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GIS重要名词解释

GIS重要名词解释

GIS重要名词解释:1、宗地: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指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一个地块。

2、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对数据内容的全面描述,其目的是促进数据集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共享。

使用元数据的理由:性能上:完整性、可扩展性、特殊性、安全性;功能上,差错功能、浏览功能、程序生成。

3、C/S和B/S:C/S是Client/Server的简称,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网络架构;B/S是Browser/Server的简称,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网络架构。

4、缓冲区:缓冲区又称为影响区或影响带,是指围绕某一地理要素的一定宽度的区域5、拓扑结构:空间拓扑结构是指两个空间目标在拓扑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空间关系,比如相邻、相交、相接等关系。

6、SQL: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包括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

7、实用型GIS:实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或者称为面向项目的信息系统,是一类有具体应用目标,为特定区域或者专题(专业)的管理决策服务的实用GIS。

8、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地图。

9、投影变换:投影变换是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的理论和方法。

1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

一般认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

71、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的信息集合,是对系统中所有使用数据元素定义的集合。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建模,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数据: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

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的数据等形3、信息: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与数据的联系与区别(1)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2)信息是内涵,数据是载体。

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信息;(3)数据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加以转换,但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

(4)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5)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6)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于同一数据的理解,可得到不同信息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

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4、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数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6、空间数据: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7、游程编码结构: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目的;8、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9、属性数据:地理现象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其数据称为属性数据。

24、空间特征:是指空间对象的位置及与相邻对象的空间关系或拓扑关系;时间特征是指空间对象随着时间演变而引起的空间和属性特征的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即gis )——一门集计算机科学、 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 运用系 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 、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2.栅格——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 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 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 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 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 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因此, 栅格结构是以规则 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特点:属性明显, 定位隐含, 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 而所在的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即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在栅格结构中,点用一个栅格单元表示;线状地物用沿线走向的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每个栅格单元最 多只有两个相邻单元在线上;面或区域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表示,每个 栅格单元可有多于两个的相邻单元同属一个区域。

3.矢量——它假定地理空间是连续,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 多边形等地理实体, 坐标空间设为连续, 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对于点实体, 矢量结构中只记录其在特定坐标系下的坐标和属性代码;对于线实体, 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多边形是指边界完全闭合的空间区域,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

4. “拓扑”(top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意是 “形状的研究”。

拓扑学是 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拓扑属 性: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非拓扑属性:两点之间的距离, 弧段的长度, 区域的周长、面积) 。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1.信息:定义: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特性:1)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2)适用性:问题不同,影响因素不同,需要的信息种类是不同的。

所建立的信息系统的明确目的性所决定了信息的适用性;3)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信息的传输网络,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4)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这为信息的并发应用提供可能性。

2.数据:定义: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

特性: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4.地理信息:定义: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特性:1)地域性: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

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2)多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编码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信息结构的组合,为地理系统多层次的分析和信息的传输与筛选提供方便。

3)时序特征: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

可以按时间尺度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实时的GIS系统要求能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信息具有现势性5地学信息:定义:指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特性: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GIS(地理信息系统)是指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一套技术和工具。

它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关联分析,帮助用户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GIS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下是一些与GIS相关的名词解释:1. 地理信息:指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包括点、线、面等地理要素的位置、属性和关系等信息。

2. 数据采集: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过程,包括地面调查、遥感影像获取等。

3. 数据存储:指将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组织和储存的过程,可以使用数据库、文件系统等方式进行存储。

4. 数据管理:指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维护的过程,包括数据录入、编辑、更新、查询和删除等操作。

5. 数据分析:指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模型建立等方法,得出地理信息的特征和规律。

6. 数据展示:指将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的过程,帮助用户理解和传达地理信息数据。

7. 空间数据:指地理信息数据中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包括地理要素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属性。

8. 属性数据:指地理信息数据中与地理要素属性有关的信息,包括地理要素的名称、类型、数量等属性。

9. 数据关联:指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10. 地图投影:指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空间数据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以便进行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11. 空间分析:指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从中提取出地理信息的空间关系、模式和趋势等。

12. 地图制作:指将地理信息数据转化为地图的过程,包括地图的设计、制图元素的选取和排版等操作。

13. 位置精度:指地理空间数据中位置信息的准确程度,通常使用误差范围或误差半径来衡量。

14. 空间查询:指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条件过滤,提取符合条件的地理要素和相关信息的过程。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 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

2.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3.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4.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5.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6.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7.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8.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gis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gis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g i s名词解释五. 名词解释1. 专题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中,管理的空间数据是矢量格式的地物对象,这些地物对象不仅具有空间位置特征,而且具有非空间的属性数据。

在表现这些地物对象时,除了显示空间位置以外,同时还可以以特定的方式显示某个或多个相关的属性,生成专题地图。

2. 数据字典数据库数据字典是一组表和视图结构。

它们存放在SYSTEM表空间中。

它存放有数据库所用的有关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组只读的表。

数据库数据字典不仅是每个数据库的中心。

而且对每个用户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用户可以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字典。

3. 数字地球以纸制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

4. 空间数据质量指数据对特定用途的分析和操作的适用程度。

可以使用误差或不确定性的概念来描述。

描述的指标有准确性、数据的精密性、分辨率、比例尺、误差、不确定性等。

5. DTM为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6.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数据特征、属性(特征)数据和时间特征数据三大部分7.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信息,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及环境数据的解释8. 3S集成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遥感RS(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

3S技术是指GIS、RS、GPS技术的综合或一体化形成的集成系统。

在这种集成系统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及时地对GIS的空间数据进行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综合处理、动态存储、集成管理、分析加工,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

gis的名词解释

gis的名词解释

gis的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

GIS 将各种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空间分析等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

从字面上看,GIS 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它由地理信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和系统(System)两个关键词组成。

地理信息是指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地理坐标、地形、地势、环境、人类活动等等。

而系统则指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软件、硬件和数据的综合运用,将地理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和展示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GIS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整合多源异构的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源的种类很多,可以是由卫星遥感、地面测量、GPS定位、地理编码等方式获取的实时或静态数据,也可以是统计数据、地图、图像、文档等非地理数据。

GIS 可以将这些数据通过数据转换和融合的方式统一为同一数据模型,并进行地理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这样一来,GIS 就能够提供一种可靠、一致和便于操作的数据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

GIS 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关系的计算,从而得出更深入的地理理解。

比如,通过计算两个地理实体之间的距离、重叠、相交等关系,我们可以确定道路的长度、土地的面积、建筑物的分布等信息。

通过空间插值,我们可以预测地理现象在未来的分布情况。

通过空间模型和地理算法,我们可以模拟地理过程的演变。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此外,GIS 还可以通过地图的展示和可视化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

地图作为GIS 最常见的输出形式,可以将地理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地图不仅可以用来展示自然地理现象,也可以用来展示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现象。

通过GIS 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地图制作,我们可以制作主题地图、叠加地图、动态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地图,呈现不同角度的地理信息,使得地理问题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GIS(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空间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人口、资源等各种地理现象和现实问题。

GIS的核心概念是“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信息与空间位置相关联,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处理和展示。

利用GIS,人们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地理建模来解决空间问题、制定规划、辅助决策、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生活质量等。

在GIS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

1. 空间数据(Spatial Data):指以空间位置为基础的数据,可以表示为二维或三维的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

空间数据是GIS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及其属性信息。

2. 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on):是指获取和收集地理信息数据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GPS定位、数字化、遥感技术等。

数据采集的质量、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GIS分析和决策的结果。

3. 数据存储(Data Storage):是指将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存储形式包括数据库、文件系统和云存储等。

4. 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指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存储、更新、查询和维护等操作的过程。

数据管理旨在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是指对空间数据进行操作、计算和分析,以发现地理模式、相互关系和隐含规律。

常见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

6. 地理可视化(Geovisualization):是指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地理信息呈现给使用者。

地理可视化可以是简单的静态地图,也可以是交互式的动态地图、三维场景或虚拟现实等形式。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图形、图像以及各种可以转换成数据的现象。

数据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各种改变而改变。

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特征。

包括几何数据、属性数据及时间数据三部分。

数据的解释。

特性:定位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是指与研究对象的城市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是有关城市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表征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包含两个方面1、把大地水准面上的测量结果化算到椭球体面上的计算工作中,所采用的椭球的大小;2、椭球体和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不同,对同一点的地理坐标所计算的结果将有不同的值。

因此选定了一个一定大小的椭球体,并确定了它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就确定了坐标系。

确定义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

是人们较为习惯的一种表示空间数据的方法。

其坐标空间假定为连续空间,不必象栅格数据结构那样进行量化处理。

因此矢量数据能更精确地定义位置、长度和大小。

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据集合。

图形与属性互查是最常用的查询,有两类,一类是按属性信息的要求来查询定位空间位置,称为由“图形查属性”;另一类是根据对象的空间位置查询相关的属性信息,称为由“属性查图形”。

再分类对原始数据进行再次分类或组织称为再分类。

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包括空间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空间分析。

Digital Terrian Model)DTM即数字地面(形)模型。

它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象也是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等操作。

传输技术(Transmission technology):指成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空间信息: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

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等。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

它的定义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空间数据是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数字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是从"数字地球"发展而来,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是综合运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技术、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技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不是一个单一星座系统,是一个包括GPS 、GLONASS、COMPASS、Galileo 等在内的综合星座系统。

地理信息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的集合体。

OPENGIS:由美国OGC(OPENGIS 协会)提出。

是通过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以一定的规范、标准使用于网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数据处理达到"无边界",解决地理数据的共享。

投影变换(地图投影):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

投影变换是解决地球椭球面上地物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问题。

实用型GIS:在较成熟的工具型gis 软件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应用目的而设计的用于解决一类或多类实际问题的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理空间实体和解决特殊地理空间分布的模型。

如lis、cgis、ugis。

拓扑关系(topological relation):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等关系。

拓扑结构(topological structure):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检索、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GIS系统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地理数据整合在一起,并通过地图、图表、图形和其他相应的可视化展示方式呈现出来。

GIS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发展历史GIS是由计算机技术与地理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

它将地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数据、软件、硬件和人员组成,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由于地理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一些早期的GIS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GIS系统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于20世纪8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随着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不断扩大和完善。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1. 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基础,它包括地理位置的坐标信息以及该位置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可以包括点、线、面等地理要素,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如地名、人口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2. GIS数据模型:GIS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关系的理论模型。

常见的GIS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

矢量模型以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描述地理空间现象,适用于较为精细和精确的地理数据表达。

而栅格模型则以像素为单位,将地理空间数据转化为一个个栅格单元进行表达。

3. GIS软件:GIS软件是GI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地理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常见的GIS软件包括ArcGIS、QGIS、MapInfo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制作、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所组成的一种集成处理空间地理信息的技术体系。

GI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空间地理信息:指代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例如,地形、地貌、土壤、水体、道路等。

2. 数据:GIS的核心是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即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用点、线、面等几何模型来表示地理对象的信息,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理信息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包含一个特定的属性值。

3. 空间分析:通过GIS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地理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以便获取地理数据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4.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软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地理数据进行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5. 地图制图:GIS技术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转化为地图形式,以便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地图制图是GIS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6. 网络分析:通过GIS可以进行网络分析,例如路径分析、躲避障碍物、服务区分析等。

这对于交通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7. 空间模型: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GIS使用了不同的空间模型,例如栅格模型、矢量模型、层状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8. 元数据管理:GIS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地理数据可以很庞大,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数据,GIS系统需要建立元数据库,对数据的来源、属性、质量等进行描述和记录。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业、气象、交通、水资源管理等。

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2.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地理信息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4.对象模型:也称为要素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5.场模型:也称域模型,是把地理现象作为连续变量或体来看待,如大气污染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地形地貌等。

6.数据处理:就是对采集的各种数据,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数据形式进行编辑运算,清除数据冗余,弥补数据缺失,形成符合用户要求的数据文件格式。

7.空间内插:是一种通过已知点数据推求同一区域其他未知点数据的计算方法。

8.空间外推:则是通过已知区域数据,推求其他区域数据的方法。

9.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

其目的是促进数据集的高效利用,并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服务。

10.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储在一起的互相有关联的数据集合。

11.数据模型:就是表达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方式,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操作集合和完整性规则集合组成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12.空间数据的查询: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3.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是指在点、线、面实体的周围,自动建立的一定宽度的多边形。

14.叠置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gis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gis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 地图综合:即制图综合,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做制图综合。

他是通过概括和取舍的方法来实现的。

2数字地面模型: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3监督分类:是以建立统计识别函数为理论基础,依据典型样本训练方法进行分类的技术。

即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求出特征参数作为决策规则,建立判别函数以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方法。

4缓冲区分析: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

5叠加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考系统下,通过对两个数据进行的一系列集合运算,产生新数据的过程。

6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Interface)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

简答题和论述题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组成、空间保存数据的特征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

组成:在地理信息系统教程1162等高线特点和分类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特点:(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分类: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3 gis特点,功能,概念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

GIS名词解释【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拟定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现实,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的系统。

【空间数据的分类】是指根据系统功能的及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要素区别开来的过程,以便从逻辑上将空间数据和数据组织不同的数据层,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和共享提供依据。

【空间数据的编码】也称为特征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曲面数据的输入】曲面数据主要是指数字地形模型数据,通常采用对已知高程的离散数据点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来生成。

【空间数据压缩】即从空间坐标数据集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去的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空间数据库应包括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

【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实体的位置或空间实体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利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实体的概略信息,如标识码、最小外接矩形以及存储地址。

【范围索引】即在记录空间实体的坐标时,同时记录每个空间实体的最大和最小坐标。

【DTM】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GIS复习(名词解释)

GIS复习(名词解释)

GIS复习一.名词解释1. GIS 定义(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ervice/Science)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 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在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以及时间特征时能够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三者之间统一性的程度。

3. 空间元数据地理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以便用户有效地定位、评价、比较、获取和使用地理空间数据.4. 实体式矢量结构实体式数据结构是指以实体为单位来组织空间数据,对于构成多边形边界的各个线段,以多边形为单元进行组织。

5. TIN不规则三角网,由不规则空间取样点和断线要素得到的一个对表面的近似表示6. 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

7.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根据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然后与其他要素图层进行叠置分析。

8. 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

9. 叠置分析叠加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要素进行叠加,产生新的要素的分析方法。

10. 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最小外包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11. 四叉树索引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

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12. 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可视化是指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像,并结合图表、文字、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i s名词解释
五. 名词解释
1. 专题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中,管理的空间数据是矢量格式的地物对象,这些地物对象不仅具有空间位置特征,而且具有非空间的属性数据。

在表现这些地物对象时,除了显示空间位置以外,同时还可以以特定的方式显示某个或多个相关的属性,生成专题地图。

2. 数据字典数据库
数据字典是一组表和视图结构。

它们存放在SYSTEM表空间中。

它存放有数据库所用的有关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组只读的表。

数据库数据字典不仅是每个数据库的中心。

而且对每个用户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用户可以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字典。

3. 数字地球
以纸制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

4. 空间数据质量
指数据对特定用途的分析和操作的适用程度。

可以使用误差或不确定性的概念来描述。

描述的指标有准确性、数据的精密性、分辨率、比例尺、误差、不确定性等。

5. DTM
为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6. 地理数据
各种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数据特征、属性(特征)数据和时间特征数据三大部分
7.地理信息
有关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信息,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及环境数据的解释
8. 3S集成
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遥感RS(Remote Sens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

3S技术是指GIS、RS、GPS技术的综合或一体化形成的集成系统。

在这种集成系统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及时地对GIS的空间数据进行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综合处理、动态存储、集成管理、分析加工,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

9. 邻接矩阵
表示一个图的常用存储表示。

它用两个数组分别存储数据元素(顶点)的信息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边或弧)的信息
10. 网络GIS
以网络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系统,它使用互联网环境,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提供GIS功能(如分析工具,制图功能)和空间数据及其数据获取能力
11. 数字高程模型DEM
为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12. 拓扑关系
建立在拓扑理论基础之上的,用来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相邻、包含和相交等空间关系,包括面-面、面-点、面-线、线-线、线-点、点-点等多种形式。

13. 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OrthophotoMap):是对航空(或航天)像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和镶嵌,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

14. 空间分辨率
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15. 波谱分辨率
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波谱分辨率愈高。

16. 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为大气窗口。

17. 遥感
广义泛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18. 瞬时视场角
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受到的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即瞬时视场角。

19. 雷达
无线电测距与定位,它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20. 地图投影
地图的数学基础,是一种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其实质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和平面上直角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21. DIME
DIME(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编码系统,美国人口统计系统采用的一种编码方式。

以城市街道为编码的主体。

采用拓扑编码结构,街道和河流为线状要素,弯曲河段则由一系列的直线段表示。

邻接关系和关联关系明确,通过线文件能自动寻找并形成面文件。

这种结构最适合于城市信息系统
22. 规则格网模型
DTM表达模型的一种,把区域划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用一个值来表示该格网单元所具有的某种地表性的平均值或格网单元中心的值,将DTM表示并存储为栅格高程矩阵:DTM={Zij}(i=1,2,…,m;j=1,2,…,n)。

比较适合计算机的处理,缺点主要有:地形简单地区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格网单元大小固定,对起伏程度变化大的地区描述不够精细;对于特殊计算如视线计算时,格网的轴线方向被夸大;栅格过于粗略,不能精确表示地形的关键特征等。

23. 叠置分析把同一地区、同一投影、同一比例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层重叠在一起,产生新的空间图形或空间位置上新的属性。

叠置后产生的新的图形属
性就是原叠置相应位置处的图形对应属性的函数。

根据数据结构的不同,叠置分析主要包括矢量叠置分析和栅格叠置分析,它们分别针对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24. GIS互操作
指不同的GIS间与平台无关的透明数据访问、共享空间数据库和其它服务。

是当代GI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25. 空间索引
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26. OpenGIS
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它可以使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在异构分布式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可实现不同地理空间数据之间、数据处理功能之间的相互操作以及不同系统或不同部门之间资源共享。

27. 链码
又称为弗里曼链码或边界链码,链码可以有效地压缩栅格数据,而且对于估算面积、长度、转折方向的凹凸度等运算十分方便,比较适合于存储图形数据28. 四叉树
又称四元树或四分树,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

四叉树将整个图像区逐步分解为一系列被单一类型区域内含的方形区域,最小的方形区域为一个栅格象元。

分割的原则是,不管是哪一层上的象限,只要划分到仅代表一种地物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地物时,则不再继续划分,否则一直划分到单个栅格象元为止
29. 分布式系统
GIS的数据和分析工具是独立的组件和功能模块,在 Internet上这些组件、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而不需要在终端上安装GIS应用程序,只需把请求发送到服务器,Web服务器会自动根据请求的内容调用相应的GIS服务器并把分析结果传递到Web服务器,再返回给用户
30.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多边形,常用于分析地理空间目标的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31. 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是将连续空间离散化,即用二维铺盖或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

按格网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颜色的阵列数据。

栅格数据的每个元素可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或大小)和实体的特性。

32. 信息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3. TIN模型
TIN即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TIN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
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

元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34.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5. 正射影像
一种经过几何纠正(比如使之拥有统一的比例尺)的航摄像片,与没有纠正过的航摄像片不同的是,人们可以使用正射影像量测实际距离,因为它是通过像片纠正后得到的地球表面的真实描述。

36. 旋转椭球体
绕椭圆的短轴或长轴旋转而成的球体,称为旋转椭球体。

旋转椭球体的半短轴,称短半径或极半径,以b表示;它的半长轴,称长半径或赤道半径,以α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