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雨果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
法国浪漫文豪雨果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在法国东部的贝藏松城。
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总是东征西讨,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
父母常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争吵,对雨果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童年的雨果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同情保皇党,对革命充满了敌视情绪。
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随母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由于母亲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爱好文学,尤其是伏尔泰的作品,她的这一爱好对雨果的一生深有影响。
1809年,雨果和哥哥欧仁被母亲送到巴黎一家私塾,他们在那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
课余时间,兄弟俩就在花园里玩耍。
在学习和游戏中,雨果的想象力不断得到丰富、发展。
1811年,在父亲的安排下,雨果兄弟俩在马德里贵族学校学习了一年。
第二年雨果的父母由于感情不合而分居,雨果兄弟俩随母亲回到巴黎,这时他们不再上学了,由私塾的老师到家里给他们上课。
这一时期,雨果兄弟读了许多有益的书籍。
母亲酷爱读书,她对儿子的读书兴趣也十分放心,任他们自己选择读物。
他们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连续博览了老胡野约尔图书馆的全部藏书:莫里哀、卢梭、伏尔泰、狄得罗、瓦尔特、司各特的著作等,不管是戏剧、小说、诗歌,还是游记和惊险作品,无所不读。
书读多了,雨果也越来越想自己动笔写点什么,他尝试着写了不少诗歌。
14岁时,他写了一部悲剧《伊尔塔敏纳》。
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我要成为夏多勃里昂,要不就一事无成”的豪言壮语,少年的雨果敢于向当时红极一时的桂冠诗人、法国消极浪漫派的创立者提出挑战,显示出了雨果的勇气和魄力。
他写下这个誓言不久,法兰西学士院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他写了一首长篇《读书乐》,列举了历史上大量事例,雄辩地证明:在最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学习如何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文学巨匠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
文学巨匠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9世纪法国文学的巨匠,被广泛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深情诗意的情节和强烈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探讨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并解析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热衷于描绘浪漫的自然景观和城市风光,如《海上的钟声》中的海洋壮丽、《巴黎圣母院》中的巴黎古老街巷等。
这些描写充满诗意,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小说中,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和氛围。
其次,雨果善于塑造浪漫的英雄人物。
他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定的思想和执着的信仰,追求自由、正义和人道主义。
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神父和埃斯梅拉达,《悲惨世界》中的让·瓦尔简和科赛特等,他们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情感。
最重要的是,雨果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对贫困、不公和社会问题的揭露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刻画,雨果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思考,他的作品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启迪和抚慰。
二、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描绘了残酷的中世纪法国社会、流亡神父卡西莫多与吉卜赛少女埃斯梅拉达之间的悲欢离合。
小说中浓烈的浪漫主义元素、对法国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使其成为雨果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悲惨世界》被公认为雨果的巅峰之作,它以法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为背景,通过对一系列角色的描写,展现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图景。
雨果通过对贫穷、压迫和人道主义的主题的深入探讨,呼唤着人们的正义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小说中深沉的情感、复杂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作。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简介及作品介绍
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人”。
本文将从诗歌、小说、剧本三个方面介绍雨果的代表作品。
一、诗歌
雨果的诗歌作品以《悲怆集》为代表,这部诗集包含了他的成名作《孤独者》、《夜曲》等。
这些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表现了雨果对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其中,《孤独者》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二、小说
雨果的小说作品以《悲惨世界》为代表,这部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苦难和悲惨的社会,通过主人公让·瓦尔简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动人,被誉为“人类悲剧的杰作”。
三、剧本
雨果的剧本作品以《诺曼底的莎士比亚》为代表,这部剧本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剧本以莎士比亚为主题,描绘了他在诺曼底的流亡生活和创作经历。
剧本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同时也表现了雨果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剧本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剧场的代表作”。
总之,雨果是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小说、剧本作品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语言优美动人,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雨果的名词解释
雨果的名词解释雨果(Hugo),这个名词源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其广博的才智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雨果的名词解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涉及到雨果文学、雨果奖和雨果风潮等相关内容。
一、雨果文学1. 雨果文学的特点和影响雨果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豪情壮志、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探索。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雨果作品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巨人传》是雨果最著名的作品。
这些作品涵盖了历史、人性和社会问题等多个层面,不仅展现了雨果的创作才华,也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雨果奖1. 雨果奖的历史和意义雨果奖是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之一,由美国科幻媒体协会(WSFS)设立于1953年,以纪念维克多·雨果的名字。
该奖项旨在表彰科幻文学界对于科幻作品的贡献,是科幻文学领域最具声望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2. 雨果奖的奖项设置和评选程序雨果奖分为多个类别,包括最佳长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最佳短篇小说、最佳战争小说、最佳系列小说、最佳专业杂志等。
奖项的评选由科幻文学爱好者组成的会员投票选出,以保证公正和公开的评选结果。
三、雨果风潮1. 雨果风潮的兴起和背景随着雨果奖的设立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雨果风潮逐渐在科幻文学领域兴起。
这股风潮将科幻作品带入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中,推动了科幻文学的发展和传播。
2. 雨果风潮的影响和争议雨果风潮带来了科幻文学的热潮,激发了更多创作者的潜力和创造力。
然而,雨果奖评选过程中的争议也不容忽视,包括政治偏见、票选操纵等问题。
这些争议对于雨果奖及其相关风潮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雨果这个名词解释涉及了雨果文学、雨果奖和雨果风潮等方面的内容。
维克多·雨果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和影响对于世界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动了更多关于他本人和他名字所热潮的讨论和解读。
第六章浪漫主义文学第三节 雨果
格雷勿方场
中心活动点之一的格雷勿方场位于塞纳河 右岸的巴黎市区。方场的一侧是绞台,另一 角是荷兰塔,塔底小黑屋住着女修士,“一 个窄小的尖穹窿的窗洞,开向方场”,女修 士在这里用眼光和声音“紧紧相随”着爱斯 梅哈尔达。方场的附近是乞丐广场,住着巴 黎下层人民,乞丐王国像“奔泻的水每天早 上从那儿流出”。甘果瓦“每天早晨离开乞 丐的大本营,常常是伴同着那吉卜赛女郎, 帮着她在所有的街上收集她所赚来的小银 币”。
惊世骇俗的民间语言
《欧那尼》的浪漫主义特点十分突出,有密室、 地道、乔装、假面、计谋、决斗、服毒、机关布 景等哥特气氛和奇情剧手法。剧本采用通俗的民 间口语,第一幕第一句台词是莎尔的老保姆所说: “这么早他就来了吗?(又有敲门声)不错,听 这声音,一定是从暗梯那儿来的。(第四次敲门 声)我得马上去开门才好。(她打开那扇秘密小 门)” 第二幕,国王问:“什么时候?” “我 来抢那位美人,你们去捉那强盗。”
从形式上看,人物的圆心结构是在围观 中形成的。女主人公爱斯梅哈尔达是一个流 浪卖艺姑娘,她的特殊身份决定了这个以她 为中心的人物圆心结构是在她优美舞姿的旋 转中形成的。
爱斯美拉达在广场跳舞
人物圆形结构的表层结构
作者描写道,“那个圆圈的人物很多”, 爱斯梅哈尔达“在一张随便铺在她脚下的波 斯地毯上跳舞着,旋转着”,“她轻捷,又 飘逸,又快乐”。在这热情的旋转中,甘果 瓦被“灿烂的景象迷住了,不能一下子肯定 地看清楚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 使”;加西莫多“那样深深地专心看着”; 巴黎的群众“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孚 罗诺“比其余的更注意那跳舞女子”;女修 士对她发出“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 法比“招手叫她去”。这种形式上的围观圈 子可以看作是人物圆形结构的表层结构。
第六章浪漫主义文学第三节 雨果
爱斯梅哈尔达与加西莫多的对照
他们是两个被人互换的孤独儿,一个奇 美,一个奇丑。仪貌美丑的强烈对照,卓绝 地衬托出了他们两个互相救援的动人情景,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第一次是爱斯梅哈尔达 给加西莫多送水的情景,提示了爱斯梅哈尔 达以德报怨的美好心灵。第二次是加西莫多 救援爱斯梅哈尔达的情景,提示了加西莫多 心灵的觉醒。
后期创作(50-70年代)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诗人,诗歌贯穿
整个创作生涯。法国人视他为民族诗人。诗歌基
调是关怀祖国命运,向往自由解放,憎恨专制暴
政。代表作是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
共有98首诗。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
工》(1866)、《笑面人》(1869)、《九三年》
2.神奇的夸张
雨果的夸张主要用于人物塑造。对人物的夸张描写 到变形的地步。
加西莫多仪貌丑陋,集中了所有人的肢体残缺。驼 背、突胸、独眼、耳聋、嘴哑、脚跛。在愚人节被选为 愚人王。
3.奇特的想象
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哈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哈尔达两人尸骨被分开, 化为灰尘。
自然景象的想象:
从形式上看,人物的圆心结构是在围观 中形成的。女主人公爱斯梅哈尔达是一个流 浪卖艺姑娘,她的特殊身份决定了这个以她 为中心的人物圆心结构是在她优美舞姿的旋 转中形成的。
爱斯美拉达在广场跳舞
人物圆形结构的表层结构
作者描写道,“那个圆圈的人物很多”, 爱斯梅哈尔达“在一张随便铺在她脚下的波 斯地毯上跳舞着,旋转着”,“她轻捷,又 飘逸,又快乐”。在这热情的旋转中,甘果 瓦被“灿烂的景象迷住了,不能一下子肯定 地看清楚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 使”;加西莫多“那样深深地专心看着”; 巴黎的群众“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孚 罗诺“比其余的更注意那跳舞女子”;女修 士对她发出“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 法比“招手叫她去”。这种形式上的围观圈 子可以看作是人物圆形结构的表层结构。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雨果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雨果雨果(VictorHugo)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
在自考外国文学作品中,雨果的代表作品被广泛收录,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备受推崇。
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的作品充满了感性和情感。
其中最著名的是《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法国19世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主人公让·瓦尔简,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贫穷工人,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不幸之后,最终变成了一位正义的斗士。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警察贝尔纳,在追捕让·瓦尔简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人性的复杂性。
《悲惨世界》不仅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也呈现了人性的光明面,使读者深受感动。
除了小说之外,雨果的诗歌也是他最为出色的创作之一。
他的诗歌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自由的追求。
其中最著名的诗歌之一是《自由颂》(Chant des Partisans),这首诗歌是为法国抵抗运动而写的。
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由和正义的强烈渴求,激励人们为自由而奋斗。
另外,雨果的另一首著名诗歌《海上的人》(Les Djinns),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除了小说和诗歌,雨果的剧本也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他的剧作《诺特丹的钟楼》(Notre-Dame de Paris)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戏剧之一。
这部戏剧讲述了中世纪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角色是卡西莫多,他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聋哑人,最终在自己的善良和勇气的帮助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剧本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艾斯梅拉达,她是一个美丽的吉卜赛女孩,与卡西莫多之间的感情线也成为了这部剧作的亮点之一。
综上所述,雨果的作品在自考外国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人类的命运和自由的追求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概述雨果及其作品
概述雨果及其作品1.评价(1)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不但数量丰富,而且主题多样,形式完美,表现手法细致多彩。
他的小说以五光十色、气势雄伟的画面见长,为浪漫主义小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雨果的创作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雨果还是一位世界文明的捍卫者和中国人民的朋友。
他严辞谴责英法联军烧毁北京圆明园的罪*行,呼吁法国将掠夺的稀世珍宝悉数归还中国。
2.创作(1)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其序言却成了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①认为“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文艺的真实“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同时,雨果非常强调诗人在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作用,强调为了形成强烈和鲜明的对照要求作家进行夸张,其结果便是描写不寻常的即非凡的现象。
②雨果要求文学表现“地方色彩”和有历史的具体性,从而否定了古典主义那种抽象地描写超历史超民族的人的做法。
③雨果主张使用丰富多彩的普通语言。
(2)《艾尔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者遭到彻底的失败。
(3)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象征手法,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
(4)在小说《穷汉克洛德》中,作者探讨了工人贫困和由此造成犯*罪的问题,虽然谴责资产阶级法庭的黑暗F败,却只提出通过道德教育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5)流亡期间,雨果创作了《静观集》诗集,以及《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小说。
(6)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雨果回到了别离多年的祖国。
后发表诗集《凶年集》、长篇小说《九三年》,反映了雨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局限性。
(7)雨果晚年创作的《历代传说》,被认为是法国诗歌和世界文学中最丰富最完美的抒情史诗之一。
雨果文学常识
雨果文学常识
3. 《悲惨世界》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法国社会的贫困、不公和革命斗争,以及人性的 复杂性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4.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历史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讲述了钟楼怪人奎斯摩多与美 丽女孩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外貌、爱情和社会偏见等主题。
5. 雨果的作品常常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他善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和社会环境的细节。
雨果文学常识
雨果文学常识指的是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及其作品相关的知识。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雨果文学常识:
1. 维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也是浪漫主义文 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2.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和《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这两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雨果文学常识
6. 雨果还是一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倡导人权 、自由和正义。
7.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翻译和改编为电影 、音乐剧和其他艺术形式。
这些是关于雨果文学常识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您可以进一步 深入研究雨果的作品和思想。
文学家雨果的相关资料介绍
文学家雨果的相关资料介绍雨果全名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极高,你还了解雨果的哪些相关资料?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学家雨果简介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文学家雨果的思想思辨:雨果的思辨从来不会组织成真正的系统,也从来不属于概念范畴。
历史哲学:人类历史在读者看来经历过人类和人保护下的世界的各个发展阶段。
道德:雨果在行动和作品中表现得很仁慈,他比任何人都更好的阐明了浪漫派的仁慈心。
宗教:雨果把自己说成是“自由思想者”,信仰天主,作祈祷。
一个无所不能的、“阴沉的”、人类不认识的天主。
作家既不满于主张决定论的唯物主义者,又不满于教权主义者,他指责他们促成了第二帝国的卖国。
雨果比任何人都更加相信,天主是一个传说。
受影响于: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司各特、伏尔泰施影响于:查尔斯·狄更斯、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阿尔贝·加缪、王尔德、保尔·魏尔伦、古斯塔夫·福楼拜、艾茵·兰德对雨果的评价雨果是法国民族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活动长达60余年,对整个19世纪的法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与文学成就》的情感表达与社会批判
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与文学成就的情感表达与社会批判1. 引言在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了欧洲文学界,维克多·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
本文将介绍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并围绕情感表达和社会批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 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2.1 浪漫主义运动背景在介绍雨果的思想之前,先简要回顾一下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运动背景。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使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对自然、历史和人类经验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追求。
同时,在政治、宗教和哲学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观念。
这种思潮引发了浪漫主义运动。
2.2 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核心雨果秉持着人文主义、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强调个人感情和热情,追求自由与创造力。
同时,他对社会不公平和压迫等问题十分关注,并努力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示并影响社会现实。
3. 雨果的文学成就3.1 文学作品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著名的一部小说,被视为他对中世纪法国社会进行批判的杰作。
小说以法国宗教与政治争斗为背景,展现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和对城市底层生活的描写。
3.2 文学作品二:《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雨果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贫穷、苦难和革命等题材,展示了个人挣扎与希望,在深刻的社会批判中传达出对人性和正义的思考。
3.3 文学作品三:《九三年》《九三年》是雨果晚年写成的小说,以法国历史上的1832年为背景,描述了巴黎的农民起义。
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压迫,并呼吁人们团结起来争取权益。
4. 情感表达与社会批判的交融雨果在他的作品中精彩地将情感表达和社会批判相结合。
通过强烈的情感描写,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内心复杂纷繁的情绪,如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他对社会现象及其背后弊端进行深入剖析和批评,引发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
题目: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院(系)(仿宋三号字体)专业(仿宋三号字体)届别(仿宋三号字体)学号(仿宋三号字体)姓名(仿宋三号字体)指导老师(仿宋三号字体,含姓名与职称)华侨大学教务处印制0000年0 月(用阿拉伯数字)摘要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倡导者。
因此,在雨果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融入了雨果个人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在进行《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雨果将其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渗透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促使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成为备受广大读者追捧的典范作品。
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雨果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为例,就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雨果《巴黎圣母院》人道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风格ABSTRACTHugo is a famous French romanticists, but also advocates of humanitarian and romanticism. Therefore, in the the Hugo creation of many works into a rich Hugo personal humanitarian spirit and the Romantic style. "Notre Dame de Paris" is a typical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Victor Hugo, Notre Dame during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his work, Hugo penetration of its advocacy of humanitarian spirit and romanticism style to the work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 precisely for this reason, that prompted Hugo's "Notre Dame de Paris" attracted readers sought after model works. Therefor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Victor Hugo's "Notre Dame de Paris"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for example,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Hugo humanitarian spirit and style of romanticism.Keywords: Hugo, "Notre Dame de Paris," a humanitarian spirit, romantic sty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概述 (2)2 《巴黎圣母院》的人道主义精神 (4)3 《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风格 (7)4 雨果其它作品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思想 (9)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后记 (14)引言雨果是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代表,同时也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文学大师品味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
文学大师品味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雨果(Victor Hugo)是法国文学的一位伟大的代表,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匠。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等多个领域,其中表现出深厚的浪漫主义情怀。
本文将通过对雨果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探讨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独特贡献。
一、雨果的浪漫主义情怀雨果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表现了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的热爱与关注。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触觉,塑造了许多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形象和情节,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1.1 自然的描绘雨果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技巧,将美丽的自然景色融入他的作品中。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例如,在他的诗集《终身之歌》中,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1.2 人性的探索雨果对人性的关注也是他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表现之一。
他通过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描绘了人类内心的各种情感和冲突。
他的小说《悲惨世界》正是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勇敢和对自由的追求,让读者深刻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悲喜交加的命运。
1.3 社会的批判雨果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他浪漫主义文学的独特之处。
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问题,并通过作品中的情节、对话和人物形象,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他的剧作《安魂曲》就是对法国革命时期的恐怖统治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雨果的浪漫主义写作风格除了情感上的浪漫主义情怀,雨果的写作风格也是他作品的特色之一。
他运用诗意的语言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创造了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字。
2.1 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雨果的作品中充满了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他巧妙地运用韵律和节奏,使得他的文字拥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流畅的韵律感。
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往往可以感受到文字流淌的节奏,就像是听到了一首动人的乐曲。
2.2 带有夸张的修辞手法为了突出作品中的情感冲突和形象的生动逼真,雨果经常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追寻维克多雨果与亚历山大仲马的创作之路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追寻维克多雨果与亚历山大仲马的创作之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时期的一股文学潮流,它以情感、想象力和个人体验为核心,追求对人性、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探索。
维克多雨果和亚历山大仲马两位文学巨匠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两位作家的创作背景、主要作品和文学风格等方面来探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追寻维克多雨果与亚历山大仲马的创作之路。
一、创作背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初,当时法国社会正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强调个性、情感和自由,这种思潮深入到文学界,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同时,法国历史上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1802年,他的童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阴影下度过。
他的作品《悲惨世界》等通过对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思考,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雨果的创作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他以史诗般的叙事和饱满的想象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亚历山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之一。
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时代的动荡和政治斗争。
仲马的作品《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以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和张力,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和正义的力量。
二、主要作品1. 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它讲述了在中世纪的巴黎,钟楼守卫员埃斯梅拉达与吉普赛女郎埃丝梅拉达之间爱情的故事。
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性的复杂性。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讲述追求正义与爱的浪漫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善良。
小说对当时法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赞誉。
2. 亚历山大仲马的作品《基督山伯爵》是仲马最知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被错误地投入监狱,最终逃脱并寻求复仇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历史小说与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历史小说与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维克多·雨果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和灵感来源。
该小说于1831年出版,被认为是雨果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描绘了巴黎圣母院的宏伟和神秘,还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精心描写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和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氛围的世界。
小说的主人公,残疾人卡西莫多,住在巴黎圣母院内的地下,他对美丽的埃斯梅拉达一见钟情,但遭到了埃斯梅拉达的拒绝。
这一情节反映了浪漫主义中对感情和爱情的强调,同时也表达了对巴黎圣母院的赞美和对残疾人的同情。
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卡佩特王朝和路易十一世。
雨果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将小说的情节融入到真实的历史中,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雨果传递了他对社会不公和束缚的思考,与浪漫主义的追求自由和个人解放的理念一致。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也提供了对中世纪巴黎社会生活和宗教活动的深入了解。
雨果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难给予了关注,他对巴黎的描绘不仅包括了宏伟的教堂和贵族的生活,还有那些被忽视和压迫的人们,如残疾人和各色各样的角色。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雨果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
此外,雨果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和隐喻的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深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和“钟楼上的石头人”这一形象。
石头人被塑造成古老、神秘的存在,象征着往昔的时光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绘,雨果传递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总之,维克多·雨果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融合了浪漫主义的精髓,并通过对巴黎圣母院及其背后故事的描写,展现了浪漫主义者对美的追求、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它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精湛的文笔,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
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在法国文学的繁荣时期,雨果作为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和小说家,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有着密切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雨果的创作实践,探讨他如何体现和影响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以此揭示这种戏剧美学的内涵和价值。
雨果在浪漫主义戏剧美学方面的思想,体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戏剧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以真实地反映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同时,雨果强调戏剧冲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激发观众情感、引导观众思考的关键。
雨果也非常重视演员的表演,认为演员应该在舞台上以个性化的方式塑造角色,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以其对情感表达的重视、文学表现的独特性和艺术创新而闻名。
这种戏剧美学强调对人类情感和心灵世界的深入探索,追求在舞台上以鲜明、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人物和情节。
同时,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也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以更好地表现戏剧的内容和情感。
雨果的创作实践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他的剧作《克伦威尔》等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化人物、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同时,雨果在戏剧创作中也不断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如运用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手法,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雨果以其深刻的戏剧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发展,使其在世界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也影响了雨果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这种相互关系不仅展现了雨果和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他们作品的全新视角。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他们各自的领域。
雨果的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则为全世界的戏剧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雨果是什么主义文学家
雨果是什么主义文学家雨果是什么主义作家关于雨果是什么主义作家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在法国他是一位非常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总是比较喜欢用非凡的话语和夸张的对比来烘托出情节的特别,浪漫主义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雨果在作品中塑造出一些特殊的形象,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赋予他典型的性格特征,再加上现实社会的实质现象,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本质上来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更可以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进步思想。
另外雨果也会将现实、浪漫这两种主义结合起来,这是他非常擅长的,在他长期的创作生涯中,就有用这两种手法创造出来的人物,从而为人们制造出吸引人的场景和情节。
在作品中雨果也会制造出一些紧张的情节,用对照原则来让人们看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这种顺其自然的想法也正是浪漫主义所倡导的,尽管曾经受到了消极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却是一位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
雨果被称为什么关于雨果被称为什么这个问题,根据历史记载,雨果被法国人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从这个称号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法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雨果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成就呢?其实他的成就来源非常简单,就是源于他从小对文学的热爱和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所影响,从而创作出了许多震惊世界的著作。
而雨果也因为这些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著作中都暗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思想,给每个读者都带来了沉思和反省,而他也因此被人们冠上了“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这一称号。
这个称号成了雨果的标志,甚至出现在了世界各国的考试题目上,让所有的人都认识到法国伟大作家雨果为法国文学做出的贡献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法国的这个著名作家——雨果。
从雨果被成为什么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影响和他在文学史坛上所占的地位,让我们了解到他为人类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并让所有的人都不能忽视他所带给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雨果的老师是谁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影响非常大。
雨果是什么主义诗人
雨果是什么主义诗人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及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雨果是什么主义诗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浪漫主义诗人雨果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他的创作生涯达到60年之久,创作经久不衰,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堪称是一个神话。
他的浪漫主义题材的小说作品精彩动人,雄浑有力,读者甚是喜爱。
在这些以浪漫主义为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仁慈的作家,为社会的底层人士鸣不平。
雨果是个怎样的人完全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来。
在《巴黎圣母院》中所展现出来的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层面。
这部作品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了禁欲主义的破产,同时歌颂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有爱、舍己为人等良好的品质,与上层人士的道貌岸然和蛇蝎心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51年12月,路易·波拿马发动政变,雨果参加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遭到波拿马的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他只能流亡国外。
在流亡期间,他一直和拿破仑三世作斗争,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显示出他不畏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敢品质。
雨果的性格特点雨果性格特点跟他母亲十分相像,他从小就受母亲的影响,性格也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失去了母亲那种骄傲的特性。
雨果的性格也是很坚毅的,有自己的主见,不受任何人的束缚。
在中学时,雨果非常喜欢作诗,但是老师并不喜欢他写诗,于是就给雨果出很多习题来抑制他写诗,但是他却不理会老师,依然坚持自己对诗歌的创作。
雨果的性格也是非常坚毅的,从不言放弃,这与他母亲的教导是有直接关系的。
有时在写作技巧上,雨果认为自己写的“糟糕”,但是母亲却不这样认为,她看到的是雨果的坚持和努力,而且从这样一位坚持不懈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儿子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雨果摘要: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反复搏斗的过程中;同时,它也是在与古典主义文学的斗争、博弈与合理继承中诞生的。
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强调情感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
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用经历法国大革命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作墨,创作出了大量浪漫主义经典作品,成就了属于全世界的辉煌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雨果资产阶级大革命正文:何谓浪漫主义?翻开《辞海》,我们会看到对于这个条目的解释: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
在文学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各国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手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
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在各国浪漫主义浪潮中,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
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
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我们知道,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
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
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
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日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
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除了社会政治条件这个最基本的原因外,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当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哲学十分流行。
他们夸大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
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有的哲学家甚至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另外,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流传甚广,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
在他们看来,“社会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一把它发现,它便能够以自身的力量去征服全世界。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了一些预测,但他们不了解人类解放的真实途径,企图通过空想的计划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失望和抗议,以及建立使他们真正取得解放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他们的理论是不成熟的,但他们的思想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很大影响。
浪漫主义是在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强调情感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
作为一个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浪漫主义作家强烈地不满现实,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
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
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异域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笔下的那些非凡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环境里。
浪漫主义作家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很多浪漫主义作家是民间故事传说的搜集者,更多的人对民间文学进行加工,利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进行创作。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的民主倾向。
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他们经常采用的是那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如抒情诗,抒情叙事诗,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戏剧和历史剧等。
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这种语言风格同作品中非凡的人物和环境正相适应。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状况、文化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状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且,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内部的作家思想倾向和风格特点也各自不同。
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的是19世纪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及其代表作品。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
他的一生占了19世纪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
雨果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军官,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
在政治上,青年时期的雨果同情保皇党,1826年开始从保皇主义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在文学上,他从创作歌颂王朝和天主教的诗歌(《颂歌和杂诗》,1822),从否认文坛上存在着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的分歧,到企图调解分歧(《新颂歌集》,1824),最后则完全站到新兴浪漫主义一边。
这一转变以1827年发表的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为标志。
剧本因为不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未能演出。
但序言却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一篇重要宣言。
1829年发表《东方集》,表现出雨果对20年代希腊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同情。
诗集除了歌颂希腊独立战争的主题以外,还描写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风土人情,但也有些诗和所谓东方主题无关。
1829年出版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呼吁废除死刑,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最早的体现。
1830年2月25日演出他的《欧那尼》。
剧本叙述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为父复仇、同国王抗争的故事,但是其中的反封建思想很不彻底。
剧中国王卡尔洛先是一个暴君,后来又成为开明皇帝;强盗欧那尼原来和国王势不两立,当面斥责他暴虐无道,后来又和他妥协,感恩戴德。
主要人物具有骑士精神,封建社会的荣誉观念在这里受到赞扬。
作者一方面对封建暴君,又一方面又赞扬封建道德,歌颂开明皇帝,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
正是这个时期雨果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立场的反映。
不过尽管如此,剧本所包含的反封建暴君的主题,仍然反映了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反对复辟王朝斗争的迫切性和尖锐性,因而剧本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同时在表现形式方面,雨果一反古典主义戏剧的惯例,大量采用奇情剧的手法,如乔装、密室、毒药、宝剑等,以加强舞台效果。
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欧那尼》都体现了《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艺术必须从古典主义“解放”出来这一原则。
雨果热情地迎接七月革命。
他在《致年轻的法兰西》(1830)中赞扬革命的胜利,又在《赞美诗》(1831)中歌颂为革命英勇牺牲的战士。
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巴黎。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追逐吉卜赛卖技女子爱斯梅拉达,他的“爱”实际上是在道貌岸然的外表掩盖下的罪恶的情欲。
圣母院撞钟人驼背的伽西莫多也爱慕爱斯梅拉达,他虽然外形丑陋,他的爱却是“全心全意”的,雨果把伽西莫多写成一个“忠诚”、“勇敢”、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
雨果在这里宣扬了“爱情”和“仁慈”可以创造奇迹、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同时也对中古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进行揭露。
孚罗洛一面宣扬禁欲主义,一面对爱斯梅拉达产生邪念,并因劫持未遂而加以陷害,将她置于死地。
既体现中古艺术成就、又体现中古基督教偏见的巴黎圣母院,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十五世纪巴黎的心脏,同时也是小说情节线索的集结点。
书中对教堂钟声所作的淋漓尽致的描绘,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钟声使全城活跃,使遭人唾弃的撞钟人伽西莫多暂时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
在小说中,作者还描写了巴黎无产者的武装暴动。
雨果看到,这一群被封建社会唾弃的人不仅是反对法官和领主、而且是反对国王路易十一本人的一支力量。
国王为法国的统一而同法官、领主作斗争,但又敌视人民群众。
小说虽然充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但较之剧本《欧那尼》,具有更为明确的反封建倾向。
讽刺的锋芒不只是指向封建贵族,也指向作为封建势力的重要支柱的天主教教会。
1831年,雨果发表《秋叶集》。
在这本描写家庭生活和个人心情的诗集里,作者仍然写出了像《朋友,最后一言》这样的诗篇,肯定诗歌的战斗任务,宣称要用刚毅雄健的音调代替柔和平静的歌唱。
1832年演出剧本《逍遥王》,演完头一场即被禁止,因为剧本揭露了十六世纪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及其宫廷的荒淫无耻。
中篇小说《穷汉克罗德》(1834)是60年代完成的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的前奏,雨果在这里提出工人因贫困而犯罪的问题,幻想通过道德教育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