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5篇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5篇《沙漠之舟》教学设计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沙漠之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语言简洁、形象,概括介绍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及帮助人们穿越沙漠的作用。
本课的学习,即要抓住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描写、说明方法。
在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感悟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理解作者“总——分”的写作方法和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上,掌握学习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1 、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校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农村,远离沙漠地带,学生信息较为封闭,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骆驼,对于“沙漠之舟”会有浓厚的兴趣。
但关于骆驼的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
教师要运用插图或影像资料、理解重点词语等方式,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
2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能力。
通过几年来和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和交流扫除文字障碍的能力,初步读懂课文的能力,整理好词佳句的能力。
学生已经能边默读边批注,体会和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写批注笔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1 、学会11 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 、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 、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4 、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沙漠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沙漠之舟》。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沙漠之舟》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能够描述沙漠之舟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运用想象力描绘出沙漠之舟的形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沙漠之舟》的基本内容介绍:介绍课文《沙漠之舟》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2.2 生字词的学习:列出《沙漠之舟》中的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学生跟读和自主学习生字词,加强记忆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沙漠和沙漠之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沙漠中人们出行的方式和困难。
3.2 阅读理解:分组让学生阅读课文《沙漠之舟》,并回答相关问题。
讨论课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3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例如写一段关于沙漠之舟的描述。
第四章:作业与评估4.1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沙漠之舟》的读后感。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的作文,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文学创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团队合作活动:分组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例如共同创作一篇关于沙漠之舟的故事。
学生通过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2 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沙漠之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保护沙漠环境。
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教学教案设计
沙漠之舟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骆驼的相关图片和资料;(2)准备教学PPT;(3)划分学习小组。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骆驼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骆驼有什么了解?2. 探究骆驼的基本特征:(1)教师讲解骆驼的基本特征;(2)学生观察图片,描述骆驼的特征;(3)小组讨论,总结骆驼的特征。
3. 探究骆驼的生活习性:(1)教师讲解骆驼的生活习性;(2)学生观察图片,分析骆驼的生活习性;(3)小组讨论,总结骆驼的生活习性。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操作,制作骆驼模型;(2)学生展示作品,描述骆驼的特点;(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1.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描述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3. 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爱和保护动物。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1)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骆驼的资料,了解骆驼在沙漠中的生活;(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课后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了解沙漠之舟的特点和骆驼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沙漠之舟的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骆驼的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意思。
(3)了解沙漠之舟的特点和骆驼的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沙漠之舟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沙漠和骆驼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沙漠之舟的认识。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学生对沙漠之舟的特点和骆驼的生活习性也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精选16篇)《沙漠之舟》篇1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校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农村,远离沙漠地带,信息较为闭塞,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骆驼,对于“沙漠之舟”会有浓厚兴趣。
但对文中关于骆驼的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
教师要运用插图或影象资料等方式来理解像“胼胝”等重点词语及知识,帮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
2、对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能力的评估: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即使班里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预习时也能达到正确地读课文,能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一些不理解的字词。
此外学生已经能边默读课文边批注,掌握了一定的写批注笔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称之为“沙漠之舟”。
3、理解句子和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初步掌握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4、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加工提炼信息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舟”。
请同学们说说舟的意思。
(生:船)什么地方有船?(生:水上)如果说车是地面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怎样形容船呢?(船是水上的重要交通工具。
)2、补充完整课题《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意思呢?(生:沙漠中的船)通过预习,你知道“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呢?(生:骆驼)3、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骆驼好吗?请同学们观察书中的插图,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和插图向大家介绍一下骆驼。
生汇报交流有关骆驼的资料。
(农村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相对比较少,建议学生利用查字典的方式帮助收集信息。
如“骆驼”一词字典中就有介绍,骆驼:哺乳动物,身体高大,背上有肉峰,能耐饥渴,适于负重物在沙漠中运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教学教案
沙漠之舟-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骄傲〞说话。
2、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3、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开展,而语言的开展惟有通过言语实践活动。
同学在语文课上的言语活动应当是高质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简洁重复。
任何提高同学的言语质量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语活动情境中引导同学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同学自身语言的内化。
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同学的言语质量。
教学过程:板块一:读自己宠爱的话1、引导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读课题。
重心转移:谁应不应当感到什么等。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生词借助课后拼音拼读。
3、引导同学选择自己宠爱的段落再次朗读,直到读得自己满足为止。
4、组织同学读自己宠爱的话。
老师可以插问:“你宠爱这一段话的什么呀〞5、老师出示局部词语,看同学是否会读。
第一组:镜子委屈告知疼爱走一趟贮存养料足够多亏其次组: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板块二:说自己理解的话1、引导同学从其次组词句中发觉:这组词句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谁能依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运用这些词句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2、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悄悄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当感到骄傲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的3、4小节,然后试着说一说,用上“我明白了---------〞的句式。
3、这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遇到了一匹小白马。
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谁情愿和老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师生合作演说故事:小骆驼向小白马解说驼峰、脚掌和眼毛的用处。
老师就小骆驼的其他方面提出问题:〔1〕小骆驼,你身上披着褐色的绒毛又厚又密,多热呀!〔2〕小骆驼,你走路这么慢,谁会宠爱你呢〔3〕小骆驼,你的鼻孔这么大,有什么用呢〔4〕小骆驼,你这么高大的身体显得多么笨重啊!板块三:说自己积累的话1、老师给同学?沙漠之舟?的课外阅读材料,认真阅读,记住文中的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沙漠之舟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沙漠之舟的特点和价值。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沙漠之舟》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准备生字词的默写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沙漠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沙漠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沙漠中的交通工具。
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让家长签名确认。
2. 学生完成生字词的默写练习,巩固对生字词的记忆。
3. 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对沙漠之舟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默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写作,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
《沙漠之舟》教案
《沙漠之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骆驼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骆驼、沙漠风光等。
2. 文字资料:关于骆驼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沙漠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探究骆驼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
教师总结并板书。
3. 了解骆驼的生存环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询问,了解骆驼生活的沙漠环境,以及沙漠对骆驼生活的影响。
4. 学习骆驼的适应策略学生讨论:骆驼是如何适应沙漠环境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生理、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板书。
5. 保护生态环境学生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沙漠生态环境?教师引导学生从减少污染、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板书。
6. 总结与拓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骆驼的特点、生存环境以及适应策略,还讨论了如何保护沙漠生态环境。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骆驼在其他方面的特点,以及人类如何更好地保护沙漠生态环境。
7.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搜集更多关于骆驼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主动提问、回答问题,以及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能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练习题,以及是否能搜集到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3.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是否能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沙漠、之、舟、耐旱、生存、稀少、珍贵、已久、滚动、减轻、负担、敬佩、骆驼、防沙、抵御、驰骋、沙漠之舟”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会独立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沙漠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探究兴趣,认识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主要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体会作者对骆驼的敬佩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学生分享对骆驼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沙漠、之、舟、耐旱、生存、稀少、珍贵、已久、滚动、减轻、负担、敬佩、骆驼、防沙、抵御、驰骋、沙漠之舟”。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4. 总结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关于骆驼的其他知识,下节课分享。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营造沙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3. 任务驱动: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步骤:1. 骆驼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如耐旱、防沙、抵御恶劣环境等。
《沙漠之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沙漠之舟》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3)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推测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奋发向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测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奋发向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中的特殊生物。
(2)提问:你们听说过沙漠之舟吗?它是什么动物?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5. 总结拓展(1)学生分享从课文中汲取的启示,如何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奋发向前。
(2)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沙漠之舟》。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沙漠之舟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特点和重要性。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沙漠之舟》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沙漠之舟》。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沙漠之舟——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骆驼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性。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沙漠之舟》。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意象,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学生进行默写练习,巩固生字词。
五、作业布置:1. 朗读并背诵诗歌《沙漠之舟》。
2.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骆驼在沙漠中的情景。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描绘的景象。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沙漠之舟教学教案设计
沙漠之舟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难点:1. 骆驼如何在沙漠中生存的生物学特性。
2.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3.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骆驼的图片。
2. 视频资料:骆驼在沙漠中的生活场景。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授新课介绍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耐旱、适应沙漠环境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骆驼如何在沙漠中生存?请根据骆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分析。
4. 实例分析播放骆驼在沙漠中的生活场景视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骆驼的生存策略。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骆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其在沙漠环境中的特殊适应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的动物,并描述其特征和生存环境。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变化。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沙漠生态考察,亲身体验沙漠环境,加深对骆驼生存策略的理解。
2. 开展动物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
语文《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沙漠之舟》的基本内容,了解沙漠中骆驼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沙漠之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兴趣和关爱。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沙漠之舟》是一篇描述沙漠中骆驼的科普文章,介绍了骆驼的特点和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
课文内容包括骆驼的体形、耐渴能力、蹄子的特点等,以及骆驼在沙漠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2 词汇和句型:学生需要掌握与沙漠、骆驼相关的词汇,如沙漠、骆驼、耐渴、蹄子等。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描述动物特点的句型,如“它有长长的脖子和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沙漠和骆驼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听说过沙漠吗?你们知道沙漠中的骆驼是什么样的吗?”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内容,如“骆驼为什么能够在沙漠中生存?”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如“我认为骆驼的蹄子很特别,能够防止在沙漠中打滑。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课文理解、词汇运用等。
4.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合作态度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沙漠和骆驼的科普文章或故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沙漠环境体验活动,如模拟沙漠徒步等,增强学生对沙漠和骆驼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沙漠之舟》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沙漠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骆驼在沙漠中的生活,体会骆驼的耐旱、耐饿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文中的重要信息,了解沙漠之舟的形象特点。
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新词汇进行讲解,如:沙漠、之舟、骆驼、耐旱、耐饿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讲解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4.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价值观。
3.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5.拓展活动: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沙漠中的其他生物及其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6.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与孩子一起阅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完成写作练习。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适量,既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要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2.作业布置要注意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难易适度的任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沙漠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沙漠有什么了解?”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沙漠是一个神秘而壮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沙漠的课文《沙漠之舟》。”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沙漠之舟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一、导入:1、出示“舟”。
请同学们说说舟的意思。
(生:船)什么地方有船?(生:水上)如果说车是地面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怎样形容船呢?(船是水上的重要交通工具。
)2、补充完整课题《沙漠之舟》。
从字面上理解是什么意思呢?(生:沙漠中的船)通过预习,你知道“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吗?(生:骆驼)二、揭示骆驼的特点及为什么称它为“沙漠之舟”1、那骆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找一找哪些句子描写了骆驼的这些特点。
(生默读课文)2、学生汇报:(1)第三自然段描写了骆驼的生理特点。
(板书:生理特点)(2)第四自然段描写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
(板书:适应沙漠生活)(3)第五自然段描写了骆驼能帮助人们穿越沙漠。
(板书:帮助人们穿越沙漠)3、谁来把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在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4、谁来把骆驼能帮助人们穿越沙漠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在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5、骆驼为什么能适应沙漠生活?它能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一下。
6、学生汇报:(1)骆驼身体高,腿很长,脚掌又宽又厚,适于在沙漠中行走。
(板书:身体高,腿长,脚掌宽厚)(2)骆驼背上有驼峰,可以储存脂肪,而且体内存储的脂肪可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板书:驼峰存脂肪,体内储存能量)(3)骆驼的胃分为三室,可以贮存水分和食物残渣。
(板书:胃分三室,可贮水和其他食物残渣)(4)骆驼的鼻孔能自由关闭,有助于防止水分散失。
(板书:鼻孔能自由关闭,防止水分散失)(5)骆驼遇到风沙时,能关闭鼻孔和上呼吸道的空腔,减少呼吸,降低水分蒸发。
(板书:遇到风沙能关闭鼻孔和上呼吸道空腔)7、骆驼就是这样一位不怕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
在荒芜人烟的沙漠里它是人们的指南针,为人们带路。
它不喝水可以生存一两天,如果喝了水会加快体内水分的散发。
所以骆驼非但不随便喝水,只在体温升高时才补充水分。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以下是整理的《沙漠之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沙漠之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2、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船)船在哪里航行?(江、河、湖、海)沙漠里有船吗?(没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释文中生字新词。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
滚热的沙子松软的沙子陷进沙子里宽广无边的沙漠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大风卷着沙粒飞滚移来整座沙丘说一说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请你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用上这些词语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课件,感受沙漠,学生可以边看边说。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1)学生自学。
①分组学习,在书中找出相关词句,画出来。
②边读边讨论:骆驼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跟骆驼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关系?③填表特殊生理构造适合沙漠生活成为交通工具身高、脖子长望到很远的地方嗅觉灵敏、找水源、避旋风鼻子能张能闭沙尘难以侵入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分析《沙漠之舟》中较难理解或解释的情节、角色或主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 学生对沙漠和骆驼的已 有认知,为后续教学做 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 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 策略,帮助学生全面理 解课程内容。
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设置问题、布置任 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
文化背景
阐述《沙漠之舟》所反映的文化 特色和价值观,以及这些文化元 素对课文主题的影响。
课文内容解析
故事情节
简要概述《沙漠之舟》的故事情节, 包括主要角色、事件和冲突。
主题解析
深入分析《沙漠之舟》的主题,如人 性、生存、自然等,以及这些主题如 何通过故事情节得以体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指出《沙漠之舟》中的重要情节、角色或主题,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重点。
《沙漠之舟》教学设 计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课外拓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沙漠动物适应环 境的特性。
理解《沙漠之舟》中 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掌握《沙漠之舟》的 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
B
C
测验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 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 法进行反思和改进。
学生反馈
鼓励学生提供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 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进一步优化教学 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之舟》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之舟》教课设计范文篇一教课目的:⑴学文,认识适沙漠生活的生理特色,理解人什么把称“沙漠之舟”。
⑵学文抓住特色、相关资料、化的描述方法。
⑶能将后料行更正,插入文相关段落,完美和充文内容。
⑷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文⑸培育学生物的感情,增保物的意。
教课要点:学文抓住特色、相关资料、化的描述方法。
教课点:理解什么把称“沙漠之舟”。
教课准:⑴学生找相关描述身体特色和生活性的相关料。
⑵ 件。
教课程:一、复入⑴⑵通上一的学,你知道中的“我”是?⑶引⑴2 。
小在小溪照“ 子”,小看了(点件,上插)就着响鼻小:“你的脚掌有又大又厚⋯⋯⋯”小得挺委屈⋯⋯⑷ “小得小哪些地方得挺看的?⑸追:正因小它看,因此小得挺委屈的板:委屈于是,决定和小到沙漠中去旅游一次。
〔老的引与情境相合,不仅复了旧知,更学生快速地入了文的情境中。
我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悟文内容。
〕二、感觉沙漠⑴ 到沙漠,你沙漠认识多少,没关系大家听听⋯⋯⑵点件——沙漠,我来看看,沙漠究竟是什么的?自由⑶在文的⑶4 自然段中,有好多描述沙漠的句子和,你能快速一后,把它找出来呢?〔学生会到取知可通多种渠道,如:、外、爸的口中、生的介、文的言文字⋯⋯就像蜜蜂采蜜。
〕⑷交流,点件——沙漠茫茫的大沙漠一望无际的沙漠沙子松懈的沙漠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⑸读好这些词语。
(大、一望无际、风沙铺天盖地)⑹我们说了沙漠,看了沙漠,读了描述沙漠的词语,此时,大沙漠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沙漠广大无边,天气无聊,极罕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还有沙丘、沙谷,假如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⑺师小结:尽管沙漠里的天气这样无聊,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快乐地结束了此次沙漠旅游,并且小骆驼还有了新的想法。
〔对沙漠的认识,是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精读最后一节,指引怀疑⑴点击课件——最后一节⑵读读这一节,思虑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⑶交流优选后点击课件—— 2 个问习题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2)、小骆驼由于什么事而深感骄傲?〔发现问习题与解决问习题相同重要。
幼儿园大班语文《沙漠之舟》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沙漠之舟》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文《沙漠之舟》
二、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生活环境和特性。
2. 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书《沙漠之舟》
2. 骆驼的图片或模型
3. 画纸和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骆驼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你在哪里见过它?”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主体活动(20分钟):
(1) 教师讲述《沙漠之舟》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骆驼的生活环境和特性。
(2) 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们称骆驼为‘沙漠之舟’?”、“骆驼有什么特别的能力?”等,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3. 扩展活动(10分钟):
(1) 组织孩子们用画纸和彩色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骆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2) 完成后,请几位孩子分享自己的画作,并简单描述一下他们的骆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骆驼的特点和其在沙漠生活中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述《沙漠之舟》的故事,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骆驼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扩展活动中,部分孩子在画画时显得有些困难,可能是对骆驼的形象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物展示或者视频讲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沙漠之舟》教学设计《沙漠之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2、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船)船在哪里航行?(江、河、湖、海)沙漠里有船吗?(没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释文中生字新词。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
滚热的沙子松软的沙子陷进沙子里宽广无边的沙漠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大风卷着沙粒飞滚移来整座沙丘说一说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请你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用上这些词语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课件,感受沙漠,学生可以边看边说。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1)学生自学。
①分组学习,在书中找出相关词句,画出来。
②边读边讨论:骆驼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跟骆驼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关系?③填表特殊生理构造???适合沙漠生活??成为交通工具身高、脖子长望到很远的地方嗅觉灵敏、找水源、避旋风鼻子能张能闭沙尘难以侵入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腿上有胼胝??不会烫伤脚掌宽厚、脚趾分开不会陷入沙子里背上有驼峰??储存养料(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所填的表格。
用“由于……因此”、“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等词语将句子连起来。
例如:由于骆驼腿上有胼胝,因此不会被滚热的沙子烫伤。
(3)学生补充介绍查找到的有关骆驼的资料。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讨论:骆驼身上的这些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的顺序)(6)小结: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半句介绍特点,后半句说明作用。
2、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1)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先读读课文2、3、4自然段,然后讨论,找出答案。
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对。
交流前提示:将骆驼的特殊本领和骆驼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
(骆驼身体高,脖子长,能望到很远的地方,能够为旅行的人带路;骆驼嗅觉灵敏,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报气象;骆驼有宽厚的脚掌,腿上有胼胝,背上有驼峰,人们可以利用它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3)思考:沙漠和大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大海和沙漠都是“宽广无边”茫茫一片;大海波涛起伏,沙漠里“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海上的风浪很大,沙漠里的大风“很可怕”,经常“卷着沙粒飞滚”。
)骆驼和船相似的地方?(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4)指导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和特殊的本领及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作者抓住骆驼的特点,按顺序进行介绍,写得生动具体,有条有理。
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议。
2、“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它是“沙漠之舟”的?(一是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二是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二、扩展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二:尝试把下面的资料做适当修改,插入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1)了解写作特点。
第一自然段是“总——分”结构,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
(2)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
通过研究、讨论,知道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修改所给的资料,插入课文第一段。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及时肯定优点,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拨。
)三、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比较“趾、脂、胝”的音形义,提醒学生注意“嗅”字的写法:不要丢了“大”上的点。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教师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
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每一次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教师起好点拨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沙漠之舟》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资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写下来。
2、了解沙漠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舟”字。
“舟”是什么意思?(船)船是在哪里航行的?(江、河、湖、海)2、(出示沙漠的图片)板书:沙漠。
沙漠里有船吗?(没有)3、板书:之。
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沙漠之舟》。
二、自学生字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出示词语:骆驼嗅觉、胼胝、脚趾、脂肪、积蓄、缺乏、宽广无边、沙丘、(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3)质疑解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用看图法理解“胼胝”、“驼峰”、“宽广无边”、“沙丘”等词语。
用近义词法理解“积蓄”、“缺乏”、“维持”等词语。
三、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四、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了解沙漠特点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之舟。
(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沙漠吗?你在哪里见过?2、播放沙漠风光片。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沙漠风光。
欣赏了沙漠风光,你们觉得沙漠是怎样的?二、了解骆驼的作用1、是呀,沙漠宽广无边,炎热干旱,而且还经常刮旋风,一般的动物是很难生存的。
那么沙漠之舟指的是谁呢?为什么骆驼是沙漠之舟呢?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请大家默读课文2―4段,找出关键词语,用“——”画下来。
2、谁来说说,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板书:带路预报风沙驮运货物3、指导朗读2―4段。
(1)“宽广无边”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2)你能用“宽广无边”说一句话吗?(3)(出示句子)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大风卷着沙粒飞滚,有时会移来整座沙丘,把人和牲口全埋在底下。
(4)你们见过沙漠里的大风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沙漠风沙图)(5)看过沙漠风沙之后,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呢?(指名读―指导重音―男生读―齐读)三、了解骆驼的特点1、为什么骆驼能够生活在沙漠里呢?2、(出示骆驼图)你见过骆驼吗?看一看图,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引导学生用上比喻句把骆驼的驼峰说生动些。
)3、那么,课文里是怎样描写骆驼的生理特点的呢?请大家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下面的思考题:(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本段的总起句。
用横线画下来。
(2)骆驼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它适应沙漠环境有哪些作用?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词句。
4、指名学生汇报思考题,教师点拨。
5、指导朗读:这一段话该怎样读呢?对,这是一篇说明文,就是在向我们介绍骆驼。
注意读说明文时,语气应该平一点。
不过表现沙漠和骆驼的词语要读重一点,大家先准备准备,待会儿进行小组比赛。
小组比赛读——评比。
指名读——评议。
(真像讲解员在讲解一样)——小组比赛读。
6、师:除了书上介绍的特点外,你还知道骆驼有哪些特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后资料或者是自己收集的资料,适当修改一下,来说说骆驼的其他特点。
四、拓展延伸1、正因为骆驼有这么多适应沙漠生活的特点,所以他才能在沙漠中畅通无阻,给人们带路、预报风沙、驮运物品,才能被称为沙漠之舟。
骆驼明明是一种动物,作者却把它说成沙漠之舟,那么,课题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你能用比喻的手法来称谓其他动物吗?3、刚才同学们讲到了许多动物,那么你能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说一句总起句吗?4、你准备介绍青蛙哪些特点?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沙漠之舟,知道了骆驼有许多适应沙漠生活的特点,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要征服沙漠,一定不会只靠骆驼来帮忙,一定会有更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去征服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