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质标准及检验周期

合集下载

绝缘油、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检测周期及采样制度

绝缘油、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检测周期及采样制度

绝缘油、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检测周期及采样制度1.25.1 绝缘油的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投入运行前油运行油1 外状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外观目视2 酸值mgKOH/g ≤0.03≤0.1GB/T75993 PH值≥5.4 ≥4.2 GB/T75994 游离碳无无放大镜观察3 闪点(闭口)℃≥140(25号油)≥135(45号油)与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10℃GB/T2611.25.2 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测试方法投入运行前油运行油1 外状透明透明外观目视2 运动粘度,(40℃)mm2/S 37-43(46号油) 与新油原始测值(28.8~35.2)偏离≤20%GB/T 2652 开口闪点,℃≥180(46号油) 且与前次相比不低于10不比新油原始值低15 GB/T 267 3 机械杂质无无外观目视4 酸值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0.03 ≤0.2 GB/T 264 加防锈剂油≤0.03 ≤0.31.25.3 运行中变压器的常规测试项目及周期1.25.3.1 在大修结束后,机组启动前,油必须做简化试验1.25.4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测试项目及周期1.25.4.1 在大修结束后,机组启动前,油必须做简化试验1.25.4.2 每周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外观目视检查,油质是否透明,有无水分或机械杂质。

1.25.4.3 每月进行一次简化试验酸值、闪点、粘度、水分、机械杂质。

1.25.4.4 发现油系统严重漏水或油质有严重劣化现象时,汇报汽机技术员及总工增加试验项目和检测次数,查明劣化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25.4 采样方法为能采取有代表性的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和其它油样,对运行设备中和贮油设备中的采样,作如下规定:1.25.4.1 采样容器1.25.4.2 采样瓶:250ml——500ml带磨口塞的玻璃瓶,并应贴有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单位、油样名称、设备名称,采样日期和气候等。

1.25.4.3 采样瓶的准备: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清洗,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在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

油质标准及检验周期

油质标准及检验周期
6
自燃点℃
≥530
DL/T706
7
克粒污染度NAS1638级
≤6
DL/T432
8
水分mg/L
≤1000
GB/T7600
9
酸值mgKOH/g
≤0.15
GB/T246
10
氯含量mg/kg
≤100
DL/T433
11
泡沫特性mL/mL
24℃
≤200/0
GB/T12579
93.5℃
≤40/0
24℃
≤50/0
12
断路器油检测项目:1、外状;2、PH值; 3、击穿电压;
表4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透明
DL/T429.1
2
密度20℃g/cm3
1.13~1.17
GB/T1884
3
运动黏度40℃mm2/s
39.1~52.9
GB/T265
4
倾点℃
≤-18
GB/T3535
5
闪点℃
≥235
GB/T3536
≤10
≤15
≤20
≤15
≤25
≤35
每半年分析
6
界面张力25℃,mN/m
≥35
≥19
每年分析
7
介质损耗因数
90℃
500~1000
≤330
≤0.005
≤0.010
≤0.020
≤0.040
每年分析
8
击穿电压2,KV
500
330
66-220
35及以下
≥60
≥50
≥40
≥35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电力汽轮机、水轮机和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

在运行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引用标准GB 24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GB 267 石油产吕闪点测定法(开口怀法)GB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 2537 汽轮机油GB 7599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5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SY 1230 防锈汽轮机油YS-21—1 液相锈蚀测定法YS—25—1 运行油开口怀老化测定法YS-27—1 油泥析出测定法2 技术要求2。

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2537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司公标准SY 1230的质量规定进行。

2.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必须与表1的规定相符.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注:一般情况下外观目视;在必要时,按GB 511测定其含量。

3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3.1 对于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劣化技术措施。

3.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

表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注:①“检验项目”栏内的1、2……为表1中的技术指标项目序号。

②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汽轮机油中混入水分(或水轮机用油浑浊)时,应培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

3。

3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1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检验.4 关于补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4.1不同牌号油非不得已不要混合使用。

4.2 混合使用的油,混合前其质量均必须检验合格。

4。

3新的或相当于新油质的不同牌号汽轮机油,如须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样的油的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可用.4。

变压器油检验周期及处理的规定

变压器油检验周期及处理的规定

变压器油检验周期及处理的规定(1)、验收新油或对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有怀疑,以及变压器油再生处理之后,都应对变压器油进行全面检验与分析,其物理和化学试验的分析项目按国家标准。

油样采集后,可以先进行外观检查,以初步判断油质的好坏。

(2)、运行中的变压器油或备用中的变压器油,应按下列期限进行试验:①电压35kV以下的变压器,每3年至少对油进行一次简化试验;变压器大修后,也应对油进行简化试验。

对充油最少的小型变压器或套管,可用更换油的方法替代简化试验。

油的粘度与凝固点测定,可根据需要安排。

②在前后两次简化试验之间,至少应对该油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3)、新油和运行中的油,其质址检验按国家标准,若不符合标准时,则应进行过滤或再生处理。

(4)、当闪点燃点较上次试验值降低5℃以上时,或油中发现游离碳时,即表明变压器内部有故障,应进行变压器的内部检查;变压器有时使用闪燃点低的油,如油的闪燃点不低于125℃且不变化时,则允许使用,但此时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不得超过85℃。

(5)、变压器油的电气绝缘强度降低到接近运行中油的标准时,以及油中发现机械混合物油泥时,应进行过滤或分离处理。

油经过处理后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发现油泥时,必须更换,同时应将变压器内部的油泥彻底清除。

(6)、运行中变压器油的酸碱反应呈中性。

当发现有酸或碱性反应时,应进行再生处理。

据DU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和DL/T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制订了变压器油的检测周期如下。

一、主变压器⑴、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330kV及以上3个月一次,220kV主变压器6个月一次,35~llOkV主变压器1年一次,35kV及以上主变压器在新装投运前及大修后投运前做一次,投运4天、10天、30天各做一次。

⑵、常规测试项目(水溶性酸pH、酸值、闪点、杂质、游离碳、微水、介质损耗因数、耐压):220—500kV主变压器1年二次(其中一次只做微水、耐压试验),35—llOkV主变压器1年一次(其中35kV主变压器的微水、介质损耗因数不作要求)。

植物油检验项目

植物油检验项目

植物油检验项目植物油检验项目是对植物油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验项目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植物油的新鲜度、品质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植物油外观特征的观察和评估。

首先要检查植物油的颜色是否正常,正常的植物油颜色应为透明或微黄色。

若出现浑浊、混浊或有悬浮物,可能表示植物油已变质或受到污染。

其次要观察植物油的气味,正常的植物油应有清淡的香气,若有刺鼻、酸臭等异味,可能表示植物油质量存在问题。

二、酸价检验酸价检验是评估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重要指标。

酸价越高,表示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越多,说明植物油质量较差或已变质。

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来确定植物油中的酸价。

三、过氧化值检验过氧化值检验是评估植物油氧化程度的指标。

氧化会导致植物油的品质下降,产生有害物质。

通过过氧化值的检测,可以了解植物油的氧化程度。

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碘值法或亚铁离子法来测定过氧化值。

四、含水率检验含水率检验是评估植物油中水分含量的指标。

水分过高会导致植物油变质,降低其质量。

检验过程中,常采用称量法或滴定法来测定植物油中的含水率。

五、铁含量检验铁含量检验是评估植物油中铁离子含量的指标。

植物油中铁离子的含量过高,可能表示植物油受到了污染。

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植物油中的铁含量。

六、重金属检验重金属检验是评估植物油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指标。

重金属元素可能通过污染的土壤或生长环境进入植物油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来测定植物油中的重金属含量。

通过以上检验项目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评估植物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植物油生产商和消费者可以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油,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利益。

同时,植物油的检验项目也为植物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植物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油质质量标准与试验监督周期及检验项目3.1.汽轮机油质量标准3.1.1新油质量标准L-TSA汽轮机油(GB11120-1989)表1序号项目质量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1 黏度等级32 46 68 90 32 46 68 90 32 46 68 902 运动黏度(40℃)+9% +9% +9%3 黏度指数≥90 ≥90 ≥904 倾点(℃)≤-7 ≤-7 ≤-75 闪点(开口,℃)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6 密度(20℃,g/cm3)报告7 酸值(mgKOH/g) ——≤0.38 机械杂质无无无9 水分无无无9 破乳化时间(20℃min)15 30 30 15 15 30 30 15 15 30 3011 起泡沫性(ml/ml)24℃≤450/0 450/0 600/093.5℃≤90/0 90/0 90/024℃≤450/0 450/0 600/012 氧化安定性总氧化物(%)沉淀物(%)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3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9 液相锈蚀(合成海水)无锈14 铜片腐蚀(90℃3h)级≤115 空气释放值(50℃≤,min) 5 6 8 9 5 6 8 9 —3.1.2运行运行中汽轮机油油质标准运行中汽轮机油油质指标(GB/T7596-2000)表2序号项目设备规范质量指标1 外状透明2 运动黏度(40℃,mm2/s)≤1.2*新油标准3 闪点(开口)℃与新油原始值相比低于154 机械杂质无5颗粒度250MW及以上NAS,≤86 酸值(mgKOH/g)未加防锈剂≤0.2,加“746”≤0.37 液相锈蚀无锈8 破乳化度(min)≤609水分(mg/L) 200MW以上≤909 起泡沫性(mL) 250MW以上600/痕迹11 空气释放值(min)250mw以上国外极限值≤93.1.3 汽轮机油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250MW以上)表3项目周期外观颜色酸值黏度机械杂质闪点投运12个月内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一个月第三个月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每一个月第三个月正常运行至少每周一次每季一次每季一次半年一次每月一次半年一次项目周期颗粒度破乳化度防锈性空气释放值含水量起泡沫试验投运12个月内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正常运行每季度一次半年一次半年一次每年一次每月一次每年一次3.2变压器油质量标准3.2.1 新变压器油质量标准变压器油技术条件(GB2536—1990)表4序号项目质量指标1 牌号9 25 452 外观透明、无悬浮物、机械杂质3 密度(20℃,g/cm3)≤0.8954 运动黏度(mm2/s)40℃≤9 ≤11-9℃- ≤200 --30℃- - ≤18005 倾点(≤,℃)-7 -22 报告6 凝点(≤,℃)-457 闭口闪点(℃)≥140 ≥958 酸值(mgKOH/g)≤0.039 腐蚀性硫非腐蚀性硫9 水溶性酸或碱无11 击穿电压(kV)≥3512 氧化安定性氧化后酸值(mgKOH/g)≤0.2 氧化后沉淀(%)≤0.059 介质损耗因素(90℃)≤0.00514 界面张力(≥,mN/m)≥40 ≥3815 水分(出厂)(≤,mg/kg)报告注:1、氧化安定性为出厂保证项目,每年至少测定一次2、倾点指标,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确定3.2.2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T7595—2000)表5序号项目设备电压等级(kV)质量指标投入运行前的油运行油1 外状透明、无杂质和悬浮物2 水溶性酸pH >5.4 ≥4.23 酸值(mgKOH/g)≤0.03 ≤0.14 闭口闪点(≥,℃)140(9、25号)比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9 95(45号)5 水分(≤,ug/L)330—500 9 15 220 15 25 ≤19及以下20 356界面张力(25℃≥,mN/m)35 197 介质损耗因素(90℃≤)500 0.007 0.020 ≤330 0.09 0.0408 击穿电压(≥,kV)500 60 50 330 50 45 66-220 40 35 35及以下35 309 体积电阻率(90℃,Ω•m)500 ≥6×99 ≥1×99≤330 ≥6×99≥5×999 油中含气量(%)330-500 ≤1 ≤1 11 油泥与沉淀物(%)≤0.021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3.2.3运行中断路器油质量指标表6序号项目质量指标1 外状透明、无游离水分、无杂质或悬浮物2 水溶性酸(pH)≥4.23 游离碳无较多碳悬浮于油中4 击穿电压,kV 19 kV以上:投运前或大修后≥40运行中≥35 19 kV以下:投运前或大修后≥35运行中≥305 水分,mg/L19 kV以上:投运前或大修后≤1519 kV及以下:投运前或大修后≤206 酸值,mgKOH/g ≤0.17 闪点(闭口),℃与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93.2.4运行中变压器油、断路器油常规检验项目与检验周期运行中变压器油常规检验项目与检验周期表7设备名称设备规范检验周期检验项目电力变压器220-500 kV19 kV及以下每年至少2次每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4机械杂质,5游离碳,6水分,7界面张力(25℃)8、介损(90℃),9、击穿电压,9、油中含气量(体积分数)厂用变压器35 kV及以上或19KV A及以上每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4机械杂质,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配电变压器560kV A及以下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5游离碳,7击穿电压互感器220kV及以上35kV—19kV每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套管19 kV及以上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油开关(断路器) 19 kV及以上19 kV及以下少油开关每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或换油1水溶性酸(PH值),4机械杂质,7击穿电压3.3 变压器油、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变压器、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表8周期要求说明①220kV以上的所有变压器、容量120MVA及以上的发点厂主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上的电抗器在投运后的4、9、30天②运行中①运行设备的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超过下列任何一项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大于150uL/L;H2含量大于150uL/L;①总烃包括:CH4、C2H6C2H4和C2H2四种气体;②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有增长趋势时,可结合产气速率判断,必要时缩短周期a)330kV及以上变压器和电抗器为3个月;b)220kV变压器为6个月c)120MVA及以上发电厂主变压器为6个月d)其余8M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为1年e)8MVA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自行规定③大修后④必要时C2H2含量大于5uL/L;(500kV变压器为1uL/L)②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0.25mL/L(开放式)和0.5 mL/L(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9%/月则认为设备有异常;③对330kV及以上的电抗器,当出现痕量(<5 uL/L)乙炔时应引起注意进行追踪分析;③总烃含量低的设备不宜采用相对产气速率进行判断;④新投运的变压器应有投运前的测试数据,不应含有C2H2⑤测试周期中①项的规定适用于大修后的变压器;3.4 互感器、套管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检验周期和要求表9设备名称周期要求说明电流互感器投运前66kV及以上1-3年大修后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90uL/L;H2150 uL/L;C2H22uL/L(19Kv及以下)、1uL/L(220Kv-500Kv)1)新投运互感器或套管的油中不应含有C2H22)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如果有)进行电压互感器1)投运前2)66kV及以上1-3年3)大修后4)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90uL/L;H2150 uL/L;C2H22uL/L套管1)投运前2)19kV及以上1-3年3)大修后4)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CH490uL/L;H2500 uL/L;C2H22uL/L(19Kv及以下)、1uL/L(220Kv-500Kv)运行中设备的色谱定期检验周期表9设备名称设备电压等级和容量检测周期电压330kV及以上容量240MV A及以上所有发电厂升压变压器3个月一次变压器和电抗器电压220kV及以上容量1200MV A及以上6个月一次电压66kV及以上容量8MV A及以上1年一次电压66kV及以下容量8MV A及以下互感器电压66kV及以上1-3年一次套管必要时注:制造厂规定不取样的全密封互感器,一般在保证期内不做检测。

石油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石油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石油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石油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然而,石油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保证石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各行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从石油产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分析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1. 原油质量控制标准原油是石油产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过程和成品油的质量。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原油质量控制标准,其中包括密度、含硫量、凝固点等指标的要求。

此外,对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也制定了极低的限值标准,以确保原油的环境友好性。

2. 原油加工技术和标准原油经过加工后可分离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例如,在汽油生产中,需要控制辛烷值、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以提高产品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3. 成品油质量控制标准成品油是石油产品中最接近消费者的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交通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品油,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如汽油标准、柴油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燃烧性能、硫含量、苯、烯烃等有害物质的限制,以及添加剂的使用和浓度等方面的要求。

4. 燃气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燃气产品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燃气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热值、硫含量、水分含量、气体成分等指标的要求,以及管道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等。

5. 润滑油质量控制标准润滑油在各个领域中起着重要的润滑和保护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润滑油的质量控制标准通常包括粘度、闪点、凝点等指标的要求,以及抗氧化性能、清净分散性等的测试要求。

总结:石油产品质量控制涉及到石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原油的提取和加工到成品油和燃气的使用,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控制标准。

油品质量标准

油品质量标准

油品质量标准油品质量标准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油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应符合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油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油品的质量,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油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油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等多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燃料油的质量标准是保障燃料油在燃烧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燃烧效果,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燃料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硫含量、密度、凝点、闪点、凝固点等多个指标。

其中,硫含量是燃料油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硫含量会导致燃烧产生硫化物,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严格控制燃料油的硫含量是保障燃料油质量的重要手段。

其次,润滑油的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和保护作用,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粘度、闪点、凝固点、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等多个指标。

其中,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之一,适当的粘度能够保证润滑油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作用,保护机械设备不受磨损。

此外,润滑脂的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润滑脂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和密封作用,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故障。

润滑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钢网油滴点、工作稠度、滴点、防锈性、抗氧化性等多个指标。

其中,钢网油滴点是润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高钢网油滴点能够保证润滑脂在高温下仍然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作用,保护机械设备不受磨损。

总的来说,油品质量标准是保障油品质量,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的重要手段。

各种类型的油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够保证油品的质量,促进油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够重视油品质量标准,共同维护好油品质量,保护好环境,促进油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油中颗粒度
≥500
报告
必要时
1)取样油温为40-60℃。
2)DL/方法是采用平板电极;GB/T507是采用圆球 、球盖形两种形状电极。三种电极所测 的击穿电压值不同,其影响情况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其质量指标为平板电极测定值。
表3运行中绝缘油油质量标准及检验周期


设备名称
国标规定的
检验周期
检验项目
运动粘度,mm2/s
40℃,不大于
13
13
11
GB 265
-10℃,不大于
-
200
-
-30℃,不大于
-
-
1800
倾点,℃,不高于
-7
-22
报告
GB 3535
凝点,℃,不高于
-
-45
GB 510
闪点(闭口),℃,不低于
140
135
GB 261
酸值,mgKOH/g,不大于
GB 264
腐蚀性硫
非腐蚀性
SH/T0304
表1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及检验周期
序号
项目
设备规范
质量指标
检验周期
1
外状
透明
每周分析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每半年分析
3
闪点(开口杯),℃
与新油原始值相比不低于15℃
每半年分析
4
机械杂质

每月分析
5
颗粒度(A)
200MW及以上
≤8
每季分析
6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
≤15
≤20
≤15
≤25
≤35
每半年分析
6
界面张力(25℃),mN/m
≥35
≥19
每年分析
7
介质损耗因数
(90℃)
500~1000
≤330
≤5



每年分析
8
击穿电压2),KV
500
330
66-220
35及以下
≥60
≥50
≥40
≥35
≥50
≥45
≥35
≥30
每半年分析或必要时
9
体积电阻率
(90℃)
Ω·m
4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矿物油含量、自燃点
--
六个月一次
注:机组检修重新启动前应进行油质全分析,启动24小时后再次测定颗粒污染度。

项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牌号
10
25
45
外观
透明,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目测
密度(20℃),kg/m3,不大于
895
GB 1884,
GB 1885
DL/T421
13
矿物油含量%
≤4
DL/T571
14
空气释放值(50℃)min
≤10
SH/T0308
表5运行中抗燃油检测周期
序号
试验项目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后
1
电阻率、颜色、外观、水分、酸值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2
颗粒污染度
两周一次
每月一次
3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
四周一次
--
氧化安定性
氧化后酸值,mgKOH/g,不大于
SH/T0206
氧化后沉淀,%,不大于
水溶性酸或碱

GB 259
击穿电压(间距交货时)kV
35
GB 507
介质损耗因数(90℃),不大于
GB5654
界面张力,mN/m,不小于
40
38
GB 6541
水分,mg/kg
报告
SH/T0207
a.目测时,把产品注入100mL量筒中,在(20±5)℃下目测,如有争议时,按GB511测定杂质含量为无。
500
≤330
≥6×1010
≥1×1010
≥5×109
每半年
分析
10
油中含气量,%
(体积分数)
330-500
≤1
≤3
每半年
分析
11
油泥与沉淀物,%
(质量分数)
<(以下可忽略不计)
/
1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
按DL/T596—1996中第6、7、9章
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220kV及以上每季度
分析
b.以新疆原油和大港原油生产的变压器油测定倾点时,允许用定性滤纸过滤。倾点指标,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经与用户协商,可不受本标准限制。
c.氧化安定性为保证项目,每年至少测定一次。
d.击穿电压为保证项目,每年至少测定一次。用户使用前必须进行过滤并重新测定。
e.测定击穿电压允许用定性滤纸过滤。
7
克粒污染度(NAS1638)级
≤6
DL/T432
8
水分mg/L
≤1000
GB/T7600
9
酸值mgKOH/g

GB/T246
10
氯含量mg/kg
≤100
DL/T433
11
泡沫特性mL/mL
24℃
≤200/0
GB/T12579
93.5℃
≤40/0
24℃
≤50/0
12
电阻率(20℃)Ω.cm
≥6×109
1.
主变、高厂变、高公变、启备变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1—9
简化每年至少一次
1、2、3、5、7、8
色谱每季度一次
5、8、12
必要时
6、9、11
5.
除尘变
每年至少一次
1、2、3、5、7、8
必要时
6、9、11
变压器油检测项目:1、外状;2、水溶性酸碱(PH值);3、酸值;4、闪点;5、水份;6、界面张力;7、介损;8、击穿电压;9、体积电阻率;10、油中含气量;11、油泥与沉淀物;12、色谱。

每季分析
加防锈剂油

7
液相锈蚀
无锈
每半年分析
8
破乳化度(54℃),min
≤30
每半年分析
9
水分,mg/l
≤100
每月分析
10
起泡沫试验/ml
24℃
500/10
每年分析
93.5℃
50/10
后24℃
500/10
11
空气释放值(50℃)/min
≤10
每年分析
(A)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1638规定8级;对于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一个箱,也用矿物汽轮机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表2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设备电压等级KV
质量指标
检验周期
投入运行前的油
运行油
1
外状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每半年分析
2
水溶性酸(PH值)


每半年分析
3
酸值
mgKOH/g


每半年分析
4
闪点(闭口),℃
≥135(45号油)
每半年分析
5
水分1),mg/l
330~1000
220
≤110及以下
≤10
断路器油检测项目:1、外状;2、PH值; 3、击穿电压。
表4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
透明
DL/
2
密度(20℃)g/cm3
~
GB/T1884
3
运动黏度(40℃)mm2/s
~
GB/T265
4
倾点℃
≤-18
GB/T3535
5
闪点℃
≥235
GB/T3536
6
自燃点℃Biblioteka ≥530DL/T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