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0209
[0209]《文字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0209]《文字学》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47155fa98271fe910ef980.png)
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5、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6、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7、“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8、“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0、“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1、“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2、“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3、“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15、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16、“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7、“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象形18、“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9、“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0、“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1、“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2、“木”是()字。
.E. 象形. F. 会意. 形声 .指事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 A. 徐铉 . B. 段玉裁. C. 许慎.D. 顾野王多项选择题24、属于古文字的有( )。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25、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
.段玉裁.徐铉.许慎.王筠判断题26、《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
. A.√. B.×27、“舟”是象形字。
. A.√. B.×28、“西”是象形字。
. A.√. B.×29、“逐”是会意字。
. A.√. B.×30、“末”是指事字。
考研专业代码
![考研专业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166445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6.png)
01教育管理学02教育经济学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④教育管理学⑦外国教育史007外国语学院(025—83598181)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英语学科教学论3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⑤英语教学综合基础(英语教学论和基础英语)⑥综合英语⑦翻译与写作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英美文学03日本文学04意大利文学15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4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意大利语④意大利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英美文学史03方向:日本文学史04方向:意大利文学史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04方向:意汉互译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英美文学02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03翻译学52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01方向: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英美文学史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⑥综合英语⑦英语翻译与写作050202俄语语言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俄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01方向: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俄语语言学⑥综合俄语⑦俄汉互译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1日本语言与文化02中日文学与文化8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01方向: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日语语言学02方向:日本文学史⑥综合日语⑦日汉互译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02日本语言学、日本文化研究03俄语语言学、俄语教学及俄汉互译22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英语语言学02方向:日语语言学03方向:俄语语言学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参考书目。
名词解释文字学
![名词解释文字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d5ce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png)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
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
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清代学者除了研究《说文》篆书以外,也还注意到隶书和草书。
如顾霭吉有《隶辨》,翟云升有《隶篇》,石蕴玉有《草字汇》,都是属于字典的性质。
可是自乾隆、嘉庆时期起,金石学特盛。
清朝官修的《西清古鉴》和《宁寿鉴古》著录的是宫内所藏的钟鼎彝器,而在民间又不断有古器物出土,收藏家不仅摹为图录,而且研究器物上的铭文,古文字学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文、石鼓文、古玺和古陶文字。
光绪间,吴大澄著《字说》,提出一些文字的新的解释,他又作《说文古籀补》,搜集了各种古文字材料以增补《说文》,为用古文字与《说文》籀篆相对照进行研究提供了方便。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100年之间,集录铜器铭文的,在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之后,有吴式芬 (1796~1856)的《捃古录金文》,吴荣光(1773~1843)的《筠清馆金文》,方濬益(?~1899)的《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等;著为图录的,有吴大澄的《恒轩吉金录》,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编》。
品类繁多,盛极一时。
关于文字的研究,如刘心源的《古文审》,孙诒让的《古籀拾遗》、《籀庼述林》、《古籀馀论》等书对研究金文都有所发明,而孙诒让倡偏旁分析法尤为重要。
到了近代,古器物收藏家更注意摹拓传印。
罗振玉对影印铜器铭文不遗余力,有《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搜罗甚富,为研究铜器铭文提供极大的便利。
0209文字学
![0209文字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305201964bcf84b9d57b92.png)
0209文字学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答:关于殷商甲骨文,可稽考的贞人书法家就达120多位。
他们性格各异、才华各有千秋,表现在书契风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一、瘦硬挺直、尖锐芳峻,属于劲峭型因为甲骨文是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尽管随着刀具的不断改进,刻写难度有所降低,刻写的线条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刀一线,笔画清朗瘦劲,相交处略粗,显得丰润饱满。
笔画的起、止处总是呈尖角状,相接处换刀另刻呈方角状。
结体细长,两边长竖略往里弯,呈内掩状。
风格峻挺俏丽,犹如唐代欧阳询的楷书。
但是,浑融的端头和圆婉的转角在甲骨文中是非常少见的。
二、均匀对称、大小不一,属于奇肆型这类字的笔画中间粗、两头细,某些地方特别粗,与金文的肥笔相似,结体开阔,风格雄奇突出,对早期金文书风的影响较大。
据观察:甲骨文实体的字形往往大小不一致,大都是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当时刻写工具的制约。
三、两字合写、偶有三连,属于雄浑型这类字的笔画厚重圆润,结体为了避免因线条粗而产生的拥挤,将边线向外弯曲,呈现外拓状。
甲骨文中的合文大概是当时的一些专有名词,两个字或三个字写在一起,如“小丁”等。
还有一些合文的字和方式极为特别,很容易混淆,如“十二月”等。
风格圆通雄浑,与后来的篆书有些接近。
直至后来的金文中,仍有不少两字合文出现。
四、一字多形、正反不拘,属于委婉型甲骨文以点画劲峭、结体方折为主要特征,而这类字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视物的角度不同、状物的方式不同,一个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形成一字多形,字的摆放也可横、可竖、可倒,合成结构字的偏旁可左可右,而且线条纤细、婉转流丽、结体颀长、布局参差,整个风格如仕女步春,飘摇多姿。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文字还没有统一之前是可以理解的。
五、行列不分、参差错落,属于疏放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龟甲、兽骨的硬度和表面不平整给刻写造成了难度,使得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难以做到字与字之间的统一安排。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bfc566a1f5335a8103d220b4.png)
3.传统文字学的主要内容
(1)汉字的起源问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由谁 创造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汉字的造字方法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创造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汉 字有哪些结构方式?汉字是怎样表音表意的?
(3)汉字的形体演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历史上汉字的形体是怎样演变过 来的?演变的原因有哪些?演变的规律是怎样的?
2020/12/26
4.探求获取古代各种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出现大的断层, 字形本身携带了众多古代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 也有自然方面的。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等,有特殊 的意义。
自然信息例
爲
世
麟
社会信息例
妻
家
2020/12/26
五、怎样学习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分析与研究汉 字的能力,讲授与利用汉字的能力,以及应用汉字及其理 论解决文字学本身与相关学术问题的能力。 掌握概念与理论
唐 兰《中国文字学》
王凤阳《汉字学》
詹鄞鑫《汉字说略》
宋均芬《汉语文字学》
张玉金 夏中华《汉字学概论》 张其昀《汉字学基础》
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
潘玢洁《汉字通论》
唐 兰《古文字学导论》 姜亮夫《古文字学》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康 殷《古文字学新论》
陈炜湛 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
朱顺龙 何立民《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2020/12/26
历史汉字学是文字学的基础与核心。没有历史汉字学的 知识与理论,就无法进行另外两种文字学的研究工作。
现 代
历史汉字学
外 族
汉 字
古文字学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09fe09192e45361066f55f.png)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943cffb8f8c75fbfc77db272.png)
结构工程
270
A081403
市政工程
271
A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72
A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73
A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274
A0814412
土木工程管理
275
A0815
水利工程
276
A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277
A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278
A081503
202
A071101
系统理论
203
A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204
A0712
科学技术史
205
A08
工学
206
A0801
力学
207
A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08
A080102
固体力学
209
A080103
流体力学
210
A080104
工程力学
211
A0802
机械工程
212
A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科代码 A01 A0101 A010101 A010102 A010103 A010104 A010105 A010106 A010107 A010108 A02 A0201 A020101 A020102 A020103 A020104 A020105 A020106 A0202 A020201 A020202 A020203 A020204 A020205 A020206 A020207 A020208 A020209 A020210 A03 A0301 A030101 A030102 A030103 A030104 A030105 A030106 A030107 A030108 A030109 A030110 A0302 A030201 A030202 A030203 A030204 A030205 A030206 A030207 A030208 A0302411 A0303 A030301 A030302 A030303 A030304 A0303411
2023西南大学[0209]《文字学》作业及答案
![2023西南大学[0209]《文字学》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4f5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4.png)
单项选择题1、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素文字的学者是()。
李学勤郑林曦高明裘锡圭2、“乘“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3、“注“的六书类型是()。
C. 指事会意形声象形4、“哂”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象形会意5、“且”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6、“涉“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7、“子”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8、“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9、“趾”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0、甲骨文发现的时间是()。
1900年1901年1899年1898年11、“省“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会意指事象形12、“立“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会意象形形声13、在《给汉字正名》中把汉字定名为“音节——语素文字”的学者是()。
周有光高明裘锡圭尹斌庸14、“休“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15、“擒”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6、“罗“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17、“牙”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18、“”的六书类型是(羞)。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19、“好“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20、“哀“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21、“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2、“各“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3、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B. 王襄刘鹗王懿荣罗振玉24、”大“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5、“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6、“折“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指事会意形声象形28、“门“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29、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订异读词()。
850条830条840条839条30、“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31、“天”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象形33、崇冈在《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前瞻》中认为汉字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154beacc524de518964b7dc5.png)
新闻写作
传播研究院
传媒教育(0503Z7)
9028教育学
01传媒高等教育
心理学
新闻业务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语言传播(0503Z8)
9049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
01语言传播理论
播音学概论
02语言传播应用
艺术概论
03口语传播
艺术研究院
艺术史论(1301Z1)
9038艺术作品评论
01艺术美学
艺术概论
数字信号处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路与系统(080902)
9063数字电路
01现代电子设计
通信原理
EDA(含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906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1 5G天线与微波技术
通信原理
02光纤通信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03电磁兼容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01声频技术
03(电影学)影视制片
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L2)
电视学院
01电视艺术理论
01方向9032广播电视学与媒介前沿
01方向电视节目分析、电视编辑基础
戏剧影视学院
02电视策划
02方向9044电视作品分析
02、03、04、05方向文艺理论、文学写作
03广播电视文艺
03方向9045电视文艺作品分析
04电视剧理论与实践
01动画理论与实践
动画概论
02动画产业
动画原理
数字媒体艺术(1305Z2)
9056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
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
影视艺术概论
02交互媒体设计
CG作品分析
互动艺术与技术(1305Z3)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c3af98c7a32d7375a517807a.png)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1、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1)研究生专业A01 哲学A0101 哲学A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A010102 中国哲学A010103 外国哲学A010104 逻辑学A010105 伦理学A010106 美学A010107 宗教学A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A02 经济学A0201 理论经济学A020101 政治经济学A020102 经济思想史A020103 经济史A020104 西方经济学A020105 世界经济A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A0202 应用经济学A020201 国民经济学A020202 区域经济学A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A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A020205 产业经济学A020206 国际贸易学A020207 劳动经济学A020208 统计学A020209 数量经济学A020210 国防经济A03 法学A0301 法学A030101 法学理论A030102 法律史A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A030104 刑法学A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A030106 诉讼法学A030107 经济法学A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A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A030110 军事法学A0302 政治学A030201 政治学理论A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A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A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A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A030206 国际政治A030207 国际关系A030208 外交学A0303 社会学A030301 社会学A030302 人口学A030303 人类学A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A0304 民族学A030401 民族学A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A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A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A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A04 教育学A0401 教育学A040101 教育学原理A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A040103 教育史A040104 比较教育学A040105 学前教育学A040106 高等教育学A040107 成人教育学A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A040109 特殊教育学A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A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A040201 基础心理学A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A040203 应用心理学A0403 体育学A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A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A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A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A05 文学A0501 中国语言文学A050101 文艺学A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A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A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A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A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A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A0502 外国语言文学A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A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A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A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A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A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A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A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A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A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A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0503 新闻传播学A050301 新闻学A050302 传播学A0504 艺术学A050401 艺术学A050402 音乐学A050403 美术学A050404 设计艺术学A050405 戏剧戏曲学A050406 电影学A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A050408 舞蹈学A06 历史学A0601 历史学A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A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A060103 历史地理学A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A060105 专门史A060106 中国古代史A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A060108 世界史A07 理学A0701 数学A070101 基础数学A070102 计算数学A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A0702 物理学A070201 理论物理A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A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A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A070205 凝聚态物理A070206 声学A070207 光学A070208 无线电物理A0703 化学A070301 无机化学A070302 分析化学A070303 有机化学A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A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A0704 天文学A070401 天体物理A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A0705 地理学A070501 自然地理学A070502 人文地理学A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A0706 大气科学A070601 气象学A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A0707 海洋科学A070701 物理海洋学A070702 海洋化学A070703 海洋生物学A070704 海洋地质A0708 地球物理学A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A070802 空间物理学A0709 地质学A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A070902 地球化学A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A070904 构造地质学A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A0710 生物学A071001 植物学A071002 动物学A071003 生理学A071004 水生生物学A071006 神经生物学A071007 遗传学A071008 发育生物学A071009 细胞生物学A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A071011 生物物理学A071012 生态学A0711 系统科学A071101 系统理论A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A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A08 工学A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A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A080102 固体力学A080103 流体力学A080104 工程力学A0802 机械工程A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A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A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A080204 车辆工程A0803 光学工程A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A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A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A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A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A080502 材料学A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A0806 冶金工程A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A080602 钢铁冶金A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A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A080701 工程热物理A080702 热能工程A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A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A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A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A0808 电气工程A080801 电机与电器A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A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A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A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A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A080901 物理电子学A080902 电路与系统A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A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A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A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A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A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A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A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A081103 系统工程A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A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A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A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A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A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A0813 建筑学A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A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A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A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A0814 土木工程A081401 岩土工程A081402 结构工程A081403 市政工程A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A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A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A0815 水利工程A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A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A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A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A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A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A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A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A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A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A081701 化学工程A081702 化学工艺A081703 生物化工A081704 应用化学A081705 工业催化A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A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A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A081803 地质工程A0819 矿业工程A081901 采矿工程A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A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A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A082001 油气井工程A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A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A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A082101 纺织工程A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A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A082104 服装设计与工程A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A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A082202 制糖工程A082203 发酵工程A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A0823 交通运输工程A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A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A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A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A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A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A082402 轮机工程A082403 水声工程A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082501 飞行器设计A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A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A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A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A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A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A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A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A0827 核科学与技术A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A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A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A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A0828 农业工程A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A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A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A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A0829 林业工程A082901 森林工程A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A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A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A083001 环境科学A083002 环境工程A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A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A083201 食品科学A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A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A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A09 农学A0901 作物学A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A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A0902 园艺学A090201 果树学A090202 蔬菜学A090203 茶学A0903 农业资源利用A090301 土壤学A090302 植物营养学A0904 植物保护A090401 植物病理学A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A090403 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A0905 畜牧学A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A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A090503 草业科学A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A0906 兽医学A090601 基础兽医学A090602 预防兽医学A090603 临床兽医学A0907 林学A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A090702 森林培育A090703 森林保护学A090704 森林经理学A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A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A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A0908 水产A090801 水产养殖A090802 捕捞学A090803 渔业资源A10 医学A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A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A100102 免疫学A100103 病原生物学A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A100105 法医学A100106 放射医学A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A1002 临床医学A100201 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A100202 儿科学A100203 老年医学A100204 神经病学A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A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A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A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A100209 护理学A100210 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A100211 妇产科学A100212 眼科学A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A100214 肿瘤学A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A100216 运动医学A100217 麻醉学A100218 急诊医学A1003 口腔医学A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A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A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A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A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A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A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A100405 卫生毒理学A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A1005 中医学A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A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A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A100504 方剂学A100505 中医诊断学A100506 中医内科学A100507 中医外科学A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A100509 中医妇科学A100510 中医儿科学A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A100512 针灸推拿学A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A1006 中西医结合A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A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A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A100701 药物化学A100702 药剂学A100703 生药学A100704 药物分析学A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A100706 药理学A1008 中药学A11 军事学A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A110101 军事思想A110102 军事历史A1102 战略学A110201 军事战略学A110202 战争动员学A1103 战役学A110301 联合战役学A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A1104 战术学A110401 合同战术学A110402 兵种战术学A1105 军队指挥学A110501 作战指挥学A110502 军事运筹学A110503 军事通信学A110504 军事情报学A110505 密码学A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A1106 军制学A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A110602 军队管理学A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A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A110801 军事后勤学A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A110803 军事装备学A12 管理学A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A1202 工商管理A120201 会计学A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A120203 旅游管理A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A1203 农林经济管理A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A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A1204 公共管理A120401 行政管理A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A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A120404 社会保障A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A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A120501 图书馆学A120502 情报学A120503 档案学(2)本科专业B01 哲学B0101 哲学类B010101 哲学B010102 逻辑学B010103 宗教学B010104 伦理学B02 经济学B0201 经济学类B020101 经济学B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B020103 财政学B020104 金融学B020106 贸易经济B020107 保险B020109 金融工程B020110 税务B020111 信用管理B020112 网络经济学B020113 体育经济B020114 投资学B020115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B020116 海洋经济学B03 法学B0301 法学类B030101 法学B030103 知识产权B030120 监狱学B03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B0302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B030202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B0303 社会学类B030301 社会学B030302 社会工作B030303 家政学B030304 人类学B0304 政治学类B030401 政治学与行政学B030402 国际政治B030403 外交学B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B030405 国际文化交流B030406 国际政治经济学B030407 国际事务B030408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B030409 欧洲事务与欧洲关系B0305 公安学类B030501 治安学B030502 侦查学B030503 边防管理B030504 火灾勘查B030505 禁毒学B030506 警犬技术B030507 经济犯罪侦查B030508 边防指挥B030509 消防指挥B030510 警卫学B030511 公安情报学B030513 公安管理学B04 教育学B0401 教育学类B040101 教育学B040102 学前教育B040103 特殊教育B040104 教育技术学B040105 小学教育B040106 艺术教育B040107 人文教育B040108 科学教育B040109 言语听觉科学B040110 华文教育B0402 体育学类B040201 体育教育B040202 运动训练B040203 社会体育B040204 运动人体科学B040205 民族传统体育B040206 运动康复与健康B0403 职业技术教育类B040301 农艺教育B040302 园艺教育B040303 特用作物教育B040306 畜禽生产教育B040307 水产养殖教育B040308 应用生物教育B040311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B040312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B040313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B040314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B040315 机电技术教育B040316 电气技术教育B040317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B040318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B040322 食品工艺教育B040328 建筑工程教育B040329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B040330 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B040331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B040332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B040333 烹饪与营养教育B040334 财务会计教育B040335 文秘教育B040336 市场营销教育B05 文学B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B050101 汉语言文学B050102 汉语言B050103 对外汉语B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B050105 古典文献B050106 中国语言文化B050107 应用语言学B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B050201 英语B050202 俄语B050203 德语B050204 法语B050205 西班牙语B050206 阿拉伯语B050207 日语B050208 波斯语B050209 朝鲜语B050210 菲律宾语B050211 梵语巴利语B050212 印度尼西亚语B050213 印地语B050214 柬埔寨语B050215 老挝语B050216 缅甸语B050217 马来语B050218 蒙古语B050219 僧加罗语B050220 泰语B050221 乌尔都语B050222 希伯莱语B050223 越南语B050224 豪萨语B050225 斯瓦希里语B050226 阿尔巴尼亚语B050227 保加利亚语B050228 波兰语B050230 罗马尼亚语B050231 葡萄牙语B050232 瑞典语B050234 土耳其语B050235 希腊语B050236 匈牙利语B050237 意大利语B050239 泰米尔语B050240 普什图语B050241 世界语B050242 孟加拉语B050243 尼泊尔语B050244 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B050245 荷兰语B050246 芬兰语B050247 乌克兰语B050248 韩国语B0503 新闻传播学类B050301 新闻学B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B050303 广告学B050304 编辑出版学B050305 传播学B050306 媒体创意B0504 艺术类B050401 音乐学B05040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B050403 音乐表演B050404 绘画B050405 雕塑B050406 美术学B050407 艺术设计学B050408 艺术设计B050409 舞蹈学B050410 舞蹈编导B050411 戏剧学B050412 表演B050413 导演B050414 戏剧影视文学B05041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B050416 摄影B050417 录音艺术B050418 动画B050419 播音与主持艺术B050420 广播电视编导B050422 艺术学B050423 影视学B050424 广播影视编导B050425 书法学B050426 照明艺术B050427 会展艺术与技术B050428 音乐科技与艺术B0601 历史学类B060101 历史学B060102 世界历史B060103 考古学B060104 博物馆学B060105 民族学B060106 文物保护技术B07 理学B0701 数学类B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B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B070103 数理基础科学B0702 物理学类B070201 物理学B070202 应用物理学B070203 声学B0703 化学类B070301 化学B070302 应用化学B070303 化学生物学B070304 分子科学与工程B0704 生物科学类B070401 生物科学B070402 生物技术B070403 生物信息学B070404 生物信息技术B070405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B070406 动植物检疫B07040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070408 医学信息学B070409 植物生物技术B070410 动物生物技术B070411 生物资源科学B070412 生物安全B0705 天文学类B070501 天文学B0706 地质学类B070601 地质学B070602 地球化学B0707 地理科学类B070701 地理科学B0707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B070703 地理信息系统B070704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B0708 地球物理学类B070802 地球与空间科学B070803 空间科学与技术B0709 大气科学类B070901 大气科学B070902 应用气象学B0710 海洋科学类B071001 海洋科学B071002 海洋技术B071003 海洋管理B071004 军事海洋学B071005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B0711 力学类B071101 理论与应用力学B0712 电子信息科学类B0712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B071202 微电子学B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B071204 科技防卫B071205 信息安全B071206 信息科学技术B071207 光电子技术科学B0713 材料科学类B071301 材料物理B071302 材料化学B0714 环境科学类B071401 环境科学B071402 生态学B071403 资源环境科学B0715 心理学类B071501 心理学B071502 应用心理学B0716 统计学类B071601 统计学B0717 系统学类B071701 系统理论B071702 系统科学与工程B08 工学B0801 地矿类B080101 采矿工程B080102 石油工程B080103 矿物加工工程B080104 勘查技术与工程B080105 资源勘察工程B080106 地质工程B080107 矿物资源工程B080202 金属材料工程B08020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B08020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B080205 材料科学与工程B080206 复合材料与工程B080207 焊接技术与工程B080208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B080209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B080210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B080211 稀土工程B080212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B080213 生物功能材料B0803 机械类B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0803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B080303 工业设计B08030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B08030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B080306 车辆工程B080307 机械电子工程B080308 汽车服务工程B080309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B080310 微机电系统工程B080311 制造工程B080312 体育装备工程B0804 仪器仪表类B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B080402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B0805 能源动力类B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B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B080503 工程物理B080504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B080505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B080506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B0806 电气信息类B08060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B080602 自动化B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B080604 通信工程B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B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B080608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B080612 影视艺术技术B080613 网络工程B080614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B080615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B080616 光电信息工程B080617 广播电视工程B080618 电气信息工程B080619 计算机软件B080620 电力工程与管理B080621 微电子制造工程B080622 假肢矫形工程B080623 数字媒体艺术B080624 医学信息工程B080625 信息物理工程B080626 医疗器械工程B080627 智能科学与技术B080628 数字媒体技术B080629 医学影像工程B080630 真空电子技术B080631 电磁场与无线工程B080632 电信工程及管理B0807 土建类B080701 建筑学B080702 城市规划B080703 土木工程B0807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B080705 给水排水工程B080706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B080707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B080708 景观建筑设计B080709 水务工程B080710 建筑设施智能技术B080724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B0808 水利类B080801 水利水电工程B0808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B0808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B080804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B080805 水资源与海洋工程B0809 测绘类B080901 测绘工程B080902 遥感科学与技术B080903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B0810 环境与安全类B081003 水质科学与技术B081004 灾害防治工程B081005 环境科学与工程B081006 环境监察B081007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B0811 化工与制药类B081101 化学工程与工艺B081102 制药工程B081103 化工与制药B081104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B081105 资源科学与工程B0812 交通运输类B081201 交通运输B081202 交通工程B081203 油气储运工程B081204 飞行技术B081205 航海技术B081206 轮机工程B081207 物流工程B081208 海事管理B081209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B0813 海洋工程类B081301 船舶与海洋工程B0814 轻工纺织食品类B081401 食品科学与工程B081402 轻化工程B081403 包装工程B081404 印刷工程B081405 纺织工程B081406 服务设计与工程B081407 食品质量与安全B081408 酿酒工程B081409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B081410 轻工生物技术B081411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B081412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B081413 数字印刷B081414 植物资源工程B0815 航空航天类B081501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B081502 飞行器动力工程B081503 飞行器制造工程B081504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B081505 航空航天工程B0816 武器类B081601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B081602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B081603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B081604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B081605 地面武器机动工程B081606 信息对抗技术B0817 工程力学类B081701 工程力学B081702 工程结构分析B0818 生物工程类B081801 生物工程B0819 农业工程类B08190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B081902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B081903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B081904 农业水利工程B081905 农业工程B081906 生物系统工程B0820 林业工程类B082001 森林工程B082002 木材科学与工程B082003 林产化工B0821 公安技术类B082101 刑事科学技术B082102 消防工程B082103 安全防范工程B082104 交通管理工程B082105 核生化消防B082106 公安视听技术B09 农学B0901 植物生产类B090101 农学B090102 园艺B090103 植物保护B090104 茶学B090105 烟草B090106 植物科学与技术B090107 种子科学与工程B090108 应用生物科学B090109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B0902 草业科学类B090201 草业科学B0903 森林资源类B090301 林学B090302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B090303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B0904 环境生态类B090401 园林B09040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B090403 农业资源与环境B0905 动物生产类B090501 动物科学B090502 蚕学B090503 蜂学B0906 动物医学类B090601 动物医学B090602 动物药学B0907 水产类B090701 水产养殖学B090702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B090703 水族科学与技术B10 医学B1001 基础医学类B100101 基础医学B1002 预防医学类B100201 预防医学B100202 卫生检验B100203 妇幼保健医学B100204 营养学B1003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B100301 临床医学B100302 麻醉学B100303 医学影像学B100304 医学检验B100305 放射医学B100306 眼视光学B100307 康复治疗学B100308 精神医学B100309 医学技术B100310 听力学B100311 医学实验学B100312 医学美容技术B1004 口腔医学类B100401 口腔医学B100402 口腔修复工艺学B1005 中医学类B100501 中医学B100502 针灸推拿学B100503 蒙医学B100504 藏医学B100505 中西医临床医学B100506 维医学B1006 法医学类B100601 法医学B1007 护理学类B100701 护理学B1008 药学类B100801 药学B100802 中药学B100803 药物制剂B100804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B100805 藏药学B100806 中药资源与开发B100807 应用药学B100809 海洋药学B100810 药事管理B11 管理学B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B110101 管理科学B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110103 工业工程B110104 工程管理B110105 工程造价B110106 房地产经营管理B110107 产品质量工程B110108 项目管理B110109 管理科学与工程B1102 工商管理类B110201 工商管理B110202 市场营销B110203 会计学B110204 财务管理B110205 人力资源管理B110206 旅游管理B110207 商品学B110208 审计学B110209 电子商务B110210 物流管理B110211 国际商务B110212 物业管理B110213 特许经营管理B110214 连锁经营管理B110215 资产评估B110216 电子商务及法律B1103 公共管理类B110301 行政管理B110302 公共事业管理B110303 劳动与社会保障B110304 土地资源管理B110305 公共关系学B110307 公共政策学B110308 城市管理B110309 公共管理B110310 文化产业管理B110311 会展经济与管理B110312 国防教育与管理B110313 航运管理B110314 劳动关系B110315 公共安全管理B1104 农业经济管理学B110401 农林经济管理B110402 农村区域发展B1105 图书档案学类B110501 图书馆学B110502 档案学B110503 信息资源管理(3)高职高专C51 农林牧渔大类C5101 农业技术类C510101 作物生产技术C510102 种子生产与经营C510103 设施农业技术C510104 观光农业C510105 园艺技术C510106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C510107 中草药栽培技术C510108 烟草栽培技术C510109 植物保护C510110 植物检疫C510111 农产品质量检测C5102 林业技术类C510201 林业技术C510202 园林技术C510203 森林资源保护C510204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C510205 野生动物保护C510206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C510207 森林生态旅游C510208 林产化工技术C510209 木材加工技术C510210 森林采运工程C5103 畜牧兽医类C510301 畜牧兽医C510302 畜牧C510303 饲料与动物营养C510304 特种动物养殖C510305 兽医C510306 兽医医药C510307 动物防疫与检疫C510308 兽药生产与营销C5104 水产养殖类C510401 水产养殖技术C510402 水生动植物保护C510403 海洋捕捞技术C510404 渔业综合技术C5105 农林管理类C510501 农业经济管理C510502 农村行政管理C510503 乡镇企业管理C510504 林业经济信息管理C510505 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C52 交通运输大类C5201 公路运输类C520101 公路运输与管理C520102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C520103 路政管理C520104 汽车运用技术C520105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C520106 城市交通运输C520107 公路监理C520108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C520109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C520110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C5202 铁道运输类C520201 高速铁道技术C520202 电气化铁道技术C520203 铁道车辆C520204 铁道机车车辆C520205 铁道通信信号C520206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C520207 铁道运输经济C520208 铁道工程技术C5203 城市轨道运输类C52030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C520302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C5203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C52030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C5204 水上运输类C520401 航海技术C520402 水运管理C520403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C520404 海事管理C520405 轮机工程技术C520406 船舶工程技术C520407 船舶检验C520408 航道工程技术C5205 民航运输类C520501 民航运输C520502 飞行技术C520503 空中乘务C520504 航空服务C520505 民航商务C520506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C520507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C520508 民航特种车辆维修C520509 航空通信技术C520510 空中交通管理C520511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C520512 航空油料管理和应用C520513 飞机制造技术C5206 港口运输类C520601 港口业务管理C520602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C520603 集装箱运输管理C520604 港口工程技术C520605 报关与国际货运C5207 管道运输类C520701 管道工程技术C520702 管道工程施工C520703 管道运输管理C53 生化与药品大类C5301 生物技术类C530101 生物技术及应用C530102 生物实验技术C530103 生物化工工艺C530104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C5302 化工技术类C530201 应用化工技术C530202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C530203 高聚物生产技术C530204 化纤生产技术C530205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C530206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C530208 工业分析与检验C530209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C5303 制药技术类C530301 生化制药技术C530302 生物制药技术C530303 化学制药技术C530304 中药制药技术C530305 药物制剂技术C530306 药物分析技术C5304 食品药品管理类C530401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C530402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C530403 药品经营与管理C530404 保健品开发与管理C54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C5401 资源勘查类C540101 国土资源调查C540102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C540103 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4 油气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5 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6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7 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8 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C540109 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C540110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C5402 地质工程与技术类C540201 矿山地质C540202 工程地质勘查C540203 水文与工程地质C540204 钻探技术C540205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C540206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C540207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C5403 矿业工程类C540301 煤矿开采技术C540302 金属矿开采技术C540303 非金属矿开采技术C540304 固体矿床露天开采技术C540305 沙矿床开采技术C540306 矿井建设C540307 矿山机电C540308 矿井通风与安全C540309 矿井运输与提升C5404 石油与天然气类。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a496728e9951e79b8927de.png)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西南大学《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8421a6c175f0e7cd13754.png)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人2.女3.首4.目5.自6.马7.牛8.木9.水10.泉11.舟12.日13.月14.弓15.斤16.衣17.眉18.电19.一20.二21.三22.亦23.上24.下25.寸26.刃27.本28.末29.朱30.取31.各32.出33.即34.既35.戒36.析37.伐38.及39.光40.宗41.男42.从43.步44.武45.北46.友47.比48.歪49.棋50.逆51.唯52.政53.在54.江55.河56.院57.打58.训59.购60.问61.闷62.徒63.郎64.围65.胡二、用楷书转写古文字。
1.2.3.4.5.6.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三、名词解释。
1.汉字2.文字3.文字学4.异体字5.古文字6.今文字7.现代汉字8.象形字9.会意字10.通假字11.六国文字12.形声字13.大徐本14.小徐本15.六书说16.三书说17.指事字18.合体字19.独体字20.繁简字四、简答。
1.简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简述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
3.简述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
4.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
5.举例说明假借的类型。
6.简述甲骨文的特点。
7.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
8.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9.简述大篆的特点。
10.简述小篆的特点。
11.简述隶书的特点。
12.简述章草的特点。
13.简述今草的分类。
14.简述行书的特点。
15.列举五部文字学著作。
16.列举五位文字学家。
17.简介《说文解字》。
18.《说文解字》中有哪些字体。
19.三体石经有哪些字体。
20.花草的“花”和花钱的“花”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五、论述。
文字学教学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字学教学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bbcd213c281e53a5802fff9.png)
文字学教学大纲前言文字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古代汉语》课的后续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汉字,正确地分析和使用汉字,从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对汉字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我们选用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作为教材。
主要内容有:汉字概说、汉字的特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结构分析、汉字的构字方法、文字异形现象分析、汉字基本字素分析等几部分。
我院规定文字学课程第七学期开设,计划课时为36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时。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我们制订了文字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使用。
大纲规定了文字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文字概说目的:通过对文字的定义和构形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字以及汉字的意义内涵,了解汉字的构形形式。
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文字的定义(二)汉语“文字”的所指(三)文字形成的过程(四)表意字(五)假借字(六)形声字汉字的特点目的:通过对汉字的性质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文字的分类以及汉字的性质,能够区分汉字的性质以及汉字所使用符号的性质。
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分析汉字的性质,重点分析汉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上。
(二)文字字符的分类(三)语素音节文字说汉字的起源目的:通过对汉字的起源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汉字产生的过程。
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汉字形成过程的起讫时(二)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间汉字的演变目的:通过讲授汉字形体演变,使学生了解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各阶段汉字形体的特征。
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一)汉字的形体演变(二)古文字阶段的汉字(三)隶楷阶段的汉字汉字的结构分析目的: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六书理论,对汉字能够进行更准确、全面的分析。
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 六书说(二) 三书说(三)不能纳入三书的汉字汉字的构字方法目的:通过讲授该部分内容,使学生能够对汉字有更深入清晰的了解。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应研究生专业目录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应研究生专业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a59e09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7.png)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应研究生专业目录汉语言文学考研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它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该如何选择,考生要依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
下面把各方向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复习备考到报考热度到就业,希望考生参考借鉴。
具体包括8个方向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050101 文艺学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
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
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文字学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a615cd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9.png)
八十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倡导语素文字或表词文 字说。郑林曦先生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 素的文字。尹斌庸先生认为“一个汉字基本上代表一个 语素,从语言来说。一个汉字又代表一个音节”,从而 把汉字定名为“语素——音节文字”。高明先生认为 “汉字不仅每字各代表一个音节,而且还具备独立的词 义,所以应该区别于一般的音节文字,而称之为音节词 字”。文武先生则称称现代汉字为“语素文字”,古汉 字为“词文字”。
周大璞和崇冈先生分别撰文支持姚先生的观点。 不过,他们着眼的对象始终是假借字。假借字确是 纯粹的表音字,但是即使在甲骨文中,假借字的使 用频率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另有百分之二十以 上的字是不容忽视的,用假借字来代表整个汉字未 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否认形声字的形符的表义作用 是不符合现实的。就是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形符 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后来,他在《中国文字学》里说:“我的文字学 研究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把音韵学找回 来,实际上,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至此,训诂学 也从汉字学中独立出去,汉字学只研究汉字的形体, 不专论汉字的音与义。汉字学就成了“研究汉字的形 体和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求术语的准确性, 学界把中国文字学改称汉字学。如蒋善国先生、王 凤阳先生的文字学著作就名为《汉字学》,有的学 者又称之为 “汉语文字学”。
这个定义是不够严密的。其实一定的象征性符 号表示的不是整个词或词素(因为词、词素是音义 结合体),如:“日”这个字符直接记录的是“日” 这个词的义;“ (我)”这个字符记录的是“我” 这个词的音,“ ”这个字符中“ ”与“ ”
这个词的义有关,“撩”表音。
这个定义也不能解释下面的情况:一,单纯表 示语音的汉字是很多的,如假借字和记写音译词的 字(实际上也是假借字);二,汉字中有“一”、 “二”、“三”之类的记号字,特别是进入隶楷阶 段后,记号字的数目是相当大的,这类字的字符既 不直接记义也不直接记音。
文字学(一)
![文字学(一)](https://img.taocdn.com/s3/m/5c4f3c64783e0912a2162a63.png)
汉字的性质 1、象形文字说 象形文字说来源于外国人,国外传教士认为 汉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相近,因此称汉字为 象形文字。国内外有不少人支持这一观点。 1940年吴玉章在其撰著的《新文字与新文 化运动》中认为:“中国的汉字注重形体, 表示一个物件的词,就是这个物件的图 形……每一件事情也按照事情的意义表示出 来……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但是汉字的象形性只反映原始部分汉字和字 符的特点,因而汉字象形文字说不全面。
综上所述,汉字性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汉字是以表意构件为主加上示音及纯区别 性代号构件综合构成的记录汉语语素或音 节的两维平面型方块符号系统。
汉字的特点(与英文比较): 1.构件的功能作用及其组合模式不同。 英文构件都能标记音素,因而具有统一的构形 模式,即音素拼合式。构件兼义的情况也大都是 加合式,而且往往被拼音现象所掩盖,所以人们 只注意英文构件的拼音功能而把英文称为拼音文 字。汉字的构件功能则是多种共存而以表意为主 的,构件的组合模式也要复杂得多,传统“六书” 中已经提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形方式, 其实从古今汉字的总体来看还远不止这些。构形 复杂有时会不利于书写,但对记录语言和阅读理 解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起码在区分同音词和超时 空方面具有优越性,而且文化内涵也要丰富一些。
3、语素文字说 赵元任在《语言问题》里根据文字所标的语言单位 的尺寸不同,提出汉字是词素文字,也即语素文字。 根据这个标准,也有人认为汉字是表词文字。 吕叔湘也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的唯一代表,是形、 音、义三结合。朱德熙、苏培成、李荣等都是上述 观点的持有者。 不同时期的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并不相同,原始汉 字是语段文字,古汉字是表词文字,现代汉字则是 语素文字。因此以记录的语言单位为标准则不能概 括整个汉字体系的性质。
研究生专业分类目录
![研究生专业分类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ea977e8fad6195f302ba656.png)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教学硕士 (专业硕士) 运动训练硕士 (专业硕士) 竞赛组织硕士 (专业硕士) 社会体育指导硕 士(专业硕士)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 言文学(分语 族)
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
金融学(含∶保 险学)
A020205
产业经济学
A020206
国际贸易学
A020207
劳动经济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020208
统计学
A0202 应用经济学 A020209
数量经济学
A02经济学
A0202
应用经济学
A020210 A020211 A020212 A020213 A020214 A020215 A020216 A020217
专业名称 教育管理硕士 (专业硕士) 学科教学硕士 (专业硕士) 现代教育技术硕 士(专业硕士) 小学教育硕士 (专业硕士)
科学与技术教育 硕士(专业硕 士) 学前教育硕士 (专业硕士) 特殊教育硕士 (专业硕士)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
学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硕士 (专业硕士) 心理健康教育硕 士(专业硕士)
A030111 A030201 A030202
A030203
A030204 A030205 A030206 A030207 A030301 A030302 A030303
A030304
A030305 A030401
A030402
A030403 A030404
A030405
A0305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文字学【0209】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以下题目中每小题20分,共100分。答题要求:没有科学性错误,观点明确,答题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字数每小题不少于500字。不抄袭。
(4)改换形声字偏旁。例:振起的“振”有赈济的意思,后来就把“振”字的“手”旁改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5)意符音符组合而成。例如“梅”、“镁”等。
形声字的产生可分为被动产生与主动产生。被动产生的形声字可能是会意、指示、像形等其中一种,但其中一部分恰能表声,所以成为形声字。主动产生具有一定过程,首先是选取意旁,再选取声旁。声旁的选取最能达意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形最达意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声最接近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美观者。经过此过程选取,会取得唯一适合汉字。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其所谓形声字的特点:1.是合体字。2.偏旁有的表义是形符,有的表音是声符。
五、简述形声字的形成。(20分)
答: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具体如下:
(1)表意字上加注音符。例:雞简化字作鸡,鸡的初文是象物字,加注了音符“奚”,象鸡的形符被换成了鸟,成了一般的形声字。
1.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形声字取得了明显优势,形声字较多。并且地域性特点突出(诸侯割据造成地区间的文字异形)。总的说来,三晋端庄、整饰,齐国修长、匀称,燕国则较刻板,秦国则刚柔相济,楚国舒阔流转。
2.省变,难以尽用六书分析,假借现象多;讹变现象十分激烈。如“奔”字。
3.偏旁不固定;笔画以及偏旁的减省(简化)、增益(繁化)、变换。简省之例如(铸、马、为、敬、邯郸)。总之,战国期间,简化、草率的字体大量流行,今日简化字中的一些极简形体,像“无”、“礼”、“弃”等,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文字中找到其原型。有的甚至比今日的简化字还要简化。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20分)
答:西周金文的字形的特点:合体字明显增加;字形较甲骨文稳定;合文数量减少;笔画逐渐线条化、平直化;行款基本固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我国文字学诞生的标志。《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诞生的标志,"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姜亮夫《古文字学》5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说文解字》,后人才得以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辨认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的古文。
3. 字形较甲骨文稳定,有的字和偏旁逐渐趋于定型,异体字相对减少。例如甲骨文“逆”字,有从彳、从止、从辶(辵)三种偏旁者,西周金文基本上固定为后者。
4. 虽有合文,但是较甲骨文数量大大减少。其拼合方式,常见的为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加合书符号式。
5. 块面笔画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早期汉字源于图画,所以有相当一些文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成块面的笔画,很难涂写;同时,随所像客观物体的外形而出现各种曲折蜿蜒的笔画,不便书写,这些文字风格在西周金文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1. 西周金文记载内容极为丰富,征伐铭功,册命赏赐,祀典诰命以至诉讼契约,均可载入铭文,垂示后代。留存于世的铭文,字数在数十以上者,不下六、七百篇,甚至出现了490字的《毛公鼎》这样的鸿篇巨制,其价值不亚于《尚书》的典、谟。这说明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已显著提高。
2. 新的独体字很少出现,有声符的合体字明显增加。其表现:一是甲骨文中原无声符的字被加上声符。例如:“其”字,甲骨文像簸箕形,金文中有加声符者;“宝”字甲骨文为会意字,金文多加声符“缶”。二是一些甲骨文中罕见部首的形声字数增多。例如心部、金部、衣部、言部的形声字,在金文中大量出现。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4.作为简化的形式,兼体式合文大量增加,仍有合文。
5.形体歧异繁多,文字美术化。
现根据六国文字所用材料的不同,拟分简帛文、六国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以及《说文》和《三体石经》中古文(玉石文)等。
四、简述《说文解字》。(20分)
答: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20分)
答:象形性强,但已经符号化;结构上六书皆备;字形不固定,异构多;合文多;笔画瘦硬夺方折;行款自由。具体表现在: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2.首创部首编排法。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3.以形说义。《说文解字》说解文字的一般格式是:首先解释字义,其次分析字形结构,然后根据情况补充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引经作为书证,用"读若"标音,等等。对于部首,都要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这样一句话,而对于部首所辖的字都要标明"从某"来呼应。"从"表示在形体上和意义上的从属关系。因为《说文解字》只解释字的本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列举一个义项,如果有必要说明另外的意义,则用"一曰"表示。《说文解字》是按照文字学的要求解释本义,努力做到两个统一,即:形和义的统一,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所谓形义统一,是说《说文解字》全面分析了小篆的构形体系,根据字形来解释文字的本义。所谓文字和语言统一,是说《说文解字》的释义是直接从文献语言中概括出来的,是与文献语言相符合的。
(2)表意字字形上部分改换成音符。例:何是负荷的“荷”的本字,何的表意初文象人肩荷一物,后来人形简化为一般的人旁,象所荷之物的形符改成形近的“可”,成为从人可声的形声字。
(3)在已有文字上加注意符。a.为明确假借意而加意符。例:师,本当师众讲,汉代假借它表示狮子,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b.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例:“取”字引申有娶妻的意思,后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表示这个引申义。c.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例:“它”是“蛇”的初文,“蛇”为了明确“它”的本意,在本字上加注意符而成后起本字。
6. 行款基本固定,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在西周晚期,每篇铭文字体的大小趋于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子书写的现象,力求字形方正匀称,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式。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20分)
答: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期东土齐、燕、赵、韩、魏、楚等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一部供人查检的字典,同是也是一部供人通读的有理论有体系的文字学著作。读《说文解字》贵在融会贯通,能够综合运用书中有关形、音、义的各种资料。这主要包括:一是综合利用《说文解字》正篆下的说解及旁见的说解,二是综合利用《说文解字》的被训释字及训释字,三是充分利用《说文解字》的重文、引经的异文以及读者。要做到综合运用,最基础的工作是把散见的形、音、义的资料一一系联起来,互相参见,其中有些资料要集中起来,抄在本篆的书头上。