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段练习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楚庄王谋事而当①,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释:①当,妥当。
②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逮:及,达到。
王:称王。
足:意动用法,以己为足,认为……足够。
莫之若:没有谁比得上他。
几:接近,几乎。
翻译: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2、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
孔子布衣也,万乘②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注释:①廪丘,齐国地名。
②万乘,指万乘大国的君主。
致:招引。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辞(1):推辞。
之:代词。
辞(2):告辞。
显:显扬,显耀。
苟:苟且,不严肃,马虎。
翻译: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廪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
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廪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
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很难与他有同等的品行,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3、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文言文语句翻译专项练习
一、练习目的通过本练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的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练习内容1. 原文:(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翻译:(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吗?”(2)孟子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放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放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三、练习方法1. 逐字逐句翻译,确保每个字词都翻译准确。
2.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
3. 考虑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将翻译后的句子进行润色,使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四、练习步骤1. 阅读原文,理解大意。
2. 逐字逐句翻译,注意关键词汇和句式。
3. 分析句子结构,确保翻译准确。
4. 润色翻译后的句子,使语句通顺。
五、练习要求1. 翻译准确,不遗漏关键词汇。
2. 句子通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3. 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积累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知识。
六、练习评价1. 翻译准确率。
2. 句子通顺度。
3. 对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符融传》)1、2、[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
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2、3、[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好文言文这个内容。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25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语段对照翻译练习【一】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计,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拜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参考译文】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大事),萧何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刘邦的军队)到了南郑,部下的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几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按:此处“上”指刘邦,当时称为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报告(给汉王),自己就去追韩信。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非常生气,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听说)你逃跑了,为什么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
”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现在说)追赶韩信,(这是)说谎。
”萧何说:“(像其他)将领(这样的人才)容易得到。
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比得上他的。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1、解释:①对 ②说 ③方 ④遽 ⑤应 ⑥既 ⑦敏
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3、理解:"降金龙"的意思是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②术士:有法术的人。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文言文语段60翻译一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 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 “太 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 大的意 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 “祖”。 ③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④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⑤囋: 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 人 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 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 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 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 “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 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 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③比 ②不徒言也
④四海 ③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 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 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将军 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 画幅 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 此 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 防 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 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文化常识】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 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 种。 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 国象棋才真 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不能直接用来修饰动词的,但上 文“以史事余”中的“兄”,它属名词,直接修饰动词“事”,这“兄”就是名 词作状 语用(或称之名词活用为副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崔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侍 奉我。又,《狼》:“一狼犬坐于前。”“犬坐”要理解为像狗一样坐着,“犬” 也 是名词作状语用。又,“车载之而行”,意为用车载着他前往,“车”同样是名 词 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文言文语段翻译精练
老者见孔子询问,略一停顿,答曰:“吾非求利者,乃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此薪非吾自伐,乃山中之草木,春华秋实,天地自然之赐也。
吾采之,以供家室之需,非为富贵也。
”孔子闻言,深以为然,叹曰:“吾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老丈虽居草野,其德行高尚,可谓真君子矣。
吾闻草木之生,必有其时,老丈之行,亦非一日之功。
此行虽艰,然其心无怨,其志坚定,可谓不惧劳苦,勇往直前也。
”老者微笑,曰:“孔子先生过誉矣。
吾之劳苦,固不如先生之勤劳。
先生教诲之恩,吾铭记在心。
然吾亦知,人生在世,各有其命。
吾虽贫贱,亦当自强不息,以报天地之恩。
”孔子点头,曰:“善哉!老丈之言,可谓启迪后学之良言。
吾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丈虽身居贫贱,其心志不堕,此乃君子之风也。
吾愿与老丈结为忘年之交,共论天地之大道,岂不乐哉?”老者喜出望外,答曰:“孔子先生肯赐教,乃吾平生之幸。
吾虽愚钝,亦愿虚心受教,以期明心见性,不负先生之厚望。
”自此,孔子与老者结伴而行,言谈之间,孔子得益匪浅。
老者虽非显贵,其言行举止,无不彰显君子之风。
孔子乃作《论语》一书,其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之句,即源于此。
夫君子之道,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修身养性,克己复礼;齐家者,和顺家庭,教化子孙;治国者,以德服人,以仁为本;平天下者,以民为本,以和为贵。
孔子与老者之遇,虽一时之缘,然其道传千古,启迪后人,实为儒家之精义。
今观老者之言行,虽简朴无华,然其中所蕴含之哲理,实为人生之真谛。
孔子曰:“君子不器。
”老者虽非显贵,其德行却堪比君子。
此乃文言文之精练,亦为人生之真谛。
吾辈当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成就一番事业,不负平生所学。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内容概括分析+翻译句子)(共11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Ⅱ卷)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
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20·全国Ⅲ卷)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1.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济水北岸的一个商人,渡河,他的船沉没了,漂到了水中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大声呼喊着。
有一个打鱼的人划着船前往去救他,还没到,他急切地呼喊到:“我,是济水边上最有钱的人,如果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打鱼的人用船把他送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十两金子。
打鱼的人说:“先前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恐怕不可以吧?”商人说:“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一下子得到十两金子,还是不满足吗?”打鱼的人沮丧地离去了。
又有一天,商人沿着吕梁山向下游去,船撞到了礁石上,又沉没了。
而那个打鱼的人又在那里,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打鱼的说:“这是答应给酬金却不按数酬付的人。
”于是站在那里观看,商人被水淹没了。
2。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
"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之外,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服,百姓不信,方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也。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译文:魏国设立国相,让田文作国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允许我跟您论一下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可以。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一、诸葛亮认错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变劳乎亮谢之及顒卒亮垂泣三日(司马光《资治通鉴》)二、勤训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选自《战国策》三、韩信将兵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①上:指刘邦。
四、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①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②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③王之动愈数而离王④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注释】①衣焦不申:申,通“伸”。
衣服皱巴巴的不平直。
②动:每每,常常;下文“举”与此同义。
③广地尊名:使地盘扩大,使威望抬高。
④王:称王。
名词作动词用。
五、黠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tuó袋子)中空嘐嘐聱聱①声在橐中曰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选自《苏东坡文集》)【注释】①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六、不忘贫贱苦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选自《资治通鉴·宋纪》)七、牧童指瑕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③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唐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苏东坡文集》)【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
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
”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
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
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
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
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失镜之察】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②看世间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像自己漂亮。
3、【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
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23、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之色,因辍己施焉。
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
已向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
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
【启发与借鉴】报答。
顾荣给端送烤肉的人吃12324必然也!【注释】①逆旅:旅店;此指开设旅店。
【文言知识】说“其”。
“其”作为代词,它的解释很灵活。
上文有五个“其”字:①“其病危者”中的“其”,指那些(人);②“夺其资财”中的“其”,指他们(顾客)的;③“夺少恩薄情如此”中的“其”,指“旅店老板”;④“非其性固然”中的“其”,指“旅店老板”;⑤“非其性固然”中的“其”,指“那”,即“形势”。
“其”既可代人,也可代事、代物。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授②他③舆濯④或⑤辄⑥属2、翻译:①然月租以千数②否必斥骂致讼③非其性固然3、理解:①“仅可榻”中的“榻”应理解为;②“俯而出入”是形容(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③国:此指极珍贵的宝物。
【扩展】“鼎”及其他。
“鼎”是古代的炊具,多为贵族所用。
青铜制成。
圆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形四足的。
古代统治者还把它作为烹人的刑具,所谓“下油锅”即是。
道士则用以炼仙丹,后代寺庙里用作香炉。
“鼎”也是古代立国的重器,相传大禹铸九鼎,以象征天下九州,置于王宫之前。
上文所说的“岑鼎”,看来是鲁国的镇国之宝。
“问鼎”意为纂夺权力,现也比喻希望在体育等赛事中夺冠。
成语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成语“大名鼎鼎”,意为名气很响。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以②破③全④2、翻译:①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②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3、上文有两个“信”,请分别加以解释:①“齐侯不信”中的“信”,解释为;②“信者亦臣之国”中的“信”,解释为4、理解:在要不要献岑鼎这个问题上,柳季为什么感到为难?271228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文言文断句练习加翻译
昔者孔子游于匡,有乱政者欲害之。
孔子弟子子路请行,孔子曰:“不可。
夫乱政者,非吾所能抗也。
吾闻之,德不孤,必有邻。
吾德若不孤,必有人助我。
”于是,孔子止。
既止,匡人围之数重,绝其粮食。
孔子弟子有饥者,孔子曰:“勿忧,吾当为尔谋之。
”遂使子贡往说匡人,曰:“吾师孔子,仁人也,知人也。
匡人欲害之,吾师必无害人之意。
吾闻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吾师之德,必不害匡人。
”匡人闻之,解围而退。
孔子在匡,匡人以其礼待之。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人之事,斯为察。
”于是,孔子居匡三年。
孔子居匡,匡人以其礼待之。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人之事,斯为察。
”于是,孔子居匡三年。
孔子既去匡,反鲁。
鲁人皆喜,曰:“吾师得还,吾国之福也。
”孔子曰:“吾闻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有君子,如彼武夫何?”于是,孔子退而修《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
【翻译】从前,孔子在匡地游历,有一位乱政的人想要加害于他。
孔子的弟子子路请求去对抗,孔子说:“不行。
那些乱政的人,不是我所能抵抗的。
我听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邻近的人帮助他。
我的德行如果不会孤单,一定有人帮助我。
”于是,孔子停下脚步。
停下之后,匡地的人将他围困了几重,断绝了他的粮食。
孔子的弟子中有人饥饿,孔子说:“不要担心,我将为你们想办法。
”于是派子贡去说服匡人,说:“我的老师孔子,是一位仁德之人,懂得人心。
匡地的人想要加害他,我的老师一定没有加害他人的意思。
我听说,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助长别人的恶行。
我的老师的德行,一定不会加害匡地的人。
”匡地的人听说了,解除了围困,退去。
孔子在匡地,匡地的人用礼节对待他。
孔子说:“礼的使用,和谐最为重要。
古代圣王的道路,以此为准。
小人做的事情,以此为准。
”于是,孔子在匡地居住了三年。
孔子离开匡地后,返回鲁国。
鲁国的人都非常高兴,说:“我们的老师回来了,这是我国的福气。
文言文段落翻译练习
文言文段落翻译练习文言文段落翻译练习班级:姓名:1.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译文: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译文: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4.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译文:(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5.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②。
①害:妒忌,怨恨。
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译文: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
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
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妒忌。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今有人日攘(3)邻之鸡者,或(4)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5)。
”曰:“请损之(6),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7)。
”如知其非义注释(3)[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4)[或]有的人(5)[是非君子之道]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
是:此,这。
君子:指品行良好的人。
道:作为,行(6)义:好的(7)[请损之]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损,减少。
之,代表偷鸡这件事(8)[已]停止(9)[斯]则,就(10)[日]每天译文:现在有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的人。
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
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
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停止(这种行为)。
”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寓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①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1.鬼魅:鬼怪2.旦暮:早晚3.罄于前:出现在眼前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启示:没有人看过鬼,所以无论你画成什麽样子都没有人会评论你画得对不对,而常见的狗、马是人们常见的动物,你画得稍为不像,人家看了都会竞相批评,所以说画鬼容易画犬马难。
启示:胡编乱造最容易,但也最不真实。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⑵。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⑶,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⑷,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⑸,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⑹!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⑺:“孽矣⑻!无此事也。
昔也⑼往责于东邑人⑽,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⑾,我固尝闻之矣⑿!”明日端复饮于市⒀,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⒁,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⒂也,遂逝迎之⒃。
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
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注释:⑴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⑵效:模仿。
昆:兄。
⑶邑:地方。
丈人:对老者的尊称。
之:到。
⑷道:在路上。
苦之:使他受苦,折磨他。
⑸诮(qiào):责备。
⑹岂谓:怎能说是。
⑺触地:伏地叩头。
⑻孽(niè):作孽,这里是冤枉的意思。
⑼昔:过去,这里指昨天。
⑽责:同“债“,讨债。
⑾夫(fú):彼,那个。
⑿固:本来。
⒀端:故意。
⒁旦:白天。
⒂反:同“返”,返回。
⒃逝:往,去。
翻译:大梁城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村中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
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
”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
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
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
老人的意识竟被像他儿子的鬼弄糊涂了,因而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那些被冒牌的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辨认,他们的见识其实是和黎丘老人一样啊!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②知之③。
往见伯乐,曰:“臣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⑤立⑥于⑦市,人莫与言⑧。
愿⑨子还⑩而视之,去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之贾(12)。
”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1比:接连 ,连续2、莫:没有3、知:了解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三旦:三天6、立:站立7、于:在8、言:交谈9、愿:希望10、还:通假字,通“环”环绕。
11、顾:回头看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于是14、去:离开15、顾:回头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19、子:代词,代指伯乐。
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待在市上,没有人来过问。
希望您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格就比原来高了十倍。
曾子(名参)衣①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致③封邑④焉,曰:“请以此修衣⑤。
”曾子不受。
反⑥,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⑦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⑧君有赐,不我骄⑨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⑩其节也。
”注释:①衣(yì):穿。
②敝衣:破旧衣服。
③致:送。
④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
⑤修衣:添置衣物。
⑥反:同“返”,返回。
⑦奚:什么,疑问词。
⑧纵:纵然。
⑨然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
10全:保全,使……得以保全。
11.参:曾子之名句式重点:宾语前置:①奚为不受②纵君有赐不我骄也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座城,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
”曾子坚决不受。
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
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即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短文理解:无功不受禄,自食其力。
这是理所当然。
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
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
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
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
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
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曾子何其人: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汲(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着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着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编辑本段其他曾子烹彘: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腊月除夕盗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佯装没有听见,同乡惭愧地将盗砍的树归还给了。
范乔前去明白地告诉同乡:“您在节日拿点些,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理善开导,都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