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神奇的丝瓜》教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篇《神奇的丝瓜》的教案设计,希望能为老师们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丝瓜的基本知识,如产地、外观特征、主要成分等;2、了解丝瓜的药用和食用价值;3、掌握观察丝瓜的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丝瓜;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丝瓜的基本知识和价值;2、丝瓜的观察方法和实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丝瓜的基本知识和价值;2、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丝瓜时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老师以“丝瓜”为主题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丝瓜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产地、外观特征、主要成分等。

(二)讲解丝瓜的基础知识2、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介绍丝瓜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产地、外观、口感和主要成分等。

3、接着,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和同桌分享。

让同学们共同交流交流,了解到丝瓜在药用和食用方面的价值。

(三)实验环节4、在介绍完丝瓜的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小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丝瓜和使用显微镜的技巧。

5、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下丝瓜的外观,让他们尝试用自己对丝瓜的了解,做出一些推测和猜测。

6、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下丝瓜的内部结构,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细节。

7、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丝瓜的观察和分析,写一篇小结并和同桌分享。

(四)总结环节8、老师进行整体总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在观察丝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9、在小结之后,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逐一点评,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科学的世界。

五、教学方式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成长。

2、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操作来观察丝瓜,并从中掌握技能。

3、小组交流:让学生与同桌一起进行交流、讨论,以此强化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总结点评:在授课结束后进行学生的总结和点评。

学科教学没有止境,老师们应该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案,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思考、探究、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与启智。

《神奇的丝瓜》教案之一

《神奇的丝瓜》教案之一

《神奇的丝瓜》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丝瓜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观察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丝瓜生长过程的深入理解。

2.学生对观察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神奇的丝瓜》、PPT、教学道具(丝瓜实物、生长过程图片等)。

2.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丝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丝瓜的外形特征。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神奇的丝瓜》,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丝瓜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神奇之处?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

(四)观察实践1.教师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观察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丝瓜生长过程。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

(五)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丝瓜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七)作业布置2.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拓展学生对植物生长的了解。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观察方法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1.教师出示丝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丝瓜的外形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丝瓜。

请大家观察一下,丝瓜有什么特点呢?生1:我发现丝瓜是绿色的。

生2:我发现丝瓜的形状像弯弯的月亮。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丝瓜是绿色的,形状像弯弯的月亮。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丝瓜的课文。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神奇的丝瓜》,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主阅读课文《神奇的丝瓜》,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生1:我从课文中学到了丝瓜的生长过程,它是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

湘教版《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湘教版《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湘教版《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湘教版《奇妙的丝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健壮”、“瓜藤”、“凸出”、“杞人忧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丝瓜的奇妙。

4.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观看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丝瓜的奇妙。

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观看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预备:课件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看到课题,你有了什么想法?2.课件出示丝瓜的图片,说一说丝瓜的形状特点,介绍一下丝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自主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2.相互沟通学习效果,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义。

3.把课文读通读顺,感知课文内容。

4.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想一想丝瓜的奇妙表现在哪些地方。

(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三、细读课文,感悟丝瓜的奇妙1.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丝瓜的奇妙的。

请大家默读课文以后找出描写丝瓜的语句。

2.指名读,感受丝瓜的奇妙。

3.小组争论:引导同学抓重点汇报体现丝瓜的奇妙的语句。

A.随便种上却健壮成长。

B.生长神速,让人难以认为正确而不怀疑。

C.能让无法担当重量的瓜停止生长。

D.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担当重量的地方,E.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4.美读课文,体会丝瓜的奇妙。

四、课堂小结让同学自己谈学习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课文方面谈。

湘教版《奇妙的丝瓜》教学设计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丝瓜的奇妙之处。

2.说一说: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写出丝瓜的奇妙的。

二、品读词句,进一步感悟与相互沟通“奇妙”。

1.课件出示下列句子,同学争论相互沟通。

A.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健壮。

B.丝瓜藤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C.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加了活力与生气。

《神奇的丝瓜》说课稿

《神奇的丝瓜》说课稿

学段:小学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册次:上册《神奇的丝瓜》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神奇的丝瓜》是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详细描写了丝瓜的生长过程,分别描写了丝瓜籽、丝瓜藤、丝瓜的“瓜”的神奇。

重点通过写自己的感觉,突出丝瓜的神奇: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从而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对生命的赞美。

本节片段课主要通过朗读分析作者的担心来感受丝瓜“瓜”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丝瓜的神奇表现在什么地方。

(2)找出描写作者几次担心的语句与担心的结果,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丝瓜的神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读—议—想”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丝瓜的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丝瓜的神奇,理解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丝瓜的神奇表现在什么地方。

难点:找出描写作者几次担心的语句与担心的结果,通过朗读作者的担心进一步理解丝瓜的神奇。

二、说教法、学法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

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前让他们先回忆我们学习丝瓜藤时的学习方法,然后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瓜”的神奇。

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紧扣题眼“神奇”,在讨论交流中体会丝瓜“瓜”的神奇,在朗读中感悟丝瓜“瓜”的神奇。

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自读感悟,小组讨论交流,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感情朗读中加深感受.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丝瓜的神奇。

三、说课前准备1、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关于作者季羡林的相关资料,进行知识链接教材助读。

2、教师制作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神奇的丝瓜》。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神奇的丝瓜湘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神奇的丝瓜湘教版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5.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拓展相关知识,如丝瓜的种类、生长习性等,使学生对丝瓜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观察丝瓜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疑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小组竞赛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总结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瓜的照片和视频,以及邀请专业人士讲解丝瓜的种植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丝瓜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感受作者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精品)

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精品)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句和关键字来感受丝瓜的神奇;2、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

预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在展示中交流学习的成果,在反馈中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测。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第一环节:出示预习目标展开预习一、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我对丝瓜“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3、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4、文中几次提到作者“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5、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四、搜集季羡林的资料,加深对季老的了解。

五、课堂延伸。

1、抓住“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能和“丝瓜对话,想象会说些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有神奇之处的植物?(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深入文本,并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问题。

这些想法或问题由各组组长汇集在一起,共同讨论,解决不了的在展示反馈课上集体探讨。

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环节:展示反馈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

读过课题后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呢?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丝瓜能吃吗?丝瓜有药用价值吗?丝瓜有何神奇之处?多媒体:看一个短片,简要了解丝瓜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二、生字词展示。

老师随机抽取各组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根据默写情况评价各组表现多媒体显示生字词:读一读:lí bā tū yí篱笆凸出怡然词语解释: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

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神奇丝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神奇丝瓜》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神奇丝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神奇丝瓜》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2.能够正确理解、解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种植丝瓜及观察,增强学生对自然入侵与破坏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讨论和撰写文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解读《神奇丝瓜》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种植丝瓜及观察,增强对自然入侵与破坏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神奇丝瓜》。

2.PPT演示文稿。

3.种植盆、土壤、丝瓜种子等。

4.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对丝瓜这种植物的了解情况,并激发学生兴趣。

2.导入课文:通过PPT展示课文的标题和插图,引起学生的注意。

预习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大声朗读: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15分钟)1.PPT展示:使用PPT展示课文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

3.回答问题:请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情况。

种植丝瓜实践(25分钟)1.示范播种: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在种植盆中播种丝瓜种子,并讲解种植的注意事项。

2.学生动手: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动手播种丝瓜种子。

3.观察记录:要求学生每天观察丝瓜的生长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进行记录。

思维拓展与写作(30分钟)1.集体讨论: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自然入侵与破坏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2.写作实践:要求学生根据思考的问题和种植丝瓜的经验,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分享自己的短文,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范文

神奇的丝瓜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神奇的丝瓜》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丝瓜的常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丝瓜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丝瓜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丝瓜的特征。

2. 提问学生对丝瓜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丝瓜的用途和价值。

第二章:初读课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阅读课文《神奇的丝瓜》,并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情节和人物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深入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理解作者对丝瓜的描绘和表达。

2. 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主题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深层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思考和理解。

第四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丝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2. 让学生思考丝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总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丝瓜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第五章: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写一篇关于丝瓜的应用和价值的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2)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定启发。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

学习难点: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定启发。

学习方法:六三二和谐课程教学法教学流程:一、【导学设疑】1、复习回顾:大屏幕出示:(1)、根据意思写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不容易让人相信。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2)、快速浏览1—4自然段,思考: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找生反馈。

2、(1)、导入本课,围绕题目质疑:丝瓜神奇在哪里?找出能概括丝瓜神奇之处的段落。

让生读相关段落。

(课件呈现: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

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并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2)谁来读一读?(生读)谁再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神奇?(评价)(3)在这段话中,这种神奇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哪个词?(随学生回答板书出:思想,提醒学生圈出这个词语,指板书)透过思想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神奇,有灵性,活了,富有生命)过渡: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一看这神奇的丝瓜,体会其独有的思想。

老师读课文时发现,随着丝瓜的生长,作者的心情也在发生变化,时而担心,时而惊喜。

大家有这个发现吗?针对这一方面你还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找生反馈。

(预设:作者有几次担心?每次担心的后果是什么?)二、【探疑精讲】1、学生提出了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出示自探提示,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描写作者担心的句子,并看一看每次担心后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也将有关的语句划下来。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小组派代表展示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1)第一次“担心”A: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B:我真替它担心,(重读“真“和“担心”)(2)第二次“担心”A: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B:我又担心起来。

(重读“又”)(3)第三次“担心”A: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

B:我又犯了担心病。

(重读“担心病”)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神奇”。

作者越担心,衬托了丝瓜越神奇。

过渡:丝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表现的担忧以及丝瓜打破作者的担忧展现其神奇之处,都让作者仿佛感觉到丝瓜似乎是有思想的,如果丝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三、体会丝瓜品格,感悟人生态度。

读课文9、10自然段:“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

”大家不妨满足一下作者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丝瓜会说话。

多媒体出示:作者和丝瓜的对话“细细的瓜秧,浓绿的瓜叶下忽然一个翠绿色的丝瓜探出头来,它轻轻的用头蹭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老人:‘嗨,你在想什么呢?……’”大胆想象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想象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呢?小组合作,编排场景对话再读课文9、10自然段思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小组派代表发老师点评:丝瓜生长的智慧在于它适应环境顽强的生存,甘心牺牲部分发展整体,也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

而我们人的生存却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现代生活所掩盖与遮蔽。

六年级语文上册《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

神奇的丝瓜教材分析丝瓜居然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它们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似乎丝瓜是有“思想”的。

正如文题所说,不愧为“神奇的丝瓜”。

作者抓住“神奇”,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展现丝瓜生长过程。

一是展现心灵感受的轨迹。

两条线索交错行进,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 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引入。

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

(学生交流:平凡、普通等)2、师:看来大家对丝瓜都不陌生。

丝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

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

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神奇的西瓜。

3、【板题:18、神奇的丝瓜】4、简介作者季羡林。

(指名读课文链接)二、设疑大家读了课题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呢?预设:(1)丝瓜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2)文章是怎样描写丝瓜的神奇呢?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体会新字新词的的读法和用法如:你认为哪些生字在书写和读音上需要提醒大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并提示如:你通过自学已经理解了那些新词的意思和用法?2、抽读,检查读文和生字认识情况,相机指导。

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文章分析《神奇的丝瓜》是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丝瓜对人类健康的益处,以及在食疗方面的应用。

文章通过对丝瓜的成分分析、营养价值讲解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引导,向读者展示了这种独特的食材在健康保健和饮食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课堂设计(一)任务分析1.重点:1)了解丝瓜的种类和品种,以及其所含营养成分与功效;2)学习如何选购、保存和食用丝瓜;3)思考丝瓜在食疗方面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相关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丝瓜的认识和食用实践经验。

3.教学手段:以案例分析和互动探究为主,辅以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活动设计1.预习活动:预先让学生阅读本文,并提前了解与丝瓜相关的历史、品种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2.引入:教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丝瓜?它与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课堂活动:①案例探究教师介绍一些有关丝瓜的案例,如“丝瓜比西瓜更有利于夏天解暑”,“丝瓜能够防止皮肤老化”,“丝瓜汁能够缓解肝炎病症”等案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

②互动讲解和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本文所述丝瓜的种类和品种、营养成分以及功效等方面的内容,并设立问题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

③实践探究根据案例和讲解内容,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践探究任务。

每个小组选择一款丝瓜,进行选购、洗净、制作和品尝等环节,并记录下过程和感受。

最后在小组内共享和总结,互相交流和分享。

(三)课后作业设计1.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回顾当天课堂上所学内容,反思和总结学习成果,以及自己在实践探究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和收获了哪些经验。

2.阅读扩展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渠道,了解更多有关丝瓜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实践探究记录和讨论内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反馈、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丝瓜健康食品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1)

《神奇的丝瓜》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

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词句感受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教学设想: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

预习中明确学习目标,在展示中交流学习的成果,在反馈中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测。

教学设计: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出示图一】回顾一下,当你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脑子里涌出过哪些问题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二、出示目标,检查预习:(预习目标)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主探究课文内容:1、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

(——)2、文中几次提到作者“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3、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三、自主探究,深入文本【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本组预习的成果,其他人给予补充。

】(一)、品读丝瓜的“神奇”(抓关键词句——)1、【出示图2】问: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丝瓜的神奇?(——)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

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这种神奇具体体现在哪里呢?【3点】(学生反馈)第一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第二处:“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

”。

(重读:弯了、把躯体、放在。

丝瓜的主动性,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

)第三处:“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一个台子上。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丝瓜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丝瓜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丝瓜种子、种植工具等。

3.准备记录本、彩笔等绘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丝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丝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二)观察丝瓜生长过程1.教师播放丝瓜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丝瓜的生长过程。

3.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丝瓜种子,讲解种植方法。

2.学生动手种植丝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记录丝瓜生长过程,绘制生长曲线图。

(四)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学生讨论丝瓜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如丝瓜藤的缠绕、丝瓜果实的形状变化等。

(五)课后延伸1.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丝瓜生长,记录生长数据。

3.教师定期检查学生观察日记,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课后延伸活动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附录:参考资料1.《神奇的丝瓜》课文内容。

2.丝瓜种植技术资料。

3.网络相关教学资源。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观察丝瓜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特点。

对话设计: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观察事物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甲:要仔细看它的每一个部分。

教师:很好,那我们在观察丝瓜时,要注意它的哪些部分呢?学生乙:颜色、形状、生长的顺序。

初中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神奇的丝瓜教案范文

神奇的丝瓜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神奇的丝瓜》,使学生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神奇的丝瓜》的主要内容,包括丝瓜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课文《神奇的丝瓜》的主要内容,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对丝瓜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对丝瓜的认识。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神奇的丝瓜》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4.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5.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修辞手法的理解。

6.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丝瓜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7. 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丝瓜”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8.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亲近自然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丝瓜生长过程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对丝瓜的观察和描述。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在作文批改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高表达自己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14 神奇的丝瓜 |湘教版

《神奇的丝瓜》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微笑面对生活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丝瓜所展现出来的品格,启发学生感悟生活。

四、教学过程:①引题:同学们,丝瓜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蔬菜,从表面上看它并无特别之处,可是文学家季羡林先生却认为丝瓜非常的神奇,那么它的神奇之处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快让我们跟着作者去看看吧。

②学习课文(一)预习检测1、出示词语,指名读,师正音,强调字形。

2、文中神奇的丝瓜生长在什么地方呢?“随意”说明了什么?(二)学习丝瓜的神奇1、就是这样随意种下的两棵丝瓜,到底神奇在哪里呢?找出描写丝瓜生长过程的句子,想想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来表现丝瓜的神奇。

2、学生汇报讨论提示:①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

(土壤并不肥沃,但是它却长了出来,不仅只是长了出来,而且还日益茁壮、长大。

作者用“竟然”表现丝瓜的成长出乎意料,体现其神奇)②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作者对丝瓜的长势之快感到惊奇。

)③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丝瓜秧“细”,“竟”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不断的往上爬。

)④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仿佛得到命令”写出了丝瓜就好像人一样,知道什么时候该长,什么时候不该长,适可而止;丝瓜知道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与世无争,瓜与瓜之间和谐共存,丝瓜拥有智慧。

崇明县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崇明县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神奇的丝瓜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神奇的丝瓜课时教案17景阳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体会武松豪放、倔犟、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体会打虎场面的精彩。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4。

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弄清喝酒与打虎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武松豪放、倔犟、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感受打虎场面的精彩。

教学难点体会武松的性格,弄清喝酒与打虎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武松打虎的录像、武松打虎的相关资料、《好汉歌》.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好汉歌》,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首歌?2。

你对《水浒传》有多少了解?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3。

打虎英雄是谁?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二、补充时代背景和作者《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武松绰号行者。

三、初读课文1。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习生字词.2。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3。

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请勿自误:不要害了自己。

误,耽误,妨害。

印信:印章.榜文:古代指文告,类似于现在的布告。

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4.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1.布置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武松打虎的?(2)根据这个顺序应该怎样给文章分段?(3)给文章列出小标题。

2。

交流自学情况(略).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15、凡卡第周23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明白得文中的词语。

2. 选取自己喜爱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奇异之处。

3.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看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预备师生: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1引入。

大伙儿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

(平凡、一般等)2质疑。

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奇异”的。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学生读了课题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应及时鼓舞学生大胆质疑。

如:丝瓜怎么说有什么奇异之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说说文章要紧内容。

三、理清脉络,明白得“奇异”1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抓住要紧事件,了解丝瓜的奇异。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势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点,给如此的瓜专门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3体会情感,体会丝瓜的奇异。

(1)勾画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

读后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重点指导:“我看起来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丝瓜假如确实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会考虑哪些问题?四、体会丝瓜品行,领会人一辈子态度1“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2“而丝瓜则看起来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看起来含笑面对秋阳。

”(1)“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2)你从中悟出了作者如何样的一种人一辈子态度?(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五、拓展练习细致地观看你周围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发觉它的“奇异”之处,然后写出来。

在写出事物特点的同时,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情感的变化,还可写一点你的感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丝瓜
教材分析
丝瓜居然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它们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似乎丝瓜是有“思想”的。

正如文题所说,不愧为“神奇的丝瓜”。

作者抓住“神奇”,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展现丝瓜生长过程。

一是展现心灵感受的轨迹。

两条线索交错行进,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 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 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引入。

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

(学生交流:平凡、普通等)
2、师:看来大家对丝瓜都不陌生。

丝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

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

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神奇的西瓜。

3、【板题:18、神奇的丝瓜】
4、简介作者季羡林。

(指名读课文链接)
二、设疑
大家读了课题可能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
(1)丝瓜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2)文章是怎样描写丝瓜的神奇呢?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体会新字新词的的读法和用法
如:你认为哪些生字在书写和读音上需要提醒大家?
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并提示
如:你通过自学已经理解了那些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2、抽读,检查读文和生字认识情况,相机指导。

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字音:篱笆
字形:凸(强调笔顺)
词语:夸大之词杞人忧天难以置信百思不得其解兴致勃勃余晖悻悻然情不自禁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同桌或全班)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它们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似乎丝瓜是有“思想”的。

正如文题所说,不愧为“神奇的丝瓜”。

四、作业
完成语文课堂练习中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一)温故导入、明确问题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神奇的丝瓜》这一课。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
1、丝瓜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2、文章是怎样描写丝瓜的神奇呢?
(二)潜心批注、自读探究
1、自探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能表明丝瓜神奇的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并从文中找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想想从这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批注在句子旁边。

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特困生自学。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教学资源)
(二)班级交流。

A、理清脉络,理解“神奇”
1、指名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抓住重点句子,了解丝瓜的神奇。

(具体交流5---8段内容)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
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
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3、体会情感,体会丝瓜的神奇。

(1)交流勾画出的描写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读后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四五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承受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


“总有一天,它越来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

我仿佛觉得这可丝瓜有了思想,它能思考问题,而且还有思想。


文中突出了
引导学生找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如:随意惊奇担心担心担心大吃一惊百思不得解等来体会丝瓜的神奇之处。

⑵画一条曲线来展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并说出理由。

提示:随着丝瓜的生长,作者的感情跃动越来越强烈,丝瓜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作者的心。

⑶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自己的担心呢?
提示:丝瓜的神奇就是通过作者的担心一步步引出来的,作者越担心,丝瓜也就越神奇。

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4)(学生个别朗读几次担心的句段,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
B、体会丝瓜品格,领悟人生态度
1、“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2、“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句中把丝瓜当做人来写,表现了丝瓜安适自在的样子,同时也可以看出丝瓜能从容不迫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生存环境。


(2)作者在丝瓜身上读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提示: 作者借丝瓜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人事,都要细心体味思考,从容不迫面对。

怎么理解这一人生态度。

(点拨:作者认为该怎样面对生活)
(3)作者通过神奇的丝瓜来表现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的人生态度,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呢?提示:托物言志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三、质疑再探
1、请同学门回顾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预设:
(1)丝瓜的神奇之处还有哪些?
(2)还有哪些植物也有神奇之处?
3、课堂小结
读美文如饮甘泉,《神奇的丝瓜》起始平淡,越往后叙述越精彩,由物入情,又由情而入理,情感充沛,思考深入。

他也在启示我们平凡的生命也会有琐碎的诗意和惊喜,希望我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都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运用拓展(5’)
1、说说本节你的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从写法,语言积累,内容等方面进行自主总结。


2、自主编题。

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内容,出一两道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1)学生自编题教师查看学情。

(2)同桌俩相互解答试题,教师捕捉“典型题”在全班交流。

3、教补充题:
细致地观察你身边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发现它的“神奇”之处,然后写出来。

在写出事物特点的同时,写出自己心里的感受,情感的变化,还可写一点你的感想。

4、完成语文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生长地点
增加兴趣
认识变化细心体味思考
神奇的丝瓜感到神奇从容不迫面对
瓜有思想
沉默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