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关于语言和文字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一本名为《汉字哲学初探》的书,200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李敏生。
李敏生是这样给我们讲哲学的:“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讲,‘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语言的物质载体声音是第一性的,文字的物质载体形(书写的系统)同样也是第一性的;语言所表达的人的观念和思想是第二性的;文字所表达的人的观念和记录的信息同样也是第二性的。
如果离开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谈什么第一性、第二性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⒁问题本来很简单,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和传播语言的,所以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至于语言本身是一种双面符号,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语音和语义就像是一张双面的纸,是共生的,无所谓第一性、第二性。
说到文字,即使如李敏生所说,汉字是记录人的思维、意识的书写符号系统,那么,人的思维、意识也是第一性的,汉字也是第二性的。
先有思维、意识,后有文字,怎么也不能把文字说成是第一性的。
况且自从文字脱离了文字画儿,演变为按照词语顺序记录语言的图画文字之后,就与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字记录的是既有音又有义的语言。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这是语言学的常识。
哲学所的研究员连篇累牍要来挑战语言学的常识,发了一大堆奇谈怪论,让稍有羞耻心的人不禁汗颜。
李敏生说:“甲骨文中的象形都不是简单的图画,而包含着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比如‘母’、‘马’等字都是如此,‘母’字的两点原在两侧,后演变转动了90°,其中的两点,显然是代表乳房,代表了母亲哺育子女这一重要的关系。
这里很明确,文字首先是直接地记录了人的思维、观念,而不是什么记录语言的符号。
”⒂请问,“母”、“马”是图画还是文字?如果是文字的话,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里,“母”读mǔ,意思是母亲、妈妈,是汉语“母”的书写符号,“马”读mǎ,指的是一种家畜,是汉语“马”的书写符号。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说课讲解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第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
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和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是能指,所指是语言的义。
而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文字中的形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所指。
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园子里的苹果熟了. *园子里的苹果生了.他孙子的个子高了. *他孙子的个子矮了.问题: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答案: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 .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等等。
然而对甚么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可见系统不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以某种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简述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简述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下是文字和语言之间关系的几个方面:
1. 符号系统: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用来代表语言中的语音和意义。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而文字则是语言的可见形式。
文字通过符号的组合和排列来表示语言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2. 书面表达:文字是一种书面表达方式,通过书写文字可以把语言的思想、知识和信息记录下来,使它们能够传承和共享。
语言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信息,但文字可以保存和传播信息的时间更长、空间更广。
3. 文化传承: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保存和传承知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文字记录了人类的思想、智慧和创意,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4. 启发思维:文字可以激发和引导语言思维的发展。
通过学习阅读和写作文字,可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语言可以通过口头交流来进行思维的表达,而文字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和精确地思考。
总之,文字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文字是语言的可见形式,它使语言能够被记录、传承和共享。
而语言则是文字的基础,文字通过符号和组合来表达语言中的声音和意义。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docx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第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
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和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是能指,所指是语言的义。
而文字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文字中的形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是所指。
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园子里的苹果熟了. *园子里的苹果生了. 他孙子的个子高了. *他孙子的个子矮了. 问题: “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 答案: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 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等等。
然而对甚么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可见系统不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以某种关系而构成的整体。
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文字与语言关系的理解
258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文字与语言关系的理解陈倩茹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摘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许多全新语言学概念,并讨论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等一系列文字学问题。
本文旨在梳理和阐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在索绪尔文字学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汉字这一特殊文字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文字一、引言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是结构主义的思想先驱。
他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其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根据其讲课笔记编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一书成为普通语言学建立的标志。
过去人们主要围绕索绪尔语言观方面的理论进行相关研究,认为其主要贡献在于对语言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但关于索绪尔的文字观却鲜有研究者。
其实索绪尔不仅建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体系,还就语言和文字关系等一系列文字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他认为文字最重要的作用是表现语言。
[1]47有的学者认为索绪尔区分语言与文字是在贬低文字,他“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王国……,文字没有独立的地位,只是语言的‘照片’‘假装’和附属品。
”[2]这其实是对索绪尔关于文字与语言思想的误读。
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两种符号系统,文字是为表现语言而存在的。
[1]47-48文字之所以是语言的“照片”和“假装”,是由于语言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文字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有停滞不前的倾向。
文字被看作我们认识语言的工具,有时甚至会成为唯一工具。
尤其是那些远离我们的语言,我们极大可能要求助于书写的证据,对于已经不存在的语言更是这样。
索绪尔认为文字本身是与内部系统无关,但我们要重视这种经常用来表现语言的手段;而必须清楚认识到它的效用、缺点以及危险。
[1]47清楚地阐明了语言与文字发展关系的不同步,文字不能十分准确反映语言的完整面貌,它就像是语言的“照片”“假装”。
浅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浅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作者:刘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1、引言对汉字性质的研究,是汉语、汉字理论研究的基础,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一点。
对于汉字性质的研究关系到汉语、汉字的多个方面,特别是关系到汉字教学、对外汉字教学的定位、导向问题。
可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字自诞生直至今日的数千年的时间里,关于它性质的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论断。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的一种提法,自20世纪始便被国内外大多语言、文字研究者们视为真理,他们认为“语言文字学的这些基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如果背离了这些观点,就谈不上文字研究”。
然而随着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不断深入,有学者逐渐关注起汉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始质疑“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的提法,并通过论证来给出了解释。
我认为,这些持有相反观点的学者的分析以及所罗列的一些事实在一定范围内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反思。
对这种观点的对比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对汉字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2语言、文字“母女”说2.1源起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到:“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
受到西方语言学思潮的影响,我国的语言学开始从现代语言学层面关注文字研究,提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等论断,并以此提法作为文字研究、汉字研究的基础以及文字、汉字的教学的指导思想。
2.2主要观点及论据持有这类观点的学者大多认为:语言先于文字而产生;文字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的需要,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表现语言的,而这也是文字存在的意义且是唯一存在的意义。
他们归纳了语言的几个特点:“语言不是说话,也不是所说的话”,语言不同于言语,“语言存在于说话和说出来的话之中”,“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
浅析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作者:陈雪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克服了语言在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
文字通过记录“音”(能指)或者记录“义”(所指),来记录语言。
语言和文字的不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有其各自的变化形式。
语言和文字按着各自的特点演变的同时,又有着一致性。
语义将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和字形(文字的物质外壳)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联系起来。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音语义一、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语言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争论较多的问题。
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解释篇》中曾写道:“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描述为:“文字表现语言。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
”布龙菲尔德认为:“在语言学家看来,除去某些细微的枝节以外,文字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设计,就好像利用录音机一样,借以保存了过去言语的某些特点供我们观察。
”雅克布森则认为:“文字作为一种代码形式,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记录形式或外在设计,它是全部交流活动的‘意义’的一种必要的构成,说出来的信息和写出来的信息会在交流活动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这种不同的意义事实上赋予代码形式本身(口语的或书写的)以‘生命’。
当我们面对文字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面对一种无意义的语言包装,而是一个有意义的自主的符号系统。
”我国清代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也有过论述:“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义与声之迹也。
”这里实际上指出了文字的产生及其优于口语的地方:文字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是人们进行口头交际的主要工具。
声音是一发即逝的,如果仅凭口耳相传,语言在交际的时间和空间上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语言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七章
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字和语言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B.文字不能等同于语言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解析】A 本题考查文字的相关知识。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不能再分解的字符是A.笔画B.复合字符C.单纯字符D.意符【解析】C 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3.下列关于声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声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声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声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声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解析】D 本题考查声符的相关知识。
声符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声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4.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A.苏美尔文字B.汉字C.日语“假名”D.古埃及圣书字【解析】C 日语“假名”属于表音文字。
5.文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态是A.象形字符B.图形契刻符号C.表意字符D.表音字符【解析】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过程。
文字从最初的图形契刻符号,演变成象形字符,再到形成表意字符,再到出现表音字符,表音字符中又从表音节的字符到表音位的字符,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6.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拉丁文字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D.古埃及文字【解析】B 本题考查最早的表音文字。
腓尼基人借用了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最终形成了一种最早的字母式表音文字,即腓尼基文字。
7.下列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古埃及文字B.古汉字C.古希腊文字D.古代楔形文字【解析】C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古希腊文字是在借用腓尼基文字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属于他源文字。
8.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A.音节文字B.表音文字C.音素文字D.意音文字【解析】D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文字学》习题与答案
《文字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产生、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及其使用规律的学科,包括对文字的历史、类型、演变、书写系统等方面的深入探究。
2. 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是以若干个基本符号(字母)为元素,通过组合这些元素来表示语言中的音节或音素的文字系统。
3. 汉字构造法:汉字构造法是指构成汉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方式。
4. 音节文字:音节文字是一种文字系统,每个字符或符号代表一个音节,如日语的假名和彝文等。
5. 语素文字:语素文字是指字符或符号直接表示语言中的语素(最小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文字系统,如汉字。
二、填空题1.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______社会向______社会的转变。
答案:原始;文明2. 汉字的四种基本构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3. 英语属于______文字系统,而汉语属于______文字系统。
答案:音素;语素4. ______是研究文字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字的起源、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和使用等。
答案:文字学5. 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用楔形刻在泥板上的文字。
答案:楔形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文字不属于表音文字?A. 拉丁字母B. 希腊字母C. 汉字D. 印度梵文答案:C. 汉字2. 下列哪个汉字是典型的象形字?A. 木B. 上C. 步D. 明答案:A. 木3. 下列哪种文字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A. 汉字B. 印度梵文C. 埃及象形文字D. 希腊字母答案:D. 希腊字母4. 下列哪种文字是线性文字?A. 楔形文字B. 圆形文字C. 线性B文字D. 象形文字答案:C. 线性B文字5. 下列哪种文字不是音节文字?A. 日语假名B. 韩语谚文C. 英语字母D. 德宏傣文答案:C. 英语字母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表音文字?A. 拉丁字母B. 希腊字母C. 印度梵文D. 汉字E. 阿拉伯字母答案:A、B、C、E2. 下列哪些汉字属于会意字?A. 休B. 采C. 众D. 木E. 明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语素文字?A. 汉字B. 日语假名C. 韩语谚文D. 英语字母E. 印度梵文答案:A4. 下列哪些文字属于象形文字?A. 楔形文字B. 埃及象形文字C. 甲骨文D. 线性B文字E. 汉字答案:A、B、C、E5. 下列哪些文字是由其他文字发展而来的?A. 希腊字母B. 印度梵文C. 拉丁字母D. 阿拉伯字母E. 日语假名答案:A、C、D、E五、判断题1. 汉字是一种表音文字。
语言学概论——文字学
第五章文字学第一节文字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叫字母.汉语的字符一般叫字,一个汉字也是一个字符。
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表示防潮、易碎、有毒等意思的图形标记都只代表某种意义,而不代表具体的语言单位,不与词语的声音发生固定联系。
这种图形具有超语言的性质.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这些特殊字符都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字母和字又有明显的区别。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狭义的文字不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是语言和书写两个系统的结合,具有音、形、义三个要素。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1.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字符作为文字系统的符号,跟其他符号一样,也有能指和所指两个要素。
字符的能指就是字形,字符的所指就是各种语言单位。
字符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约定的。
用什么字符或字符与字符怎样组合表示什么语言单位,是人为约定的。
文字符号的所指是语言单位,因此,文字是离不开语言的,文字离开了语言,就不成为文字了。
但是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2.都是交际工具。
虽然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但文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字对保留和继承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创造和发展将来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了文字,人类才进入文明时代,没有文字,也就没有文明社会。
所以说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时代的界碑。
3.都没有阶级性。
区别:1.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第一,文字就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就是第一性的,文字就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就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就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与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就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与日语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就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
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与义。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就是能指,所指就是语言的义。
而文字就是语言符号的符号。
文字中的形就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就是所指。
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就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就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园子里的苹果熟了、*园子里的苹果生了、她孙子的个子高了、*她孙子的个子矮了、问题: “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答案: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等等。
然而对甚么就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就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瞧法。
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浅谈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浅谈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摘要:语言和文字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字的发展传承了语言和民族文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离不开语言与文字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来探求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文字起源发展关系引言语言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最具魅力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于语言和文字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要想理清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我们先要弄清何为语言,语言又是如何发展的。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有人说:“语言的起源就是人类的起源”,他们举出以下两个事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录埃及法老做的一个实验,法老让人将两个新生儿放在与世隔绝的小屋中喂养,没有任何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儿童自然发出的语言即为人类最早的语言,他们说出的是弗里几亚语。
同样的,16世纪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重复法老的实验,发现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几个苏格兰孩子张嘴说出的是地道的希伯来语。
这被视为足以证明希伯来语就是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语言的科学证据。
后来,又人们提出又提出了语言的进化论,“汪汪论”“塔塔论”“哟嚯论”“噗噗论”等,这些显示了语言起源与发展的历程。
人们至今为止还没有给语言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美国人类学家Sapir认为语言是人类的非本能的交际方式,通过有意发出声音或写出语言符号等手段,来达到传递思想、交流感情和满足欲望的目的。
而我们现在比较认可的语言定义是: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该定义较全面的反映了语言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语言这个抽象的概念。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文字的起源也众说纷纭,普遍认为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和书面语
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诸 多跟实物形体相像旳图形,用来表达现实中某些常 见旳事物。因为与现实事物有相同性联络,所以这 几种古文字有不少形体十分相同。
早期自源文字也能够把若干个象形旳小图形放在一 起,表达语言中旳一种音义结合体,这就是六书中 旳“会意”造字法。
声符相应辅音,同步在词末位置上再加上一 种义符。从字符旳层级上看属于意音文字, 从次大旳文字单位看则属于表词文字。这一
②辅音文字
生活在地中海东岸旳腓尼基人,处于两河流 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旳交界处,在苏美尔、 埃及两系文字旳影响下,于公元前1723年左 右创建了北闪米特字母。这一体系用22个字 符表达语言中全部旳单个辅音,弃用了表义 字符和双辅音声符。
①意音表词文字
苏美尔人生活旳两河流域后来先后为阿卡德 人(公元前约2350一前2023年)、巴比伦人(公 元前19一前18世纪)、亚述人(公元前14一前6 世纪,中间有过衰落)所统治,他们都继承了 与苏美尔后期文字相同旳形体。但这些民族 旳语言都跟苏美尔语旳语言类型不同。这些 人群所使用旳文字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 与后期古埃及文类型相同旳文字: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第二节 文字旳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共时文字系统旳特点及分类 第四节 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语言旳性质 1、文字 文字是在语言旳基础上产生旳,为统计语言而发明 旳一种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主要旳辅助性旳交 际工具。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文字符号是音形、义旳结合。
中文旳情况与此不同,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 读音尽管变了,字形能够不变。中文不但是“看” 旳,而且也是“读”旳,只但是它能够用不同步代、 不同地域旳音来读罢了。
对索绪尔语言与文字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对索绪尔语言与文字之间关系的再认识摘要:学者们对索绪尔语言和文字关系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索绪尔自身观点前后矛盾,有人认为索绪尔的观点是语言和文字二者并重。
本文经过分析和探讨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内容,对索绪尔语言与文字关系进行再认识,揭示出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是“语言第一,文字第二”,如果文字凌驾于语言之上,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文字很多人认为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存在悖论,即:一方面,索绪尔视文字为对语言的一种威胁;另一方面,索绪尔认为语言离不开文字。
还有人认为索绪尔的观点是文字和语言并重。
实际上,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是“语言第一,文字第二”。
索绪尔既注重语言和文学的联系,又注重二者的区别,从而摆正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一、对索绪尔语言和文字关系的再认识首先,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分语言和言语,指出语言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种机能所采用的一套必不可少的规约①,它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而主要的部分,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内部自足、同质的符号系统。
而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
从这可以看出,索绪尔在论述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时把语言放在第一位置,而文字只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索绪尔在《教程》中指出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口说的词单独构成的。
但书写的词常跟它所表现的口说的词紧密地混在一起,结果篡夺了主要的作用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文字,但因为二者结合紧密,所以研究者常误把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字,作为研究对象。
索绪尔从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再次确定了语言第一的位置,否定了文字也是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再次,有人认为没有文字,语言会变化得更快,索绪尔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
索绪尔指出,没有文字绝不会损害语言的保存。
比如:立陶宛语在很晚的时候才有书面文献,但它现在的面貌跟公元前3世纪的拉丁语一样真实地反应出印欧语的情况。
语言学纲要文字知识提要
语言学纲要文字知识提要文字和语言一、文字的性质“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个的字,一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体系。
这一章所讲的文字,指的是后面一个意思。
语言没有阶级性,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也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和语言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西班牙等语言都采用拉丁字母),而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像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文有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写法,朝、越等国家原来采用汉字,后来经过文字改革,实现了拼音化。
三、文字的类型文字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从人类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根据文字的来源,文字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根据文字符号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将文字体系分为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类。
1、意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
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
有些字只代表一个音节。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由于词和语素都既有语音又有语义,所以表示词或语素的字一般都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要素。
如“日、本、休、波、父、打(12个)”。
只代表音节的字没有字义,只有字形和字音。
如“荒唐、犹豫、坦克、爱尔兰”。
根据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可以把意音文字的字分成表意字、意音字和表音字三类。
表意字的字形和字义相关。
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包括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
意音字的字形一部分跟字义相关,一部分跟字音相关,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就是形式字。
表音字的字形与字音相关,一般是借用表意字或意音字的字形和字音,表示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个语言单位。
有少数的音译字、连绵字是专门造的字,而不是借用原有的字,如“葡萄、玻璃、蝴蝶、垃圾”,这些字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应该算形声字,但从它们对应的语言单位来看,只能算表音字2、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2)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语言没有阶级性,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也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4)文字和语言产生的关系看:①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②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③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再论文字的本质及其和语言的关系
再论文字的本质及其和语言的关系一、文字的本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人们书面交际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关于文字本质的最全面、最完整的定义。
这个定义,不仅明确地说明了文字是什么,而且明确地说明了文字的功能,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在三个判断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核心,是基础。
因此,论证文字的本质,重点是论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一判断。
为什么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呢首先,文字是为记录语言才被创造出来的。
文字学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需要传至远方,需要传给后代,但有声语言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寻找另外的办法。
例如春夏秋冬的轮回,植物果实的辨别和采摘,狩猎对象的习性差别和活动规律,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等,这些知识都需要永远牢记。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变化,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复杂起来。
如何处理各种矛盾,也需要种种先进的办法。
这些办法也必须传至远方、遗至来时。
这就是说,当人类进步到一定阶段时,便需要文字。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反映这些情况的实物,但根据已发现的与原始文字可能有关系的出土文物和古书的记载来看,这些情况一定发生过。
先民们为了帮助记事,大体使用过如下三种办法:1、结绳在绳子上打结,可以帮助人们记事;如果运用得好,也可以传递信息。
在我国,这种记载不乏其例。
《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摘要: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索绪尔对语言文字的关系的看法谈起,对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做了一个简单地述评,并论述了自己对语言文字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98-02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的学生根据索绪尔上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一部语言学著作。
书中他从符号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学的本质,认为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本文主要对索绪尔对语言文字的关系的看法做一个简单地述评,并谈谈自己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索绪尔对语言文字关系的看法
索绪尔《教程》绪论第六章的标题——文字表现语言就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从属于语言。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建立在听觉形象基础上的符号系统。
与某一概念相联系的听觉形象,是语言的本质。
接下来的论述中,他更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共有6个小节,分五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层:语言和文字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必须区分开来。
他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
表现前者。
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和这符号本身一样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
”索绪尔以照片做例子,说我们认识语言不是通过语言本身来认识的,而是借助文字这种外部手段,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看其本人,而是看他的照片,结果被表象所迷惑,不能清楚地看待文字的本质。
第二层:语言不依赖文字独立发展,而文字是依赖语言的。
他以立陶宛语在今天仍旧反映印欧语系的状况为例,说明语言是离开文字而独立存在的。
此外,他还讲到“有些很细微的语言事实是不依赖任何符号记录的帮助而被保存下来的。
”
第三层:很多人并不区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他们甚至把文字看得比语言更重要。
索绪尔认为是不对的。
论证这一层观点时,他说就连像葆朴这样的人,都没有把字母和语音明白准确地区分开来。
在语言学领域的权威人士,直到今天,还是把语言和正字法混在一起。
第四层: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世界上有两种体系文字,一种是表音体系,另外一种是表意体系,首先,他把汉字看成表意文字,但也看到了汉字表音的倾向;其次,汉字只对于汉语而言,在汉人看来更不易区别。
第五层: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原因及其后果。
写法和发音矛盾的原因很多,索绪尔只谈了最重要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
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
在某一时期合理的记音,过了一个世纪就成了不合理的了。
”另一个原因是一个民族需要借用外来字母时,借来的字母又不能适应新的书写体系,就只能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还有就是词源上的原因。
当写法和语音发生矛盾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例如,语言本来的面貌被文字遮掩了,文字不再是一件衣服,而是假装,我们把文字看得比语言重要,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后果;另外就是人们总是在语言和文字不一致的时候,以文字为标准。
二、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
索绪尔在《教程》中讲到:“在他们(汉人)看来,文字就是第二语言”。
乍看这句话,好像是索绪尔在给文字下定义,但是仔细理解的话,其实他只是用了一种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汉字比喻为第二语言,是为了突出文字对汉人的重要性。
他说表意体系中的一些文字,有的已经失去了表意的功能,变成了单纯表音的符号。
他讲这些时,已经意识到了汉字中的形声字出现了。
所以,他也意识到汉字不仅表意,而且具有表音的功能,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结合而成的单位。
汉人遇到同音词时,就会借助书面语来区别意思,表达思想。
他以方言为例,说明相同的书写符号可以表示不同方言表现的同一现象。
他觉得汉字可以跨越方言而存在。
汉字对于汉语来说是不同的系统,与汉语本身的系统并没有纠结在一起。
三、对索绪尔观点的评价
总的来说,索绪尔的语言文字观是为《教程》的观点服务的,他专门开辟一个章节讨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就是为了说明语言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这个观点。
他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的看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矛盾。
(一)合理性
他对汉字的看法具有其合理的一面。
他意识到汉字里也有表音的成分,即形声字。
我们说汉字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单位。
它的含义广泛、模糊、没有专一的所指。
我们平常跟人说话,如果对方讲的太快,就会说:“别着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
”绝不会说:“你一个词一个词慢慢说。
”即使语言学家也不例外。
显然,这里的“字”指的就是语言的结构单位。
这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说明,“字”是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结构单位,写出来的字仅仅是把这种心理现实性书面化而已。
这就是说,字首先是说的单位,从汉语形成的时候开始人们就用字说话,而后才把这种说的字写出来,至今还只有几千年。
索绪尔对汉字的认识有一定的正确性的,只把他研究的内容限于表音体系。
(二)矛盾性
尽管索绪尔看到了语言和文字发展的不同步性,但他仍然坚持“文字表现语言”,而且强调“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
于是在他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时就说出了“(文字的)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这样自相矛盾的话。
如
果文字是表现语言的,语言变化了,那么文字也应该随之而改变,既然语言变了,文字可以不改变,这本身就证明了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怎么明明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的现象,还坚持它应该表现语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索绪尔一方面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论述“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是一种假装”,文字是如何不表现语言的;另一方面又坚持“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这是他在理论上自相矛盾的地方。
四、笔者对语言文字关系的认识
(一)文字是为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媒介来传递信息的,只是依靠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它不具有超时空性,不利于保存,因此不能适应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创造了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
反过来,文字的产生对语言也有积极的作用。
它的超时空性、稳固性的特点决定了文字可以永久保存。
(二)人类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它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文字就不同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早期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
比如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建国前是没有文字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
只不过,后来有了文字,他们的生产活动才有了更加详尽完备的记载。
(三)就存在形式而言,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
面符号为物质材料,不论文字的书面符号是否直接记录并表示语言的语音,这种物质存在形式的差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不同于有声语言,也决定了人们对这两者在掌握和使用上的差异。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人们如何争论,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当今社会,语言和文字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
利用好语言和文字,为的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张朋朋.评索绪尔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论述[j].汉字文化,1994(4).
[3]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