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鉴赏

合集下载

牡丹亭全解

牡丹亭全解
本剧旦扮演女主人公杜丽娘,贴是贴旦的 省称,扮演次要的女角,本剧饰丫环春香。 (2)恁(nèn):怎么。似:胜似,过。 (3)晴丝:游丝、飞丝,虫类 见。 (4)凝眄(miǎn ),
分析课文
? 分小组,对六段曲词的鉴赏。 ? 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每段曲子的内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传奇与杂剧的不同在于:
元杂剧分折 (相当于“幕” ),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 子;传奇分出 (相当于“场” )而不分折,“出”无定 数,短的十出、八出,长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元杂 剧都用北曲,曲调规定较严,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 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的曲词只用一个韵 脚,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元杂剧中的每一折套曲, 一般只用一个人主唱,也就是一个角色演唱。
容(可以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说说 曲子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活动和思想 感情,作者又是怎样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 写融合,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 ?
而传奇则多用南曲,比较自由。一出戏中可以变换宫 调,也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 多样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唱腔主要是昆山腔 (昆腔),到清代一般称为昆曲。
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之际,清朝以来被称为 “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表 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 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 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 他的剧作 临川四梦 (《紫钗记》《牡丹 亭》《邯郸记》《南柯记》)其中《牡丹 亭》影响最大。
杜丽娘是个封建官僚的女儿。她的父亲杜宝任南安太守,自称“西蜀名儒”,是 以儒学传家的。封建社会讲究门第家声、光宗耀祖,要求儿子尽孝道,而最大的 孝道则是飞黄腾达之后 “扬名声,显父母”。杜宝因膝下无儿,就对杜丽娘格 外看重,竭力把她培养成标准的“淑女”,在家是个敬父母的温顺女儿,出嫁是 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杜宝一心指望杜丽娘“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 辉”。因此,杜丽娘从小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书》都可以背诵,她不 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严密地关在 家庭里,同外界社会是完全隔绝的;她同时被严密地关在闺房里,同外界自然也 是完全隔绝的。按照封建时代对妇女的要求,她只能做一具行尸走肉。实际上, 杜宝的家庭里本来就充满着腐烂霉臭的气味,在理学思想的统治之下,一切都丧 失了自由,丧失了活力,丧失了生命。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杜丽娘,礼法、家规、 女诫、妇道等等象一重又一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为疲乏,白天 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就连她在裙子上面绣了成双成 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这样, 杜丽娘确乎驯良得象一头羔羊。她的丫环春香说她:“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 脸娇羞,老成尊重。”但杜宝还不满足,他与杜丽娘的母亲商量决定,专门请了 一位塾师陈最良来教杜丽娘念书,目的倒不在乎要杜丽娘学文化、长知识,而在 于用儒家圣贤书籍使杜丽娘“拘束身心”。“拘束身心”,就是不准自由行动, 也不准自由思想,一切都服从于“理”。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牡丹亭[1].惊梦

牡丹亭[1].惊梦
3
汤显祖塑像
遂昌 遗 爱 祠 (浙江丽水) 浙江丽水)
4
明 代 万 历 刻 本
5
江西抚州汤显祖墓
汤显祖著作书影
6
二、《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 共五十五出, 共五十五出,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
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 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它通过杜丽娘为情 而死的,情节,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 而死的,情节,揭露了在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 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同时又通过她为情而生的情节, 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同时又通过她为情而生的情节,表 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 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 强烈呼声。正因如此,它问世以后,在青年中, 强烈呼声。正因如此,它问世以后,在青年中,尤其是在 青年妇女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青年妇女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3
分析:在性爱自由被完全排除的礼教现实中, 分析:在性爱自由被完全排除的礼教现实中,历代 情爱作品多从男性视角写性幻梦、 情爱作品多从男性视角写性幻梦、写女性的美艳及荐枕 行为,实是表现男性在现实中受压抑、遭挫折的欲望, 行为,实是表现男性在现实中受压抑、遭挫折的欲望, 是对男性性欲望的排解、宣泄和自我抚慰、疗救。 是对男性性欲望的排解、宣泄和自我抚慰、疗救。 《牡丹亭》摆脱了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性视角,把 牡丹亭》摆脱了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性视角, 关注的目光转向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它以杜丽娘为主角, 关注的目光转向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它以杜丽娘为主角, 从女性角度正面表现比任何前代更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明 代妇女所受的压迫, 代妇女所受的压迫,表现她们性的苦闷以及对性爱的渴 望和追求。这一性视角的转换, 望和追求。这一性视角的转换,显示出作者对女性同情 和尊重,显示了性爱中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内容。 和尊重,显示了性爱中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内容。

古典戏剧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古典戏剧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古典戏剧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牡丹亭》的基本内容是: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

它的浪漫主义特色首先在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杜丽娘所追求的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环境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想、魂游的境界里,她终于摆脱了种种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了一个大家闺秀的软弱性格,实现了自己所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作者通过一些富有奇情异彩的艺术境界,突出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也表现了在封建闺范束缚下的青年妇女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

其次是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

我们读《惊梦》、《寻梦》、《闹殇》、《冥誓》等出时,更多地象在读抒情诗而不象在看剧本。

用写诗的手法写戏本来是我国许多戏曲作家的共同特征,汤显祖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等。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戏曲简介赏析PPT模板课件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戏曲简介赏析PPT模板课件
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第二章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 29日),生于抚州府临川县,字义仍, 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 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 亚”。他的剧作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 珍品,主要作品有《紫钗记》《南柯 记》《牡丹亭》等
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 最高的还是传奇。他的戏剧创作现存 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 及《紫 箫记》。《紫钗记》《牡丹亭》《邯 郸记》《南柯记》这四部戏都与“梦” 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 茗堂四梦”。
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 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 一起来到京都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 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 家女婿
剧本简介
杜巡抚怒不可遏,,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 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在审讯正吊打之时,朝廷派人 伴 柳着 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 得以脱身,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 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 身。于是下 旨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
主要人物
柳梦梅
原名春卿,岭南书生,唐代诗人柳宗元后裔, 英俊潇洒,博学多才,志向远大,尽管生活窘 迫,仍心志高远,坚持发奋苦读,既有报国之 志,他虽一身书卷之气,却又不乏正义豪迈之 心,且又有血气方刚、年少轻狂之气,常常, 打抱不平。他与杜丽娘因梦生情,忠贞不渝, 为丽娘的重生冒杀头之险掘坟救人,用自己的 敢作敢为成就了一段绝世爱情。
作者介绍
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 的当数《牡丹亭》。《牡丹亭》写一个女 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的故事。在 《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 材戏剧作品是《西厢记》。而“汤义仍《牡 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汤显祖另有诗 文《感事》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玉茗 堂文集》 《红泉逸草》,小说《续虞初新 志》

牡丹亭游园(鉴赏参考)

牡丹亭游园(鉴赏参考)

【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曲子写杜丽娘对深闺内院寂寞生活的厌倦和春光撩人,青春向往的心态。

一梦醒来,莺鸟鸣唱,春光是那样撩人,而丽娘却被禁锢在狭窄,冷寂的“小庭深院”中,百无聊赖听凭沉香燃尽,针线活也没心思去做。

为什么今年我对春天的关心和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梦回”,意思是从梦中醒来。

“啭”,啼的意思。

这句说黄莺婉转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黄莺欢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年光”,春光。

“乱煞”,撩乱。

煞,是加重语气的助词。

写出了杜丽娘对春光的特有感受。

“梦回”“乱煞”关合物我两端,颇有言外之致。

“梦回”不仅指人从睡梦中醒来,而且包含着婉转的莺声唤醒了女主人公的春情这样一层意思。

“乱煞”句也不光形容春色,更写出杜丽娘的心旌摇荡,意绪撩乱。

“小庭深院”,是杜丽娘生活的地方。

“小”“深”二字说明生活天地极其狭窄,这是一种束缚人生活自由、窒息青春的阴冷环境。

“炷尽沉烟”,是说沉香已燃尽熄灭了。

“炷”,作动词用,是一种很明贵的香料。

这句说,沉水香已经燃尽了。

“抛残绣线”,指没做完的针线活被抛在一边。

“恁”,怎么,为什么。

“似”,比拟之词,超过的意思。

这句意是,为什么今年对春天的关心向往,比去年更为殷切?这里,连丫环春香都看出了小姐对春天的关心、向往同去年不一样。

“炷尽”两句一个“尽”,一个“抛”,一个“残”,生动点出了女主人公沉闷单调的生活。

从这支曲子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杜丽娘对环境的不满以及朦胧跃动的春情。

这种情怀在宾白中也时有透露,“望断”“凭栏”等都是【乌夜啼】以一首词作为人物上场的诗,是念白的一部分,不是唱词。

“望断”,一直望到尽头,表示望的时间久长。

“宿妆残”,是说昨天梳妆的发髻散乱,今天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

这首词的意思是,一早起来就眼巴巴地望着梅关,一直望到尽头。

昨天梳妆的发髻都散乱,也顾不得梳理,只是发呆地望着。

你凭着栏杆侧着头看得多久了?这无端的苦闷,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牡丹亭鉴赏期末论文

牡丹亭鉴赏期末论文

賞析《牡丹亭》摘要:《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作者湯顯祖萬曆二十六年被罷免還家,絕意仕途,筆耕以終老。

其一生四部傳奇雜劇比較著名,《牡丹亭》與《南柯記》、《紫釵記》、《邯鄲記》並稱“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

”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出,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湯顯祖著。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

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

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裏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

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關鍵字:愛情浪漫主義傑作反封建杜麗娘文詞典麗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

出身書香門第,為人耿直,敢於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權貴,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層官職,四十九歲時棄官回家。

他從小受王學左派的影響,結交被當時統治者視為異端的李贄等人,反程朱理學,肯定人欲,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

在文學思想上,湯顯祖與公安派反復古思潮相呼應,明確提出文學創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張,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

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

湯顯祖雖然也創作過詩文等,但成就最高的還是傳奇。

他是我國古代繼關漢卿之後的又一位偉大的戲劇家。

古代文学鉴赏牡丹亭的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鉴赏牡丹亭的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鉴赏牡丹亭的人物形象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代表作,曾被誉为“古代艳情小说之巅峰”,其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牡丹亭》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变化都极具吸引力,让读者们沉醉其中。

本文将以古代文学鉴赏牡丹亭的人物形象为题,来探讨其中的几位主要人物。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女主角,她美丽、善良、聪明睿智。

在整个故事中,杜丽娘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和艰辛,但她坚韧不拔,不放弃自己的希望和信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杜丽娘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坚强而追求真爱的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丽娘的丈夫柳梦梅是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人。

他为人正直,守信用,对待感情也是真诚而专一的。

在面对诸多压力和选择的时候,柳梦梅坚守自己的原则,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最终获得了幸福。

柳梦梅的形象展示了诚实、坚强和对爱情的忠诚,激励着读者追求真实和美好。

与杜丽娘和柳梦梅相对应的是西华山庄的主人唐伯虎。

唐伯虎是一个多才多艺,机智聪明的青年人。

他善于用智慧和机智解决问题,在故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唐伯虎的形象展示了智慧、创造力和机智,给读者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除了这三个主要人物,还有其他一些次要人物也给《牡丹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比如说,守墓人老先生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他无私地帮助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但最终却自己无法得到幸福。

而西华山庄的女佣春燕则是一个勇敢、乐观的女性形象,她始终陪伴着杜丽娘,为她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古代文学鉴赏牡丹亭的人物形象多样而丰满,每个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入微。

他们拥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通过他们的奋斗和努力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这些形象的塑造不仅在古代时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读者们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喜爱和欣赏也表明了他们对于人性和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牡丹亭》鉴赏心得

《牡丹亭》鉴赏心得

《牡丹亭》鉴赏心得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经典昆曲剧目。

该剧讲述了一段生死相依、超越时空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题材戏剧的代表之作。


首先,从剧情角度来看,《牡丹亭》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虽然荒诞,但却充满了浪漫色彩。

杜丽娘因梦生情,死后又因爱重生,与柳梦梅共谱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爱情传奇。

这种突破生死、挑战封建礼教的勇气,让人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其次,从人物塑造来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柳梦梅都是极具个性的人物。

杜丽娘美丽、聪慧,对爱情充满向往,而柳梦梅则是个才情出众、执着坚定的书生。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青年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也反映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再次,从艺术表现来看,《牡丹亭》的歌词优美,曲调悠扬。

例如,《皂罗袍》一曲,以姹紫嫣红开遍的景象,寓意着杜丽娘美好青春的逝去,让人感慨万分。

此外,剧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句。


最后,从思想内涵来看,《牡丹亭》强调了人性的解放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尊重。

这种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爱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总之,《牡丹亭》是一部值得鉴赏的经典之作。

它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在欣赏该剧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魅力,还能体会到深刻的思想内涵。

林黛玉欣赏牡丹亭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林黛玉欣赏牡丹亭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林黛玉欣赏牡丹亭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牡丹亭的欣赏与众不同,展现了她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林黛玉对牡丹亭的欣赏是非常深入的。

她对花草植物有着极高的鉴赏能力,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不同品种的花朵。

在牡丹亭中,她能够从众多的牡丹中找到最美的一朵,并且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它的色彩、姿态和香气。

她对花卉的痴迷和追求使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草爱好者,她的欣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来真正了解花卉的美。

林黛玉对牡丹亭的感受是深情而细腻的。

在牡丹亭中,她能够感受到花朵的生命力和美丽。

她看到花朵的绽放和凋谢,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她深深地被这种变化所触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花朵的美中。

她对牡丹亭的感受不仅仅是对花朵本身的喜爱,更是对生命和美的深度思考和体验。

林黛玉对牡丹亭的审美体验是与自身情感相结合的。

她在牡丹亭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苦涩,这与她自身的情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她对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产生了共鸣,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花朵和故事中。

她将自己的痛苦和忧伤与牡丹亭的美相结合,使得她对牡丹亭的欣赏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林黛玉对牡丹亭的欣赏体验是独特而深入的。

她通过对
花草的细致观察和感受,深情细腻地体验了花朵的美和生命的变化。

她将自己的情感与牡丹亭的爱情故事相结合,使得她对牡丹亭的欣赏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牡丹亭评价

牡丹亭评价

牡丹亭评价
《牡丹亭》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戏剧,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思想性:《牡丹亭》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通过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作者在戏剧中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

2. 艺术性:《牡丹亭》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其叙事结构独特,采用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使得剧情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3. 表演性:《牡丹亭》作为一部戏剧,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其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情感。

演员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情。

4. 文化价值:《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牡丹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总之,《牡丹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和高度艺术价值的戏剧,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牡丹亭鉴赏

牡丹亭鉴赏

《牡丹亭·冥誓》赏析姓名:***学号:*********专业:古代文学年级:2010级《牡丹亭·冥誓》赏析摘要:《牡丹亭·冥誓》是杜丽娘“死而复生”的关键,在全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内容上它体现了汤显祖毕生推崇的“至情”思想,塑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绝无仅有的痴情主人翁形象;在结构上这出是杜丽娘“还魂”的重要契机,同时既本色、真切,又绮丽、空灵的语言特点体现了《牡丹亭》在语言运用上的成功造诣。

关键词:至情思想人物形象结构意义语言特点(一)、《冥誓》里的至情思想牡丹亭第三十二出《冥誓》中,尚为幽魂的杜丽娘对风流才子柳梦梅以身相许,二人点燃盟香,共拜天地许下盟誓:神天的,神天的,盟香满爇。

柳梦梅,柳梦梅,南安郡舍,遇了这佳人提挈,作夫妻。

生同室,死同穴,口不心齐,寿随香灭。

二人以生命起誓,表达了在一起长相厮守的决心“生同室,死死同穴。

”信誓旦旦地发出“口心不气,寿随香灭”的箴言。

“生同室,死同穴”这句古老的誓言在汤显祖之前就已经在古典爱情里流传千年。

《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意思是说,活着各居一处,死后一定哦埋在一起,如果对我不信任,就象就想相信天上没有明亮的太阳。

这几句誓言分明是作者汤显祖借柳、杜二人之口大声疾呼的“至情”思想。

汤显祖的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至情”,在他的“四梦”中尤其是在《牡丹亭》“至情”思想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人生而有情。

”说明“情”是“与生俱生”,是自然而合理的存在。

在《牡丹亭·题记》中,他的这种至情观更为鲜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杜丽娘就是“至情”思想的具体代言人,身为久蔽闺阁、备受封建礼教约束的千金小姐杜丽娘“因情而梦,一梦而亡”的在强烈的爱情召唤下又死而复生故事和敢于打破封建枷锁,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曾引起无数身处同境的妇女的同感和同情,在同时代年轻人心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翻译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明·汤显祖【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

”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

〔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

牡丹亭鉴赏期末论文

牡丹亭鉴赏期末论文

牡丹亭鉴赏期末论文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有一部备受推崇的剧作,它是元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那就是《牡丹亭》。

本文将对《牡丹亭》进行鉴赏,探究其艺术特点和对人性的深刻刻画。

一、《牡丹亭》剧情梗概《牡丹亭》是一部描绘爱情的悲剧,主要讲述了柳梦梅与宣赞相爱,却因父母之命悲剧分离,最终在牡丹亭再度相聚的故事。

二、艺术特点1. 独特的曲艺结合《牡丹亭》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评话”形式,将说唱与传统音乐、舞蹈及武术相结合,使得整个剧作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2. 手法独特的悲剧结构《牡丹亭》通过“相见”和“相别”两个部分,以及中间的“忆瓶”部分,构建了独特的悲剧结构。

这种紧凑而独特的结构使得剧作更加凝练,情感更加深沉。

3. 对人性的深刻刻画《牡丹亭》通过对主人公柳梦梅的形象塑造,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的身世困境和命运束缚。

柳梦梅勇敢追求爱情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道德的牺牲品,她代表着受制约的个体。

三、情感表达与人性关怀1. 爱情与等待《牡丹亭》通过柳梦梅在牡丹亭等待的场景,表达了爱情与等待的主题。

柳梦梅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等待岁月,而爱情也成为了她坚持的力量。

观众通过这一情节,深刻感受到等待的辛酸与坚守爱情的力量。

2. 社会与个体《牡丹亭》通过柳梦梅的形象,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她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地逃离家庭,但最终却因为社会的压力而被迫返回。

这种对社会与个体关系的揭示,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约束的思考。

四、《牡丹亭》对当代的启示1. 坚守爱情尽管社会制度的变迁,但《牡丹亭》对爱情的追求与坚守的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爱情与婚姻也面临着各种考验,我们可以从《牡丹亭》中获得对爱情的思考和启发。

2. 反思社会束缚《牡丹亭》通过柳梦梅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自由的限制。

这也提醒我们,要继续反思和改变那些束缚个体自由与平等的社会约束,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和进步。

五、结语《牡丹亭》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瑰宝,它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深刻的情感揭示以及对人性的思考,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陈继儒《《牡丹亭》题词》原文及鉴赏

陈继儒《《牡丹亭》题词》原文及鉴赏

陈继儒《《牡丹亭》题词》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陈继儒《《牡丹亭》题词》原文及鉴赏【导语】:〔明〕陈继儒吾朝杨用修长于论词,而不娴于造曲。

牡丹亭游园惊梦

牡丹亭游园惊梦

牡丹亭游园惊梦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明代剧曲·明代传奇·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文与翻译、赏析(旦上,唱)【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 (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

(旦) 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 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 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 (贴) 分付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 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 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 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 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

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 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 去罢。

(贴) 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旦) 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即汤辞官返乡那年。

故事情节主要依据明人何大抡辑《重刻增补燕居笔记》中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观后感

《牡丹亭》观后感

《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由国内著名剧团演出的《牡丹亭》,此次观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这次观剧的观后感。

整部戏剧以唐代文学家元稹的原著《牡丹亭》为基础,通过了结合唱、念、做的形式再现了明朝戏曲家汤显祖的版本,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神,还通过改编和演绎,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首先,我对演员们的表演赞叹不已。

他们的表演技巧娴熟,演绎了角色各自的个性与情感。

在剧中,每位演员都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演技功底,无论是主角杜丽娘还是男主角李慧娘,他们都能情真意切地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

观众能够通过他们的表演体验到每个角色的独特性格和情感变化,仿佛身临其境般沉浸在剧情之中。

其次,舞美设计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舞台布景色彩明亮绚丽,能够很好地呼应情节和气氛的变化。

舞台上的灯光与音效设计也非常出色,通过灯光的照射和音效的渲染,更加突出了剧情的紧张和高潮部分,让观众陷入其中。

此外,服装设计也别具一格,演员们所穿的服装色彩丰富,细节精致,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从剧情上来讲,《牡丹亭》以爱情为线索,通过展示李慧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无权无势的悲惨处境和追求幸福的勇气。

剧中展现的杜丽娘的坚强和勇敢,与李慧娘的柔情和纯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观众们可以通过这一爱情故事思考人性的善恶以及对爱情的追求。

不仅如此,剧中也充满了思考人生、追求自由的主题。

在现实的压迫下,李慧娘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也成为其他女性观众的精神寄托和榜样。

这一主题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观看《牡丹亭》给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巧到舞美设计的精心呈现,再到剧中所表现的爱情和个人追求自由的主题,都让我深思和感悟。

通过这场戏剧,我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于爱情、人生和自由的思考。

[牡丹亭赏析]戏曲鉴赏作业之《牡丹亭》

[牡丹亭赏析]戏曲鉴赏作业之《牡丹亭》

[牡丹亭赏析]戏曲鉴赏作业之《牡丹亭》篇一: 戏曲鉴赏作业之《牡丹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话时时听,时时想。

它从何而来?又说着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再美丽的女子,也经不住岁月的流失。

“如花美眷”话说是女子,又何不指我们心中最真切盼望的理想?“抵不过似水流年”怕是一语道中悲哀,即使你再怎样好好把握,怕心中最真切的理想最后也是蹉跎。

我时时在闲想这与学习与生活与现实毫无关联的大话题,心中也升腾出一股矛盾,我到底是想,是不想?我到底是做,是不做?我到底是追求,是不追求?在我,怕是没有答案,且留一份疑问与此问题,且留一份心中的向往与这理想。

这热烈之情从何而来?这理想之境从何而生?这追求之愿以何为源?全自这杜丽娘?一个真情人杜丽娘?她强烈的反叛,她不屈不挠的斗争,全从人性出发,为了爱,为了理想。

一切的浪漫与现实,一切的柔情与刚烈,一切的缠绵与执着,这矛盾的因素在她身上激烈碰撞出的火花,人性的光辉于此尽显无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却都付与那断墙残垣。

在人生最美丽的时刻,只能日日与残墙枯坐,心事向谁诉说?在最应该理想得活着的时刻,却被深锁在庭院闺中,天日也不得见,你教我如何不感春伤怀,如何不心生幻想风骚生活?这不正是爱情的苦闷?所以,当迂腐又世俗的封建卫道士陈最良讲述《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时候,杜丽娘的心思不免飞出了体壳,不免飞出了闺房,不免飞出了重重大院,不免飞到了市井烂漫花花世界,不免飞到了另一人体壳的心中。

有人说杜丽娘不尊阁内之道,然而想想,从最伟大的人性出发,这一切却又都是情有可原。

既然高高在上都已包容了这在追求理想追求爱情道路上的小小叛逆,那些“低低在下”又有何故去怪罪这样一个心存天真不惧挑战敢于追求的姑娘呢?所以我想理想即如杜丽娘者,如汤显祖述“情不知所起,就已一往情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不仅在当时及其后的一段时间有着积极的影响,及至现在,它的意义也可见一斑。

牡丹亭的好段摘抄鉴赏

牡丹亭的好段摘抄鉴赏

牡丹亭的好段摘抄鉴赏
《牡丹亭》是清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其中蕴含了诗人深切的思想和情感,本文将为读者展示其中精彩的段落摘抄,经鉴赏以加深对苏轼文学的理解。

第一段摘抄:“蹙额有愧明月,搔头弄青丝。

无奈人生没定数,流芳百世莫开辟。

”此段描写了前人未能实现梦想而表达将自己流芳永存的决心。

苏轼以“蹙额有愧明月”形象地抒写了前人行程短暂而未能实现之梦,“搔头弄青丝”是前人恋慕密切的记忆;“无奈人生没定数”是客观的认知,“流芳百世莫开辟”则是克服现实困境,超越自己,希望能使传承者们感受到前人流芳百世的意志。

第二段摘抄:“才把卖沽酒,今又揽买市。

深窥蠡测之不可测,审处直理以相识。

”苏轼比喻自己前农牧之角色,采用对比讽刺指出今日政治上纷争纠葛与他前职时少有关联。

“深窥蠡测之不可测”暗示国家大事若非真理审处直接,便无法立足,“审处直理以相识”则是要求政治家必须持守真理,以谋求公允,达到民众之谅解之目的。

牡丹亭中苏轼段落摘抄富有深意,富有高屋建瓴般的哲理思想,他以深刻独特的文学语言给追求真理者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另一方面,它还向自我生活的年轻人发出明确的召唤,让我们勇敢而积极地投入生活,主动参与社会创造,追求自由和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有远大的目标,秉持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正确对待现实的不平等,努力使自己的存在超越时空,流芳百世,博采众家宝言,实现自我价值。

牡丹亭上本简述唱腔的特点及鉴赏后的感受

牡丹亭上本简述唱腔的特点及鉴赏后的感受

牡丹亭上本简述唱腔的特点及鉴赏后的感受
唱腔,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满园春色,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所具有的内敛、含蓄、腼腆的特性没有遗漏的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而她作为一名养在深闺的少女所拥有的伤春的神态更是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如此凄美的唱词道出了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苦恋。

阴阳相隔,柳、杜二人无可奈何,丽娘便许下了“梅根相见”的诺言。

配上婉转、柔美的唱腔,二人凄美却又神圣的爱情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真是相得益彰,剧情曲折,架构恢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 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 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 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 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
选出字音、字形有误的项并改正: (1)A咂(zā)瓶花 B雎鸠(jūjiū) C窈窕 (yáotiǎo) D诨(hù n) (2)A君子好求(hà B 葩(pā) C屦(jù o) ) D女郎行(há ng) (3)A盥(guà n)漱(shù )栉(zhì )笄(yá B n) 笺(jiān) C觞(shāng)D嫄( 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 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 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 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 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 为夫妇并同赴临安。 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 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 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昌险前去 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
闺 塾

汤 显 祖
请欣赏邮票: T99.中国文学名著----《牡丹 亭》
T.99(4-1)闺塾
T.99(4-2)惊梦
T.99(4-3)写真
T.99(4-4)婚走
T.99M 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 游园》
汤 显 祖 像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出生在 书香门第,家里几代都不作官,却有着很 高的声望,汤显祖很有才气,二十一岁中 举,二十八岁进京赴考时已经是名闻天下 的才子了。但是,汤显祖因为不愿意替高 官捧场而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张居正,两次 考试都落了榜。直到张居正死后,汤显祖 才中了进士,那一年他已经三十四岁了。 后来汤显祖几次拒绝大官僚们的笼络,结 果被安排到南京当了个闲官。可汤显祖是 个耿直的脾气,又嫉恶如仇,常常对时事
内容提要
选文描写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听老师 陈最良讲解《诗经》时的情景。描写了杜 丽娘心灵的初步觉醒。她虽然出于礼节上 的尊重,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嘲弄那个宣扬 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却同样向往着高 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她对封建 教育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春香 的形象,机智、勇敢、泼辣、活泼,和杜 丽娘端庄、含蓄、矜持的形象相映成趣。
《牡丹亭》艺术特色----浪漫主义。
首先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 情节表现了思想和现实的矛盾。杜丽娘所
追求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环境里几乎是不 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想、幻游的境界里, 她终于摆脱了礼教的束缚,实现了梦寐以 求的愿望。其次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 出人物的内心感情。宾白饶有机趣,曲词 兼采泼辣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较好地 体现了明清传奇的戏剧特征。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 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 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 “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的家乡盛行一种叫“海盐腔”的地 方戏,光是职业演员就有一千多人。回乡 后,汤显祖一心一意地创作剧本,还亲自 导演排练,成为这个蓬蓬勃勃的戏剧运动 的领袖。尽管他晚年生活贫困,可他从戏 剧创作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他常常 坐在书房里和朋友们谈文论曲,而窗外就 是猪在吃食,鸡在叫唤。汤显祖流传下来 的戏剧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 《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 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被称为“临川四
大发议论。有一回他向朝廷上书,指责执 政者,还牵扯到皇帝,因此他被贬到一个 偏远的地方作了一个县官,可汤显祖并没 有消沉,他把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 反对他的人依然要罢他的官,汤显祖也早 就对官场厌倦了,他辞官回到了江西老家。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继王实甫的 《西厢记》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爱情杰作。女主角不甘做循规蹈矩的 闺阁典范,大胆披露内心欲望,到广阔 天地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这种勇 敢追求人性自由的女性,在此前戏剧的 妇女形象中从未出现过。剧中曲文写得 清丽婉约,意境超妙。汤显祖是中国历 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有“千秋词匠” 之誉。
人物形象分析:
春香 机智、勇敢,敢于公然嘲弄 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直爽、率真、 活泼、风趣,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 性。
(1)
(2) 杜丽娘 虽然长期遭受封建礼教束缚 更禁锢严厉,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 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抵 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体现了心灵 的初步觉醒。
(3)陈最良 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封 建礼教的化身,被封建礼教与科举扭 曲和麻木了心灵的道学家形象。
选出各组中解释有误的项并改正
(1)A、设帐:汉朝马融讲学时设绛纱帐, 后人称教书为设帐 B、管待:照顾和接待 C、膳:饭食 D、逑:追求
(2)A:上书:上课 B: 款步:快步 C:诨:开玩笑 D: 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3)A: 潇洒:坐姿自然优雅,心情舒畅 B:葩:华美 C:铅华:妇女化妆用的脂粉 D:风化:风俗、教化
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 的少年男子柳梦梅相遇,两人互相爱悦, 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亲 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 少去游园。丽娘虽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 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 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 杜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 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 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
《牡丹亭》故事情节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原名《还 魂记》,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传奇剧本: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 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 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 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 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 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