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示—视、祝—咒 、兽—狩 实用文档
2.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 伯—霸 、何—荷 、内—纳、见—现、女—汝、
閒—闲、泉—钱 彊—强 、辠—罪、迻—移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3.古今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构成古今字。 常—裳 、雅—鸦 、邪—耶、猶—猷、谕—喻、
实用文档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借作“慧”。《列子·汤 问》:“甚矣,汝之不惠!” 生,本义是“生长”,借作“性”。《荀子·劝学》:“君 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距,本义是“鸡距”,即雄鸡跖后角质性的、突出像脚趾的 部分,通用义是“距离”,借作“拒”。《史记·项羽本纪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 。” 归,本义是女子出嫁,借作“馈”(赠送)。《论语·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逝,本义是 “往”,借作“誓”。《诗经·魏风·伐檀》:“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直,本义是“曲”的反面,借作“特”(表“仅只”之义)。 《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6.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如:冰-氷 、吴-呉
注意的问题
《说文》:“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 子。”
实用文档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 梁惠王上》:“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 :“寡人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 水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 ”(这些)。《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
2.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3.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5.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著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共分15卷(1——14卷为本文,15卷为叙)。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
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8.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9.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10.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2.词类活用: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1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4.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第三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3)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 年》)——说,后来写作“悦”,高兴。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四》)——责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 1.词义引申以后,同一个字形表示的义项 众多,为区别词义而另造新字,分担原 字的部分意义。
• 2.由于字形的假借,假借义与本义共用一 字,为使假借义与本义能区分开来而另 造新字,承担本义或假借义。
• 这些后起的新字和原字就构成古今 字的关系。古字表示的意义多,今字只 是表示古字的部分意义。字形上,多数 古字与今字形体中有相同成分。
(三)今字产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1.多数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加形符而成。如: 奉—俸、捧 采—彩 賈—價 辟—避、僻、譬、闢、嬖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 一、古今字 • (一)定义 • 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
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 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 • 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 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 例:
(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 传·隐公元年》)——大,后来写作“太”。
同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 替代,而今字却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 替代古字。
三、通假字
• (一)定义
•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 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 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 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 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为借字。
• 例:
再如:“游”和“遊”。“遊”的本义是关于 行走的,“游”的本义是关于水的。关于行走 的都可写作“游”,但关于水的却不能用 “遊”。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用)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
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
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
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畔与叛——《说文·田部》:“畔,田界也。
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1.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
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
”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
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4.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与假借字的分别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历
歴 干
征
辨析 齿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學 -斆 弃 -棄 (异体字?繁简字?)
弃
棄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练习
一、请结合上课内容归纳古今字、异体字及繁简字的 概念 二、找出句中古字、异体字、通假字,并写出与其对 应的今字、通用字与本字。 1.臣愿奉璧往使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 母有罪。 4.室如縣罄,野无青草。 5.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6.邹忌脩八尺有余. 7.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0.此小大之辩也 11.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13.韩厥俛定其右。
喻:比喻 谕:晓谕
三、繁简字
汉字简化的内容: (一)简化字形 1、简化部首 燈-灯 2、取原字的一部分 聲-声 獨-独 3、草书楷化 東-东
4、重造新体 叢-丛 簾-帘 5、借古字 聽-听 廠-厂 壞-坏 捨-舍
(二)精简字数 余 馀 余 几 幾 鐘 鍾 干 幹 乾 几 曆 钟
飢 饥 饑 征 徵
(二)字义不同,整理时视为异体字合并者不 是异体字
游 遊
炮 砲
“以炮以燔”——《礼记· 礼运》 “发砲若雷,吐气如云”——《善哉行》
(三)某个历史时期是异体字,后来有 了分工,要分时期看待。
“上使相如责蒙等,因喻告巴蜀人以非
上意” ——《司马相如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宣己谕物,言志之方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 接受 授予 祝福 诅咒 咒 授
(一)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1.词义引申后,为区别本义和引申义而另造 新字,分担原字的部分意义。
古今字 通假 字 异体字 繁简字
(五)造字假借的作用
一是弥补了象形字 无法构造的缺点 二是节省 了造字 的数量 缺点是: 仍未摆脱表意文字 的局限 汉字系统的形音义 造成了混乱
(六)用字假借
用字假借:是汉字在使
用过程中的假借情况。 原因:一是用了别字: 如:甚矣,汝之不 甚矣, 二是: 从习惯,省事:
旦日,不可不蚤 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来谢项王。“早”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孤不度德量力, 大义于天下。 大义于天下。“於”
(一)
古今字的形體
古字加形符 其萁;采(才采);員圓; 韋圍;取娶;昏婚;州洲; 县悬;孰熟;属嘱;反返; 改變形符 采採;說悅;赴訃;斂殮; 沒殁;振賑;張脹; 略加变形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 陈阵 形体无关,通假字造成的: 形体无关 亡无;伯霸;辠罪
(二)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和通假字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上古文字量少,一个字可能负担 许多词义,为了加以区别,就对 某个词义另造一个新字,于是就 形成了古今字。所以,古今又叫 区别字。例如: 上古没有“悦”这个字,表示这 个概念经常都是用“说”,但是, “说”的义项和用法很多,于是 就造后起字“悦”来表示高兴这 个概念。又如: “尝”(从旨尚声)的本义就是 表示“口味之也”,但因为“尝” 经常用来表示“何尝”、“未尝” 等概念,因此人们给“尝”加一 个意符“口”构成一个后起字 “嚐”表示“嚐滋味”的概念。 2.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 掌握古书的词义; (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 要后古薄今,也不要是古非今。 3、 古今字和通假字 中学教学并不区分,古今字和通 假字,只是笼统的称为通假。大 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才提 出这一问题。
(二)、异体字的类别:
1、造字方法不同造成的 异体字 野:(形声) 埜 (会意) 岩:(会意) 巖 (形声) 灾: (会意) 烖 (形声) 泪涙- 岳嶽- 膻羶shan絷zhi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
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
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
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
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
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
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
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
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
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
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宣公二年)(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梁惠王上)(后来写作辟(注: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同上)(后来写作僻。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后来写作嬖。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后来写作譬。
)再举两个字来看:《说文》里没有“债”字,这不等於说上古没有“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当时是由“责”字表示的(见《战国策·齐策》)。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代汉语词类
古代汉语词类————————————————————————————————作者:————————————————————————————————日期:左传:左丘明,《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清阮元《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食舍肉=捨焉辟害=避❖异体字:佗邑唯命=他❖通假字:无使滋蔓=毋永锡尔类=赐❖读音共叔段gong1 祭仲zhai4 不义不暱ni4具卒乘sheng4 请以遗之wei4 繄yi1我独无施及庄公yi4公语之故yu4 早为之所wei2《齐桓公伐楚》❖读音:寇不可翫wan2 晋不更geng4举矣❖通假字:不唯偪乎=逼❖古今字:神所冯依=馮=慿=凭《烛之武退秦师》►读音:夜缒而出zhui4 微夫fu2人之力不及此。
►古今字►共其乏困: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捨秦伯说:悦失其所与,不知:智►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焉用亡郑以陪邻: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非若不阙秦:缺《蹇叔哭师》❖读音:❖将殡bin4于曲沃柩jiu4有声如牛将有西师过轶yi4我必有悖bei4心蹇叔之子与yu4师晋人御师必于殽xiao2 夏后皋gao1之墓也《晋灵公不君》❖读音从台上弹tan2人宰夫胹er2熊蹯fan2不孰鲜xian3克有终使鉏麑chu2ni2贼之晋侯饮yin4赵盾酒公嗾sou3夫fu2獒ao2焉请以遗wei4之既而与yu4为公介❖古今字而观其辟丸也:避反不讨贼:返宰夫胹熊蹯不孰:熟亡不越竟:境宣子田于首山:畋❖通假字:三进及溜:霤自诒伊戚:贻《齐晋鞌之战》⏹读音:齐晋鞌an1之战左轮朱殷yan1擐huan4甲执兵右援枹fu2而鼓綦qi2毋张丧车骖can2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zhan4中以肱gong1击之属当戎行hang2 宛茷fei4为右⏹古今字:师陈于鞌:阵旦辟左右:避韩厥俛定其右:俯奉觞加璧以进:捧⏹通假字:不介马而驰之:甲右援枹而鼓:桴骖絓于木而止:挂无令舆师陷入君地:毋《楚归晋知罃》•一、讀音•1以為俘馘2臣不才,不勝其任3執事不以釁鼓4而求紓其民5各懲其忿以相宥也6兩釋纍囚以成其好7臣不與及8重為之禮而歸之•二、文字•1帥偏師以脩封疆••一、讀音•1guó2shēng• 3 xìn 4 shū•5chéng yòu• 6 léi hào•7yù8zhòng wéi•二、文字•帥:率;脩通修战国策:西汉刘向编,战国时期,11策,33卷,12个国家东汉高诱最早注,南宋鲍彪《战国策注》《冯谖客孟尝君》一)读音:冯谖xuan1客孟尝君长铗jia2归来乎食si4以草具谁习计会kuai4愦kui4于忧性懧nuo4愚后期ji1年无纤xian1介之祸者二)通假字:1 无纤介之祸者:芥三)古今字:1责毕收:债2说:悦3使人属孟尝君:嘱四)异体字:1券徧合:遍2朞:期3性懧愚:懦《赵威后问齐使》▪读音齐有处chu3士钟离子有粮者亦食si4有衣者亦衣yi4 叶阳子she4哀鳏guan1寡彻其环瑱tian4王wang4齐国於wu1陵子仲《触詟说赵太后》读音大臣强qiang3谏玉体之有所郄xi4也未填沟壑he4 媪ao3之送燕yan1后也持其zhong3踵为wei4之泣通假字少益耆食:稍嗜古今字奉厚而无劳:俸通假字❖1折清风而抎矣:陨2与淮北之地也:举异体字❖1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妖 2 俛啄蚊虻而食之:俯3夕调乎酸醎:咸4被㔋磻:碆古今字臣请辟于赵:避《论语》:古论,齐论,鲁论。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去:通" ",收藏。注P302 例句:
"掘野鼠,去 实而食之"。
伏:通"服",用。注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例句: "伏
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通"欢",指欢叙之情。注P305 例
句: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
宿:通"夙",早。注P307 例句: "此
禽:今字"擒",捉拿。注P120 例句:
"禽之而乘其车"。
陈:今字"阵",摆开阵势。注P121 例
句: "师陈于 "。
异体字:
:同"鞍",齐地名,今山东济南市附近。
注P121 例句:"师陈于 "。
:同"俯",弯下身子。注P123 例
句: "韩厥 ,定其右"。
〈子 产 说 范 宣 子 轻 币〉
《公 孙 无 知 之 乱》
通假字:
绌:通"黜",贬低。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
游:通" ",出行, 乐。注P110 例
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通" ",抵 。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
税:通"脱",解脱桎梏。注P113 例
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演示教学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演示教学通假字:寤:通“”,倒逆。
注P97 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无:通“毋”,不要。
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阙:通“掘”,挖掘。
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古今字:大:今字“太”,表示尊称。
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
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厌:今字“餍”,满足。
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尝:今字“”,副词,品尝,体会滋味。
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佗:同“他”,其也,另外的。
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同“昵”,亲近。
注 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公孙无知之乱》通假字:绌:通“黜”,贬低。
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襄公绌之”。
游:通“”,出行, 乐。
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通“”,抵。
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税:通“脱”,解脱桎梏。
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
古今字::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
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见:今字“现”,出现。
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坠:今字“”,坠落。
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
反:今字“返”,返回。
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辟:今字“避”,躺避。
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异体字:期:同“”,一周年。
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古代汉语通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2.2 異體字的結構差異
▪ 從異體字形體結構的差異看,有三種情況: ▪ ①造字方法不同,如: ▪ 會意+形聲:泪淚 岩巖 岳嶽 凭憑 淼渺
嵩崧 埜野 艸草 躰體 仙僊 辠罪 磊磥 ▪ 象形或指事+形聲:网網 刅創
▪ ②構件成分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見於形聲 字:
3.2 漢字簡化的方法
▪ 把繁體字簡化爲簡體字主要採用了“刪、 改、代、草、古”五種方法:
▪ ①刪:即刪去繁體字的一部份:務务 條条 習习 雖虽 開开
▪ ②改:即把繁體字某些寫法繁雜的部份改 成簡單的:鄧邓 憐怜 騫骞 飢饥 績绩
▪ ③代:即用筆畫少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的 字:醜丑 後后 穀谷 萬万 繫系
▪ 后—后(君主)後(先後)
▪ 余—余(姓氏,第一人稱代詞)餘(豐足, 剩餘)
▪ 帘—帘(古代酒家的酒幌)簾(窗簾)
▪ 干—干(干戈)乾(乾燥)幹(才幹)檊 (樹檊)
▪ ③繁簡字之間意義相通的歸併關係
▪ 從歷史上的簡體字中選取筆畫少的字去歸 併意義上有一定聯繫的古今字、異體字:
▪ 舍捨:在舍棄義上相通,房舍義不作 “捨”;
▪ ①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引申義。如 “取—娶”,《說文》:“取,捕取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 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引申爲一般的取得。 用在婚禮上,娶妻也叫“取”,如《詩 經·陳風·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 姜。”又《豳風·伐柯》:“取妻如何?匪 媒不得。”後來爲這一引申義造了“娶”字。
▪ ③古字記錄本義,今字記錄假借義。如 “牟”與“眸”,《說文》:“牟,牛鳴 也。”如柳宗元《牛賦》:“牟然而鳴, 黃鐘滿脰。”假借爲眼珠之意,如《荀 子·非相》:“禹跳湯偏(偏、跳均指半 身乾枯,或謂跛足),堯舜參牟子(參牟 子謂二瞳相參)。”後來爲這一假借義造 了“眸”字。
略说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傲本 是 瀚 的 异体字
’
如 用 吹 代傲
,
、
还是
,
《
中华 大 字 典 》 的
。
通 作 吹耳 妥些
。
中华大 字典 》 的
通作
、
同 《 集静 》 的 解 释
,
则 吹是 嗽 的 通 假字 吹是 古 今 字
, .
至于
咤 中华
大 字 典 》 妹 为 切下
。
献 同 吹 的 异 体字 以 及 蔫
吹 为古 今 字
今字
.
’
是 就 字 的产 生 先 后而 言
,
而古 书中 注往
间有 通 假 关系
。
产生 亏
,
`
古字
”
仍加 使 用
这 样就两字 俱 存
于 是 主 张 通假字 的 人说二 者 之
而 主 张古 今 字 的 人 则 否 定 其 为通 假 字
,
本 无其字 的假 借有 两 类
系
.
一 类是 借 字 与 被 借字 同 一 书 写 形 式
,
春官
.
·
箱 师》
“
箭 师掌 教 国子 舞 羽 傲 笼
。
’
郑
文舞有持 羽 吹 篇者
,
.
孙 治 让正 义
` ’
。
:
此 注 用今 字 作 吹也
.
’
据 上 引材料 看 壤乐
如
《
,
三个 字中
。
最 古 的是 吹 字
,
怎 么 变 成 了今 字 呢
,
吹 的 本义 是
“
口 出气
。
借 为吹 管
`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又受着语言和社会的制约。
汉字也是这样。
汉语的发展和社会用字习惯的部分移易,总对汉字的符号体系、记词功能和书写形式等不断进行调整。
高整的结果,既有代代因循、古今一致的一面(主导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异、前后相乖的一面。
这后者的历史积存,就形成了古书中的种种不同于今的用字现象。
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一)什么是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用)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
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
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
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畔与叛——《说文·田部》:“畔,田界也。
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古籍中的特殊用字
础——礎
92
58
6.改换简易形旁 猫——貓 狸——貍 粘——黏 肮——骯
92
59
7.同时改换简易形旁和声旁 响——響 护——護 惊——驚 8.新造会意字 尘——塵 双——雙 体——體
92
60
9.合并同音字。 (1)后——后後 (2)干——干乾幹 干:盾牌、干支。 乾: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幹:指器物、事物的主干。
练习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公赐之食。食舍肉。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 人是征。 5.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1. 2. 3. 4.
92
30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子之兄弟事之數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10.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6. 7. 8. 9.
A.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离而纵横。(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词) (2)迹——跡 A.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 子· 天运》) B.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史 记· 周本纪)
35
92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1.造字方法不同
92 47
三、繁简字
92
48
主要內容
1. 繁简字的概念 2.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 3. 关于繁简字的几个问题
92
49
(一)繁简字的概念
繁简字是指一个字的笔画繁简不同的 两种写法,笔画多的叫繁体,笔画少 的叫简体。
92
50
字形繁简自古有之
弃——棄
5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3.古字仍为本义所用,另为引申义造新字。如:
保(《说文解字》:“保,养也。”《国语·周 语》:“以保于百姓者也。”引申为城堡。《礼 记·月令》:“四鄙入保。”)——堡、田——佃、 战——颤。
4.古字仍为本义所用,另为假借义造新字。如: 平——评、为——伪。
5.古义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其字形为一义继
通假字也不同于古今字。古字和今字大多在意义 和形体上有一字联系,而通假字和本字大多在意 义和形体上没有关系。有的假借字,后来为它的 假借义造了区别字,如“辟”,本义是法,假借 为本无其字的“避”、“僻”,后来人们为这两 个假借义造了新字,当今字“避”、“僻”产生 以后,人们仍习惯使用古字“辟”来表示“避”、 “僻”的意义,对此,不能说“辟”是“避”、 “僻”的通假字,它们仍是古今字的关系。当然, 对於古汉语的初学者来说,没有必要过多地纠缠 某些理论概念,对一些问题文字学家们也有不同 意见。但是对於一些基本的概念,我们应当明确, 这对于正确识别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现 象,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承,为另一义另造新字。如:祝——咒、受—— 授。
(二)借用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溺(溺水, 本为水名)——弱、何——荷、能——熊;伯— —霸(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閒(本义为缝 隙)——閑(本义为栅栏);女(借女为代 词)——汝、易——锡(赐是汉代以后造出的分 化字。)
对古今字的态度应该是:
6.符号替换。如: 歡—欢 難—难 鄧—邓 對—对
戲—戏 雞—鸡 趙—赵 风—風 聶—聂 這—这 劉—刘 鳳—凤 7.形声新造。如: 戰—站 態—态 認—认 竄—窜 遠—远 礎—础 8.会意新造。如: 滅—灭 寶—宝 標—标 塵—尘
細雨蒙蒙(濛濛)没有水,开(開)门关(關) 门不見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郭 隗 说 燕 昭 王 求 士〉
通假字:
:通" ",跳 。注P206 例句: "若
恣睢奋击, 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异体字:
:同"饰",巧饰。注P184 例句: "文
士并 ,诸侯乱惑"。
:同" 决 ",取决。注P189 例句:
"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同"煌",辉煌。注P189 例句: "转
注P188 例句: "黄金万溢"。
掘:通"窟",洞穴。P189 例句: "且
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 枢之士耳"。
伉:通"抗",相敌,相当。注P190 例
句: "天下莫之能伉"。
:通"盍",疑问代词,怎么。注P191 例
句: "韩厥 ,定其右"。
〈子 产 说 范 宣 子 轻 币〉
古今字:说:今字"悦",高兴,喜悦。注
P132 例句: "宣子说,乃轻币"。
第 三 单 元
〈 苏 秦 连 横 约 纵〉
通假字:
庭:通"廷",朝廷。注P183
句: "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 "。
:通"昏",糊涂。注P186 例句: "皆
于教,乱于治"。
赢:通"累",缠绕。注P187 例句: "赢
滕履 ,负书担橐"。
:通" ",草鞋。注P187 例句: "赢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
字列举
第二单元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寤:通" ",倒逆。注P97 例
句:" 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
异体字:
嘿:同"默",静默,沉默。注P206 例
句: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第 四 单 元
〈项 羽 本 纪〉
通假字:
繇:通"徭",劳役。注P252 例句: "每
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辟:今字"避",避免。注P99 例
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厌:今字"餍",满足。注P99 例
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尝:今字" " ,副词,品尝,体会滋味。
例句:"衣服礼秩如 "。
见:今字"现",出现。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
坠:今字" ",坠落。注P110 例
句: "公惧, 坠于车"。
反:今字"返",返回。注P110 例句:
"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伯:今字"霸",指称霸。注P184 例
句: "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章:今字"彰",明白,明显。注P185 例
句: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受:今字"授",授予。注P188 例句:
"禽之而乘其车"。
陈:今字"阵",摆开阵势。注P121 例
句: "师陈于 "。
异体字:
:同"鞍",齐地名,今山东济南市附近。
注P121 例句:"师陈于 "。
:同"俯",弯下身子。注P123 例
承其敝"。
戮:通" ", ,合。注P259 例
句: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距:通"拒",抵挡。注P264 例句: "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游: 通" ",交往。注P265 例句:
古今字:
属:今字"嘱",嘱托,转达意愿。注P194
例句: "使人属孟尝君"。
责:今字"债",所欠的钱财。注P196
例句: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
乎"?
反:今字"返",归来。注P197 例句:
游: 通" ",指巡视 览。注P252
例句: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罢:通"疲",疲困。注P258 例句: "今
秦攻赵,战胜则兵罢"。
承:通"乘",趁着。注P258 例句: "我
御:通" ",抵 。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
税:通"脱",解脱桎梏。注P113 例
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
之"。
古今字:
: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注P109
伏:通"服",佩服。注P277 例句: "骑
皆伏曰: "如大王言"。"
高固入晋师, 桀石以投人"。
翦:通"剪",剪除。注P121 例句: "齐
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古今字:
道:今字"导",引导,带路。注P118 例
句: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禽:今字"擒",捉拿。注P120 例句:
"不义不,厚将崩。"
《公 孙 无 知 之 乱》
通假字:
绌:通"黜",贬低。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
游:通" ",出行, 乐。注P110 例
句:"齐侯游于姑棼"。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说:今字"悦",高兴,喜悦。注P199例
句: "孟尝君不说"。
异体字:
:同"懦",软弱。注P197 例句: "文
倦于事,愦于忧,而性 愚,沉于国家之
事"。
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尝小
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
佗:同"他",其也,另外的。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
城大叔。"
:同"昵",亲近。注P100 例句: "公曰: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