可以到达5号高地。

先从指挥部向北偏东400方向走4000米到达龙山,然后向东走8000米便可到达5号高地。

五年级数学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五年级数学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督导处安全责任制度前言为确保督导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督导处的安全保障工作, 制订以下安全责任制度。

一、督导处安全责任制度概述1.1 责任人员督导处全体工作人员1.2 安全责任在督导处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做到以下几点:•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注意自己的安全行为;•保护督导处的财产和安全设施;•发现并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听从安全管理的指令和规定。

1.3 具体职责1.3.1 督导处安全规定及制度的制订、实施和更新•确保安全规定和制度的全面、及时、有效实施;•及时更新、修订安全制度和规定。

1.3.2 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1.3.3 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组织应急处理;•通过有效应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和严重后果的产生。

二、督导处的安全管理2.1 安全教育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工作安全意识、工作规范和流程等。

2.2 安全设施落实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火、灭火、通风、排气、照明、电器设备防护等。

2.3 安全检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防范措施严密有效。

2.4 安全奖惩对因违反安全规定而导致事故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在安全工作中有出色表现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督导处的安全意识培养3.1 安全意识教育做好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并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3.2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危险情况下自救能力。

四、督导处的安全保障4.1 网络安全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保护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

4.2 办公场所安全落实公共区域安全管理,确保办公场所的安全和保密。

4.3 外出安全提高员工的出行和接人安全意识,防范在外出现危险。

五、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估5.1 定期评估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信息窗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7页~69页
教学目标:
1、会解如ax +ab=c 的方程,并能正确列出这种形式的方程解应用题。

2、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4、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利用转换的思想解决ax±b=c这形式的方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
解方程
12x=96 x÷40=14
通过解方程同学们回想一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二、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1、出示: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
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解:设2003年繁育基地有东北虎x只。

3x+100=1000
师提问: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面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
根据学习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方程。

交流算法:可以把3x看作一个数,运用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x+100=1000
3x +100-100=1000-100
即把方程转化成3x=900这类形式的方程,再运用另一个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尝试自己解方程。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在解此类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

)疑问:X=300是方程的解吗?
我们来检验一下方程。

把x=300代入原方程,检验方法跟以前的一样。

小结: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

3、补充练习应用算法
根据刚才学过的方法,求出下面方程的解。

1.2x-1.4=8.2
指名板演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ax±b=c这类形式方程的解法,要先把ax看作一个数,适时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解方程
2+4x=3.6 8x+2=4.4 3x+1.5=6 6 2.5+10x=12.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找出典型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方程?(2+4x=3.6)
提示学生注意检验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课本69页自主练习第8题
先找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