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2版)陈文华主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2版)陈文华主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2013-09-19
15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胎教发展
2013-09-19
16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二)齐家治国的基础 (三)光耀门楣
2013-09-19
17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封建社会胎教学说的发展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从医学角度探讨胎教 问题的论著。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提出了胎教作 用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外象内感”理论。
2013-09-19
24
二、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 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人之初 苟不教 昔孟母 养不教 香九龄 融四岁 性本善 性乃迁 择邻处 父之过 能温席 能让梨 性相近 教之道 子不学 教不严 孝于亲 弟于长 习相远 贵以专 断机杼 师之惰 所当执 宜先知
2013-09-19
21
《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2013-09-19
2013-09-19 29
二、选左右
1.慎择师友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根本保证。 “三公”、“三少”须慎重选择,“天下之端 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方能充任。 “人性非甚相远也。”周成王圣明,秦二 世暴戾便是典型的例证。 2.特别关注太子的道德教育。“善不可谓小而 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人的善行不能 因其小而认为无多大价值,同样,人的恶行也 不能因其小而觉得无关紧要。
22
(四)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部资料——东北师大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部资料——东北师大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性质】《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史知识,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的规律,形成初步研究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中外学前教育史》包括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两部分。

主要阐述和研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和外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幼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及中外学前教育名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时期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如会涉及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中外哲学发展史、儿童心理学、儿童优生学等学科。

对此,本学科不做专门要求和阐述,所涉及的内容紧紧围绕说明学前教育的发展。

《中外学前教育史》时间跨越古今数千年,地域涉及中外诸多国家,学生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同时也要逐步学会从宏观和发展的角度把握中外学前教育演变的历史线索,以便吸取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外为中用。

课程的主要特色:(一)从教学内容看,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整体性”,做到了四个兼顾:兼顾了教育通史与教育专史;兼顾了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兼顾了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兼顾了中国和外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并以现代教育为重点。

(二)从教学方法看,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比较分析”,既注意历史纵向发展不同时代教育的比较,又注意同一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教育与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互动关系。

(三)从历史断代看,本课程从中国和外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特色,较好地与比较教育学课程相衔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学习指导】1、坚持整体性原则,即整体地处理好预习与讲授、讨论与点评、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历史与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整体发挥本课程的教学功能。

中外学前教育史概论修订PPT学习教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概论修订PPT学习教案
第35页/共97页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 1、文艺复兴运动 2、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1)儿童是自然的生物 (2)儿童是正在成长发展的新人 (3)儿童天性善良,要尊重儿童天性
第36页/共97页
3.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的实施 (1)学前教育目标:让儿童自然、愉快、健康 地成长 (2)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智育、体育、美育、德育 主要方法:直观教学、自然教学、榜样教学、 差异教学、兴趣教学、游戏教学、减少体罚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观念 2.公平分享的思想教育 3.自然崇拜的宗教教育 4.敬天念祖的鬼神教育。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庠(保育教养)
第7页/共97页
四、学前儿童教育的方法 (一)观察与模仿 1.真实情境模仿 2.游戏模仿 (二)讲授及示范 1.故事讲述 2.事件评析
4.幼教重在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
第31页/共97页
(二)慈严结合
(三) 学贵有用 1.学习目的在于“应世经务” 2.学习《五经》,“涉百家
之书” 3.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
各种杂艺 4.掌握一技之长,“积财千
万,不如薄第3技2页/共在97页身”。 (四)主要教育内容
四、朱熹的儿童教育思 想
历史上最早的收容幼儿的福利机构。 原罪论、赎罪论、禁欲主义导致体罚成为
儿童教育必不可少 手段。
第22页/共97页
(五)昆体良的儿童教育 思想
1.昆体良的生平及主要经 历
2.重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 育
(1)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 教育补充天性所缺少的东 西
(2)道德比知识更重要, 如果人们获得了知识和能 力,却用来教唆犯罪,压 迫无辜,相互残害,与真 理为敌,倒不如生来聋哑第2,3页/共97页 没有理智更好。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教材章节与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二章: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第四章: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详细内容如下:1. 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2.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及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3. 国外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重点介绍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4.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提炼出有益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奠定基础2. 让学生掌握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 让学生了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2. 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判断教学重点: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2.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3. 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讲解:(1)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2)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3)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6.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六、板书设计1. 中外学前教育史2. 内容:(1)学前教育概述(2)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3)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4)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

(2)谈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3)分析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

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最新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中外学前教育史》教材的第5章“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第6章“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详细内容涉及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实践模式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重点: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学前教育实践场景,引发学生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如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人的理论,并分析其特点。

3. 实践案例分析:讲解现代学前教育的实践模式,如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

4. 例题讲解:分析中外学前教育史上的典型案例,如美国“幼儿园运动”和中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分析现代学前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现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外学前教育史2. 板书内容: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现代学前教育实践模式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中国学前教育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分析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现代学前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看法。

2. 答案:现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及代表人物: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改革阶段。

个人看法:根据实际观察和所学知识,阐述现代学前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名称:《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学时:30学时周学时:2学时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系部:信息管理系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设班级:2011级学前教育班任课教师:赵菁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过程的认识,培养她们积极、良好的教师情感,使她们热爱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同时也培养她们热爱儿童,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1、了解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及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2、了解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了解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以及胎教的实施。

3、理解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及慈幼机构建立的背景。

重点: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二)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了解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主要观点;能从贾谊的教育观里了解其政治观点。

2、了解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思想;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了解朱熹的生平;了解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了解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5、了解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点:贾谊关于早期教育的主要观点;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思想;张履祥“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三)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1、了解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内容及颁布实施的意义。

2、了解我国近代蒙养院的兴办及师资培养情况;了解外国教会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幼稚师范,理解其性质和内容。

3、了解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建立的性质、内容;了解民国初年西方资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 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暗中改变他们的生活方 式,就会在孩子的心思与心灵上种下以为事物秩 序是可以改变的观念,以后还会发展成不尊重古 道和否定现存政治的危险思想。柏拉图之所以认 为游戏应遵循一种不得变更的模式,把它与国家 的政治联系起来,并提到如此的高度,是因为他 心中完善的理念世界是永恒的、不变的,所以他 就要求着社会制度也应是永恒的、不变的。
• 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全 面发展,而且他还遵循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把儿童从出生至成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 初生到7岁为幼儿教育阶段; • 7岁到14岁为青春发动期的教育阶段; • 14岁到21岁为成人教育阶段。
• 亚里士多德认为,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
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多~一7 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
(三)评价及影响
• 柏拉图是古希腊屈指可数、名闻遐迩的大 哲学家,他既是苏格拉底的直接继承者, 又是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的重要影响者。
• 对柏拉图来说,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孩子们 身上培养音乐的机敏与身体的灵巧,也不是通过在 神话和诗歌中所反映的人类生活来培养政治的和实 践的智慧,真正说来,它是一个人灵魂的内在和谐 的塑造,即内在于人的不和谐因素的协调一致。教 育是人身上难以调和的东西--野兽性与天使性--的 统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这种统一,使人既不 变成一头驯顺的绵羊(奴隶),也不变成一头贪婪的 狼(僭主)。因此,教育并不是对某种技能的培养, 而是要形成权力与爱知识的统一。
(二)学前教育思想
论教育目的-----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 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① 人具有可教育性 ② 只有教育和天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雄辩家
1、论儿童的早期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章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概况17 世纪6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以后法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国也都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些国家又分别形成了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育制度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始产生了近代学前教育机构。

最早诞生的近代学前教育机构是英国的欧文在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它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学前教育的楷模。

到19世纪中期德国的福禄倍尔所创办的幼儿园又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效法的榜样。

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很快地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样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均已初具规模有的国家的学前教育还具有了公共教育的性质。

第一节近代英国的学前教育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是最早产生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

英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曾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逐步形成和推广的过程。

在英国19世纪前期的幼儿学校运动中以欧文的幼儿学校和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为代表。

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为英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

维尔德斯平也为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普及而且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主知主义倾向非常具有代表性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被一些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借鉴。

英国19世纪后期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受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影响引进和推广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对本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一、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期英国贫民政策中的幼儿保健和保育问题17、18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于工业生产劳动。

由于她们整日劳动她们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健康状况很差。

双亲为谋生而去工厂做工使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

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的死亡率很高。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幼儿救济和保育便成了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于是相继出现了一些由教会和慈善团体创办的孤儿院、救济院等机构。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05
第六章 港澳台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
01
学前教育机构
02
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管理体制
03
学前教育机构的协调与统一
04
学前教育课程
05
学前教育课程的逐渐统一
06
学前教育的课程要义
07
学前教育师资
香港学前教师入职资格的提高
香港的学前教师培训
2000年后对学前教育的资助
2000年前对学前教育的资助
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提高思想觉悟
提高文化水平
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概述
近代的儿童公育思想
康有为论儿童公育思想
探索学前教育的中国化思潮
(三恽代英论儿童公育思想
蔡元培论儿童公育
01
02
03
04
05
06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生平和幼教实践
1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大起大落
5
学前教育学术发展受阻
4
学前教育的盲目发展
学前教育的调整巩固
幼儿园的调整与发展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调整与发展
学前教育遭受全面破坏
教育路线和方针严重歪曲
管理制度遭到彻底破坏
师资培训被全面取消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发展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法规
恢复与建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与体制
01
文艺复兴运动
02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03
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的实施
04
学前教育目标
05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06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1.创办幼稚园
P36—P40
2.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3.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4.兴办各种“慈善机构”
5.收回教育权斗争
中国近代教育家
康有为
无邦国,无帝王,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大同书》康有为
“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 “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 “黄帝帅熊、罴、狼、豹、貙、 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
❖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 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 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 艰苦的环境的磨练。由于狩猎 和游牧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部 落之间的战争,氏族成员要懂 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 训练。
二、中国奴棣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并为考古出土的文物所证实。
❖ 商代已经有了“序”、“庠”、“学”和“瞽宗”四种学校了。 “庠”、“序”是从夏代继承发展而成,其教学内容更为扩 充,学习祭祀活动中的礼乐和学习军事活动中的技术就 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庠”和“序”就成为培养 军事人才的学校。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目的
中外学前教育史
陈文华 主编
中国原始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原始教育概况 ❖ 一、教育的产生 ❖ 思考:教育何时产生 ,为什么 ❖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生产劳动教育
图腾欣赏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提库纳族部落少女成年仪式第一个步 骤是剪头发。旁边还有很多族人在吹
笛子、打鼓 、吟唱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2.齐家治国的基础 3.光耀门楣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一、选择1.英国1944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2.日本1872年现代教育开端的标示—《学制令》建立了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3.“快乐之家”的创始人—维多里诺4.夸美纽斯代表性理论—《大教学论》、泛爱教育、班级授课制、学年制、分科教育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普及教育、胎教、五大教育原则、道德教育5.斯巴达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具有阶级性。

②教育完全被国家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

③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

④重视女子教育。

⑤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

⑥培养目标不同。

⑦教育机构不同。

⑧教育内容不同。

⑨教育方法不同。

⑩师资队伍不同。

6.我国实施的第一部学制—1904年《癸卯学制》7.六学一管是什么时期的———唐朝贞观年间的中央官学8.西晋中央官学的有哪些?—太学、国子学二、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是什么时期的?—西周时期2.什么是书院?—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最早出现在唐朝3.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4.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5.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6.九品宗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①现在各都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标准有三:家室、道德、才能。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史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以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三、简答题一、汉朝太学的特点—①标志,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②学生来源,由京都直接挑选的“正式生”,还有各郡县选送的“特别生”。

其中贵族子弟居多,也有出生贫寒的子弟。

③教师,由博士担任,通常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博士为首领,称为博士祭酒。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篇:中外学前教育史中外学前教育史1古代希伯来:家庭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2古代印度:在婆罗门的家庭中,儿童约在3~5岁经过剃度礼开始接受家庭教育3斯巴达: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军事化教育)5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儿童按年龄划分,教育顺应自然主张;论儿童的年龄分期0~7岁体育7~14岁德育14~21岁理智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双语教育7预成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型的人就被植于精子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

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

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8伊拉斯莫斯:《幼儿教育论》9蒙田: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消化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教师的责任是用对道德的挚爱多于对道德的尊崇来充塞孩子的心10康帕内拉: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1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世界图解》对后世影响最大,“泛智”思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集体教育形式-4~6岁儿童为对象的“母亲督导的班” 国库补助政策,1840年8月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了国库补助的对象13伦克夫妇:1851年夫妇二人在英国设立德语幼儿园,1854年在伦敦举办了一次教育博览会,别劳夫人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了福禄培尔的恩物以及其他物品;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社会教育历史的序幕;至法国已基本上确立起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国教育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织学校(1770年创设)15.托儿所运动:帕斯莱特、柯夏和马尔波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开展的托儿所运动的著名人物;1826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柯夏主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16.托儿所性质的转变: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具有视察和监督托儿所的权利,这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1836年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部领导下的学校,这标志着法国托儿所性质的重大转变,即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对全体国民的国民教育事业;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体系的规定,把法国的托儿所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轨道17:福禄培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由于19世纪中叶别劳夫人(德国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领袖)的努力及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1881年和1882年先后通过“第一费里法案”“第二费里法案”最终确立了法国初等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位一体的原则,原则的确立为普及学前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世俗化;1881年8月2日的政令采用“母育学校”这个名称并沿用至今,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政令的颁布意味着基本确立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凯果玛: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她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20塞贡:为弱智儿童首创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训练21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兹于1855年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立的;1860年美国妇女伊利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被美国人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1868年在波士顿出现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1877年伦理文化社的领导人弗利克斯、阿德勒在纽约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慈善幼儿园;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教会是1877年俄亥俄州托利多的特雷尼梯教会;1870年在密尔沃基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协会22.(公立幼儿园运动):【~的建立是以公立学校为基础的19世纪30年代以新英格兰为中心在美国兴起了一场以发展初等教育为目标的公立学校运动】到19世纪最后十年~~在美国各地得到蓬勃发展;1873年秋美国第一所~在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建立,美国其他州也纷纷仿效,一些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逐步被纳入公立学校系统;1914年几乎在美国所有稍大的城市都建立了公立幼儿园系统;~~是美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此后美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3.洛克:最主要的教育著作1962年的《教育漫话》;主张心灵白板说;把培养绅士作为教育的目的24自然后果律: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就是让儿童凭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接受教育,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从而学会怎样服从自然的法则25.裴斯泰洛齐:主要著作《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化’(名解)并付诸教育实践,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有效方法26.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教育性教学思想(认为教学是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于教学,在他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学)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训育方法有限制.赞许(奖励).责备.惩罚.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27.战后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a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b提早幼儿教育起点.重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c学前教育机构多种多样,幼儿入园率大幅度提高d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e确立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f注意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g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h扩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28.英国:据英国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岁为义务教育开始的年龄;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问题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哈多报告立足于儿童中心主义.集欧文.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福禄培尔和麦克米伦等的幼儿教育思想之大成,被认为是英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为解决保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幼儿游戏班”应运而生29.法国: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写出版了第一份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以3~13岁儿童为对象;战后曾出现过以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计划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30.开端计划: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经济机会办公室发起.这是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具体计划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至一年的保育31.福禄培尔:1826年发表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一所学校1840年将学校命名为幼儿园1843《母亲与儿歌》1861年他的生前好友撰写发表《幼儿园教育学》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的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教育的任务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计划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对立的法则(天性与环境)和调和(变内部为外部变外部为内部)的法则32(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游戏被他看作是儿童(--)的集中体现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a他拟定了一个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并精心创制出有关的教具材料b1843年他在《母亲与儿歌》中系统的介绍了通过歌谣及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婴幼儿童的方法c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将游戏列入幼儿课程中.游戏是能够发展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活动d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游戏分为三类-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e提倡村镇设立公共游戏场 33杜威: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论教育本质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连续性原则)思维五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a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b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c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d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的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e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35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教具;《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为了解决苏联有些地方出现不按年龄分班.将二者合办及由于托儿所年龄班和幼儿园年龄班分别隶属于卫生部和教育部所产生的矛盾.就需要创办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的统一的学前教育设施并实行一元化的行政指导。

中外学前教育史

中外学前教育史

协作教学
❖ 基本类型:一是分层负责制,由教学小组的 领导、主讲教师、基层的一般教师和教学辅 助人员逐层领导,分工协作进行教学。一是 合作制,由两名或两名以上业务水平基本相 当的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 对同一群学生进行教学。它没有主讲教师和 一般教师的区分,小队中的教师按课业需要 和个人专业特长轮流主讲。
❖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被马 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 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 杰斐逊(1743-1826):美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音韵
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并由学生分组学习的班级 授课制形式。 ❖ ⒊班内个别教学
【当代变革】
❖ 其一,班级小型化 ❖ 其二,选科制(课程选修制;学分制) ❖ 其三,开展协作教学(又称小队教学) ❖ 由教师、实习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教学
小队 (teaching team)集体研究并编订教学 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和评价教 学效果的组织形式。
6.关于体罚 体罚与惩罚 教育无痕 无为而教
于永正:当你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 教育他,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
班级授课制
——由夸美纽斯总结提出
【基本概念】
❖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 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 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 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哲理例举
❖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 仅三个中国汉字即可涵盖人生要领: 尖——能大能小;斌——能文能武;卡——能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要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要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要点10学前教育考试题型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中外幼儿教育史的学科面貌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教育史的分支或幼儿教育学的分支。

五帝时期学校的雏形:“庠(xiang)”是学校的雏形、萌芽初是实施养老和儿童共育机构,后儿童保教功能占据主导地位。

保傅教育制度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是君主教育的有效制度。

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事务的制度。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目的.培养统治人才奠定齐家治国基础光耀门楣“幼仪”的总原则?生活常规:循“礼”,原则:谦卑、恭谨、稳重“幼仪””童子礼“,初步的道德教育: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内容。

“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识字、习字、《四书》、《五经》、诗、词、赋;学风培养:乐学勤学体育:教养结合,体育游戏“外象内感”孙思邈《千金方》“外相内感”,注重孕妇的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我国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局限:夸大了”外象“的作用。

第三章贾谊论早期教育的基本观点一、早谕教1、“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针对皇太子的教育。

2、早期教育是人生最重要时期。

“君子慎始”,教育应及早开始。

3、胎教是早期教育的开始。

王室应设置胎教之地——“蒌室”二、慎选左右1、应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设置“三公”、“三少”,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应慎选德、才兼备之师、保、傅,关系国运兴衰。

三、重儒术是儒家学者。

1、以儒家理想人格塑造太子。

培养:忠信义礼孝仁道德观念2、以儒家经典教育太子。

《春秋》、《诗》、《礼》、《乐》3、以历史知识警示太子。

四、教养结合《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誉为“家教规范”,论述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方法等,涉及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史上影响重要。

简明中外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外学前教育史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重点: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P30---461。

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1)古代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古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原因,总的来说,教育史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它既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

古人对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当时尊教劝学的思想环境的产物,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对学龄前儿童特点的分析(3)“慈幼”的社会责任观(4)“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2。

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注重环境的影响感化(2)反对溺爱子女(3)教以正,守以常(4)信贰勿诳(5)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二、。

蒙养院的特点:P731.中国的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中国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很多国家。

3。

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

4.严重的抄袭日本。

三、陶行知的教育观点:P162——1711。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2.“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3。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4.“论幼儿师资的培养-—-艺友制示范教育的实施”四、张雪门的教育理论:P172———191有系统组织的实习:P188—-—190幼稚园实习三年计划,主张:上一阶段的工作未终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开始.所根据的原理“教学做合一"。

1、什么叫“有系统组织的实习”: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时间,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2、实习可以分作四大阶段:第一是参观,时间:一个学期;对象: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设计。

第二是见习,时间: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的参与。

中外学前教育史(西师))

中外学前教育史(西师))

中外学前教育史(西华师范大学)【行为课程】含义:“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和一般的课程一样。

……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

”生活与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

同时又幼稚园的课程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自然而然地融入在儿童的日藏生活中,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

行为课程的目标:张雪门认为,课程固然需要注意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但绝不可凭着成人主观的意见。

因为成人的需要不是儿童的需要,成人的经验不是儿童的经验。

“儿童所反映的是他自己环境里的社会,但绝不是成人的社会。

”因此,“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幼稚园的课程目标就是要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与意见,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3、行为课程的内容张雪门认为作为教材的经验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儿童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得,三是从社会交际而得。

据此,张雪门将行为课程的内容划分为:(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邻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

由此可以看出,行为课程的内容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4、幼儿园课程编制原则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园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

据此,张雪门制定了一些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a、整体性原则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不能像小学生以至大学,分成过问、数学、地理、生活等学科,各有各的统属,而应打破学科的界限,让各科科目都变成整体生活的一面,构成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外学前教育史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