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概论04 第四讲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2009-06-23 15:51:32| 分类:哲学思想|举报|字号订阅概述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是在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
它强调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的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对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生命本能的扼杀和压抑以及造成人的异化,以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活动和倾向取代传统理性主义的实体而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对此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处于这一思潮早期的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学说第一节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二者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活动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体现了一种在整体上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迥然相异的哲学思维方式。
但二者还是有差异的。
首先,前者偏重于认识论层次上的意义,后者则突出以情感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其次,由于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有其他形式,因此后者可看作是前者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就个别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来说,从西方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起就已存在了。
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理性和非理性处于直接同一状态,荷马史诗既体现了理性的智慧又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理性的前提下谈论非理性,新柏拉图主义则把非理性置于理性之上,普罗提诺的“太一”就是一种有意志的存在。
信仰在欧洲中世纪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绝对支配的地位。
信仰不仅是超理性的,有时甚至是反理性的,因而信仰主义往往可以掩盖某种形式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近代哲学使理性主义正式登上了哲学的王座,但即使在这个理性的时代,仍有霍布斯、休谟、帕斯卡和卢梭等对非理性重视和强调,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哲学也都有较多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成分。
非理性主义
酒神精神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以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 奥尼索斯为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尤其是人生 的意义。
日神是美的外观的象征。日神精神让人仅仅停留在“外观”, 用幻觉等“美丽的面纱”掩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生的痛苦 暂时得以解脱。酒神是情绪放纵的象征。个体生命虽然稍纵即 逝,但是,隐藏在个体生命背后的生命本体,即生命意志却是 不断再生的,要肯定生命,就要肯定其中所必然包含的个人的 痛苦和毁灭。尼采通过对酒神精神的阐释,把叔本华的纯粹的 消极挣扎的生命意志转变了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
• He hates Democracy,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 1) They let the idiots run the system – 2) All are based on equality—even though we are not all equal—some men are greater! – 3) The masses of weak always win out while the few strong thinkers are forced to comply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l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主要 代表 。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 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其父社会地位 不高且早逝,但与当权贵族交往较密。 尼采自幼受父亲的思想影响,曾因其 远祖为波兰贵族而自傲。1858一 1864年,尼采在普福塔一所培养特权 子弟的寄宿学校上学,热衷于希腊文 化,对诗和音乐感兴趣。
1803一1804年曾按父愿去英、法等国访问、学 习、经商。但后来放弃了作商人的打算。1809年赴 哥丁根大学学医,第二年改学哲学,成了柏拉图的崇 拜者。1811年他到柏林听费希特和施莱尔.马赫的讲 课。1813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 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居留魏玛、德累 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 1820年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当时德国各大学 的哲学讲坛大都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所 把持。叔本华对他们极为敌视,欲与之一争高低。他 在柏林大学时就企图与当时也在柏林大学任教的黑格 尔争夺听众,但遭到惨败。从1831年因躲避瘟疫离 开柏林去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1833年起至死 均孤栖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小旅店中。
西方哲学概论04 第四讲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五、 超人哲学
• 尼采认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关于人的学 说,而超人则是人的目标和理想,因此真 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
• 他一再以宣布“上帝死了”来意指以上帝 或绝对理性概念基础的基督教和理性派哲 学的终结。既然上帝已死了,那就要为人 类寻找新的上帝。这个新的上帝不是彼岸 世界的造物主,而是处于现实世界的、有 血有肉的“超人”。
• 主人道德是他比作贵族老爷阶级的少数奋发有为 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这些人的生命和本 能得到了充分表现,不受任何确定的,被认为是普 遍的道德原则的约束,超出于奴隶道德的善恶标 准之外,他们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 制定道德观念。
• 尼采认为,在一切文明社会中,这两种道德原则 往往相互交织,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以找到 二者的因素。它们之间的界限往往被混淆,对立 也往往被调和。
尼采的大学生活
• 1864年,尼采从普尔塔学校毕业,进入波恩大学,在那里学习古典语 言学和神学。在波大,尼采遇到了他一生第一位重要的人物——里敕 尔(当时德国著名的古典语言学家),受其影响,专注于古典语言学 的研究。尼采在波大只待了两个学期,1865年他追随里敕尔到莱比锡 大学。
• 在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一个书摊上碰到了叔本华的《作为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立即为之打动。这本书对尼采有多大的影响, 正如尼采说:“我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对我悄悄耳语:‘带上那本书 回家吧”刚跨进房门我就打开这本如此得来的宝贝,并渐渐感受到那 种充满激情而又有忧郁的天才之强大力量。至此,西方现代哲学史上 两个最为独特的人物见面了,并且擦出了爱的火花,据说,尼采为了 读《作为意态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整整两个星期几乎没有睡觉,他 后来甚至给了叔本华一个至尊的称呼——父亲,不仅如此,而且每当 尼采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想到叔本华。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27-02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
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
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
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
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理性主义的源与流非理性主义一直处于理性主义的附加位置,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了改变。
叔本华的生存意识对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开创,他认为对生存意志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依靠生存意志的本身,即非理性的“直觉”和“感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变得;尼采则把理性比喻为耀眼且明亮的太阳神,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主义比喻成沉醉于狂灌的酒神;萨特认为人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对自由有着绝对的责任。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各种运动的掀起,例如妇女解放运动、学生造反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西方社会产生了比较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比非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驳更加猛烈,发扬的是一种流浪天涯、飘忽不定的哲学观。
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没有确定性的本体论。
其中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包括有拉康、福柯、罗蒂、德里达等,其哲学思想都对传统哲学进行瓦解、反对和解构,他们推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破碎而又多元化的哲学思想。
德里达认为自己无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流浪家,它将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方法和理性主义的中心理性传统都进行了全盘扫荡;福柯利用对思想教材的分析,认为理性的标准在于社会实践和政治力量,并不是靠自身的权威性;罗蒂则主张摒弃一切的“无镜哲学”,解构传统哲学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主张哲学应该与艺术、政治、文学及其他领域和谐共处、相互平等。
现代西方哲学(完整版笔记+复习提纲)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唯意志主义
三、作为意志的世界
第二节(续3)
•
叔本华将认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的理性和概念的认识,另一种是非 理性的、非科学的认识。前者只能及于表象(现象)世界,其主要作用是实践性的,即充当生活 意志的工具,但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要达到实在、获得具有客观意义的真理只能通过非理性的 直觉。这种直觉发生于时空以外、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范围。它使人的整个意识沉浸在对当下的客 体的静观之中,主体忘却了自己的个性和意志,变成纯粹主体,被直觉的客体也不复是具体的事 物,而是理念、永恒的形式,意志在这个阶段上的直接的对象化。在这种融二为一的神秘境界中, 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才能获得真理。叔本华为了不走向神秘主义而不得 不又肯定直觉不能完全与知觉的概念脱节,相反它需要利用知觉和概念。直觉的感性知觉特征使 它面向具体事物,直觉之利用抽象概念又使它超出具体事物(现象)而达到本体。但这样一来他 就陷入了与他对理性的批判自相矛盾的境地。
第二节(续1)
•
二、作为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自在之物,而
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世界 是我的表象”。科学知识是表象之间联系的知识,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 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充足理由律。它有四种表现形式:物理理 由、逻辑理由、数学理由、伦理理由。与之相应的四种表象能力(四重根)是: 直观、思维、感性现象、独立。任何客体(对象)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 力及相应的先天的充足理由律构成的。这种观点与康德关于主体利用先天感性形 式和知性范畴来构造对象的观点很类似。 叔本华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反对把认识论层面的主体和客体当作独立存在的实 体,而认为它们只能在表象中彼此相对而存在。他的理论的出发点是既不是客体 也不是主体,而是融主客于一体的表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把客体 和主体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割裂主客体的统一,将认识论的问题等同于本体论 问题,使认识僵化,以至走向绝对主义和独断论。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第二章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提纲)第一节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一、非理牲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是两个相关概念。
它们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
但是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在理论视界上仍有所不同。
各种哲学理论中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观点,与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既密切相关,又有重要区别。
二、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理性和非理性处于直接同一状态。
荷马史诗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飞跃,它既体现了理性的智慧,又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大哲既造就了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辉煌,也初步论述了意志、欲望、激情等对人的行为的支配。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近代哲学使理性主义正式登上了哲学的王座,以致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理性的时代。
然而,即使在这一时代,仍有不少哲学家探索、肯定、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意志和非理性因素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霍布斯、帕斯卡尔、卢梭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康德、费希特和谢林哲学都有较多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成分。
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无疑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三、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整个哲学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潮,是随着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从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取代信仰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轴。
作为其意识形态体现的理性主义同样包含着很大片面性、甚至严重的内在矛盾。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正是这一批判浪潮的产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为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作为唯意志主义的最初形态的生活意志论也正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
第一章非理性主义【唯意志主义(Voluntarism)】
第一章非理性主义【唯意志主义(V oluntarism)】[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起源;了解人本主义的第一个流派——意志主义的产生过程、基本思想观点、流传演变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意志主义基本思想观点的评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意志主义哲学。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一节意志主义概述一、意志主义的形成1.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从科学方面看,自然科学在19世纪中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科学的成就使科学理性的社会地位、文化地位日益重要;然而,科学理性主义在社会文化中的扩张,导致了对人文性、对人文文化的挤压;尤其是唯科学主义倾向对世界本源、终极追求的彻底否定,引起了具有人文情怀的哲学家和人文学者的不满。
意志主义哲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2)思想渊源:任何哲学思潮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哲学思想的渊源和内在发展的根据。
意志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期还有其哲学思想的渊源。
发端于培根、笛卡尔的西方近代哲学把追求绝对可靠的知识作为哲学的目标。
然而,休谟和康德却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绝对知识的不可能性。
这样,怎样确立科学知识的可靠性也就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
既然不可能通过逻辑理性得到绝对超越性的知识,那么,以非理性的意志作为知识、真理和实在的最后根据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
意志主义哲学正是西方哲学内在逻辑发展的一个结果。
2.意志主义的产生和流传意志主义哲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立者。
意志主义在当时的德国、法国、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都有一定流传。
19世纪后期又为德国哲学家尼采加以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代表性思想是: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意志论。
二、意志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意志主义要求超越经验、现象去解释世界,要求探索经验世界以外的实在的世界的存在问题。
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作者:李蒙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9期摘要: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理性的概念就开始崭露头角。
理性主义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主流一直持续发展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
但是从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强烈冲击。
它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且试图瓦解之前理性主义对西方哲学的主导。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必然存在着认识论、本体论、历史观等方面的不同,但是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态度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其内在也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性。
关键词:西方哲学;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80-02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哲学最早期的发源时期古希腊哲学到哲学思想繁盛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的位置不断被推进,其理论也逐步被完善。
直至19世纪下半叶,理性主义仍居于西方哲学的主导地位。
在此之后兴起了非理性主义,冲击了理性主义的位置。
非理性主义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主要是针对理性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反驳,非理性主义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发扬。
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者再次掀起了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热潮。
后现代主义不单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而且它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加倍深入。
就此而言,后现代主义是非理性主义理论继续发展与延伸。
由理性主义处于哲学殿堂中高居不下的地位发展到非理性主义的出现冲击理性主义的地位,再到后现代主义猛烈批判理性主义的演进过程看,其内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性和逻辑性。
而且,三者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的理解阐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
故而,根究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西方哲学研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而言也是一项要务。
一、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理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叔本华生活意志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对立开始讨论,然后探讨启蒙运动对理性主义的推动,接着分析存在主义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想。
在现代哲学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辩证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最后对西方哲学史中其他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进行探讨。
通过总结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发展与交融,以及对今日的启示,本文呼吁读者反思并尊重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共存和对话。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存在主义哲学,现代哲学,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交融,发展,探讨,对立,辩证关系,启示。
1. 引言1.1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在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两种哲学思想代表了对于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也体现了人类在思考和探索之间的不同取向。
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情感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和思考中的重要性,而理性主义则主张逻辑、证据和理性推理在思考和认识中的至关重要地位。
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在古希腊哲学中便有所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代表了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通过逻辑和理性推理可以获得真理和智慧;而诸如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等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则更加关注直觉和神秘经验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启蒙运动对理性主义的推动使得理性主义在17世纪和18世纪达到了巅峰。
启蒙运动强调人类理性的自主性和重要性,呼吁人们通过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和追求真理。
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又重新引起了对非理性主义的关注。
存在主义哲学家如基尔凯郭尔和萨特主张人类存在的本质是荒诞无常的,理性无法全面解释人类的存在和行为,因此非理性主义在现代哲学中重新获得了一定的地位。
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中交互影响、相互补充,二者的辩证关系展现了人类对于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多元思考方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互补关系中找到一定的启示,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本质。
《西方哲学概论》PPT课件
⑶“前奥林匹斯神系”克洛诺斯吞食子女反映了原始人吃人的野蛮习俗。
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系”已具有次生神话的特征,次生神话 也称英雄神话,父权神话,地缘神话,其产生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这一时期开始于铁器的运用文字的出现父权的确立、阶级的产生,
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在希腊神话里,她的名字 是阿弗洛狄德。 维纳斯是从海里升起来的。据说世界之初,统管大地的该亚女神与统管
天堂的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一批巨人。后来夫妻反目,该亚盛怒之下命小儿子克洛诺斯用 镰刀割伤其父。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人大海,激起泡沫,维纳斯就这样诞生了。希腊语中 “阿弗洛狄德” 的意思就是泡沫。
小爱神 厄洛斯
小爱神厄洛斯的罗马名字叫 丘比特。他是爱神阿佛洛狄 忒的儿子,据说他的父亲是 战神阿瑞斯。
厄洛斯一生下来就长有双翅, 会飞翔。他是一个长不大的 盲童,身上背着弓箭。他喜 欢恶作剧,经常拿箭乱射。 谁中了金箭,就陷入恋爱, 谁中了铅箭,就马上失恋。
由于小爱神是盲童,闭着眼 睛乱射箭,就有了莎士比亚 在《维洛那二绅士》中的名 言:“爱情是盲目的”。据 说恋爱中的人,闭上的是眼 睛,张开的是心。
赫西 俄德 《神 谱》 中神 的谱 系
旧谱系:前奥林匹斯神系
混沌大神 ——地母该亚——大地之神:乌 拉诺斯——十二提坦:克洛诺斯 与妹妹 瑞亚 ——生六个儿女(小儿宙 斯) ——宙斯天神之父(奥林匹斯山)
奥林匹斯神系:十二主神
宙斯
赫拉
雅典娜
阿波罗
阿尔忒弥斯
狄尔尼索斯
阿芙洛狄特
缪斯女神
波塞冬
哈台斯
赫淮斯托斯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唯意志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
它强调人的情感意志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对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生命本能的扼杀和压抑,以情感、意志等活动和倾向取代传统理性主义的实体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对此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代表是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
1 叔本华生命意志:意志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不断的欲求,而它所要的总是生命,故可称为生命意志。
因为生命总要在个体身上体现,个体虽有千百种具体的欲求和需要,但最根本的是为了维护生存,抗拒死亡,就此而言意志表现为生命意志。
战胜死亡的方法是繁殖后代,所以生命意志伴随着生殖意志。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1.现象都只是反映意志的影子,不可分离地伴随着意志。
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
一方面,欲望、冲动是无穷的。
另一方面,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到了人,痛苦就达到顶峰,在人中,天才是最痛苦的。
2.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痛苦的源泉、悲观的基础,而要消除痛苦就必须否定生命意志,抑制人的欲望,进入无我之境。
自愿放弃性欲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其次人只有在痛苦中感到绝望而转向内心世界,达到超脱一切痛苦的神圣境界。
3.虚无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归宿:没有意志,也就没有表象,没有世界。
随之而来的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平和,那古井无波的情绪。
充足理由律:1.科学知识是表象之间联系的知识,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分根据。
充分根据原则,即充足理由律,成了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事物的基本原则。
充足理由律先验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任何客体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及相应的充足理由律构成的。
2.充足理由律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物理事物遵从的“关于运动的充足理由律”,即物理的因果律。
二是抽象概念和判断遵从的“关于知识的充足理由律”,即逻辑规律。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西方哲学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各种思潮和思想家的时期。
在整个哲学史中,有两个主要的思潮,即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强调理性和逻辑的运用,追求通过推理和分析来获得真理。
而非理性主义则强调感性和直觉的力量,认为超越理性的体验能够揭示更深层次的真相。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思潮的起源、代表性思想家和他们的观点。
理性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感官和经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理性和智慧的一种形式,称为理念界。
他认为只有通过推理和思考才能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得知识,他认为理性和经验是相互关联的。
在中世纪,理性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由圣托马斯·阿奎那这位天主教神学家提出的哲学体系。
阿奎那认为,信仰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的,宗教的真理可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得到证明。
他认为神学和哲学可以结合起来,通过逻辑和分析来探究宇宙的本质和目的。
在17世纪,欧洲出现了启蒙时代,这是理性主义思想的高潮。
启蒙思想家如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都强调通过自我思考和对世界的分析来获得真理。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认为通过怀疑一切,可以找到不容置疑的真理。
斯宾诺莎强调了人的理性自由,并认为通过理性的追求可以达到幸福和合理的生活。
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他的哲学体系,这标志着理性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康德认为理性有其固有的限制,我们无法获得某些问题的终极答案,如宗教和伦理问题。
他提出了“合乎理性”的道德法则,认为我们应该通过道德行为来回应我们内心的责任感。
与此同时,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也开始兴起。
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浪漫主义者,如海德格尔和尼采。
他们强调感性和直觉的力量,认为超越理性的体验可以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应该在存在的世界中直接经验,并通过这些经验来理解自我和他人。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22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现代西方哲学之四意志主义
▪ 马克思:Sensations
▪ 不仅是受动,而且是能动,是人与自然界 原初关联本身。
▪ 例:听到声音本身吗?又例:汽车奔驰过 来:玻璃震动声,马达声,听到了汽车。 光靠感受性听到一个客体世界。
▪ 能动性:听到一个与客体世界以外的声音 本身。
人类生存的本质性活动不是理性的认识活 动,而是感性的活动。感性活动是人在与 自在之物的直接遭遇中改变自在之物、实 现人自身的感性存在的活动。
▪ 3、从古代西方哲学以来,就有一个强大的 理性主义传统,人是理性的动物,必须受 理性的指导,经验是知识的起始,而不是 起源。理性才是真理的裁判,理性既是存 在的本质,也是真理的保证。
▪ 4、叔本华却开创了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 先河。在叔本华那里,理性远没有近代西 方哲学所给予的则崇高的地位。人类固然 少不了理性,是理性使人类高于动物,但 理性并不是万能的。理性往往使我们失去 知觉的敏感,常常与具体事物脱节。对叔 本华来说,理性及其抽象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生命的具体(鲜活的生命)。
▪ 2、在这种特殊的角度,不可再问身体活动 (苦乐状态)如何引起意愿的改变,也不 能问意愿状态如何引起身体状态的改变, 因为它们已不再从本质上分开而形成主客 体相对的关系。且这种主客体同一是可直 接理解和显明的。
▪ 问:身心关系?
▪ 问:“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 3、意志与身体的同一性超出了理由律, 不依任何别的对象和条件而可知了。
▪ 苦谛:
▪ 求不得——你总在求,可求到的却总不是 你真正想要的;
▪ 爱别离——相爱的人不得已别离+不隔一段 让你难受的距离就爱不起来;
▪ 憎相会(缘)——因为相会,相互憎恨+承 担对方的痛苦。
▪ 二者的相似处:都是“虚性的”、非实体 的“缺乏需求”式的;
现代西方哲学第二章
2.
3.
4.
基本倾向、影响、评价
批判传统理性主义; 西方近现代哲学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基本框架仍然是一种体系哲学。
二、尼采的权利意志哲学 一)生平、思想发展
1、生平(1844-1900) 2、思想发展 分三个时期 1)1869-1876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 的思想》;叔本华,瓦格纳;发掘古希腊艺 术和人生经验的狄俄尼索斯的深层动源,批 判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干枯的理性精神。 2)1876-1882 开始怀疑以前所持的观念预设 和价值,逐渐否定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3)1883-1889 最成熟丰产的6年。
自然冲动的三个分叉:植物生命、本 能生命、理智生命。
3、直觉——通往实在之路 直觉即是在绵延中的思维,一种直接的意识。 直觉高于理智。 (“直觉和智慧代表意识工作的两个方向:直觉沿 着生命的方向前进,而智慧沿着相反的方向前进, 因而受到物质运动的制约。”《创造进化论》商务印 书馆,2004年,第221页)
二)关键点
1、日神和酒神 日神:阿波罗,Apollo,代表造型艺术,幻想、 追求、理性、道德 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iysus, 音乐舞蹈之神, 真实、破坏、疯狂、本能 2 、重估一切价值:批判被理性主义化基督教传统 当作真理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 威》(《偶像的黄昏》) 3、主人道德奴隶道德:奴隶道德(尼采)指如畜 群般普通人、“下层人”所遵奉的道德(怜悯、 同情、仁慈、宽恕)。主人道德:如贵族阶级一 样少数奋发有为人所遵奉的道德。在一切文明社 会中、在同一人身上两种道德相互交织。
(《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70页))
2、生命的进化和理智的产生 现在的生命形态来自生命的原始冲动, 生命冲动有两种不同倾向:自然向上和逆 转向下。
非理性主义
谈谈你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认识非理性主义,又称“反理性主义”,是一种哲学学说,也是一种理论学说。
非理性主义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的”这个术语,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等涵义。
非理性主义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
非理性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伦理学中流传颇广,它主要包括意志主义和存在哲学等等,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认识。
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叔本华和尼采,而存在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祁克果。
叔本华对康德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致力于把康德关于“善良意志”的伦理学改造为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些理论的来源其实都是康德的理论为依据的。
叔本华所推崇的意志是行动的主体,而不是贝克莱的感知主体,也不是康德的知性主体。
意志在永不停滞驻留的流转变化中,产生出世界万事万物。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是不折不扣的主体性哲学。
另外,叔本华还把现象世界中的事物分为四类,各类事物有自身规律,共有四种规律,这些规律都被称之为充足理由律。
叔本华根据意志既能动又盲目的特点,把人理解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欲望,富有喜怒哀乐之情的活生生的人,他对人做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理解。
叔本华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个人主义和崇高自由创造,而是非理性主义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
尼采的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宣扬意志主义的哲学,并开始寻求克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途径;中期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堕落价值观和一切虚伪文化,主张积极奋进之人生;后期猛烈抨击基督教,宣扬超人思想。
尼采把叔本华的“生活意志”变为“强力意志”。
强力意志实际就是生命力,在他眼里,世界处于万类竞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这就证明了能动的生命意志的普遍存在和支配作用。
而对于“强力意志”的真理性,尼采则是站在所谓的“积极的虚无主义”的立场,即否定一切现存价值的立场,否定绝对真理,他把真理的标准归结为强力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的灰色人生
• 1879年是尼采生活的一个分水岭,由于身 体原因,尼采已无法继续担任教授工作而 申请退休并获得同意,政府给了他每年 3000法郎的补助,时间是六年。
• 他的另一重要著作《偶像的黄昏》的副标 题为“如何用铁锤从事哲学”意在把上述 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当做偶像打倒。
二, “上帝已经死了”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序篇》中尼 采提出了“上帝已经死了”并非真的指那 个基督教的神耶和华已经死了,而是基督 教死了,更具体的说,是基督的各种道德 观念死了。而“死”的含义则是指它应该 死灭,或者说,应当被批倒批臭,砸个稀 烂。
• 1870年尼采第二次参军,他本想亲自上战场,但由于某种 原因,他只能留在军医院照顾伤员。这次参军给他留下了 两样东西,第一是他的哲学——权力意志哲学,第二是他 的病:痢疾、白喉和性病。
• 战争结束后,他又回到大学,一直到1879年.这期间有两件大 事:一是他与瓦格那的友谊,二是他的作品。瓦格那是个 放荡不安的音乐家,是尼采所想象的天才似的人物,与尼 采一拍即合。在瓦格那本人和其音乐的影响下,1872年出 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这是一部纯粹理论 的著作,由于它与传统的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迥然不同而 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并且影响到他的仕途。
尼采的童年和中学生活
• 1849年(5岁),父亲因脑病死后,就生活在一个由女性 控制的家庭。他是家中唯一的男性,其余5个女人是:母 亲和妹妹,外祖母和两个尚未出嫁的姨。由于身体太弱, 无法与其他健康男孩相处,妹妹和书本成了他最好的玩伴。
• 由于尼采在校成绩不错,并且表现出极高的天赋,1958年 他母亲把他送到当时德国最好的学校——普尔塔学校读书 (施莱格尔和费希特曾在此读过)。在普尔塔学校,尼采 接受了多学科的教育,主体是宗教和语言,最擅长的是希 腊文与拉丁文。在普尔塔学校的日子对尼采非常重要,一 方面他与同学的相处是愉快的,另一方面,他积累了大量 的基本知识,阅读了大量有关拉丁文、希腊文,希来伯文 的经典著作,之所以如此,他解释道:“知识的领域广阔 无比,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
尼 采的生平和生活
• 尼采(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出 生于德国,因为这一天也是国王弗里德里 希·威廉四世的诞辰,所以,老尼采将儿子取名 为弗里德里希·尼采。
• 尼采一生中的大事都与“5”相关,5岁丧父, 25岁当教授,35岁患病,45岁发疯,55岁 (56岁生日未到)去世。总体上来讲,尼 采的一生是悲哀的。
第四讲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 •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
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之上,并由之出发 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 •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区别:一是从非理性主义是 对近现代理性主义的超越来说,它偏重于认识层次上的意 义。但并不必然蕴含着相应的本体论的论断;而唯意志主 义除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非理性主义以外,往往蕴含着某 种以情感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甚至以情感意志来解释整 个世界的存在。其次,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 有其他形式,因而非理性主义的范围比唯意志主义要广。
尼采的大学生活
• 1864年,尼采从普尔塔学校毕业,进入波恩大学,在那里学习古典语 言学和神学。在波大,尼采遇到了他一生第一位重要的人物——里敕 尔(当时德国著名的古典语言学家),受其影响,专注于古典语言学 的研究。尼采在波大只待了两个学期,1865年他追随里敕尔到莱比锡 大学。
• 在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一个书摊上碰到了叔本华的《作为 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立即为之打动。这本书对尼采有多大的影响, 正如尼采说:“我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对我悄悄耳语:‘带上那本书 回家吧”刚跨进房门我就打开这本如此得来的宝贝,并渐渐感受到那 种充满激情而又有忧郁的天才之强大力量。至此,西方现代哲学史上 两个最为独特的人物见面了,并且擦出了爱的火花,据说,尼采为了 读《作为意态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整整两个星期几乎没有睡觉,他 后来甚至给了叔本华一个至尊的称呼——父亲,不仅如此,而且每当 尼采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想到叔本华。
• 尼采说:“上帝死了!” • 上帝说:“尼采死了!”
三, 权力意志
• 尼采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 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 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做是生命的愿 望、意志,认为“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 但他不同意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 意志,而认为生命的本质并非追求生存。他由此 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生命 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他认为权力意志 决定了在人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从各种肉体 的过程到最高级的精神活动无不是权利意志的表 现。
• 他的爱情中的另一个女人——萨洛美。
尼采的作品
•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1883)《超越 善恶》(1886)《道德的起源》(1887) 《看哪,这人》《偶
• 尼采的人生令人伤感,尼采的哲学则令人 热血沸腾。
一 , 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 “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提出来作为 其全部理论出发点的著名口号。他的《权 力意志》一书即以之为副标题。这句口号 的含义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传 统当做真理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破除 它们的权威。
尼采的辉煌人生
• 1867年,尼采应征入伍,他认为当兵就像用餐时在主菜外 加上可口的点心一样让人高兴,并且对军队和战争产生了 迷恋,他认为战争“对人的生命具有一种永恒的感染力”。 但1868年3月他就被迫退伍,因为他在骑马时被摔成了重 伤。
• 退伍后由于他在语言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天才,在其导师 里敕尔的推荐下,年仅25岁的尼采就成为巴塞尔大学的特 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